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導讀(1~25)

1. 一:1—3節,一開始說這本書「是記載耶穌基督的啟示。上帝給他這啟示」,這裡的「啟示」,指的是揭開某些隱藏的事。換句話說,是將過去鮮為人知的事給揭露或彰顯出來。作者特別強調這是「上帝給他這啟示」,也是指著揭開這些隱藏的事的,就是上帝本身。因此,來自上帝的話怎麼說,就是怎麼說的。這也就如同先知米該雅對自己身為先知的一份子,他所表明的態度:「我指著永生的上主發誓,上主對我說甚麼,我就說甚麼。」(參考列王紀上廿二:14)不能有任何增減。

a. 僕人約翰,在第一章1、4、9節,以及第廿二章8節等共有四次提到作者就是約翰。這個約翰到底是哪一位?是耶穌門徒的約翰,或是另有一位?一般來說,傳統上的看法認為是門徒約翰,也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的弟弟約翰。

b. 在第1節提到要揭開的事,是「短期內必定發生的事」,在第3節則說「這一切事實現的日子快要到了」,對比之下就知道這是在預言即將發生的事。也是在警告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些事馬上會發生。

2. 一:4—8節,亞細亞省的七個教會,可參考第11節所提供的資料,這七個教會是:以弗所、示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等七個教會。這七個地方,也是當時的郵政中心,因此,寫給這七個教會的信,應該很快會傳遞到鄰近的其它教會或信徒手中,讓更多的人得到分享。

a. 「七個靈」,請注意,「七」,在聖經裡具有「神聖」的意思。啟示錄的作者非常喜歡用「七」這個數目,例如第12節的「七個金燈臺」;第16節的「七顆星」;第20節的「七個教會的天使」、「七個教會」;第四章5節的「七枝點燃著的火把」、「七個靈」;第五章的「七個印」、「七個角」、「七個眼睛」;第八章2節的「七枝號筒」;第十二章3節的「七個頭」、第十五章7節的「七個碗」;第十七章9節的「七個頭、七座山、七個王」等等。

   (1)我們可以這樣瞭解:「七」這個數字構成啟示錄這本經書的中心主軸,因為作者在開始就清楚說這些是來自上帝親自的啟示,所以是神聖的。

   (2)「七個靈」,在啟示錄裡有幾次提到,包括第三章1節、第四章5節、第五章6節等。它有可能是這幾個意思:一是指七個天使之意。二是指上主的靈(參考以賽亞書十一:2),這「靈」指的是能力之意。三是指與「七個教會」有關。

b. 第5節b至6節,說明耶穌基督就是使所有相信他的人,都因此認識上帝的救恩。祭司,就是在幫助人認識上帝的人。因此,基督徒就是要幫助人透過耶穌基督而認識上帝。

c. 第7節可參考但以理書第七章13節。表明耶穌基督馬上就從天上降下來,這說明了一個基本要點:耶穌基督已經復活了,連那些當年釘他在十字架上,且用槍刺他的羅馬兵丁也都要看見這偉大的神蹟出現,這節經文可比較撒迦利亞書第十二章10節,提到相似的景況。舊約聖經中一再用「雲」來表示上帝的降臨(參考出埃及記四十:34—38,民數記十一:25,以賽亞書十九:1)。

d. 第8節「昔在、今在、將來永在」,意思就是永永遠遠之意。而「阿爾法、亞米茄」,這分別是希臘文字母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意思是從開始到最後,也是指著永遠的意思。代表的意思是萬物的開始者,也是終結者(參考廿一:6)。

