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322期

撒母耳記上第九至十五章
1.第九章:
第九章至第十章,都是記載有關掃羅被設立為王的經過。第九章認為設立君王的事,是上帝主動提出,並且指示先知撒母耳去執行。
這章有關先知撒母耳和掃羅相遇的故事,在作者筆下是非常有趣的;作者筆下的掃羅和他的僕人並不認識先知撒母耳,掃羅和僕人為了要尋找失去的驢子,想要去問先知,看是否能知道遺失的驢子在何處,沒想到卻遇到先知撒母耳,而被膏立為以色列民族有史以來第一個王。而先知撒母耳依照上帝的指示,要尋找一個適當的人來作以色列人的君王,卻找到一個連想要當君王之念頭都沒有的年輕人掃羅。作者用這種方式在說明一個重要的信息:一切都是在上帝的旨意下完成。而上帝的旨意,跟人所想的完全不相同(參考以賽亞書五十五:8-9);上帝特地揀選便雅憫支派的掃羅,這支派是以色列民族中最弱小的一支,上帝卻選出一個自認家族最卑微的人來帶領以色列人民。
2.第九章1至14節:
在第八章並沒有說明先知撒母耳要膏立誰來當以色列的王,而在這一段經文介紹基士的兒子掃羅,受父親之託去尋找走失的幾匹驢,因為找不着,接受建議去詢問先知,看是否可以得到指示。其實,這是上帝美妙的安排,使先知撒母耳遇見掃羅。
第1至2節,這裡先介紹掃羅的家庭,父親名叫基士,是便雅憫支族的人,也是個有錢有地位的人,掃羅塊頭比一般人高。
第3至5節,掃羅的父親基士遺失了幾匹驢,要掃羅帶一個僕人去尋找,但找遍各地都沒有找到,掃羅想要放棄回家,以免父親擔心。注意這裡提到「蘇弗」,這是先知撒母耳的老家(參考撒母耳記上一:1)。既然找不到驢,他們準備從「蘇弗」回去。這樣說法也在表明掃羅和先知撒母耳根本不認識。
第6至11節,這段經文述說掃羅原本要放棄繼續尋找,但因為僕人建議去拜訪「神的人」,這是指神的僕人,也就是指先知之意,摩西被這樣稱呼,先知以利亞也是被稱為「神的人」(參考申命記三十三:1,約書亞記十四:6,列王紀上十三:1、6-8、十七:18、24)。在這裡「神的人」是指先知撒母耳。掃羅和僕人準備一個「小銀幣」當作給「神的人」謝禮,在路上,他們問一個出來打水的女孩怎樣找到「神的人」。
第12至14節,這些女孩子知道掃羅和他的僕人想要見的人就是先知撒母耳,就告訴他們在山坡的祭壇處可以看見先知撒母耳。因為他正準備帶領以色列人獻祭給上帝,這也可出先知撒母耳也是祭司(參考撒母耳記上七:9)。
3.第九章15至21節:
這段經文很清楚說明,先知撒母耳在上帝的指示下,知道掃羅就是上帝為以色列人揀選要當君王的人,而掃羅本人則是根本都不知道這件事。
第15至16節,上帝揀選,上帝會啟示使相關的人知道。這兩節是整個揀選掃羅為王的中心經文,表明揀選乃是出自上帝的旨意,不是出自人民的意思。用油膏立一個人為王,有如用油膏立一個人為祭司(參考出埃及記廿九:7),表明這個人身上負有上帝所交託的使命,他的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聽從上帝的旨意行事。
第17至18節,上帝讓先知撒母耳知道掃羅就是上帝要揀選出來當以色列人民的王。
第19至21節,掃羅因為不認識先知撒母耳,還在詢問怎樣才能找到「先見」(跟「先知」同樣意思)時,先知撒母耳回答掃羅,並且讓他們知道他父親失去的驢會找回來,同時讓他知道上帝要揀選的對象就是他,這讓掃羅感到驚訝與不安。因為他是屬於便雅憫支族的人,而便雅憫支族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中最微小的,如今,若要他出來帶領以色列十二支派,恐怕是一件非常嚴重的負擔,所以他才對撒母耳說「你為什麼對我說這樣的話」。
4.第九章22至27節:
先知撒母耳在獻祭之後,邀請掃羅同桌共席,並且還有其他的賓客作陪,參加這個筵席的人共計有三十位,等於是公開在宣告掃羅在以色列人中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因為先知撒母耳是「士師」,就是統治者,他用如此的方式對待掃羅,正好可凸顯掃羅地位的重要性。
第22至24節,值得注意的是,掃羅被安排坐在首位,先知撒母耳用這種方式向眾人顯示掃羅的特殊身份。這次的餐會是經過安排的。因此,先知撒母耳事先就有交代廚師要留下特別的肉來宴請掃羅。且是將這塊特選的腿肉「放在掃羅的面前」,這是在接待國王時,才會有的舉動。否則,就是款待上賓時,主人才會這樣做。先知撒母耳故意在眾人面前這樣做,就是要公開宣告上帝要揀選掃羅作為以色列人的王。這很可能和掃羅出身的背景有關;他是便雅憫族的人,可能怕會遇到他族的人,特別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中最大族的猶大族人的不滿,而發生杯葛的舉動。透過這樣的宴席,可以讓所有參與宴席的人看到,連先知撒母耳都這樣尊崇掃羅,其他的人就甭想要有反對的意見了。
第25節,請注意這一節,《現代中文譯本》、《呂振中譯本》,以及《英文標準版》等的翻譯,都是:「有人為掃羅在屋頂上預備好床鋪」,這翻譯是根據《七十人譯本》。但希伯來文的聖經則譯為「撒母耳和掃羅在房頂上說話」(「Samuel talked with Saul on the roof.」),《中文和合本》也是用這個翻譯。這兩種翻譯都可以有適當的解釋,這就如同接待貴賓時一定會準備最舒適的地方。另一點,為了要認識上帝所揀選的第一位國王,先知撒母耳要先對他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才能向以色列人民介紹、公告。
