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一講:耶穌榮耀的面容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0-08-12 15:37
經文:馬可福音九:2—13
前面一講已經說過,馬可福音從第八章27節開始,是一個新的段落。馬可福音在編輯上很有意思的是,記載耶穌基督開始出來傳福音時,是在約旦河接受施洗約翰的洗禮,之後有從天上降下來的聲音對耶穌基督說:「你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你。」(馬可福音一:11)接著,從第一章14節開始,記載耶穌基督到加利利去傳福音,一直到第八章26節,記載整個傳福音的工作,都是環繞在加利利湖鄰近地區。然後,從第八章27節開始,一直到第十章結束為止,這段經文都是記載耶穌基督和門徒,以及一群跟隨者走向耶路撒冷。而在這段落中,包括耶穌基督透過門徒告白他們對他的認識,再來就是隨即編輯這段耶穌基督帶領三個重要門徒悄悄地上一座高山去,就在這段山上相聚的時候,又再一次從天上傳下聲音,這次不是直接對耶穌基督說,而是對著他的三個核心門徒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你們要聽從他!」(馬可福音九:7)而在第三段落,就是從第十一章直到第十五章,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時,馬可福音藉著一位站在十字架前的羅馬軍官,看見耶穌基督喊叫和死的情形,就說「這個人真是上帝的兒子」(參考馬可福音十五:39),結束了耶穌基督整個傳福音的事工。
我們可以這樣了解,整本馬可福音就是以第一章1節這句:「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的福音是這樣開始的。」作為開始,也用這句「耶穌基督真的是上帝的兒子」作為結束。其實也可以說馬可福音,就是以「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的兒子」這句話作為主題編撰的。
現在所讀的這段馬可福音第九章2至13節之經文,也同時記載在馬太福音第十七章1至13節,以及路加福音第九章28至36節。若是對照這三本福音書所記載的經文內容來看,就會發現路加福音在第九章31節,提到摩西和先知以利亞顯現在耶穌基督面前時,是跟他談論到有關他「將在耶路撒冷以死來完成使命的事」,這一點可說是路加福音特有的資料。
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的兒子」,而這句「上帝的兒子」,所代表的是:上帝的拯救。在馬可福音這本經書中,一再出現耶穌基督經常阻止那些邪靈說出他身分(參考一:24—25、34、三:11、五:7),因為這句話跟猶太人所期盼的上帝之拯救觀念有所差異。就像前面已經敘述過的,猶太人所期盼的,並不是在心靈的層面,不是耶穌基督一再所努力要帶領他們回到上帝的面前,他們所關心的乃是政治、軍事的復興,是能夠帶領他們把統治者羅馬帝國驅逐出去。因此,當摩西和先知以利亞出現在山上與耶穌基督談論的話中,表示要耶穌基督以死來完成上帝拯救的使命,這點恐怕是猶太人很難理解的一件事。但就像前面一講所提起的,這段邁向耶路撒冷去的旅程,其實就是在邁向「死」,且是在當時被看為最殘酷的一種十字架上之「死」。基督教信仰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耶穌基督對死所持的看法:
「我鄭重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那愛惜自己生命的,要喪失生命;願意犧牲自己在這世上的生命的,反而要保存這生命到永生。」(約翰福音十二:24—25)
在人看來,『死』,好像是一切的結束,但耶穌基督卻說,死是另一個新生命的開始,且是更具活力的新生命,因為可以結出更多果實的生命,也是具有上帝極大賜福的生命。