3. 一:9—11節,第9節可說是啟示錄的重要主軸;因為在啟示錄中,幾乎就是談「患難」,是指受迫害之意(參考二:9—10、22、七:14);忍耐,這是表示有足夠堅忍的力量承受、抵擋,是勇敢面對,且樂意接受(參考二:2—3、19、三:10、十三:10、十四:12);「主權」,是指生命中以上帝為中心(參考十一:15、十二:10、十七:17— 18)。要注意的是這三者是連結在一起,不能分開的。因為只有在患難中能夠堅忍到底的人,才能分享上帝國的榮耀。

a. 第10節非常特別,因為在這裡第一次用「主日」這名詞,也是新約聖經中唯一使用這個名詞的一次,指的是耶穌基督復活的日子。

b. 第11和第19節,作者表示有聲音要他把「所看見的寫下來」,這是記錄從啟示中所得到的,不是人自己的意思。且是一次連續寫七封信分別送給七間教會。這封信就是所謂的一封信,七份「拷貝」。

4. 一:12—20節,第12節的「七個金燈臺」與第20節對照看,就會發現是指「七個教會」,也就是第11節所記載的那七個教會。

a. 第13至15節,在第13節中的「人子」,這是特別指著從天上駕著雲降臨來的「神子」,與但以理書第七章13節所說的「人子」是同樣的意思。這段經文描述了「人子」的模樣,作者用全身金光閃閃來描述,表示這位「人子」並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神的威力,是令人一眼望去就會在心裡產生震撼的作用。

b. 第16節的「七顆星」和第20節相對照,就知道那是指「七個教會的天使」。

c. 第16至18節說明這位「人子」乃是來審判的,要對所有的人進行審判,且審判是嚴厲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人子「掌握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意思是對死亡和陰間,祂都有絕對的主權。在啟示錄,死亡和陰間都是相提並論,意思都是指死亡。這句「掌握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說明了人子乃是生命的主,可以超越了死亡和陰間的權柄。這樣,我們看到的是「人子」乃是指耶穌基督,因為他勝過了死亡和陰間的力量,祂復活了。「我是開始,也是終結」,這一節和第8節都是說明上帝的屬性(二:8、廿二:13)。先知以賽亞也用「我是開始,我是終結;我以外沒有上帝」(參考以賽亞書四十四:6)來說明上帝乃是個原本存在,萬物生命根源的上帝,除了祂之外,沒有別的上帝可以同時並列。

d. 第19至20節,奧秘,這是指以前不明白,現在清楚了事情的原委,現在發現那實在是件非常神奇的事。
   (1)第19節也可說是啟示錄作者寫此經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將已經看見的事,讓這七間教會知道。
   (2)第20節的「七個教會的天使」這到底是指誰?看法不一;有認為是指「天使」。另有一種看法是給當時教會的「主教」(領袖、例如監督、長老等),他們是帶領人認識上帝、敬拜上帝的福音僕人。第三種解釋是指守護的天使。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民有一種觀念,每個民族都有一位守護者,例如以色列民族的守護者就是天使米迦勒(參考但以理書十二:1)。因此,這七位守護的天使,是誰呢?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或許可以這樣瞭解:是寫給那些在福音事工上非常盡心、盡力的傳道者吧。
   (3)「七個燈臺就是七個教會」,很清楚地,啟示錄作者告訴當時教會領導者或傳道者,教會就像燈臺一樣,是要照亮別人,讓人看見生命的亮光。但並不是光的本身。它是發出亮光的器皿。

5. 第二章至第三章都是記載寫給七間教會信中所記載的內容。

6. 二:1—7節,這段經文是專門說以弗所教會的問題。以弗所城乃是當時小亞細亞最大的城市,也是個海口城市,相當繁榮。不僅是商業中心,也是當時的宗教中心,人民敬拜亞底米神(參考使徒行傳十九:24—27)。使徒保羅在這城傳福音時,曾引起當地人民的暴動,主要原因是因為耶穌基督的福音,使那些原本可以靠著人民敬拜亞底米神而賺錢生活的金匠、銀匠,以及靠行邪術(使徒行傳十九:19)生活的人的生活有危機感。使徒保羅在這城居留有三年之久(參考使徒行傳二十:31),對以弗所教會有一份很特殊的感情。

