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種的比喻和教訓

路加福音八:4—18

耶穌所講的這個撒種比喻,可說是前三本福音裡非常著名的一個比喻。在馬太、馬可這兩本福音書中,都說耶穌是在加利利湖邊傳講這個比喻的信息,而民眾是坐在湖邊的草地上。只有路加這位作者提供的資料是說耶穌在鄉村講這個比喻。不論是在湖邊或是在鄉村,都有一個基本重點:就是耶穌講這個比喻時,並非憑空想像得來的,而是看到一個重要的實景,然後借用當時看到的景況作比喻告訴大家。
在鄉村,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田地、或是有農人出去田裡工作。依照路加這位作者提供的資料來看,當時可能剛好是農作的季節。就在那時,耶穌看到有人在田裡撒種,於是耶穌就借用當時農夫在撒種的實況提出這樣比喻。

在巴勒斯坦地方,因為是旱田,所以沒有像台灣大多數以水田為主。水田需要有高出地面的田埂,這樣水就不會外溢。旱田只需有走路的小道就可以。再者,在巴勒斯坦撒種子的方式,是用兩個大布袋,裡面裝著種子,然後將之跨在驢子的臀部上。當驢子走到田裡時,才將布袋底下的袋角口打開,這樣穀子就會落出來。農夫趕著驢子,當驢子走動的時候,穀子也就跟著撒在田地裡。問題是:驢子走到田地邊時,因為臀部的搖擺力量,很可能就會將種子撒到道路旁。而道路是農夫經常在走的路,即使種子在道路上生根、長出來,也會因為農夫、家畜常常走過而踩死。甚至鳥兒也會到路上去尋找掉落的這些種子當作食物。

再者,在巴勒斯坦因為是旱田,石塊甚多,所以有的石塊是用來當作區隔自己和別人的田地界線。因此,即使撒在這種石子地上的種子發了芽,也會因為沒有土或是土壤太淺,無法釘根下去,很容易因為太陽一曬就夭折了。

第三種是撒在荊棘裡的種子。所謂荊棘,就是沒有除掉的草叢。在巴勒斯坦的農夫平時甚少在整理田地,他們都是用第七年休耕的時期才整理一次。因此,田裡長出草叢是很正常的事。如果種子在草叢中,即使長出來,也會受到草叢捆住生長不出來。

第四種也是最後一種,是撒在好的土地上。這些種子因為生長的土地肥沃,會成長得相當好,路加這位作者說這樣的種子可以生成出百倍的果實。比較馬太、馬可福音所說的是三十、六十、一百倍。路加這位作者直接就說「百倍」。主要是在說明有好的土地,就會使種子成長得非常好。「百倍」的意思就是指主人對種子成長的一種驚歎、滿意的意思。

不論是馬太、馬可或是路加福音,都將重點放在耶穌說完這個比喻之後,隨即提出的一句警告話說:「有耳朵的,都聽吧!」。這句話也說出了整個傳福音的中心用意:希望大家能聽。如果沒有用心聽,就不能明白上帝國的信息。這也是為什麼早期基督徒都將到教會禮拜,說成「聽道理」的原因。所謂「道理」,指的就是「上帝國的信息」。到教會去,就是要聽上帝國的信息。如果沒有聽,不可能明白;若是不明白,怎能去行呢?即使行了,也不是依據上帝的信息去行,這樣就不會符合聖經的教訓。

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都有一段緊接在耶穌所講這個比喻的後面,就是對撒種比喻的解釋。這段解釋提到種子落在路旁、石地上、荊棘裡,主要的意思都是在說明信仰若沒有根基,很快就會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失落了。這些影響包括來自魔鬼的引誘、生活上的考驗、憂慮、財富和享樂的誘惑,最後導致信仰連根被拔掉。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即使是撒在好的土壤裡的種子,也需要用「良善和誠實的心持守」,以及「恆心等待」直到果子成長出來。這讓我們看到:即使是撒在好的土壤裡的種子也需要用「良善」、「誠實」、「恆心」來培養這種子,否則就算是土壤好,也沒有用。

這樣我們從這個比喻可以理出一個重要的認識:種子都是好的。因為種子就是上帝國的信息。耶穌在馬太福音第十三章2430節說到一個有關「稗子的比喻」時,也是提到撒種在田地裡。開始就說「天國好比有人把『好的種子』撒在田裡」。種子是好的,問題是在土地。土地可以比喻是人的心田。上帝國的信息怎樣才能在我們的心田裡生根成長呢?這就需要提供一個給種子成長的好環境。

我們看到許多信徒在信仰上確實很扎實,他們不但每天勤讀聖經,也每天帶領家裡的人祈禱靈修,讓孩子在家中就感受到信仰的滋潤。禮拜日也排除一切困難,帶領孩子到教會參加兒童主日學的功課,讓孩子從小開始就學習聖經的信息、教訓。這就好像提供一塊好又肥沃的土地一樣。一個人如果從小開始就受到這樣信仰生活的滋潤、灌溉,以後長大就可以期待收穫。所謂收成「百倍」,意思就是完美、信仰不會有偏差的意思。

信仰的根基就是在聖經,如果沒有從聖經著手打下基礎,信仰就無法堅定。因此,要讓我們的心田成為一塊美好、肥沃的土地,就要從勤讀聖經,並且要正確明白聖經的教訓開始。我知道有許多人是勤讀聖經,但並不是正確的明白聖經。結果對聖經的認識有錯誤,這就像是這個比喻裡所說的,把種子撒在荊棘裡是一樣的。

幾年前,我的母親因為「直腸癌」在台中榮總動手術。有一位姊妹去看我的母親,看到我就對我說:「盧牧師,當你的媽媽出院後,就要記得讓她喝尿。」我聽了之後隨即問她說:「那樣髒的東西怎能喝呢?我們會聽醫師的指示服藥。」這位姊妹接著告訴我說:「嘿,聖經也這樣說,要喝尿啊,你怎麼不知道呢?」我就問她聖經哪裡寫著要喝尿。她告訴我說經文出在箴言書第五章15節:

「你要喝自己池中的水,飲自己井裡的活水。」

她說所謂「自己池中的水、自己井裡的活水」都是指膀胱的意思。我聽了嚇了一跳,這不應該是聖經的教導,也不是聖經原來所寫的字意。更不是箴言這段話的本意。其實,這裡所說的意思是指「妻子」,好的妻子就像泉水一般,使人的心甘甜。因此,這句話是在勉勵人要對自己的忠實,要愛自己的妻子,因為妻子就是丈夫生命的主要力量。這也是創世記第二章上帝造女人成為男人的幫助者的意思。箴言這裡所說的「池」和「井」都是古老時代社會最寶貴的財產,也是一群人共同維繫生活的地方。因此箴言第三十一章1031節就提到「才德的婦女」的故事,可以將之形容為「池」和「井」。

要明白聖經、正確地學習認識聖經,這都是很重要的功課。請記住,聖經不是從字面上來認識的。字面的記載寫些甚麼,是學習讀聖經的第一步,但不能停止在這裡,需要進一步學習認識經文內容的意思。否則就會像這位向我建議喝尿的姊妹一樣,是好意,但卻誤解了聖經經文的本意。

要使我們的信仰成長可收成百倍,不是平白就可以得到,而是需要用實際的行動去耕耘。聖經作者告訴我們需要用「良善」、「誠實」和「恆心」。我們可以將這三樣看成是一個基督徒社會生活、家庭生活最基本的品德和要求。有這三樣的基礎,我們才能在信仰上有所見證。有見證,才能讓人看到我們的信仰所帶來的力量。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