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卷導讀(26~44)

26.第二十章至廿一章1節,主要在說明對上帝忠實的君王,並不表示國家都不會遇到困境,約沙法算是很忠實的君王,但也會遇到鄰國來侵犯的大事件,使他心生害怕而求告上帝。同樣的,一個敬虔的基督徒,並不表示都不會遇到困難,也是一樣會遇到生命最危險的時刻而需要求告上帝伸出援手。

a. 雖然第十七章14至19節提到約沙法強盛到能夠擁有一一六萬的國防軍力,但是遇到摩押、亞捫、米烏尼等三國聯軍,也難以抵擋,他對上帝說:「我們沒有力量對抗來攻打我們的大軍。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有仰望你。」(12 節)

b. 第21至22節說明此次猶大的軍隊根本就沒有發出一兵一卒,他們雖然派出軍隊,但是他們的軍隊是走在歌手後面,這絕對不是戰爭的陣勢,而是凱旋的架勢才有的。作者用這種方式在表達一點:是上帝為猶大打仗。不用猶大一兵一卒,上帝就足夠將他們的敵人擊潰,且是一個都不留,也因為是上帝親自出手,結果遍地都是戰利品,多到無法收聚,拿不完。這次的戰爭有如約書亞帶著祭司扛著約櫃,命令吹號角的祭司吹著號角,然後扛著約櫃繞著耶利哥城,結果就使該城牆倒塌了(請參考約書亞記第六章),也像基甸率領三百人攻擊米甸人一樣,上帝使米甸人彼此攻擊、自相殘殺,基甸帶領去的人不用出力就戰勝了(請參考士師記第七章)。

27.廿一:2—20節,這一章記載約沙法的長子約蘭繼承王位統治猶大的事蹟。他作王的時間是在主前八四八至八四一年,前後共計八年。

a. 約蘭是個殘酷的王,從第4節說他將自己的五個弟弟都殺了,也殺了好些「以色列的官員」,這裡所謂「以色列的官員」指的就是猶大的官員說的。好的君王必定是仁慈的,相反的,就是惡劣的君王。約蘭就是個惡劣的君王,他也做「上帝看為邪惡的事」。

b. 沒有上帝的賜福,國家就會衰微,約蘭就是個例子,在他統治下,原本在大衛王時代歸順的以東(撒母耳記下八:13—14),雖然在約蘭的父親約沙法時代曾為了要脫離他去聯合亞捫、摩押人攻打猶大,卻沒有成功(歷代志下二十:1—30),但現在以東,連帶的立拿城都脫離猶大而獨立(8至10節)。主要原因除了是背叛上帝之外,也因為他殺死了自己的五個弟弟,這些弟弟都比他更好(13節),他們都是父親約沙法派駐設防城的,結果殺死自己的弟弟,不但沒有為自己國家取得更好的國防力量,相反的,是害了自己,因為他自己的兒子後來也被殺了(廿二:1)。

c. 先知以利亞不太可能是在這個時代出現的,不過,這裡也是歷代志這本經書中唯一提到先知以利亞的名字,而他卻在列王紀裡佔有很大的篇幅(從列王紀上第十七章至列王紀下第二章)。他一直是在北國以色列工作,因此,可能是受到上帝的呼召寫信給約蘭。

d. 第16至19節說明先知的預言已經實現,而第20節正好說明約蘭是個人民所厭惡的國王,因為比起他的父親約沙法、祖父亞撒,他都是相當惡劣的君王。

28.廿二:1—12節,這一章是記載約蘭的最小兒子亞哈謝的事蹟。他當猶大的王只有一年,且是客死他鄉撒馬利亞,要不是因為他祖父約沙法的緣故,恐怕他將連死都沒有葬身之處(9節)。

a. 請注意第4節說「亞哈謝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意思就是帶領人民去拜偶像,離棄上帝的教訓。原因就是在第3節所說的,亞哈謝聽從亞哈家族的話,亞哈是個廣設偶像祭壇,帶領人民離棄上帝的北國以色列有名的惡劣君王(參考列王紀上第十七至廿二章),曾與上帝忠實的僕人先知以利亞在迦密山對決。

b. 第11至12節主要在說明上帝是一位守約的上帝,祂答應要讓猶大的家族,也是大衛的後裔繼續統治猶大國,使原本亞哈謝的兒子在宮廷清算中得以被救出而保全了生命,也說明了大衛王朝即使在最危險、軟弱的世代中,也不會消失,因為那是上帝的應許。