第26至27節,為了要將上帝的話傳給掃羅,先知撒母耳先將掃羅的僕人支開,一路送掃羅到城門邊時,他才將上帝的信息單獨說給掃羅聽。
5.第十章:
這一章說明先知撒母耳膏立掃羅為王的經過。可分成兩個部份,其一是繼續延伸第九章的記載,先知撒母耳將上帝要掃羅當王的事告訴他之後,並且實現了之前先知撒母耳承諾掃羅的事,就是讓他知道父親遺失的驢在哪裡。第二部份是和第八章的資料相同,都是對設立君王制度表示反對的意見。但先知撒母耳依照上帝的指示,選出掃羅當國王。且這種「推選」是在全民之前一步公開選的,並不是立即由上帝直接揀選。
6.第十章1至16節:
這段經文主要在說明先知撒母耳先「私下膏立」掃羅當以色列人的王。然後為了要讓掃羅確信他所領受的權柄是真實的,先知撒母耳給他三個記號:一是會遇到兩個人告訴他要尋找的驢,已經找着了。二是會遇到三個人,這三個人都帶著不同的禮物要去獻祭。三是掃羅將因為聖靈感動,而跟著其他被聖靈充滿的先知一起「忘形說話」。而親友們都驚訝他的改變,但沒有人知道他已經被先知撒母耳膏立為王,而掃羅也沒有說出他被膏立為王的經過。
第1節,這裡說先知撒母耳用橄欖油倒在掃羅頭上,表示確定掃羅是被膏立的以色列王,並且親吻他表示尊敬之意。先知撒母耳讓掃羅知道他當以色列人民的王,就是要帶領以色列人民抵擋來侵犯的敵人。
第2至5節,這是先知撒母耳要讓掃羅相信,上帝真的已經揀選他來帶領以色列民族,因此,要給他三個兆頭,第一是「驢已經找到了」,掃羅原本就是奉父親基士之命,帶僕人去找走失的驢,現在先知撒母耳讓他們知道驢已經找著。第二個記號是在「他泊的聖樹」會遇到三個準備去伯特利獻祭的人。他們很有可能是要去朝聖的旅客。因為他們都攜帶著要獻祭的禮物,包括有「三隻小山羊」、「三個麵包」、「一皮袋酒」等。先知撒母耳告訴掃羅,當他們當中有人拿兩個麵包給他時,他必須收下。第三個記號是在掃羅的故鄉基比亞會遇到一群先知,掃羅會同時和這些先知充滿著聖靈的感動。
第6至8節,先知撒母耳提出此一預警給掃羅,說他將會跟這些從獻祭的山丘上下來的先知一樣,忘形跳舞、彈琴等。先知撒母耳很盡職的提醒掃羅,必須要記得「照上帝導引」的去做,這一點也是聖經的中心信息。先知撒母耳約好掃羅,要掃羅在「七天」之後,到吉甲與他去相會。那時候,他會再次告訴掃羅許多往後該做的事。
第9節,這節也是第十三章的一記伏筆,掃羅並不是現在就成為以色列人的君王,而是需要聽從先知撒母耳的指示行事,而這也是在暗示著:先知是君王的指導者,為要使君王聽從上帝的話語。
「上帝賜給掃羅一顆新的心」,這句話很重要,在說明掃羅已經被上帝膏立為王,他是上帝親自揀選的王,上帝親自改造他,使他成為一個「新人」。這種「新的心」,可從他加入了先知「忘我」的舉止看出來。他甚至可以領受來自上帝的啟示,也因此有人傳說掃羅也是「先知」中的一位(參考第11節)。
第10至13節,先知撒母耳在第4至6節所說的預言在這裡實現了,也因此,讓當時的人誤以為掃羅也是個先知。因為有上帝的靈在掃羅身上,因此,掃羅也有「受感忘形說話」的經歷。
第14至16節,掃羅回到家裡,他家裡的親人一定聽到鄉親們都在討論著掃羅「是先知嗎?」這問題,因為這也牽涉到他家族的事,因此,這些父執輩的人都很關心並詢問掃羅到底發生甚麼事。但掃羅只說他去見先知撒母耳,並沒有說他受膏立為王的事。
7.第十章17至27節:
這段經文描述先知撒母耳用抽籤的方式,為以色列人選出第一位君王,結果就如同上帝所預定要揀選的人,這人就是掃羅。在這之前,只有先知撒母耳和掃羅他們二人知道,但他們都沒有對外說出先知撒母耳已經用油膏立掃羅的事。民眾也僅只知道由先知撒母耳為他們尋找一位君王,他們也一直在期待這件事早日有消息。因此,這段經文也可說是接續第八章,說明撒母耳依照以色列人的要求,尋找一位君王來統治帶領他們。
第17至19節,先知撒母耳傳遞上帝要給以色列人民的信息,主要在說明下列幾件事:
一是:祂是用大能的手,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神。這句話可說是聖經中非常重要的提醒話語,要以色列人注意,他們能夠存活到現在,都是因為上帝用大能的手帶領他們出埃及的結果。這句話也是用來警告以色列人,若是忘記上帝拯救的恩典,他們無論現在擁有甚麼,都將化為烏有。
二是:「他是你們的上帝」,這是一句立約的用語。完整的句型是:「我要作他們(指以色列人)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參考耶利米書十一:4、廿四:7、三十:21、三十一:33、三十二:38,以西結書十一:20、十四:11、三十七:23、27,撒迦利亞書八:8)。
三是:以色列人「厭棄」上帝。會有這樣的說法,是認為君王制度會破壞他們和上帝之間立約的關係。
四是:要以色列人民選出自己的君王。先知撒母耳採取的方式是「按支族和宗族的次序集合」。這裡的「支族」,是指「大支派」,就像呂便、西緬、猶大等秩序排列。而「宗族」也可以說「一千人」的意思。