另外一點很重要,就是在這之前,彼得曾經設法要阻止耶穌基督前往耶路撒冷去受難,結果被耶穌基督當著眾人面前斥責他是「撒但」。現在耶穌基督帶著彼得和雅各、約翰三人上山,在山上的時候,上帝的聲音再次親自傳到這些門徒的耳中,讓他們知道耶穌基督就是祂所「親愛的兒子」,並且要這些門徒一定「要聽從他」。這樣的宣告,等於是在告訴彼得,他所想的並不是來自上帝的旨意,而是如同耶穌基督所斥責的,是人的想法。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這段經文的內容:
第二至八節:
2六天後,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悄悄地上了一座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耶穌的形像變了,3他的衣服變成潔白光亮;世上沒有人能夠把布漂得那麼潔白。4三個門徒忽然看見以利亞和摩西在跟耶穌講話。5彼得對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裡真好!讓我們搭三座帳棚,一座給你,一座給摩西,一座給以利亞。」6彼得和其他的人都很害怕,不知道該說甚麼才好。
7有一朵雲彩籠罩了他們。忽然,從雲裡有聲音傳出來,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你們要聽從他!」8他們連忙向四周張望,卻看不見有別的人,只有耶穌跟他們在一起。
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都記載時間是在「六天後」,這個時間表示此事件是發生在前面那段耶穌基督公開宣告將在耶路撒冷受難的事件之後。福音書作者若是將時間這樣明確標明出來,表示這是一件非常明確的事,曾發生在他們當中。
馬可福音一再說出耶穌基督經常在最重要的時刻,會親自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三個門徒在他身邊。例如第五章37節,當葉魯家人來說他的女兒已經去世時,耶穌基督是親自帶著彼得、約翰和雅各一起到葉魯家裡去,使他的女兒復活起來。然後在這段上山祈禱,也是只有帶著他們三人。在馬可福音第十三章3至4節記載一件事,就是當耶穌基督在預言耶路撒冷將會被拆毀時,也是這三個門徒和安德烈來問耶穌基督,甚麼時候會發生這樣的事,希望耶穌基督給他們一個「預兆」。而在和門徒守逾越節後,耶穌基督帶著所有門徒到客西馬尼園去祈禱,但進入園子裡,他卻只帶這三個門徒離開其他門徒,前往大約「扔一塊石子的距離」之處,在那裡跪下祈禱(參考路加福音廿二:41及馬太福音廿六:37)。
我們實在不知道耶穌基督為甚麼不是帶著全部門徒,只有帶著他們三個人。也因為是帶著他們三個人,因此,馬可福音特別強調,說耶穌基督是「悄悄地上了一座高山」。
這裡說「耶穌變了形像」,然後在第4節描述耶穌基督變了形像的樣式。這裡所說的「變」一字,是被動詞。因此,不是耶穌基督自己「變」,而是來自天上的上帝將他的形像改變。值得注意的是,路加福音在第九章32節說此時彼得、雅各和約翰三個門徒都「睡着了」,當他們醒過來時,看到的是耶穌基督的「榮耀」,就是在第4節所說的,耶穌基督身上所穿的衣服,潔白發光到「世上沒有人能夠把布漂得那麼潔白」。而在馬太福音則是更進一步描述說耶穌基督的形像變得「像太陽一樣明亮,衣服也像光一樣潔白」(參考馬太福音十七:2)。
舊約聖經曾記載,摩西第二次到西奈山上去,領受上帝所要頒給以色列人民的誡命,當他從山上下來的時候,「亞倫跟以色列人民看見摩西臉上的光輝,不敢靠近他」,他是每次跟上帝說話後回到以色列人民那邊,以色列人民都會看到他的「臉上發光」。起先他並不知道這件事,後來因為以色列人民不敢靠近他,他才明白自己臉上發光的事,他只好拿一條手帕遮住自己的臉(參考出埃及記三十四:29—35)。因此,有些聖經學者認為耶穌基督這次帶著三個門徒上山去,就是跟摩西在西奈山上的情形相同。