29.第廿三至廿四章雖說猶大王約阿施的事蹟,其實主要是在介紹祭司耶何耶大如何輔佐約阿施,和進行宗教改革的成果。這兩章可分成三個段落來看,一是耶何耶大膏立約阿施登基為王(第廿三章),大約是在主前八三五至七九六年。二是耶何耶大和約阿施合作施政、進行宗教改革的時期(廿四:1—16)。三是約阿施自己施政的時期(廿四:17—27)。

30.第廿三章若比較列王紀下第十一章,就可以發現最大的不同是:列王紀的作者並沒有說明聖殿警衛都是出自「祭司和利未人」,但在歷代志則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事,也從這裡談及宗教改革運動立足點,就是先潔淨聖殿的規矩,而祭司和利未人的角色就加重了。特別是在第7節說:「利未人要在王的周圍執刀保護王;王走到哪裡就跟到那裡。誰想進入聖殿就把誰殺了。」這充分說明祭司參與政變的角色,也讓「政教」關係顯得凸出。不過在這段政變的過程中,也重視了潔淨聖殿的重要性,因為有潔淨聖殿的舉動,才能表示進行宗教改革的原意。

   第16節說明整個改革運動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與上帝立約。耶何耶大最大的貢獻就是像約書亞一樣,帶領國王約阿施(那時他還小)和人民與上帝立約(參考約書亞記第廿四章)。重新立約表明他們願意忠實於上帝的話。

31.第廿四章談到約阿施的事蹟。第2節是重要的經節,當祭司耶何耶大還在世的時候,因為他輔佐國政,所以約阿施「做了上帝認為對的事」。第5節若是比較列王紀下第十二章7節就會更清楚,為甚麼利未人延誤辦理整修聖殿的事,並不是因為經費不足,而是祭司們將徵稅收入的錢,扣留著不動工。而約阿施則命令他們不得再負責徵整修聖殿的稅,也不必參與整修聖殿的工作,改由利未人負責,由王室和大祭司直接監督這樣的事。這表示此時的約阿施已經可以不用耶何耶大祭司輔佐,他可以獨自整理國政了。

a. 第14節的b句和第17節是極大的對比;前者說耶何耶大在世的時候,大家會記得去敬拜上帝,但是他去世後,約阿施就沒有堅持帶領人民持守與上帝所立的約。這樣的記載和士師記第二章7、10至11節所寫的類似,士師記的作者這樣說:「約書亞在世的時候,以色列人民都事奉上主;他死後,那些親眼看見上主為以色列所行一切奇事的長老們還在世的時候,以色列人民仍然事奉上主。……那一代的人都死了以後,下一代的人卻不知道上主以及他為以色列人民所做的一切事。後來,以色列人民得罪上主,開始拜巴力。」

b. 第17至22節可說是歷代志作者最想要說明的一段經文:背叛上帝的旨意的君王,最想要做的事,就是將上帝的僕人殺死,因為他們的存在就是惡劣君王劣跡的證據。而上帝對於殺害祂僕人的君王和人民,絕對不會袖手旁觀。上帝一定會懲罰,且懲罰的結果是嚴重的。

c. 第24節說明歷代志作者的觀點:有上帝賜福看顧,國家就不在於國防力量強弱,兵馬不在多寡,因為當猶大國在約沙法時代,曾有過亞捫人、摩押人等聯軍逼近,卻不用耗費任何兵力,上帝已經將他們的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在亞撒的時代,他可以帶只有古實軍隊的一半力量,打潰他們,這些都在說明他們倚靠上帝的力量,就不用懼怕敵人來犯。相反的,如果背棄上帝,即使有強大的軍事國防力量,也是枉然。第24節說攻打猶大和耶路撒冷的敘利亞軍隊,只不過是「一小隊」的兵力,「但上主使他們擊敗比他們強大的猶大軍隊,因為人民離棄了上主──他們祖先的上帝。上主用這方法懲罰約阿施王。」

