第二十講:邁向十字架之路

經文:馬可福音八:27—九:1

 

        馬可福音從第八章27節開始,可說是一個新的段落,從這節開始記載耶穌基督帶領他的門徒和跟隨的民眾,準備要走向耶路撒冷去。也就是從這節開始,直到第十章52節止,都是記載他們前往耶路撒冷途中所發生的事情。這樣,我們可以清楚理解,馬可福音在第八章26節之前,重點是放在耶穌基督於加利利湖鄰近各鄉鎮傳福音的經過,然後從第八章27節開始,將焦點放在耶穌基督走向十字架的旅程,記載他的被捕、釘死十字架,到他復活的事蹟。

        這樣,我們可以看出馬可福音的一個輪廓:從第一章1節到第14節,這是馬可福音介紹耶穌基督的序曲。然後從第一章15節開始,直到第八章26節,是記述耶穌基督在加利利傳福音事工的概況。接著,就是我們現在所讀的第八章27節開始,一直到第十章52節,這段經文是記載耶穌基督和門徒,以及跟隨者前往耶路撒冷途中所發生的事情。然後第十一章到第十五章,是記載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發生的事,包括與猶太人宗教領袖之間的衝突,以及被捕、被判釘十字架的經過,以及死在十字架上。第十六章則是記載他的復活。

        值得注意的是,馬可福音從第八章開始到第十章,連續三章都提到耶穌基督跟他的門徒提起他將在宗教領袖的手下,受難死亡,並且要在三天之後復活起來的事(參考八:27—30、九:30—32、十:32—34)。為甚麼耶穌基督要跟他的門徒談這件事?其實,我們可以理解整本聖經最重要的,就是在談生命苦難的事。而耶穌基督受難在十字架之上,正好說明了基督教信仰最精髓的中心。馬可福音作者寫這本福音書時,正好是基督徒受到最嚴苛迫害之際,因此,對於那些正處於苦難中的基督徒來說,確實是有很大的鼓舞作用。因為耶穌基督就是為了人類的罪而受難,且是受難於當代社會最難以忍受的十字架之刑。這樣,我們也從這裡看到一個圖像:基督教並不是在講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也不是在講究擁有龐大財富的勢力之強者,而是在講一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弱者,他就是生命的救贖者耶穌基督。

        再者,馬可福音作者要透過耶穌基督詢問門徒,人們怎樣認識他,來凸顯一件事:一般人對耶穌基督的認識,是停留在醫病、趕鬼的神蹟上,並沒有真正的認識耶穌基督。但耶穌基督一直在教導他的門徒認識他,不要跟一般民眾相同。因為這緣故,馬可福音作者連續三次談到耶穌基督提醒他的門徒,此趟去耶路撒冷,是去受難。作者有意要將耶穌基督受難的事看成最重要。這一點也是後來使徒保羅在傳福音時所強調,他說:「因為我拿定了主意,當我跟你們在一起的時候,除了耶穌基督和他死在十字架上的事以外,甚麼都不提。」(哥林多前書二:2)使徒保羅說,基督教的信仰就是要傳講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之拯救信息,即使這信息被別人看成是一種侮辱,或是荒唐,我們卻要將之看成是上帝拯救的大能,是上帝的智慧(參考哥林多前書一:23—24)。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幫助人認識耶穌基督受難在十字架上的意義,就是在傳上帝拯救的福音。這一點是我們應該要時刻注意的事。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這段經文的內容:

 

第廿七至三十節:

27耶穌和門徒往凱撒利亞‧腓立比附近的村莊去。在路上,他問他們:「一般人說我是誰?」

28他們回答:「有的說是施洗者約翰;有的說是以利亞;也有的說是先知中的一位。」

29耶穌又問他們:「你們呢?你們說我是誰?」

彼得回答:「你是基督。」

30於是,耶穌吩咐他們千萬不要把他的身分告訴任何人。

 

