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暑假兒童營我一直堅持這樣的看法

這幾年來,每年暑假兒童營開辦之前,我都會帶一群同工寫兒童營教材。當教材撰寫好之後,就會請江淑文執事將這些的稿件一一編輯完成。至於詩歌方面,則會請張紀盈長老寫營會主題歌曲,請潘茂涼長老寫每一課教材的歌曲。此外,為了要將詩歌與故事製作成CD片送給小朋友,因此,我們也需要一群青年出來協助。他們向學校、工作等單位請假,然後相約去錄音室配樂、錄音。待一切都完成就緒之後,我們就將全部的教材免費送給總會教材中心、教會公報社等,讓他們去出版。

四年前,教材是送給總會;之後連續有兩年,教材是送給台灣教會公報社。而今年,教材則是再次送給總會教材中心去出版。

每次,我都會向總會教材中心,或是教會公報社說,這些教材不要賣,最好的方式就是用送的。連續送幾年,然後才來鼓勵教會踴躍奉獻支持這項教材出版的事工。但我的意見總是不被接受,他們說了一大堆困難,唯一的希望,就是要我能同意他們拿去賣。我則是從最原先完全免費的防線,被說得忍痛退到低價去賣的底線。但每次我心裡總是很不快樂。原因只有一點:這是教育工作,是在培養我們的孩子能有正確的信仰認知。這項工作是在打基礎,也是需要有遠見,更要深耕的。不能看眼前的經費有困難,就想到錢,而是需要有很好的理想,並且將之用來讓信徒看到而願意參與奉獻。

打從牧會以來,我就一直在將這種事工理想鋪呈出來,然後鼓勵大家來參與關心。就像在台東關山,當我開辦托兒所時,我就告訴會友,我們來辦最好的幼兒教育。僅僅兩年,就令人刮目相看,原因是老師都是受過最好的訓練,我也是帶著老師們自己來編撰教材。同時,配合幼兒教育,我也推出社區衛生健康教育。結果,奉獻錢給教會的人,除了自己的信徒之外,還包括了許多托兒所的家長,和地方的人士。

在嘉義西門,我帶兒童營的理念依舊不變,自己編撰教材、帶師資訓練,還動員會友出去分發傳單。但更重要的,則是從頭到尾都不收任何費用。有家長主動來詢問,怎樣才能參與教會舉辦兒童營的事工?因為他們覺得這些活動對他們的孩子有很大的幫助。於是我建議他們奉獻和參與義工(照顧小朋友等)。他們並不是基督徒家庭,但很多家長都參與在兒童營的活動當中。

從十二年前來到咱教會,每年兒童營咱教會也都沒有收任何一文錢,但大家一起奉獻,所需要的經費總是足夠,並不欠缺。原因是大家都是樂意奉獻智力、心力、體力、愛心、用心、專心等,一起參與在這方面的事工。因為這樣,咱教會在這「少子化」的時代,還是能保持接近兩百個小朋友的出席。

所以,當我將這些編撰好的教材、創作出來的詩歌等,毫無任何代價的捐獻給總會教材中心、教會公報社時,都會跟他們的主事者提到一點:最好是用送的,免費送給教會去使用,好讓我們的下一代傳承到我們這一代所領受的信仰財富。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是在辦教育,正確的教育觀念是:教育只問付出,即使再高的代價,只要是好的教育,都值得。這也是我最近從閱讀在述說芬蘭這個國家改造後之成果的書籍當中,所得到的心得。他們是用四十年來改造國家教育體質,而這般的努力,幾乎把整個國家改造得煥然一新,讓從戰後便陷入貧困狀態的芬蘭,一舉成為當今全世界競相學習的對象。我們要像他們學習的,並不是他們如何躍入全世界前十名,而是要學習他們到底是怎樣在教導他們的人民誠實、樂觀,擁有充沛的生命力,並且不懼怕就在他們身邊、一直想要併吞他們的蘇聯大國?

