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講:以色列人在埃及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0-06-01 15:07
- 經文:創世記四十九:29—33、五十:1—26
我們現在所讀的這兩段經文,前者是雅各最後的遺言和交代,後者是約瑟歷史的結束。在第四十八章廿一至廿二節曾記載過雅各對約瑟「祝福」說將來有一天上帝會再帶領他們族人回到迦南地去。不過我在前一講有說過,這種「祝福」本身已經在說明他們在埃及將會遇到艱困的生活,否則就不需要再度有遷移的活動。而後來他的後代在埃及居住一直是以「寄居者」的心態出現,造成埃及人感受到威脅,而有迫害以色列人的行動發生。
在第五十章則是記載有關約瑟如何在料理他父親雅各的後事,以及他和兄弟間的關係,作者並且在最後一段也交代了約瑟族長歷史的結束。這段結束也是為出埃及的運動作伏筆,因為接續作埃及的國王並不認得約瑟,或是他為埃及所做的偉大事蹟,而這已經是好幾百年以後的事了。根據出埃及記第十二章四十至四十一節:「以色列人在埃及一共住了四百三十年。四百三十年終了的那一天,上主子民中的各支族都離開了埃及。」他們出埃及的人數「光是男丁,就有六十萬人」(出埃及記十二:37)。而他們當年在雅各帶入埃及時的人口數是「一共七十人」(創世記四十六:27)。想一想,從七十人到「光是男丁,就有六十萬人」,這是何等的差距啊!也就是說以色列人在埃及至少是經過了一段好久的時間了。但是他們似乎沒有跟當地人同化,而是還保存著「寄居者」的態度,否則他們應該早就已經與埃及人完全混合了啊。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可能就是因為他們一直堅持信仰上與上帝立約的關係,而無法與當時拜太陽神的埃及人相聚和混合,因此,他們一直相信有一天,上帝會帶領他們回到那應允的土地去。他們相信上帝對他們的約定,他們就這樣在埃及地等待了四百年。不過,這一點是有點牽強的,因為我曾講過,一個有按照上帝話語去實踐的人,是能彼此相處在一起的,就像迦南地大饑荒的時代,也因為上帝的話透過約瑟傳達出來,使埃及成為各地民族生存的地方。如今饑荒的時代已過,人開始生活富裕起來了,就像第四十七章廿七節所說的:「以色列人住在埃及的歌珊地區。他們在那裡繁盛發達、人口大增。」
但是他們卻因為「繁盛發達」而忘了上帝的話,結果是因為忘了上帝,遠離了上帝,而遭到奴隸的境遇,這一點才是我們讀創世記和出埃及記所要注意的。
就如同申命記的作者所說的:「上主使你們飢餓,然後把嗎哪賜給你們,是你們和祖先都沒有吃過的食物,以此教導你們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主所說的每一句話。」(申命記八:3)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件以色列人在埃及的生活,或許會更幫助我們了解其中之意吧。
現在讓我們來看所讀的這兩段經文內容:
第四十九章廿九至卅三節:雅各吩咐他兒子們:「我快死了,要到列祖那裡去。你們要把我跟我祖先葬在一起,在赫人以弗倫田間的一個洞裡。這個洞在迦南,在幔利東邊的麥比拉,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倫買下來作墳地的。亞伯拉罕和他的妻子莎拉葬在那裡;以撒和他的妻子麗百加也葬在那裡;我也把麗亞葬在那裡。這塊土地和洞穴是從赫人買過來的;你們要把我葬在那裡。」雅各交代他兒子們這些話後,就躺下,氣斷而死。
雅各死了,也可以說這裡是雅各族長史的結束。在所有四位族長歷史中,有關雅各族長歷史的交代是最長的;從第廿五章開始就有他的故事出現,直到這裡才結束他的故事。雖然這當中有約瑟的故事在裡面,但是雅各的活動腳跡一直會出現在當中。這樣我們可以看出創世記裡四位族長中,雅各的地位是最被尊重的,尤其是他的被改名為「以色列」對後代子孫的影響是直到今天。
