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活水泉教會有感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0-06-03 12:29
二月廿七日,我、淑英、荏荏曼傳道、兩位長老,以及查經班幾位姊妹一行共計十三名前往訪問位於萬華一處很狹窄小巷中的房子,那就是「活水泉教會」。說來很有意思,在一條「無尾巷」的底處,竟然會出現「活水泉」,取這個名字的人,真是表現出極大的智慧。因為聖經是上帝的話,上帝的話,就是生命的泉水,且是活的泉水。這對那些在人看來沒有甚麼可希望的「街友」(或稱為「流浪漢」)來說,看到教會的名稱就多少也會有生命感。
這次我們帶著在農曆過年前推出的愛心活動—少一道菜、多一份愛,大家奉獻的錢給該教會,共計是十四萬三千零五十元。這筆錢是由咱教會查經班兄姊、會友,以及石牌查經班的兄姊共同奉獻的。數目雖然並不是非常多,但對該教會多少也表示了我們極大的關心。
廿七日上午十一點,該教會的傳道吳得力先生親自來教會帶我們去,如果沒有他帶路,我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走,因為那是離萬華龍山寺不遠的一條「暗巷」底,也因為是「暗巷」,所以「街友」們才敢走進去。
雖然稱為「教會」,但並沒有像一般教會有椅子,而是鋪著榻榻米,這是因為針對「街友」們的習性。也沒有講台,因為他們不是要聽演講或講道,而是要聊「天」。牆壁上掛著用兩根竹子綁在一起而成的十字架,有個小廚房、衛廁、衣服櫃,這樣的擺飾,確實大開我們的眼界,跟過去對「教會」的感覺差異很大。
該教會是在一九九一年由來自荷蘭屬於內地會的宣教師「阿真」,和日本宣教師「阿惠」開設的,她們兩人都說得一口流利的北京話和台語,臉上總是露出笑容。兩人來台灣已經超過十五年,主要工作就是關懷「街友」,成為他們的朋友,傳福音給他們。而吳得力傳道則是在兩年前從中華福音神學院畢業後,就與他的夫人謝淑華姊妹全心投入這項事工。
「阿真」與「阿惠」,我們都不知道她們的真確名字,取這樣的名字,為的是讓「街友」們容易記住她們、稱呼她們,因此他們稱吳傳道為「小吳」。「阿真」與「阿惠」背後都有內地會的差會在支持,因此,她們可以專心地投入這項工作,而「小吳」則需要靠著親朋好友透過代禱信聯繫所帶來的奉獻支持。
該教會每個禮拜二與四,是開放給「街友」聚會的時間,在這兩段聚會時間內,他們可以在此聊「天」,也可以在這裏洗澡、換穿乾淨衣服,然後處理掉他們已經穿好久且沒有洗過的衣服。可以在這裏一起享受晚餐,聽聽「天」的故事,也聊聊他們認識的「天」。這樣,每次聚會大約有廿五名左右,其中約有廿一名是男性、四名女性。然後,每個禮拜日都有主日禮拜,可是只有五、六名會來參加。原因可能和沒有洗澡、換乾淨的衣服,以及沒有便當可吃的機會有關。
這些「街友」平均教育程度不高,大都是只有小學或國中,也沒有甚麼一技之長。他們平時喜歡聚集在萬華龍山寺,因為那兒都會有要找臨時工的頭家來,希望找到適合者可以出工。另外,在台北火車站、大同區等地都有他們聚集。這些「街友」最大的特色就是工作並不穩定,而當領了工資之後,最喜歡的嗜好就是喝酒。很多「街友」都有酗酒的惡習,有的甚至患有「酒癮」的病症,更嚴重的是染上毒癮,這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
他們有的看起來身體似乎很健壯,為甚麼會流落街頭?原因很簡單:沒有工作,卻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有的雖然有家,卻是不敢回家,因為故鄉家裏生活已經夠困苦了,若是回家,只會增添家裏的生活負擔,因此,與其回家,不如自己一個人四處流浪。另有一種「街友」是因為家庭拒絕他們,理由是他們曾經坐過牢,使家裏丟盡了顏面,家人不再承認有這個人。
為了要向「街友」傳福音,他們必須懂得「謙卑」,在穿著上很簡單,隨時可以坐在地上與他們聊「天」、吃飯。也需要懂得他們經常使用的語言,否則根本就沒有辦法進入他們的領域,打開他們的心房。從一九九一年開始投入到今天,這些在我看來簡直就是福音「衝鋒隊」的「阿真」、「阿惠」和「小吳夫婦」,總共的成果是有十名決志信耶穌,可是卻只有一個能夠因為信耶穌的緣故戒掉了酒。這樣的成果在一般教會看來,根本就不符合所謂「投資報酬率」或是「不符成本效益」。但這卻是真實的福音事工,因為最卑微的人就是他們,最需要耶穌福音的也是他們。我相信,只要他們當中有人進入教會裏,該教會必定會減少許多人,因為他們身體的味道和形像,會讓今天的許多教會無法承受。我也可明白為甚麼一般教會不敢接納他們,理由很簡單,他們根本無力可奉獻,只能倚靠更多人的奉獻來幫助他們度過生活最困境的時段。
