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書導讀(31~60)

31.七:14—23節,將這段經文比較馬太福音第五至六章,會清楚耶穌在強調的是,真實的內心,而不是外在的裝飾。

32.七:24—30節,故事的重點就在第25節,這位外邦的女人「聽見耶穌的事」,就像那位患血漏病十二年久的女人「聽見過耶穌的事」一樣。作者很用心地告訴我們,這些在當時社會地位卑微的人,是一聽見耶穌的事,就相信,而宗教領袖是親眼看見也不相信。那麼,我們呢?也許耶穌也有「猶太人情結」的問題也說不定,作為一個人,一個道道地地的猶太人,他也有猶太人「軟弱」的一面吧。當他不想要理會這位外邦女子的時候,這位「聽見耶穌的事」的女人緊緊抓住耶穌不放,一定要耶穌為她的女兒治病,充分顯示出她對所聽見的事的信心。

33.七:31—37節,耶穌醫病的方式很多,有時是只用一句話,有時是用手扶持,現在是用手指頭探進耳朵,且用口水擦在舌頭上。不論用怎樣的方式,都在表明一件事:他在不同的情況下,也有不同的醫治方式。人看見耶穌所行的事,反應又是「非常驚奇」。

34.八:1—10節,這個神蹟除了數目,以及只有餅沒有魚外,整個過程是跟五餅二魚的神蹟類似。

35.八:11—13節,人很奇怪,明明看見神蹟,且有的人是親眼看見神蹟,卻還是希望繼續求神蹟,法利賽人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其實,這種病也一再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想想看,每天太陽出來,我們都不會覺得寶貴,如果連續下雨一個月,那時候,太陽出來,我們就會感覺很特別。相反的,如果連續一年(有人認為只要半年)不下雨,恐怕我們會像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樣,那時基隆市長林水木帶市府一級主管身穿麻衣,擺祭壇向天求雨。

   神蹟是甚麼?正確的了解是:上帝奇妙的作為。想想看,每天早上能夠起床,算不算?或者是要等到爬不起床時,祈求才算?

36.八:14—21節,「酵」,這是猶太人用來表示「敗壞」的意思。所謂法利賽人的酵母,是指法利賽人的假冒偽善之意。希律的酵母,是指他亂倫、殺害施洗約翰的惡行。

   這段經文耶穌再次提起兩個分餅的神蹟,乃是在提醒門徒要從神蹟中學習開竅,因為若不是上帝的旨意,神蹟絕不可能出現在眾人的眼前。法利賽人是看了神蹟,還繼續要求神蹟,希律的跟隨者是法利賽人站在一起想謀害耶穌,因為他們對耶穌的神蹟起反感。

37.八:22—26節,這又是一次特別的醫治神蹟。前一次耶穌用手指頭探進耳聾者的耳朵,用口水擦在啞者的舌頭上。現在是用口水擦在眼睛上,然後按手醫治,而且最特別的是,這次的醫治不是一次就完成,而是兩次才治好。但是這次和前次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耶穌把病患帶離開眾人(七:33,八:23)。

38.從第八章27節開始,可以說是馬可福音書一個很重要的分段點。從第一章14節開始,到第八章26節,這段經文都是記載耶穌在加利利工作的情形,然後,從第八章27節開始,到第十章52節,記載耶穌和跟隨者走向耶路撒冷的途中所發生的事蹟。我們也可以這樣說,第八章26節是耶穌在加利利工作告一個段落,第八章27節開始,是一個新的階段,目標是耶路撒冷。

39.八:27—30節,耶穌在加利利的工作告一個段落後,他向門徒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般人說我是誰?」在門徒答完後,他緊接著問他們說:「你們呢?你們說我是誰?」這個問題也等於是在問門徒說:「別人怎麼說都不重要,你們跟我那樣久的時間,你們對我的了解又是如何?說說看,我是誰?」

   我們信耶穌也有一段時間了,耶穌也會對我們問同樣的問題,我們要怎樣回答?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仰課題,需要時常反問自己。

40.八:31—38節,這是耶穌三次預言自己將受難、死、復活中的第一次。馬可福音的作者很特別的將這三次預言分別編輯在第八章、九章、十章,讓我們讀起來有「連續感」,尤其是第二、三次,在編輯上,作者顯現出非常特別的技巧,都在預言受難之後,緊接著的記事是門徒在爭大小,這樣的編輯手法必定有作者的用意。

