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導讀(31~60)

31.卅二:1—11節,這是屬於詩篇裡七篇懺悔詩中的一篇,另外六篇是:六、卅八、五十一、一○二、一三○、一四三等篇。這篇雖然是屬於懺悔詩歌中的一首,但是,卻也充滿了懺悔後的喜樂,這是此首詩歌最大的特色。這種喜樂是因為犯罪後,得到上帝的寬恕,心靈得到了釋放而向上帝唱出感恩的詩。
因此,作者特別呼籲大家要趁著生命尚活著的時候,尋找上帝,祈求祂的寬恕。先知以賽亞也引用這詩人的說法,他說:「趁著上主可找到的時候,你們要尋找他;趁著上主靠近的時候,你們要求告他。」(五十五:6)第6節這裡提到「洪水氾濫」,其意是指「惡勢力」而言。例如環境的惡化,或是誘惑我們犯罪的力量等。

32.卅三:1—22節,這是一首讚美的詩歌。通常用在國家脫離險境時,舉國民眾高唱讚美上帝的慈愛。要注意第13至15節,詩人清楚地描述出上帝的特質和能力,表明創造的上帝,深知受造人類的心思意念。這也是聖經一再告訴我們的,上帝是看人的內心,沒有人能夠隱瞞得過上帝的眼光。

   第16至19節對於那些窮兵黷武的人來說,這些詩句確實是很好的教材,至少作者讓我們知道,真正可以使我們的生命得到保障的,不是在於人的手所造的器械,而在於上帝的眷顧。這段詩句對今天講究擴張軍事裝備的國家應該是值得省思的功課。

33.卅四:1—22節,這也是詩篇中九篇用希伯來文字母順序編寫的詩歌其中一篇。通常這首詩歌被看成是第廿五篇的姊妹作品,第廿五篇是一首祈禱的詩歌,此篇則是屬於感謝的詩歌。再者,此篇詩歌充滿著箴言智慧文學的特色,因此,也被看成是大衛王之後的作品。

a. 第6節說「孤苦無助者」,是指那些願意謙卑尋求上帝幫助的人,和馬太福音第五章3節所說的「承認自己靈性貧乏的人」有異曲同工之處。

b. 第1至10節,說明尋求上帝幫助的人,也就是被壓迫的人(請注意第2節所說的「被壓迫者」,也是指謙卑的人之意),上帝一定會幫助。第10節的「少壯獅子」,也有的譯本用「富貴的人」,意思是:即使富貴像獅子那樣強壯,也會有缺乏、不能滿足。

c. 第11至22節這段詩歌中,詩人一再呼求人要聽從上帝的教訓。而聽從上帝教訓的人,必須先約束自己的口舌不說謊,也不出惡言。人若對上帝有敬畏的心,生命在上帝裡就會得到滋潤。請注意第19節,這裡提到「義人遭遇許多患難」,換句話說,義人並不是就不會遭遇到困苦,如同約伯一樣。耶穌也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有許多苦難,但是,在他的裡面,我們可以勝過這些苦難。基督教的信仰不是告訴我們沒有苦難,而是勝過苦難。

34.卅五:1—28節,這是一首哀歌。和這首詩歌內容相近的是第六十九篇、一○九篇。可將此詩分成三個段落,每個段落都是以歌頌作結束;第一段是第1至10節,從這段詩歌中,可以想像得到作者必定是受到嚴厲的打擊,因此,祈求上帝為他伸冤懲罰敵對者。然後在第9節說:「那時,我要因上主喜樂,因他拯救了我而歡欣。」第10節是繼續歌頌上帝的拯救。第二段是第11至18節,在這段詩歌中,他描述被朋友出賣,對方以惡報善。然後用歌頌的詞句說:「這樣,我要在聚會中感謝你;我要在會眾面前歌頌你。」最後一段是第19至28節,這段詩歌作者繼續向上帝祈求,讓那些仇敵失去幸災樂禍的機會。最後作者也是用讚美的話說:「這樣,我就宣佈你的公義;我要整天歌頌你。」

