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溫馨的禮拜

已經好久、好久了,沒有看過這麼多人來參加告別禮拜。在我印象中,來咱教會參加告別禮拜人數最多的一次,就是在2001626日為「雅文基金會」創辦人倪安寧女士所舉行的那一場告別禮拜。那次來參加的人數,保守估計就有五百人以上,不但副堂、辦公室都擠滿了人,連禮拜堂門口外面,樓梯、走廊道上,也到處都是人。其中,更特別的是,那次的告別禮拜與在墓園的安葬禮拜,也是我牧會以來,第一次看到有那樣多的父母帶著他們的小孩子來參加。我想那次的場景大概會是空前絕後的一次吧。

再來,就是這次於59日禮拜六,也是母親節的前一天,在咱教會舉行李彥君君的告別追思禮拜。年僅24歲的彥君,在國防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讀書,因為騎摩托車發生意外而過世。

大多數的兄姊,對於這位青年是非常陌生的。因為他除了國小時有來教會上過主日學之外,以後就不曾再來過教會。但他的阿嬤晏李秀英老姊妹、母親晏雪娥姊妹,大家都很熟。特別是晏李秀英老姊妹,大家更熟。那天參加告別禮拜人數超多,不但二、三樓大廳都坐滿,連禮拜堂大廳走道也需要再擺上簡便椅子。來參加的人,很多是彥君的同學、老師、朋友,但更多的是咱教會和查經班的兄姊。

最令我安慰的,是這次看到咱教會,和查經班兄姊來參加告別禮拜的人很多。因為我一再懇求大家撥空來,為的是這些學校老師、年輕的學生們,絕大多數都不會吟唱詩歌,而唱詩本身對禮拜進行的幫助很大。

有來參加查經班的兄姊都知道,我常鼓勵大家參加喜、喪事的禮拜。理由只有一點:這兩種禮拜,都會有很多非基督徒參加。特別是告別禮拜,唱聖詩就是很好的安慰之聲,對哀傷的家屬來說,單是唱詩歌,就會讓他們備受安慰。而參加這次禮拜人數相當多,保守估計是超過了二百八十名。

那天早上九點半左右,當我帶家屬捧著骨灰罈和相片來到教會時,彥君的阿公、阿嬤哭到無法接受安慰。雪娥姊妹自己強忍著眼淚,一再安撫著婆婆,但都無法阻止阿嬤難過哀傷的心靈。直到禮拜即將開始,當我帶著家屬要進入禮拜堂之際,我還特別拜託買秀月姊妹,萬一彥君的阿嬤在禮拜中大聲嚎哭,就協助幫忙帶她先行離開禮拜堂,以免禮拜無法進行。真感謝上帝,從告別禮拜一開始,直到在山上安葬結束回到教會,一切都很順利。

我不知道是甚麼力量安慰了這兩位曾親自帶過彥君的阿公、阿嬤,但我知道整場禮拜是非常嚴肅而安詳。而在那樣的氣氛下,即使有再大的哀傷,內心也會得到安慰。有時禮拜就是這樣,並不在於傳道者講道有多麼動聽,或是講道者傳出甚麼動人的信息;而是因為禮拜的音樂和整體禮拜所營造出的氣氛,能夠觸摸到人的心靈。我想這也是為甚麼天主教會和東正教會,都相當著重講究禮拜的禮儀的關係吧。

記得幾年前,軒愷在咱教會舉行結婚禮拜。那天,他神學院的同學來了不少人,也是整間禮拜堂上上下下都擠得滿滿的。就在禮拜過後幾天,軒愷跟我說,他班上同學說在咱東門舉行結婚禮拜「太嚴肅了,不好玩」。軒愷當然知道我為甚麼在主持結婚禮拜時,不給任何歡樂的節目,原因只有一個。因為結婚是要用生命來立約,結婚禮拜就是在向上帝告白:我們兩人要用全部生命的力量,來立生命之約,懇求上帝鑒察、帶領,和幫助。