   但是最值得注意的是,當彼得才回答說耶穌「是基督」,現在卻要阻止耶穌往耶路撒冷去受難。這就清楚表示彼得並非真的認識耶穌受難的意義。我在「認識馬可福音書」乙文中提過,作者有意藉著這本福音書,說彼得和其他使徒們,已經與原來他們跟隨耶穌時不一樣了,他們已經忘了受難的耶穌,因為他們在耶路撒冷也開始學起耶穌所批判的宗教領袖一樣,有了權威。人建立起「信仰上的權威」,就表示人對耶穌受難的信仰意義認識不夠,因為基督教信仰不是在講究權威,是在談奉獻生命的。

41.九:1—13節,注意第二節說「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悄悄地上了一座高山。」這是耶穌第二次從門徒中帶他們三位跟他在一起,第一次是記載在第五章37節,第三次是記載第十四章33節。為甚麼耶穌會特別帶他們三個?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事,卻苦無資料可尋。也許我們可以這樣了解:這三個門徒在早期教會相當活躍(參考使徒行傳十二:2),且是早期教會重要幹部,有許多關於耶穌的事跡是他們所提供。

42.上高山,也是在表明耶穌在加利利的傳道事工就在此告一個段落,且是達到最高峰。第四節有先知「以利亞」出現,他是舊約聖經中唯一一位沒有死、直接被上帝接到天上的先知(列王紀下二:11),也是先知瑪拉基所預言會在拯救者來臨之前先到的先知(瑪拉基書四:5)。在此,「以利亞」的出現,也是在暗示著耶穌就是那位被預言要來臨的拯救者。摩西,這是代表著上帝的誡命、律例。他們兩人出現跟耶穌說話,象徵著耶穌就是上帝所差派來到世上的拯救者,帶來新的誡命、律例、秩序、新生命。

43.九:14—29節,依照第三章15節所說,耶穌揀選十二位門徒的時候,就已經賜給門徒們「有趕鬼的權」,在第六章13節則說,這些門徒們出去傳福音的時候,也「趕走許多鬼」,並且也「治好」了許多人的疾病。現在怎麼會發生他們無法趕出鬼呢?也許有幾個原因可想:a. 人多,特別是經學教師也來了,使他們心生害怕而失去了「信心」(比較馬太福音十七:20)。

b. 孩子的病太嚴重,超過他們的能力?

c. 孩子的父親可能是看到只有門徒在場,耶穌不在,因此對門徒的能力有懷疑吧(參考24節)。
   第19節很值得我們思考,為甚麼耶穌會說他的時代的人是「多麼沒有信心」?

我們這個時代呢?比他的時代好多少?

   第21—22節讓我們看到這個孩子實在很可能,「從小就有」這樣的病,且都在「死亡」的邊緣;看,不是被鬼扔進火裡,就是被扔進水裡,耶穌看見這個孩子的苦難,於是治好了他。

   整個故事的中心主題就是「信心」,我們看到耶穌告訴孩子的父親說:「有信心的人,甚麼事都能。」這是一句很重要的話,值得我們省思。

44.九:30—32節,這是耶穌第二次預言自己將受難,也是三次預言中最簡單的一次。作者特別強調此次是為了教導門徒,因此,沒有讓民眾知道他們的行蹤。

門徒雖然連這次已經是第二次聽耶穌提起即將到耶路撒冷去受難,但還是「不明白」耶穌的話。

   其實,我們也常常跟門徒一樣,對耶穌的話感到疑惑不解,不是嗎?

45.九:33—37節,我說過馬可福音的作者在編輯手法特別的地方,就是他將耶穌預言受難的記事,第二、三次之後都緊接著門徒們在爭位子大小的事件。別小看這樣的事,突顯出來的是:門徒們真的是不明白耶穌即將受難的意義。或是說,整個猶太民族所關心的還是政治運動,與耶穌所宣揚的「上帝國」信息簡直是南轅北轍。

   耶穌最拿手的教導方法,就是用「比喻」的方式。他傳講上帝國信息也常用比喻,他教導門徒也會用比喻。現在他用「小孩子」當作教材作比喻,教導門徒傳揚上帝國的工作,就是從最卑微如同小孩子著手。「作大眾的僕人」,這個觀念在耶穌的教訓中佔很重要的份量,也是馬可福音的中心題旨。我們可以這樣想:如果基督教會是個以耶穌教訓建立的信仰團契,那麼,在教會裡就應該是學習當「大眾的僕人」,而不是要成為「大眾的首領」。將此段比喻的教導,比較馬太福音第廿五章31—46節,有幫助了解耶穌這個比喻的意思。