在第卅一節雅各說要約瑟將他葬在亞伯拉罕向赫人買來的土地之洞穴裡,可是在第五十章十節卻說約瑟是在「約旦河東岸的亞達禾場」埋葬雅各的因為他在那裡為父親「舉哀七天」。然後在第十一、十二節又說是葬在麥比拉的洞穴裡。這樣不同的記載記錄,乃是因為不同的資料來源的關係。強調要葬在亞伯拉罕向赫人用錢買來做墳墓用的洞穴裡,是「祭司文獻」的資料;「祭司文獻」一向有一個特點,就是對「約」很重視,祖先所交代的事一定要這遵守;
再者,不與外族的人混合在一起,因為那是不潔淨的。即使是人死了也要區隔埋葬的地方。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在這裡說雅各也把麗亞跟亞伯拉罕、以撒等埋葬在一起,但是蕾潔則是埋在要往以法他(伯利恒)的路邊,她因為生便雅憫而去世(創世記卅五:19,四十八:7)。這樣雅各和他不喜愛的妻子麗亞是要埋在一起,卻不能跟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妻子蕾潔同墓。另外一點就是有關麗百加跟麗亞的去世和埋葬,僅在這裡提到,前文都闕如。
這裡也說到雅各是將兒子們叫到面前交代後事,並且是在交代後事結束後,就氣絕去世,這是作者用來表示一種完美的生命的結果的方式。他總共活了一百四十七歲(創世記四十七:28)
第五十章一至三節:約瑟伏在父親身上哀哭,親吻他。然後約瑟吩咐醫生用藥物保存父親的屍體,醫生就照辦了。他們按照規定,用四十天時間完成這防腐工作。埃及人為他舉哀七十天。
我們知道古埃及是使用香料做防腐劑最出名的地區,聞名世界的木乃伊就是出自埃及人的手。約瑟交代他的屬下用這種埃及人方式來處理他父親雅各的屍體。按埃及人的觀念,人死後,靈魂仍需要肉體的支持,使能繼續存在並能找到自己幸福的居所。不過通常這種處理屍體的工作是由巫師在負責,但約瑟卻要求由醫生來處理,可能是為了避免宗教上的衝突吧。因為巫師要處理屍體之前,要先舉行祭典,這一點可能是約瑟所考慮到而排除的因素。
我們看到約瑟是「伏在父親身上哀哭,親吻」雅各,這在後來摩西法律中有明文規定不得碰死去的人的屍體,否則會使自己成為不潔淨的人(民數記十九:11)。
這裡提到防腐的工作共有「四十」天,而埃及人為雅各舉哀「七十」天,這兩個數目是聖經作者所要表達的特別意義,因為「四十」與「七十」在以色列人民宗教文化中佔有很重要的象徵意義。有些文獻說明埃及人在處理屍體的時間通常是三十天,但是也有人說是長達七十天。這裡有些聖經學者說埃及人為雅各舉哀七十天,是包括處理屍體的四十天在內。通常以色列人在為死去的人舉哀是只有七天而已(參考撒母耳記上卅一:13),埃及人用十倍的時間來舉哀,也是一種表示他們對約瑟尊敬的態度吧。
第四至九節:過了哀悼的期間,約瑟對王的臣僕說:「請你們把下面的話稟告王:『我父親臨終的時候要我發誓,要把他歸葬迦南他為自己準備的墳裡。所以,求你准我去埋葬我父親;喪事辦完,我就回來!』」
王回答:「你去吧,照你所發的誓去葬你父親。」
於是約瑟去埋葬父親。王所有的臣僕、宮廷的長官,和埃及的顯要都陪約瑟去。約瑟全家、他的兄弟們,以及他父親的眷屬,也都跟他一起去;只有他們的小孩子們和牛羊留在歌珊地區。跟他一道去的還有車輛和騎兵,整個行列浩浩蕩蕩。
在創世記第四十七章廿七至卅一節有記載約瑟對雅各發誓一定遵照雅各的意願,在雅各死後把他的屍體「帶出埃及,葬在祖先埋葬的地方」,這祖先埋葬的地方指的應該是亞伯拉罕從赫人手買來的洞穴。但是這個洞穴並不是雅各自己準備的。他只是希望與自己的祖先同墓而已罷了。
這個出殯的隊伍看起來就很浩大,顯示出約瑟在埃及人眼中地位的重要。也許我們會覺得奇怪:為甚麼約瑟不直接向法老王說他要去辦理父親的喪事,而是透過法老的臣僕?有可能是因為約瑟是在守喪的時間,穿著喪服不宜直接進王宮去見法老王。這在我們台灣社會也是一樣,穿喪服的人不隨便進入親人的家中去,除非是受到真誠的邀請。作者特別提醒我們在出殯的行列中有軍隊隨行,這表示在埃及王國看來,雅各的死是具有國家人物的地位之尊,這當然跟約瑟是首相的地位有關,而且這些軍隊也同時有保護那些高官顯要們安全的作用。
第十至十四節:他們來到約旦河東岸的亞達禾場,在那裡號咷大哭一陣;約瑟舉哀七天。迦南人看見這一大群人在亞達禾場哀悼,就說:「埃及人的哀悼多嚴肅啊!」因此這地方叫亞伯‧麥西。
