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207期

馬可福音第二至六章

1.從第二章1節到三章6節,作者連續提出五個事件,說明耶穌和猶太人領袖之間發生衝突的問題;(1)第二章1至12節、第三章1至6節,這兩段經文都是有關醫治的問題。(2)第二章13至17節,是耶穌呼召稅吏利未來作門徒。(3)第三章18至 22節,這是有關禁食的問題。(4)第二章23至27節,是有關違反安息日問題。特別是在第四與第五這兩個事件都牽涉到安息日的規律,引起的反彈最大,因此在第三章6節說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決定聯手對付耶穌甚至想殺害他。

2.第二章1至12節:

馬可福音作者在編輯上很特別的手法,就是「三明治」編輯法,現在所讀這段經文就是個例子,在第1至5節提到耶穌醫治一位癱瘓的病人,然後第6至11節,提到經學教師對耶穌醫治的方法很有意見,接下來是第12節這個病人回應耶穌的話。將這兩段經文併在一起來看,有一個主題中心,是在討論有關耶穌的權柄。這個問題可以與第十一章27至33節對照,祭司長、經學教師,和長老來質問耶穌的權柄,就會發現耶穌不論在醫治能力或是在教導上,都引起當時的宗教領袖感受危機,因為群眾都站在耶穌這一邊,且認為耶穌的教導和經學教師不同,是比較有權威的(參考馬可福音一:22)。

  第1至5節,提到拆屋頂,這是因為當時的房屋結構,屋頂是用橄欖樹枝、蘆葦草莖交叉編織的,要拆開並不困難。作者在這裡特別提起是「四個人抬著癱瘓病人」從屋頂上連同病人躺臥的褥子縋下到耶穌面前。第5節很重要,說耶穌是看到那些幫助癱瘓的人的信心,因而治好了這位病患,且所用的方法是用命令的語氣對病人說:「你的罪蒙赦免了。」這可看出堅定的信心可以幫助別人得到耶穌的恩典。再者,早期的人認為生病跟犯罪有密切關係,因此,赦罪跟醫治是一樣的效力。

第6至7節,猶太人經學教師是相當有地位的,他們也是宗教領袖,主要負責教導民眾認識摩西法律為主要工作。他們認為耶穌對這病人所說的「你的罪蒙赦免了」這句話,已經牽涉到僭越上帝的主權,涉及「褻瀆上帝」的神聖。若是此種罪名成立,耶穌會被判處「褻瀆上帝」,要判被人用石頭打死的死刑(參考利未記廿四:16)。

第8至11節,「耶穌立刻看穿他們在轉些甚麼念頭」,這句話已經在暗示耶穌跟一般人不同,他有特殊的能力,能夠知道人內心的意念,而這是只有上帝才有的(參考撒母耳記上十六:7,耶利米書十七:10)。同時,耶穌也證明自己有權柄赦免人,就是要這個病人拿起他的褥子回家去。他用的同樣是命令句型。表示耶穌的命令一出,事就成了,這跟創世記第一章所描述上帝的創造過程相同。

  第12節說眾人都「非常驚奇」耶穌有這樣的能力,跟在第一章22節作者也說眾人「驚奇」耶穌的教導相同。馬可福音作者常用「驚奇」的字眼,表示當時的人對耶穌言行舉止的反應,顯示出眾人對耶穌認識的不足,尤其是他的門徒更是如此。

3.第二章13至17節:

第13節,民眾喜歡聚集在耶穌身邊聽他的教導,跟第四章1至2節、第五章21節、第六章34節、第十章1節等記載相同。

稅吏,耶穌時代的猶太人將這種工作者看成是「罪人」或是「壞人」(參考路加福音十九:7),因為這是在替羅馬帝國徵稅,猶太人當然不喜歡這樣的人,也因為他們的工作是與羅馬人常在一起,因此,也被看成是「不潔淨」的人,他們不能參與會堂、聖殿的敬拜,甚至不能上法庭當證人。