第20至22節,這段經文描寫整個揀選的經過,就是用「抽籤」的方式進行。這裡的「揀選」,原文就是「抽籤」。先知撒母耳會用這種「抽籤」方式,很有可能是他並不支持這種君王制度,因此,以此方式來表示責任並不在他。先是抽中便雅憫支族,接著從便雅憫支族中抽籤選出「瑪特利家族」的人。再從這個家族選出「基士」的兒子掃羅。比較奇怪的是,就在此時,掃羅竟然躲藏起來。這可能和第九章21節所說的話有關,他自認不配當以色列民族的領導者。就像這一章27節所說的,有些人相當懷疑掃羅是否有能力「救」他們,他們甚至有點瞧不起掃羅。
第23至24節,雖然掃羅躲藏起來,但上帝既然揀選了他,就指示大家他躲藏的地方。先知撒母耳就在眾人面前宣佈掃羅就是以色列人民所祈求要設立的君王。「吾王萬歲」,這句話並不表示他們都是誠心實意地支持,而是因為這是他們抽籤選出來的王,就必須接受。
第25節,可參考第八章11至18節,先知撒母耳曾經警告過以色列人的事,在這裡又再次說明了一次。另外依據申命記第十七章18節摩西法律的規定,要抄寫一份摩西的法律規章給新任的國王掃羅,好讓他知道遵行上帝透過摩西所頒布給以色列人的典章律例。「存放在上帝面前」,這表示這份抄寫下來的摩西法律,以及警告國王的話語,都以上帝作為見證人。用這種方式來表示這些記錄抄本的內容,就是以色列國王治國的基準。
第26至27節,有一群支持掃羅的人,跟隨掃羅去,這些人可能有意要保護掃羅的安全。但也有瞧不起掃羅的人,很可能是和掃羅是出身便雅憫支派有關係,因為這個支派在以色列十二支派中,是最弱小的一族。因此,即使他們瞧不起掃囉,也只能接受。但「掃羅卻沒有說甚麼」,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處境。
8.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主要是在回應第十章27節所記載的,在以色列人當中,有人因為抽籤選出來的第一位國王是掃羅而感到不滿,認為他無法「救」以色列人民脫離敵人的手。這一章就是在說明只要是上帝揀選的人,必定有能力帶領上帝的子民脫離敵人的壓迫、攻擊。因為上帝會與祂所揀選的人同在,使他有能力完成被揀選的使命。
9.第十一章1至7節:
掃羅雖然已經被抽中選立為以色列人民的國王,但他並沒有王宮或是特定的地方執行他當國王的工作,而是和平常一樣,繼續在田裡工作。這可能和他們過去從來沒有過君王制度有關。再者,當時以色列人民要求設立國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要打仗(參考八:20、九:16)。因此,平時若是沒有戰事,國王就像是平民一般過生活。
第1至3節,這段經文記載亞捫人要攻打以色列人民居住的基列境內的雅比城。而且他們的態度傲慢,高傲到連該城人民想要投降,也得每個人挖出一隻眼睛當作投降條件,這真的是非常殘酷。為了投降而挖掉右眼,不但是一種凌辱,更嚴重的,是使他們失去作戰的能力,因為使用弓箭需要用右眼。雅比城的長老要求寬限七天去請求援助,如果沒有結果才接受拿轄的統治。
第4至7節,掃羅在聖靈感動充滿下,馬上使他從一個農夫,成為一個道道地地的軍事領袖。他決定帶領以色列人民去跟亞捫人打仗。為了要激勵以色列人民,他宰殺兩頭牛,除了當獻祭之外,也在表明所有的以色列人民都必須參與打仗,這是關係到整個民族生存的要件。要注意的是第7節,這裡說上帝的震怒使以色列人民害怕,這裡的「震怒」也可以當作「恐懼」解釋。意思是上帝使以色列人民都意識到:這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整個民族可能會淪為殘廢的奴隸,是他們有尊嚴生存下來的一次機會,進而激發出連結的強烈意念。果然,以色列人民都「同心合意出來應戰。
10.第十一章8至15節:
這段經文記載掃羅第三次被肯定為以色列人民的王,也是第三次舉行就任儀式。第一次在第十章1節,第二次記載在第十章24節,這次是第三次。
第8至10節,為了要抵抗亞捫人對以色列人民的恐嚇和羞辱,掃羅號召全體以色列人民出來抵抗,共計集結三十三萬大軍,同時派遣特使去告訴雅比城人一定會得到全體以色列人民的救助。但另一方面,他們回覆給亞捫人錯誤的訊息,說是會投降任他們宰割。
第11至12節,在掃羅的帶領下,以色列軍隊不但打敗了亞捫,且是大獲全勝。讓大家肯定掃羅確實是以色列人民的王,如他們所期盼的,可以帶領他們上戰場打仗(參考八:20)。
第13至15節,先知撒母耳要大家都到吉甲去,要在吉甲的祭壇前設立掃羅為以色列人民的君王。這一次才真正完成以色列人民設立君王制度的程序,表明:以色列的君王必須向上帝負起照顧上帝子民的責任。這樣前後共計三次,這次才是使所有以色列人民完全順服掃羅統治的開始。
11.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也可說是先知撒母耳「退休」的告白,就像約書亞在去世之前對以色列人民最後的忠告一樣。現在先知撒母耳一再叮嚀以色列人民,必須專心事奉上主,遵守祂的誡命,這樣才能保有上帝所賞賜給他們居住的土地。為了要表示他所說的話是可信的,先知撒母耳還施行了一次神蹟,來顯示他所說的話都實現了。
12.第十二章1至12節:
這段經文是先知撒母耳用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歷史,讓他們知道選擇君王所呈現出來的信仰問題。這裡雖然沒有寫出是在甚麼情形之下聚會而說的,但很可能和重要節期有關,這點可從第17節所說的「旱季」看出,是在收割的季節,也許就是「五旬節」的時候,民眾聚集相當多,許多遠地的以色列人,都會相聚到當時的敬拜中心--米斯巴,獻上「初熟的果子」給上帝(參考利未記廿三:9-11、14)。