a. 第2節提到該教會有「自稱是使徒而其實不是使徒的人」,這樣的人也是使徒保羅一再嚴厲譴責的「假使徒」,不但出現在以弗所教會,也出現在哥林多(參考哥林多後書十一:5、12—13)、加拉太的教會(參考加拉太書一:7)。使徒保羅曾警告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要他們注意不要讓「凶暴的豺狼」在教會裡傷害羊群(參考使徒行傳二十:29—30)。

b. 第4至5節說出以弗所教會的問題──失去了當初對基督的愛心。這句話有兩種意思:一是指在福音事工上的熱心。二是指沒有盡到信徒的責任--彼此相愛。而這兩件事都是使徒保羅在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中所稱讚的。他說:「自從我聽到了你們對主耶穌有信心,以及對信徒們有愛心,我就不斷地為你們感謝上帝。」(以弗所書一:15—16a)。但現在這兩項都失落了。啟示錄的作者說,失去這兩項就無法見證福音的意義,也表示一個信徒在信仰生活上的墮落。因此,要他們反省過去的見證,以及趕緊悔改。

c. 第6節的「尼哥拉派」,聖經中沒有提起這個派別的人到底是甚麼問題,不過根據早期教父愛任紐(Irenaeus)的記載,這黨派的人是沈迷在毫無克制的放縱生活中。並不重視傳達福音的工作,反而是偏向教導人怎樣飲食、生活的常識,後來就逐漸發展出放縱情慾的生活方式,因此,被早期教會列為異端。

d. 第7節a句在每次給教會的信中都提起,主要在強調聖靈警告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第7節的b句則是說明「得勝者」所將領受的祝福──在伊甸園中享受生命的果實。這果實是亞當和夏娃所失落的(參考創世記三:22—24)。

7. 二:8—11節,這是給士每拿教會的書信,在這封書信中,作者都沒有任何譴責或是不愉快的話語,信中充滿了愛憐和鼓勵的話語。士每拿教會遇到的迫害有遭人毀謗、入監牢,以及遇到生活需要上的貧困等。這些除了是來自羅馬皇帝的政策性迫害外,也有來自猶太人敵意造成的無辜之災。士每拿有一位很出名的早期教會主教,名叫「波旅甲」(Policarp, 70—168),就是在主後一五五年二月廿三日殉道的。

   第10節說到「十天的苦難」也可以當作十次的迫害,也可說在短短「十天之內」的苦難。「生命的華冠」,指的是來自天上的賞賜(參考腓立比書三:12—14),可說是永恆的生命(參考彼得前書五:4)。這也就是第11節b句所說的「不會受第二次死亡的災害」之意。

8. 二:12—17節,這是七個教會的第三個—別迦摩。這是一個位於內陸的城市,建造在丘陵地上,可居高俯下,是戰略上重要的城市。

a. 第13節「撒但稱王的地方」,意思是這個城市在推動拜羅馬皇帝甚為成功,另外也是希臘神明被普遍供奉的地區。
   安提帕,可以說是亞細亞地區最先殉道者,據說他是被放入銅鍋中用慢火烤死的。

b. 第14至16節提到的問題和以弗所教會遇到的情況相同,就是隨從了尼哥拉派的教訓,指他們在生活行為上放蕩,沒有節制。

   (1)第14節有關巴蘭的故事,可參考民數紀第廿二至廿四章,但這裡寫著說「巴蘭引誘巴勒,教唆以色列人犯罪」。民數記的寫法是:摩押的國王巴勒,用錢賄賂巴蘭,要他詛咒以色列人民。但以色列人民喜歡引用巴蘭的故事改編教導他們的子孫,只要有關於接受賄賂或因為錢財而違背上帝旨意的,都會以巴蘭的故事來比喻。

