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導讀(1~25)

1. 士師記是舊約聖經屬於先知書之類的範圍,且是屬於前先知之類的經書。不過也有人喜歡將之歸類在歷史書的範圍。它是記述以色列人在約書亞去世後,到王國建立之前那段很混亂的時期中,以色列人居住在上帝所應許之地迦南生活的各種情況。整本經書告訴我們的是在這段時間裡,可用一句話來形容以色列人,就是「亂」,或是「以色列人民又得罪上主」(二:11、三:7、12、四:1、六:1、十:6、十三:1)。

2. 從第一章至第二章5節,可說是後來聖經作者為以色列人民在迦南地攻城掠地的概況。資料並不完全,但是卻是早期的史料,對我們認識以色列民族進攻迦南地經過的認識有幫助。

3. 一:1—10節,就像約書亞記一開頭就寫的「上主的僕人摩西死後」樣式相同,此經書一開頭也是寫著「約書亞死後」,然後開始敘述有關以色列人民活動的情形。在沒有領袖的帶領下,出埃及後的以色列人民,第一次經驗到沒有領導者如摩西、約書亞這樣的人幫他們與上帝對話,也沒有人來帶領他們走正確的道路。

a. 猶大是主要的角色,他也是雅各臨死前祝福的「將始終掌握王權」(創世記四十九:10)。士師記一開頭就寫著猶大領先攻打尚未被攻下的城市。

b. 第7節說這位「亞多尼‧比色」(比色城的王),竟然曾砍過「七十個王」手腳的大拇指,真是無法想像那種慘況。這也是古代中東地區用這種方式來懲罰敵對的軍事領袖,讓他們無法再繼續領軍作戰。

c. 第8節說猶大攻打耶路撒冷。當時該城尚未被以色列人佔領,(參考一:21),直到大衛時代才攻下該城(撒母耳記下五:6—10),並且建造該城成為以色列帝國的首府。

4. 一:11—21節,第12節的迦勒,他是與約書亞同時受派去窺探迦南地的十二代表之一(民數記十三:3—15)。也是他和約書亞對攻取迦南地表示樂觀態度(民數記十四:6—10)。

a. 第14節的俄陀聶是以色列人民在迦南地居住後的第一位「士師」(三:9),也就是約書亞去世後,第一位領導以色列人民的領袖。極可能與他是猶大支族的人有關係。再者是因為他的英勇,在進攻底璧城時贏得戰功,不但得到迦勒的女兒為妻,以及有一塊水泉地,更重要的是因此被選為「士師」。

b. 請注意第18至19節提到猶大攻打山區的時候都很順手,但是攻打海口城市卻不是很內行,原因是他們乃是遊牧民族,對山區地形相當熟悉,對於海口地形則是很陌生。因此,這些屬於非利士人城市──迦薩、亞實基倫、以革倫等城市,都避開了猶大和西緬支族的困擾。主要原因是這些非利士人是遠比以色列人更進步,有「鐵戰車」,這是有如今天的所謂「裝甲部隊」。

5. 一:22—36節,這段經文記載以法蓮、瑪拿西支族、西布倫支族、亞設支族、拿弗他利支族等攻打迦南地其它地區的情形。請注意這段經文一再重複的一句話──他們沒有把迦南人全部趕出去( 28、30、32、33節)。比較特別的是亞摩利人不但打贏了以色列的「但族」,還把他們逼上了山區,這表示亞摩利人是有很好的防禦事工,同時也表示以色列人在進攻迦南地時,遇到了困難,並不是每件軍事行動都很順利。惟一值得注意的是,約瑟家族的以法蓮和瑪拿西兩支族攻打伯特利時,得到「上主幫助他們」(22節)。

6. 二:1—5節,這段經文可說是解釋了前面所有軍事行動的背後訊息──以色列人民已經忘了他們與上帝之間「約」的關係。第1節說「上主的天使從吉甲到波金」,表示以色列人已經將宗教中心從吉甲轉移到波金了。當約書亞去世後,以色列人就忘了上帝,沒有遵照上帝所交代的話去做,這才是使他們在軍事行動上遇到困境的原因。所謂沒有遵照上帝的話去做,指的就是第2節,他們和當地人立約,且沒有拆毀他們偶像神明祭壇,這才是嚴重的違背上帝的旨意,因為這些祭壇導致後來他們和當地人的宗教信仰混合了。這就是前面各支族軍事行動中,作者常常加註的一句話:「他們跟當地的迦南人住在一起。」(一:29、30、32、33節)這表明了他們往後信仰上墮落的主要因素。

