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235期

詩篇第一四四至一五○篇

1.第一四四篇:

這一首是比較特別的詩歌,因為它的內容至少是由三種不同詩歌寫成;包括第1至8節,第9至11節,第12至15節。

再者,這首詩和詩篇第十八篇很相似,例如第2節和第十八篇2節;第5節和第十八篇9節;第6節和第十八篇14節;第7節和第十八章的16至 17節;第10節和第十八篇50節的內容相同。有些學者認為此首詩是摘自詩篇第十八篇的。但這種看法也有不少詩篇的學者持不同意見。而特別的地方,是第7至8節的內容和第11節的內容幾乎相同。

第1至2節,詩人在這兩節說上帝就是他生命最好的保障,詩人用上帝是他的「力量」、「堡壘」、「避難所」、「拯救者」等來表示。

第3至4節,這兩節詩人說到自己的卑微,但上帝竟然還是看顧他,雖然人的生命是那樣短促,上帝並沒有因此而疏忽、看輕。第4節一再地在聖經的智慧文學作品中出現,例如約伯記第八章9節、第十四章2節;詩篇第一○二篇11節、第一○九篇23節;傳道書第六章12節、第八章13節等。

第5至8節,這段詩歌是在描述敵人來勢洶洶,詩人祈求上帝「伸出救援的手」,親自降臨與詩人同在,不但這樣,還要去「觸摸群山」,讓山因為上帝的觸摸而產生變化,這樣就能讓敵人落荒而逃。這裡第8節說出敵人的特性,就是喜歡撒謊,連宣誓的基本要件,是誠實,都做不到。在第11節再次重複敘述一次。

第9至11節,因為有上帝的看顧,所以才會得勝。而且在這段詩歌中,詩人因為凱旋或是因為敵人打敗仗,而使上帝子民都脫離了險境。詩人表示要歌頌上帝這種特有的恩典,因此會用「唱新歌」、「彈豎琴」頌讚上帝。

第12至15節,這段詩歌和前段詩歌幾乎連接不起來,在這段詩歌裡,提到只要有上帝賜福,就必定會充滿著生命活力,不但生兒育女眾多,遍滿大地,連農作物也會結實累累,積滿了「倉庫,儲備各種穀物」,「牲畜繁殖眾多」,且都相當強壯。

           詩人在第15節表示能夠享受這種福氣的人,就是知道「尊上主為上帝的人」,這種人一定會得到上述這些福氣。其實詩人也用這種方式在表達相對於敵人所崇拜的偶像神明,對他們是毫無用處。因為虛假的神根本就沒有這種能力。

2.第一四五篇:

這也是一首讚美的詩歌,是一首在歌頌上帝的偉大和慈愛的讚美詩歌。而以第10節達到最高峰,即所有受造之物都要歌頌讚美上帝的偉大。這首詩也是一五○篇的詩歌中,惟一的一篇是用希伯來文標題寫著「讚美詩」的詩歌。它和第九篇、第十篇、第廿五篇、第三十四篇、第三十七篇、第一一一篇、第一一二篇、第一一九等詩篇一樣,每句詩的開始都是依據希伯來文字母的順序排列寫成的。希伯來文的字母有22個,但在這篇的第13節因為連續用了兩個字母,因此,變成只有21節。不過在第13節卻看到兩組詩句。

           第1至3節,這段詩歌是此首詩歌的引言,詩人表示他要「宣揚」上帝的「偉大」。第1節的「我的上帝」、「我的君王」這樣的用詞,很清楚在表明上帝就是他的王。因此,這首詩歌也是以色列民族共同在吟頌的詩歌,上帝就是他們的君王。而第2節的「天天」,表示永不間斷之意。第3節的「無法測量」,是指遠超過人的能力所能想像之範圍的大(參考約伯記五:9、九:10)。

第4至7節,這段詩歌的用句,包括「大能的事蹟」、「榮耀」、「奇妙的作為」、「大能」、「公義」等用詞,其實都是在說明上帝拯救的奇妙,這些都和帶領以色列人民離開埃及,或是將他們因亡國而四散到世界各地去,重新聚集在一起,帶領他們返回故鄉,重建家園有關。

第8至9節,可以看這兩節為這篇詩歌的中心,表明上帝的慈愛,是「慈悲、憐憫、不輕易發怒、滿有不變的愛」,而且這種愛,是「及於一切被造物」,也就是萬物都充滿著上帝的慈愛。

第10至13節a句,這段詩歌在第11節提到上帝的「主權的榮耀」、第12節「國度的榮耀」,這表示上帝就是君王,在祂掌理之下的國家,會永遠存在。

第13節b句至20節,只要說到上帝的慈愛,必定會說到上帝的「信實」,表示上帝與祂揀選的人同在,也表明上帝一定會嚴守所立的約,永不改變。

在第14節、第17節、第20節等都在表明上帝作為君王的特性,就是主持公義,對弱小者加以保護,不會發生弱肉強食的事。因為上帝會「垂聽」求告祂的人,會「成全敬畏」祂的人的「心願」。

