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哀歌導讀(1~11)

    1. 一:1—11節,從第3節就清楚知道,哀歌是猶大已經淪亡,以色列人民被俘虜到巴比倫當奴隸時所寫成的詩歌。第1節則讓我們看出昔日人潮往來如過江之鯽的耶路撒冷城,現在已經成為廢墟,荒廢了(7節),因為居民已經被俘虜他去,逃難的也不敢回來(6節)。
    2. 第1節詩的內文中,有很強烈的「詢問」意味在裡面,主要在「詢問」一件事:為甚麼過去人煙稠密的城市,現在卻荒涼了?為甚麼以前被認為相當有「氣質」、「尊貴」的地方,現在像是被人遺棄的地方?類似這樣「詢問」的詩句,一再出現於第二章1節,內容是在「詢問」:為甚麼上帝會讓自己的聖殿荒廢了?為甚麼上帝會讓自己的城市成為廢墟?而在第四章1至2節也是同樣的詩歌內容,問及:為甚麼昔日閃爍發光的聖殿,現在變得黯淡無光?為甚麼過去被視為如同至寶的青年人,現在卻沒有人理會?之所以會有「為甚麼」這樣的句子出現,主要是用來表達以色列人民心中極大的震驚、絕望。其實這也是一般人的共同經驗,當人遇到極大的挫折或苦難時,往往會發出這樣的質問:為甚麼這樣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類似這樣的感嘆句也出現在以賽亞書第一章21 至22節。


    a. 第2至3節說出猶大的以色列人民亡國後的悲哀──連避難的地方也沒有。另一方面也道出一個事實:昔日以色列人民背叛上帝,去敬奉偶像神明,如今這些神明不但不能庇護他們,連原本要幫助他們的埃及人(盟友)也無能為力。雖然有不少人逃難到埃及,但也無法因此得到安居之處,就像先知耶利米傳出的信息所說的:「如果你們定意到埃及去,你們所害怕的戰爭會追上你們;你們所恐懼的饑荒會跟上你們;你們將死在埃及。所有定意到埃及居住的人,要不是戰死,餓死,就是死於瘟疫。沒有人能倖免,沒有人能逃避我要降在他們身上的災難。」(耶利米書四十二:15— 17)聖經的作者給我們一清楚的認識:上帝若要懲罰,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一樣。相對的,上帝若要施恩,即使在最沒有希望、沒有幫助的地方,也會有上帝從天上降下的能力,使人脫離苦難或是大大興旺起來。


    b. 第5節說出猶大亡國的主要原因乃是上帝的懲罰。


    c. 第9節是非常重要的一節經文:這裡描寫以色列人在求救無門的時候,才想到尋求上帝的憐憫。還好有想到回來尋找上帝,也因此為他們帶來最後的一絲希望。


    這一節所說的「污穢」,也在表明他們過去故意犯罪而惹上帝生氣。因為「污穢」不潔的衣服,或是不准接觸之物,包括建造祭拜偶像的祭壇、雕刻偶像等等,他們一再犯了這樣的行為,甚少想到後果只會惹起上帝的憤怒。現在遭遇了生命的苦境,終於嚐到苦果了。


    d. 第10節,耶路撒冷的聖殿規定外邦人不准進入。但侵犯耶路撒冷的巴比倫人才不管這些。其實,在瑪拿西執政的時代,也曾將迦南人的亞舍拉女人的柱像放在聖殿裡(參考列王紀下廿一:7),這樣的行為比外邦人進入聖殿還要嚴重,嚴重到無法想像。


    e. 第11節,巴比倫軍隊圍困耶路撒冷城有一年多的時間,飢餓是當時城內以色列人民投降的主要因素,因為人民已經餓到必須殺死自己的兒女烹煮來吃(參考二:20、四:10),這種處境比當年他們的祖先在埃及做苦工還要痛苦。這樣持續下去,即使能夠抵抗巴比倫的軍隊,也只是暫時的。但是,沒有嬰兒,他們將成為沒有後代的族群。