        這段經文記事也同時記載在馬太福音第十六章1320節;路加福音第九章1821節。馬太福音有一段記載非常特別,都是馬可和路加這兩本福音書所沒有的,那就是在第十六章1719節,當彼得回答耶穌基督的問話說:「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之後,耶穌基督隨即這樣對彼得說:

 

「約翰的兒子西門,你真有福了;因為這真理不是人傳授給你的,而是我天上的父親向你啟示的。我告訴你,你是彼得,是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甚至死亡的權勢也不能勝過它。我要給你天國的鑰匙,你在地上所禁止的,在天上也要禁止;你在地上所准許的,在天上也要准許。」

 

        因為這段經文的關係,基督教會成為羅馬帝國之唯一合法宗教之後,教會成為非常有權柄的信仰團體,不僅是握有「天國的鑰匙」,更是握有地上的權柄,這是教會歷史,以及歐洲歷史給我們的資料。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羅馬天主教會甚至會強調:任何人想要進入上帝國,都必須透過羅馬天主教會才有辦法,因為它們傳承自彼得所留下來的天國鑰匙,只有它們才能打開天國的大門。但我們知道這樣的看法在今天已經失去了立足點,今天即使是天主教會的傳道者,他們也不敢再說這樣的話了。原因是這是一段很有討論空間的經文,並不是單單從文字表面就可以看得出來。

        在馬可福音第八章22節提到耶穌基督剛在伯賽大醫治好一位盲人,之後,就和門徒往凱撒利亞‧腓立比這地方去。如果我們打開聖經地圖,就會發現此時耶穌基督和門徒是往北邊走,因為凱撒利亞‧腓立比這個城市,就在伯賽大的北邊大約有五十公里遠的地方。這地區是屬於大希律王的兒子腓力所管轄的地區,就在腓力執政的時代,他用很多錢重建這個城市,然後將之取名為「凱撒利亞‧腓立比」,意思是「腓力紀念羅馬皇帝」(「凱撒」的意思就是皇帝),這也是當時政壇上一種諂媚方式,主要是用來取悅羅馬皇帝,表明這城市完全順服羅馬皇帝的命令,是以羅馬皇帝為主。

        這樣,就很有意思了,在一個自稱完全順服於羅馬皇帝的城市,以羅馬皇帝為主的地方,耶穌基督卻在這樣的地方問他的門徒這個話題:「一般人說我是誰?」表面上看起來,這問題並沒有甚麼特別,但真正重要的,是耶穌基督要他的門徒自己表明:他們所認識的他,是否有從過去跟隨他,看到他所行的神蹟奇事、教導,認識他就是生命之主沒有?當耶穌基督提出問題之後,門徒們隨即說出街頭巷尾間傳說的耶穌基督有下列幾個對象,而門徒們的這些回答,就像馬可福音第六章1415節所記載,希律聽到耶穌基督所行的一切神蹟奇事和教導之後,坊間傳聞有關他身分的說法是相同的:

一是施洗者約翰。這種說法連希律王也採如此看法(參考六:15),他認為耶穌基督就是被他殺死的施洗約翰復活了。

二是先知以利亞。這位先知以利亞可說是以色列人認為最偉大的先知之一。根據列王紀下第二章11節的記載,他沒有死,而是被上帝直接帶回天上去。因此,在瑪拉基書第四章5節就有這樣的話,說當上帝審判日子來臨的那一天,先知以利亞會先來。因此,當坊間在傳聞耶穌基督就是先知以利亞再現時,已經在表示上帝審判世界的時間到了。

三是先知中的一位」。這種說法很可能是受到申命記第十八章1518節所記載,摩西的預言中提起,有一天上帝要差派一位像他一樣的先知,來帶領他們。現在坊間在討論耶穌基督是否就是摩西所預言的那位要來的先知。

但街坊的人怎麼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跟隨耶穌基督已經有一段時間的門徒,到底怎麼認識的?這點才重要。因此,耶穌基督問門徒們:「你們呢?你們說我是誰?」