   (2)「口中的劍」,是指審判的利器,可以剷除一切邪惡的人。

c. 第17節,「隱藏的嗎哪」,指看不見的天糧。嗎哪乃是上帝從天上賞賜下來的糧食。因此,「隱藏的嗎哪」在這裡也是指永生的糧食,是不會敗壞的食物,也是一般人間看不見的,只有天上才有的。

   (1)白石,表示潔白、聖潔之意。在古代,白石也表示貴重。
   (2)新名,比較以賽亞書第六十二章2節,說上帝將給返國後重建的耶路撒冷一個新的名字,那是上帝親自給予的。這裡說明了別迦摩在經過上帝的利劍剷除了那些背判者之後,將會像一個嶄新的城市出現,也需要更改名字,讓新的名出現,顯示它的榮耀。

9. 二:18—29節,這是給推雅推喇教會的信,也是七封信中最長的一封。推雅推喇城市,是一個商業都會。賣紫色布匹的呂底亞就是來自這個城市(參考使徒行傳十六:14),這城裡有不少基督徒,信仰的基礎相當好。他們並沒有因為各種誘惑而離棄上帝的教訓。

a. 第18節說明這位「上帝的兒子」就是鑑察人內心的,他「洞悉人的思想和意念」(23節)。在路加福音書中一再提起耶穌基督具有這種「洞悉」人的心思意念之能力(參考路加福音五:22、九: 47、二十:23)。

b. 第19節是稱讚該教會信徒在信仰生活上的見證,包括有愛心、信心、事奉,和耐心。這也是使徒保羅所說的「聖靈所結的果子」(參考加拉太書五:22)之一部分。

c. 第20至22節,說出這間教會也有敗壞的信徒,他們犯姦淫、吃祭拜過的食物。這是和別迦摩教會的問題相同。這樣敗壞的信仰將會自己帶來生病殘疾,甚至被殺害的慘劇。請注意,這裡說那位「自稱是先知的女人耶洗碧」,可能是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教會女領袖。在舊約聖經中,列王紀上第十六章與廿一章都提到有一位王后名叫耶洗
碧。就是因為她影響了以色列王亞哈離棄了上帝,去拜巴力偶像神明。就像這位耶洗碧一樣,迷惑信徒去吃拜過偶像神明的食物一樣,是信仰上不忠實的態度。

d. 第24至28節,是遵守上帝旨意的信徒將領受得榮耀:包括了來自天上的權柄;星辰閃亮光中的榮耀一般。第26至28節可參考詩篇第二章8至9節。

10.三:1—6節,這是第五封信,寫給撒狄教會的信。撒狄是個相當繁榮又富裕的城市。敬拜象徵繁榮的女神「區伯利神」(Cybele)。

a. 作者指出該教會的問題是:沒有活力,表面上看起來是活的,其實內心是死的。死,代表著信心的認識不足,對所信的,在態度上不認真。因此,在上帝的眼中是「還不完全」的教會。

b. 這樣的教會最需要的就是「儆醒」,因為不知道甚麼時候會遇到迫害,如果沒有儆醒的心準備,屆時迫害一到,信仰馬上就會崩潰而放棄。

c. 第4至5節的「穿白袍」,表示潔淨、聖潔之意。在啟示錄有多次用這詞(參考三:18、四:4、六:11、七:9、13、十九:14)。

   第5節提到「生命冊」,聖經常提到每個人的生命中有一本專門記載人的生命紀錄的冊子,將來審判的時候,這本生命冊將交到上帝手中,作審判的依據(參考出埃及記卅二:32—33,詩篇六十九:28,但以理書十二:1,腓立比書四:3),而在啟示錄這本經書中記載最多次,包括了第三章5節、第十三章8節、第十七章8節、第二十章12節、15節、第廿一章27節等。