雅各的兒子們遵照父親的吩咐,把他的屍體運到迦南,葬在幔利東邊的麥比拉洞裡;這洞是在亞伯拉罕從赫人以弗崙買過來做墳地的田間。約瑟埋葬父親後就跟兄弟們和所有參加葬禮的人回埃及去。
舉哀七天,這才是以色列人的辦喪事的習俗。當然「七」天也在表明一個完整的舉哀之態度,表明喪家內心的痛苦和不甘。
第十二、三節是「祭司文獻」的作品,我們再次看到的就是作者一再堅持「約」的重要性,既然約瑟對雅各已經有了誓約,就應該要這樣去行。
「約旦河東岸的亞達禾場」,這地點在哪裡我們已經找不到資料,並且在第十一節又出現「迦南人」看見他們在那兒舉行喪禮,更加使我們覺得地點與行徑的路程不太符合。因為正確的路徑應該是順著地中海沿岸北上進入迦南地才對。
第十五至廿一節:父親死後,約瑟的兄弟們想:「如果約瑟懷恨在心,照我們從前對他所做的報復我們,我們怎麼辦呢?」於是他們請人轉告約瑟,說:「父親臨終的時候交代我們告訴你一句話:『你哥哥們得罪了你,求你饒恕他們的罪過。』我們是你父親的上帝的僕人;所以,求你赦免我們所犯的過錯。」約瑟聽到這話就哭了。
後來,他的哥哥們親自來見他,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都是你的奴僕。」約瑟告訴他們:「用不著害怕,我不能替代上帝。你們本來想害我,但是上帝卻化惡為善,為的是要保存許多人的生命;由於從前所發生的事,今天才有這許多人活著。你們用不著害怕,我一定照顧你們和你們的兒女。」約瑟用仁慈的話安慰他們,使他們放心。
在約瑟兄長們的心中一直是在為他們從前所做的事感到不安,因為現在的約瑟握有對人的生殺大權;現在雅各已死,若是約瑟要報復實在是太容易了,這是他們所害怕的,在他們的看法裡,過去能平安無事乃是因為雅各的關係,因為雅各對約瑟是加倍疼愛,所以在雅各活著的時候,約瑟不會怎樣。
但是,現在雅各死了,他們馬上感到不安全感,怕約瑟會有報復行動。這種感覺就像當年雅各面對以掃的時候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從創世記第卅二、卅三章看到雅各是處處在設防以掃的報復,甚至在以掃要帶他回故鄉去的時候,他也害怕以掃會有報復動作而婉拒。
如果我們看創世記第卅六章六至八節所記載的,就會發現以掃的大胸襟,比起雅各那種小心眼的心思,實在令人敬佩以掃。這兒也是一樣,我們看到這些哥哥們很害怕約瑟會報復,但是我們卻看到約瑟的態度是絕然不一樣;他對他哥哥說他被賣到埃及乃是上帝的傑作,是上帝透過他們的手來促成這件事的完成!他並且進一步表示要照顧他的兄弟們和他們的家人,這樣的度量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
「我不能替代上帝」,這句話表示出約瑟將自己被賣受難在監獄裡的經驗看成是出自上帝的旨意,而不是自己或他的兄長們的「計謀」所能達到的。這一點也是基督教信仰的精華,人將萬事看成是上帝的旨意在成就拯救的計畫。
第廿二至廿六節:約瑟和他父親的家族繼續住在埃及。他死的時候是一百一十歲。他活著看到以法蓮的孫兒,也抱過瑪拿西的孫兒—瑪吉的孩子們。約瑟對他的兄弟們說:「我快要死了,但是上帝一定照顧你們,帶你們離開這地,到他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那片土地去。」約瑟又叫以色列人發誓;他說:「你們要向我發誓。當上帝帶你們往那片土地去的時候,你們要把我的骸骨一起帶走。」約瑟一百一十歲的時候死在埃及。他們用藥物防腐,把屍體安放在棺材裡。
這一段可以說是第四位族長史—約瑟故事的結束。
約瑟和他父親的家族都繼續住在埃及,這就表示兩種可能性:其一,他們已經習慣了埃及的生活,尤其是他們所居住的歌珊地是個肥沃的地方,很適合他們在那兒的生活需要。也有些學者認為以色列人民學習農事是從這裡開始的。其二,他們當中已經有人開始與當地人通婚了。在出埃及記第十二章卅七至卅八節中,除了說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人數單是男丁就有六十萬人以外,尚有「許多外族人」也和他們一起出埃及去。這些所謂的「許多外族人」必定有不少是屬於通婚的族群。