32.廿五:1—28節,這一章是記載猶大王亞瑪謝的事蹟。他在位的期間是主前七九六至七六七年。

a. 第2節說明了猶大王亞瑪謝的個性──不專心,或是隨便的意思。這也影響了他後來帶領人民在戰勝以東後,卻將以東人的神明拿來當作神明敬拜,也是用這句「隨便」、「不專心」說明出來。
b. 第7至13節可說歷代志作者最典型說明信仰的真諦──倚靠上帝,就擁有一切。沒有上帝,連本來已經擁有的,都會喪失掉。

c. 第7節也說明了歷代志作者對耶路撒冷和猶大的重視,他不認為北國以色列是正統,是上帝所喜悅,他看重的是南國猶大才是上帝所喜愛的國度,因為它代表著上帝對大衛的承諾,以及猶大的繼承雅各族長的正統。

d. 第21至24節說明從此以後,猶大一直是被以色列壓制著,國勢不再強壯過。

e. 亞瑪謝雖然比約華施多活了十五年,可是他卻被謀殺而死,原因可能是在他與以色列打仗失敗後,就已經為他被謀殺埋下了種因。

33.廿六:1—23節,歷代志作者將一位君王的好與壞分成兩個部份記載,烏西雅的記事就和第廿四章有關他的祖父約阿施和父親亞瑪謝一樣,都是分成兩段記載,前段記載他可取的部份,後半段則記載他背叛上帝的行為。在美好的部份必定帶有上帝的賜福,但在背叛上帝的部份,必定會有嚴厲的懲罰緊隨其後。

a. 第1至15節是記載有關烏西雅王怎樣治理國家,這段經文中最重要的第5節所說的,「他忠心事奉上主;上主賜福給他」。上帝賜福最典型的表達方式就是讓他能夠統治國家長達五十二年的時間,就是從主前七九二至七四○年。在這段超過半世紀的統治期間,國政穩定,因此,他可以大興水利、農事、國防等( 10節)。對歷代志的作者來說,更重要的是烏西雅王對猶大的貢獻,是對抗非利士人很成功,且修復了他父親因為被以色列王約華施打敗而被拆毀的耶路撒冷城牆(廿五:23)。

b. 第16至23節則是記載烏西雅王衰敗甚至後來感染痲瘋病的經過。歷代志作者一向有個觀點: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是人自己有甚麼能力,如果沒有上帝的賜福、扶持,人的能力是很軟弱的。因此,驕傲就是將上帝忘記,或是瞧不起上帝的具體表現。烏西雅王的作法就是自己逕自進入聖殿燒香,這樣的舉動和掃羅王、北國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一世的行為相同,扮演祭司才可做的事(參考撒母耳記上十三:9—10、列王紀上十三:1—3)。根據出埃及記第三十章7節以下的記載規定,在祭壇上燒香必須是由祭司來做,而烏西雅自己決定這樣行,表示著他已經不將摩西法律的規定放在眼裡,或是說,在他的心目中已經沒有上帝的祭司存在,這樣的態度表示的意義是藐視上帝。特別是在亞撒利亞祭司與其他八十名祭司設法要阻止烏西雅王自己獻祭時,也遭到烏西雅王的拒絕,這所代表的意義是:他已經不再聽從祭司指引敬拜的事了。

c. 痲瘋,這在猶太人看來是生命中最嚴重的污點,是上帝對人懲罰最嚴重的記號,例如亞倫的姊姊美莉安因為批評摩西,導致被上帝發怒,懲罰她,使她皮膚突然長了痲瘋(請參考民數記十二:9— 10);又例如先知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因為貪戀錢財,拿了乃縵將軍的錢財,結果被上帝懲罰,「得了痲瘋病,皮膚像雪一樣白」(請參考列王紀下第五章)。感染這種病的人,必須從人群中被隔離出來(請參考利未記十三:45—46),而從這章的經文看起來,烏西雅王可能不是屬於必須隔離起來的痲瘋病,因此可以不用隔離,但也被看成是屬於不潔淨的人,因此,不能進入聖殿敬拜上帝。以色列人民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敬拜上帝,就與永恆的生命絕緣。

34.廿七:1—9節,猶大王約坦登基是在主前七五○至七三五年。前後執政十六年。雖然僅僅是簡單的記述他執政的情況,但卻說明在他執政之下,猶大在軍事、政治上都有很好的成就,包括軍事上打敗了亞捫,使亞捫人連續三年向猶大進貢,他也修築城牆,使國家防禦功能增強。只是在宗教信仰上,雖然他沒有犯錯,可是人民並沒有學習他的模樣,這點是唯一可惜的。第2節說他「不參與聖殿的禮拜」,意思是說他父親親自執行祭司的工作之事,他沒有學習。可能是他看到父親烏西雅因為強自做祭司才可以做的事,結果感染了痲瘋,這件事使他甚為節制,不敢妄為。