第4節很有意思,這裡說當他們在山上的時候,耶穌基督的這三個門徒,突然間看見「以利亞和摩西」跟耶穌基督在講話。我曾一再提起過,當新約聖經提起「摩西和先知」這句話時,就是在表明整本舊約聖經之意。因為摩西所代表的是「上帝的法律」,而先知所代表的,就是上帝的話語。這裡直接用先知以利亞作為代表。因為他一直是猶太人眼中最具代表性的先知,而且根據先知瑪拉基的預言,在上帝「大而可畏的日子來到以前」,上帝會先差遣先知以利亞降臨到世界上來(參考瑪拉基書四:5)。因此,當門徒在山上看到先知以利亞出現時,就表明上帝的審判日子來到了,而這樣的寫法正好在回應第九章1節耶穌基督所說的話,說有人在死去之前,會「看見上帝的主權帶著能力實現」。
不論是馬可福音或是馬太福音,都沒有記載摩西和以利亞出現,跟耶穌基督講些甚麼話,而在前面已經有提起過,路加福音在第九章31節則是特別強調,他們兩人跟耶穌基督說,他要在耶路撒冷以死來完成使命。
摩西和以利亞,這兩人在他們的時代,都在反抗統治者。而且,他們兩人都遭遇到統治者追殺的壓迫;摩西面對的迫害者,就是埃及國王。而先知以利亞面對的是亞哈王和亞哈的妻子耶洗碧,而耶洗碧曾發誓要將以利亞殺害(參考列王紀上十九:1—2)。耶穌基督所面臨的,就是當代猶太人的宗教領袖;他們看見耶穌基督大有能力,且在安息日公然在會堂裡醫治生病的人(參考馬可福音三:1—5),而所傳講的上帝國信息讓猶太人認為比經學教師還要有權威(參考馬可福音一:22),特別是當耶穌基督在潔淨耶路撒冷聖殿之後,公開譴責宗教領袖們將上帝的聖殿變成「賊窩」時,這時候的猶太宗教領袖們簡直是無法忍受,而決定要將耶穌基督給予殺害(參考馬可福音三:6、十一:18)。
當馬可、馬太,以及路加這三本福音書作者都說有摩西和先知以利亞聯袂出現,跟耶穌基督講話,這就很清楚在說明他們兩人就是代表著法律和預言。而他們兩人的出現,所代表的是他們那時代之社會領導者、人民,都離棄了上帝的旨意和教訓,心中不但沒有上帝,且握有權勢者還想要與上帝對抗。耶穌基督時代的羅馬帝國皇帝也是一樣,自認代表著上帝。因此,當福音書作者記下這段記事時,其用意就是要告訴我們這一代的讀者,不要重蹈過去時代的錯誤,要從耶穌基督的身上看見上帝拯救的恩典,知道珍惜。而不是只在意世上權柄、榮耀,這些對人的生命並沒有甚麼特別的意義。
彼得向來代表著門徒的意見,上次他大聲發言,要阻止耶穌基督上耶路撒冷,這次他發言說要搭三座帳棚,好分給耶穌基督、摩西,和以利亞,理由是他發現在山上「真好」。
請注意這裡的「真好」這一詞,原本意思是指「最好」。再者,為甚麼要搭帳棚?這讓我們很快就想起以色列人民曾在出埃及之後進入曠野,長達四十年期間,就是以搭帳棚過活,跟他們原本是游牧民族的生活相同。後來他們進入迦南地之後,為了要慶祝農作物收成入倉庫儲存,而有了住棚節這個大節期,前後長達七天的時間,就是要讓後代子孫記得上帝的恩典,讓他們渡過曠野漂流的日子,並且安然進入迦南地。因此,住在帳棚裡表明的是感謝上帝與他們同在。
彼得到底為甚麼會有這個搭帳棚的念頭?或是他這樣想和建議,到底是要表明甚麼意義?沒有人知道。但可以了解一點:當他看到摩西和以利亞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上帝親自揀選的僕人,且是最器重的兩個先知出現了,特別是當先知瑪拉基說在上帝大而可畏的日子來到時,先知以利亞會先臨到。若是這樣,他可能想到一件事:末日的時刻來到了。若是能在高山上,有先知摩西和以利亞在,且有耶穌基督在身邊,他們就可以享有安全,因為那表示上帝就在他們當中。
不過有趣的是馬可福音作者在第6節,對彼得所說的這些話卻加上了一句評語,說彼得雖然嘴巴上是說搭帳棚住在山上真好,可是他和其他門徒「都很害怕,不知道該說甚麼才好」。作者的這句話,對彼得來說,真的是一大打擊,但這也是馬可福音作者一貫的作風,作者認為這些門徒與耶穌基督四處去傳福音,親眼看見耶穌基督行過許多神蹟奇事,傳揚上帝國信息的門徒們,並不是真的認識耶穌基督。雖然彼得曾經確認耶穌就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但耶穌基督說彼得會這樣確認,並不是因為他真的認識而說出來,而是因為上帝的靈啟示了他。