    3. 一:12—22節,這段詩歌是以擬人化的方式來描述耶路撒冷所遭遇的慘況。這段詩歌最大的特色是沒有抱怨,而且承認自己犯了錯誤,才引起上帝「公義」(18節)的懲罰。


    a. 從第13至15節,作者用「火」、「羅網」、掛在脖子上的「軛」、踩踏葡萄的「榨酒池」,來形容以色列人民所受的苦難。「火」是指戰爭;「羅網」代表災難纏身無法脫離;「軛」代表「失去自由」;「榨酒池」是指遭到報復的意思。


    b. 第14節可比較詩篇第九十篇8節,上帝清楚人所犯的一切罪過,沒有什麼能夠隱瞞上帝對人的鑒察。


    c. 第15節同樣可以用來形容後來的巴比倫帝國。人視為精銳無比的軍隊,在上帝眼中其實沒有甚麼可誇的。當猶大在誇耀它的城牆堅固無比時,巴比倫軍隊一來就垮了;當巴比倫軍隊在飲酒作樂,誇耀自己的軍隊很威武,武力很強盛的時候,上帝引領波斯的軍隊來攻擊,沒有費甚麼勁,就將它收拾了(參考耶利米書五十一:29—33)

    d. 第16節比較第2節、9節。沒有人願意或是能安慰以色列人民所受到的苦難,因為這些災難來自上帝,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是上帝在施行審判。


    e. 第19節提到「飢餓」的問題,這和第20節的「房裡有死亡」是相同的意思,也就是出門就會被殺死,有可能是被別人殺死烹煮充飢。但不出門也會活活餓死在家裡。


    f. 第20至22節,作者提到人唯一的倚靠和拯救是上帝。只有倚靠上帝的人,才能脫離敵人的手,並且對仇敵產生嚇阻作用。

    4. 二:1—10節,這一段詩歌是作者親眼看見耶路撒冷城淪陷、被毀壞的景況。就像前面已經敘述過的,第1至2節和第一章1節相同,提出的問題是「詢問」:為甚麼會發生這樣令人震驚的事件──上帝竟然放棄保護祂的聖殿、聖城?為甚麼會這樣?上帝子民所居住的城鎮都遭遇相同毀壞的命運,這是為甚麼?或許可以用這樣的話說:上帝怎麼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祂真的離棄了以色列人民嗎?


    a. 這段詩歌的重點是在描述上帝摧毀了猶大這個祂親自揀選的國家,連它的城堡耶路撒冷、聖殿、宮殿都無法保存,甚至連圍牆、祭壇也摧毀殆盡。也就是說,上帝懲罰猶大,乃是「徹底消滅」。


    b. 第6至7節是強烈的對比;原本以色列人民聚集在聖殿,為的是敬拜上帝,在節期來臨時,聚集在聖殿歡呼歌唱,但上帝拒絕了這些歡呼的聲音,更將聖殿摧毀,讓以色列人民根本無法聚集在一起。而第7節則形容敵人來拆毀聖殿的時候,也是歡呼的聲音,但這種聲音不是在讚美上帝,而是搶奪勝利品的聲音。


    c. 第8節拆毀耶路撒冷城牆,傾斜的情形可用「準繩」來測量。這可比較阿摩司書第七章7至9節,先知阿摩司說上帝用「鉛垂線」來量傾斜的城牆。不論「準繩」或是「鉛垂線」都是相當準確的。換句話說:上帝一點也不含糊、草草了事,而是確實地執行毀滅的工作。


    d. 第9至10節提到長老、君王、貴族、先知等社會領袖,都將遭到嚴厲的懲罰,因為他們沒有盡到督促人民遵行上帝教訓的責任。他們甚至是帶頭離棄上帝的禍首。


    第10節錫安的父老都「身穿麻衣,頭蒙灰塵」,這是以色列人民表示心中非常哀痛的一種方式,通常有親人去世時都會做這樣的打扮(參考列王紀上廿一:27,約伯記四十二:6,耶利米書六:26)。