35.廿八:1—27節,這一章都是在描述新的猶大王亞哈斯執政的情形,他繼承王位的時間是從主前七三二至七一五年。歷代志作者在介紹一位新的王,總是先作結論,說這個王有沒有「做了上主認為對的事」,然後緊接著是:如果有,上帝賜福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相反的,則沒有。亞哈斯是一位「沒有做上主認為對的事」,這剛好和他的祖父、父親等人相反。

a. 第5至15節如果比較第十三章,就可發現情況完全相反;在第十三章記載猶大亞比雅繼承王位的時代,他的軍力比以色列王耶羅波安時代還要弱小,他擁有四十萬軍隊,但以色列耶羅波安則擁有他的一倍──八十萬大軍。結果,因為亞比雅順服上帝,聽從上帝的話,結果四十萬猶大的軍隊打敗了八十萬的以色列大軍。這說明了軍隊人數多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順服上帝的帶領,上帝自會為順服祂的國家打仗,保護聽從祂旨意的子民。猶大人民因為國王亞哈斯背棄上帝,結果帶來更大的災難,軍隊損傷慘重,人民也被擄去北國以色列當奴隸( 10節),雖然那是自己的同胞之地(11節),但是在分裂的時代,且是交惡敵對的世代,即使是自己的骨肉之親也會被當成世仇看待。還好,在北國以色列有聰明的領袖,他們知道自己的罪惡並不比猶大少,主要是他們聽從上帝僕人先知俄德的話,釋放了從猶大俘虜來的「同胞」,並且善待他們,不僅用油擦拭他們的傷口,且還給他們「足夠的食物」,這樣的作法就像路加福音第十章25至35節,耶穌比喻中所描述的那位「好撒馬利亞人」故事一樣。

b. 比加統治以色列的時代,是主前七五二至七三二年。

c. 一個背棄上帝的君王,不但為國家帶來災難,且是災難連連不斷。當亞哈斯尋求亞述帝國協助防衛以東入侵時,非利士人又來犯,結果亞述帝國不但沒有幫助猶大,反而敵對他。這也說明了一件事:遇到災難尋求上帝才是正途。一個背棄上帝的國家,想到幫助的力量不是上帝,而是人,結果是越幫越忙,不但沒有帶來利益,反而是為國家帶來災難。歷代志作者用「亞哈斯在最艱難的時候竟比以前更加得罪上主」這句話來形容猶大最後的階段,使災難更嚴重。也因為他這樣嚴重背棄上帝,死後沒有與他的祖先葬在一起。

36.從第廿九章至卅二章都是記載猶大一位相當優秀的國王希西家,他可說是猶大晚期最有希望復興國家的一位君王,也是一位積極進行宗教改革的國王,在歷代志或是列王紀的作者評語中都是相當不錯的,作者用「效法先祖大衛王的榜樣」(廿九:2)與「沒有效法他的先祖大衛王的好榜樣」(廿八:1),比較希西家和他父親亞哈斯二者之間的極大差異。作者對希西家的評語是用(1) 「他效法先祖大衛王的榜樣,做了上主認為對的事」,來形容這位君王的施政方針。(2)並且說他死後,被埋葬在「王室墳墓的上面一層」,以及(3)猶大國所有的人民「都為他舉哀致敬」。

有關希西家執政期間的猶大國勢發展情況,也可參考以賽亞書第卅六至卅九章。

   如果比較一下列王紀下第十八至二十章記載有關希西家執政的記事,就會發現兩者之間有極大的差異;列王紀在內容上偏重於希西家在國政上的事務,而在歷代志則偏重在宗教改革方面的描述,在這方面包括了重新奉獻聖殿、過逾越節、提升利未人的地位等等。

37.廿九:1—36節,希西家執政期間共計廿九年,也就是主前七一五至六八六年。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長達廿九年是包括了他向上帝祈求得到的延長十五年的歲月在內(請參考列王紀下二十:6)。比較奇怪的是,在希西家執政的期間,也就是主前七二一年,乃是北國以色列被亞述帝國消滅,人民被俘虜去當奴隸、四散在各地寄居,以及亞述帝國從外國引進許多居民居住在撒馬利亞,甚至強行使北國以色列人民和外族人通婚等等,這些事蹟都沒有出現在歷代志裡面。雖然說歷代志作者偏重南國猶大的正統角色(猶大後裔才是延續雅各家族的),但對於十二支派中的十個支派被俘虜到外國去當奴隸,剩下沒有被俘虜去當奴隸的,卻又面臨被迫和異族通婚的迫害,這麼重要的事件卻疏忽了,確實是件很難想像的事。