「來跟從我」,耶穌呼召利未和呼召彼得、安得烈,以及雅各和約翰等門徒所用的話相同。注意,耶穌所用的都是命令語句。

  注意第17節,這節也是詮釋耶穌到世上來工作最明確的一節。「健康」與「有病的人」、「好人」與「壞人」對比。誰才需要上帝的救恩?也可問說是誰需要醫生?這是耶穌提出來要讓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去省思的功課。

4.第二章18至20節:

施洗約翰的門徒和法利賽人都有「禁食」的習慣,因為前者本身就是屬於嚴謹的靈修團體,後者可能是屬於保守派的法利賽人,有的人甚至每個禮拜會禁食兩次(參考路加福音十八:12)。依照摩西法律的規定,每年有一次是國家禁食日,就是「贖罪日」(參考利未記廿三:26-32)。而除了這個猶太人都會遵守的贖罪日禁食外,耶穌並沒有教導他的門徒像施洗約翰或是一些保守派的法利賽人那樣常禁食。其實在馬太福音第六章16至18節,耶穌也談過禁食應該是一件很隱密的事,不需要讓人看見或知道。因為真實的禁食,是在向上帝表示懺悔、認罪之意,並不是用來炫耀自己在信仰上是多麼敬虔。另外,禁食也是一種表示悲傷的方式。

在這裡,耶穌用猶太人喜歡用的「婚宴」來比喻。婚宴,是喜樂的時候,當然沒有人會禁食。因為禁食是在表示苦難、懺悔,或是苦修的方式。

「可是日子將到」,這句話通常表示審判的時間,但耶穌沒有指明是甚麼時候。耶穌在這裡將自己比喻為「新郎」,用來預言他將會受難,那時候「就要禁食了」,表示哀傷、難過的時候將會來臨。

5.第二章21至22節:

這是兩個比喻,但卻是同樣的意思。

「沒有人拿新布去補舊衣服」,這是當時流行的一句俗語。跟第22節的「沒有人拿新酒裝在舊皮袋裡」是同樣的。因為新布需要先浸過水,使新布的張力減少,相對的舊衣服張力小了很多。而新酒張力很大,舊皮袋的彈性則是少了很多。都不適合放在一起。

「所以,新酒要裝在新皮袋裡」,這句作為上述兩個比喻的結語。表示耶穌是帶來一個嶄新的時代,是過去猶太人從未見過,也是他們等待很久的彌賽亞。如今他們必須將過去使他們墮落的、錯誤的信仰觀念和認識更改過來。這樣,才會認識耶穌所代表的,就是上帝的救恩已經來到。

6.第二章23至28節:

    前面說耶穌的門徒沒有禁食,現在說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摘麥穗,馬太福音第十二章1節說門徒是因為肚子餓,才會這樣做。而根據摩西法律,人可以在肚子餓時摘麥穗來吃。但是,到了耶穌時代的猶太人,傳統習俗已經增添了許多規定,讓原本簡單的安息日規律,增加到多達39項「不可」做的禁令,使人有窒礙難行的現象。

第25至26節,耶穌用大衛王在逃亡時,欺騙大祭司亞希米勒的事並且吃了聖餅的例子來回答(參考撒母耳記上廿一:1-6)。這是猶太人都知道的故事,耶穌強調同樣是肚子餓,大衛就可以吃他不可以吃的聖餅充飢,為甚麼他的門徒肚子餓,就不可以摘麥穗來吃?