第21節,詩人從自己歌頌上帝,進而呼籲所有「被造物」都要一起來歌頌上帝的偉大和慈愛,要歌頌上帝的「聖名」。

3.第一四六至一五○篇,這段詩歌是歸類在「讚美詩集」裡。因為在這五首詩的開頭都是以「要讚美上主」作起唱,也用「要讚美上主」作結束。由於「讚美主」這字的希伯來文是「哈利路亞」,因此,也被稱為「哈利路亞詩集」。

4.第一四六篇:

這首詩篇是一首個人在會眾聚會時吟頌的詩歌。

第1至4節,詩人表示只要活一天,他就會歌頌上帝一天,換句話說,只要是活著的日子都會歌頌上帝。因為只有上帝才是真實可靠,世上的掌權者、「首領」,都是有限的人,會「死」,不是永恆的。人要倚靠的,必須是永恆的主宰上帝。

第5至9節,這段詩歌說明要歌頌這位永恆和創造萬物的上帝之因,就是因為祂是萬物生命的來源,是「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上帝。不但這樣,祂是一位「持守諾言」的上帝,也就是信實的上帝。

第7至8節也可從以賽亞書第四十二章7節、第六十一章1節看到相同的詩句。而第9節所歌頌的內容,是整本聖經所介紹的這位造物主的特性。

第10節,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才是真正的君王,因為祂是「永遠」的上帝。只有祂才是可靠真實。

5.第一四七篇:

從第1、7、12節等三節可看出,這首詩篇是以三首詩歌彙編在一起,都是以「讚美上主」作開始。

第1至6節,「美善」、「合宜」,都在表明美好之意。要注意的是在第2節,詩人說「上主重建耶路撒冷」,從這裡可以知道此首詩應該是在亡國、從巴比倫返回故鄉後寫成的。亡國的人民心靈有重大的創傷,上帝的慈愛醫治了祂子民心靈的疼痛。

這位偉大的創造者上帝,祂可以為天上的星辰「起名」,表示這些都順服祂的管理,這種偉大已經超越了世上所有的君王,祂的「偉大、全能」,人無法用有限的能力去明白、「衡量」出上帝的「智慧」。第6節再次說明這位公義的上帝,會讓卑微的人獲得保障,使「邪惡的人」被「擊倒地上」。

第7至11節,這段詩歌述說這位造物主上帝,會看顧祂所創造的一切萬物,祂深深知道這些受造物的需要,不管是地上的「獸類」,或是空中的「飛鳥」,都會照顧餵養。而這位創造的上帝,最喜歡「敬畏」、「信靠」祂的人。但祂對那些擁有世上強權,卻會欺壓弱小的領導者,很不喜歡。

第12至20節,這是第三段歌頌詩歌。詩人除了歌頌上帝創造的奇妙、偉大之外,也同時歌頌上帝對以色列人民特別的偏愛,尤其是頒佈法律給他們遵行,詩人強調只有以色列人民才擁有上帝所親自頒佈給他們的「教訓和法律」,這也在表示他們真的是非常特別的族群。因為這樣,所以要「讚美上主」。

6.第一四八篇:

這是一首呼籲宇宙萬物,也就是一切受造之物,都要歌頌上帝的詩歌。這些宇宙萬物,從人到星辰、天、地、海,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一切生物都在內。作者有這樣的信念,是因為上帝創造之始,都是好的,是從上帝的好、賜福開始。因此,用歌頌的心來回應上帝的愛才是正確的生命態度。

第1至6節,「天上」,特別是「天上的諸天」表示穹蒼之意。所有在天際上的萬物,也就是日、月、星辰都在內。而「天使」、「天軍」,這都在表明上帝天上的僕人。第5節的「萬象」指的是所有呈現在人眼前所能看見的一切,一定要遵守創造主上帝所制訂的規矩。

第7至12節,前段詩歌提到日、月、星辰和諸天都要歌頌上帝,這段詩歌則是提到「閃電、冰雹、雪,和雲霧」、「大風」、「深淵」,接著是群山,以及山中的「果樹、森林」,其中的「野獸」、「昆蟲飛禽」,以及活在這大地上所有的人,包括「少年人」、「少女」、「老年人」和「孩童」等,只要是活著的人都要一起頌讚上帝。

第13至14節,在所有一切當中,只有這位創造的上帝才配得歌頌。詩人呼籲所有以色列人民,都必須歌頌上帝。

7.第一四九篇:

