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天父【上】

路加福音十五:11—32

在福音書中,耶穌所講的比喻中有幾則故事是相當感人的,且在文學上也是被評價很高的。除了路加福音第十章2537節那段「好撒馬利亞人」比喻外,這則有關一個浪蕩的孩子回家來找父親的比喻,也是福音書中的精品。
這則故事一直在基督教會裡是屬於相當膾炙人口的,經常有人將之編成話劇演出,因此,對在教會成長的信徒來說,這則故事是一點也不陌生。如果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這則比喻的重點不是在第一階段所敘述的那位浪蕩回來的孩子,而是第二階段的那位長子與父親之間的對話。究其原因是必須回到這一章的開頭所記載的,耶穌說這些比喻的背景,乃是與他和好幾個稅棍、壞人一起吃飯、來往,這使一些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大為不滿,耶穌為此說出了這三個比喻。因此,這個有關慈悲的父親和浪子回來的比喻,重點就在第二階段中,那位長子的心態正好反應了這些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的信仰態度。

我常說台灣人來讀聖經比較容易清楚,原因是我們和猶太人都是屬於東方文化的世界,有許多地方是相同的。這則比喻的開始就提到說這位父親有兩個兒子,第二個兒子來向父親爭取分家產的事,也許這個老二有很好的理想,想自己創業或是其它用途。根據申命記第廿一章1517節的記載,長子繼承財產時要多分配一份。早期台灣人也有這樣的傳承,就是「長孫頂尾子」,意思就是長孫就和最小的兒子一樣,這樣在分家產的時候,也可分得一份。但附帶的條件是:長子或是長孫是不能離開家族的。因此,這個二兒子來向父親要分財產,就是只能分得三分之一。

這個比喻的重點之一是在第13節,提起這第二兒子將分得的產業全部賣掉,然後就離開了父親的家。要注意的是,當他離開父親的家後,帶著錢到遙遠的地方過著揮霍無度、浪蕩的生活。

我們曾聽到一句俗語說:「禍不單行,福無雙至。」這個在外面浪蕩的孩子就是這樣,當他花光了所有分得的家產、一貧如洗之後,隨即遇到了饑荒。因此,使他想要工作也困難,潦倒到連要得到吃的東西也有困難。最悲哀的是還曾去農場替人養豬,連要吃豬所吃的飼料也沒有人要給他。換句話說,他的身份是連豬都不如了。

稍微注意一下,猶太人是不吃豬肉的,當然也不會養豬。因為在摩西法律中清楚記載說,豬是屬於不潔淨的動物,不可吃(參考利未記十一:7)。

經過這些背景說明,我們可以越來越清楚這個比喻所要表明的要點。這個孩子離開父親的家遠遠的,其意思也就是離開了天父的照顧,到一個不潔淨的地方去生活。一個人如果離開了上帝,就會墮落,因為撒但會很快就進入人的心誘惑人離棄上帝。
17節是這個比喻的中心經文,耶穌說這個浪蕩的孩子就在那樣的困境中,也就是已經生存在苦難的危機中,他醒悟過來了。這一點也是基督教信仰最可貴的地方,就是要使人醒悟、明白自己是個有罪、軟弱的人。人的倚靠不是在於金錢,也不在於社會地位、權勢,因為這些都是會改變的,且會改變得很厲害又很快。就像這個浪蕩的孩子,他原本很有錢,且是自己可以決定怎樣花這些錢。但如果沒有很好的信仰根基,這些錢財不但沒有幫助他生活得更好,相反的,是使他墮落了。很有意思的是:當他潦倒而且面臨生存危機時,他終於醒悟過來。想到自己的父親還有多家產,但他清楚知道自己沒有資格面對父親,更沒有資格回去向父親要求甚麼,他唯一可以懇求父親的一件事,就是請他的父親接納他成為一個最卑賤的工人。

這才是真正的醒悟,因為他明白自己的處境和身份。他原本有兒子的身份,所以可以向父親要求提早分家產。但現在,他已經用完了一切所得,甚至包括了連兒子的身份也沒有了。而他過去的經驗是,連取得豬吃的飼料的資格也沒有,他又有甚麼資格回去向父親要求甚麼呢?若能得到父親的憐憫而給予他一個工人的身份,他就滿足了。原因是工人至少還可以得到吃的東西,以保全生命的存在。於是他決定回去尋找他的父親,並且要當面向父親請求寬恕、憐憫,然後才請求父親給他有長工的身份,然後用工作來求得生存。他的這樣醒悟,帶動了實際行動,這才是所謂真正「醒悟」,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悔改」之意。他要回去他父親那兒去找父親。