11.三:7—13節,這是第六封信,是寫給非拉鐵非教會的信。非拉鐵非城市有交通要道,介於「每西亞」(Mysia)、呂底亞(Lydia)和法利及亞(Phrygia)的隘口,有「東方關口」之稱。這個城市也因盛產葡萄聞名,因此,除了商業活動熱絡外,也因為農作物生產的需要,敬拜偶像神明的風氣甚囂。但是在該城的信徒卻是在信仰上有很好的見證,就像作者在這裡所提起的,他們是能力軟弱,但卻嚴厲遵守了上帝的道。即使是在極為困難下,也是「忍耐到底」,因此將會得到上帝的賜福,有「勝利的華冠」,且是「上帝聖殿中的柱子」。這是七間教會中最受祝福的一間教會,有上帝賞賜的新名,這新的名包含著上帝的名,表示屬於上帝的子民;上帝之城的名,表示屬於上帝的國度,沒有任何人能夠侵犯;上帝的新名,表示新的創造,是新天、新地的開始。

12.三:14—22節,這是寫給老底嘉教會的書信。老底嘉城是在主前二五○年由敘利亞王安提阿哥所建造,並且取妻子的名「老底嘉」(Laodicea)而來。這個城市因為是從以弗所到敘利亞的交通必經要道,因此,地理位置很具重要性。這個城是金融中心,也是當時聞名的成衣製造中心,以及醫藥中心。但是,因為經濟動力很好,生活過得富裕,結果在靈性生活上顯然就不搭調。通常我們在形容一間教會沒有活力,也沒有甚麼新的創意,都會用「老底嘉教會」來表示。導致老底嘉教會這樣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沒有缺乏也沒有受到任何迫害,反而因為物質生活豐富,使屬靈的生命麻痺。因此,作者用「買金鍊的金子、穿白袍、眼藥」等三樣東西來回應這間教會信徒的信仰「病態」。因為在人看來是富足,卻是上帝眼中的「赤貧」;在人眼中是最好的紡織品衣服,在上帝眼中卻是赤身露體;在人眼中是最好的藥品,卻是他們最為需要的眼藥水,好使眼睛明亮,以免瞎了眼。

a. 第19節的「悔改」,這是對老底嘉教會最重要的勸勉之言。並且要他們熱心在信仰的事奉上。
b. 第20節,這一節也被畫家作很好的作畫題材。

13.第四至五章是作者看到的第二個異象,是有關天上的敬拜。在這兩章中,第四章主要是以敬拜創造的上帝為主題,而第五章則是以敬拜拯救者上帝為中心。這兩章也可說是第六章至二十章的引言。

14.四:1—11節,在第3節用「碧玉」、「紅玉髓」的閃耀亮光,以及「彩虹圍繞,顏色像翡翠」來形容這位坐在寶座上的創造者。

a. 第4節,為甚麼是「二十四」的數字?有一種說法是:舊約以色列民族有十二支派,新約耶穌基督的門徒有十二位。主要在說明新約與舊約的共同代表性,表明這是分不開的關係。

b. 第6至8節所描述的「四個活物」實在無法想像那會像是甚麼樣?或許可這樣說:獅子,代表的力量;牛,是勤勞;鷹代表的天空中的霸王之鳥,就像獅子象徵著森林之王一樣。人的臉,所代表的是人的智慧,可以駕馭上述三種動物所象徵的力量。

c. 第8和第11節都是讚美上帝的頌歌。歌頌上帝創造的偉大和美妙。

15.五:1—14節,第五章與第四章最大的差異是:第四章是在歌頌創造的上帝,而第五章是描述上帝乃是個拯救者。祂所差遣的羔羊付出了生命,為的就是要拯救世上所有的生命。

a. 第1節「七個印」,「七」表示神聖的數字,是與上帝有關的數字。這書卷是怎樣的書卷,很難理解。寫的是甚麼也無法得知,只知道寫滿了字。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打開,只有特殊的對象,是要屬於大衛後裔的這位得勝者—彌賽亞,才有能力(或是說才配)打開。