彼得聽到耶穌基督問這問題,他第一個反應就說:「你是基督。」我們應該都清楚知道,所謂「基督」,意思是指拯救者。羅馬帝國就是要人民培養一個觀念:羅馬皇帝就是帝國的拯救者。而這點一直是猶太人所無法接受的。猶太人認為只有上帝才是他們的拯救者,或是上帝所差派來的,才是真正的拯救者。因此,當彼得說耶穌就是「基督」時,是在肯定耶穌就是拯救者,是猶太人期盼甚久的彌賽亞。

前面已經說過,馬太福音的記載不只是這句「你是基督」,而是還有一句「是永生上帝的兒子」。這句話很重要,因為在當時羅馬帝國的社會環境中,認為羅馬皇帝就是代表著天神,因此,羅馬帝國命令其所統治之下的帝國子民都要拜羅馬皇帝為神。因此,當彼得說出「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這樣的話時,也同時是在表示只有耶穌基督才是真正的上帝之子。而要特別注意「永生」這一詞,表示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神,是永恆的主宰。相對的,羅馬皇帝並不是永恆的,是會死的人,不能當作神來拜。

再者,馬太福音隨即記載耶穌基督給彼得很高的稱讚,認為他會說出這樣的話,是因為有聖靈的感動,而不是他自己有這樣的認識。這點倒是很有趣。因為事實也是這樣,當耶穌基督接下去說此趟去耶路撒冷,必須接受許多苦難,甚至會死,然後有復活。彼得聽到耶穌基督說這些話之後,卻要阻止耶穌基督繼續往耶路撒冷去。若是彼得真的認為耶穌就是基督,是上帝所差派到世上來的拯救者,怎會想要阻止耶穌基督這趟耶路撒冷之旅呢?而且當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園被抓的當時,他和其他門徒都落跑了。若是他真的確認耶穌就是基督,就不會這樣才對。

就是因為耶穌基督深深知道他的門徒心理上都還沒有準備好,對他的認識並不是很清楚、確認,因此,接下來,他就告訴門徒,暫且不要把他是「基督」這樣的身分講出去。因為萬一門徒把這件事傳出去,這只會在耶穌基督傳上帝國福音的工作上增添更多的困擾,一點幫助也沒有。就像前面已經述說過的,那些邪靈也是一再要將耶穌基督就是拯救者,是至高上帝的兒子這樣的身分給揭發出來時,都被耶穌基督所阻止(參考馬可福音一:24—2534、五:7—8),因為群眾所期盼的「基督」,並不是回到上帝面前,遵守上帝的旨意和教訓,而是想要在政治領域上獲得釋放。他們就曾經在耶穌基督用五餅二魚餵養超過五千多人吃飽的神蹟後,想要拉住耶穌基督作他們的王,但被耶穌基督拒絕(參考約翰福音六:15)。

路加福音在第九章21節,關於這件事上是這樣記載:「耶穌嚴嚴地命令他們不要把這事告訴任何人。」可以看出耶穌基督對此事的態度,他絕對不允許在沒有經過他的同意之下,門徒把他的身分給暴露出來。

 

第三十一至三十三節:

31耶穌開始教導門徒說:「人子必須遭受許多苦難,被長老、祭司長,和經學教師棄絕,被殺害,三天後將復活。」32他把這些事說得清清楚楚。彼得就把耶穌拉到一邊,要勸阻他。33耶穌轉過身來,看看門徒,責備彼得說:「撒但,走開!你所想的不是上帝的想法,而是人的想法。」

 