a. 第3節和第廿八章24節剛好相反;希西家王將他父親亞哈斯關閉的聖殿大門打開,重新開啟聖殿,主要目的原本是要修復已經被荒廢且被打碎的聖殿內部器具(廿八:24)重新整理,更重要的是為了「潔淨」聖殿,因為他父親將之污穢了。第7節的「讓燈熄滅,不燒香」,也不在聖殿「獻燒化祭」,表示不再敬拜上帝之意。希西家進行這些改革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擔任祭司角色的利未人重新回到聖殿來,使聖殿完全依照「潔淨」的禮儀整理,這表示尊崇摩西法律的規定,也代表著順服上帝的話之意。

b. 第18至36節是關於聖殿重新開啟的禮儀,最主要的是希西家親自帶領人民領袖去敬拜,且是為王室「贖罪」,因為他的父親亞哈斯背叛了上帝,才導致人民受難、國家接近淪亡的邊緣。

c. 請注意第31節說「其中有些人自願帶來牲畜,宰了作燒化祭」,表示即使在亞哈斯時代背棄上帝,還是有人保持著對耶和華上帝的忠實,只是因為政治環境和社會情況使他們無法進入聖殿獻祭罷了。

d. 第34節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節;將這一節比較5、15至16、31節就可明白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國政以及社會動亂不安的世代,連祭司、利未人也都無法「保持潔淨」,因此,希西家為了要潔淨聖殿,帶領人民重新回到耶和華上帝的面前時,第一件事就是要宗教人員先潔淨自己。如果宗教人員沒有這樣率先做起,就無法帶領人民以敬虔的心靈敬拜上帝。

38.三十:1—27節,這一章讓我們看到已經荒廢了的逾越節,在希西家執政的時代再次重新出現,也可說是從所羅門以後,第一次「以色列人民」如此慎重地舉行逾越節(26節)。逾越節對以色列民族來說具有相當的意義,因為那是表明他們從奴隸的生活環境中得到脫離,有上帝帶領他們出埃及之生命重新再造、復活的意義。如今,重新舉行守逾越節,就是要說明上帝才是他們生命的主。特別是在他父親亞哈斯時代,以東人侵犯猶大時,也俘虜了許多人去當奴隸,且許多城鎮都被他們佔領居住,這都表明了與他們祖先當年在埃及當奴隸有類似的情況,因此,守逾越節的含意就更不言而喻了。

a. 要注意的是第3節說希西家派人「告訴全體以色列人和猶大人,又派人寫信給以法蓮支族和瑪拿西支族,這些人有可能就是先知運動中所說的「餘民」,就是沒有被俘虜去當奴隸的人。邀請他們到耶路撒冷的聖殿一起慶祝逾越節,尊崇上主以色列的上帝」,這樣的作法已經表明願意遵守逾越節的人,已經不是限於猶大人民,且是包括了北國以色列人民,換句話說,北國以色列已經被亞述消滅,人民在異族統治下,回想上帝拯救他們祖先的事蹟,使他們想起要回到上帝的懷抱,尋求上帝拯救他們脫離敵人的手。再者,是否希西家這樣的舉動與北國以色列的滅亡有密切的關係,雖然這裡並沒有提到,但是,自己的父親所做的,造成人民失喪、流離應該也足夠他反省才對。不過,信差受到的待遇並不如理想(10節),即使如此,還是有人願意接受這僅有的一絲絲信息,因為第9節提到上帝乃是個憐憫的上帝,或許會因他們的悔改,使他們被俘虜的親人受到好的待遇。

b. 第13至22節說明舉行逾越節的經過。應注意的是在第15節,這一節比較第1節的「因為禮儀上潔淨的祭司不夠」,以及第廿九章34節的「原來利未人比祭司更切實遵守潔淨的規定」,就可明白宗教領導者原本已經荒廢了他們應該有的使命,他們也應該負起對國家、人民背棄上帝的教訓而遭遇到的苦難擔負責任。

c. 第23節和第21節一起看,看到他們將原本只有七天的逾越節延長一倍,一連舉行了十四天。除了逾越節慶典之外,也同時獻上平安祭。第25節說明北國以色列人民還是有人喜歡遵守摩西法律的規定,過聖潔的生活,即使在困境的亡國環境下,他們並沒有因此失落了對耶和華上帝的信。