46.九:38—41節,這段經文讓我們學習到,基督教信仰應該是幫助我們有更廣闊的心胸看不同信仰態度的人,而不是用「審判者」的角色在看待別人信仰。以基督的名行善,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但絕不要掛著基督的名到處行騙(參考馬太福音七:21—23)。我們社會可以看到許多人雖然不是基督徒,但做起事來,很像基督徒,甚至比基督徒還更符合耶穌的教訓。同樣的,很多自稱基督徒的,做事令人的感覺更像魔鬼喔,早期的教會就發生過這樣的事(參考腓立比書一:15—17)。

47.九:42—50節,這段經文的重點就在「微不足道」這個詞上。將它比較第35節所說的「大眾的僕人」,就更明白耶穌的用心了。人看為「微不足道」者,往往是上帝所重視的。人看為卑微的,在上帝的眼中,往往是最珍貴的。「如果」,這是這段經文的重要字眼。想想看,是甚麼使人的手、眼、腳犯罪?整個動力的來源乃是人的內心之意念。

48.十:1—12節,越來越多的人主張可以離婚,理由很多,聽起來都很讓人覺得「對」。同樣的,也有越來越多的基督徒青年離婚了,理由跟非基督徒也差不多。離婚的問題不是今天才有,早在摩西的時代就有,否則摩西的法律不會提起。如果說結婚是「創造」一個新的家庭,那麼,婚姻本身就是在說明和上帝同工「創造」,這個「創造」是包含與上帝立約,以上帝的話作基礎。因此,任何人要結婚,就必須注意用誠實、敬虔的心與上帝立約。基督徒青年應該重視與上帝立約的信仰看婚姻的問題。

49.猶太人的社會裡,小孩、婦女的地位是相當低的,他們在統計人數時,小孩和婦女常常排除在外(參考馬太福音十四:21、十五:38)。另一方面,他們喜歡帶小孩去找他們所尊敬的長輩為孩子祝福,因此,當這些帶他們的小孩來找耶穌,希望耶穌祝福孩子時,已經在表示他們對耶穌的尊敬。難怪,門徒阻擋這些父母帶孩子來接近耶穌時,會引起耶穌的生氣。將第14—15節的話比較第九章37節,會幫助我們更明白耶穌這段教訓的意義。

   我們可以從這裡思考:父母帶小孩來上主日學的課程,是應該受到鼓舞和肯定,教會也要重視兒童主日學教育的推廣。如果當父母的以為主日禮拜是大人的事,讓小孩失去透過兒童主日學的學習認識耶穌,那是很不符合耶穌這段話的教訓的。

50.十:17—31節,將這段故事用來思考使徒保羅的羅馬書,是很有幫助,因為使徒保羅一再告訴我們,要靠行為得救是枉然,得救是來自上帝白白的恩典。依照猶太人的傳統觀點,這個財主應該是距離得救(或說「永恆的生命」)不遠了,因為有關摩西法律的規定他「從小就都遵守了」 ,可是,他還是感到有欠缺,並且用非常虔誠的態度跑來「跪」在耶穌面前,詢問耶穌關於「永恆的生命」的問題。

   另外一點,我們也可以這樣思考:這個人雖然說摩西法律規定都遵守了,但是我們知道摩西法律中最重要的就是兩條:愛上帝,愛鄰舍。他若是有錢,那麼鄰舍貧窮的人,他是否照顧到了?他有錢,這些財富是怎樣得來的?看,耶穌要他將這些在他心目中看為重要的財富「捐給窮人」,豈不是也在說他是富有的人,他的鄰舍卻有貧窮人,這樣並沒有真的遵守摩西法律。

   再者,第28節彼得說他們已經「撇下一切來跟從」耶穌了,這也是事實,路加福音第五章11節就是這樣記載說:「他們把船靠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耶穌也肯定他們這樣的態度。我們可以這樣想:傳天國福音的人,越少世上的財富,越少牽絆,這樣傳起福音來要輕省得多。想走上帝國之路的人也是這樣。

