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225期

詩篇第三十四至四十篇

1.第三十四篇:

這一篇也是詩篇中九篇用希伯來文字母順序編寫的詩歌其中一篇。通常這首詩歌被看成是第廿五篇的姊妹作品,第廿五篇是一首祈禱的詩歌,此篇則是屬於感謝的詩歌。再者,此篇詩歌充滿著箴言智慧文學的特色,因此,也被看成是大衛王之後的作品。

這種按希伯來文字母順序編寫的詩歌,在詩篇中共計有九篇,就是第九篇、第十篇、第廿五篇、第三十七篇、第一一一篇、第一一二篇、第一一九篇、第一四五篇,以及現在這第三十四篇等。其中最為特別的一篇,就是第一一九篇,這一篇共計有廿二個段落,而每個段落的開始,就是希伯來文字母。這種用字母來寫詩篇是有用意的,主要是讓民眾學習認識字母,且容易記住。

第1至3節,這段詩歌也是詩人在作信仰告白,他呼籲所有領受過上帝救贖恩典的人都要跟他一起來歌頌上帝。要歌頌,是因為「上主的偉大」(參考第3節),表示上帝已經出手拯救需要祂救助的人。

第2節所說的「被壓迫的人」,也是指謙卑的人之意。主要在說明任何尋求上帝的被壓迫者,上帝一定會幫助。

第4至10節,從第4至7節可以看出詩人清楚在表示:只要真心尋求上帝,一定會尋找得到,祂會垂聽受到壓迫而「孤苦無助者」的呼喊聲音。在第6節所說的「孤苦無助者」,是指那些願意謙卑尋求上帝幫助的人,和馬太福音第五章3節所說的「承認自己靈性貧乏的人」有異曲同工之處。

不但這樣,上帝也會差派「天使」出手救助「敬畏」祂的人。聖經一再提起,只要是真心敬畏上帝的人,上帝會跟這種人同在,如同牧羊人在帶領羊群一樣,使之永不缺乏。這相對的意思,就是那些迫害人的人,心中沒有上帝的狂傲人,他們即使是歌頌上帝,上帝也會拒絕接受,就算他們遇見困境,上帝也不會伸手幫忙(參考以賽亞書一:15-17)。

第10節「少壯的獅子」,也有的譯本用「富貴的人」,意思是:即使富貴像獅子那樣強壯,也會有缺乏、不能滿足。

第11至22節,在這段詩歌中,詩人特別針對年輕人來寫。就像前面已經提起過,這首詩歌是用字母順序排列,這樣,可以認識字母,也可透過學習認識字母而認識上帝。

再者,這段詩歌將「義人」和「作惡的人」作對比,這樣,學習字母的年輕人就知道上帝喜愛的對象是「義人」。這義人,指的是敬畏上帝的人。

詩人一開始就強調要「敬畏上主」,這是信仰的第一課。心中敬畏上帝,就會看見上帝奇妙的作為。這樣,人就會跟著謙卑下來。

而敬畏上帝的人必定會養成的態度,就是誠實,不撒謊,且會盡力追求與人和睦相處。

第16節說上帝「敵對作惡的人」,表示上帝一看見誰作惡,祂就非常生氣,拒絕看顧這樣的人,但上帝會看顧「義人」,使他們脫離災難的圍困。

第18節和第6節所提起的對象是相同的。

這裡一再呼求人要聽從上帝的教訓。而聽從上帝教訓的人,必須先約束自己的口舌不說謊,也不出惡言。人若對上帝有敬畏的心,生命在上帝裡就會得到滋潤。

注意第19節,這裡提到「義人遭遇許多患難」,這表示義人並不是不會遭遇到困苦,如同約伯是「義人」,但他卻遭遇到意外災難接連而至。耶穌也說在這個世界有許多苦難,但是,在他的裡面,我們可以勝過這些苦難。基督教的信仰不是告訴我們沒有苦難,而是勝過苦難。

第22節提到上帝的「僕人」,也是「義人」之意。因為義人會遵守上帝的規律誡命。

2.第三十五篇:

這是一首哀歌,從第1節、第11節、第23節等經文,可看出作者正面對著審判。詩人特別強調有人作假見證要陷害他,使他感到孤苦無助。但詩人知道上帝是公義的神,一定會清楚作假見證的人,必定會嚴厲懲罰這樣的人。