我們也在這裡看到一代比一代的年歲逐漸減少;亞伯拉罕是活到一百七十五歲,以撒活了一百八十歲,雅各則是一四十七歲,而約瑟是只有一百一十歲而已。到詩篇第九十篇的時候,是說:「我們一生的年歲不過七十,健壯的可能到八十。」(詩篇九十:10)不過約瑟的一百一十歲在埃及人看來卻是個很理想的歲數,尤其是聖經作者特別提及約瑟在死去的以前還看到他的孫兒,這是一種很好的祝福,就像詩人所說的上帝所祝福的人是:
「你的妻子在家中像結實纍纍的葡萄樹;你的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像小橄欖樹。
敬畏上主的人必定這樣蒙福。」(詩篇一二八:3—4)
其實,如果我們注意看約瑟,就會發現他在埃及這樣久的時間,且官居首相之位,但是直到他去世之前,他心中仍舊是紀念著上帝,且相信上帝一定照顧他的家人,會帶他們離開埃及回去應許的土地。以色列人民也按照約瑟的交代,將他的骸骨帶出埃及,安葬在示劍,與他的祖先同洞穴(出埃及記十三:19、約書亞廿四:32)。
這段經文應該會給我們好的信息:
一、人有壞的念頭,但是上帝有美好的旨意在每個人的身上。
我們看到約瑟是被他的兄長們出賣到埃及去當奴隸的,他的兄長們原先想的就是要讓他死掉,因為他們認為約瑟帶來許多父親雅各對他們責難,因為他們不守規矩之故。後來雖然他們是沒害死他,卻將他賣去埃及當奴隸,這實在是比殺死他更痛苦的事,因為奴隸在當時很快就會被折磨到死。可是,上帝卻在約瑟的身上有美好的旨意,要透過他來作為拯救的器皿。「上帝卻化惡為善,為的是要保存許多人的性命。」約瑟這句話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告白,這句話也在說明約瑟之所以被揀選為族長,乃是因為他有很好的信心,一生的日子都是依靠上帝的帶領和安排。
我們一生的經驗中,常常也會遇到像約瑟一樣的經驗—被自己的親人或是至好的朋友出賣了。我們發現後會很難忍受,可能一生一世都會懷恨至死也不休止,還會交代子孫記得那出賣我們的人。但是,約瑟的信仰告白卻告訴我們上帝有時是會透過這種「苦難」經驗來提昇我們的能力,作為祂拯救的用途。因此,做為基督徒最重要的不是在記恨,也不是在數算別人得罪我們多少,而是在學習寬恕、赦免和接納。用感恩的心來接納那些讓我們有機會接受更多信仰磨練的人。我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學習的事,但這確是約瑟的故事所要帶給我們學習的功課。
二、守住與上帝所立的約,即使是在危急的境遇中也不用擔心,上帝會看顧我們的。這是族長歷史中最值得我們重視的信息。
從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等這四位族長,我們都會看到他們和上帝之間有著緊密的關係;這種緊密的關係最重要的表現就是在「約」的基礎上。也因為族長們對「約」的確實遵行,上帝一直在他們身邊保護著他們,看顧他們。
當雅各要去世之前,他對約瑟說:「上帝一定跟你們同在,帶你們回到祖先的土地去。」(四十八:21)約瑟對他的兄弟說:「上帝一定照顧你們,帶你們離開這地,到他應許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那片土地去。」(五十:24)這些句子都在強調一點:上帝一直守在他們身邊,與他們同在,而這就是因為他們歷代祖先都遵守了上帝的約的緣故。
我們每一個受過洗禮的基督徒都有與上帝立過約,我們是否一直記得約的內容?我們是否還記得在立約時牧師所問我們的話?我們是否還記得我們是怎樣回答的?如果我們都還記得,那我們又遵行了多少?別忘了我們所立過的約,因為上帝是個守約的上帝,上帝永遠記得我們與他所立的約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如果我們確實遵行與上帝所立的約,我相信上帝會一直在我們身邊看顧我們,無論我們在怎樣的困苦境遇裡,祂一定會與我們同在,保護我們,帶領我們到他所應允之地。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