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教紀念日看我們的教會

今天(四月十四日)是咱台北東門教會設教第五十六年的紀念日,也就是在一九四六年的四月十四日,咱教會在葉金木牧師的帶領下,正式成立。五十六年前的今天,剛好是受難週的第一天,實在是非常有意義的日子,表明咱教會的存在就是與耶穌基督一起受難而成立的。 在台北市有四間教會是從日據時代的日本教會接收資產而成立的,咱教會是其中之一,這裡原本是日本聖潔會的教會聚會場所。另外三間是:濟南、台北中山、台北和平等。
在咱教會牧會的傳道者都有特殊的行事風格,帶領教會的方式也不相同。第一任是葉金木牧師,他帶領教會的風格不用我來述說,大家都比我還熟悉;他最令教界津津樂道的一件事,就是原本帶領咱教會脫離台北中會,因為他認為當時的中會並不是很遵照規矩辦事,後來才又重回中會。必須相當有氣魄的傳道者才敢與中會相抗衡。

第二任是鄭連明牧師,他是台灣教會出名的教會歷史學者,在他牧養咱教會期間相當出色的事至少有三件;一是他是第一個投入關心都市原住民的一位市內教會牧師。二是他對推動讀聖經的事工相當重視,在他任內咱教會曾開辦過「聖經函授學校」,這是非常特別的一件事。三是每當七星中會召開,他都會主動提案要求廢除北部大會。他明明知道那是不可能通過的議案,但每年都照樣提出。可惜,他因壯年時身體出狀況,導致英年早逝。還好有大兒子鄭仰恩牧師比父親更出色,目前也是台灣教會傑出的教會史學家。
第三任是鄭連德牧師,大家對他相當熟悉,因為他在咱教會牧養時間最久,且兒女都在咱教會很活躍,直到他退休為止。鄭牧師每年都會回來咱教會與大家一起過農曆年,是咱教會從舊的禮拜堂轉到新堂聚會的牧師,也是咱教會擴展最明顯的一位牧師。他也是台灣社會出名的協談專家,不但在電台,也在許多社會機構擔任過輔導協談的重要角色。

第四任是洪振輝牧師,他目前在台南神學院工作,也是一位在總會事務所擔任過大專、教育幹事的牧者。他任內積極推動「不同族群」一起敬拜上帝的教會異象。在他任內咱教會不僅有日語禮拜,也有客語、英語、原住民共用的「國語」等不同語言的聚會。
第五任是現任的我,而我卻是最笨的一位牧師,論語言能力,也是最差的一位,因為前面四位,至少都會三種語言以上,像葉金木牧師日語很強,而鄭連明牧師與鄭連德牧師,除了台語、「國語」、日語外,英語能力也相當強,他們都是留美且學有專攻的歸國學者。而洪振輝牧師則是歷任學歷最高的一位,擁有牧範學博士學位,英語能力不錯。唯有我只會講台語和「國語」,其它都不會,也因此,在我任內就停掉了英語聚會了。客語聚會是我來之前就先停掉的,要不然我會被「罪加一級」。我也是能力最差的一位,除了會一天到晚「餓飽吵」(iau-pah chha)要大家讀聖經外,其它都不會。若勉強要說還會甚麼,大概是帶大家查經,但這些都不應該算甚麼,因為這原本就是傳道者應該要做的工作,我只是在意有否認真把這些事做好,如此而已。如果還要說我會甚麼?我還

想不出來有甚麼特別可以述說的,若要再勉強一些,恐怕就是將週報弄得有點兒像「小眾媒體」。也因此,每當設教紀念日一到,我就會有點自卑感,總以為自己怎麼都不像其他傳道者有點樣子?
雖然這樣,我還是要像一般傳道者一樣,在這紀念主日的時候,說幾句想說(或是應該說)的話,也算是我對咱教會所有兄弟姊妹的期許吧。
一是我想咱教會所有的兄姊應該要認真地天天讀聖經,並且把聖經的教訓確實地落實在工作與生活中。我知道這樣並不容易,但我們不能因為有困難而放棄這樣的理念,因為基督教信仰是要幫助我們有理想,並且對理想有執著的心。如果我們的信仰沒有活出這樣的特質,別人是不會從我們身上看到信仰的力量和意義的。
二是讓我們教會成為一間最懂得分享的教會。分享,就從我們身上能力所及的開始做起,不是要「大碗」的,也不是要轟轟烈烈的。例如:我們能力可以幫助一間弱小教會,那我們就從開始關心一間弱小教會來做做看,像現在我們已經在幫助三義教會,我們應該繼續堅持這樣的愛心。而小會在上個月又決定要全力支援一間原住民弱小教會,因為我們有能力,這樣我們就不要放鬆或軟掉我們的手。這就是我所說的從身邊伸手就可以做的事開始。這種分享的信仰見證不要停止,任何時候只要發現我們可以,就伸出我們的手。

三是讓我們的教會成為一間知道感恩的教會。感恩,是基督徒最基本的信仰態度之一,一個人如果不會感恩,就不會被人尊重,也不會讓人看得起,只會被人看成是忘恩和貪婪的人而已。同樣的,一間教會如果不會感恩,這樣的教會怎能傳出上帝是愛的上帝?很難!但要怎樣表達我們的感恩?最重要的,就是推動支援海外宣教的工作。我一直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原因是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從一八六五年開始接受英國長老教會的分享福音迄今,已經長達一百三十七年之久,每年都從英國教會得到幫助。他們不僅派遣宣教師來幫助我們,也一再寄錢給我們。一八七二年開始,加拿大長老教會也投入協助傳福音到台灣來,使我們受惠甚多,直到現在他們還持續不斷地協助我們。除了英國、加拿大,我們更從後來加入關懷台灣宣教的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印度、
瑞士等等得到許多幫助,其中以美國後來居上。但是,我們回饋到整個普世教會的實在太少、太少。也難怪,每次到國外教會去訪問,經常被問到兩個問題;一是:你們台灣教會近幾年來教勢如何?其實,當他們在問這個問題時,已經很清楚他們知道我們有能力,但卻看不到我們積極參與普世宣教的行列。另一個問題是:有否差派宣教師到國外去?這個問題就像前一個問題一樣,往往令我們聽了舌頭打結僵硬地回答不出來。西方人有他們表達紳士淑女風度的一面,他們不會苛責,只會笑笑說「慢慢來,不急,也許有一天你們準備好了,就會看到你們參與這個行列」,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想趕緊找個地洞鑽進去。
我們教會過去受到日本耶穌基督教團幫助甚多,那就是有二宮一朗牧師在我們當中協助推動關懷都市原住民宣教工作。今年七月他將結束在台灣的宣教工作,回到日本繼續進修。我們真感謝他過去八年時間在咱教會的付出,他和他們教團給咱教會的愛,我們將永遠銘記在心。但這樣不夠,我們應該積極地回應和回饋他們的愛。因此,除了積極支持陳馥蘭與司提反這對夫妻準備去非洲傳福音外,我們也應該對那些計畫到外國去傳福音的人給予正面且實在的後援。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伸出援手,必定會感動其它教會跟隨於後。讓我們教會率先帶出感恩的心,才能感動其它教會也跟進。

如果在今天咱教會設教主日能讓大家清楚這樣的信仰使命,我相信紀念這樣的生日就比較有意義了。

台北東門教會週報二○○二年四月十四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