51.十:32—34節,這是耶穌第三次預言自己將在耶路撒冷受難,這也是三次預言受難中最詳細的一次。耶穌不管門徒或跟隨的群眾怎樣想,他是走在前頭,就像猶太人的牧羊人一樣,都是走在羊群的前面(參考約翰福音十:4)。但是,大家都很害怕,為甚麼?如果這次去是帶領一次大的「政治革命」,必定會帶來很大的死傷,大家「心懷戒懼」也可以理解。如果這次去,真的是走上受難、死的路途,這樣跟隨耶穌又是為了甚麼?顯然地,包括門徒在內,所有跟隨耶穌要去耶路撒冷的人都不清楚為甚麼要走這條路,彼得曾經設法阻擋過,卻被耶穌斥責說他是撒但。想想看,如果是你,你會用怎樣的心情跟隨耶穌?

52.十:35—45節,這段經文被編輯在耶穌第三次預言受難之後,正是作者最特殊的編輯手法之一。前一段經文才說門徒們是「心懷戒懼」的心看耶穌走向耶路撒冷,這段經文馬上說門徒中的雅各與約翰這兩位兄弟,就來跟耶穌要位置坐,很清楚的說明出,前面的「心懷戒懼」所表示的意義是「政治革命」,而不是對「受難的僕人」的認識。這也是為甚麼沿途中,耶穌一再用「小孩」做教材在教導門徒的原因,人喜歡看「大」、「強」、「多」、「壯」,但是在基督教的信仰中可不是這樣,是從卑微、軟弱的角度切入。

   第45節是整本馬可福音書的中心,耶穌就是以僕人的角色降臨到世上來,與最卑微的人在一起。如果我們明白這一點,也當學習這樣的角色,才會明白基督教信仰的意義和精髓。

   想想看,在教會裡當長老、執事,豈不是要像僕人一樣?每次看到有傳道者、長老或信徒在教會的機構中爭位置,這樣的態度跟雅各、約翰差多少?離耶穌在第45節所說的話可距離太遠太遠了!

53.十:46—52節,嘿,瞎子也知道耶穌是「大衛之子」,這表示他雖然眼盲,心卻不盲啊。我們有多少人是眼睛很亮,心卻是瞎了,甚至是嚴重到連神蹟顯現在他面前,他也還再問「這是誰啊」這樣的問題呢!這樣眼盲、心不盲的人,非常清楚自己要跟耶穌要的是甚麼,他很明白地跟耶穌說:「老師,我要能看見!」心盲的人倒是常常不知所云。我們應該常常反問自己,是眼盲呢?還是心盲?

54.從第十一章開始,到第十六章是記載耶穌最後一個禮拜的事蹟,所謂「受難週」就是從這裡開始算起。

   第十一至十三章,則是記載耶穌在耶路撒冷和聖殿裡發生的事,其中最主要的焦點是關於他潔淨耶路撒冷聖殿的事件,因這個事件,馬可福音書的作者用「祭司長和經學教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殺害耶穌」這句話說明耶穌在耶路撒冷的處境。

55.十一:1—11節,一般人喜歡問說:耶穌怎麼會知道他派的門徒一進前面的村莊,「就會看見一匹沒有人騎過的小驢拴在那裡」?當然,最容易的回答是,因為耶穌是神,甚麼事都知道。其實,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在耶路撒冷城裡,或是在猶大各地,耶穌必定有許多仰慕他、尊崇他、愛他、跟隨他的人,當耶穌在加利利傳福音的時候,就有「一大群人跟著他。他們是從加利利、猶大、耶路撒冷、以土買、約旦河對岸等地區以及太和西頓附近的城市來的。」(馬可福音三:7—8)這樣,耶穌要在耶路撒冷城附近的村莊託人找一隻小驢來騎,應該不是甚麼困難的事。

a. 作者將重點放在第二節所說的「會看見一匹沒有人騎過的小驢」這句話,因為這在表明一件事:獻給耶穌的,是最聖潔,也是最好的。這跟第十四章記載一個女人,將一瓶「很珍貴的純哪噠香膏油」,倒在耶穌頭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摩西五經的作者一再強調,獻給上帝的祭物,都是最好的。福音書的作者也是這樣告訴我們,為耶穌所準備的禮物都是最好的,例如東方的星象家獻給耶穌降生的禮物。