可將此詩分成三個段落,第一段是第1至10 節,從這段詩歌中,可以想像得到作者必定是受到嚴厲的打擊,因此,祈求上帝為他伸冤懲罰敵對者。第二段是第11至18節,在這段詩歌中,他描述被朋友出賣,對方以惡報善。第三段是第19至28節,這段詩歌作者繼續向上帝祈求,讓那些仇敵失去幸災樂禍的機會。每個段落都是以歌頌作結束,從個人打從心底感謝上帝,接續到在聚會中歌頌讚美上帝,到最後公開宣佈上帝的公義,並且要整天歌頌上帝。

第1至3節,這段詩歌中用「攻擊」、「大小盾牌」、「長矛大斧」、「迎擊追趕」等,這些都是軍事用語。詩人的禱詞中,上帝就是一位率領著千萬部隊的將軍,可以擊退來犯的敵人。

第4至6節,第4節的詩句也出現在第四十篇14節、第七十篇2節等。詩人用「失望蒙羞」、「失敗狼狽」等詞來說明敵人的目的沒有達成,落魄而逃的景況。因為有上帝出手打擊他們,有上帝的「天使」出來懲罰他們,他們就會像沒有用的「糠秕」一樣,只要風稍微一吹,就四散他去。

第7至8節,類似這兩節的句子也在詩篇第九篇15節出現。這兩節可看出想要害人的人,最後就是害到自己。因為上帝最討厭這樣的人。

第9至10節,從這兩節可看出詩人在獲得上帝的拯救後,發出歌頌上帝的讚美詩歌。詩人特別強調上帝是「保護弱小」,和「保護窮人」的上帝。

第11和12節,剛好和第13至14節呈現對比;前者是邪惡的人的作為,後者是詩人表示他怎樣對待這位想要陷害他的人。邪惡的人,就如同出賣知己朋友一樣,是個忘恩負義的人。

第15至18節,邪惡的人都會有個嚴重的錯誤心態,就是對別人的苦難總是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但詩人向上帝呼求脫離這樣的人的手,他相信上帝一定會伸手救助。而上帝果然垂聽了詩人的祈禱,正當在最危急的時候,救助了他,使詩人的生命能夠獲得脫離迫害的危機。

第19至21節,詩人表示仇敵心中正在盤算著怎樣獲得勝利,他將這些仇敵的惡劣態度都詳細說出來,包括他們喜歡說造謠重傷的話,更嚴重的是誣告善良的人。因此,他祈求上帝千萬不要讓敵人獲勝。

第22至25節,這段詩歌可看見詩人對公義的上帝很有信心,他深信只要公義的上帝進行審判,受到冤屈的人必定會獲得「伸冤」。

第26至28節,詩人提出三個願望:一是第26節所提到的,讓敵人狼狽、蒙羞;二是第27節所提到的,上帝之子民獲得伸冤;三是第28節所提起的,要帶領全體人民頌讚上帝。

3.第三十六篇:

有些學者認為這首詩篇是由三篇獨立的短詩組合而成的。一是從第1至4節,這首詩歌是哀歌。二是從第5至9節,這是單純的詩歌。三是第10至12節,這是一首祈禱的詩歌。但也有其他學者認為這是一首屬於智慧文學的詩歌,討論到人和上帝之間的關係。

第1至4節,這段詩歌很清楚說明人的心中有想要犯罪的念頭,就是想脫離上帝的教訓。最典型的心態,就是認為上帝看不見,或根本就沒有懲罰。心中所想的盡是邪惡,連躺在床上也是在圖謀著邪惡的事。就像先知彌迦在譴責他那時代的邪惡者一樣(參考彌迦書二:1)。

第5至9節,這段詩歌和前一段詩歌呈現完全不相同的內容。在這段詩歌中,詩人在歌頌上帝有「不變的愛」。詩篇中一再出現形容上帝有「不變的愛」的詩句(參考十三:5、廿五:6、廿六:3、三十一:7、五十二:8、六十一:7、八十五:7、八十九:28、九十八:3、一○三:8、一○七:43、一一九:76)。詩人也喜歡將「不變的愛」的上帝,用「信實」來表達,說明對約的重視,就像祂「不變的愛」一樣。因此,「不變的愛」常會和「信息」這兩個詞句連著一起用(參考廿五:10、四十:11、五十七:3、一一五:1、一三八:2)。