b. 第6節說站在寶座前的是一隻「羔羊」,這表示用來獻祭的牲祭。只有他才有能力打開這卷沒有人能打開的書卷。

   他有「七個角」和「七個眼睛」,角,代表著能力;眼睛(或是靈)表示明察秋毫,絕不會差錯。他受差派到世上來,所看到、聽到的都非常仔細。

c. 第8節的「香」,代表著祈禱。祈禱,乃是與上帝對話。會祈禱,表示人的心中有上帝。他所祈禱的話會像「香」一樣,成為祭品呈現在上帝面前,且有如「香」一樣的好味道。

d. 第9至14節很清楚地是歌頌的詩歌,在歌頌這位如同羔羊一樣被獻祭在十字架上的救贖者。而歌頌者除了這二十四位長老之外,還有四個活物,再來就是千千萬萬的天使,最後是所有的受造物,包括了天上、地下、地底下,以及海裡的一切都在內。第11節的「千千萬萬的天使」表示眾多之意,有數不完的意思。

16.六:1—17節,這一章講到有關「七印」所代表的許多災難,這些災難所代表的是與審判有關。這「七印」可分成兩組,其一是前四組,屬於地上的,後三組是屬於天上的。

a. 第1至8節,這段經文是關於前面四個印,都與馬、騎馬者有關。我們看到的是分別用四種不同的顏色—有白色、紅色、黑色、灰色代表的是征服、戰爭、饑荒、死亡。這在先知耶利米的文獻中一再提起,在上帝的審判中就是以戰爭、饑荒、瘟疫來對付違背祂旨意的人(參考耶利米書十四:12、十五:2)。

   (1)第4節的「紅色」表示著流血,有相互殘殺的事件,這是與戰爭有關。
   (2)第5節的「黑馬」,拿著的是天平(秤),代表的是食物短缺、饑荒。
   (3)第6節的「一公升小麥」,在當時只能供給一個人的量,而「三公升大麥」

,這是給家禽食用的,卻因為小麥的不足,大麥也可充飢的時候,人拿來食用,但卻也僅能供給一個小家庭六口人家一天食用而已。可見饑荒的嚴重已經到了餓死的狀況。
   (d)第8節的「灰色」,代表著死亡。這死亡是與戰爭、饑荒、瘟疫,以及野獸對人的攻擊有關。第8節也可說是前四個印的結論。
b. 第9至11節,這是第五個印。

   (1)第9至11節是第五個印,提到有關許多為福音的緣故喪失生命的人的靈魂等待伸冤。依照出埃及記第廿九章12節的記載,獻祭牲的血,除了塗抹在祭壇的四個角之外,其餘的要倒在祭壇腳下。這裡說那些為福音而殉道的人,他們的靈魂在祭壇下,表示他們為了福音的緣故,獻上他們的生命為祭物,就像羔羊或是牛的血一樣。

   (2)第11節的「白衣」象徵的是永恆的生命。這些為了福音的緣故而喪失生命的人,都將得到永恆生命的賞賜。再者,這一節也提供了一個非常特別的訊息:當殉道者數目湊齊時,彌賽亞會來,也是上帝嚴厲審判世界的時刻來臨。這樣的觀念出現在次經以斯拉續篇下卷第四章36節,和以諾書第四十七章4節。

c. 第12至17節,這段經文是第六個印,這個印很特別,因為所描述的過程與馬太福音第廿四章6至31節所描述的景象相當接近。有些聖經學者認為作者在這裡所描述也不過是將耶穌基督所說的再次重述一遍而已。

   (1)第12節提到有關「大地劇烈地震動」,在第八章5節、第十一章13節、第十六章18節都有記載大地震的發生。
   (2)這段主要在說明上帝懲罰的時刻,整個受造的宇宙將會顛倒秩序,整個天地都將呈現失序的狀態,沒有倖存者可以逃過這樣的大災難。