這首詩歌是在歌頌上帝為祂的子民戰勝仇敵,凱旋回來後所唱的詩歌。詩歌內充滿了愛國的熱情,也充分表明他們從受困中得到釋放的興奮。

第1至4節,「要向上主唱新歌」,表示用最美好的詩歌來感謝上帝。「新歌」就像新收成的穀物、頭胎生的家畜動物一樣,是還沒有唱過的詩歌,剛創作出來的。

這段詩歌也在表示上帝就是以色列人民的君王。「打鼓彈琴」這都是用來歡慶的樂器,而「舞蹈」是以色列人民最熟悉的歡慶方式。聖經中一再出現以色列人民就是用這種方式在感謝讚美上帝的救恩(參考出埃及記十五:20,士師記十一:34,撒母耳記下六:14,耶利米書三十一:4)。第4節清楚指出上帝使以色列人民打敗了敵人。

第5至9節,在歡慶歌舞聲中,有些人會扮演著武士的角色,因此,他們「手執雙刃的利劍」,表示他們在前線打仗時,勇武地殺敵「報仇雪恥」,並且俘虜了敵人的君王和首領。這樣的詩歌其實也是他們心中的一種期盼:有這麼一天,他們的國家會再次恢復像大衛王朝時代那樣,使鄰近國家都來降服在他們的統治之下。

8.第一五○篇:

這是詩篇最後的一首詩歌。在這首詩歌中,詩人採用了以色列人民在讚美歌頌時所用的重要樂器:吹號、琴、鼓、簫、鈸等。如果以今天的樂器來看,應該就是組合一支齊全的交響樂團一樣,大聲齊鳴,大聲歌頌上帝的偉大。

這一篇也可以說是將詩篇帶到最高境界,因為在前面的詩篇中,常看到的是哭訴、哀怨、記恨、復仇、愁煩、感恩、歡樂、歌頌、讚美、喜悅、跳舞等等。但這首詩篇是以整個可以打響的樂器齊鳴,為的就是歌頌上帝的偉大。作者要說明一件事:不論是喜怒哀樂,人生所有的一切際遇,都要用歌頌上帝作為生命最高的境界,因為這才是生命。有這樣的生命態度,才能體會出生命的意義。也就是說:完美的生命,是以歌頌上帝的愛作為開始和結束。因為生命是來自上帝,整個宇宙、萬有都是來自上帝的賞賜和奇妙的創造。唯有回到上帝的創造,才會知道除了歌頌以外,還是歌頌。因為生命真的是非常奇妙,即使是遇到的苦難,也是在述說上帝奇妙的訓練、教導。

第1至2節,在上帝的「聖所頌讚」祂,這聖所指的就是錫安耶路撒冷聖殿。詩人一直保持一個信仰認知,耶路撒冷聖殿才是上帝長久臨在的地方。另外,這位詩人也說只要在看得見的天際,都要歌頌上帝。因此,這一節主要在說明,不論是在人世間或是在天上,都要歌頌上帝。因為這位上帝是「至高無上」的神。這「至高」表明的是獨一、神聖,和創造的上帝。

第3至5節,詩人表示大家一起來,用盡各種可以出聲的樂器齊來讚美上帝,歌頌祂。

第6節,「一切有生命的被造物都要頌讚上主」,這表示所有萬物都要這樣做。


讀  雅歌這本經書

    一說到「雅歌」,很多人就會想到這是一本情歌詩集,並奇怪為甚麼這樣的詩歌集會編入在聖經正典中。它是舊約聖經中最受爭議,同時也是最難詮釋的一本經書,很難理解其中信息的奧秘。因此,在詮釋「雅歌」時,會發現比較不像其它經書一樣,有明顯的風格或脈絡可循,即使是翻譯,也出現同樣的問題。

被編入聖經正典的原因

    這本經書的書名就如同第一章1節所說的:「所羅門之歌,是詩歌中最美的詩歌。」也稱之為「歌中之歌」,中文將之稱為「雅歌」。它和路得記、以斯帖記、傳道書、耶利米哀歌等共五本經書,都同時被列在舊約聖經三大類別中的「聖卷」裡。而這五本「聖卷」都是和以色列人民的節期有密切關係。這「雅歌」經書特別是用在以色列人民看為最重要、為了要紀念逾越節時吟唱的詩歌,因此,「雅歌」又被放在這五本「聖卷」中的第一卷。路得記是在紀念五旬節,歡慶大麥收成時開始吟唱;耶利米哀歌則是在紀念耶路撒冷城於主前586年被巴比倫摧毀而吟唱,表示哀悼、痛心、難過;傳道書則是在住棚節,是收割後準備收藏起來過冬而唱的詩歌;以斯帖記是在紀念以色列人民逃過哈曼計謀大屠殺,獲得拯救之後,發展出來的普珥節(參考以斯帖記九:19-22)。 