第1至3節,先知撒母耳表示他已經為以色列人選出一位新的王。現在他自認是「已年老」。第3節是非常特別的一節經文,先知撒母耳為甚麼會提出這麼嚴肅的問題,要以色列人指出他有沒有犯錯?他提出幾個問題:一是貪婪、二是欺騙、三是收受賄賂。這三樣其實都是指著一點:誠實。先知撒母耳認為自己很誠實地在帶領他們。因此,他問以色列人民是否有發覺他犯了上述三件事,若是有,可以在新王的面前控告他。他這樣說是為了要表示自己是很清白的卸下領導者的地位和角色。他會提出的這些問題,很可能在暗示以色列人民當中有人控訴他兒子有上述這些不正當的行為,是和他有關係。而他現在要表明的是:如果他的兒子真的犯了這些事,是跟他有關係,他願意接受新王的制裁與懲罰。
第4至5節,民眾不但當場表示他們承認先知撒母耳確實是清白,且是用發誓的語句表明他們對先知撒母耳的確信。
第6至8節,先知撒母耳很清楚地從歷史經歷來提醒以色列人民,他先從上帝揀選祂的僕人摩西和亞倫帶領他們的祖先出埃及,這是上帝所行的奇妙神蹟。他要是在讓以色列人民知道謹記出埃及的歷史,才會使他們知道保存感恩的心,要記住他們今天能有這片迦南土地可居住,就是上帝特別的恩典。
第9至12節,緊接著先知撒母耳要「指控」以色列人,說他們經常忘記上帝以及與上帝的誓約,而離棄上帝,去拜別的神明(參考士師記二:10-13、18-19),也因為這樣才會有外族人,包括非利士人、摩押人,和夏瑣城的將軍帶領軍隊來攻打他們,這也是他們承認的事。當以色列人民在異族統治之下受苦時,他們呼求上帝,上帝就差遣「基甸」、「巴拉」、「耶弗他」等士師帶領他們,使他們有平安的日子可過。但現在為了要抵抗亞捫王拿轄的攻擊,竟然是要求先知撒母耳為他們立一個王,只是為了要找人領導他們抵抗外族人的侵犯(參考撒母耳記上八:20、九:16)。先知撒母耳認為這是因為以色列人民已經對上帝的帶領、庇護,失去了信心的緣故,所以才會提出這個要求。
13.第十二章13至25節:
先知撒母耳一面控訴以色列人民背叛上帝,但他依舊苦口婆心地勸勉他們,在新選出來的國王帶領之下,一定要記得遵守上帝的誡命,只有事奉、敬畏上帝,這樣才能使他們安心地生活。否則,就算是設立了君王也是一樣會腐敗、滅亡。整個來看,問題並不是在於君王制度是否比較好或是比較壞,關鍵要點是對上帝有否忠實。
第13至14節,先知撒母耳提醒以色列人民,他們對上帝的祈求,上帝已經應允了他們,給他們一位新的王帶領他們。他們若是敬畏上帝,專心事奉、聽從上帝,包括這位新的王在內,大家都這樣遵從上帝的話語,一定可以安居生活,平安無事。
第15至17節,相對的,若是他們悖逆上帝的旨意,不遵守祂的誡命,上帝就會成為他們的敵對者。先知撒母耳為了要證明他所說的警語,他要以色列人民注意看一個異象:在乾旱的季節裡,他要祈求上帝使天打雷下雨,用這當作警告的景象。
第18至19節,上帝垂聽先知撒母耳的祈禱,果然出現天打雷下大雨,以色列人民都因此而懼怕上帝發怒。
第20至25節,先知撒母耳很嚴肅提醒以色列人民,一定要專心事奉上帝,絕對不可以去拜假神,這樣,上帝就會永遠是他們的幫助者、守護者。而先知撒母耳也承諾會繼續教導他們。在這裡,撒母耳說上帝要他繼續替以色列人民禱告,幫助以色列人民「行善道走正路」。
14.第十三章:
從第十三章開始到第十五章,這三章經文都是記載掃羅當上以色列人民的王之後,發生在他身上的各種事件,特別是在國防防衛的事上,足見掃羅確實是個很有見解、領導能力的王。在這三章中,很清楚在描述掃羅和非利士人、亞瑪力人之間的戰事。但也同時描述掃羅當上了王之後,有脫離先知撒母耳教導的傾向,終至兩人漸行漸遠,因為掃羅不聽先知的指導,這不是上帝喜愛的行為。因為先知撒母耳是上帝所喜愛的僕人,而掃羅則是先知撒母耳所膏立的王。他拒絕先知的教導,等於是在拒絕上帝一樣,那是非常嚴重的事。
15.第十三章1至14節:
這段經文主要在說明上帝透過先知所膏立的君王,並不表示這君王就可以取代先知的角色,或是用藐視的態度看先知工作的重要性。因為忠實的先知就是上帝忠實的僕人,聽從先知傳遞上帝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事。這段經文中也說出君王設立、擁有權柄之後,想將上帝忠實僕人先知角色的重要性降低,這不會是上帝所想看到的事。上帝有權膏立、揀選誰當國王,上帝就有權廢除拒絕聽從祂的人。這一章也記載先知撒母耳又發揮了他對公眾事務的影響力,可看出作者有個明確觀點:即使是有了國王領導以色列人民,但先知的角色和工作,依舊是代表著上帝,負責傳遞上帝的信息,因此,在以色列人的社會中還是具有不能疏忽的權威。
第1節,這裡《現代中文》譯本沒有出現第1節,但有些版本有第1節這樣記載著:「掃羅登基年四十歲,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時候。」(參考《中文和合本》、《台語版》等二種版本都有這節,且翻譯相同)。天主教思高聖經學會的版本完全不同的資料:「撒母耳三十歲登基,作以色列王四十年。」思高學會用「四十年」,是依據使徒行傳第十三章21節:「後來,他們要求有一個王,上帝就從便雅憫支族選出基士的兒子掃羅,立他作他們的王,前後四十年。」