第26節這裡將亞希米勒寫成他的兒子「亞比亞他」(參考撒母耳記上廿二:20)。

第27節是最重要的經文,「安息日是為人而設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而生的。」這是一句讓當時的人耳目一新的新解,說明人不是安息日的奴隸,而是上帝創造萬物時,要使包括人在內的受造萬物,都能獲得生命的賜福,而設立這安息日。

7.第三章1至6節:

    耶穌在「安息日」治病並不第一次,在馬可福音第一章21至28節就有記載他在安息日到會堂,遇見一位被污靈附身的人,耶穌隨即治好了他,那件醫治的神蹟讓大家大開眼目,驚訝不已(參考馬可福音一:23-28)。然後在同一天,他也醫治了彼得岳母發燒的病(參考馬可福音一:29-31)。可是當時都沒有傳出任何反彈的聲音。

現在同樣在安息日,也是耶穌在會堂醫治病人的事件,卻引起法利賽人大為不滿。作者在第2節用「窺伺」一詞,形容這些法利賽人的心態,就是在等著看耶穌是否敢在安息日醫治人。

第3至4節,耶穌當然知道他們的心思。因此,他沒有立即的醫治動作,而是請那手枯萎的人站到眾人面前,然後問大家安息日是否可以「做好事」這個問題。要注意的是耶穌用「做好事還是壞事?救命還是害命?」將之放在一起提問,用意很明顯,表明沒有救治這個手枯萎的人,等於是在殘害他的生命,讓這人繼續受苦下去,這等於是做壞事,而絕對不是上帝設立安息日的用意。

重點是在第5節,耶穌對這些人冷漠的態度感到「悲傷」。這裡用「他們的心腸剛硬」,這用詞也是描述早年埃及國王回應上帝要求他釋放以色列人民的態度(參考出埃及記七:13、22、八:15、19),因國王的心剛硬而引起上帝的忿怒。這裡耶穌用命令的語句,要這個人「把手伸直」,這樣,病就好了起來。

注意第 6節,法利賽人結合希律黨人要殺害耶穌,這兩種人在政治意識上是完全不相同的人,卻為了要殺害耶穌而結合在一起,這裡是第一次,他們第二次合作是在馬可福音第十二章13至17節,他們聯手設計繳稅給羅馬皇帝的問題,想要陷害耶穌。

8.第三章7至12節:

耶穌的名聲已經因為他傳講的上帝國信息,和他特有的醫病、趕鬼能力,在加利利地區傳開來,因此,只要他到的地方,就會有群眾圍繞過來。

這裡說眾人因聽見耶穌所做的一切事,就分別從「加利利、猶大、耶路撒冷、以土買、約旦河對岸地區,以及泰爾和西頓附近的城市」等地來找耶穌。

第11至12節,污靈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暴露耶穌的身分,因為這樣就可以阻礙耶穌繼續傳揚上帝國福音的信息。但耶穌則是「嚴厲地囑咐他們不可以說出他是誰」。這裡的「囑咐」含有「斥責」之意。

9.第三章13至19節:

從開始到現在跟隨耶穌的人很多,但耶穌是從門徒當中揀選出共「十二個人」。第14節說他稱呼這十二個人為「使徒」。這名稱並不是耶穌時代的稱呼,應該是早期教會為了和後來選出來的「門徒」有所區別(參考使徒行傳十二:2-6)。

這裡也說耶穌揀選他們,是為了要訓練他們,之後要差遣他們出去傳揚上帝國的信息,並且讓他們有能力趕鬼。

這十二位門徒是包括了先前已經呼召來跟隨的五個,因此,這裡是從眾多人當中又選出七個。值得注意的是這十二個門徒當中,有政治立場完全相反的人,那就是第18節的激進黨派的「西門」,他就是和身為稅吏的利未政治立場完全不同。

10.第三章20至35節:

這段經文再次呈現馬可福音特有的「三明治」編輯法,就是第20至21節有人說耶穌「瘋了」,之後接續第31至35節,說他的母親和兄弟姊妹來探望他。中間插入的經文是第22至30節,有猶太人領袖認為耶穌是被鬼王別西卜附身,才會有這樣的能力。

第20至21節說群眾「又聚攏」來到耶穌的家,就像第二章2節所說的一樣。因此,耶穌和門徒是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這必定跟群眾尋求耶穌醫治的工作有關係。他家裡的人聽到了這情形,就從拿撒勒來要勸阻他。

