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士師記這本經書

為甚麼需要「士師」

  「士師」這個名詞的意思,它的希伯來文(shophetim)意思是指「拯救者」或「管理者」。記載約書亞死後,大約主前一二○○年至一○五○年之間,以色列人民在迦南地生活所遇到的各種社會、國家問題。有不少聖經學者將這本經書和約書亞記、撒母耳記(上、下),以及列王紀(上、下)等書列為是「前先知書」,指主前七二一年之前,分裂之後的北國以色列人民被亞述帝國消滅之前的先知文獻。
也有聖經學者將這群經書同列在「申命記派」作者的作品,特徵是強調對上帝的信仰,離不開社會道德生活的規範。一個社會之所以會失序,所顯示出來的就是沒有信仰支撐導致的結果。因此,士師記就是記載在那段混亂、不安的世代中,有好幾位具有領導能力的人出來,不但對外可以帶領以色列人民抵禦強敵的侵犯,也可以穩定社會秩序,這些人包括了我們甚為熟悉的基甸、參孫在內,都被稱為「士師」。

在信仰與道德敗壞的迦南地

  以色列人民在約書亞帶領他們進入迦南地後,各族得到分配的產業,分散居住在整片迦南各地。由於迦南地文化、生活水準都遠比以色列人民要高出很多,至少他們已經有了「君王制度」(請參考撒母耳記上八:5、19—20)。也因此,當以色列人民進入迦南地後,他們很快就隨著迦南地人的生活、信仰走,而將原本他們在曠野漂流期間從摩西、約書亞等所學習到對耶和華上帝的信仰,以及從信仰發展建立起來的社會生活之典章制度都給疏忽了。因此,我們可以說士師記就是一本探討以色列人民雖有較高的經濟、物質生活水準,卻是宗教信仰低落、道德水準敗壞的迦南社會,他們怎樣受到影響,以及如何調適面對這樣的居民的一本重要經書。也從士師記,我們看到以色列人民一再調適,希望能過較好的物質生活,但卻一直無法有安寧的內心,以及社會堅強的凝聚力,導致他們常常落入迦南人的手中,倍嘗痛苦。就在痛苦中,他們想起了從前祖先們帶領他們敬拜的耶和華上帝,才使他們知道要回復到原有的敬虔宗教信仰生活,才能使整個失序的社會重建起來。因此,將當地的政治制度融合了原有的宗教信仰,才使原本已經快要分裂崩離的十二支派,逐漸團結起來。

兩個主題述說士師記的內容

  作者用兩個主題來形容當時的以色列社會的景況:

  一、「以色列人民得罪上主,開始拜巴力,他們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的上主──他們祖先的上帝,去拜別的神,就是他們周圍各國的人所拜的神明,激怒了上主。」(二:11—12、三:7、12、四:1、六:1、八:33、十:6、十三:1)

  在這個主題之下,用在五個有詳細敘述故事情節的士師出現之前。這五位士師就是:

1. 以笏(三:12—31),他被呼召出來帶領以色列人民打敗摩押人。

2. 女先知底波拉當士師的時代(第四至五章),她帶領以色列人民脫離夏瑣城的迦南王耶賓的統治。

3. 基甸和他的兒子亞比米勒(第六至九章),基甸是個很不錯的士師,帶領以色列人民脫離米甸人的威脅。當人民要立他和他的子孫當以色列人民的統治者的時候,他最有名的一句話是:「我不作你們的統治者;我的兒子也不作你們的統治者。上主要統治你們。」(八:23)但最可惜的是,後來他卻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就是為以色列人民鑄造了一座金偶像,放在他的家鄉俄弗拉。士師記的作者這樣描述說:「後來所有的以色列人離棄上帝,到那裡去拜偶像;這就成了基甸和他家人的陷阱。」(八:27)其實,整本聖經都在述說這個共同的主題:上帝會生氣,原因是人背棄了上帝,去敬拜偶像神明。而他的兒子亞比米勒為了要爭領導權,竟然殺害了自己七十個親兄弟,這件事剛好違反了基甸對自己同胞所承諾的。

4. 耶弗他(十:6—十二:7),他帶領以色列人民抵抗亞捫人的統治。

5. 參孫(第十三至十六章),他的故事大家甚熟。

  二、「當時以色列沒有王,人人隨自己喜歡的去做。」(十七:6、十八:1、十九:1、廿一:25)後面這個主題是為了撒母耳記上第八章,以色列人民開始要求設立君王制度預留準備。同時也暗示了迦南地帶的政治社會,確實是影響了以色列人民對早期遊牧民族時代宗教領袖掌權治理的看法。這也是先知撒母耳(他同時也是以色列人民最後的一位士師)與掃羅決裂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這個主題下,作者以兩個主要人物為對象來描述當時以色列社會的景況:

1. 米迦和「但」支族的故事(第十七至十八章)。這故事主題在於以色列人民確實已經離棄了上帝好遠、好遠,他們甚至忘了要當祭司,必須是有利未族人身份的傳統。他們可以隨己之意,蓋神廟、鑄造偶像,然後自己就當起祭司來。然後,他們也可以用錢請人當祭司。這種情形真像台灣社會民間宗教甚為流行的神壇。

   另一方面,「但」支族的遷移,說明了以色列人民在迦南地活動的情況,並不如原先想像的那樣順利,至少「但」支族還必須遷徙他地,顯然當時他們所分配到的土地,並不能使他們安心居住下來。因為非利士人的實力遠比他們要強。

2. 便雅憫支族的沒落(第十九至廿一章)。這段經文至少說明了一點,在一個失序的世代裡,即使是家族,也會發生彼此相互殘殺的事。便雅憫支族就是在這種世代中,發生幾乎被滅族的危機,原因是其他支族的人聯合起來對抗他們,殺了他們的男人只剩下六百人。

  我們從上述兩個主軸來看士師記,就會發現士師記的作者用這兩個主軸記事,要說明一件基本的信仰認知:離棄上帝的社會,只有更亂,人的生命沒有保障,即使是自己的親兄弟、族人,也會相互殘殺。心中沒有上帝的人,只會敗壞,任何事都做得出來,包括亞比米勒為了要爭奪領導權,會殘殺自己七十名兄弟,也包括十一支族聯合起來攻打便雅憫支族的人,甚至利未人的妾被強暴後,屍體還被解肢引起仇恨的事等等,這些都說明了一個心中沒有上帝的社會,人的生命價值、尊嚴是相當低賤的。


此本經書帶給我們的省思

  士師記最值得我們省思的地方,就是在一個物質文化相當活躍的社會,對人的心靈到底是幫助,或是陷阱?這是我讀士師記這本經書後,一再省思的功課。以色列人民進入迦南地之前,他們在曠野中學習怎樣敬拜獨一的上帝,怎樣過嚴謹的社會生活。在那缺少食物、水的曠野地帶,沒有現代化的科技(當時迦南地已經是農業社會時代),他們卻擁有純樸的社會生活規律。可是,當他們進入迦南地後,卻變成失序的族群,雖然享有豐富的物質生活,可是,心靈墮落了。這樣,對人的生命到底是好,或是無益?也許以這樣「二分法」的方式想問題,太簡單了也說不定。不過,我還是常常省思這個問題。因為台灣社會的景況,在某些情況下,也很像士師的時代一樣。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6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