第2至4節,這裡說掃羅知道怎樣用兵的策略抵抗非利士人的侵犯。這也說明了現在的掃羅已經不再是一個在田裡放牛的農夫,也不是一個唯先知撒母耳的話都順從的領導者。現在的國王掃羅,是有自己的主見,且會自己調兵遣將、運籌帷幄於戰事的君王。而且在他身邊也有一個相當優秀的軍事幕僚,就是自己的兒子約拿單(參考十四:49)。因此,掃羅可以將精選出來的精銳部隊撥出一支給他率領指揮。而拿單確實也很有能力,就在「迦巴」這地方殺了非利人的指揮官。掃羅聽到這消息認為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他鼓勵以色列人趁機而起,藉此打退非利士人。有許多以色列人響應,掃羅於是號召他們集合在「吉甲」。
第5至7節,這段經文可看出非利士人在當時是相當富強的國家,遠非以色列人民可抵擋(參考第19至22節),從武器就可以看出非利士人已經有很尖端的兵器,而以色列軍隊卻只有原始的武裝設備而已,這當然和他們遊牧生活有密切關係。加上聽到非利士人派出的軍隊都是菁英,兵員之多向海灘上的沙粒,讓以色列人民驚駭、不安,趕緊躲藏到所有可能藏匿的地方,甚至逃到約旦河東岸去避難。
第8至14節,這段經文應該可以當作一獨立的事件來看。在編輯上若是與前段併在一起讀,會感覺有些混亂,因為這裡插入了等候先知撒母耳的記事。有些學者認為這段經文是為了要說明先知撒母耳和掃羅之間有的裂痕,這種裂痕產生於掃羅被膏立為王,且深受人民愛戴之後,便對先知撒母耳的命令或指示,不再像過去那樣願意聽從。
第8至9節,這節「人民開始離棄掃羅」,為甚麼會這樣?作者沒有進一步說明。有可能和前述的戰爭之事有關,人民害怕,因為過去有先知撒母耳帶領他們對抗非利士人獲勝。而且上次與亞捫人打仗,也是用先知撒母耳的名呼召民眾(參考十一:7),且有先知撒母耳在場(參考十一:12)。現在若是沒有先知撒母耳在他們當中,且發現非利士人已經集結龐大軍團,有一股作氣要消滅以色列人民之態,這讓以色列人民大為恐慌。以色列人民因為看不到先知撒母耳在他們當中為他們祈求上帝的幫助。加上大家看到掃羅等候先知撒母耳的時間已經超過原訂的「七天」,可能因為這樣,讓以色列人民對掃羅的權威和信任感有了疑惑,大家因此紛紛離棄掃羅而去。連掃羅自己都因為等候而失去信心,於是自己取代了先知撒母耳當祭司的角色,做獻祭的工作。掃羅會這樣做,是因為過去的經驗和傳統民俗信仰,軍隊要出征之前必定先舉行獻祭禮儀,並且詢問神明的意見,否則沒有軍人敢出征。
第10至11節,但就在掃羅進行獻祭的這個時候,先知撒母耳來到用很嚴厲的話質問掃羅:「你做了甚麼事呢?」這句話的原意是:「你為甚麼要做這樣的事呢?」掃羅將他心中的不安說出來,重要的是「人民離棄我」這句話。他向先知撒母耳傾訴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因為先知撒母耳延遲到吉甲,導致人民對掃羅的信任度降低,紛紛離棄他,而他想要及早獲得上帝的應許,好知道是否可以攻打非利士人。他這樣的回答,等於是承認自己扮演了祭司的角色工作。
第13至14節,先知撒母耳非常清楚地譴責掃羅是對先知的信任不足,且對上帝的信心不夠。若是掃羅對上帝的信心夠,就一定會等待先知撒母耳來到,並且透過先知來詢問上帝的旨意。因為先知撒母耳曾經很清楚告訴過他,會讓他知道應該做的事(參考十:8)。先知撒母耳在這裡很清楚指出掃羅「沒有遵守上帝的命令」,這句話是非常嚴肅的指控。國王若是沒有帶頭遵守上帝的規律,人民就更不會遵從。但這裡並沒有明確指出到底掃羅是哪些地方「沒有遵守上主的命令」,並不必然是和獻祭的事有關,可能還有其它的問題。也在這裡先知撒母耳清楚告訴掃羅,他的王位將會由別人來取代。上帝要立新的王。因此,第14節也為後來上帝揀選大衛接替掃羅的王位,留下一記伏筆。
16.第十四章15至23節:
這段經文說明非利士人準備全面進攻以色列。不但這樣,更讓以色列人民擔心的是,他們的武力兵器根本就不能和非利士人相抗衡。因為他們連製造刀槍的能力也沒有。上次先知撒母耳帶領以色列人打敗非利士人,也是一樣沒有任何武力兵器,但卻能夠打贏他們,靠的就是耶和華上帝的幫助。聖經作者相當強調的一點,就是戰爭並不是完全靠武力兵器,而是倚靠上帝。而上帝會拯救、幫助敬畏他的人(參考詩篇三十三:16-19)。士師時代的底波拉打敗夏瑣的迦南王耶賓,就是倚靠上帝,而不是倚靠武器(參考士師記五:8)。
第15至18節,這裡很清楚說出先知撒母耳離開了掃羅,這表示掃羅將失去先知撒母耳的輔導,這已經為他往後偏離上帝旨意留下一記伏筆。掃羅身邊僅剩下六百個忠心的跟隨者,加上他很英勇的兒子約拿單,掃羅帶領這些跟隨者和非利士人準備開仗。
第19至23節,這段經文已經清楚描繪出,非利士人的軍隊和以色列的軍隊,二者之間強弱差距太大。若是這樣打下去,以色列人軍隊絕對會垮,且是慘重傷亡。不用說兵器、武力,單說人數就相差太多;非利士人軍隊多達「三萬戰車、六千騎兵,和無數的步兵,多得像海灘上的沙粒一樣」,而以色列的軍隊也只不過是跟從在掃羅身邊的六百人、約拿單身邊的一千人。