    5. 二:11—22節,這段詩歌是在描述巴比倫軍隊圍困耶路撒冷城期間,城內痛苦的景況。


    a. 第11至12節說「兒童和嬰兒在街道上昏倒」,因為沒有食物,飢餓到昏倒在街道上,他們被迫必須出外覓食。有的就直接躺在母親的懷抱中去世,這通常是尚在哺乳中的嬰兒。這種情況在今天非洲幾個內亂不停的國家依舊存在。例如「比屬剛果」、「扎依耳」、「莫三鼻克」等國家。


    b. 第14節可比較耶利米書第廿七章14節至第廿八章9節,清楚描述先知耶利米譴責那些專門傳達假信息的假先知們。他們的信息不但對人民毫無益處,相反的,卻是引誘人們拒絕聽從上帝的警告。結果反而帶來災禍。


    c. 第15節可比較列王紀上第九章7至9節,上帝曾警告建造聖殿的所羅門王,如果他的子孫不聽從上帝的教訓,則聖殿將成為人們譏笑的記號。


    d. 第19至20節,可比較第四章10節,耶利米書第十九章9節。可見飢餓的嚴重程度,已經到達無法形容的地步。


    e. 第21至22節形容看來一切期望都破滅了,因為連青年男女都無法生存下去,這個民族就沒有將來的希望。因為延續生命的是他們,而他們卻一個個地死去。在這裡,作者在第20節提出的「為甚麼」,意思是說:上帝啊,你看看,懲罰是那樣地嚴重!


    6. 第三章是耶利米哀歌這本詩集最長的一章,共有66節。可分成三個段落,就是第1至39節;第40至47節;第48至66節。但他是由四首主要的詩歌編輯而成的,就是第1至18節;第19至39節;第40至 47節;第48至66節。

    7. 三:1—39節,這一段都是以「單數」的方式表達,例如「我」、「我的」;「他」、「他的」。


    a. 第一首詩是從第1至18節,主要是先知耶利米的自述,述說自己內心的痛苦,因為他傳講的信息沒有人要聽,不但如此,他的同胞還斥責他,說他叛國,並逮捕他,將他關在監獄裡(參考耶利米書卅七:13—16)。在耶利米書第二十章、第廿六章、第卅八章,都記載他心中的痛,以及被折磨的情況,可以看到他曾有過面臨死亡的威脅,因此,他的心境對上帝的盼望幾乎要消失。誠如箴言作者所說:「希望幻滅,心靈隨之破碎;願望實現,心裡充滿生機。」(箴言十三:12)

    b. 第二首詩是從第19至39節,這是一首信仰告白的詩,與前一首詩歌的內涵完全不同,是一首相當好的詩歌,用來表明對上帝絕對的忠實、倚靠。在這首詩歌中,作者開始用「複數」的「我們」來表示以色列人民。作者肯定上帝是個「慈愛永不斷絕」的上帝,也是個「憐憫永不止息」的上帝,並且是「滿有仁慈,不會長久拒絕」人懺悔、認罪的上帝。

    c. 第27節的「軛」,指的是重稅的負擔、戰爭的恐懼、貧窮困苦的生活,以及各種重大災難等等。然後第28至30節說明,這些苦難對人的生命有正面的意義。


    d. 第31節可參考耶利米書第三章5節。


    e. 第34至36節,這三節都用「主必關懷」來形容上帝的特性;祂不會對不公義的事袖手旁觀,也不會對冤屈的事視而不見。上帝會為受冤屈者伸冤,並且為那些遭受迫害的人討回公道。在先知耶利米身上也可看到需要上帝伸冤的事,因為他被冤屈入獄,也受到折磨(參考耶利米書卅七:11—16、卅八:4—6)。


    f. 第37節可比較箴言第十六章33節。如俗語所說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8. 三:40—47節,這是一首悔改的祈禱詩歌。承認自己犯罪,才導致上帝發出烈怒,因而使以色列人民和上帝之間的關係斷絕了。第44節的「密雲」,原本是上帝用來保護以色列人民免受災害的(參考出埃及記十四:19—20),也是上帝出現與以色列人民、摩西對話的方式(參考出埃及記十九:16—17、四十:34—38)。


