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講:認識耶穌是基督

經文:馬太福音十六:13—28

我們現在所讀的這段經文記載兩件故事,第一段是我們經常聽到或讀到的故事,關於耶穌基督問他的門徒,人們怎樣在談他的事,然後耶穌基督再進一步地問他的門徒,他們對他的看法。第二段我們看到馬太福音書的作者第一次提到關於耶穌基督預言自己將會受難的記事。

在第一段的故事中,如果我們比較一下馬太、馬可、路加等三本福音書,就會發現馬太福音書是最有特色的;原因是馬太福音書多了一段耶穌基督對門徒彼得所說的話,這是只有馬太福音書才有的資料。並且在這段資料裡,第一次提到有關「教會」這個名稱,因此有些聖經學者認為這是後來初代教會的加筆,為的是要提高門徒們在教會傳承上的正統,以「彼得的掌握天國之鑰」為中心思想。但是這種說法並沒得到多數的學者支持,因為初代教會另有一個很重要的系統是使徒保羅方面的;再者,在耶穌基督的教訓中,從來就沒有提起關於「天國的鑰匙」之用語。我們當然可以想像因為彼得在猶太人基督徒中,以及早期羅馬教會中的地位是備受尊崇,所以會出現這段特有的經文在馬太福音書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在「馬可福音書的信息」乙書裡,曾提及三本福音書的作者將這段認耶穌為基督的信仰告白,編輯在耶穌基督預言受難的故事之後,是有很好的啟示意義的;基本上福音書的作者已經在告訴我們所有的讀者,耶穌基督是位受苦的僕人,換句話說:基督教信仰所談的就是生命的苦難和拯救(請參考拙作該書第一五一至一五四頁)。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這段經文的內容:

第十三至十四節:耶穌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在那裡他問門徒:「一般人說人子是誰?」

他們回答:「有的說,你是施洗者約翰;有的說,你是以利亞;也有的說,你是耶利米或其他先知中的一位。」

馬太、馬可、路加等這三本福音書在編輯上都不一樣,馬可福音書是和馬太福音書將這段編輯在耶穌基督警告門徒:要提防「法利賽人和希律的酵母」之後(請注意馬太福音書是用「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母」),但是馬可福音書則是在這之前記述了一段耶穌基督在伯賽大醫治好一位瞎子的故事。然後緊接著是這個詢問門徒的記事。我們要注意的是馬可福音書記這件治好瞎子的故事是在他們沿途往該撒利亞腓立比的路上所發生的。可是馬太福音書卻缺少了這件醫治的神蹟。

路加福音書則是用「有一次」來區隔這個事件和前面的故事的延續性;在路加福音書記述這件事之前,是記錄了五餅二魚的故事。而馬太和路加二本福音書是延續前面的動作,就是耶穌基督是和門徒從泰爾、西頓回來後的路上發生的。

耶穌基督問門徒說:「一般人說人子是誰?」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這裡用「人子」,在馬可和路加二本福音書都是用「我」。「人子」,這個字本來是指一般人而已,但是馬太福音書的作者顯然是有意要表明「人子」有其特殊意義,那就是「人子」代表著上帝所差遣來的拯救者,是彌賽亞之意。我們可以從馬太福音第九章六節「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這句話,以及第十二章八節「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這兩句話看得出馬太福音書的作者是意有所指的要將「人子」和彌賽亞等位來看。另一方面,如果「人子」是代表著卑微的人,那麼接下來所預言受苦的來臨也就顯得很有意思了。

從門徒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人是怎樣在傳述耶穌基督的;這些傳言中都離不開先知的角色。馬太福音書特別提到「耶利米」這位先知,馬可和路加二本福音書都沒有提到。也許在馬太福音書的作者的經驗裡,先知耶利米是重要的一個先知,作者連同這一次共有三次提到先知耶利米(二:17、廿七:9),也許跟先知耶利米受難—被同胞出賣,拒絕的經驗有關吧。

而這些傳言中,我們看到一般人在流傳著施洗約翰的各種事蹟,可見施洗約翰在當時的猶太人社會影響很大,直到使徒保羅出去傳福音時,人們還在傳揚著施洗約翰的名字(參考使徒行傳十九:1-4)。

第十五至十六節:耶穌問他們:「那麼,你們說我是誰?」

西門彼得回答:「你是基督,永生上帝的兒子。」

比較一下馬太、馬可和路加這三本福音書,我們會發現馬太福音書的作者在描述彼得的回答上是最完整的;馬可福音書僅作「你是基督」(馬可福音八:29),路加福音則是「上帝所立的基督」(路加福音九:20),這樣的回答都沒有馬太福音書的清楚和完整;馬太福音書很明白的表示說:耶穌就是「永生上帝的兒子」,就是彌賽亞,是拯救者(基督之意)。這樣的寫法對猶太人來說是很有特殊意義的;因為猶太人一直在期盼上帝差遣彌賽亞來拯救他們,而現在這位彌賽亞已經來了,就是上帝的兒子—耶穌。門徒彼得會這樣回答,顯然很不一樣,因為能夠清楚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的兒子的恐怕除了彼得外,其他人都不清楚。彼得為甚麼會知道這種事呢?這也就是為甚麼耶穌基督會說彼得所說的,不是他自己在說的,而是上帝親自向他啟示的。

第十七至二十節:耶穌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真有福了;因為這真理不是人傳授給你的,而是我天上的父親向你啟示的。我告訴你,你是彼得,是盤石;在這盤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甚至死亡的權勢也不能勝過它。我要給你天國的鑰匙,你在地上所禁止的,在天上也要禁止;你在地上所准許的,在天上也要准許。」

於是,耶穌吩咐門徒們千萬不要告訴任何人他就是基督。

從第十七至十九節這段耶穌基督對彼得說的話,只有馬太福音書才有。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的教會想要建立以門徒為正統教會的用心,這也是為甚麼使徒保羅後來會與彼得和其他門徒們拆開的一個背景吧(參考加拉太書二:11-14)。

這段經文對天主教會來說是有很大的意義的,因為天主教會認為他們就是繼承了使徒彼得的傳統,他們甚至認為門徒彼得是羅馬教會的創始者,強調「盤石」就是彼得。依照第十八節的經文來看,教會就是建立在彼得的這塊「盤石」上,因此羅馬天主教會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一再強調:若沒有通過羅馬天主教會,沒有得救的機會。這顯然跟使徒保羅的說法差異很大;保羅說:「因為上帝已經立耶穌基督作為一的根基,沒有人能夠建立其他的根基。」(哥林多前書三:11)不過我們可以瞭解馬太福音書是寫給猶太人看的,對他們來說,在那迫害的時代裡,彼得也被釘十字架死了(傳說中彼得是被倒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屬於基督的教會卻依然如火如荼的在蓬勃發展。作者有很強的意念要結合當時的基督徒強化他們的信心,對那迫害人的力量不用懼怕。我們也從第十九節可以看出早期教會在信仰要求上是很嚴格的,他們會禁止那些「半信兄」參與嚴肅的聚會,尤其是參與主耶穌最後的宴席,這是有意建立起基督教會的權威,要塑造教會就如同「天國」一般的完美。

第廿一至廿三節:從那時候開始,耶穌清楚地指示門徒,說:「我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在長老、祭司長,和經學教師的手下受種種的苦難,並且被殺害,但是第三天我將復活。」

彼得拉耶穌到一邊,勸阻他,說:「不!主啊,這事絕不可臨到你身上!」

耶穌轉身對彼得說:「撒但,走開!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想的不是上帝的想法,而是人的想法!」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