在「小吳」的見證中,提到其中有一位「街友」自從信了耶穌之後,就很努力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因此,他雖然繼續露宿街頭,但有空就去撿紙箱、廢紙變賣,將所得的一點點錢保存下來。有一天,教會的瓦斯桶沒氣了,這位「街友」馬上從衣袋中掏出他儲存下來的銅板錢,十塊十塊地排列成一行,湊足了錢叫瓦斯行送瓦斯到教會供大家洗澡用。
「街友」是沒有身份的居多,也因此沒有健保卡可看病,因此,當他們生病了之時,也無法就醫。經常都是等到這些熱心的傳道者去探望他們時,看到了,才送他們去醫院就醫。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和平醫院。除了送他們就醫,也要想辦法替他們申請臨時的免費就醫卡,讓他們可以不必負擔醫療費用,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錢。
投入關心「街友」最積極的,可說是創世基金會。他們有設立一個站,每天提供午、晚餐的便當,當然也有許多義工加入這項工作才有辦法。另外,基督教「救世軍」的組織也有設立一個關懷站,地點是在台北火車站,有固定的時間發放便當。第三個單位就是慈濟功德會。每當有寒流或是颱風來襲,創世基金會的服務站馬上就開放,好讓這些「街友」來避寒、躲風雨。
在這個地方傳福音,需要很大的耐性,可以忍受得住他們身上喝酒的臭酒氣,也要接受他們比年幼的小孩還難調教的生活怪律,更要吞得下他們身上傳來的陣陣怪異味道,且是任何時刻都能用和藹可親的臉孔看著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接納的溫馨,有被尊重的生命尊嚴。
在這場合傳福音,需要有相當堅定的毅力,要清楚知道,不會有教勢成長的滿足感,也不會有來自會友回應的快感,更不會有其他同工的認同感,因此,必須有「孤軍奮鬥」的心理準備,以及奧援可能隨時斷絕的困境。在這種地方傳福音,不能要求教勢成長(因為「街友」越來越多,表示該社會是越來越不健康),而是只能問說:我有沒有傾盡所有的力量?甚至問上帝說:我這樣做,對不對?其他的,都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
訪問回來,我發現:原來我是這麼好命,真的很好命!因此,我更不能有絲毫怠漫的心,否則實在對上帝交代不過去。看過「活水泉」這樣的教會事工之後,我更清楚一件事:無論我做得多少,比起「阿真」、「阿惠」、「小吳夫婦」,我做得實在太少、太少。啊,真慚愧!
這次我們帶著在農曆過年前推出的愛心活動—少一道菜、多一份愛,大家奉獻的錢給該教會,共計是十四萬三千零五十元。這筆錢是由咱教會查經班兄姊、會友,以及石牌查經班的兄姊共同奉獻的。數目雖然並不是非常多,但對該教會多少也表示了我們極大的關心。
廿七日上午十一點,該教會的傳道吳得力先生親自來教會帶我們去,如果沒有他帶路,我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走,因為那是離萬華龍山寺不遠的一條「暗巷」底,也因為是「暗巷」,所以「街友」們才敢走進去。
雖然稱為「教會」,但並沒有像一般教會有椅子,而是鋪著榻榻米,這是因為針對「街友」們的習性。也沒有講台,因為他們不是要聽演講或講道,而是要聊「天」。牆壁上掛著用兩根竹子綁在一起而成的十字架,有個小廚房、衛廁、衣服櫃,這樣的擺飾,確實大開我們的眼界,跟過去對「教會」的感覺差異很大。
該教會是在一九九一年由來自荷蘭屬於內地會的宣教師「阿真」,和日本宣教師「阿惠」開設的,她們兩人都說得一口流利的北京話和台語,臉上總是露出笑容。兩人來台灣已經超過十五年,主要工作就是關懷「街友」,成為他們的朋友,傳福音給他們。而吳得力傳道則是在兩年前從中華福音神學院畢業後,就與他的夫人謝淑華姊妹全心投入這項事工。
「阿真」與「阿惠」,我們都不知道她們的真確名字,取這樣的名字,為的是讓「街友」們容易記住她們、稱呼她們,因此他們稱吳傳道為「小吳」。「阿真」與「阿惠」背後都有內地會的差會在支持,因此,她們可以專心地投入這項工作,而「小吳」則需要靠著親朋好友透過代禱信聯繫所帶來的奉獻支持。
該教會每個禮拜二與四,是開放給「街友」聚會的時間,在這兩段聚會時間內,他們可以在此聊「天」,也可以在這裏洗澡、換穿乾淨衣服,然後處理掉他們已經穿好久且沒有洗過的衣服。可以在這裏一起享受晚餐,聽聽「天」的故事,也聊聊他們認識的「天」。這樣,每次聚會大約有廿五名左右,其中約有廿一名是男性、四名女性。然後,每個禮拜日都有主日禮拜,可是只有五、六名會來參加。原因可能和沒有洗澡、換乾淨的衣服,以及沒有便當可吃的機會有關。