教育之重要,從這裡可想而知。

我之所以不希望他們販賣兒童營教材的另一個原因,是近幾年來,坊間陸續有許多種不同的兒童營教材出現;這些教材有的偏重在才藝,有的偏重在趣味性的故事、遊戲,甚少有以聖經故事為主軸來編撰的教材。但我們既然是以傳揚聖經信息為中心的信仰團契,就應該把傳揚聖經信息這件事,當作是咱教會存在的最重大「使命」來看。不論花多少錢,都要有不惜代價的使命感,特別是總會事務所的領導者更應該是要有這樣的看法。一般地方教會的主日學老師、主日學校長、傳道者等,很可能不知道選錯教材的嚴重性;但是總會幹部,特別是負責教育事工者,對這方面的敏感度應該要比任何其他人都來得高,要知道出版好的教材,在教育層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何況,一個暑假兒童營的教材,從製作到印刷出版,頂多也不過是一百萬元,卻可以提供給至少超過一千二百間的教會共同享用,平均起來,每間教會只需要花費833元,就可以讓所有兒童營小朋友的心靈,沐浴在聖經上帝的話語中。而這區區一百萬元的經費,只要用每年十月總會訂定的主日學紀念主日的奉獻來出版,就應該綽綽有餘了。

我當然知道這十多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中會教育部,都想瓜分這個奉獻,很不願意將紀念主日的奉獻悉數捐給總會,這種心態和作法都是非常近視,且是嚴重錯誤的。

暑假兩個月的時間很短,總會平時每季都會出版兒童主日學教材,且是很有系統的整套教材,這方面的貢獻相當大。應該說在洪振輝牧師當教育幹事時代,他的確是很用心地把謝禧明牧師從澳洲「移植」過來的教材,在他任期內,將之重新編撰出版,並且從國外教材的翻譯,進一步發展到本土教材的撰寫工作。接著,在張德謙牧師時代,則是更進一步地推出兒童刊物當作輔助教材,這就是江淑文執事時代負責編輯出版的「小羊月刊」,而此刊物甚至還被台北市教育局評鑑為最佳兒童雜誌。

社會的變遷甚快,不出幾年,特別是最近十年來,台灣「少子化」的現象益發明顯,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花更多錢在小孩子身上。也因為這樣,兒童刊物、雜誌、玩具、教材真的是琳瑯滿目,無論是平面閱讀,還是多媒體教材,都非常多樣,且是多到令人有目不暇給的疲憊感。

但不論我們的社會怎樣變遷、轉化,有一項是我們應該要堅持的:教聖經,絕不放棄這項傳遞聖經信息的使命。原因只有一個:我們的社會最欠缺的,就是信仰的內含。這點從咱教會創辦「東門學苑」時,就將之定位得非常清楚,這也是為甚麼咱「東門學苑」有別於一般松年大學、社區大學的主要原因。因為我們知道,當今台灣社會最欠缺,且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宗教心靈與其要素;而這應該是基督教會要盡的責任。若是基督教會連這塊版圖都失守了,那就失去了教會存在的基礎。所以,咱東門學苑是特別重視宗教心靈、精神心靈等方面的課程。

如此,讓我感到扼腕痛惜的是,每當我將咱教會編撰好的暑假兒童營教材與詩歌,完全免費贈送給總會教材中心,或是教會公報社時,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怎樣「出售」才不會「虧損」?這四年來,我都是在這件事上與他們爭吵,最後總是讓我覺得很窩囊,甚至有一種感覺:是不是我錯了?

是我錯了嗎?真的是這樣嗎?我實在不願意接受在這件事上「我錯了」的說法。只要我還活著,我會繼續堅持這個理念下去,直到我倒下去。因為傳福音,就是要不計代價;辦教育,就是要不計成本;有理想,才能鼓勵信徒奉獻!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