    9. 三:48—66節,從第48節起又轉變成另一種祈禱內文;在第40至47節是以帶領群體會眾認罪祈禱,現在則轉換成個人的祈禱文。詩人以感謝的心稱讚上帝,因上帝回答他的祈求,並且替他伸冤。更重要的是,上帝主持公道,宣判他無罪。這一點在基督教信仰裡是最重要的,人判定有罪的,並不表示就有罪,就像彼拉多判定耶穌基督有罪,但他卻是無罪的。


    第64至66節可說是詩人的心聲,希望使仇恨他的人不再出現。這是古代人經常有的態度──報復。但基督徒並不是這樣的態度,而是在尋求上帝伸冤之後,就完全順服上帝的處置。


    10.四:1—22節,這首詩有個特色,就是將耶路撒冷過去的光輝與目前的荒廢作對比;過去是閃爍如黃金,如今卻黯然無光;過去是餐餐山珍海味,如今是餓死街頭;過去過的是奢侈生活,現在卻在垃圾堆中找食物;以前的望族,現在則是躺臥街頭;從前身體碩壯,現在則是瘦骨如柴等等,這樣的對比句,讓人一看就知道耶路撒冷已經是個破碎的城市,不再是適合人繼續居住的地方。


    a. 第4節可參考第二章11至12節、19節,這與巴比倫軍隊圍困耶路撒冷城所帶來的食
    物嚴重匱乏有關。而飢餓嚴重的情況從第9至10節可看出,因為飢餓導致飢不擇食,
    但隨便撿拾東西食用,不但解決不了飢餓的問題,常常會帶來更痛苦的疾病。而飢餓

    所引發的殘酷事實,就是為了求生存,父母被迫必須親手烹煮自己的孩子來吃(參考
    二:20,耶利米書十九:9)。世上恐怕沒有比這樣的事更殘忍的了。


    b. 第11至13節,耶路撒冷昔日的光輝,和現在荒廢的景況,簡直讓人無法相信,因為它原本有堅固的城牆(參考耶利米書廿一:13),顯然,這些昔日被視為堅固的城牆,在上帝的憤怒下比薄紙還要容易被撕破。第13節說出主要的原因,乃是「先知犯罪」。先知,原本是要傳達上帝的信息,但他們不但沒有傳出上帝的信息,反而假借上帝的名傳假信息,要不然就是沒有傳上帝的信息,更嚴重的,竟然是「奉巴力神明的名說預言」,使上帝的子民走入歧途(參考耶利米書廿三:13)。


    c. 第15節所描述的情況,有如當時的人看痲瘋病患一樣嚴重,不敢與之接近,深怕受到感染(參考利未記十三:45—46)。


    d. 第17節,參考耶利米書第卅七章的記載,事件是發生在西底家作猶大王的時候,也就是主前五九七年。巴比倫軍隊來攻打耶路撒冷城時,埃及的軍隊來馳援,巴比倫的軍隊於是掉頭轉向去攻打埃及。埃及趕緊班師回國。於是巴比倫又轉回來攻擊耶路撒冷,這次埃及就沒有再派援軍來救助猶大。


    e. 第19節,巴比倫帝國有時被形容如同老鷹一般的凶猛(參考耶利米書四十八:40,以西結書十七:3),有時也被比喻為如同「獅子」一樣(參考耶利米書四十九:19)。
    f. 第20節是指西底家王被抓,可參考耶利米書第五十二章1至11節。