第22節,這裡特別提到有經學教師是從耶路撒冷下來的,這表示耶穌的事已經震撼了耶路撒冷最高當局(應該是「三和林」議會),必須派人來察看耶穌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因此,這些經學教師是屬於權威階層的人,他們下了判斷,認為耶穌是依靠鬼王「別西卜」的能力才有辦法趕鬼。

第23至26節,耶穌反駁這些代表權威當局的經學教師之說法。耶穌的說明中很清楚指出,若是有「鬼王」,這樣「鬼」的世界就是有組織系統。若此,鬼王一定會保護他的屬下,不會讓他的屬下受自己人欺負,否則鬧內訌,鬼的世界就不會安寧。

第27節,這是一句當地流行的俗語。耶穌用這句話在說明他不但不是靠鬼王趕鬼,而是跟鬼作戰,才有辦法將鬼趕出去。

第28至30節,耶穌用很重的語氣說這話。這裡「實在」,表示非常衷心、誠心之意。所謂「褻瀆」表示明明知道,卻故意說出不該說的毀謗話語。耶穌說這種人不可能獲得上帝的赦免。因為這是一種「永遠的罪」,意思是指該下地獄的懲罰。

第31至35節,前面有說過,這段經文也可以直接連在第22節之後。

「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這是很震撼人心的話,雖然從人來看,耶穌是屬於約瑟和馬利亞的家庭。但耶穌希望用更廣闊的胸襟看生命的關係,他用「凡實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所謂上帝的旨意,指的就是上帝對人的愛。因為有愛的地方,才是上帝的兒女(參考約翰一書四:7-8)。

11.第四章1至2節:

耶穌每到一個地方,群眾總是擁擠在他身邊。這次因為是在加利利湖邊,因此,耶穌只好搭上船,並且「用比喻教導」群眾「許多事」,這些教導都是和上帝國有密切關係。

12.第四章3至9節:

這個比喻從用「留心聽啊」開始,到結束時用「有耳朵的,都聽吧」,表明上帝國的信息是需要專心傾聽。因為上帝國的信息就是要聽進去才有用,沒有聽進去的人,就像是沒有撒在好的土地上的種子一樣,一下子就沒有了。有注意傾聽的人,自然會有好結果,且成果將會相當豐碩。

耶穌用巴勒斯坦人耕種的方式,來說明撒下去的種子有四種不同的情形:一是撒在路旁,二是撒在淺土的石地上,三是撒在荊棘中。這三種地方的種子都不會長大成熟而結出任何果實。唯有的是第四種,撒在「好的土壤裡」,這才能夠有好的收成。所謂「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等,這三種收成的倍數都在說明美好的意思,而一百倍就是滿足到極點。

13.第四章10至12節:

這裡說耶穌講完撒種的比喻後,有些聽眾和「十二使徒」來問耶穌比喻的意思。其實,應該說耶穌用比喻的意思,是要讓人一聽就明白。但在第11節,耶穌說「上帝國的奧秘」已經讓門徒明白了。「奧秘」這是指沒有經過啟示前,是掩蓋的。但經過啟示之後,則是掀開。門徒跟隨耶穌,都會聽到耶穌傳講上帝國的信息,應該很清楚。而對一般民眾則是需要用比喻來說明,好讓他們更容易清楚。但有些人就是心硬,聽不下,甚至是拒絕接受。耶穌在第12節引用以賽亞書第六章9至10節的經文來說明,對那些不肯領受福音信息的人,無論怎麼講,都是一樣。

14.第四章13至20節:

在這段解釋比喻的經文中,可以看見土壤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馬太福音第十三章24節說種子都是「好的」,就像這裡第14節所說的,種子就是「上帝的信息」。因此,問題不在種子,而在土壤。土壤就是代表人的心。