35.卅六:1—12節,這是一首祈禱的詩歌。通常猶太人會以第7至10節的詩,作為清晨祈禱的一部份。這首詩也另外有一個特色,就是從第1至4節,充分說明人想要犯罪的念頭,就是想脫離上帝的教訓。最典型的心態,就是認為上帝看不見,或根本就沒有懲罰。心中所想的盡是邪惡,連躺在床上也是這樣。然後是第二段從第5節至12節,說到上帝普及的愛,和祂無窮盡的慈愛。這種普及的愛,甚至於牲畜都在上帝的眷顧裡。第10 節,所謂「認識」上帝的人,也就是指那些將生命交託在上帝手中的人。

36.卅七:1—40節,這首詩歌也是一首以字母順序排列寫成的詩歌。它和前面的第25、34 首的每一節開頭用字母開始不同,這首是在每一段落用字母作開頭,然後照字母順序寫下來。這樣40節就分成22段落。也因此,這首詩的一個特色,就是每個段落都是個獨立的詩句,有點像箴言的型態。中心主題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我們從第1至2節就可看出這首詩的主要中心題旨。

37.卅八:1—22節,這是一首患重病的人祈禱的詩歌。也是被列為七首悔改

的詩歌之一,另外六首是:第六、卅二、五十一、 一○二、一三○、一四三等篇。古時候的人有一種認識:生病是因為犯罪的緣故,病越重,表示罪也越重。我們在新約約翰福音第九章2節,耶穌的門徒問他有關那位生下來就瞎眼的人,「是誰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還是他父母的罪呢?」就可以看到這樣的生命觀。這樣的想法在現今的社會也是相當普遍。但是我們知道,耶穌並不認為是這樣,就像他回答門徒所說的:「他瞎眼跟他自己或他父母的罪都沒有關係,而是要在他身上彰顯上帝的能力。」(約翰福音九:3)

   這首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分成三個段落,每個段落都以稱呼上主的名開始,就是第1、9、15節等。還有,就是以呼求上帝的名開始,也以呼求上帝的名結束。

38.卅九:1—13節,這是一首對生命感觸相當深刻的詩歌,充分表現出作者對生命的體驗很深。所謂「人生如泡影」,這種觀念在這首詩歌中表露無遺。也從這首詩歌中可以體會作者對描述以色列民族在迦南地「寄居」的生命觀。利未記第廿五章23節說:「你們不可把土地永久賣斷,因為土地是我的;你們不過像外僑蒙准使用土地罷了。」新約彼得前書也這樣寫著說:「你們在世上是旅客,是避難的人!」(二:11a)這首詩常在教會舉行喪禮時使用。

a. 第5節的「短促」,原文是指手掌。人的手掌不論多大,都是可量的範圍。生命就像這樣短促。

b. 第10節的「責罰」,原文是說「敵對」之意。

39.四十:1—17節,這是一首由兩篇不同的詩歌合併而成的。第1至10節,這部份是在感謝上帝的拯救。第二部份則是從第11至17節,這是在祈求上帝拯救的詩。特別注意一下,第13至17節和詩篇第七十篇相同。這首詩最主要的部份是在第6至8節,希伯來書的作者曾引用這三節詩歌(希伯來書十:5—7),說明上帝所喜愛的不是獻祭,而是人真心的聆聽祂的話語,遵行祂的旨意。這也是先知彌迦所說的:上帝所喜愛我們的,不是獻上許多牲祭,而是「伸張正義,實行不變的愛,謙卑地跟我們的上帝同行。」(六:6—8)