這段經文是馬可福音記載耶穌基督第一次告訴他的門徒,他將遇到苦難,雖然沒有說明地點是在耶路撒冷,但在第31節很清楚地說出「長老、祭司長,和經學教師」。這三種人連結在一起,就已經很清楚在說明這是猶太人最高議會「三和林」(Sanhedrin)的成員。而猶太人的最高議會「三和林」就是在耶路撒冷,第一位為福音殉教的司提反,就是在這議會的審判下,被眾人用石頭活活打死在耶路撒冷城外(參考使徒行傳七:54—58)。而我們知道,後來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園被捕之後,就是直接送到大祭司的官邸,並且在官邸召開臨時「三和林」會議(參考馬可福音十四:53),也在那次會議中,他們判決耶穌基督「應該處死」(參考馬可福音十四:64),理由是他褻瀆上帝。這樣的理由跟他們判決司提反的罪名相同。

耶穌基督很清楚地告訴門徒,他將會被「殺害,三天後將復活」,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但聽在門徒耳中,顯然並不清楚這所指的甚麼,否則就不會發生門徒在走向耶路撒冷的途中,一直在討論誰最大?誰該坐哪個位置的問題。

要特別注意的是,耶穌基督在這裡所說的「三天後將復活」這句話,馬可福音所用的字很特別,是「主動式」動詞,意思是指耶穌基督自己有能力復活起來。

另外,聖經經常用「三天」在表達一個適當時間。例如約拿在大魚肚子中有三天時間(參考約拿書一17);上帝要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走三天的路程到曠野去敬拜(參考出埃及記三:18、八:27);上帝使用黑暗來懲罰埃及,使之全國籠罩在黑暗中長達三天之久(參考出埃及記十:22)。果然,後來耶穌基督在墳墓中三天之後,復活了。這三天也在表示時間相當短促,表明耶穌基督雖然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很快就復活起來,死亡對耶穌基督並沒有甚麼約束力量。

32節是很有意思的一節經文,這裡特別強調說,耶穌基督把關於要在耶路撒冷受難、死去,和復活的這些事是「說得清清楚楚」。意思是指耶穌基督並沒有隱瞞,他把上帝國之道都很清楚告訴門徒了,當然他這樣教導,是希望他的門徒很清楚他所教導的,而能持守下去。

但當耶穌基督講得清清楚楚,他的門徒好像聽不清楚,也不明白的樣子,才會有這節所記載的彼得,他一聽到耶穌基督這樣說,隨即的反應就是要阻止耶穌基督這種想要去耶路撒冷赴死的想法,或是行動。因此,他伸手把耶穌基督「拉到一邊,要勸阻他」。我曾說過馬可福音的作者寫這本福音書時有一個重要用意,就是要讓我們知道這群跟隨在耶穌基督身邊的門徒,並不是真的認識耶穌基督,否則應該不會發生彼得這樣的動作。也因為彼得這項想要阻止耶穌基督的動作,才會有耶穌基督斥責他,只想到人的念頭,沒有想到上帝的旨意。其實,先知以賽亞就曾傳出上帝給他的信息,說我們人的想法,往往是和上帝的想法差距大到如同東與西,或是天和地之間那樣的大(參考以賽亞書五十五:8—9)。

要注意,看第33節說耶穌基督責備彼得,說他是「撒但」!看,這句話可不是一句普通話,而是很嚴厲的斥責話語。我們知道撒但的另一個名詞叫作「魔鬼」。耶穌基督罵他最貼近的門徒彼得是「魔鬼」,這真的是情何以堪啊!何況彼得也是一番好意,不是嗎?誰真的喜歡讓耶穌基督去耶路撒冷受死?明明知道此趟去,會遇到苦難,被人棄絕,甚至是殺害,為甚麼不阻止?不阻止才是奇怪,不是嗎?但當彼得強力拉住耶穌基督,要勸阻他的時候,耶穌基督不但不領情,反而大聲斥責他,說他是撒但,若是我們受到這樣的對待,將會怎樣呢?