7. 二:6—10節,這段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第10節。下一代的人,不知道上一代的人信仰見證,結果下一代的人忘記了上帝的誡命和教訓。

8. 二:11—23節,從這段經文開始,整本士師記都是以第11節的這句「以色列人民得罪上主」為主題,描述以色列人民在迦南地墮落的情形。

a. 拜別的神明,這是非常嚴重的行為,聖經的作者認為這也是引起上帝大為憤怒的主要因素。上帝憤怒的方式,就是不再像以前那樣,將敵人交在以色列人的手中,或是與他們一起去打仗(參考一:4、22—23),相反地,卻是將以色列人交在「掠奪他們的人手裡,交給四周的敵人」(14節),這樣,他們不但未能完全佔領所有的應許之地,還得被敵人入侵,遭遇極大的苦難。

b. 第16至23節可說是為往後的記事作了概略性的解說,說明為甚麼有士師的出現,和士師在他們當中的時候,上帝怎樣帶領他們,以及以色列人民背叛上帝的原因。

9. 三:1—6節,第4節和第二章22節是相同的意思。表示這些沒有被驅離或消滅的迦南地人,是有目的的,為的是要讓以色列人民有接受考驗的「對象」。這就有如使徒保羅在自我描述所說的:「為了使我不至於因得到許多奇特的啟示而趾高氣揚,有一種病痛像刺糾纏在我身上,如同撒但的使者刺痛我,使我不敢驕傲。」(哥林多後書十二:7)但是使徒保羅記得這根刺,以色列人民卻忘了!第6節說他們跟迦南人通婚後,又「拜他們的神明」,這一點才是最嚴重違背上帝旨意的事。通婚影響所及的是信仰的喪失,這種觀點在聖經中相當明顯,所羅門王就是個例子(參考列王紀上十一:1—8)。

10.從第三章7節至第十六章31節,都是記載有關士師的事。

11.三:7—9節,俄陀聶是第一位士師。他是一位充滿聖靈的士師,因此他帶以色列人民去打仗,上帝賜福給他。在他的時代,可說是相當穩定、平安的世代,主要原因是他帶領以色列人民聽從上帝的話。

   第7節可說是往後介紹士師時的一個範本──以色列人民得罪上帝,去拜巴力。這句話說明以色列人民是如何地忘記並且背棄了上帝,去敬拜迦南地的巴力神明。迦南地的主要神明是「巴力」,亞舍拉是女神,是迦南之神「以勤」的「妻子」。

12.三:12—30節,從第12節和第15節幾乎就是描述士師記的一個「通例」,因為以色列人民得罪上帝,結果上帝不再保護他們,他們在遇到災難的時候,再次懇求上帝拯救他們,於是上帝又差派士師去幫助他們。

a. 請注意第14節說「以色列人服事了伊磯倫十八年」,這說明了以色列人民原本是以強兵之勢進入迦南地,且統治了迦南地,但現在卻落入了被統治,且是被摩押人統治長達十八年。

b. 以笏是第二位士師,他是「便雅憫」支族的人。這個族的名稱在字面上有「右方之民」的意思,因為他們是居住在親族「以法蓮」的南部,南部是在右手邊。換句話說,當作者用以笏人「習慣用左手」這句話時,已經在說明以笏是去做一件「根本就是不可能達成的任務」。但是他完成了,因為他是上主差派去帶領以色列人民的士師。上帝所重用的人,即使是最艱鉅的工作,也能完成。在他的時代,以色列人民有「八十年」太平的日子,這表示著聽從上帝的帶領才能得到的恩典。

13.三:31節,珊迦是第三位士師。也是一位能力很特別的士師,很接近參孫的樣式,有特殊能力可以退敵。他手拿一根趕牛的「刺棒」,這種「刺棒」是長條形的木棒,通常也用來清潔犁頭之用。