39.卅一:1—21節,這一章主要是在說明猶大王希西家怎樣提升利未人在聖殿的角色,尤其是為要使祭司和利未人「能專心做上主法律所規定的事」,他要求所有人民將祭司和利未人「應得的供奉」帶來給他們。所謂「應得的供奉」,指的是申命記第十四章22至29節所記載的規定。結果人民奉獻的禮物特別的多,多到有剩餘。其實,這裡在強調他們都將「各樣東西的十分之一帶來」,表示他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敬拜上帝,當然也忘了該帶多少的量來奉獻。也因為過去敬拜被疏忽了,導致祭司和利未人不能從人民敬拜時奉獻的所得供應生活的需要,因此,專心帶領人民敬拜的事就越被忽略。如今,希西家命令人民一定要按照規定奉獻,表示希西家在改革上已經穩定了,人民才會注意敬拜的事。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作者對於希西家之所以在宗教改革的事上能夠成功,是因為他「一心尋求上帝的旨意而做」,這表示希西家確實是一位在信仰上很敬虔的君王。信仰的事就是這樣,在上位的人如果以敬虔的心過信仰生活,人民就不會沈醉在聲色酒肉的糜爛生活。反之,整個社會的倫理道德就會墮落,國家的根基很容易就腐壞。

40.卅二:1—33節,這一章主要記載上帝怎樣幫助猶大王希西家對抗亞述皇帝西拿基立的侵犯。這件事大約是發生於主前七○一年的時候,那時北國以色列已經被亞述帝國消滅了(主前七二一年)。猶大和亞述相比,就像今天的台灣和中國一樣,根本就不能比。亞述既然可以消滅比猶大還要強大的北國以色列,要消滅猶大實在是如同探囊取物一樣的容易。但是,作者強調由於希西家和先知以賽亞「向上帝禱告,呼求幫助。上主差遣天使把亞述軍隊的將領和官長都殲滅了」,不但如此,還使亞述皇帝西拿基立為此事被他的孩子們給謀殺了。作者認為亞述皇帝西拿基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主要是因為他污辱了全能的上帝的緣故。上帝根本就不用出一兵一卒,祂只「差遣天使把亞述軍隊的將領和官長都殲滅了」。

a. 其實,如果將此章的故事與列王紀下第十八章對照來看,就會發現歷代志作者對猶大王希西家的軟弱部份修飾了不少;例如作者不提有關希西家曾經將聖殿和王宮寶庫裡的銀子和聖殿門上的金子和包在聖殿門柱上的金子都送給亞述王西拿基立,請求他不要攻打耶路撒冷。但是因為西拿基立並不滿足希西家王進貢這些東西,顯然是他認為這樣還不夠、太少,想要奪取更多,連希西家派去請求西拿基立給予猶大生存的機會的三個特使,也遭到亞述皇帝西拿基立的羞辱,這才逼得希西家只好尋求先知以賽亞的協助。

b. 第24至26節有關希西家害病差一點死去的事件,在列王紀下第二十章、以賽亞書第卅八章1至8節都有記載這段故事,上帝透過先知以賽亞告訴希西家,將會延長他的生命十五年。但他卻在接見巴比倫派來的使者之時,向巴比倫使者誇耀自己的財富,忘了自己所擁有的,乃是上帝的賞賜,結果引起上帝的憤怒,而使自己的國家到後代子孫時被巴比倫消滅。第31節說當巴比倫的使者來詢問希西家的病況時,「上帝也讓他自行處理,以此來考驗他的品格」,這句話就是上述的事件,結果證明希西家雖然有很好的成就,卻還是無法通過上帝的考驗,真可惜。

c. 第27至31節說明希西家成功的地方,和他所擁有的財富。作者有意要將希西家類比所羅門王。

41.卅三:1—25節,這一章記載希西家的兒子瑪拿西繼承王位後施政的情形。他統治總共長達五十五年,就是主前六九七至六四二年。他也可說是南國猶大在位最長的一位君王,也可說是最惡劣的一位君王,比他的祖先亞哈斯還要嚴重。因為瑪拿西嚴重到「把偶像放在聖殿裡面」,這是以往的王所不敢做的事,即使是他的祖父亞哈斯也曾「把自己的兒子當燒化祭獻給偶像,仿效原先住民的可惡行為」(廿八:3),但還不至於像他那樣斗膽地「把偶像放在聖殿裡面」。因此,歷代志作者用「瑪拿西領猶大人民犯罪,比上主從他子民前面趕出去的原先住民所犯的罪還要嚴重」這句話來形容他的惡劣行徑,列王紀的作者並且說他「也殺了許多無辜的人民,使耶路撒冷的街道流滿了血」(列王紀下廿一:16),傳說中,先知以賽亞就是被他凌虐致死的。後來先知運動中就以「瑪拿西在耶路撒冷的惡行」這句話來形容上帝必定降下災難懲罰違背祂旨意的子民(請參考耶利米書十五:4)。