我們應知道,當彼得在「勸阻」耶穌基督的時候,所用的希臘文正好和耶穌基督「斥責」彼得的用詞完全一樣,這樣看來,彼得是用很嚴厲的語氣在阻止耶穌基督,就好像我們很嚴厲又大聲喊「不行」一樣。而耶穌基督在對彼得說話的時候,也是一樣大聲喊叫說「撒但,走開」,這就好像我們在罵一個人時,用很嚴厲的話等於是說「你給我走開」一樣。這樣,包使兩人之間的關係很快就破壞了。耶穌基督並沒有因為彼得是他貼心的門徒,就對他客氣,還是一樣嚴詞回應他的動作。

若是將這段經文與前面提起過的馬太福音第十六章1719節經文相對照,就會發現耶穌基督曾稱讚彼得,說他能認識耶穌「是基督,永生上帝的兒子」,乃是得到上帝對他啟示才知道。換句話說,在彼得的身上有上帝的靈啟示他認識耶穌基督的真實身分。可是,才一轉眼,彼得卻馬上從上帝的啟示中,隨即變成被撒但附身開口講話的媒介,這二者之間的差距真是太大了啊!

其實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當耶穌基督對彼得說的這句:「撒但,走開」,就是當年耶穌基督開始傳福音時,在曠野接受撒但的試探,最後用來斥責撒但,是相同的一句話。這樣,我們就可以了解,此時的耶穌基督已經發現撒但正在侵入彼得的心,要彼得表演它的角色來誘惑耶穌基督,想要拖耶穌基督離開上帝所付託他的使命。耶穌基督不希望彼得被撒但誘惑,他要立即阻止撒但在彼得身上做這件事,因此,毫不留情地用很嚴厲的口語對彼得說他是撒但。

 

第三十四至三十八節:

34於是,耶穌叫群眾和門徒都到他跟前來,告訴他們:「如果有人要跟從我,就得捨棄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35因為那想救自己生命的,反要喪失生命;那為我和福音喪失生命的,反要得到生命。36一個人就是贏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沒有!37他能夠拿甚麼來換回自己的生命呢?38在這淫亂和邪惡的時代裡,如果有人以我和我的教訓為恥,人子在他父親的榮耀中、和他的聖天使一起來臨的時候,也要以他為恥。」

 

        這段經文是延續上段耶穌基督斥責了彼得之後,對跟隨他的群眾和門徒所說的教導。也可以這樣了解,想要阻止耶穌基督前往耶路撒冷去的,應該不是只有彼得一個人而已,若是從第九章32節記載,門徒們並不明白耶穌基督告訴他們此趟去耶路撒冷會面對苦難、被殺,且要在死後三天復活的教導,但他們不明白卻又不敢問。然後在第十章32節記載說:

 

「他們在上耶路撒冷去的路上,耶穌走在前頭。門徒心懷戒懼;其他跟著的人也都害怕。耶穌再一次把十二使徒帶到一邊,告訴他們將要發生在他身上的事。」

 

        從馬可福音作者寫下這段話,就可以明白門徒,確實很害怕去耶路撒冷。因此,當彼得出來設法要阻擋耶穌基督去耶路撒冷時,其他門徒一定有人表示支持,這也是為甚麼耶穌基督會大聲斥責對彼得說「撒但,走開」之因。因為若不即刻阻擋,這種反對他繼續前進耶路撒冷的行動,一定會受到更大的阻擋。

        耶穌基督在這裡教導的對象,不是只有門徒,而是所有跟隨在他身邊的民眾。耶穌基督要他們先確定一件事:要跟隨他,就必須「捨棄自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請注意這裡的「捨棄」一詞,表示「否認」之意。因此,捨棄自己,等於是否認自己。這到底是甚麼意思?我們先了解一件事,當耶穌基督到世界上來,是為了要傳遞上帝國的信息。而上帝國,就是以上帝為我們生命的中心。因此,當一個人否認、捨棄自己時,意思就是願意把自己交在上帝手中,不再以自己為主。這也是我在小會時跟所有長老所說的話,大家都要以教會為重,而不是以自己的理由為先。這樣,我們的教會才能成為一間真的以耶穌基督為中心,以上帝為主的教會。