14.第四章和第五章都是說到以色列第四位士師底波拉,以及以色列的將軍巴拉的事蹟。第1節和第三章7、12節是士師記最重要的一句話。先前以色列人民曾在古珊‧利薩田王下經過八年的被統治著,然後在摩押人手下痛苦過了十八年奴隸的生活。現在則是被耶賓殘酷暴虐地壓制長達二十年。

a. 底波拉,她是第一位女士師,也是唯一的女士師。她所扮演的角色是士師也是先知。她也是一位很優秀的「司法官」,以色列人民都請她「主持公道」(5節)。面對最殘酷的統治者,上帝用被人看起來最軟弱的女人,用最簡單的武器「錘子和木釘」這種家庭五金用品,打死一位曾指揮九百輛鐵戰車和所有軍隊的指揮官。這位殺死殘酷統治者的女人是雅億,她是一位家庭主婦。且基尼人是和以色列人民關係相當密切的遊牧民族。雅億為了幫助以色列人民,將耶賓的統帥西西拉除掉。因為這次的戰役,以色列人民過了四十年太平的日子(五:31c)。

b. 這個故事帶來一個基本的問題:雅億怎麼可以用欺騙的方式對待原本是家族的好友?且用這種欺騙的方式殺死了對方?對這樣的事,基督徒應該有許多可反省的問題。

15.第五章是一首讚美詩歌。以色列人民每當戰爭勝利時,就會吟詩唱歌讚美上帝(參考出埃及記十五:1-18,民數記廿一:27—30)。

a. 請注意第8節,說出了士師時代以色列人民的真正問題,就是背棄了耶和華上帝,結果四萬名軍隊沒有一個活下來的。所謂「四萬」也可以指說「全軍」之意。這樣可表示的意思是:只要以色列人民背棄上帝,他們每次出征就是慘敗累累。

b. 第14至18節說出了以色列人民之間彼此的不和諧,特別是呂便、迦得、亞設、但等族的,並沒有積極的參與此次的戰役,反而是西布倫、拿弗他利族的人「拼死奮鬥」。這正好說明了約旦河東岸與西岸兩邊的族人,彼此之間已經有了裂痕。這件事可參考約書亞記第廿二章10至34節有關河東的呂便、迦得、東瑪拿西支族的人建造一座祭壇的事件。

c. 米羅斯城是在拿弗他利境內的城鎮之一,包括這城在內,往後凡有關於以色列人民的戰爭,如果有人拒絕或是怠慢參與,都受到了嚴厲的懲罰,這是為了要表示沒有一場戰爭,有其他的族群可以袖手旁觀(請參考八:15—17、廿一:5— 10)。

d. 第24至31節是在描述雅億殺死西西拉的過程。雅億受到讚美的程度,正好和西西拉的母親在等待她兒子「遲遲未歸」的心境呈現強烈的對比。

16.從第六章至第八章,是士師記中間的部份。這部份主要是在敘述關於基甸作為士師的角色。

17.六:1—6節,這段述說米甸人勝過以色列人民的情況。主要原因就像前面已經敘述過的,是以色列人民背叛上帝的緣故(1節)。第六節說以色列人遇到困境、苦難,就出聲求告上帝。這樣的例子幾乎在聖經中俯拾即得。但是,他們卻往往在得到上帝拯救的恩典之後,過了一段時間就又忘了上帝,去敬拜偶像神明。士師記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上帝聽人在苦難中求告的聲音,祂是仁慈的上帝,一定會垂憐尋求祂幫助的人。

18.六:7—40節,從第7至10節可以清楚看出「申命記派」作者的背景。在申命記第七、八章,很清楚地記載摩西對以色列人民的警告,惟有遵守上帝的話,唯獨敬拜祂,這樣就能永遠享有應許之地的安居日子。否則,上帝必定會消滅他們(申命記八:19-20)。第8節說受上帝差派去傳述這話的是一位先知,但並沒有指明說這位先知是誰。

a. 第10節最後的「可是你們沒有聽從我」這句話,清楚地指出以色列人民受到米甸人的侵犯,乃是咎由自取。

b. 第11至24節,這段經文敘述基甸受呼召擔任士師的經過。第13節基甸的疑問,其實也是一般基督徒常常發問的問題。人往往看到的是苦難纏身,以為上帝離棄了他,卻甚少反問自己是否遵行上帝旨意。

c. 第15節說出一般人的想法和上帝的想法有很大的差距;人喜歡看「大」、「強」的外表,但是上帝卻不是如此。再者,聖經的作者也給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認識:只要有上帝同在,人看為最軟弱的,卻是最堅強的(參考哥林多前書一:21—25)。上帝要的僕人是謙卑的,不是人自己認為堅強、偉大的。當上帝呼召基甸時,他回答的內容也是後來以色列王國第一位國王掃羅所回答的(參考撒母耳記上九:21)。