想想看,若是在這樣的認知之下,禮拜的節目還會想要有什麼花俏的程序嗎?還會想要表現甚麼個人的特色嗎?我總是會建議要結婚的當事者,若是有任何歡樂節目,都可以到飯店去舉行,那是喜宴的地方。但在教會禮拜,每個參加者都要參與立約,因此,就必須用慎重的心,很認真地參與在立約的禮拜之中。

我依然記得,十多年前,我在嘉義西門為那位曾是叱吒江湖的黑道老大舉行告別追思禮拜的事。當我在跟家屬談及禮拜的各種應注意事項時,就有過去他身邊的跟班者,以及民進黨市黨部人員,一再向主家表示:應該擴大舉行,不要到教會去。他們建議借用體育場前的空地,或者也可以利用公園的周邊空地搭棚子,有各地兄弟會來,讓場面好看、壯觀。民進黨市黨部的人則表示,中央黨部有要員會特地南下,也有很多黨員會出席,他們需要參與祭祀表示懷念。但是,這些都被家屬給婉謝了,家屬很清楚而且用肯定的話回應這些人說:「我們要遵牧師的意見,在教會舉行。拜託盧牧師主持。」

在告別追思禮拜之前,我也是在主日禮拜、家庭禮拜等聚會中,一再呼求所有兄姊,一定要撥空出來參加,否則禮拜吟唱聖詩的聲音一定會很小,甚至可能還會影響到禮拜的秩序,因為那天必定會有各方的「大老」出現。其實,我知道這位兄弟已經「洗手」甚久,否則他根本就不會帶著妻子在路邊擺攤子,賣一百塊十二粒的「雞蛋糕」來過生活,更不會決志要來信耶穌。他受洗之後,每當有家庭禮拜,只要我電話一招呼,他也不管雞蛋糕是否賣完,就趕緊收攤,和妻子兩人騎著摩托車來教會與大家一起去參加家庭聚會;而禮拜日也一定會來禮拜。因此,他跟教會會友也很熟。只是,都是大家主動去認識他們,他們甚少與兄姊們來來去去,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出身的背景,甚怕會友會「怕」他們,而他們也不想造成別人的麻煩,夫妻兩人都非常客氣,態度更是謙卑。

果然,告別禮拜那天,教會大部分的兄姊都出席了。禮拜還沒有開始,整個禮拜堂就已經坐滿,禮拜堂外面有搭著帳棚,也是一大堆人,嚼檳榔的有之,吸煙的人更不少,大家互相打招呼講話、有說有笑的更多,情形就和一般民間在舉行告別式的場面相同。但當司琴開始彈奏時,吵雜的聲量就逐漸減低,直到大家站起來唱第一詩歌時,整個禮拜的莊嚴氣氛就出來了。因為有聖歌隊帶頭領唱,而來參加告別禮拜的會友也甚多,唱起聖詩,給人的感覺很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禮拜進行中,就接到好幾張遞上講台要給我的紙條,上面都寫著說:有「某某立委」、「某某長」等類似這種帶有頭銜的「貴賓」來參加禮拜。我當然知道他們的意思,就如同是在公祭一樣,她們想要上台講幾句應景致意的話。但就像眾所周知的,我向來不會同意這些,因為禮拜是在回應上帝的愛,而不是在凸顯個人的角色。這些貴賓都只好全程參加禮拜,之後才到禮拜堂外面,向正在對來賓致謝的家屬們表示慰問。這就像去年七月蕭萬長副總統的情形一樣,只是他表示無法參加禮拜,只好在告別禮拜之前,我安排他在教育館辦公室,讓他得以先跟家屬表示慰意,之後,他就先行離開了。

要跟喜樂的人同喜樂,跟哭泣的人同哭泣。」(羅馬書十二:15)這是使徒保羅勸勉我們的一句話。特別是當我們同信的兄弟姊妹遇到悲傷的事時,讓我們來與他們一同分擔,而分擔最好的方式,就是來參加他們親人的告別禮拜,這不僅會讓他們受到相當大的慰藉,同時也會讓他們的親朋好友感受到教會這信仰團契的溫馨一面。

謝謝大家這次特別出來參加李彥君君的告別禮拜。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