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認識腓立比書這本書信

腓立比這個城市和教會

  腓立比,這是「馬其頓第一區的一個城市」,「這城也是羅馬的殖民區」,原來的城名是「克尼底斯」(Krenides),後來因為馬其頓王腓力──亞力山大的父親──於主前三六八年,在這個城建造護城河之後改為此名。

[閱讀全文]

腓立比書導讀(1~11)

1. 一:1—2節,就像其他書信一樣,使徒保羅在每封信的開場白總是先自我介紹。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在這封信的開始,並不像其他的書信先強調自己是「使徒」(請參考羅馬書一:1,哥林多前書一:1、後書一:1,加拉太書一:1,以弗所書一:1,提摩太前書一:1、後書一:1),不過和羅馬書一樣,都自稱是基督耶穌的「僕人」(請參考羅馬書一:1)。另外一個特色,就是他常和提摩太或其他同工聯名寫信(哥林多前書一:1—2、後書一:1,加拉太書一:2,歌羅西書一:1,帖撒羅尼迦前書一:1、後書一:1,腓利門書1 節)。

[閱讀全文]

認識歌羅西書這本書信

關於歌羅西城

  歌羅西城是弗呂家的一個城市,位於「梅安德」(Meander)的「里卡斯河」(Lycus)左岸。除歌羅西城之外,尚有兩個重要城市也位於此河的岸邊,就是「老底嘉」和「西拉坡里」。由於水運的便捷,早在耶穌基督降生之前,該城就已經是個名聞小亞細亞地區的商業大城。但在第一世紀中葉之後,該城逐漸沒落而被「老底嘉」和「西拉坡里」這兩個城市趕上。

[閱讀全文]

歌羅西書導讀(1~11)

1. 一:1—2節,就像寫給其他教會的書信一樣,使徒保羅總是先自我介紹。這封信的開始,特別說明是他和提摩太一起寫的。

[閱讀全文]

認識帖撒羅尼迦這兩本書信

帖撒羅尼迦這個城市

  這個城市是在主前三一五年左右,由馬其頓王腓力的女婿「卡珊德」(Cassander)將鄰近幾個鄉鎮的居民集合起來建造而成的。乃是為了紀念自己的妻子,也就是希臘亞歷山大大帝同父異母的妹妹「帖撒羅尼迦」,就將該城命名為「帖撒羅尼迦城」。

[閱讀全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導讀(1~9)

1. 一:1節,西拉,他是使徒保羅第二次傳福音時的同工(請參考使徒行傳十五:40)。他是耶路撒冷教會所派出的兩位代表之一,另一位是巴撒巴的猶大(請參考使徒行傳十五:22),他們兩人在教會備受尊敬,甚至在安提阿教會被稱為是上帝的先知(使徒行傳十五:32)。他和使徒保羅同工,建立帖撒羅尼迦教會。

[閱讀全文]

帖撒羅尼迦後書導讀(1~3)

1. 一:1—12節,第3至4節也是使徒保羅寫書信的一個特色,他常常稱讚收信的教會,希望這樣的鼓舞能帶給教會信徒更多的信心。他喜歡用「信心、愛心、耐心」這樣的詞句來說明一個基督徒應該有的信仰美德。

[閱讀全文]

認識提摩太前書這本書信

  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以及提多書等,這三本書信通常被稱為「教牧書信」。原因主要是使徒保羅在教導提摩太和提多有關在教會裡的牧養事工,因此才被稱為「教牧書信」。在新約聖經中,屬於使徒保羅的書信總共有十三卷,其中寫給教會的書信有九卷,寫給個人的有四卷,就是前述的三本,另外還有一本就是腓利門書。

[閱讀全文]

提摩太前書導讀(1~18)

1. 一:1—2節,就像使徒保羅所寫的其他書信一樣,他先聲明自己是「基督耶穌的使徒」,他之所以成為「使徒」,是直接奉上帝和耶穌基督的命令(參考羅馬書一:1,哥林多前書一:1、後書一:1,加拉太書一:1,以弗所書一:1,歌羅西書一:1)。他之所以有這樣的說詞,是因為有不喜歡使徒保羅的猶太人一再在他所開拓的教會說,使徒保羅並不是屬於耶穌基督的「使徒」。根據早期教會的規定,「使徒」的身分是:「當主耶穌在我們當中出入時──從約翰施洗開始到耶穌被接升天為止那一段期間──始終跟我們在一起的人。」(參考使徒行傳一:22)這是使徒之一的彼得提出的條件,後來補上了馬提亞接替出賣耶穌基督的猶大(使徒行傳一:26)。使徒保羅並沒有這段經歷,相反的,他還曾經迫害過教會。因此,有不少人對他自稱是「使徒」感到相當不能接受。但他強調,自己之所以成為「使徒」,「不是由於人的選召,也不是受人的委派,而是耶穌基督和那使他從死裡復活的上帝指派的。」(參考加拉太書一:1)

[閱讀全文]

認識提摩太後書這本書信

  這也是一封在監獄寫的書信,雖然不是像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腓利門書等四本同列為「獄中書信」,我們從第二章9節可看到他提到說:「我因為傳這福音而遭受苦難,甚至被捆綁,像囚犯一樣。」就可看出他已經在監獄中服刑了。但長久以來,這三本所謂「教牧書信」是否真的是使徒保羅親自所寫的書信,一直是聖經學界所探討的問題。會有這樣的疑問,當然與過去使徒保羅所使用的句型、思想型態等等有密切的關係。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