再者,整個撒種的比喻中,最重要的字,就是「聽」。這就是第3節所提到的「要留心聽」之意。

第15節是第一種狀況,說撒下去的種子根本沒有落在土壤裡。表示聽到上帝國信息的人,根本沒有心將這美好的信息聽進去,因此,這美好的信息一下子就被「撒但」帶走了。

第16至17節是第二種狀況,說土壤是淺薄,所聽到的上帝國信息無法深入落根,遇到困境、壓力,很快就「放棄」了。

第18至19節是第三種狀況,說土壤並不乾淨,雜草叢生,撒下去的種子很難成長。這些雜草代表著「生活的憂慮」、「財富的誘惑」等等這些阻礙甚多,使人無法專心在上帝國的事上。

第20節是第四種狀況,說明好的土壤,就像人有潔淨的心靈,這樣的人容易使福音的信息在心房裡扎根生長,且長得非常美好。

15.第四章21至25節:

第21至22節這兩節是在回應第3至8節的比喻。說明上帝國的信息,就像一盞明燈,為了是幫助大家看得更清楚。耶穌用比喻也是這樣,為了是要讓聽的人明白。上帝國的信息就是真理,真理不是要隱藏起來,也無法隱藏得住。因為真理就像亮光一樣,要照耀在眾人面前。

第23節和第9節相同,都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傾聽上帝國的信息。

第24至25節,開始的這句「要留心你們所聽的」,和第3節相同。

這裡所謂「用甚麼量器來量」,表示人的心胸多開闊之意。一個人願意用多少的時間傾聽上帝國信息,上帝就會相對回報給他。開放的越大,所得到的越多。相反的,不想敞開心門的,到最後是甚麼也沒有。甚至連原本有的也要枯萎死去,如同被「奪走」一樣。

16.第四章26至29節:

這個上帝國比喻是馬可福音特有的資料。這裡說種子撒在地上,這種子在夜間長大,人是無法瞭解到底種子是怎樣長大的。

第28節,人只知道撒種,但使種子能夠長大、結穗的,並不是人的力量。而是有一位萬物的主宰,這就是上帝國的主人(參考哥林多前書三:6-7)。

注意第29節,上帝國的比喻的特色之一,就是審判。這裡提到上帝國的主人會「用鐮刀收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確實是這樣,時候一到,上帝會審判。

17.第四章30至32節:

除了來臨的時刻讓人無法預料外,人也無法知道上帝國的活力有多大。這裡用很微小的芥菜種子做比喻,長大到如同一棵大樹般,甚至飛鳥都可以在它的上面做窩。上帝國是屬於上帝的主權,擴張力之大,遠遠超過人所能想像。

18.第四章33至34節:

這裡並沒有說明耶穌還用哪些比喻來說明上帝國,但就像前面說過的,用比喻,為的是讓大家聽得懂而會接受。但對門徒,耶穌會用更多的教導,因為門徒以後會受差派,出去傳上帝國的信息,這也是耶穌在裝備門徒的一種方式。

19.第四章35至41節:

作者將重點放在第36節「另有別的船隻同行」,這說明了此事件尚有其它船隻上的人可作見證。

第37至38節,門徒當中有兩對兄弟--彼得和安得烈、雅各和約翰等,過去都是在加利利湖捕魚為生,如今遇到這種大風浪,卻擔憂生命危險。也可看出雖然航海是他們的專長,但遇到生命危機時,這些專長反而使不上力來。

第39節,這是耶穌對風浪下命令,結果風浪這種自然界的力量,都聽從耶穌的話。聖經中很多地方都記載上帝會使用祂所創造的自然界作為懲罰的工具,或是賞賜給人的福氣。

門徒是第一次看見耶穌擁有這麼神奇的力量,大為驚恐地說:「這個人是誰,連風浪也聽從他!」可見門徒們雖然與耶穌在一起四處醫病、趕鬼等神蹟,但都沒有想到耶穌擁有上帝相同的能力。

耶穌對門徒反應出來的驚恐狀,指責他們是「沒有信心」,這句話也表示門徒對耶穌的認識不夠。

20.第五章1至20節:

這段神蹟記事在前三本福音書都有記載,但以馬可記載的最詳細。

  第2至5節,這裡很詳細地描述這個被污靈附身的人有非常異常之狀況,如同第9節說附在這人身上的污靈名叫「大群」一樣,就像第2至5節這裡所形容的這個污靈力量之大,到後來第13節所說的,使大約兩千隻的豬都衝下山谷中的湖底。

第6至8節,污靈認識耶穌。它們對抗耶穌的方式,就是公開掀開耶穌的身分,就像那位被污靈附身出現在會堂聚會中的人一樣(參考馬可福音一:23-24)。「來干擾我」,意思是指「來管我」之意。它不要耶穌管他,或是說「干預」它的事。

第9至13節,當他回答耶穌問他的名字之問題時,已經在表示他願意順服耶穌的命令。但祈求耶穌讓這些污靈進入豬群中。「豬」,表示不潔淨,剛好和污靈相同。而這群約有兩千隻的豬就這樣「竄入湖底」,表示回去它們居住的地方。因為大水、湖、海等,都在表示邪惡力量,是撒但或魔鬼居住的地方。

第14至17節,當村裡的人看到這個已經被治好的人,「坐著、穿好了衣服,神智清醒」後,反而害怕起來,因為他們看到這個人改變這麼大,讓他們驚訝到心裡恐懼不安。也有可能因為他們損失兩千隻豬的代價很大,認為耶穌若不趕快離開,將會使他們損失更大。因此,要求耶穌離開他們的地方。

再者,這些污靈離開後,這個人終於恢復了上帝創造人所賦予的形像。這應該是最受歡迎和高興的一件事,但這城的人卻不安起來,也說明這城的人和污靈已經有相當好的默契,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第18至20節,當這個被治好的人要求耶穌讓他跟隨去傳福音時,耶穌並沒有答應,而是要他將「主怎樣以慈愛」待他,以及耶穌為他所做的事,去告訴親友就可以。這個人真的照耶穌所交代的這樣做了。回應上帝的愛,並不一定是跟隨耶穌四處去傳福音,而是把自己所領受到上帝的恩典見證給親人聽,這也是傳福音的方式。

21.第五章21至43節:

這段經文也是「三明治」編輯法的另一個例子。

第21節至24節,記載管理會堂的葉魯要求耶穌醫治他的女兒,耶穌正要去的時候,插入了第25節至34節的記事,說有一個患血漏十二年的女人混在眾人當中摸耶穌的衣裳,她的病終於得到醫治,然後第35至43節繼續記載耶穌去葉魯的家,救治這被宣告已經死去的女孩,使她復活過來。

這兩個醫治神蹟的事件以「十二年」這個數目結合在一起;一個是一生的歲月才要越過「兒童期」(猶太人從「十三歲」開始算成人,要負擔聖殿的責任),就因生病而生命垂危,另一個婦女卻受血漏病之苦,整整十二年。而兩個病人都是女性,葉魯的女兒是小孩子,這在猶太人社會之地位、角色都相當低。再者,另一個重點是「信」這個字。

第25至34節是醫治這位患血漏病的神蹟。作者將重點放在第27、28節這兩節,說這位婦人「聽見過耶穌的事」,心裡就相信耶穌有能力醫治她的病。而她要「雜在人群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得冒生命的危險。根據律法規定,她的病使她與任何人接觸到,對方都會變成不潔淨的人(參考利未記十五:25-30)。因此,這種病人通常都會被隔離出來。但她「聽見過耶穌的事」就相信,並且付諸行動,結果得到醫治,因此耶穌說是她的「信心救了」她。

再者,當她得到醫治之後,願意在眾人面前勇敢地「把實情都說出來」,她不再有羞恥,也不再需要隱藏。

第35至43節,死,在一般人看來,是所有希望的結束,但是,在耶穌的身上,不是這樣,他有能力使「沒有希望」變成希望,成為生命的開始。作者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耶穌就是生命的主,在他的裡面,有生命。就像耶穌聽到葉魯家僕來說主人的女兒「已經死了」,而顯示出心中的懊惱和無限難過時,耶穌告訴葉魯:「不要怕,只要信!」