   想想看,我們獻甚麼給上帝?為耶穌福音事工的需要,我們準備的是怎樣的品質?最聖潔的嗎?或是最邋遢的?最好的,或是最差的?只要看參加主日禮拜是否提前十分鐘到達禮拜堂,並且坐好準備敬拜,就可知道我們的信仰態度了。

b. 第八節說「有些人拿田野裡砍來的樹枝鋪在路上」,約翰福音則清楚說明那是「棕樹枝」(約翰福音十二:13),這也是所謂「棕樹節」的由來,也是受難週的第一天。
c. 第十一節值得注意,因為這一節說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後,馬上到聖殿去,「各處察看一下」,這句話為第十五至十七節潔淨聖殿的事件預留了伏筆。他並沒有住在城內,而是離開,並且到伯大尼去。為甚麼他要這樣做?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56.十一:12—26節,我曾提過馬可福音書作者最特殊的編輯手法—「三明治」編輯法,就是將一個故事分成兩個段落,中間夾著另一個故事,但是卻在說出一個共同的主題。

a. 基本上我們可以知道這棵無花果樹是有問題的果樹,因為無花果樹的特點是樹葉與果實同時出生,在正常的狀況下,看到葉子就必定可以看到果實,如果看到葉子而看不到果實,就表示該棵樹有毛病。無花果樹通常在六、八、十二月開花、結果,而現在是四月左右的時間,會「長滿了葉子」是很不正常的現象。耶穌可能就是看到這棵樹的「病」,因此說出了第14節這句話:「從今以後,再不會有人吃你的果子!」結果,隔天耶穌和門徒就發現那棵無花果樹枯死了。不過,彼得認為這樣「快」就枯死,是因為耶穌「詛咒」的緣故。

b. 再看看夾在「三明治」編輯中間的「聖殿問題」。耶路撒冷的聖殿就像這棵「長滿了葉子」的無花果樹一般,它是相當「大的石頭」,建造得相當「宏偉」(參考馬可福音十三:1),但是卻沒有真實敬虔的內心,看,祭司們參與做買賣的事,且即使是買賣,也不誠實,因為已經「變成賊窩」。這樣的聖殿和信仰行為所呈現出來的,豈不是跟「長滿了葉子」卻找不著果實這棵無花果樹一樣?難怪耶穌說這些宗教領袖們是「拆毀這聖殿」,但他要把它「重建起來」(參考約翰福音二:19)。

c. 猶太人有兩件事是絕對堅持的,其一是對摩西法律的尊崇,絕不妥協,其二是維護耶路撒冷聖殿的神聖。耶穌潔淨耶路撒冷聖殿的舉動看在那些祭司的眼中幾乎是無法接受的,我們也可以說耶穌後來被釘十字架,是與此事件有密切的關係。

d. 當然也可以將無花果樹的枯萎看成是耶穌詛咒的結果,因為耶穌會行神蹟,詛咒一棵無花果樹枯萎並不會有任何困難。問題是經常有人問:為甚麼耶穌在無花果樹上摘不到果實就詛咒該樹枯萎,這要怎麼回答?

57.十一:27—33節,從第十一章27節開始,到十二章44節,是猶太人領袖接連來與耶穌辯論的事件。
   這段經文提到在潔淨聖殿的事件後,第一個反映出來的就是猶太人最高議會的代表──「三和林」(Sanhedrin)成員──祭司長、經學教師、長老,他們來見耶穌,問他「憑甚麼權柄」潔淨聖殿。耶穌並沒有正面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提出另一個問題反問他們,這問題是關於施洗約翰,他們的看法。我們知道施洗約翰對當時的猶太人社會,甚至是早期基督教會影響很大。當使徒保羅傳福音到以弗所的時候,還遇到有人只聽過施洗約翰所傳的信息,並沒有聽說過耶穌呢(使徒行傳十九:1—4)。這些宗教領袖當然清楚施洗約翰在一般猶太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連他們彼此之間對施洗約翰的角色都有不同的看法,又怎能回答耶穌的問題呢。

58.十二:1—12節,耶穌講這個比喻的資料很可能取材自以賽亞第五章1—7節,他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老師。

   葡萄園,這是指以色列民族,園主是指上帝,佃戶是指猶太人領袖。這樣,很清楚的可以看出這個比喻是針對前面經文提起的猶太人最高議會領袖們說,難怪他們聽了之後會大大生氣,「知道耶穌講的比喻是指責他們的,就想要逮捕他」(12節)。