17.第七章是在第七個印未開封之前插入的一段經文。類似這樣的「插入經文」方式也出現在第十章至第十一章14節。主要在說明這些十四萬四千人被上帝蓋上印的以色列人,以及有一大群數目難以估計的其他各地民族的人,都是得到永恆生命的人。這說明了上帝拯救的來臨,所有得到上帝差遣來的羔羊所救贖的,都將享受這樣的福氣。

18.七:1—8節,這段經文主要說明有十四萬四千人是被蓋了印。這些分別在以色列十二個支派中,每個支派都是一萬二千人。在這份支派中,沒有「但」支派的名字,而有約瑟的名分,卻沒有以法蓮支派的份。這份名單與申命記第卅三章17節說約瑟的角是「瑪拿西和以法蓮」不同。

   沒有「但」和以法蓮的原因有可能和這兩支族拜偶像有關係,特別是「但」支族是最早拜偶像的支派(參考士師記十八:30—31)。另一種說法是「但」族被認為與「敵基督」的傳說有關。但這種傳說可信程度多少,令人甚為懷疑。而以法蓮的問題很可能在以色列帝國於所羅門王去世後,以法蓮支派帶其他十支派分離出去,導致以色列帝國分裂成南北二國有關。

19.七:9—17節,這段經文則沒有像前面一段那樣將得救的族群描述清楚,因為是來自世界各地,人數是多到無法計算。這段主要在說明得救的人甚多,且是來自各民族、部落、國家。
a. 第16至17節正好反應了第六章6節提到饑荒的問題;在上帝的救恩裡,沒有飢餓、口渴的問題,也不會有死亡的威脅,只有安慰、和生命的力量。

b. 特別要注意的是第13至14節,誰才能得到永恆生命?答案只有上帝才知道,不是一般人會明白。

20.八:1—5節,這段經文在編輯上有點奇怪,如果依照經文內容來看,第1至2節之後,應該接續是第7節,讀起來會比較順口。但插入了第3至5節,使原本可順暢的經文反而覺得被中斷了。

a. 第1節,七個印打開,天上突然鴉雀無聲,為甚麼?很可能是災難之大,大到大家都驚訝地說不出話來。所謂的「暴風雨前的寧靜」,是個不平常的寧靜。

b. 第2節,七個天使拿著七支號筒。古時候,號筒是用在戰爭中吹號,或是要宣告重大的事件才用吹號。現在則是要宣告上帝的審判,因此天使手上拿號筒準備要吹號。

c. 第3至5節,這是「另一個天使」,也就是前面七個天使之外的另一個,那就是第八個天使,拿著是信徒的禱告和獻祭的香要呈獻給上帝。可能是因為這樣,第1節才會提到「天上寂靜無聲」,因為任何人敬虔的祈禱都是上帝最喜愛聽的,不准有吵雜的聲音干擾著人對上帝的祈禱。如果這些祈禱內容有誠心實意的懺悔,則上帝的懲罰將會延緩,甚至會減輕或取消。在人祈禱之後,上帝開始進行祂的審判,祂發出聲音,如雷轟、響聲、閃電、地震。

21.八:6—13節,這是首先的四位天使吹號。這四位天使所帶來的都是屬於自然界的災害,包括青草燒掉(7節),海水變成血,海中的生物死了、船隻也損失(至9節),水變苦了,許多人死去( 11節),日月星辰變暗(12節)。請注意這段經文中,以「三分之一」作為一個基準數,包括日月星辰的光輝也是減少三分之一。用「三分之一」,很可能表示著並不是世界的末了,而是還有多數的希望留給人類悔改的空間。

   第13節的「鷹」,在第四章7節提到天上寶座上有四個活物,其中之一就是「鷹」。鷹,是高空中的代表物,牠具有相當犀利的眼力,可俯視地上在跳動的小動物。這裡用「鷹」來表示牠觀察得非常清楚,對地上發生的狀況非常明白,因此牠發出警告聲音說「慘啦」。

