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受難週的節期

下個禮拜日(十三)開始就是受難週了。對基督徒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節期,因為要先明白耶穌為甚麼會受難在十字架上,才會明白復活的意義,也從這裏開始明白基督教的信仰。
自牧會以來,我一直在提醒信徒一定要注意受難週的節期,並且利用這節期好好思想一下耶穌為甚麼會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問題。這並不是說只有受難週的節期才想這些事,而是要在這節期讓我們過一個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包括我們不參加或舉辦任何喜慶宴席、不外出旅遊等等。也利用這節期,我們多參加教會舉行的聚會活動,包括祈禱會、聖餐禮拜,以及「禁食」等活動。這些對一個信徒來說也是一種訓練,讓我們要求自己在這個節期中過一個比較嚴肅的生活。

我還記得在教會公報工作期間,我也是一再大力推廣過受難週節期的生活,同樣提出上述這些呼籲,然後在公報上提供受難週節期的經文、默想經文信息、代禱事項等。結果有一天,我在公報社外面遇到一位同工,他一看見我就說:「盧牧師,我們教會今年很乖喔,沒有外出旅遊,也沒有人舉行結婚禮拜。」我聽了之後,一點也不覺得幽默或是安慰,反而覺得很「怪」。理由是這本來就是應該有的認識,也是基督教會很早就開始在教導的教會生活規範,可能是這一代的傳道者遺忘或疏忽了,怎麼現在因為看到教會公報的報導才開始遵行呢?後來,我逐漸知道大多的教會都沒有提醒這件事,大多是在受難日或是耶穌與門徒最後晚餐那天,教會舉行聖餐禮拜。但這位同工還算是不錯的了,因為我就看到有好幾間教會,都還會在受難週期間為青年舉行結婚禮拜,有的教會還舉行「旅行靈修」活動,這些在我看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雖然並不是甚麼大錯,聖經也沒有說不可以這樣,但我知道這樣的教會,其傳道者一定已經忘記了甚麼時候是耶穌受難的節期了!

可能是與早期宣教師來台灣傳福音時的節期活動有關吧,幾乎每間教會過聖誕節的活動都很熱鬧,這是為了他們也要過聖誕節以及接近新曆過年有密切關係。大家為了要讓表演精彩,會用許多時間準備,包括聖歌隊也是很早就開始練習。雖然這樣,還是有些教會將復活節看成是重要的節期,選的曲子都是很有份量,且用許多時間加強練習,為的是要迎接復活節的來臨。可惜的是一般教會都缺少了受難週的活動。
可能也是因為受難週氣氛凝重的緣故,不容易熱鬧起來。一般來說,要歡喜熱鬧的活動總是比較容易,參與的心情也會比較好。就好像在準備慶祝喜慶活動容易,但要準備哀傷的禮儀就是「活絡」不起來一樣,受難週即使活動節目很緊湊,大家也是鮮少有笑容,因為節目內容必定與人類社會的苦難有關。

長久以來,在東方教會和一些比較有傳統歷史的教會都會在復活節前的四十天進入「大齋節」活動,也就是在復活節前四十天,大家就不再吃葷的食物,且教會有舉辦各種聚會,但多數的聚會是以祈禱會等為主。禮拜堂會全天候開著,信徒或一般民眾可以隨時進入祈禱。禮拜堂中整天都會有琴手在彈琴,讓進入禮拜堂的信徒安靜下來祈禱。傳道者也會安排好幾場的小型禮拜,帶領信徒或是來參加的賓客唱詩歌、講解經文信息,然後祝福信徒。這樣的聚會可能每天會有好幾場,不管人多或是少,都是照樣舉行。在拉丁語系的國家,因為屬羅馬天主教會的系統比較多,活動也富有拉丁熱情的色彩,包括在受難日那天有信徒們會學習耶穌背十字架,然後信徒跟在十字架後面遊街。大家一面吟唱著詩歌,前面則有傳道者手捧著聖經一面唸著。在菲律賓,我們甚至會看到有一個地方相當特別,有信徒志願學習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樣式,釘子真的是從手心中釘下去。不過,耶穌當年並沒有消毒過手心或釘子,現在的人釘十字架的釘子和手心,都有預防破傷風的藥先處理過。最近幾年也有幾間長老教會的傳道者,在受難日那天帶領信徒背著十字架上街遊行,而引起當地社區民眾的注目。

其實過受難週,並不是要學習這些表面的樣式,而是透過受難週學習認識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的意義,這一點才是重點。因為當我們知道了耶穌會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原因之後,我們就會知道信仰應該有的態度,以及教會應該做的事。

我個人一直覺得基督教信仰給我們最珍貴的一件事是:學習怎樣跟隨耶穌的腳步與苦難的人在一起。因此,在受難週期間最好的方式,就是想想看:人類社會的苦難有哪些?我們平時甚少有心情與機會想到這些事,甚至有時候會因為想要排除「不必要」的煩惱,讓自己好過些,故意將這些不愉快的鏡頭、消息都排除掉,說這樣生活會比較好過點。但就是因為受難週,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機會想到這些生活在苦難中的人,也透過受難週的節期,讓我們想一下:如果我是受難者,我希望得到的是甚麼?別人的鼓勵呢,或是安慰?別人的陪伴呢,或是有人替我伸冤?想一想這些,對苦難的認知與處置的態度就會有比較好且明確的方向。

怎樣過受難週?這是一個很值得每個基督徒共同來思考的信仰功課,將之當作一種自我訓練是不錯的。我不會甚麼新花招,我只知道一點:舉辦早上、晚上的祈禱會,應該是個不錯的方式。大家試試看,在連續十次的早晚祈禱會中,至少撥出時間來參加一次,這也是一種訓練方法。在很忙碌又想多睡一下,或是有孩子在身邊的情況下,你要怎樣才能出來參加一次聚會?這就是一種訓練,不是嗎?當你特地出來參加時,你就會發現:啊,真的不容易耶!從這裏來想想看早期那些信徒要翻山越嶺,要涉過溪流、爬過高山,要在天尚未亮之前就全家大小上路走向教會,還要腰纏白米帶去教會煮飯給大家一起吃,要手拿著「鹹草袋」(ka-chi-a)裝著聖經、聖詩,就可稍微體會一下能夠將信仰傳承到今天可不是一兩句話就說明白的,也不是三兩下子就能述說清楚的,因為那已經是生命的見證,不單單是為了要參加聚會而已。

深深期盼您會來參加受難週早晚祈禱會,即使再忙也要來,想盡辦法來參加。好嗎?期盼著。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