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教育是教會的母胎

神學教育是教會的母胎,這是很重要的認識,因為神學教育是在栽培傳道者,也是在為獻身傳福音者作訓練的工作。
如果我們看聖經,就會發現早期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就開始很有系統地在訓練「傳道者」。他們的做法很清楚:所有利未族人都要接受「祭司」這項訓練,因為他們要負責帶領以色列十二支派所有族民敬拜上帝的工作。從穿衣服到各項禮儀,都有一定的規範。直到新約福音書的時代,「祭司」一直是以色列人社會裡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墮落的「祭司」,只會讓以色列人在敬拜的事上隨便,進而失落了真心敬畏上帝的態度。主前第六世紀,當以色列人的首都耶路撒冷被攻陷、聖殿被毀、國家滅亡、人民被俘虜到外國去當奴隸之後,以色列人認真地反省,發現到他們過去在敬拜的事上確實很隨便,因此發展出了新的訓練系統——經學教師。帶領以色列人研讀聖經、查考聖經,以及學習向上帝祈禱,且這些祈禱大多以認罪、悔改為主。就這樣,才使得他們雖淪落為奴,卻因而發展出「會堂」的聚會模式,使得四散全世界各地的十二支派族群,能藉著研讀聖經與祈禱而連結在一起,並在經過兩千多年之後,在主後一九四八年重新建國以色列。這當然與他們嚴格訓練經學教師的工作有密切的關係﹔而祭司的角色,也因為主前第六世紀末葉,大批被擄者獲得釋放返國,而在重建耶路撒冷聖殿之後,得以重新建立。可惜,因為主後七十年聖殿再次被毀壞,祭司的工作從此消失不復存在。

但這卻讓我們看到:好的經學教師之訓練,可以突破受限制的建築物——聖殿;只要有人,就可以傳遞聖經的信息。祭司則是依附聖殿而存在,他們講究的是宗教禮儀,以及上帝話語的教誨。因此,好的宗教師,不是給予宗教禮儀化,而是真實地傳遞經典信息。
使徒保羅是受過相當嚴謹的經學教師訓練的人;他出身法利賽派世家(參考使徒行傳廿三:6),受過當時耶路撒冷最出名經學大師迦瑪列的訓練(參考使徒行傳廿二:3)。當他出來傳福音時,對門徒的要求也是相當嚴格,當約翰‧馬可半途脫隊之後(參考使徒行傳十三:13),他就禁止再讓他繼續參與團隊的工作(參考使徒行傳十五:37—38),直到後來約翰‧馬可表明了悔意之後,才再次被他接納為同工。使徒保羅對他身邊的同工有很深切的期待,可以從使徒行傳、哥林多書等書信中看的出來。至少使徒保羅在獻身傳道的工作上,確實是克盡職守,一點也不馬虎,他不但要求自己這樣,也用同樣的態度要求門徒如此。

在彼得傳福音的過程中,曾發生有人想用金錢向他購買上帝給他的恩賜,他非常生氣而怒指那人說:「你跟你的金錢一起滅亡吧!你居然妄想能夠用錢買上帝的恩賜!」(使徒行傳八:20)而使徒保羅就是最討厭這種把福音當作商品叫賣的行為,但在他傳福音的過程中卻一再遇到(參考使徒行傳十九:13—14,哥林多後書二:17),使徒保羅認為把福音當作商品叫賣的行為,就是踐踏了上帝的恩典,因為真正的福音是無價的,應該是白白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參考馬太福音十:9,羅馬書三:23)。
甚麼情形之下就是在廉價拍賣上帝的恩典呢?其中之一就是:隨便而沒有盡忠於受託的福音責任。從事神學教育就是受託福音的責任,因為神學教育是在栽培福音的僕人,沒有盡責任好好栽培,就是枉費上帝的愛、廉價拍賣上帝的救恩,這是非常不應該的。
幾年前,有一位從不來教會參加聚會的青年,等到神學院招生了,才來教會找我,要我替她行堅信禮好使她能夠得到證明,我立刻嚴詞拒絕。她非常生氣,找她當長老的父母來跟我談,我還是堅持原則。結果她父母跑去隔壁教會找該教會的牧師替她行堅信禮。去年,我又遇到另一個案例,有一間教會要我出證明該青年一定會受洗,來找我出證明的教會長老說,他們已經與神學院的負責老師談好了,只要先給證明,他就接受學生報考。我氣得一肚子火大,罵該教會長老,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教會長老把神學教育當作「商店」、把信仰告白當作「商品」販賣。我當然不會出這樣的證明,結果,更糟糕的是該教會長老竟然直接去函給神學院,說該教會準備接納該青年受洗。這樣的神學院若是可以接納這樣的青年入學,就像販賣神學教育一樣,不但污衊了神學教育的神聖,也等於是在踐踏上帝的恩典一樣,真是要不得啊!
最近幾年,我經常責問幾位從事神學教育工作的朋友,說他們怎麼可以讓這樣的學生留在學校中?這些從事神學教育的朋友也很感嘆同事中有人不按牌理出牌,想盡一切辦法就是要搞旁門左道的方式,讓他們從事神學教育工作也被攪的亂七八糟。他們都希望我這個從事牧會的傳道者,能夠先把第一關顧好,就是嚴格審查要報名投考神學院的青年。我認為這是最基本的第一關,如果教會都很嚴格審核要報考的青年,而神學院老師沒有盡責任於栽培、教育的工作,那就是神學院的錯誤。
另一方面,今天大學院校入學率已經高達百分之百,神學院若還是再繼續招收高中畢業生,那就是神學院在作賤神學教育,也是神學教育工作者在踐踏教會賦予的責任,以及上帝揀選的使命。因為當全國所有的大學院校都可以讓高中、職、專科等校畢業生進入就讀時,神學院若是還停留在招收高中畢業生,試想:我們是先鼓勵青年子弟先入大學院校就讀呢?還是要他們進入在政府尚且不認證的神學院去?即使有學生願意直接入神學院,而不願意入一般大學院校,然而,試想:這些學生是怎樣的素質呢?想想這些,繼續招收高中、職畢業生,再怎麼解釋都是無法讓人聽得下去的。

我們都聽說過:好的質材,才能煉出好的結果。訓練傳道者,就像在煉鋼一樣,沒有好質材,無論怎麼煉,結果往往都是不堪一擊的角色。而在這多變的世代中,我們需要怎樣的傳道者?就需要先從強化神學教育開始。沒有好的神學教育,就無法有健康的教會。同樣的,要有好的神學教育,就必須有優秀的神學教育工作者。偷懶的神學教育工作,只會讓神學教育加速腐化而導致教會敗壞的惡果出現。

台北東門教會週報二○○三年六月二十九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