22.九:1—12節,這是第五個天使吹號角。這段經文中最重要的是受到嚴厲的刑罰「五個月」,所謂「嚴厲」是因為在這五個月中,被懲罰的人是「求死不得,想死卻死不了」(6節)的慘痛。「五個月」,這可能與蝗蟲的生命有關吧。

   這個災害主要是蝗蟲為主,這些蝗蟲與一般的蝗蟲大不相同,因為牠能辨識誰的額頭上有蓋印為記(參考七:3—4),就像在出埃及之前,誰家的門框上有羔羊血的印記,誰家就可以被天使「逾越」過去一樣。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求生不得,求死更不得。再者,這些蝗蟲有很特別的形狀,包括樣子像「戰馬」,頭上戴金冠,臉像人,女人的頭髮,獅子的牙齒,有胸盔,翅膀會發出馬車般的聲音,有毒的尾刺等共計八項。更特別的是牠們有領袖,名叫亞巴頓。換句話說,這些蝗蟲已經不是一般的蝗蟲,而是來自天上的特別創造產生的。

23.九:13—21節,這是第六個天使吹出的號角聲。
a. 第14節所說的被關起來的四個天使,很可能就是第七章1節所提起的四個「站在地的四極」的天使。他們的工作就是要「殺滅全人類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就是不知道悔改,持續拜偶像,這是上帝最不能容忍的事。這點也是作者最難過的地方,災難這樣大了,人的心還是沒有完全改變歸向上帝的意念(20至21節)。執行此項殺滅命令的,就是二億的騎兵。這些騎兵的裝扮就像前述的蝗蟲一般,不是一般騎兵的樣式,而是非常特別的,包括了這些戰馬口中會噴出火、煙、硫磺。牠們的尾巴像蛇,且是有頭的尾巴。

b. 在聖經作者的觀念中,人不敬拜真的神,心中就會產生「自以為神」的意念。於是會有道德行為規範失序的動作出現。一個心中真正有上帝的人,他會明白上帝將不會輕易放過人所犯的罪過,會有審判臨到犯罪的人的身上。

24.從第十章1節至第十一章14節,是另一段插入介於第六個天使和第七個天使之間的經文,就像第七章插入的段落一樣。就像在第七章分成兩個部份一樣,這段插入的經文也有兩個部份,包括第十章有關一位大力天使手拿小書卷,和第十一章1至14節有兩個證人。

25.十:1—11節,這段經文所描述的內容和以西結書第二章節至第三章3節所記載的內容很相近。
a. 第1至4節,在第1節提到的「大力的天使」很可能與第五章2節所提起「大力的天使」是同一位。作者喜歡描述天使的樣式,與一般想像中的溫柔可親的天使大不相同,因為這是要審判世界的天使,看起來就會令人感到膽怯,因為他有獅子吼叫的聲音,且是一出聲就像打七個雷聲,他的腿像火柱、臉像太陽,右腳踏在海上,左腳則是踏在地上,這種樣式一看就會令人不敢張眼直視。比較特別的地方是,七個雷聲是有說話的內容,且說出來的是秘密,連記錄都不准許。

b. 比較特別的是第10節提到將書卷吞下去,嘴唇感覺是甜蜜,肚子的感覺卻是苦的。為甚麼會這樣?跟聖經所說的上帝的話是甜蜜的(參考詩篇十九:10、一一九:103)很不一樣,也和先知耶利米認為上帝的話使他心裡「充滿喜樂」(參考耶利米書十五:16),以及先知以西結所說的「甜蜜」(參考以西結書三:3)完全不相同。感覺「苦」,所代表的是災難。上帝的話帶來的不是救恩,而是嚴厲的審判,因此,吞進去就是苦。

c. 第11節特別提到這位天使要作者宣佈的對象是普世的,不是單一的對象。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