要到葉魯家,耶穌只帶彼得、雅各和約翰,並沒有其他的門徒同行。耶穌對那些為女孩的死而傷心嚎哭的親人說,那女孩並沒有死,「只是睡著了」而已。耶穌將那些譏笑他說這女孩沒死的人趕走,不讓他們親眼看見他行神蹟。

第43節,這是耶穌為了要讓葉魯夫婦確認他們的女兒是復活過來,特地交代他們「給孩子一些東西吃」,同時他也吩咐葉魯夫婦「不要向人宣揚」這件事,就像馬可福音第一章44節記載耶穌吩咐那位痲瘋病得醫治的人也是這樣。這也是福音書記載耶穌使死人復活的第一件神蹟。

22.第六章1至6節a句:

就像約翰福音第一章11節所說的:「他來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卻不接受他。」耶穌回到自己的故鄉拿撒勒,他故鄉的人拒絕接受他。雖然他被邀請在「安息日」進入會堂「教導人」,而且聽了他的教導之後,大家都覺得「驚訝」,但卻是「驚訝」到不敢相信,最後是從「驚訝」變成「厭棄他」。

第2至3節是拿撒勒人一連串的疑問,並且因為對耶穌成長的家庭甚熟,且認為耶穌就只是個「木匠」,而因此「厭棄他」。

第4節,耶穌用一句流行的俗語來回應自己鄉親厭棄他的態度。

第5至6節,「厭棄」耶穌的人,結果耶穌以「沒有行甚麼神蹟」來回應他的鄉親。其實,有損失的是拿撒勒人。

23.第六章6節b句至32節:

這段經文也用「三明治」編輯法呈現出來。從第6節b句到第13節,是耶穌差派所揀選的十二個門徒出去傳福音,然後第30至32節記載這些門徒回來向耶穌報告他們傳福音的成果。中間插入第14至29節這段記載施洗約翰被希律王殺害的經過。這樣的編輯法很清楚在說明一件事:出去傳福音就要有像施洗約翰被殺害受難的準備。

第6節b句至13節,這裡說派十二位門徒是「兩個兩個地出去」,跟路加福音第十章1節差派七十二門徒出去傳福音的情形相同。同時,耶穌給這十二個門徒都有「驅逐污靈的權柄」。

第8至11節是耶穌給門徒們的指示:可以帶柺杖、穿一雙鞋子,其它的都不要帶。有家庭接待就進去住,直到離開時。若是被拒絕,就將身上的灰塵跺掉,這種方式是巴勒斯坦地區「拒絕往來」的一種習俗。用此種方式當作「警告」,意思是指以後會有審判,且兩個人的見證是會被接受的(參考申命記十九:15)。

第12至13節,門徒知道福音的信息中心,就是要「勸人悔改」。因為只有悔改才能獲得上帝的赦免。「用油塗抹許多病人,治好了他們的疾病」,早期的人相信「抹油」是治病的一種「秘方」,在當時甚為流行(參考路加福音十:34,雅各書五:14),這種可治病的油,可能是種藥物。

第14至29節,馬可福音記載這段關於施洗約翰被殺害的事件,也是前三本福音中描述最清楚的。

第14至16節,因為耶穌的名聲已經震撼了希律王。這裡記載坊間在傳聞的耶穌身分,包括有「施洗者約翰復活了」,而希律王也認同這觀點。

第17至20節,施洗約翰會被希律關入監獄的原因,是因為他嚴詞「屢次指責」希律的婚姻是犯了姦淫罪,這讓希律的太太希羅底相當不滿。可見施洗約翰並不會因為希律是王,擁有殺他的權柄,就害怕而不敢譴責他。因此,希羅底才是真正想要殺害施洗約翰的人。因為希律眼中的施洗約翰是個「正直聖潔的人」,他曾想辦法要「保護他」。