   第6節是整個比喻的重點,因為這一節說這個園主「只剩他最疼愛的兒子」,為了要讓這些佃戶能依照「契約」繳納佃租,園主也差派這個寶貝兒子去,他還抱著一絲希望,想著:這些人即使再壞,也應該會「尊敬」主人所差派去的兒子,然而,這個兒子的下場卻是更慘,因為這個兒子也是一樣被殺了,且屍體還被拋出葡萄園外。這些佃戶之所以這樣做,為的就是要霸佔這個葡萄園,換句話說,他們忘了他們是誰,他們想要自己當園主,這是整個比喻最重要的地方。

   很清楚地,這個慘死的主人寶貝兒子就是指著耶穌自己說的,而那些僕人就是在比喻早期的先知們。

59.十二:13—17節,猶太人最高議會成員來向耶穌施壓不成後,緊接下來的是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這兩種人會結合在一起確實是很特殊的,因為他們在政治理念上幾乎是南轅北轍啊;法利賽人是很堅持抗拒外國統治者,猶太人的激進黨派者,幾乎就是由法利賽人組成的。而希律黨人則是支持希律家族繼續統治猶太人的政治黨派。因此,這兩種完全不同派別的人會派人來見耶穌,想要「陷害」他,為的並不是要辨明真理、是非,而是他們在耶穌身上發現自己因為虛偽、欺騙帶來的生存危機,才使他們寧願放棄政治理念的差異,要共同除去耶穌。

a. 由於是要找渣來「陷害」耶穌,這樣的動機已經不純正,因此,他們所說的讚美話語也是虛偽、不誠實,雖然他們對耶穌說了這些諂媚的話(14節),但是耶穌並不為所動。

b. 該不該納稅給羅馬皇帝?注意,他們提出的問題是:「納還是不納?」換句話說,他們只要求耶穌作選擇題,沒有其他空間。當時羅馬帝國對其殖民地抽稅是,凡年滿十四歲至六十五歲者都必須納稅,而猶太人納聖殿稅是從十三歲到去世,這樣聖殿稅比那殖民稅還要重,且這兩種稅都是採「人頭稅」徵收。

c. 猶太人曾發起抗稅運動,到耶穌的時代,這種抗稅的餘醞還在,只要看他們在控告耶穌時採用「我們發現這個人煽動我們的同胞,反對向皇上納稅」的理由,就可以發現他們是相當反對納稅給羅馬帝國的。為了要「陷害」耶穌,他們真的是經過深思熟慮,派出法利賽派的人,和希律黨派的人聯手來找耶穌,這樣,如果耶穌說可以納稅,則法利賽派的人可以說耶穌是背叛民族的人,反之,則希律黨派的人可以一狀告到希律那兒,則耶穌就會惹上「叛亂」罪嫌。

d. 每個時代都一樣,今天的世代也相同,想要「陷害」信靠耶穌的人,都會找到相當「精密」的理由來詢問信徒,稍微不小心就會被困住了。耶穌對信仰的事情相當清楚,不會因為人說幾句讚美的話就失去謹慎的心,這點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再者,注意今天社會對我們信仰提出的問題是很重要的,如果認識不清楚,也容易使我們自己落入別人的圈套。

60.十二:18—27節,緊接著來找耶穌的人是撒都該人,他們的身份大多是祭司階級者,因此,也是屬於宗教領袖的人物。他們不但對復活的信仰持反對的信仰,連天使、聖靈也不相信(使徒行傳廿三:8),對聖經的看法是只接受摩西五經,其他像先知的作品一概不承認。他們來詢問耶穌有關復活的事。由於他們只承認摩西五經,因此,對摩西五經必定相當清楚,他們向耶穌提出這個問題時,是經過嚴謹的思考且認為是無懈可擊。只是當他們設計這個問題時,已經將原本摩西法律條文的善意給「放大」了,原本單純用來關心兄弟間的財產,以及照顧去世後無兒女承續財產的寡婦,卻被撒都該人拿來當作否定復活的材料。這就像常常有人把耶穌說「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這句話,故意用來欺負一個善良但無反擊能力的人一樣。

   坦白說,沒有人知道復活後的情景會是怎樣的型態,耶穌在這裡告訴我們,復活後,跟天上的天使一樣,沒有嫁娶的事。想想看,這會是怎樣的生態?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