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以斯帖記這本經書

舊約聖經的分類中,以斯帖記和路得記、傳道書、雅歌、耶利米哀歌等五本被歸類在「聖卷」範圍裡。非常特別的是這五本「聖卷」都與以色列人的節期有關係;例如:路得記與傳道書都與收穫節、住棚節有關,這是慶祝葡萄收成的季節,有連續七天的節期。
雅歌是關於逾越節,而耶利米哀歌則與「亞筆月」九日紀念耶路撒冷於主前五八六年被巴比倫攻入,城破、聖殿毀壞、國家淪陷的事件有關。而以斯帖記是和「普珥節」有關,是紀念猶太人在波斯帝國統治下,從被滅族的危險中脫離出來。一直到目前,猶太人還是在紀念這個「普珥節」,時間是猶太曆的六月十四日(通常是西曆的三月)。在這一天,他們必須讀以斯帖記,且要在這一天大吃、大喝,盡情歡樂。此外,還要分送禮物給親朋好友,就像是嘉年華會,大家也會打扮得花枝招展,並且有各項慶祝活動,但並不因此停止工作。這一點就和逾越節、住棚節大不相同。


引起爭議的問題

  讀這本經書給我們的第一個印象是,它好像在說明普珥節的由來,而這節日的由來又與過去發生過的歷史事件有關,因此,比較像史書。比如說,這本書一再提起以色列人和亞瑪力人之間的歷史冤仇,作者用末底改和哈曼之間的衝突來形容(三:1—6、九:6—9),而這兩個民族之間的衝突,從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參考出埃及記十七:8—16,申命記廿五:17—19,撒母耳記上十五:1—3)。可是,詳細讀起來又不太像史書,因為歷史確實證明波斯帝國是過去所有統治猶太人的外邦人中,對猶太人最寬厚、仁慈的帝國,不太可能發佈消滅猶太人的詔書。而在第九章16節說猶太人「為了除滅仇敵,殺死了恨他們的人共七萬五千名」,這怎麼可能?不會有統治者允許被統治者在其管轄版圖內做這樣的事。

  再者,猶太人的女子可能當上波斯帝國的王后嗎?且末底改是在「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擄走猶大王耶哥尼雅的時候,也擄去一群人」中的一位(二:6),依照列王紀下第廿四章7至17節,這個年代是在主前五九七年,而亞哈隨魯王選擇王后是在主前四八二至四七九年之間,這樣看來末底改的年紀也應該有一百三十多歲,怎麼可能還在王宮裡擔任官職呢?這是不可能的。一本短短一百六十七節的經書,就有這樣多的歷史疑點,要說它是史書,確實很困難。比較正確的瞭解是,作者想借用一個古老的傳說,解釋「普珥節」這個節期的由來和這個節期的意義。就像約拿書一樣,所要傳達的不是確切的史料,而是它的內容所詮釋出來的意義。

這本經書在寫作上的特色

  這是一本以「宴席」作為主題的書,總共提到九次的宴席(一:3—4、5—8、一:9、二:18、三:15、五:1—8、六:14、七:1—8、八:17—19)。開始就以「國王的宴席」揭開故事的序幕,中間提到前後兩位王后也舉辦宴席,最後以猶太人的歡樂喜宴慶祝勝利作結束。同樣是王后的宴席,前者王后華實蒂辦宴席,卻遭到被罷黜的命運,後者王后以斯帖連辦兩次宴席,卻帶來最大的勝利。這當中穿插著歡慶的宴席,相對的也提到哀傷時的「禁食」,突顯出有些歡慶宴席是多麼地不對稱。

  再者,作者很喜歡用「兩次」這樣的數字,這樣的數字在表明作者寫作上是採用「重複敘述」的筆法,以強化故事的戲劇性,並且藉此將故事帶入高潮。例如亞哈隨魯王連續舉辦兩次宴席(一:3、5),他在第二次宴席中,罷黜了王后華實蒂。新的王后以斯帖也是連續辦了兩次宴席(五:4、七:1—2),在第二次宴席中,宰相哈曼被罷黜且吊死在絞刑架上;兩次說明王后以斯帖沒有將自己猶太人的身分暴露(二:10、20);兩次禁食(四:3、16);哈曼有兩次與妻子、朋友商議(五:10—14、
六:13);王后以斯帖兩次沒有被召入宮,冒著生命危險為要晉見亞哈隨魯王(五:1—3、八:3—4);兩次提到太監辟探、提列(二:21、六:2),也兩次提到哈波拿(一:10、七:9);兩次提到亞哈隨魯王的怒氣止息(二:1、七:10);給猶太人兩天的時間去進行大屠殺(九:1、15);亞哈隨魯王兩次同意以他的名字發出詔書,一次是哈曼發的,為的是要消滅所有的猶太人(三:12),另一次是末底改發的,為的是保護猶太人免遭消滅,可以起來「武裝自衛」(八:9—14)。作者是誰、
寫作的日期,截至目前仍然沒有人知道這本經書的作者到底是誰,因為這本經書主要是記載「普珥節」的由來,這是一個猶太人甚為熟悉的節日,而故事也在民間流傳甚久,因此,已經無法確知此書的作者到底是誰了。