    大概是主後一百年的時候,有一群編輯聖經的猶太拉比們聚集在亞美尼亞(Jaminia)舉行會議,討論到有關「雅歌」這本詩集的時候,很多人都主張將之從聖經正典刪除。但是,有一位很出名的拉比名叫「阿基巴」(Rabbi Akiba),強調:「『雅歌』詩集是一本在比喻著上帝和以色列人民之間『愛』的詩歌。將之刪除,無異是否定了上帝對以色列人民永不改變的愛,以及以色列人民在回應上帝對他們揀選的愛。」他的說法得到多數拉比的支持,因此,這本詩歌被編入了正典中。因為同樣用「夫妻」關係在描述上帝與以色列人民之間的關係,在先知文獻中也可以找得到,例如:



以賽亞書第五十章1節:

「上主這樣說:

你們以為我趕走你們的母親,那麼,我給她的休書在哪裡呢?

你們以為我把你們賣給債主嗎?那麼,究竟是賣給哪一個呢?

你們被賣是因為你們的罪;你們的母親被拋棄是因為你們的惡行。」

耶利米書第二章2至3節:


「向耶路撒冷的居民這樣說:我記得,你年輕時對我多麼情深!

蜜月期間,你多麼愛我!

你和我走過荒野,經過沒有耕種的地方。

以色列啊,你是我神聖的子民,是專屬於我,是初熟的果子。

誰傷害你,我就降災禍給誰。

我--上主這樣宣佈了。」


以西結書第十六章7至8節:


「我栽培你,好像在照顧田裡的花草。你漸漸長大,發育成為少女,雙乳堅實,頭髮秀長,可是仍然赤身露體。我再經過那裡,發現你已成熟,會談情說愛。我用外套遮蓋你的裸體,與你山盟海誓。我--至高的上主與你結盟,於是你就成為我的妻子。」


何西阿書第二章二至五節:


「我的兒女啊!雖然你們的母親不再是我的妻子,我不再是她的丈夫,可是你們要向她哀求,勸她除掉臉上那一副淫相,不再暴露誘人的胸脯。要是她不聽,我要剝光她的衣服,使她裸露,像剛出母胎的嬰兒。我要使她像曠野,像沙漠,使她口渴而死。我不疼愛她的兒女,因為他們是淫婦生的。他們的母親犯姦淫,是無恥的娼妓。她喃喃自語:『我要去投靠我姘夫情郎;因為我的食物、飲料、羊毛、衣料、橄欖油,和美酒都是他們給的。』」

從以上經文可以看出,先知文獻中很喜歡用「夫妻」的關係,來描述上帝和以色列人民之間「愛」的關係。而這些情節都可以從「雅歌」的詩中看得到。這就像使徒保羅在描述耶穌基督與教會的關係時,也是以「夫妻」的關係來形容一樣(參考以弗所書五:23-32)。以這樣的瞭解來讀「雅歌」,我個人覺得就比較容易找到切入點,明白這些詩歌所要詮釋的意義了。

本書寫作上的特色

    這本經書最大的特色,就是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上帝」這個名字,就像以斯帖記一樣。但是,我們卻可從詩歌中所表達的內涵,看到作者用男女彼此互相傾訴愛情的內容,感受到上帝和祂的子民之間那深厚的感情,簡直到了不能分離的狀態。

    在全部共八章中,收集有六首詩。除了第五首是由男子(新郎)開始吟唱,以及第三首的結尾是由新郎所唱之外,其餘五首詩的開始和結尾都是由女子(新娘)所唱。這可看出女子是相當主動在傾訴著她心中的愛意。甚至有幾次,她是走遍大街小巷在尋找以為已經失落了的男子(參考雅歌三:1-3、五:6-8)。

    再者,這些詩歌不僅描述男女愛情而已,甚至是以描述對方肉體作為詩歌的主軸,主要是在表達一個基本的含意:彼此認識得相當清楚,且是從頭到尾都看得很清楚。特別是男方對女子的描述更是巨細靡遺,包括了頭髮、嘴唇、牙齒、雙乳、小腹、肚臍、眼睛、脖子等等。以這樣的觀點來看上帝和以色列人民之間的關係,並將之延伸到上帝和祂的子民之間的關係,就更能幫助我們明白「雅歌」這本詩歌之所以會被編入聖經正典的原因了。

作者和寫作的時間

    一般來說,確實有不少人認為「雅歌」是所羅門王寫的詩歌。在列王紀上第四章32至33節記載說:「他(指所羅門王)作了三千句箴言和一千零五首詩歌。他講論樹木花草,從黎巴嫩的香柏樹到牆上長著的牛膝草,又談論各種飛禽、走獸、爬蟲,和魚類。」而且在「雅歌」總共六首詩歌中,就有七次提到「所羅門」(參考雅歌一:1、5、三:7、9、11、八:11-12),即使是這樣,還是有不少聖經學者持反對意見,時至目前,聖經學界對於這本經書的作者還是沒有定論。