第7節再次讓我們回到以色列人民出埃及進入曠野的經歷。在西奈山下,他們看到上帝降臨時,有厚厚的雲彩降臨在山上,上帝就在雲彩當中,然後發出隆隆的雷聲。出埃及記的作者這樣描述當時的景況:
「第三天早晨,雷電交加,一朵密雲在山上出現,號角聲大響。營裡的人民聽到了都發抖。摩西率領他們出帳棚來朝見上帝;他們都站在山腳下。整個西奈山被籠罩在煙霧中,因為上主在火中降臨。這煙像窰裡冒出來的濃煙;全體人民猛烈顫抖。這時號角聲越來越響。摩西講話,上帝用雷回答他。」(出埃及記十九:16—19)
在出埃及記,我們看到上帝就是透過雲彩向以色列人民表達,祂就在他們當中,與他們同在。而在曠野時代,白天都有上帝的雲彩出現,帶領著他們走過曠野的旅程。當所羅門王建造耶路撒冷聖殿完成後,在舉行聖殿奉獻大典時,「忽然有雲彩充滿聖殿,閃耀著上主的光輝」(參考列王紀上八:10—11)。
現在我們看到耶穌基督和他這三個門徒在山上,此時有雲彩出現了,且從雲彩中出現了聲音,這時候的聲音並不是對耶穌基督說的,而是對著這三個門徒說話,再次肯定耶穌基督就是上帝「親愛的兒子」,要門徒們必須「聽從」耶穌基督。
這裡的「親愛」一詞,所用的字是大家所熟悉的「agapetos」,意思是指永遠不改變的愛,也是生命中唯一的愛。而「聽從」一詞,是用持續進行性的動詞,表示要一直不停止地聽從,而不是只限某個時段。
第8節說這些門徒聽到聲音之後,隨即向四周張望,但卻看不見任何人在他們身邊,只有耶穌基督一個人跟他們在一起。但在馬太福音第十七章6至7節有以下的描寫:
「門徒聽見這聲音,非常害怕,都俯伏在地上。耶穌走過來,拍他們,說:『起來,不要怕!』」
聽見上帝的聲音,會害怕,這也是當年以色列人民共同的反應,他們後來甚至要求摩西出面,代表他們去聽上帝的聲音,然後傳講給他們聽。因為他們害怕聽到上帝的聲音後,會死去(參考出埃及記二十:18—19)。
每個時代都一樣,上帝總是希望祂的子民會聽從祂所揀選出來的僕人,跟隨這些忠實僕人的腳步,不偏離正路。可惜的是,每個時代也都一樣,真正想要聽從上帝忠實僕人的聲音的人不多,這可能也和真正上帝忠實的僕人很少有關吧。
第九至十三節:
9他們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人子沒有從死裡復活以前,千萬不要把所看見的告訴任何人。」
10他們遵照耶穌的吩咐,只是彼此討論說:「從死裡復活是甚麼意思呢?」11他們又問耶穌:「為甚麼經學教師說以利亞必須先來呢?」
12耶穌回答:「以利亞的確要先來重整一切;然而,聖經上為甚麼又說人子必須受苦難和被棄絕呢?13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他們卻任意對待他,正如聖經所說有關他的話。」
在山上的經驗是非常特別的,原本彼得提出說要搭三座帳棚,是想要繼續逗留在山上。但耶穌基督可不是這麼想。他帶彼得等三個門徒下山,特別交代他們,千萬不要在他復活以前,將所聽到、看見的事傳開來。我們從第10節就可看出,彼得等三個門徒並不了解復活的意思。其實,在當時會了解這件復活信息的人甚少。加上當時一般人對上帝差遣來臨的彌賽亞之觀念也都是停留在政治、軍事的層面,因為彌賽亞的意思,就是拯救者。而一個拯救者,怎麼可能會死在十字架上?拯救者怎麼可能被人害死?這樣的拯救者怎能救別人脫離苦難?一直到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時,那些宗教領袖還用這問題來譏笑他(參考馬可福音十五:31—32)。因此,除非是復活了,人們看見了復活的神蹟之後,才會相信。否則,在這之前無論怎麼說,都只會增添更多困擾,對福音事工一點幫助也沒有。這也是為甚麼每當那些邪靈說出耶穌是「基督」(彌賽亞)的身分時,總是會被耶穌基督嚴厲禁止將這個認知傳開來。
門徒在彼此討論「從死裡復活是甚麼意思」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可以用很簡單的一句話來說明,就是指脫離死亡,或是說超越了死亡。而這一點也是基督教信仰最珍貴的地方,是在耶穌基督裡,我們有得到復活的恩典。
