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相當欣慰的事
作者:盧俊義牧師 日期:2010-06-03 12:42
上禮拜一(十一月十一日)上午辦公室幹事陳惠卿姊妹打開教會電子信箱,收到一封來自香港的信,信中內容讓我看了相當欣慰,這封信是這樣子寫的:
「盧牧師:
本人是香港『福音證主協會』的聖經事工主任,在Internet上看見牧師在網站內撰寫的精彩內容,深感不單是對牧師事奉教會肢體們的祝福,也是對網上閱讀牧師的同工、信徒們的幫助。
本人在『證主』內是專責電子工具光碟的開發,因此對能助信徒及同工們研經的內容及可製成電子工具資料深感興趣。
在今年七月本會新研製了一套研經用的『聖經電子工具』;這工具的特色是可在繁體及簡體字的電腦視窗內執行,並且提供可加入研經工具的能力(即所謂:Plugin功能)。換言之,可加入牧師撰寫的資料。
不知牧師可否同意本會把『聖經研經園地』及牧師的未放上網上等資料製成多個『Plugin』(包括繁體及簡體字版本),供使用『聖經電子工具』的肢體們下載使用。又因為這產品服事對象不單是香港及台灣的肢體們,更包括中國大陸的信徒。因此我們盼望能用免費的方式供使用者從Internet上下載使用。故此若牧師考慮我們的請求授權我們製作『Plugin』時,也懇請牧師也考慮不收本會任何費用使用牧師的資料。
這真是令人安慰的消息
作者:盧俊義牧師 日期:2010-06-03 12:37
景氣實在有夠不好,許多人失業,有些原先的計畫都需要改變,包括生活的方式也必須和以前有所差異才可以,這是目前台灣一般的情景,特別是在中南部地區,從房地產的蕭條,法拍屋多得是,「俗俗賣」的房子一大堆,有的就算是以二折、三折價都賣不出去,其它的就更不用說了。受到這次經濟不景氣影響最深的,恐怕就是原住民社會了;他們的年輕人失業率越來越高,這可從咱教會原住民聚會的兄姊中看得出來,有不少人因為已經失業,必須返鄉去倚靠僅存的山地農作物餬口度日,留在台北的也有人正面臨著失業的壓力。當荏荏曼傳道告訴我這些事時,我的心確實很焦急,但卻有使不上力的挫折感。最近一個月來,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們可以提供某些工作機會給他們,那該多好,可是,我怎麼找到這樣的機會呢?每次我祈禱,總是不忘記附上這句話:上帝啊,懇求您幫幫原住民聚會的兄姊一點忙吧!
從聖誕節期思考耶穌降生的意義
作者:盧俊義牧師 日期:2010-06-03 12:37
真的是本性難改嗎?
作者:盧俊義牧師 日期:2010-06-03 12:37
「仰望」我們未來的異象
作者:盧俊義牧師 日期:2010-06-03 12:36
今年開始,週報在封面上有兩處革新改變,其一是封面的教會建築照片更改了;以前的週報封面的照片是從高處往下拍的,現在則是改從底處往上拍照。我們採用這張圖片是有一個用意,希望從今年開始,我們以「仰望」的心來期待今後咱教會福音事工的發展。我們要「仰望」的,是使咱教會成為真正的世上之光、地上之鹽;我們要「仰望」的,是咱教會真的會成為推動研讀聖經的主力教會;我們要「仰望」的,是咱教會是一間會關心弱小教會的教會,也是會支持海外宣揚福音的教會;我們要「仰望」的,是咱教會不僅是都市原住民兄姊的聚會中心,也是會積極關心山地原住民貧困教會的教會;我們要「仰望」的,是來自天上的獎賞,而不是來自人間的稱讚。雖然我們採用的這張照片乃是以教會建築為主體,但我們攝取的角度,是讓我們看到十字架高掛在中央,那是我們的期盼,也是我們的目標。我們要以十字架作為咱教會存在的中心,我們要「仰望」十字架的救贖恩典透過咱教會這棟建築物的存在,隨時有美好的信息傳遞出去。這棟建築物只不過是硬體,但在它的裡面是充滿了活躍的軟體,而這些生動的軟體就是咱教會在福音事工的動力和見證。
很有挫折感的一年
作者:盧俊義牧師 日期:2010-06-03 12:36
今天開信徒大會,去年(二○○二年)的資料早在十二月底的時候就已經統計出來,我當然是最先看去年整年的教勢發展狀況。我看教勢,先從出席的狀況來看,最讓我關心的當然是主日禮拜出席的情形,也包括原住民聚會、主日學、青少年團契、成人主日學等,這些都是每個主日固定的聚會。然後我會看其它團契聚會出席狀況,是否有達到原先預定的目標。最先入我的眼目的就是主日禮拜出席,並沒有達到原先預定的主日禮拜出席率,原本希望去年能達到二八七名,結果只有達到二八三名而已,還差四名。這四名要乘上五十二個禮拜日,換句話說,去年一整年,我們總共少了二○八名的會友來禮拜,這是多麼大的數字啊!如果再把去年十二月廿二日為聖誕節舉行的感恩禮拜那天排除,因為那天總共出席有三七○名出席,是去年主日禮拜出席人數最多的一次,也因為那次出席,才把該月份以及整年度的平均出席拉高了些,否則總出席率還會再降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