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台灣人真的需要我們關心

此次去北美演講,接觸到的教會、會友與同工雖然時間很短促,但卻從交談中發現,現今的北美台灣人教會已經面臨巨大的挑戰,包括咱台灣長老教會都必須面對轉型的時期來臨。

北美教會最興盛的時期,應該是在七○至八○年代這段時間,那時因為台灣時局不穩,移民北美的人相當多,特別是在七○年代就曾發生過兩次的移民潮,第一次是發生在七一年被逐出聯合國之後,第二次則是發生在七八年與美國斷絕正式外交關係之期。短短十年內,爆發兩次大規模的移民,除了多數移居美國之外,也有部分移居到紐西蘭和澳洲。由於大量移民中,基督徒人數甚多,原因是基督徒在台灣社會已經成為中產階層,經濟能力強,在北美的教會就這樣一間間設立起來。

但在開始時,並不是有那麼多教會產生,而是後來傳道者跟著移民的也不少,移民者又多數是經濟能力較好的,這些在時局不穩定情況下移民的人,和早年去留學之後,留下來在當地工作的老台僑,在許多觀念和生活態度上有很大的落差。特別是這些在八○年代後期移民者,並不像那些留學生有在當地工作的能力,他們也不是真正的要去定居,或是舉家移民,而是帶子女去就學,事業繼續留在台灣,於是有所謂的「外太空」、「內太空」(先生或太太當太空人般,台灣和北美、紐澳兩邊飛)之稱謂出現。因為在移民地沒有職場工作可忙碌,每天最忙碌的事,就是送子女去學校讀書,之後就有更多空閒的時間,於是參加教會聚會活動,就成為這些新移民者主要的生活一部份。可惜的是,許多傳道者並沒有利用這機會,好好教導這些新移民者認真學習信仰的功課認識聖經的教訓,並且將聖經的教訓落實在生活中,還是一樣保守著過去在台灣牧會的型態。要不然,就是傳道者本身素質低,沒有能力帶領這些屬於台灣中上層移民者,能過且過的心態甚為嚴重。

在這些移民者當中,有不少人因為語言上有困難,根本無法打入當地居民社會活動,因此,台灣人教會就成為他們聚會和學習分享生活經驗的好地方。許多移民者原本在台灣時,家事雜務都有家庸幫忙整理,但在北美的社會,就不是這樣,而是樣樣都自己來。有許多婦女藉著教會或是台灣人社團,學習各樣傳統生活手藝,包括包粽子、蒸粿、年糕、春卷、肉丸等等,只要是家庭聚會,大家各自帶一樣菜時,就會發現這些傳統民俗佳餚真是應有盡有,然後總是有一堆婦女在學習分享手藝心得。但真正想分享信仰心得的人,並不多,想要學習認識聖經教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因為這樣,在教會人數激增之下,有些人因為對傳道者有意見,或是對於教會事工有不同看法,造成分裂的事件層出不窮。在七○年代末期到八○年中葉,二十多人就帶出一間教會的例子甚多,有的加入北美當地教會組織,有的自成獨立教會。有的人數不少,可以獨自支撐聘牧的能力,有的則是人數少,無法支付聘牧所需。可是,還是陸續有新設立的教會出現,原因很簡單,就是有許多傳道者跟隨在這些移民群中,他們也正在尋找落腳的地方。因此,許多分設出來的教會,就聘請這些尚且在尋找教會牧養的傳道者協助,有的傳道者就在自己的家裡從開設查經班、禮拜做起,教會也因此一間間設立。但紛紛成立的教會並不是因為教勢發展的需要,多數教會是因為內鬥、紛爭造成的結果,而更悲哀的,乃是因傳道者而造成的分裂,使得福音事工變得推展無力,也成為另一種傳福音的絆腳石。

但時局並沒有如想像中的那樣壞,即使在九○年代也陸續有不少台灣人移民北美、紐澳等地,但多數都是僅帶子女到英語系國家去就學。只要等到孩子上了大學,賣屋整裝回台的此起彼落,在這些人群中,傳道者也是其中的一群。因此,北美的台灣人教會,從過去興盛的時期,不怕找不到傳道者的時代,到現今又面臨了另一個新的狀況——嚴重缺乏傳道者,整個北美地區全都出現這個狀況。舉例來說,在加拿大多倫多有五間台灣人教會,但連一個專任傳道者也沒有。在洛杉磯地方,則是有十五間台灣人長老教會,卻是只有五個在職的傳道者。這種情形在紐澳地區和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哥斯達黎加等地都一樣,而日本也不例外,雖然在東京、千葉、大阪、神戶等地都有台灣人教會,但卻僅有三位專任傳道者在牧養教會,嚴重缺乏的情況若是持續下去,沒有改善的話,海外台灣人教會的信徒,很快就會成為對耶穌對門徒所說的,如同羊沒有牧者一般,四處流落尋找心靈的慰藉,其情可憫。

我們要正視這問題的嚴重性,是因為台灣佛教,特別是佛光山體系的勢力,在北美擴展的很厲害,他們甚至開辦有「西來大學」,就在加州洛杉磯的地方,而更不可思議的,乃是該所大學原本是一所教會園地,如今已經被佛教給購買建造成為佛教學院,作為專門訓練北美地區人民成為出家眾(佛教僧侶)的場所。如果我們無法在北美地區提供台灣人心靈有個泉源可解渴,就無法防阻台灣人尋找佛教心靈的可能性,甚至包括原本是基督徒的在內。

另一方面,近幾年來,佛教慈濟功德會在海外擴展的非常快,膨脹甚速。除了台灣人紛紛加入外,也有不少基督徒參與,原因是看到慈濟功德會在許多救難的場合投入了甚多的心力、財力,讓這些有能力的海外新移民台灣人,找到了一個心靈釋放的空間。

若是要問說為甚麼基督徒也加入了慈濟的行列,我們實在沒有資格去述說這些信徒的對或錯,我們唯一可以反省的,就是為甚麼我們的教會發生那麼多內鬥事件,以及腐敗的行為?例如最近發生台中磐頂教會陳松長老惡劣倒債弊案、彰化基督教醫院人事糾紛案等等,而用在關懷社會苦難事件的行動上,卻是那樣的遲緩?就像我在前面所說過,北美教會紛紛設立的一個主要因素,往往是因為信徒彼此之間,或是傳道者與信徒之間發生紛爭造成的,真正看到台灣人社區之需要而開拓起來的教會,是少之又少,這才是我們應該檢討的地方。

如今,要積極重新關懷海外台灣人教會的需要,就必須整體教會從全面性的傳道事工之異象檢討起,我們不能再以七○至八○年代的移民潮景況來看今天海外教會福音事工的需要,而必須先從今天海外台灣人社區生態的轉變來看,並且重新訂定推派傳道者到海外地區去的新條例,以便關懷這些海外長期定居的基督徒,以及暫時性留住的信徒,讓有真實使命感的傳道者去牧養他們、提供他們心靈的需要。而這種推派方式,除了修法適應外,還要有神學教育的配合,才能達到實際的效果出來。

海外台灣人教會的問題確實有燃眉之急,這也是這次我到北美演講,看到、聽到後的心得之一。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