a. 第11節是比較特別的一節,因為除了這一節以外,找不到有其它資料記載亞述軍隊將瑪拿西俘虜後,送到巴比倫去當奴隸(或是人質)。

b. 第12至13節說瑪拿西悔改,上帝使他重回耶路撒冷繼續統治南國猶大。這可能是因為亞述需要在邊臨埃及的國界處,有一藩屬國作為兩國衝突的緩衝地帶,因此釋放他。雖然這裡作者說他悔改得到上帝的憐憫,而他也確實在返回耶路撒冷後,將從前自己設立的偶像崇拜之處都焚燬、破壞,「重修敬拜上主的祭壇,在上面獻平安祭和感恩祭」,並且還下「命令猶大所有人民要敬拜上主 ──以色列的上帝」(15—17節),但對整個國家被亞述摧殘嚴重的景況,已經不是一年兩載可以回復元氣的。

c. 第21至25節,亞們登基繼承父親瑪拿西當猶大國王,是在主前六四二至六四○年。和他的父親瑪拿西執政五十五年,他顯然是極大的差距,只有短短的兩年而已。但在這兩年中,他似乎沒有從他父親晚年懺悔的經驗得到教訓,卻還是帶領人民敬拜偶像神明,甚至是比他父親瑪拿西還要嚴重。結果在主前六四○年被謀殺。

42.卅四:1—33節,作者用第1至2節簡單地介紹亞們的兒子約西亞執政卅一年期間的表現。他當權的時間是在主前六四○至六○九年。從八歲開始登基,可見他那時是無法料理國政,非常重要的是在他身邊有很好的幕僚幫助他認識上帝的約,使他知道重要的事,就是清除偶像神明,帶領人民回到上帝的教訓,聽從上帝的旨意。這些重要幕僚包括了先知、祭司都在內。在這段時期中出現的先知有耶利米、哈巴谷、以西結等人。他們三人當中,先知哈巴谷的時代背景比較欠缺,不過大約是在主前六○八至五九八年之間。

a. 歷代志作者在史料上的特色可從第2節看出,「不偏不倚地遵守上帝一切的法律」,這句話表明猶大王約西亞在國政上的用心,確實是遵行上帝的教訓。

b. 第3節說「約西亞作王的第八年」,應該是十六歲,因為他是八歲的時候登基為王。然後又說「四年後」,那時他已經「二十歲」,於是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宗教改革運動,廢除他父親亞們所建立的神廟、祭壇等等。在歷代志作者筆下的約西亞,是位很有魄力的君王,他不但廢除山丘上的神廟、偶像等,更嚴厲地制裁那些異教信仰的祭司,還將他們處死,這樣的動作是過去君王所不敢做的事。這種除掉異教信仰的動作不僅在南國猶大,連北方地區只要權力所及之處他都照樣執行,這一點就更難得。

c. 第8至28節可說是這一章最重要的經文,記載有關約西亞怎樣聽從上帝在「約」書裡教訓,而這些「約」書是在聖殿裡發現的,原因是他進行整修聖殿的工作。約西亞所進行的宗教改革事工可說是相當徹底,包括第4至7節說的「把亞舍拉女神像和所有其他偶像都擊碎,磨成灰,然後撒在那些獻牲祭給偶像的人的墳上。他把異教祭司的骨頭放在他們膜拜的祭壇上燒掉」,甚至在其他城市都照在耶路撒冷所做的一樣,這樣的作法確實令猶大國煥然一新。特別是值得注意的第6節,說這項改革推到「北邊的拿弗他利等被蹂躪過的地方」,這表示亞述帝國對他的改革給予同意權?或是那時候的亞述帝國的國勢已經衰微,以致於無法干涉約西亞改革的工作?都有可能,不過以後者的可能性比較高。

d. 發現「約」書的時間,大約是在主前六二二年左右,也就是約西亞廿六歲那年。有些聖經學者認為「約」書的內容就是申命記第十二至廿七章,或是利未記第十七至廿六章。更重要的是,約西亞是當著祭司、利未人和所有其他人民宣讀「約」書的內容,而耶路撒冷再次成為「耶和華宗教」的信仰中心(32節)。