        「十字架」,這是羅馬帝國時代用來懲罰在其統治之下的人民,特別是針對那些犯有叛亂、嚴重妨礙社會安寧的人所用之刑具。如果有人被判處釘十字架之刑,這個人就要背起要釘自己的十字架上刑場。耶穌基督就是親自背十字架上刑場(參考約翰福音十九:17)。因此,當耶穌基督在這裡說想跟隨他的人,就要「捨棄自己」,然後還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把自己的罪所帶來之死扛起來。因為罪所帶來的是生命的苦難。這樣,要跟隨耶穌基督的人,就要有準備受苦難,且要自己挑起背負這項生命苦難的準備。

        35節,馬可福音非常強調「為我和福音」,這句子已經在說明是為了耶穌基督和福音的緣故而受到傷害的生命,將會因為上帝的賞賜反而得到更豐富的生命(參考約翰福音十:10)。但若不是這樣,而是為了自己,這樣的人,會失去自己想保有的生命。耶穌基督曾在教導中說過,若是因為跟隨他而受到各種侮辱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在天上將有豐富的獎賞保存著等待這樣的人去領受(參考馬太福音五:11—12)。

        在第3637節中,耶穌基督說出當時猶太人社會的諺語。這句猶太人諺語讓我們想到一個基本生命價值問題:用甚麼東西可以換得生命?耶穌基督在這裡很清楚說出了這句誠懇的話:「一個人就是贏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沒有!」看,耶穌基督的話說得非常清楚,答案是「沒有!」這裡所說的「世界」,是指物質的東西,特別是指財富說的。在我們今天的世界,大家都喜歡比財富,甚至是用財富累積的多寡來衡量一個人生命之價值,但這些是很愚蠢又錯誤的看法。我常說「生命不是數字」,而我們的「世界」——生命以外之物,是可以用數字來換算的。

        38節出現「淫亂和邪惡」的用詞,在馬太福音第十六章4節,記載有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來找耶穌基督,要他再次顯個神蹟給他們看,好證明他是從上帝來的。耶穌基督就很嚴厲地指責這些宗教領袖們,並且說:「這時代的人竟是那麼邪惡、淫亂!你們要求神蹟嗎?除了約拿的神蹟,你們再也看不到別的神蹟了。」

        耶穌基督在用「邪惡和淫亂」這樣的詞字時,很清楚這是聖經的觀念,表明對上帝不夠忠實,表面上看起來很敬虔,內心卻不是這樣子;表面上看起來是信靠上帝,內心卻另有所靠,這就是「邪惡和淫亂」的意思。也因為這樣,當耶穌基督以他從天上來的能力,行各樣的神蹟奇事,卻常被當代的宗教領袖當作是倚靠鬼王別西卜的力量趕鬼(參考馬可福音三:22),而有些群眾是以一種看熱鬧的心態在看上帝奇妙的作為,因此,就像約翰福音作者所說的,大家看過了耶穌基督行過許多神蹟奇事,除了發出驚奇的聲音外,還是不信(參考約翰福音十二:37)。

        請注意這裡耶穌基督說若有人以他和他的教訓為「恥」,將來在上帝救恩的榮耀裡,將會得到相同的報應——羞恥。這個「恥」,是跟十字架有關係。因為當羅馬帝國統治的時代,被判處十字架之刑,可說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就像前面說過的,被判處十字架之刑的囚犯,必須背負著自己的十字架走向刑場,沿途民眾會向這個人吐口水,羞辱、謾罵等都會出現,直到刑場之地,都還會有人持續這樣羞辱被釘十字架的人。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的經過就是如此。這節也反應了早期基督徒被捕入獄,甚至被羅馬帝國政府判處釘十字架之刑,都遇到這些情形。但這些世上的羞辱,並不會影響到上帝國度的榮耀。因為遭遇到這些羞辱都是為了福音的緣故,上帝一定會有很好的回報。