d. 第22至23節,以色列人民一直有一個看法:上帝非常神聖,人是有罪的。有罪的人,無法面對面看見上帝。因為人若面對面看見上帝,必定死(參考創世記十六:13、卅二:30、出埃及記卅三:20)。

e. 第25至32節可看到以色列人民是學習迦南人敬拜巴力偶像神明。這段經文也記載了基甸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拆毀了這些敬拜偶像的祭壇。基甸的父親約阿
施回答敵視基甸的民眾的話,可套用一句常聽到的成語:「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如果這些被拆毀的神像是真神,它會保護自己免受基甸的拆毀。為甚麼以色列人民有些人以仇恨的方式看待基甸?這是因為基甸可能還不是被公認為士師的緣故。或是因為他太年輕,誠如他自己所說的,是因為他的家族很軟弱(15節)。再者,他拆毀這些巴力祭壇,是先從父親的開始著手。也就是說,基甸進行的宗教改革運動,就是先從自身開始做起。

f. 第33至40節說出基甸受呼召時,心中不安的心境,所以他需要上帝給他明確的「記號」。這就像創世記第十五章描述亞伯拉罕在詢問上帝的應許是否真的這件事相同。

g. 第34至35節很重要,讓我們知道因有聖靈的充滿,基甸的號召才能得到以色列人民的反應。不是人有甚麼能力進行拯救生命的工作,是上帝聖靈在作工才會有成效。再者,基甸曾努力「宗教改革」,他先從自己父親家裡的神壇開始,不但摧毀了它,並且將神像「當柴火」燒毀(28節),這樣的舉動必定是感動了許多忠實於耶和華上帝的子民,包括基甸的父親約阿施也認同此事。因此,以色列人民當中開始有了強烈的反應,他們在基甸的號召下,出來跟隨基甸。

19.七:1—14節,第2至3節是相當值得注意的一段經文;特別在第2節是整個揀選基甸當領袖之事件的中心思想。真正倚靠上帝的人,不會將成就放在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有能力成大事。再者,上帝知道人的內心想的是甚麼,這也是聖經一再提醒我們的事。人看外表,上帝看人的內心。在跟隨基甸的人群中,雖然人數眾多,但是「膽怯」的卻比真實的人數還要多。在三萬二千人之中,有兩萬兩千人是「湊熱鬧」的,僅有一萬人是真的要跟隨基甸去打仗的。但上帝認為一萬人仍然太多(4節),結果上帝只揀選三百人,這些人都是「站著」用「手捧著水舔」的人。從三萬二千人降到三百人,這之間相差足足有一百倍。但聖經告訴我們,有上帝帶領,人的力量就不足道了。人數的多或寡,並不影響上帝的旨意和計畫。

a. 上帝這樣做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要讓基甸在以色列人民中成為真正的領袖,是上帝親自揀選、同在的領袖。不是靠人的力量取勝,是上帝的力量在基甸的身上顯現。

b. 第12節形容米甸人、亞瑪力人,以及其他曠野的部族,總共人數「像一群蝗蟲那麼多;他們的駱駝多得像海灘上的沙粒」,雖然形容得有點過份,但將之與基甸帶領的以色列軍隊三百名相比,卻是極大的對比。這就像在迦密山上先知以利亞一個人對付四百五十名巴力的先知一樣(參考列王紀上第十八章),不是人數的問題,是上帝奇妙的作為。

c. 基甸看起來是很軟弱的領袖,他在先前一再要求上帝證明確實是揀選他拯救以色列人民。現在他心中還是懼怕,上帝知道他的軟弱,再次告訴他怎樣取得足夠的信心。而有那麼多以色列人退回去,不參與此次的戰役,也說明了這些人和基甸原有的心態是一樣的軟弱。若不是上帝的一再鼓舞,以色列人民恐怕早就被敵人消滅了。這說明了聖經作者的觀點:上帝揀選的子民,上帝會在他們最軟弱的時候,幫助他們生存下去。

d. 要注意的是,第13至14節記載作夢與解夢的人,都不是以色列人,而是他們的仇敵。換句話說,上帝不只是在以色列人中,啟示祂的旨意,也會在不信靠祂的人當中,啟示祂奇妙的作為。這一點對我們的信仰認知是相當重要的。

