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在自己故鄉拿撒勒

路加福音四:14—44

路加這位作者用第四章1415節這兩節,為耶穌在加利利的工作先作個總結。說到耶穌在加利利的工作,都有聖靈與他同在。。且他的名聲遠播,並在會堂教導人的事蹟也受到讚揚。然後從第四章16節,開始記載耶穌的工作,且是先從他自己長大的故鄉拿撒勒開始。
為甚麼路加這位作者開始介紹耶穌的工作,就是先從他在拿撒勒的時候開始呢?一定有原因。我想這與他跟隨使徒保羅四處傳福音的經驗有關。使徒保羅開始傳福音的時候,就是從猶太人的會堂開始,但常常遇到猶太人的阻礙。有一次在哥林多城的會堂,使徒保羅實在氣得無法忍受,抖掉身上衣服的灰塵時說:「要是你們滅亡,罪不在我,你們自己負責吧!從今以後,我要到外邦人那裡去了。」(參考使徒行傳十八:6)雖然他話這樣說,但每到一個新地方,使徒保羅還是會先找看看有沒有猶太人會堂。但同樣的經驗一再發生,後來使徒保羅就全心、全力投入外邦人的傳福音事工。路加這位作者寫這本福音書是為了外國人寫的,因此,他也有這樣的認識:耶穌不是沒有想到自己的故鄉拿撒勒,而是自己故鄉的親人拒絕了他,所以耶穌才全心、全力投入在加利利地區的傳福音事工。

會堂,這是猶太人在主前五八六年國家被巴比倫帝國消滅,造成耶路撒冷聖殿毀壞、人民被俘虜去當奴隸,猶太人因此無法繼續在聖殿敬拜上帝而發展出來的一種聚會場所。會堂只要有十個以上結過婚的男人就可成立,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學習摩西法律,也就是學習認識聖經的話語。這和過去有聖殿的時代,以獻祭為中心的信仰型態大不相同。每間會堂都有管理會堂的人,主要的工作就是安排讀聖經和解釋聖經的人。耶穌進入會堂就有人請他讀聖經,可見他在當時也是大家甚為熟稔的對象。

耶穌翻開的聖經剛好是以賽亞書第六十一章12節。這兩節經文的背景是猶太人已經從奴隸之地巴比倫被釋放返回自己的故鄉。從奴隸之地回來的人,當然是沒有甚麼財產可言,也不會有甚麼所謂健壯的身體。因為他們所過的是奴隸的生活。耶穌選了這段經文所表明的意義很清楚,他告訴全會堂的人,說以賽亞先知的這段預言已經應驗了。先知以賽亞是以色列人看為最偉大的先知之一,耶穌將這位偉大先知的預言牽引到自己的身上來,這絕對不是一件小事,必定會引起大家的注目和震撼。難怪路加說會眾一聽耶穌這樣說,就「大感驚奇」。然後開始議論紛紛覺得奇怪。像耶穌這樣出身木匠的家庭,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依照馬可福音的記載,耶穌所講的話讓大家感到驚奇的原因,是因為他所講的和經學教師所講不一樣(參考馬可福音一:22)。我想這一點才是他們震撼的原因。一個不是出身法利賽派或是經學教師背景的人,怎麼可能會在解經的能力上,比經學教師所講的更讓人佩服?這才是當時的人大感驚奇的主要原因。

就在大家對耶穌身份背景議論不停,甚至懷疑他的能力時,他舉了兩個例子。一是先知以利亞在饑荒的時候,一個撒勒法的寡婦因為聽先知以利亞的話而度過了三年饑荒的年代。另一個例子是先知以利沙的時代,敘利亞將軍乃幔,因為聽從先知以利沙的話,結果身上的痲瘋病得到醫治。這兩個例子都有一個共同點:外國人願意聽先知傳達上帝的話,但上帝的子民卻常常拒絕聽從先知傳達出來的上帝話語。耶穌這樣舉例,猶太人當然知道這樣的說詞指的就是他們,他們非常生氣地認為耶穌已經污衊了他們,且地點是在會堂。在他們的看法裡,耶穌這樣的說法等於是在污衊上帝揀選猶太人的恩典。因此,他們想要將他處死。但是「耶穌卻很從容地從人群中走出去」。路加這位作者用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代表的意義很深奧。這至少在說明:耶穌有超人的能力,當大家抓住他、拉住他的時候,他卻可以很容易的脫離他們的手,從容地走開。誰有這樣的能力呢?除了來自上帝的能力以外,一般人是沒有這樣的能力的。另外一個原因,這個地方不是在聖殿,猶太人沒有處死人的權柄(參考約翰福音十八:31),除非有羅馬統治者的同意。而這時候的耶穌才出來傳福音沒多久,不太可能成為羅馬人眼中攪亂社會的份子,又加上一般民眾對耶穌印象極佳,因此,當他們想要推耶穌下山崖的時候,想到他們沒有權柄,只好放耶穌離開。

由於拿撒勒人不喜歡耶穌,加利利人卻是喜歡他。因此,當他離開拿撒勒回到加利利時,他依舊在安息日進入會堂去教導人。大家對他的教導還是很驚奇,因為他有精闢的說法。不但如此,他也會醫病和趕鬼。在福音書中,總是描寫著鬼認識耶穌的身份。因此,這些依附在人身上的鬼每當遇到耶穌時,就馬上要揭開耶穌的身份。原因是當時的人有一種看法:如果能夠將對方的真正身份掀開,就能控制對方。但耶穌更清楚這些鬼的計謀,因此,總是沒有讓鬼有機會。在路加的筆下,耶穌趕鬼的方式都是用命令、且語氣強硬地將它從人的身上驅逐出去;但他醫病時,總是伸手摸在那人的身上。路加本身是個醫生,他很清楚地分別出醫病和趕鬼的方式不同。鬼,是一種邪靈,唯有來自聖靈的力量才能趕得出去,不是一般人的能力有辦法完成,這一點是作者路加想要告訴我們的。

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在第四章43節,當迦百農人想要挽留耶穌居住下來、群眾從各地擁擠來找他的時候,耶穌卻獨自到偏僻的地方去。馬可福音說耶穌在偏僻的地方祈禱。祈禱是與上帝對話,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這一點也是宗教與政治相當不同的地方;政治人物很需要眾人的掌聲,但宗教領袖人物不是要人的掌聲,而是需要上帝聖靈的充滿。因為信仰是講生命的大事,是說人和上帝之間的關係。掌聲,常常使人陷入迷惑而不知,嚴重時,還會使人以為自己像上帝一樣偉大。但真實的信仰讓人發現自己的有限和軟弱,很需要上帝的扶持和幫助。耶穌到偏僻的地方去,正好在說明他需要上帝的靈充滿。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