    雖然有人依據第一章1節說「雅歌」是「所羅門之歌」,而認為這是所羅門王寫的詩歌。如果是他寫的,那麼「雅歌」是一本非常早期的詩歌集,至少那是主前第十世紀的作品。但是,因為「雅歌」曾提及「耶路撒冷」和「得撒」這兩個地名(參考六:4),表示這本經書應該是在「得撒」建城之後,那就不太可能是所羅門王的時代,因為「得撒」城被用來形容與耶路撒冷城相對照,必定是在耶羅波安一世之後,也就是在所羅門王去世之後,以色列帝國分裂成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北國以色列在耶羅波安一世(主前930至909)帶領之下,在「得撒」建都(參考列王紀上十四:17、十五:33),直到暗利王朝時代(主前885至874年)。他登基六年後,列王紀上第十六章24節這樣記載說:「後來,他用六千塊銀子從一個名叫撒馬的人那裡買來撒馬利亞山。暗利在這山上建造一座城,按照這山原主撒馬的名字給它起名叫撒馬利亞。」

    不過,如果認為「雅歌」乃是比喻上帝與以色列人民之間的關係時,則這本經書應該是比較晚期的作品,尤其是將之列在被擄到巴比倫當奴隸之後(主前586年)的作品會更恰當。

    有不少聖經學者認為,「雅歌」這本經書不是一個人所寫的,它可能是一群作者,或是民間流傳的部份情歌被收集加以編入的。若是以這樣的觀點來看,則「雅歌」這本經書被編輯成詩集,恐怕要更晚期,甚至可能晚至大約是在主前第三世紀的時候了。


本書的大綱

一、書名,一:1。

二、第一首詩,一:2-二:7。

三、第二首詩,二:8-三:5。

四、第三首詩,三:6-五:1。

五、第四首詩,五:2-六:3。

六、第五首詩,六:4-八:4。

七、第六首詩,八:5-14。



雅歌第一至五章1節

1.一:1節:

這節開宗明義就說此本詩歌集是:「所羅門之歌,是詩歌中最美的詩歌。」但這句「所羅門之歌」,也可看成是「獻給所羅門的歌」,或是「為所羅門編寫的詩歌」。因為在希伯來文的「之」字,有許多解釋。既可解釋為「為」,也可以解釋為「有關」等意思。在列王紀上第四章32節這樣記載所羅門王,說:「他作了三千句箴言和一千零五首詩歌。」這裡所說的「一千零五首詩歌」,是指哪些詩歌,並沒有明確說明,是否有包括「雅歌」這裡面的詩歌,並不清楚。

所羅門王是以色列第三任國王,但也是從他開始,王位從原本由先知膏立轉變成世襲,他並不是先知膏立的,而是由父親大衛王世襲傳承下來,但更實際的說,是宮廷內鬥、爭奪之後,他奪取得到的。他在位的年代大約是主前972至932年,在位將近四十年。在他的任內將以色列帝國帶到最高峰。非常可惜的是,他晚年在信仰上顯得脆弱,竟然是帶頭離棄上帝,去拜偶像神明,「沒有像他父親大衛那樣一心忠於上主--他的上帝」(參考列王紀上十一:4)。引起上帝難過,也使得以色列帝國失去上帝賜福,導致在他死後,國家就分裂了。

2.一:2-7節:

這是第一首詩歌,先由新娘開始唱。她唱出心中對愛情的渴慕,而新郎並不在現場。

在第3節中的「名字」和「芬芳」(原本是指膏油)是同音。戀愛中的情人,一聽到愛人的名字,心中的感覺就很舒暢,有如香膏油的馨氣可以提神。但這裡所說的芬芳背後含意是「油膏」,也在表示男方是一位君王之意。若是君王,就像有些學者所強調的,這是指耶和華上帝。表示著以色列人民對上帝渴慕之愛。

第4節,「願你把我帶走」,這也是一種許願,表明願一生跟隨著這位新郎、君王走,永不後悔之意。「寢室」、「歡樂」、「暢飲」、「愛河」等,這些詞都在表明二者之間緊密的愛,無法分離。

第5節,「黝黑」,是因為整天都在葡萄園中工作,導致曬太陽過久(參考第6節),皮膚變色的緣故。但並沒有因此使女子的內心也變黑了。相反的,女子的心還是一樣「秀美」。也就是說,談愛情,就不要以貌取人,要看內心才重要。

「基達」,這是位於大馬士革東南方的沙漠地帶,以盛產黑山羊聞名。也因為這樣,這地方的牧羊人喜歡用黑山羊皮作帳棚,在裡面休息過夜。而「所羅門宮中的帳幔」,意思是指相當豪華、美麗。