另一個鏡頭是父親這邊。自從他離開後他父親那裡是怎樣地情景,比喻中並沒有說明或有任何描述。但在第20節說到這個孩子在回去的途中,離家還很遠之時,他的父親就遠遠「望見了他」。這句話至少說出一件事:他父親並沒有忘記他,甚至是經常在遙望他這個孩子早日回來。他並不因為這個孩子一離家就放棄了他,而是繼續在期盼他早日回來。另一方面也可看到他對孩子身影的熟悉,並沒有因為孩子落魄的景象而認不出來;相反的,是孩子「離家還遠」他就認出孩子,並且馬上「充滿愛憐」地跑過去抱住他不停地親吻。這些動作都反應了這父親對孩子離家後的狀況清楚得很,原因是一定有許多人來相報,或是他也在偷偷地在關心並且暗地派人去了解。因為浪蕩的孩子有一個特性甚少與家裡聯絡,慚愧是原因之一,害怕可能是原因之二。因此,父親一直在盼望、甚至也有託人去告訴這孩子,說他父親盼望他回來。於是,父親很早就知道他已經是落魄相了。因此,遠遠一看就認出孩子的落魄身影來,情不自禁的就跑過去抱住他、吻他。這樣的動作在當代的巴勒斯坦是相當親密關係的朋友才會有的,這幫助我們了解到這位父親並沒有因為孩子今天落魄就鄙視他、瞧不起他,反而還是將他當作是關係最親密者。因此,接下來的動作就是父親表明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還是繼續存在:

一、他先阻止孩子想要降低身份的祈求。他只聽到孩子認錯就夠了。這是多麼偉大的父親啊。耶穌講這個比喻的中心就是在這裡,上帝並不是要我們表白所有的意願,而是只要聽我們真實懺悔的聲音就夠了。
二、復孩子原有的身份兒子,給他最好的衣服表明尊貴;給他戴上戒指表明擁有兒子的身份;給他有兒子應有的裝扮鞋子;並向家裡所有的人公開宣佈宰殺小肥牛設宴歡喜。

就像我在前面已經說過的,這個比喻若是說到這裡,並不是最重要的內涵,因為最精華的內涵乃是在接下來的這一段落,就是從第2532節這一段比喻。這一段說到小兒子回來歡慶的消息,傳到了沒有離家、一直與父親住在一起的長子耳裡。他一聽到他弟弟回來,且是非常落魄的樣子,但父親卻是如此恩待弟弟,他真的受不了。他開始有意見了,且是非常強烈的意見。原因是在他看來,他的父親對待他並不是很好,而是像「奴隸」,連朋友來也沒有機會好好熱鬧一番。相對於這個浪蕩的弟弟一回來,父親竟然大擺宴席請客,這真的讓他很不解。他甚至非常生氣父親的這種做法,拒絕他父親出來勸他進入屋內參加歡慶宴席,還拒絕承認回來的這個浪蕩孩子是他的弟弟,在第30節,他用「你這個兒子」來稱呼他的弟弟。

這位父親勸告這位當哥哥的,希望他了解兩件事:一是父親所擁有的,都是屬於這位哥哥的。意思就是這個浪蕩回來的孩子,並不是回來要再分奪這個哥哥已經擁有的財產。屬於他的,就是他的,這位父親早已經將他應得的部份都分配好了,不用擔心。換句話說,這個哥哥最擔憂的是浪蕩的弟弟回來,會再將他應該擁有的部份再拿去。二是這個比喻最重要的信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離家出去的弟弟,就像一個已經死去的人;如今回來,就像是又得到的,是又找回來的意外收穫,應該為這多得的感謝才對。

耶穌這個比喻就是在說明當代猶太人的心態。他們只希望上帝是專屬他們所擁有,其他的人都不可以分享上帝的愛。再者,他們認為上帝揀選猶太人,就是使他們擁有特權,但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上帝是愛所有的人,而不是只愛某種人。揀選猶太人,是為了要他們成為上帝的同工、僕人,而不是要擁有特權、專利。

我在前一次就講過,許多自稱是信耶穌的基督徒,對於陳進興悔改受洗的事大表不滿,認為不能接受。若是好好思考這個比喻內容,應該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接受陳進興的悔改才對。這些自稱是信耶穌的基督徒,豈不是很像這位長子對父親所說的話之態度一樣?我們應該有這樣的基本態度:接納所有願意悔改的人,不論他是怎樣背景,只要他表明真實懺悔的態度,我們就要替這個人的得救感謝上帝,甚至高興地與所有認識這個人的人一同歡喜。我們當然無法知道他是否真心悔改,我們可能被騙了。但請不要忘記,一個真實悔改的人,他所面對是上帝。他是向上帝悔改,而不是向人悔改。

再者,我們也要有這樣的認識:一個真實悔改的人,不會在意擁有甚麼,也會清楚明白自己不配再要求甚麼,他只知道願意回到最卑微的角色和地位,就像這個浪蕩的孩子回來,不再祈求擁有兒子的身份,而是說自己不配。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5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