40.四十一:1—12節,就如同現代中文譯本開頭標題所寫的,這首詩是病人在祈求上帝醫治的詩歌。這首詩也是詩篇所有150篇中,第一段落(第一篇至四十一篇)。第一篇說到聽從上帝旨意的人「有福」。這篇詩的開頭也從「有福」說起。詩人說到所謂「有福」,是因為得到上帝的眷顧。生命有上帝的眷顧的人,即使是在患難中,也會得到興旺的力量。在前面12節的詩歌中,可以分成四段,每段有三節,第1至3節和第10至12節相對稱;第4至6節和第7至9節相對稱。

41.四十一:13節,這一節並不屬於詩篇第四十一篇,而是詩篇這一段落(第一篇至四十一篇)的總結。請比較第七十二篇18至19節、第八十九篇52節、第一○六篇48節,以及第一五○篇,所用的結語都是相同的內容。

42.詩篇第四十二至七十二篇,是第二段落。

43.四十二和四十三篇原是同一篇,我們可以從它們的最後一節看到相同的結語,很可能第四十二篇5、11節和四十三篇5節,是「副歌」。這兩首詩歌都可以列為哀歌,也被稱為是最為美麗的哀歌。我們的聖詩第十四首就是以第四十二篇寫成的。這兩首詩可分成三段;一是第四十二篇1至5節,二是第四十二篇6至 11節,然後三是第四十三篇1至5節。每段的最後一節就是副歌。我們從詩的內容看,可以發現此詩用於亡國的時代,作者想到所受的亡國苦難,心中悲傷。詩人說仇敵最喜歡問的問題,就是:「你的上帝在哪裡?」這是一句從古至今不信上帝的人一直在問的問題。但是,即使是這樣的處境,還是以歌頌上帝為主題,相信上帝必定會拯救。

44.四十四:1—26節,這也是一首哀歌,用於戰敗的時候唱的詩歌。詩人在詢問一個問題:為甚麼上帝「掩面不理我們」?如果過去的歷史有輝煌的成就是因為上帝的帶領和賜福,現在的苦難究竟是為甚麼呢?從第1至8節可以看出,那是在述說出埃及的偉大神蹟。從第9節開始,則是相對於出埃及的偉大神蹟,是個失敗連連,被列國譏笑的際遇,甚至被凌辱。但是,我們也發現,雖然在這樣苦難的日子中,詩人的詩歌還是在祈求上帝的幫助,並沒有忘記上帝,或是離棄上帝。

45.四十五:1—17節,這是王室親族結婚用的詩歌。特別要注意的是從第10、12節可看出,新娘很可能就是外邦的女子。也就是說,這首詩歌也用於和外族通婚時唱。於是有人認為這首詩歌大概就是為所羅門王寫的。不過我們知道亞哈王也是娶外族人耶洗碧,約蘭王則是娶亞他利雅。因此,很難肯定到底是誰。後來這首詩被看成是新郎就是彌賽亞,新娘就是以色列人民。

   第3至9節是對新郎唱的,而第10至15節是對新娘唱。其中第3至5節和第10至12節,是對新婚的新郎、新娘的勸勉;第6至9節和第13至15節是對他們的歌頌。因此,這首詩也是一首對稱體的詩歌。

46.第四十六至四十八篇這三篇都是在歌頌上帝拯救耶路撒冷脫離敵人的手,免遭攻陷而寫的詩歌。

a. 第四十六篇說到上帝乃是最好且安全避難的地方。祂就是停止戰爭的決定者。
b. 第四十七篇是歌頌上帝才是大地的主,沒有上帝的允許,任誰也無法在地上安居、佔有。這首詩歌後來常被用在新年的時候歌頌。
c. 第四十八篇作者特別說到耶路撒冷乃是上帝的聖城,上帝的威嚴顯現在聖城中,敵人一看到就害怕。後來這首詩歌用在歌頌耶路撒冷城,特別是在大祭典的時候,都會唱這首詩歌。
d. 由於這三首詩歌所讚美的內容,有人將這三首詩歌認為是因為耶路撒冷城被圍攻得到解救後,詩人寫這些詩歌讚美上帝的解救。