第6節,這位女子告訴其他女子,不要笑她皮膚黝黑,其實她的內心美得像「基達」的帳棚一般,讓人一進去,就感受到溫暖、舒服。她的內心美得有如華麗、人見人愛的王宮中之帳幔。

「在葡萄園工作」,聖經一再表示以色列人民就是上帝的葡萄園。上帝就是園主。因為忙碌看管兄弟要她代為整理的葡萄園,以致於把自己的葡萄園給荒廢了。這有隱喻的內涵,表示她忘記整理自己。對一個尚未出嫁的姑娘來說,曬黑了,是很難過的事,忘記整理自己的儀容,甚至沒有時間去談情說愛,就會導致愛情生鏽。這女子開始擔心起來。

第7節,這是在追求心所喜愛的對象發出的聲音,若對象是上帝,這也說出了以色列人民在尋找牧養他們的牧者。說得更貼切,就是他們迷路了。就像第6節所提起的,這女子可能疏忽了,因為太忙碌別的事情而忘記了自己心愛的男人。若是這樣,也隱喻著以色列人民因為忙碌著別的神明,卻把最重要的牧者耶和華上帝給疏忽了,甚至忘了,不知道上帝在哪裡,想要尋找,卻找不到蹤跡。

3.一:8-11節:

這段是新郎回應的詩歌。尋找牧羊人,可先從尋找羊群的腳跡著手,因為牧羊人必定會跟他的羊群在一起。這裡也可說是上帝在回應以色列人民,祂要以色列人民回到祂身邊,只要認真注意尋找回來的路徑,並不難找,必定可以很輕易的就發現,上帝在等候著她回來。

第8節,這位新郎說耶路撒冷的女子是最美麗的。因為該城就是上帝所居住的地方,被稱為最美好的城市。

古代的牧羊人辨識失去的羊,就是從羊走過而留下來的腳印來辨別該羊走過的路徑,循著這路徑去找,一定會找得到。

第9節,所謂「牝馬」,這是正值青春期的雌馬,也是雄馬最喜歡追尋的。另一種翻譯是:「法老車上套的駿馬。」埃及的戰車是有名的,因為它的戰馬都經過精挑細選。而法老王戰車上所用的戰馬更是精選的。因此,人看見法老戰車上的戰馬,自然就會想去摸牠、騎牠。這位新郎唱出這樣的詩句,是在稱讚這位女子的美麗,是眾人所欣慕的對象,大家都想擁有她。就像耶路撒冷城,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樣。

第10節,用來形容這女子的美麗,不僅在面貌,且在她身上的裝飾更是如此。

第11節,「為你製金鍊子,為你配上銀的飾物」,這是類似文定之物。新郎深知女子的心裡感受,為了讓她安心,他願意將她先訂下終身,讓她知道努力是有結果的。

4.一:12-14節:

短短的三節經文,是新娘回應新郎的詩歌,可看出他們曾經有過一段美好的約會時光。

第12節,「我的君王」,這是第二次提起(參考一:4)。女子身上充滿著珍貴香料的氣味。這裡的「香水」,是種極珍貴的香油。

第13節,這位新娘說她的愛人是躺在她的「胸懷」,而他身上則是散發著如一袋子的「沒藥那麼香」。

「沒藥」,這是極為高貴的香料。當耶穌降生的時候,東方來的星象學家就是呈獻給耶穌這種極高貴的香料(參考馬太福音二:11)。

第14節,這位新娘描述她的愛人就像「一叢鳳仙花」,是巴勒斯坦地區出產的一種灌木,屬於香柏樹的一種,其花芬芳。

「隱‧基底」,這是位於死海附近一大曠野中的一片綠洲。大衛王為了要躲避掃羅的追殺,曾逃到此地避難(參考撒母耳記上廿四:1)。

這可看到作者在表達愛情的真意:真實的愛情,是讓愛人得到芬芳的氣息,且在疲憊的時候,得到安息的地方。甚至在災難來臨時,成為避難所。只有仇敵才會讓人感受到有被落井下石的壓迫,而不是生命的解放。

5.一:15-17節:

這三節是新郎和新娘在對話。

第15節,新郎回應新娘的話。他稱讚女子的美,用「眼睛像鴿子的眼睛」,這是在表示:純潔、溫順,像鴿子一樣,不是老鷹那樣凶殺之眼,更不是仇敵眼中的憤怒。

第16至17節,當新娘聽到新郎這樣稱讚她後,她也回應說願意終生委身在他身上,就算沒有床榻,可以將「青草」當作牀鋪,就在香柏樹下,也可以當作房子。這是真愛中閃爍出來的生命亮光,即使沒有房屋,也可以在野地裡看到最美麗的房舍,就算在最野外之地,也會看到整片樹林遮蔽、有如天花板一般的大寢室。