        再者,上帝的福音是為了要拯救悔改的人,因此,使徒保羅就這樣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拯救一切信的人。」(羅馬書一:16a)而馬可福音第一章1節開始就說耶穌基督就是福音的開始。

 

第九章一節:

耶穌又對他們說:「我鄭重地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人,有的會在他死以前看見上帝的主權帶著能力實現。」

 

這節可說是第八章的總結,是接續在第八章38節之後,耶穌基督很清楚地指出,在跟隨他的人當中,將會有人看見「上帝的主權帶著能力實現」。

請注意這裡「上帝的主權」這句話,表示著上帝國之意,也是在表明上帝審判的日子來臨。耶穌基督在這裡用「鄭重地」這詞,表示他是用很嚴肅的話來說。他並沒有指明誰會看見上帝國的臨到,但他已經清楚說出,上帝的審判將會很快來到,且在他們當中有人會親眼看見上帝大能力的榮耀。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你們說我是誰?」耶穌基督這句問門徒的話,也是在問我們今天所有的基督徒。這是一則很重要的信仰課題,也是我們每個人需要親自回答的問題。

 

        當耶穌基督問他的門徒,先問他們別人怎麼說,之後,就直接問他的門徒「你們說我是誰」這句話。門徒跟隨耶穌基督已經有幾年時間,需要清楚明白他們所認識的耶穌基督到底是誰?原因是前面已經說過的,開始要邁向耶路撒冷去受難,甚至將會危害到生命的安全。耶穌基督希望他的門徒有真確的認識,而不是含糊不清。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馬可福音將這段門徒認識耶穌為「基督」的記事,編排在耶穌基督預言將去耶路撒冷受難的記事之前。作者有意表明一件事:與耶穌基督同行到耶路撒冷,就要有準備一同受難的心志。耶穌基督不會勉強他的門徒一定要跟隨到底。因此,他是清清楚楚地告訴他的門徒這件事。

        這幾年來,我在大家當中,每年有兩次舉行洗禮。而每當洗禮之前,我都會開辦「信仰要理班」的課程。有人會這樣問:為甚麼受洗還要上這樣的課?原因很簡單,我只盼望每個決志要受洗的人,不是含糊,也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真的立志要跟隨耶穌基督走這趟十字架之路。身為一個傳道者,我有責任和義務,將基督教要理對每個立志要受洗的人,說得清清楚楚。我當然知道有人立志要受洗,是因為某種因素,例如一時感動,或是因為遇到生命的瓶頸,甚至是極大的挫折,希望透過洗禮,獲得上帝特別的恩典救助他,因此,決定要受洗。但就像我在要理班所強調的,受洗只是信仰的第一步,而不是總結。受洗,是在表明要跟隨耶穌基督走向十字架之道,這是信仰起程的第一步。因此,不論你所懷的心志是甚麼,我看不出來,但我知道每個要接受洗禮的人,都需要自己告白說,耶穌基督是誰?否則單是為某種個人的需要和目的受洗,在信仰上並沒有很大的意義。

        「耶穌是誰?」這個問題也會在我們生活的親友口中出現,他們想要從我們身上清楚知道,到底我們所信的耶穌基督是誰?因此,如果我們不清楚耶穌基督是誰?我們又將怎樣帶領人來認識耶穌基督的救恩?如果我們只告訴親友說「你不用問那麼多,來信就對了」這樣的話,那等於我們自己都不清楚,又怎麼能幫助別人明白呢?很難啊!