再者,這裡說非利士人不准讓希伯來人「製造刀槍」,然後解釋說非利士人會打造各式各樣的兵器,和耕耘用的器具。這些都在說明當時的非利士人已經發展得相當先進,比起以色列人民是先進甚多,以色列人民雖然進入迦南地,但似乎還是停留在放牧的生活型態中。因此,他們最普遍的武器,就是弓箭和甩石機,就像上次亞捫人威脅要挖掉他的右眼(參考十一:2),這樣會使他們無法再使用僅有的兵器。整個以色列軍隊只有掃羅和兒子約拿單,他們兩人有刀槍這種非常「現代化」的兵器而已。這就如同以今天的美國和非洲小國一樣。這段經文也說出以色列人民若是有「現代化」的農具,就必須付出很高的代價。看起來,這次的對仗是使以色列軍隊想要逃離都會有困難,因為非利士人已經駐守在「密抹隘口」,這是一個重要的防守要地。
17.第十四章:
這章經文主要在說明以色列人民在掃羅父子的帶領之下,抵擋了非利士人龐大軍隊的壓陣,原因是掃羅的兒子約拿單確實是個智勇雙全的領導者,甚至比掃羅更具有領導能力。但作者要說明真正使以色列軍隊打贏的,並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因為有上帝帶領,是上帝決定要將非利士人交給以色列人民,才讓以色列軍隊能夠以寡敵眾。作者努力透過這段故事來說明一個中心主題:若是掃羅知道能夠聽從上帝的話,約拿單應該是非常適合接續掃羅當以色列的王。可惜,因為掃羅沒有遵行先知撒母耳的話,使上帝決定要更換以色列人的統治者。另一方面,也可從這章經文中看出掃羅並沒有像過去第十一章那樣精明有智慧,相對的,現在的掃羅不僅是優柔寡斷,甚至是顯得有些膽怯,這樣的人,已經不適合當領導者。
18.第十四章1至15節:
這段經文述說掃羅的兒子約拿單確實是個智勇雙全的領導者,他帶領身邊的侍衛進入敵營非利士人的陣中去突擊,結果攪亂非利士人,使他們喪膽逃逸。
第1至3節,這裡提到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是個很有勇氣的將軍,他要身邊的侍衛跟他潛入敵營。而且這件突擊的計畫保密到非常完美,都沒有人知道約拿單離開了營地。
第4至7節,約拿單對他的侍衛說明突擊的計畫,更重要的,他深信上帝一定會幫助以色列的軍隊贏得勝仗。
第8至10節,約拿單對侍衛說明他的計畫,就是故意讓非利士人看見他們兩人,若是非利士看見且邀請他們過去,就是上帝會讓他們打贏此次戰役的記號。
第11至12節,果然非利士人用鄙視的語句和態度,要約拿單和侍衛兩人過去他們的陣營,約拿單很清楚這是上帝將非利士人交給以色列軍隊,這次一定會打勝仗。
第13至15節,就這樣,約拿單和他的侍衛,他們兩人就在短短時間內,殺了約二十名非利士人的士兵,這讓非利士人的陣營大為震驚和恐慌。
19.第十四章15至23節:
這段經文看出掃羅確實是後知後覺的領導者,他是看到非利士人軍營大為混亂,才發覺敵方有了狀況,且發現這種狀況似乎和自己的軍營可能連帶密切關係。因此,下命令清查軍隊的人員。
第16至17節,這時候掃羅的哨兵發現非利士人軍營有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的特別在於敵方軍隊中有慌忙奔逃的現象,表示是出了極大的問題才會有的景象,於是馬上去通報掃羅。會有這樣的景象之因,當然和上帝引起的地震有密切關係,因為只有在強大的地震之下,馬匹才會驚慌大聲呼叫,且會用力掙扎要脫離繮繩奔逃。再加上約拿單和他的侍衛,殺死了二十個非利士人的士兵,使非利士人更加心慌焦急和不安。而此時掃羅下令清查人數,他可能也擔心自己的部隊會受到敵方的影響,所以想先查清楚到底是誰不在營區。結果竟然查出是自己的兒子約拿單和他的侍衛。
第18至19節,這裡說掃羅要祭司亞希亞「把以弗得捧來」,這是因為在以弗得上頭安著「烏陵」與「土明」,可用之來詢問上帝的旨意(參考民數記廿七:21)。而現在亞希亞穿著以弗得,且是在基比亞營區。因此,掃羅要亞希亞來,為的是想透過祭司詢問上帝的旨意。但後來又放棄,不再詢問了。掃羅看到是攻擊非利士人的大好機會,就不想要再問上帝,這也表示在他心中,上帝已經逐漸不再重要了。
第20至23節,掃羅利用非利士人陣營大亂之際,進攻非利士人陣營,而這時,原本擔心而躲藏起來的,包括原本已經背叛非利士人的,看到情況大好,都轉向跟在掃羅這一邊。這都在表示:這些臨時轉向的人,就像掃羅一樣,看見機會來臨,就忘記需要上帝一樣。
20.第十四章24至46節:
這段經文再次顯示掃羅並不適合繼續當以色列人民的王,作者用這種方式詮釋掃羅已經失去了上帝的賜福,因此,他不但失去正確的判斷力,也不再像過去一樣有帶領以色列人民的能力。雖然以色列人民曾因為上帝的幫助贏得了戰爭,但並沒有因為戰勝而享受到勝利的果實,相對的,以色列的兵士們都是在相當疲憊之下,顯露出對掃羅的不滿,甚至敢公開反對他要殺死自己兒子約拿單的命令。
第24至28節,這段經文已經說明了掃羅不體貼部屬的困難,下了嚴厲的禁止令,不准在戰事結束前吃任何東西,但這種禁止令是違反了作戰士兵的實際需要。但沒有聽到命令的約拿單違背了吃了蜂蜜,也聽到兵士都沒有得吃。
第29至30節,約拿單認為父親掃羅所下的禁令是錯誤的,不合情理。
第31至35節,奮勇打仗的兵士,因為打了勝仗,雖然還沒有全部打贏,可是已經是擊退了非利士人,大家都餓到極點時,有的兵士從戰利品中拿出羊、牛等宰殺吃了充飢,但因為兵士沒有注意不可吃帶血的肉,這點掃羅得知之後,大為驚訝,才趕緊開放給兵士吃食物,也同時下令禁止吃帶有血的肉。
第36至40節,當以色列軍隊都吃過,且充滿精神體力之後,掃羅又想要繼續出兵攻打非利士人。但祭司提醒他必須先詢問上帝的旨意。可是無論怎樣問都沒有結果。掃羅認為一定是有人犯罪才不會得到上帝的回音。因此,下令要查到底是誰犯罪?