每當聖經說到上帝的「信實」時,表示上帝是個守約的上帝。祂永遠記得與世人所立的約,且會堅持守住(參考創世記廿四:27,申命記六:23、七:8、12、八:18、九:5,約書亞記廿一:45,撒母耳記上十二:21,耶利米書廿九:10、三十二:22、三十三:14)。

值得注意的是第6節,詩人說上帝不僅看顧人類,祂同時也看顧所有「牲畜」。因為上帝是一切生命的來源,只要在上帝的裡面,就會看見生命的亮光(第9節)。

第10至12節,所謂「認識」,是指遵照上帝旨意行事的人。只有確實去遵行的人,才是真正認識上帝的人。「眷顧」一詞,表示「延長生命」之意。

第11節,這節是第1至4節的濃縮句,描述心中沒有上帝的人,就是驕傲、作惡的人才會有的行為。第12節詩人說這樣的人,一定會受到上帝嚴厲的懲罰,結果就是倒地不起。

4.第三十七篇:

這首詩歌也是一首以字母順序排列寫成的詩歌。它和前面的第25、34 首的每一節開頭用字母開始不同,這首是在每一段落用字母作開頭,然後照字母順序寫下來。這樣40節就分成22個段落。也因此,這首詩的一個特色,就是每個段落都是個獨立的詩句,有點像箴言的型態。中心主題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我們從第1至2節就可看出這首詩的主要中心題旨。這首詩篇也被列為「智慧文學」的詩歌,在詩篇中有好幾篇都屬於這種智慧文學的作品,除了這篇外,還包括有第一篇、第七十三篇、第九十一篇、第九十二篇、第一一一篇、第一二七篇、第一二八篇,以及第一三三篇等九篇。

第1至2節,這兩節和箴言第廿四章19至20節的內容相同,都是在說明作惡的興旺並不值得羨慕。因為他們的興旺是暫時的,很快就會消失。

第3至4節,這段詩歌有一個很重要的主題,說明倚靠上帝,才是根本之道。倚靠祂的人,可以安穩生活,因為上帝就是最好的保護者。在第4節說到上帝是喜樂的泉源,因此,誰尋求上帝,誰就會得到生命的喜樂。

第5至7節,這裡的第5節可參考箴言第十六章3節,當人把生命交託在上帝手中,這樣的人所期盼的事,都會得到上帝的幫助。只要有上帝的幫助,就會看見希望在等候著。但倚靠上帝,並不是馬上會看見應許,也許在等候上帝的回應前,會先看見邪惡的人的興盛,就懊惱起來,而這是不需要的。

第8至9節,這兩節是相對句型。人往往看見作惡的人發達,就心裡氣憤難平,但這種氣憤對自己並沒有益處。因為上帝在看,也有自己的時間表,上帝一定會處理。堅持信靠上帝的人,就會知道上帝懲罰的時刻一定會來臨,那些作惡的人終究會被驅離。

第10至11節也是相對句型,說到邪惡的人很快就會消滅,且是消滅到無蹤無影。而尋找上帝的人(就是指「謙卑的人」),一定可以享受上帝賜福的喜樂。

第12至17節,這段詩歌將義人和作惡的人分別出來。邪惡的人最喜歡欺負義人,因為義人在他們眼前出現,只會讓他們感到不安、急躁。他們也知道上帝與義人同在。因此,他們想要殺害義人、迫害義人,作為對抗上帝的另一種方式。

第16節可對照箴言第十五章16節,說明義人擁有的財富都是正當得到的,相對於邪惡者擁有許多財富,卻都是來自非法手段的欺騙、偷竊、掠奪而來。但這樣的財富上帝會將之拿走。就像第17節所提到的,上帝會將作惡的人的膀臂給打斷一樣,就算是擁有,也不會很久。

第18至20節,「敬畏上帝」,這是聖經中很重要的一則教導。因為上帝是神聖的,也是獨一的,是至高的。用敬畏的心敬拜上帝,必定會得到上帝的賜福。有上帝賜福的人,即使在最艱困的環境中,也會充滿著生命的力量。