43.卅五:1—27節,就像他的祖父希西家改革時所做的一樣,約西亞也是帶領人民遵守逾越節,透過守這節期,表明上帝乃是他們生命的主,是整個以色列民族生存的倚靠。

a. 注意第3節說約西亞下命令,不要再移動約櫃,這表示約櫃曾被移動過,很可能是因為在瑪拿西時代,因為將偶像神明放進聖殿,導致他們為了維護約櫃的「聖潔」,而將約櫃「藏」起來吧。約櫃與守逾越節,對整個以色列民族來說必定具有相當的意義,因為這兩項都是表明他們和上帝之間有不可分離的關係。

b. 第5節則說明約西亞確實是徹底執行這項「潔淨人民心靈」的工作,他派出利未人到「以色列的每一個家庭」去協助人民過逾越節,所謂「以色列的每一個家庭」,指的是不僅在南國猶大,甚至包括了北國以色列人民願意接受耶和華上帝為他上帝的家庭也可以適用。歷代志作者有意說明約西亞所做的,遠比他的祖父希西家還要徹底(18節),是一個相當難得的君王,從先知撒母耳以後,沒有一個王像他那樣徹底執行逾越節活動的。

c. 第20至27節,簡單的介紹約西亞晚年的情況,含意甚深;他是有意想借用宗教改革後的猶大王國所凝聚的力量,趁著埃及出兵之際,半路攔截埃及出兵協助亞述,因為巴比倫正在興起,相對的,亞述正在衰微中(這也就是為甚麼他可以大刀闊斧地進行宗教改革之因),因此,埃及認為有必要防止巴比倫壯大而出兵亞述,所以埃及王尼哥轉告約西亞,希望他不要阻止出兵,以免礙了國際軍事平衡。顯然約西亞在這方面的認識不足,或是他想趁著猶大國勢日壯,藉著出兵打擊埃及,如若勝利,也可嚇阻外國強權的入侵。但是,他的理想並沒有實現,作者說他沒有聽從上帝藉著埃及王尼哥的話。不論如何,他的去世,確實對正在茁壯的猶大國是個極大的打擊。

44.卅六:1—23節,這一章記載猶大末期的幾位君王情況,晚期的猶大已經難有甚麼作為,這些君王都是附庸在埃及、巴比倫等帝國的轄制下,難有甚麼改革作為,且被逼得必須附和著強國的政策。

a. 約西亞的兒子約哈斯可說是猶大國歷代以來當王最短的一位君王,只有短短的三個月(主前六○九年)而已。更可憐的是,他還被埃及王俘虜,並且被廢了王位,改由他哥哥以利亞敬繼承王位,且執政長達十一年(主前六○九至五九八年)。

b. 以利亞敬被埃及國王尼哥改名為約雅敬,表示尼哥對約雅敬有絕對的主宰權。但是,就像前面所說的,巴比倫的興起,甚至連埃及都無法保護自己的附庸國猶大,列王紀作者說「埃及王和他的軍隊不再出兵到埃及境外的地方,因為巴比倫王現在控制所有從前屬於埃及的土地,從幼發拉底河直到埃及北部邊境」(列王紀下廿四:7)。約雅敬就在巴比倫帝國侵犯耶路撒冷之際被俘虜了。列王紀下第廿四章記載他之所以被俘虜,是因為他曾想試圖脫離巴比倫宗主國的掌控,但失敗了,且是嚴重的失敗。

c. 約雅斤繼承王位的年代是在主前五九八至五九七年之間。他執政時間比約哈斯多出十天,是三個月又十天。

d. 西底家接續為王,時間是在主前五九七至五八六年。這也是猶大末代國王。他也是試圖脫離巴比倫統治的王之一,但是不但沒有成功,相反的,受到殘酷的懲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利比拉審判他,並且在他眼前殺了他的兒子,然後把他的兩隻眼睛挖出來,還用銅鍊鎖住他,把他帶到巴比倫(參考列王紀下廿五:6—7)。歷代志的作者說這是因為他沒有聽從上帝的話,且帶領人民去敬拜偶像、污穢聖殿,不聽從先知耶利米的警告,拒絕悔改,因此才會帶來這樣大的災難。

   第17至21節說明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殘酷的一面,對於任何猶大人民都不同情。

e. 第22至23節應該是歷代志的「後記」。很簡單地介紹波斯帝國興起取代了巴比倫帝國,且波斯帝國可說是與巴比倫帝國極大的不同;前者殘酷對待以色列人民,後者則是善待,並且還允許他們返回故鄉重建家園。這些事都記載在以斯拉記、尼希米記等書上。另外也可從以斯帖記、但以理書中看到一些以色列人民在波斯帝國統治下的生活景況。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