第41至44節,於是掃羅詢問上帝,他甚至表示就算是他或他兒子約拿單犯罪,他懇求上帝用土明或烏陵回答,方式用抽籤來表示,結果抽中了約拿單,掃羅問約拿單到底做了些甚麼事。約拿單承認是因為違背掃羅的誓言,吃了蜂蜜。掃羅因此決定要殺死約拿單。
第45至46節,但掃羅下令要處死約拿單時,以色列人民卻堅持反對,並認為約拿單能夠打敗非利士人,完全是靠上帝的幫助才有的結果。掃羅因此決定不再追擊非利士人,帶兵回去。
21.第十四章47至52節:
這段經文可說是為掃羅當以色列國王時所做的大事作個簡略的介紹。
第47至48節,短短兩節說明了掃羅一生的戰績,他在執政期間,可說是不斷地在擴張領土疆域,鞏固以色列邊界的安全。這裡並沒有詳細描述出其他較小族群的挑釁,而只說出幾個比較重要的族群,包括有摩押人、亞捫人,他們居住在以色列的東邊地區;以東人,住在以色列的南邊地帶;非利士人則是在西邊,而瑣巴人的所在是在北邊。換句話說,掃羅是帶領以色列人民作全面性的征伐,使以色列人的外患幾乎都在他執政的時代消除。第47節的「無論他上哪裡都打勝仗」這句話,在希伯來文原本是「無論他上哪裡都很邪惡(或是殘忍)」。意思是他對待敵人的手法一點也不仁慈。
第49至51節,這三節經文也是一份簡單的族譜。將這些名字對照第三十一章2節的名單,就會發現這裡少掉了「亞比拿達」(也可參考歷代志上十:2)。
「亦施韋」,這名字的意思是指「上主的人」。在歷代志上第八章33節用「伊施‧巴力」,就變成了「巴力的人」,這已經說明了這個兒子後來在信仰上脫離了上帝,因此,在撒母耳記下第二章8節他的名字成了「伊施波設」,意思是「罪惡的兒子」。
第52節,從這節可看出以色列人民最麻煩的仇敵就是非利士人。也為了要防禦非利士人不斷地挑釁,掃羅不停地徵召強壯的男人入伍當兵。這節也為第十五章、第十七章的戰事留作伏筆。
22.第十五章:
有關以色列建立君王制度,一直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支持君王制度,這是比較早期的資料。另一是反對君王制度,這是晚期的資料。而撒母耳記上第十五章,是比較晚期的作品,作者主要在表明反對沒有依照上帝旨意行事的君王,持這種觀點的強調:只要設立君王就會有這樣的危險。掃羅就是沒有確實遵照上帝所指示的話去做,因此,上帝決定要廢掉他,並且指示先知撒母耳膏立一位新的人來接替掃羅的王位。
23.第十五章1至9節:
這段經文是為掃羅不再受上帝喜悅作了解釋,主要內容是說明上帝交代掃羅的事,掃羅並沒有照著去行。值得注意的是,為甚麼上帝要求將亞瑪力人全部剷除,並且連所有的一切財產都不可當作勝利品使用?原因是這次的戰役是一場「聖戰」,意思是指這場戰爭並不是為國防上的防禦之需要,也不是要擴張以色列國的疆域,而是為了要執行上帝的命令打仗。因此,此次的戰爭並不是以色列軍隊在打仗,而是上帝要以色列人民去為祂執行「審判」的工作。
若是這樣,戰利品就不是屬於以色列人民的,而是屬於上帝的。這種觀念不僅是在以色列人民當中存在著,在當時的中東地帶也相當普及。申命記第二十章描述這種來自上帝的命令之「聖戰」規則,不是出自勉強,只要膽怯,或是有家務纏身者,都可以不用參加出征的行列。再者,在開戰之前,必須給予敵對一方有和解的機會,而不是一味地進行殺戮。因為上帝喜歡人認罪悔改。但是誰可以決定這項命令真的出自上帝旨意?或是統治者個人的喜好而利用上帝的名字?這才是真正問題所在。
第1至3節,先知撒母耳一開始就對掃羅說「你要聽上主的話」,這點是整本聖經的中心思想。聽從上帝的話,就可存活到永遠。也是申命記派作者的中心思想(參考申命記八:1、3、6、11、20)。這裡提到「亞瑪力人」,這是當時在曠野中相當強悍的遊牧民族(參考民數記廿四:20)。當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曠野之後,經常受到他們的騷擾(參考出埃及記十七:8,民數記十四:45),即使以色列人已經進入迦南地,也一直深受亞瑪力人侵犯的威脅(參考士師記三:13、六:3-5、七:12、十:12)。他們經常利用以色列人過逾越節、收藏節(即「住棚節」)的時候,進去搶劫、掠奪。造成以色列人甚大的困擾。因此,先知撒母耳要掃羅帶以色列軍隊去懲罰亞瑪力人,且是嚴厲懲罰。這裡說「毀滅他們所有的一切」,意思是指亞瑪力人所擁有的,都是從以色列人身上搶奪得到的,上帝全都要索回。
再者,這句「毀滅他們所有的一切」,也是在表明這次屬於上帝的戰爭,戰利品就是上帝的。因此,必須將之看成是「無條件獻給上主的東西」,不可以有任何一部份存留下來(參考利未記廿七:28-29),就是必須徹底毀滅的意思,就像所多瑪城和蛾摩拉城一樣,被徹底毀滅。
第4至6節,掃羅召集的軍隊依舊是以北方的以色列十個支派為主要兵力來源,共出兵二十萬人,而南部猶大只有一萬名。集結這麼多的兵力,顯然是有點誇張之意。而聖經中也沒有「亞瑪力城」這地方,有可能是表明亞瑪力人聚集比較多的地方,或是他們的領袖居住之處。「基尼人」是在西奈半島上的遊牧民族,和米甸人有親族關係(參考士師記一:16),因此,有時米甸人和基尼人沒有分別(參考民數記十:29)。由於怕這次的毀滅也同時損傷到基尼人,因此,掃羅派人先去警告基尼人,要他們避開,以免遭受池魚之殃。這裡特別提到當年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曠野之際,基尼人曾經幫助過以色列人(參考民數記十:31-32)。