第11節說出了門徒心中一直隱藏的問題——「以利亞必須先來」,門徒特別指出這是經學教師說的。這個問題可以在瑪拉基書第四章5節看到,該節經文就清楚記載說,在上帝審判的日子來到時,先知以利亞要先來臨。經學教師之所以提到「以利亞必須先來」,主要是在說明他們還沒有看到先知以利亞再臨,因此,彌賽亞當然是還沒有到。這也在表示,經學教師根本就不相信耶穌基督就是彌賽亞、是救主。而現在這三位門徒已經親眼看見先知以利亞已經顯現在他們眼前,他們就應該清楚耶穌就是基督、彌賽亞,但他們卻還因為經學教師的說法感到困惑。這就更清楚說明了門徒對耶穌基督的認識還是很陌生,沒有明白。
耶穌基督聽到門徒這樣的反應之後,隨即教導他們更清楚認識兩點:一是施洗約翰就是以利亞。在馬太福音第十一章14節,耶穌基督甚至很清楚地指出,施洗約翰就是先知瑪拉基所預言的以利亞。若是這樣,耶穌基督其實就是彌賽亞。但施洗約翰卻被人殺害,且宗教領袖們卻不接受施洗約翰就是先知以利亞。二是既然施洗約翰會被殺害,緊接在施洗約翰來到的彌賽亞,也是一樣,必須面臨苦難和被棄絕。這些都在說明,當時的猶太人在盼望看見上帝的拯救,卻又拒絕上帝的拯救。
先知耶利米就曾一再譴責當時的猶太人,把上帝差遣到他們當中的僕人給殺害、拒絕聽從上帝僕人的話(參考耶利米書廿五:3—4、廿六:4、廿九:19、三十二:33、三十五:15、17、四十四:5),就連先知以利亞也是這樣對上帝控訴他受到的遭遇(參考列王紀上十九:10)。這也正好說明了人在信仰上的矛盾:一方面很盼望獲得上帝的拯救,另一方面卻又不信上帝差遣的僕人傳遞之信息。想想看,不信的人,又怎能看見上帝的救恩?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看所讀這段經文的信息:
一、在一個動盪不安的世代,我們需要更小心,不要將上帝忠實的僕人給殺害了,卻還不知道。
我們從所讀的這段經文中,看到當耶穌基督帶領他三個門徒在山上時,有摩西和以利亞顯現來跟耶穌基督說話。前面也已經提起過,路加福音第九章31節特別提到,摩西和以利亞跟耶穌基督談論到,有關耶穌基督將要在耶路撒冷以死來完成上帝差遣他到世界上來的使命的事。
想想看,為甚麼上帝差遣到世界上來的兒子,必須以死來完成他被差遣到世界上來的使命?摩西被上帝揀選成為帶領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領導者,但在曠野期間,屢次因為遇到水和食物缺乏的生死關頭,就要被以色列人民罵,甚至還會面臨被以色列人民用石頭打死的危險(參考出埃及記十七:4)。在派去偵察迦南地的探子回來,報告說迦南地的人碩壯高大,不宜進去攻打時,他和亞倫得勸人民必須聽從上帝的旨意,就在那時候,以色列人民是氣到要拿石頭打死他和亞倫(參考民數記十四:10)。甚至在他上山去領受上帝頒佈的誡命,比較晚下山時,以色列人民就把他當作「遇到了甚麼事」,而離棄他去拜偶像神明(參考出埃及記三十二:1)。他也遇到自己的姊姊美莉安對自己的不諒解、批評(參考民數記第十二章)。在曠野那段時間,摩西是很孤單的。
而先知以利亞也是遭遇到相同的際遇,因為當代的掌權者一直威脅著要殺害他的生命(參考列王紀上十九:10),逼得他想要用死來放棄繼續為上帝傳遞信息(參考列王紀上十九:3—4),問題是他指出了當時的以色列人民背叛上帝,而且背叛的行為是由君王亞哈和他的妻子耶洗碧帶頭,因此,亞哈王夫婦決定要殺害他。其他的先知也是這樣,像先知耶利米就曾被「祭司、先知,和群眾」抓住,對他咆哮,說他「該死」,還好得到沙番的兒子亞希甘的保護,而逃離一次災難(參考耶利米書廿六:7—8、24),但最後他還是被綑綁起來關在枯井中(參考耶利米書第三十八章),差點死去。而傳說中的先知以賽亞是被瑪拿西王下命令給用鋸子鋸死的(參考希伯來書十一:37)。
耶穌基督的時代,施洗約翰因為譴責希律安提帕王犯淫亂罪,結果被希律王殺死,斬下他的頭當作禮物送給他妻子希羅底的女兒(參考馬可福音六:27—28)。
類似這樣的例子在聖經中甚多,都是在說明一件事:真正上帝的僕人不會很好過,因為上帝的話對那些不想聽從的人來說,總是會刺傷他們的心靈,就像希伯來書作者所說的,上帝的話像雙刃的劍一般的鋒利,會刺進人的魂、靈,和骨髓(參考希伯來書四:12)。有誰喜歡這樣的痛苦?有誰會甘願接受上帝真實話語進入自己的心房?這也是為甚麼有越來越多傳道者不願意為上帝的福音獻出生命之因。