20.七:15—八:3節,這是基甸第一次帶兵攻擊敵人,這次出征幾乎都是上帝帶領,就如同當年約書亞帶以色列軍隊越過約旦河,進入耶利哥城一樣。上帝要約書亞怎樣做,他就照做了。結果耶利哥城不用動一兵一卒就贏了(參考約書亞記第六章)。現在,也是這樣;基甸只帶軍三百名進攻敵人軍營,就使敵人落荒而逃,而敵人數目之多是「像一群蝗蟲那麼多」。單單此次戰役死亡的人數高達十二萬人之多(參考八:10),而基甸帶領的三百名以色列軍人卻是毫髮無損,只不過是疲憊和飢餓而已(參考八:4—5)。

   基甸號召參與此次圍堵敵人逃脫的,有拿弗他利、亞設、瑪拿西、以法蓮等族人。由於以法蓮人並沒有被揀選直接參與攻打的行列,因此有怨言。「搶功」,正好說出人的軟弱。基甸並不因為此次戰役成功而居功,他深知是上帝與他們一起親自作戰。因此,他用「我所做的怎能跟你們相比」來滿足以法蓮人的面子需求。其實,若將以法蓮人的事比較第十二章1至7節,就會明白以法蓮人其實是很怕戰的,常常在戰場上「落跑」。但卻喜歡搶功勞。

21.八:4—28節,整個基甸的故事就是以第23節和27節為中心;這兩節經文是極大的對照,也說出當時以色列人民在迦南地的宗教思想,已經失去了原有摩西、約書亞時代,帶領他們與上帝立下「永遠之約」的基本信仰精神。在第23節清楚說出基甸心中的想法,他不願意當以色列人民的士師,甚至他的兒子也不當士師,真正以色列人民的士師是上帝!這樣的信仰告白才是最重要的。基甸知道他能帶領以色列人民用最少的三百名軍隊擊潰敵方超過十二萬人以上的大軍,且自己連一個損傷的也沒有,這絕對不是他個人的力量所能,是上帝親自帶領。但在第27節卻說到以色列人民又回到偶像崇拜的罪行中,這一點是相當嚴重的錯誤。他這種行為很像亞倫替以色列人民製造金牛一樣,只是亞倫是在以色列人民的要求下鑄造金牛(請參考出埃及記卅二:1—6),而此處的基甸卻是自己提出要蒐集所有的耳環和裝飾品,自己用這些東西鑄造了偶像(以弗得),使以色列人民離棄了上帝。很可能原先基甸是用這種方式讓人民有一個求得上帝旨意的對象,以免他們去敬拜偶像神明,沒想到這尊偶像反而使以色列人民根本無法分別迦南的神明和上帝之間有甚麼差別。因為這裡所用的「偶像」,語音是「以弗得」,若是「以弗得」,則在聖經中是指祭司穿的袍(請參考出埃及記第廿八章、卅九:2—31)。不過,若是穿在身上的衣服,卻是重達二十公斤,顯然有點不太可能,比較像一尊偶像吧。

   這段經文也看出以色列人民並非一開始就相信基甸,是在此次與米甸、亞瑪力人的戰役結束後,他們才發覺基甸確實是他們所需要的領袖。他要求以色列人民繳出他們從米甸人身上搜刮到的耳環,比較正確應該是「鼻環」(請參考創世記廿四:47)。這是迦南地人普遍的一種裝飾品,在這裝飾品上有圖騰,表示有神明保護他們。類似台灣人普遍戴在身上或掛在車子上的「符仔」一樣。

22.八:29—35節,這段經文說明了基甸在以色列人民心中並不是想像中的好,因為他死後,以色列人民並沒有「善待」他的後裔。所謂「善待」,也可作「效忠」解釋。換句話說,以色列人民離棄了上帝,並不記得或懷念基甸曾帶領他們脫離米甸人、亞瑪力人的殘酷對待。他們各族的人各自為政,互不相勸勉敬畏上帝。

a. 第33節的「巴力‧比利土」,是迦南人供奉的所謂「盟約之神」。也可說是整個迦南人普遍都崇拜的神明。且在示劍有座很大的「巴力‧比利土」廟。這就很諷刺地說出以色列人民在信仰上的墮落了,因為當年約書亞是帶他們在示劍重新與上帝立約的,他甚至告訴以色列人民說:「如果你們不願意事奉他,那麼,今天必須決定,你們要事奉的是誰:是你們祖先在美索不達米亞所拜的神明,或是你們現住地的亞摩利人所拜的神明?至於我和我的家,我們要事奉上主。」然後以色列人民齊聲宣誓說:「我們永遠不離棄上主去事奉別的神明!」(參考約書亞記廿四:15—16)曾幾何時,在同樣的地方,他們的子孫卻都改變了!