詩人用這種方式表明最真實的信仰,是不需要看來美麗建築的禮拜堂,也不必有富麗堂皇的外表裝飾,因為信仰所要表達的是內心的美,這種美,讓我們看到上帝好像就在我們生命的四周鋪上了最好的床、地毯、天花板,也讓我們看到生命如鴿子的眼光一般,知道該走的道路,也知道怎樣尋找回家的路途,不會耽擱,更不會迷失,因為他知道往哪裡去。

6.二:1節:

「沙崙」,這是位於地中海東岸,約帕和多耳之間的一個海邊平原,土地相當肥沃。這裡盛開著許多讓人一看到就喜愛的野花,包括百合花、水仙花等都是。

「野玫瑰」,到底是甚麼樣的花?不太清楚。在《中文和合本》有附註說是「水仙花」。

「百合花」,表明純潔之意。在耶路撒冷聖殿前的兩根大柱,就是雕刻著百合花的樣式,表明的是:進入聖殿者,必須是心地純潔的人(參考詩篇廿四:3-4),這樣的人才能得到上帝的喜悅。

7.二:2節:

新郎唱出這樣的歌聲,說愛人有如長在「荊棘裡的一朵百合花」。這就相當有涵意了;因為荊棘原本是人家所不喜歡的,但是,百合花卻是大家喜愛的。在最難成長的荊棘環境中,看到最純潔、美麗的百合花,這是多麼珍貴啊!生命也是這樣,在最惡劣的環境中活出最美好的生命力,這樣的人就是不一樣。

8.二:3-7節:

這是新娘回應新郎的詩歌。

第3節,「我的愛人在男子中」剛好與第2節的「我的愛人在女子中」成對應。男人說女子是「荊棘裡的一朵百合花」,而女子則稱讚男人是「叢林裡的一棵蘋果樹」。蘋果是會發出香味的水果。蘋果樹長得不高,但卻能長出好又香甜的果實。不過我們知道在巴勒斯坦是沒有蘋果樹的,因此,如果有蘋果,則是屬於進口的水果。那麼,它就是相當珍貴的食品了。一般的樹雖然多、高大,但是不會結出果實。新娘的愛人(新郎)就像一棵蘋果樹,遠比樹林中所有的樹木還要實在、突出。

第4節,「旗幟」,這原本是指軍隊之意。在這裡表示在向對方「示愛」之意。

第5節,這裡提起葡萄乾和蘋果,都是最好的營養水果食品。

第6節,表示兩人的愛已經進入不分離的狀態。

第7節,「羚羊和母鹿」都是象徵一種很有生命力、洋溢著喜悅的對象。換句話說,詩人希望這樣的愛情不會受到干擾,即使是最歡喜的、最令人雀躍的事來臨,也不要因此受到打擾。

信仰也是這樣,不在於外表的壯觀,卻在於實際發出香甜、可口的果實。真實的信仰,會像羚羊和母鹿一般,發出極強的生命力,可以排除誘惑的來臨。

9.從第二章8節至第三章5節是第二首詩

10.二:8-10節a句:

這段是新娘唱的詩歌。

           新娘「聽見了」她熟悉的聲音,且是越來越接近。第9節接續第8節所說的「羚羊」和「母鹿」,這裡看到的是「小鹿」,也在說明新生命的出生所發出的喜悅聲音。牠們跳躍越過山嶺,正表明牠們生命之強。愛情就如同這些初生之犢,純潔沒有顧慮的心,只為了探望心中所期盼的對象,可以排除所有的障礙,能夠翻山越嶺,當來到愛人家的窗口時,為的就是要傾訴心中渴慕的話語。

           第10節a句,她聽見這位疼愛她的愛人從門縫中在呼叫她。

11.二:10節b句-15節:

這段是新郎唱的詩歌。

           「起來吧,親愛的」,這是用非常溫柔的呼喊聲,要新娘與他同行。

第11至12節,這兩節指出巴勒斯坦的冬天也是雨季,春天大約是在三、四月間。冬天一過,春天來臨,這也是自然界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刻。無論在甚麼地方,只要是春天的季節,就是充滿著一片生命力,這裡描述百花齊放、飛鳥齊鳴,特別是「斑鳩」,春天季節來到,就會返回。在以色列人民,這是他們最期盼的逾越節活動期間。

第13節,這節說「無花果開始成熟了」,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無花果開出新的葉子了」才對。因為無花果的果實成熟時,是在六、七月間。巴勒斯坦的春天是在三、四月間,這期間剛好是無花果長出新葉的時候。「葡萄樹也開花放香」,將葡萄和無花果樹連接來看,就會明白巴勒斯坦地區最出名的兩種水果,都用來象徵以色列人民和上帝之間緊密關係的特別記號。