這些「街友」平均教育程度不高,大都是只有小學或國中,也沒有甚麼一技之長。他們平時喜歡聚集在萬華龍山寺,因為那兒都會有要找臨時工的頭家來,希望找到適合者可以出工。另外,在台北火車站、大同區等地都有他們聚集。這些「街友」最大的特色就是工作並不穩定,而當領了工資之後,最喜歡的嗜好就是喝酒。很多「街友」都有酗酒的惡習,有的甚至患有「酒癮」的病症,更嚴重的是染上毒癮,這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
他們有的看起來身體似乎很健壯,為甚麼會流落街頭?原因很簡單:沒有工作,卻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有的雖然有家,卻是不敢回家,因為故鄉家裏生活已經夠困苦了,若是回家,只會增添家裏的生活負擔,因此,與其回家,不如自己一個人四處流浪。另有一種「街友」是因為家庭拒絕他們,理由是他們曾經坐過牢,使家裏丟盡了顏面,家人不再承認有這個人。
為了要向「街友」傳福音,他們必須懂得「謙卑」,在穿著上很簡單,隨時可以坐在地上與他們聊「天」、吃飯。也需要懂得他們經常使用的語言,否則根本就沒有辦法進入他們的領域,打開他們的心房。從一九九一年開始投入到今天,這些在我看來簡直就是福音「衝鋒隊」的「阿真」、「阿惠」和「小吳夫婦」,總共的成果是有十名決志信耶穌,可是卻只有一個能夠因為信耶穌的緣故戒掉了酒。這樣的成果在一般教會看來,根本就不符合所謂「投資報酬率」或是「不符成本效益」。但這卻是真實的福音事工,因為最卑微的人就是他們,最需要耶穌福音的也是他們。我相信,只要他們當中有人進入教會裏,該教會必定會減少許多人,因為他們身體的味道和形像,會讓今天的許多教會無法承受。我也可明白為甚麼一般教會不敢接納他們,理由很簡單,他們根本無力可奉獻,只能倚靠更多人的奉獻來幫助他們度過生活最困境的時段。
在「小吳」的見證中,提到其中有一位「街友」自從信了耶穌之後,就很努力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因此,他雖然繼續露宿街頭,但有空就去撿紙箱、廢紙變賣,將所得的一點點錢保存下來。有一天,教會的瓦斯桶沒氣了,這位「街友」馬上從衣袋中掏出他儲存下來的銅板錢,十塊十塊地排列成一行,湊足了錢叫瓦斯行送瓦斯到教會供大家洗澡用。
「街友」是沒有身份的居多,也因此沒有健保卡可看病,因此,當他們生病了之時,也無法就醫。經常都是等到這些熱心的傳道者去探望他們時,看到了,才送他們去醫院就醫。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和平醫院。除了送他們就醫,也要想辦法替他們申請臨時的免費就醫卡,讓他們可以不必負擔醫療費用,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錢。
投入關心「街友」最積極的,可說是創世基金會。他們有設立一個站,每天提供午、晚餐的便當,當然也有許多義工加入這項工作才有辦法。另外,基督教「救世軍」的組織也有設立一個關懷站,地點是在台北火車站,有固定的時間發放便當。第三個單位就是慈濟功德會。每當有寒流或是颱風來襲,創世基金會的服務站馬上就開放,好讓這些「街友」來避寒、躲風雨。
在這個地方傳福音,需要很大的耐性,可以忍受得住他們身上喝酒的臭酒氣,也要接受他們比年幼的小孩還難調教的生活怪律,更要吞得下他們身上傳來的陣陣怪異味道,且是任何時刻都能用和藹可親的臉孔看著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接納的溫馨,有被尊重的生命尊嚴。
在這場合傳福音,需要有相當堅定的毅力,要清楚知道,不會有教勢成長的滿足感,也不會有來自會友回應的快感,更不會有其他同工的認同感,因此,必須有「孤軍奮鬥」的心理準備,以及奧援可能隨時斷絕的困境。在這種地方傳福音,不能要求教勢成長(因為「街友」越來越多,表示該社會是越來越不健康),而是只能問說:我有沒有傾盡所有的力量?甚至問上帝說:我這樣做,對不對?其他的,都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
訪問回來,我發現:原來我是這麼好命,真的很好命!因此,我更不能有絲毫怠漫的心,否則實在對上帝交代不過去。看過「活水泉」這樣的教會事工之後,我更清楚一件事:無論我做得多少,比起「阿真」、「阿惠」、「小吳夫婦」,我做得實在太少、太少。啊,真慚愧!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