第7至9節,這次打亞瑪力人的戰役是成功的,就像撒母耳記上第十四章48節所說的,他過去也曾打敗過亞瑪力人一樣。不但這樣,連亞瑪力人的國王「亞甲」也被以色列軍隊給生擒。以色列軍隊依照上帝給予掃羅的指示,要將這些亞瑪力人消滅。掃羅確實做到了「殺滅所有的人民」。但掃羅和他的軍隊雖然生擒了亞瑪力人的國王亞甲,卻沒有將之殺死,這不是上帝的意思。作者在暗示著,有些亞瑪力人是逃脫了。因為若是大家都殺死了,留下國王並沒有意義。設若有人逃脫了,或是大部份人逃脫了,則留下國王就有更好的籌碼可用。至少可用國王的生命來作為交換。再者,上帝原來的意思是要將一切都殺了(參考本章第3節)。可是,掃羅並沒有這樣執行,他是將「最好的」,包括家禽、牲畜,以及「其他的好東西也都留着」,這明顯是違背了上帝的旨意。依照掃羅後來解釋,說他會這樣做,是要把這些最好的「牲祭獻給上主」的(參考第21節)。但若這是屬於上帝的戰爭,也就是「聖戰」,就必須完全聽從上帝的旨意,否則就不能稱之為聖戰,也不必將所有的一切都獻給上帝。因此,掃羅的決定已經違背了上帝的旨意。
24.第十五章10至35節:
這段經文很清楚地說出先知撒母耳明確指出掃羅的問題所在,就是違背上帝的旨意,這是上帝所不能允許的態度。因為設立君王制度,就是要君王聽從上帝的旨意帶領以色列子民,就像上帝所選派的牧者一樣。若是沒有聽從上帝的命令,主人會隨時更換這些被揀選出來的領導者。因此,可以這樣瞭解:聽從上帝的旨意,依照上帝的旨意去行,是整本聖經的教導。
第10至14節,先知撒母耳聽到上帝不喜歡掃羅時,感到相當懊惱、憂慮。在第11節的這句「撒母耳很不高興」,在《中文和合本》用「撒母耳便甚憂愁」,《台語版》聖經用「撒母耳真慼心」,天主教《思高聖經學會版本》用「撒母耳感到不安」。因此,這句「撒母耳很不高興」,指的是先知撒母耳對掃羅違背上帝的行為感到相當不悅之意。他特地為此事整夜向上帝祈求,為的是希望上帝能寬恕掃羅,究竟掃羅是第一位被他膏立的國王。但掃羅顯然不知道上帝已經不高興他違背命令,還在「迦密」這個地方「築了一座紀念碑」,用來紀念打敗亞瑪力人。他不是築一座祭壇獻祭給上帝,以感謝上帝。而是建造一座紀念碑,紀念這場戰事。先知撒母耳為了這件事特地去找掃羅,他對先知撒母耳表示自己已經有「遵守了他的命令」,但先知撒母耳很質疑地說:「是嗎?」這是一句高度懷疑的話。因為他聽見有牲畜的叫聲。
第15節,這節經文說出了掃羅所想的,正好違背了上帝的旨意。掃羅辯解說「留下最好的牛羊,為的要當牲祭獻給上主」,他顯然是想要改變了上帝的旨意。而不是完全順從上帝的旨意。再者,他沒有承認是自己下命令,要將這些動物牲畜留下來,而是說「我的軍隊」,顯然是在推卸責任。
第16至19節,先知撒母耳聽到掃羅這樣解釋之後,用很生氣的語氣要他「住口」,然後將上帝啟示他的話告訴掃羅。在這信息中有幾個重點:
一是掃羅的王位是上帝所選立的,並不是他平白可得到的,或是他有甚麼可被膏立為王的條件。
二是上帝的命令相當清楚,要把這場戰爭當作一場「聖戰」。也就是為上帝而戰。
三是先知撒母耳清楚指出掃羅「急急忙忙地掠奪戰利品」,這節說出掃羅前面所說「要當牲祭獻給上帝」的話,根本就是欺騙、不誠實的推託之詞。表面上看起來的確是用來獻祭,但建造紀念碑榮耀自己,這樣,在獻祭時,就很容易會自己扮演「神明」的角色。這也是這裡所說「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的意思。
四是這句「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在舊約聖經中通常都是指敬拜偶像的行為,或是嚴重違背上帝的旨意。當作者用「上主看為邪惡的事」,指的就是這位君王沒有以專一的心敬畏上帝。
第20至21節,掃羅聽了先知撒母耳的話之後,他再次辯解說是他的軍隊沒有依照命令行事,換句話說,他並強調自己都依照上帝的命令行事。
第22至23節,這兩節詩歌說出整本聖經的中心信息,也是掃羅故事的中心。「順從比祭物更好;聽命勝過獻上最好的羊」,這句子可參閱以賽亞書第一章11至17節;耶利米書第六章18至20節;何西阿書第六章6節;阿摩司書第五章21至24節;彌迦書第六章6至8節等經文。先知的文獻都在強調聽從上帝的話,遵行上帝的旨意,遠比獻祭和熱烈的敬拜禮儀更為重要。第23節的「背叛」,等於是和上帝敵對一樣,這是指違背上帝的旨意,這種行為就跟「行巫術」一樣嚴重。這種行為在摩西法律中是嚴厲禁止的(參考利未記十九:31,申命記十八:10-11)。而「傲慢跟拜偶像一樣有罪」,這是因為傲慢的人,心中根本就沒有上帝(參考詩篇十四:1),很自然地,會自己扮演上帝的角色。
第24至26節,掃羅聽到先知撒母耳這樣的指責後,他終於承認自己「犯罪了」,違背了上帝的命令和先知撒母耳的指示。他更坦承是因為怕人民才做出這樣的決定。因此,他盼望先知撒母耳陪他回去吉甲。因為掃羅清楚知道,若是有先知撒母耳陪伴著他去吉甲,以色列人民對他的尊崇會加分;相對的,若是人民發現先知撒母耳和他決裂了,一定會影響到他在以色列人民當中的形象和領袖權威。但先知撒母耳剛開始拒絕了這項請求。並且明白地讓他知道上帝已經厭棄他,不要他再作以色列人民的王。
第27至29節,當先知撒母耳決定離開掃羅時,他趕緊拉住他的衣服,沒有想到就這樣衣服「撕裂了」,這也表示先知撒母耳和掃羅之間的關係決裂了,另外也象徵著以色列王國和掃羅的關係有了裂痕。第28節的這句「賜給一個比你更好的人」,已經為後來大衛被膏立為王留下一記伏筆。
「上帝不說謊,也不改變主意」,這句話可參考民數記第廿三章19節;詩篇第一一○篇4節;耶利米書第四章28節。所謂「不改變主意」,是指上帝的計劃,必定會依照時間完成。
第30至33節,掃羅再次承認自己犯罪。但他請求先知撒母耳陪他回去吉甲獻祭敬拜上帝,好讓人民看見他和先知撒母耳之間有和諧的關係。先知撒母耳同意掃羅的懇求,陪他去吉甲祭壇獻祭給上帝。但這並不表示他同情掃羅,或是接受他的請求,而是如第32至33節所記載的,先知撒母耳是要去執行亞瑪力王亞甲的死刑。
第34至35節,先知撒母耳決定離開掃羅,而掃羅則清楚知道,沒有先知撒母耳的支持,他在人民中將失去領導地位。在當時,雖然已經設立了君王制度,可是先知的角色在以色列人民中依然是最重要。一直到第十九章24節掃羅才再次見到先知撒母耳。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