47.四十九:1—20節,這首詩和第卅七篇、七十三篇很類似,都提到財富的問題。人的軟弱就是喜歡倚靠財富,以為有了財富,生命才有保障。但是詩人則告訴大家,這種人是很愚笨的。這就像路加福音第十二章16至21節,耶穌所說的比喻中,在形容那位富有的財主一樣,以為有了財富就可以倚靠之「過舒服的日子」,這樣的人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幸運,但在上帝眼中卻是個「糊塗」的人,因為當上帝將他的生命取去時,人所累積起來的財富將歸給別人得去。這首詩的作者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死亡,只有上帝能救人脫離陰間的。

48.五十:1—23節,如果我們讀過先知的文獻,尤其是先知以賽亞、耶利米、阿摩司、彌迦、何西阿等人的詩歌,就會發現這些先知都提出一個共同的問題:不要以為上帝喜歡人的獻祭,不是,上帝所喜愛的是:人會遵行與祂所立的約,照約去行。當我們讀這首詩歌時,就會發覺有先知文獻的內容,因此,有這樣的看法,認為此詩是用在禮拜時,主祭者提醒以色列人民必須緊緊記住,不能因為有了獻祭,就可以隨便,或是想用獻祭來欺騙上帝,這是不對的,因為上帝並不是喜歡人這樣。沒有誠實的心,即使用盡所有的禮節也是枉然。人如果作惡多端,就是忘了上帝是會審判的上帝。

49.五十一:1—19節,這是大衛王所寫出名的詩歌之一,是首懺悔的詩歌,是他犯姦淫罪後所寫的懺悔詩。如果我們仔細讀,就會發現這首詩主題:「你不喜歡牲祭,不然我就供獻;你也不要燒化祭,上帝阿,我獻上的祭是憂傷的靈;憂傷痛悔的心,你不拒絕。」(16—17節)這兩節和詩篇第五十篇8至15 節的內容甚為相近。述說上帝不是喜歡人的獻祭(奉獻),上帝要人知道悔改、認罪,而人應該知道感恩,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來自上帝的恩賜。

   在這首詩中,大衛在祈求上帝用愛來「除掉」、「清除」、「洗滌」他的罪。這三個字眼都是在描述上帝對人的罪的憐憫、寬恕,因為只有這樣,人才能得到「一顆純潔的心」(10節)。換句話說,不是人自己有能力可以使自己潔淨,是上帝的慈愛,人才能從罪惡的污穢中得到潔淨的力量。因此,「除掉」等字眼也構成這首詩重要的關鍵用詞。

50.五十二:1—9節,這首詩和第四十九首的內容有相近的地方;都是提到雖然有仇敵的污辱、攻擊,還是堅持倚靠上帝的力量和拯救,和有錢人倚靠自己的財富截然不同。在聖經中常常看到作者提醒我們,人是軟弱的,因為在不知不覺中會將財富看成是生命的倚靠,也因為財富忘了上帝才是生命的主宰。錢財帶來另一個力量,就是權勢,也因此,容易使人從說話中陷入自誇的網羅中。但是詩人提醒我們,惟有倚靠上帝的人,生命才是永遠的。

51.五十三:1—6節,這一首和第十四首是一樣的,除了第5節不同之外,再者就是對上帝的稱呼也不一樣;在現代中文譯本第五十三篇用「上帝」原文是用「耶和華」),在第十四篇用「上主」(原文是「以羅伊」)。第5節所用的動詞都是過去式的,內容的差異很可能和當時社會背景的變遷有關吧(請參考列王紀下九:35—37)。但主要內容方面,兩篇都一樣是提到愚昧人的心態和景況。

52.五十四:1—7節,這是一首祈求上帝拯救的詩歌。在第1節和合本的譯文是:「上帝啊,求你以你的名救我;憑你的大能為我伸冤。」所說的「上帝的名」,是指上帝的特性,其中特別是指上帝是公義的上帝,祂不會讓受冤屈的人平白受苦,也不會眼看困苦的人受虐而不管,上帝不會這樣,祂一定會替受冤屈者伸冤,為窮苦的人受污辱的事伸出有力的手。