第21至25節,希羅底利用慶祝希律王生日時候,透過女兒在宴會中跳舞獲得希律和賓客的讚賞,利用希律王開出獎賞的機會,要女兒索取「施洗者約翰的頭」作獎賞。

「無論你向我求甚麼,我都給你。」「就是我江山的一半,我也給你!」希律的這兩句話,和亞哈隨魯王要給王后以斯帖的相同(參考以斯帖記六:3、6)。但亞哈隨魯王有這樣權柄,希律王並沒有,他的王位甚至是由羅馬皇帝決定。因此,他說這些話應該是酒話。而希羅底的女兒聽從母親的要求,向希律索取施洗約翰的頭,就是殺害之意。

第25至29節,就這樣,施洗約翰就在希律王的酒後的一時興起喪失了生命。

第30至32節,這三節可以接續在第13節之後,這十二門徒回來「把一切」都向耶穌報告他們出去傳福音的結果。作者並沒有記載他們有得到甚麼成果,但耶穌會帶門徒往「偏僻的地方去」,主要原因是希望門徒可以安靜下來。耶穌為甚麼要這樣?很可能跟群眾的歌頌聲有關係,因為門徒很可能是因為有趕鬼、醫病的能力感到歡喜,並且因此獲得許多民眾的讚賞。然而,人最大的軟弱乃是來自群眾的掌聲及喝采,因為這些聲音會使人迷失了生命的方向。

24.第六章33至44節:

五餅二魚的神蹟,是四本福音書唯一都有記載的神蹟。

第33節,這裡再次說耶穌一出現,民眾就會圍繞在他身邊。

作者將整個神蹟的重點放在第34節,耶穌看見那麼多人渴望聽上帝國的信息,「動了惻隱的心」,這句話也是整本聖經的主題中心,上帝就是因為「動了惻隱之心」而展開拯救的行動。五餅二魚的神蹟就是要告訴我們,上帝是多麼的疼愛人類;而人如果喜愛上帝國的信息,不但可以使生命飽足,甚至是有餘。

第35至38節,耶穌要門徒主動提供食物給民眾,雖然他們是有「兩百塊銀子」,但現在是「傍晚的時候」,要買那麼多的食物,是不可能的事。耶穌要他們去找找看有多少可吃的餅。約翰福音第六章9節說有一個小孩提供「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

第39至44節,耶穌要門徒去安排民眾。馬可福音在這裡描述很詳細,民眾是「五十個人」、「一百個人」等這樣不同數目「一組一組地坐在青草地上」。

只有馬可福音說「餅和魚」這兩樣食物有都有剩餘,而人數超過五千人。

25.第六章45至52節:

若依據約翰福音第六章14至15節的經文來看,因為這件五餅二魚的神蹟,使群眾大為驚訝,也因為這件神蹟,群眾認為耶穌就是「那要到世上來的先知」,於是想要擁護他做王。這也是耶穌想要馬上「遣散群眾」,且先送走門徒之因。以免門徒受到迷惑而失去傳揚上帝國信息的決心。尤其是作為人的耶穌,他留下自己「獨自上山禱告」(參考馬太福音十四:23),使自己時刻和上帝保持緊密關係。

  那是夜晚時刻,門徒先搭船要過去「伯賽大」,結果卻遇到了強大的逆風,導致他們的航行非常困難,整個晚上都在加利利湖上搖晃。

第40節,門徒看見耶穌走在水面上,起先以為是「鬼魂」。他們第一個反應是「驚喊起來」,再來是「非常驚慌」,而作者在這裡是用門徒的「思想遲鈍」來表示他們對耶穌的認識非常少。

26.第六章53至56節:

短短幾節經文,再次說明耶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民眾從四處都來找耶穌,大家都相互傳報耶穌有很特別的醫病、趕鬼能力,甚至只要「摸一摸他外袍的衣角;所有摸著的人都得醫治」,這件事在第五章27至29節,那位患血漏病長達十二年久獲得醫治的女人的身上,就是個好證明。類似這樣記載也可參考馬可福音第三章7至9節。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