        我這樣說,並不是說要完全明白基督教信仰才能受洗,也不是說要都清楚了才能對別人傳福音,並不是這樣的意思,就算我是個傳道者,我也是一直繼續在追求認識基督耶穌。因為在他的身上有許多上帝奇妙的作為。因此,我們需要在信仰的功課上日日學習,只有越學習,我們對耶穌基督的認識才會越清楚,這樣,當遇到有人問我們「耶穌基督是誰」這樣的問題時,至少我們能說出一個真確的認識,說他就是上帝的兒子,為了拯救所有的世人,降生到世界上來的救主。

 

二、任何一個基督徒都要有這樣的心志和認識:需要背負十字架跟隨耶穌基督,才會看見上帝拯救的榮耀在我們身上顯現。

 

        耶穌基督告訴所有門徒和跟隨在他身邊的民眾,要跟隨他,就必須「捨棄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這句話已經很清楚在說明,要跟隨耶穌基督就要有受苦的準備。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苦盡甘來」成語,用這句話來形容基督教信仰的經歷也是一樣。所謂「沒有十字架的苦難,就不會有天上來的榮耀」,這句話也經常在基督教會流傳著,正好說出每個信耶穌基督的人,都要有這樣的認識,準備要與耶穌基督一起背負十字架。

        聖經時代的十字架,是種苦難的記號,而這記號卻在耶穌基督復活之後,成為今天基督教會榮耀的記號,也成為世界所有救援單位的共同記號,像世界「紅十字會」就是個例子。但是在這些具有榮耀十字架的記號之前,十字架的苦難,是無法排除的。這也是為甚麼耶穌基督會告訴跟隨他的人說,要把自己「捨棄」之因。因為只想到自己利益的人,不可能會放下身段背起苦難的十字架。只有想到上帝是施行拯救的人,才會放下身段,毫無怨言地背起十字架。

        我經常在介紹大家認識的一群來自瑞士的修女,她們在後山台東關山開設一家醫院,現在改成照顧植物病人的療養院。當年馬偕醫院在台東設立分院時,這群修女跟我說:「盧牧師,台東已經設立了馬偕分院,我們要將這間小醫院改成專門照顧貧窮的植物病人的醫院。」我問她們為甚麼要這樣改變?她們跟我說:「因為這是台灣比較少人關心的事,我們可以來做。」2004年台灣正受到嚴重的流行病SARS侵襲時,許多醫院的護理人員跑掉,包括關山鎮內的慈濟醫院也是。這群修女聽到之後就主動地去該院照顧住院的病人。

        上個禮拜日(913日)上午,台北和信醫院在我介紹和安排之下,醫療主管一行五人去訪問這群修女。回來之後,這些醫療主管跟我說,他們看到這群修女,自己就會感到汗顏和慚愧。因為這些修女真的是背負著十字架在照顧病人。因此,他們決定無論如何,一定要想辦法來學習這群修女奉獻的心志,也決定要想辦法傾全力幫助該醫院,支援該院在醫療上的需要。

        其實,過去有許多媒體記者想要介紹這群修女,但都被她們所拒絕。雖然她們當中都有領受衛生署要頒給予醫療奉獻獎的資格,但她們不願意。我問過她們為甚麼?她們的回答讓我感動萬分,她們說:「我們只做上帝要我們做的事,如此而已,沒有甚麼好獎的。」為了不讓衛生署難堪,她們於是派幾位代表接受醫療奉獻獎。她們是背負著苦難的十字架,但卻因為她們的愛,使這十字架在咱台灣東部的偏遠地區發出了上帝之愛的亮光。

        我們在教會過信仰團契生活也是這樣,當有人要我們背起十字架——推選為長老或是執事時,要記得這是一份苦差事,沒錯,但千萬不要用許多理由來推託,要把它當作上帝給我們的「使命」(Mission)看待。這是為了耶穌基督和福音的緣故,絕對不是為了某某人,更不是為了牧師。因為我們教會是用耶穌基督苦難的十字架建立起來,當我們被推舉為長老、執事,就是在為耶穌基督和福音的緣故,學習把它背起來。這絕對不是會或不會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與耶穌基督同工的問題。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己的身段,將長老、執事這樣的職分當作十字架來背負,這時候,耶穌基督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耳邊輕輕地跟我們說:「謝謝你,幫我背負這十字架。」

                                            (講於2009920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