53.五十五:1—23節,這首詩和第四十一首類似;例如第四十一篇9節說:「甚至我最推心置腹的知己朋友,吃過我的飯的人,也用腳踢我。」而在這首詩第13至14節則說到自己最親密的朋友,甚至是在聖殿同心立過約的人,都成了仇敵。

   我們可以將這首詩分成三部分,一是第1至8節,詩人因為敵人的逼近,心裡難過到寧願像隻鴿子飛到曠野去避難。第二部分是從第9至15節,控訴那些仇敵的面貌。第三部分從第16至23節,相信上帝一定會聽受苦的人的祈求。

54.五十六:1—13節,是一首個人的哀歌。和第五十七篇都是同類型的哀歌。第3至4節,以及第10至11節是副歌,也是這首詩歌的中心信息,說明在危險患難來臨時,即使有不安、恐懼,也要倚靠上帝,他必會成為我們庇護的所在。第8節說到上帝的手中,有每一個人的冊子,記下每個人生活的一切記錄。也就是所謂的「生命冊」(請參考腓立比書四:3,啟示錄二十:12、廿一:27)。

55.五十七:1—11節,也是一首個人哀歌。和第五十六首很相似。兩首詩的開頭都用「上帝啊,憐憫我」。比起前一首詩,這首顯得更有歡喜的內容,作者用最大的歡樂讚美上帝對他的拯救。

56.五十八:1—11節,這首詩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關心整體社會的公義問題。集體做惡,為非作歹,這種人很可能就是政府、財團、黑幫等。就像先知阿摩司在譴責的,司法人員沒有遵行公義的法則審判(參考阿摩司書五:10—13),也像大衛王在懺悔詩中所說的,「一出母胎便是邪惡,出生之日就充滿了罪。」(詩篇五十一:5)作者用這種方式在形容集體犯罪的最大特徵,就是人無法想到悔改,即使有人想到要悔改,也因為整個團體約束了他悔改的心。除非上帝親自審判,否則他們根本聽不到苦難者的聲音。以色列人通常用蛇表示罪惡的沉重。集體犯罪就像是毒蛇一般也是這樣的嚴重。

57.五十九:1—17節,這是一首求救的詩歌,也是屬於個人的哀歌。第6和14 節是詩人控訴的對象,重複提出表示做惡者的厲害,使作者感到生命毫無安全感,隨時有被攻擊的危險。第9和17節相同結語,因此,可以將此詩分成兩段看,一是第1至9節,二是第10至17節。

58.六十:1—12節,這是一首團體的祈求詩歌,是和國家或民族的患難有關。在第一○八篇的作者也引用了這首詩的6至 12節。患難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遇到敵人的突襲,負責帶領祈禱的人可能是君王或是帶兵將軍,他一主唱,然後民眾或是官兵就隨著回應。第7節的「以法連是我的頭盔;猶大是我的權杖」,這代表著以色列兩大家族系統。以法蓮是代表北方族群,猶大則是代表南方支派。第8節的詞句都是象徵性的意思;「用摩押作洗腳盆」,意思是可以作為休息的場所。表示該地已經被征服。「向以東拋鞋」,意思是說統治該地,或是已經佔領了該地區。「向非利士人唱凱歌」,戰勝了之意。

59.六十一:1—8節,看這首詩的內容,很可能是一個戰敗的軍人或是指揮官所寫的詩歌。他被俘虜到戰勝者之處,因此,從俘虜營或是在奴隸的生活中發出的祈禱。

60.六十二:1—12節,這應該是一首很美的詩歌,詩的內容帶有「智慧文學」的韻味。例如第8至9節所說的,和智慧文學的內容很接近。上帝是人生命惟一的希望,其他都是不可靠的,即使是富貴也是不可靠。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