即使是這樣,在這動盪不安的世代裡,還是可以找到上帝忠實的僕人。只要我們仔細用心聽、看,一定會發現上帝忠實的僕人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請大家注意,上帝忠實的僕人不是只有在教會牧會的傳道者,也在社會各個角落工作中。人願意為了福音的緣故,獻上他們的生命作見證,這樣的人都是。
二、好的美景,不是要留在自己的身上獨自享有,而是要帶入人間,跟所有需要的人一起分享。
有不少傳道者經常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地方生活環境那樣美,還要到哪裡去呢?結果因為環境很美,反而使原本熱情要獻身傳福音的使命冷卻了下來。如果我們看世界的宗教史,就會發現,越是困苦的環境,越會使信仰的內涵提升,信仰的毅力更堅定,足夠抵擋各種迫害和誘惑。往往是因為環境太美好,才導致獻身的毅力軟弱下來,最後甚至變質而不知,那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教會歷史長久以來都有一個迷思,以為建造了美麗堂皇的禮拜堂,是上帝所喜愛,這種情形國內外皆然,特別在咱台灣原住民教會更是如此。這二十多年來,咱原住民教會幾乎每年都會有好幾間教會向總會申請建造禮拜堂,為的是希望總會能讓他們到各地去募款。其實,我們若注意一下,有些教會建造禮拜堂,並不是因為原有的禮拜堂不夠使用,或是因為有嚴重損壞不堪使用,往往是因為傳道者要顯耀自己的能力,或是教會幾週年要蓋禮拜堂當作紀念,這樣的觀念是非常錯誤的態度。結果,禮拜堂蓋到一半,蓋不下去了,要不然就是蓋好了,卻是負債累累,導致信徒遠離他去。
我們看到彼得對耶穌基督說的話,要搭三間帳棚給耶穌基督、摩西和以利亞。但我們看不到耶穌基督對他這種建議有任何回應,相反的,耶穌基督帶他們下山,開始走向耶路撒冷,要去面對當時猶太宗教領袖們的計謀和殺害。
有一句話這樣子說,那就是「基督教是在苦難中長大的」,這句話真實可靠,我們可以從基督教會歷史中看到許多這樣的記錄。我們也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基督教信仰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分享。如果耶穌基督拯救的信息是美好的,那就不是要獨自享受,而是要拿出來分享給所有需要的人。因此,有人這樣形容基督教,是走入世間的宗教信仰。明明知道有苦難,卻願意走向苦難的群眾當中,與苦難的人一起生活,分擔他們生命的苦難。這也是為甚麼在最困難的環境中,都會看到基督教傳道者在其中,這點才是我們在信仰上最值得安慰的地方。
上帝不會喜歡我們用很美麗的禮拜堂來敬拜祂,卻忘記陷入艱苦中的人的聲音,這不是基督教信仰的態度。當大衛王將約櫃帶入耶路撒冷城之後,很想要蓋一間聖殿來榮耀上帝。但上帝卻透過先知拿單對大衛這樣說:
「去告訴我的僕人大衛,對他說:『你不是建造殿宇給我住的人。自從我救以色列人民脫離埃及直到現在,我沒有住過殿宇;我一直住在帳棚裡,到處移動。我與以色列人民一起漂泊的那些年日,我從來沒有問過我召來牧養我子民的任何領袖,為甚麼不替我造一座香柏木的殿宇。』」(撒母耳記下七:5—7)
如果我們仔細想這些話,就會發現一件重要的事:上帝並不是要人蓋富麗堂皇的禮拜堂,而是要大家注意傾聽並且去實踐祂的教訓,這一點才最重要。就像先知以賽亞所說的:
「上主這樣說:『天是我的寶座,地是我的腳凳。你能為我造哪種殿宇,給我甚麼安息的住所呢?我親手創造了宇宙萬有。我看顧謙卑痛悔的人,也喜愛聽從我話的人。』」(以賽亞書六十六:1—2)
確實是這樣,上帝喜愛的,是聽從祂的話的人。就像在山上,就在雲彩當中,上帝的話傳下來給彼得等三個門徒,要他們聽從耶穌基督的話,這才是最重要的事,而不是搭帳棚給耶穌基督。
(講於2009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