b. 再者,這段經文另一個主要目的是在交代亞比米勒的出生背景。

23.九:1—22節,為了領導權,往往有所謂的「宮廷內鬥」,嚴重的是親骨肉相互殘殺,為的就是奪權的事。亞比米勒的事件如此,大衛王死後的宮內,也發生此事(請參考列王紀上第一至二章),又例如列王紀下第九至十章所記載有關耶戶奪取王位的事件,都在說明這種宮廷內鬥爭奪權的齷齪行徑。

a. 請注意第4節,亞比米勒用錢收買「一群無賴遊民跟隨他」,這就像今天所謂的「黑道勢力進入民意機構」一樣。他為了奪取領導權,和他的父親基甸一再推託不接受領導地位(八:23)是明顯的相對。積極想奪取領導權的人,心中不會把上帝放在眼裡,因為他想的是:只有我才是領袖。這樣的人不會問:上帝的意思怎樣?

b. 再者,這段經文也讓我們知道以色列人民在迦南地居住一段時間後,已經跟當地人普遍通婚,示劍原本是迦南地人,現在連基甸都是娶示劍女子為妾。這連帶的是在敬拜耶和華上帝時,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引進了迦南地的神明崇拜的行為。這也就是為甚麼後來先知運動中,非常反對參雜著用異教敬拜的禮儀,夾雜在耶和華宗教信仰的禮儀中的原因。也可以從這裡瞭解為甚麼後來以色列人民從巴比倫返回故鄉時,尼希米和以斯拉堅決要求「種族淨化」的原因,為的就是要確確實實地建立以耶和華上帝為領導中心的思想。

c. 第7至21節是約坦說的一段寓言故事。請注意,他這篇寓言是以「詛咒」收尾的。在這篇寓言中,主要在說明亞比米勒的「政變」奪權不會是上帝所喜歡的行為,一定會失敗。他強調基甸為以色列人民所做的貢獻,也希望所有的以色列人民拒絕接受亞比米勒當士師。正如前段所說的,亞比米勒出身示劍的背景,對大多數以色列人民來說,即使是基甸的妾所生,還是會被「不喜歡迦南妻子」(請參考創世記廿八:1、6—9)的思想影響。他的這段話其實也吐露了以色列民族之間不同族者的領導權問題。

d. 第22節說亞比米勒「統治以色列三年」,比較正確的說法是他統治示劍和周圍地區三年。

24.九:23—41節,就像約坦所說的,亞比米勒並沒有得到所有的人民支持,連他自己示劍的「骨肉」都反對他。他從前竄位,現在也有他的族人迦勒想要學他的樣子竄位。只是失敗了。

25.九:42—57節,從第42至49節,主要是在描述示劍城毀滅的經過。注意第45節提起亞比米勒在示劍撒下了鹽在地上,這表示是要使該城成為廢墟的動作。因為土地若是太鹹,就無法耕種。第46節的「伊勒‧比利土」廟,和第八章33節、九章4節的「巴力‧比利土」的名字是一樣的,都是迦南地非常出名的「主神」,主要在表明住在迦南地的居民,共同聯盟的保護神,意思是指迦南地的原住民就是以「巴力‧比利土」為他們各族聯盟在一起的共同見證者。第49節則是應驗了約坦先前的預言,說示劍城將會被火燒光(請參考第九章20節)。

   第50至55節說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件──亞比米勒的死。他的死,不是戰場上去世的,更不是老死或生病死亡,而是一個婦女從塔上丟下一塊大磨石在亞比米勒的頭上,導致他被逼得叫人拿刀砍死他。這說明了一個勇敢善戰的亞比米勒,卻是死在一個婦女用一塊不是戰場武器的家庭用品打死的。人看為最堅強的,往往在上帝的眼中是很脆弱的。難怪亞比米勒覺得非常羞恥,竟然是被一個女人用磨石從塔上丟下打死。這件事一直被以色列人民在坊間傳述著(請參考撒母耳記下十一:21)。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