  雖然這本書開始就說「故事是發生在亞哈隨魯王的時代」,但是,除了前面已經談過在亞哈隨魯王那個時代和末底改的時代背景有衝突以外,我們從書中談及有關波斯帝國的許多風俗、政治慣例、王宮活動的情況等內容亦可看出,該書寫作的年代應該不會離開波斯帝國滅亡前後太遠,也就是在主前第二世紀左右。但有不少學者認為此書應該是比第二世紀還要早,原因是在「次經──馬加比傳」下卷第十五章36節有這樣的句子說:「眾人決議定這日,永遠為節期,成為定例,就是於十二月(敘利亞話叫做亞達月)十三日,末底改節的前一日。」這樣看來,如果在馬加比的作品裡已經有提到「末底改節的前一日」的「亞達月十三日」,是否也在暗示已經有了「普珥節」這個節日的活動了?若是這樣,則這本書卷應該比主前第二世紀還要早出書。

可分成下列幾個段落

1. 以斯帖入宮被選為后的時代背景:第一章至二章18節。
2. 末底改揭發王宮太監的陰謀,以及宰相哈曼圖謀消滅猶太人的計畫:第二章19節至三章15節。
3. 末底改和王后以斯帖對宰相哈曼計畫的反應:第四章。
4. 王后以斯帖計畫搶救猶太人,宰相哈曼陰謀絞死末底改:第五章。
5. 弄巧成拙的宰相哈曼:第六章。
6. 王后以斯帖宴請亞哈隨魯王,並揭發宰相哈曼的陰謀:第七章。
7. 猶太人進行反撲,大肆進行屠殺仇敵,末底改高升為宰相:第八章至九章19節。
8. 設定「普珥節」的節期活動和內容:第九章20至32節。
9. 附錄:第十章。

如何明白這本書的信息

  這是一個比較嚴肅的問題,因為本書中最後是猶太人採取殘酷的報復手段──反擊、殺戮、滅絕,連同他們的妻子、兒女也可以滅絕,且奪取他們的財物來對付仇敵。這樣的手段絕對不是聖經的教訓,因此,當我們在讀此書時,應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殘酷的報復手段,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意義是甚麼?聖經的作者借用這個故事在暗示、提醒我們,當時猶太人如此的行徑,並沒有為他們的民族、社會、國家帶來更好、更和諧的生活環境,相反的,因為太多的殺戮,只有暗伏更多的災禍連累子孫
。箴言的作者這樣說:「你的仇敵餓了,就給他吃,渴了,就給他喝。你這樣做,會使他臉紅耳赤,羞慚交加,上主也要報答你。」(箴言廿五:21— 22)使徒保羅也這樣說:「不要被惡所勝,要以善勝惡。」(羅馬書十二:21)耶穌基督的話告訴我們:「要愛你們的仇敵,並且為迫害你們的人禱告。」(馬太福音五:44)對抗惡勢力,基督徒不應該手軟,但是當有機會處置那些做惡的人的時候,不要採取「趕盡殺絕」的心態,要用較寬容的胸襟回應,才有平息仇恨的希望。

  再者,這本經書一再提出一個問題:有權位的人,應該用甚麼態度對待人民?亞甲人(亞瑪力人)哈曼有機會當上宰相,只因為猶太人末底改對他不尊敬,就起了消滅整個猶太民族的心,這不是擁有高官爵位的人應該有的態度。同樣的,當猶太人的官末底改得到官位時,也採取同樣殘酷的手段來對待哈曼的家族,以及其他對猶太人不懷好感、敵視的人,也不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使徒保羅說:「統治者不是要使行善的人懼怕,而是要使作惡的人懼怕。」(羅馬書十三:3)基督徒如果有機會成為掌權者,更應該要有這樣的信仰告白:要讓所有人民在我們的身上體驗出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所散發出來的慈愛、憐憫、寬恕。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