    g. 第21至22節是指以東人因為猶大遭到巴比倫帝國的嚴重打擊時,他們幸災樂禍。但他們忘了同樣的災難也即將臨到他們。但猶大有一天將得到上帝的寬恕,得以重返家園。


    11.五:1—22節,這一章的詩歌主要在描述淪陷後的耶路撒冷城,以及以色列人民所遇到的生活苦境。


    a. 第1節是從祈禱向上帝哭訴,祈求上帝看顧他們所受的凌辱。


    b. 第2節的「產業」,是指上帝應許的迦南地。「外國人」就是巴比倫人。

    c. 第3至5節說到:以色列人民中的男丁已經戰死沙場,孩童是孤兒,婦人變成寡婦。第4節可比較第一章11節所說的「拿珍寶換取食物」,而原本應許給他們的這塊土地,乃是流奶與蜜之地,也就是會出礦泉之地,隨處有水泉可喝,因為是富饒之地(參考申命記八:7—10),是他們生活永不缺少,沒有匱乏的土地。如今卻因為國家淪亡,使他們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才能生存下去。僅因為要吃一口飯,卻要勞累得如同牛馬一般。


    d. 第6節可參考耶利米書第四十三章,有一部份猶太人逃往埃及想躲避巴比倫帝國的侵犯,但上帝透過先知耶利米對這些逃難到埃及的人民說,他們還是一樣,「不是戰死,就是病死,直到全部消滅」(四十四:27)。另有一部份人並沒有逃難,而是留守在猶大,這些人受到了巴比倫人的凌辱。第6節所說的「亞述人」應是「巴比倫人」之誤。


    e. 第7節可比較第16節有明顯的不同;前者說犯罪的是來自祖先,後者承認自己也犯了罪。如果再比較耶利米書第十六章11至12節:「上主這樣說:『你們的祖先背叛我去膜拜服事別的神明。他們離棄了我,不聽從我的教訓。但是你們比他們更可惡。你們一直為自己頑劣的心思所驅使,不聽從我。』」在第卅一章29至30節也這樣說:「那時候,人不再說: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女的牙齒酸壞了。相反地,誰吃了酸葡萄,誰的牙齒就酸壞;每一個人要因自己的罪過死亡。」
    這很清楚可以看出,並不是因為祖先的罪過延禍下一代,而是他們在苦難中缺乏反省才會有這種想法。其實,就像先知耶利米傳出的信息所說的,他們比上代的祖先還要惡劣。


    f. 第8至14節是描述他們苦難的情形,慘狀真是不堪入目;包括受人奴役(8節),飢餓與疾病(9至10節),妻女被姦污、強暴(11節),領袖、菁英被刑求(12 節),年輕一代受折磨(13節)等等。


    g. 第12節的「領袖被綁被吊」,古代中東地區在刑罰敵人最流行的方式,就是將對方綑綁倒吊。


    h. 第13節的「推磨」,這是古代奴役或是僕婢最普遍的工作。


    i. 第14節提到「老人不再坐在城門口」。城門口是古代的法庭,「老人」通常都是指社區的長老階級者,或是具有公信力權威的長者。如今不能再在城門口審斷人民公案,表示他們已經失去司法權,沒有自由的意思。第14節的b句緊接第15節看,就明白年輕人已經沒有歡樂可言。


    J. 第18節說出耶路撒冷城已經變成廢墟的景況,甚至連狐狸都出來在廢墟中尋找可食的物品,因為沒有人居住的緣故。

    k. 第19至22節詩人表達了強烈的信仰毅力──即使在那樣的困境中,還是相信上帝會拯救他們,相信上帝才是真正的主宰、統治者。第22節詩的結尾就像整卷詩歌的開頭以「詢問」提出「為甚麼」(一:1),在結束時用「詢問」提出「難道」作結束。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