第14節的「鴿子」,通常被用來象徵「溫馴」、「和平」的意思。這節形容新娘的美麗帶著溫馴、柔和的性情,讓新郎一見到就傾心陶醉。

第15節提到「狐狸」,牠會搗毀葡萄園。這是時常發生在巴勒斯坦的現象,當地的人通常會將葡萄園用籬笆圍繞起來,為的就是防範狐狸的侵襲。

12.二:16-三:5節:

這段是新娘回應新郎的詩歌。

第二章16節,「我的愛人是我的,我是他的」,這就像上帝和以色列人民立約時所說的:「我要作你們的上帝,你們要作我的子民。」(參考出埃及記六:7,利未記廿六:12,耶利米書七:23、十一:4、廿四:7、三十一:1、33,以西結書十四:11、三十四:31、三十六:28、三十七:27,撒迦利亞書八:8、十三:9)。形容二者之間是不能分開的緊密關係。彼此相愛的情人就是這樣,生命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人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就像這樣,不能分開,因為一旦分開,就失去了生命。人和上帝之間立有「生命之約」、「永遠的約」,這約在表明永不分離。

           第17節,這是一種迫切的期盼,就像在盼望愛人回來如同羚羊跳躍的速度那樣快。

第三章1至4節,這是在尋找,走遍大街小巷,尋找的熱切之心,只要逢人必問,一直到找到了為止,就不再放手讓他離開。

第5節,在第二章7節、第八章4節都出現過。尋找心愛的情人,說出這位痴情者的心。不放棄,除非找到了才肯罷休。現在找到了,就不再讓愛人離開,且是帶進母親的家和出生的房間,這些都在說明被接納成為家中的一員。

13.從第三章6節至第五章1節,是第三首詩歌

14.三:6-11節:

大概是因為所羅門王結婚時才有的排場,引起大家的仰慕。就像近代貴族或是王室的成員結婚一樣,會引起許多年輕愛人的學習。也隱喻著上帝和以色列人民之間的關係,如同婚姻,那種親密和愛,是可以用來向列國萬邦炫耀的。

這段詩歌說為了這對愛人結婚,動用的人力、所用的香料,以及迎娶過程所出現的排場,都在說明這是一次相當隆重的婚禮。這在偏僻的鄉村是非常少見的,也相當不容易。但是,為了表示非常重視這次的婚禮,所以絕對不能隨便,因為這是「生命之約」。

第8節,代表去迎親的,都是最勇猛的戰士,日夜守護著隊伍的安全。

第9節,「黎巴嫩木」,這是指香柏樹的材質,是中東地區最珍貴的木材。

第10節,這節的描述有如是用來載運約櫃的車子。「紫色」,這是聖經時代最為高貴的布料。

第11節,所羅門王建造耶路撒冷聖殿,代表著以色列人民完成了最大的心願,將約櫃移送入聖殿裡。

15.四:1-五:1節:

這是一首形容新娘美麗的詩歌。幾乎將新娘的臉部和胸部都讚美了,包括眼睛、牙齒、嘴唇、舌頭、胸部等。

第1節,提到新娘臉部用面紗全部遮住,但頭髮的秀長,有如一群黑山羊蓋住整座山丘。

第2至3節,接續頭髮之後,這兩節描述的是新娘的嘴唇和她的臉頰之美。

第4節,說新娘的「脖子像大衛的高塔,圓直牢固」,這是非常特別的形容,原來是指新娘的脖子上,掛著美麗的項鍊,項鍊上配著許多裝飾品。詩人用它來形容有如勇士的盾牌。

第5至7節,描述胸部的發展非常完美、對稱。從臉部到胸部,都是完美無缺,令人看見了都會驚嘆。

第6節提到「沒藥山」和「乳香岡」,並沒有這種地名,很可能就是用來形容雙乳的美。

第8節,「我的新娘」,新郎繼續唱出歌頌的詩歌。從第8節到第五章1節,一再重複這句子。這節所提起的山岳之名,都是屬於北部的山脈。這裡有「獅子、豹子」等野獸藏匿其間。

第9至11節,再次表示新娘的美麗,勾引住新郎的心魂。而第11節用來表示二者之間有親密關係。

第 12節,愛人是「一座關閉的花園,牆垣圍著,泉源封鎖著」,意思是指愛人乃是非常貞潔的,如同發現泉源的水池一般的寶貴,不讓外人使用。

第15節為第13 至14節作了最好的詮釋。

第16節,這節是新娘回應新郎的詩歌。她用「北風」和「南風」來形容整片空氣中都「洋溢著芬芳」之氣,真的會令人沉醉其中。

第五章1節,這節是新郎的回應。「沒藥和香料」、「蜜房和蜂蜜」等,都是用來形容甜美、芬芳之意。

真正體會到信仰的奧秘後,就有如發現生命甘泉一般的美,它是生命的泉源。當人得到生命甘泉的時候,就會用盡所有的方法將之顧守著,不讓這泉源流失,或是被別人給污染了。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