第20節是這首詩歌第一個段落的結語,作惡的人最後就是被消滅,像煙霧一樣消散,找不到痕跡。

第21至31節,這段落是此首詩歌的第二部份。這段描述義人獲得上帝的看顧多到不勝枚舉。可將第21和第26節合併一起看,就會清楚義人在生活上,都會慷慨好施,幫助困苦的人。這也反應出作惡的人剛好相反,不但不會伸手救助需要幫助的人,而會想盡辦法斂財。

第23至25節提供了很重要的信仰認知:義人並不是不會遇到困境,會,但這並不表示上帝離開他。沒有,上帝就站在義人的身邊,陪伴著他走過這最艱困的生命旅程。

第27至29節,詩人一再提起,義人一定會享受安定的生活,因為有上帝在保守、看顧著。

第30至31節,這兩節可用來對照箴言第十章31至32節。義人因為心中有上帝,因此,他在講話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他所認識的上帝。換句話說,義人會隨時隨地提起上帝在他身上奇妙的作為。

第32至40節,這是此首詩歌的第三段落。這段詩歌述說義人一定會有好的結果,除了可以安定生活之外,也會獲得上帝賞賜的生命,子孫繁多。

第32至33節,就像前面所提起的,作惡的人總是想盡辦法要除掉義人,因為義人的出現,會使作惡的人容易被發現,甚至是凸顯出作惡的人的惡行。當作惡的人想要除掉義人時,上帝很清楚這樣的計謀,一定會保護義人免受傷害。

第34至36節,作惡的人在興旺時,氣勢之狀,有如黎巴嫩的香柏樹一樣高大,顯目,行徑簡直就是「專橫霸道」。但這些很快就會消失。就算興旺如同黎巴嫩的香柏樹那樣高大壯碩,結果是甚麼都沒有存留下來。因為沒有上帝的賜福。

第37至38節,這兩節是相對句型,義人的子孫會繁延甚多,但相對的是作惡的人,連子孫也會被剷除。

第39至40節,這兩節是此首詩歌的結語。上帝一定會看顧、守護義人。

5.第三十八篇:

這是一首患重病的人祈禱的詩歌。也是被列為七首悔改的詩歌之一,另外的六首是:第六篇、第三十二篇、第五十一篇、第一○二篇、第一三○篇、第一四三篇等。

古時候的人有一種認知:生病是因為犯罪的緣故,病越重,表示罪也越重。約翰福音第九章2節,耶穌的門徒問他有關那位生下來就瞎眼的人,說:「是誰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或是他父母的罪呢?」就可以看到這樣的生命觀,即使在現今的社會也是相當普遍。但耶穌並不認為是這樣,就像他回答門徒所說的:「他瞎眼跟他自己或他父母的罪都沒有關係,而是要在他身上彰顯上帝的作為。」(約翰福音九:3)

這首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分成三個段落,每個段落都以稱呼上主的名開始,就是第1、9、15節等。還有,就是以呼求上帝的名開始,也以呼求上帝的名結束。

第1至2節,這節詩歌和第六篇1節的詩歌完全相同。詩人認為他的受苦,是因為上帝伸手懲罰他的緣故。如果說詩人現在是生病,那麼一定是病得很嚴重。詩人認為上帝懲罰他,如同用「箭」深深地刺傷他一樣,使他承受幾乎無法呼吸般的壓力。

第3至4節,詩人認為上帝對他的懲罰,已經超過他所能承受的重,他祈求上帝能減輕,否則他將無法生存下去。這裡所用的「體無完膚」、「粉身碎骨」,表示病情不輕。但也表示他已經無法繼續承受這種重病之懲罰。

第5至8節,這4節詩歌都在說明詩人的痛苦。因為生病身體已經開始有褥瘡的現象,表示,詩人可能臥床甚久的時間。詩人形容自己身上的病況,現在已經痛到無法伸直身體,表示他無法站起來走動,也因為這緣故,才會有臥床過久而有褥瘡發生,而他也只能用彎腰的方式,以祈減輕痛苦,但卻是整天愁眉苦臉。

第6節這裡用「悲愁」,意思是指非常哀傷之意。

第8節的「痛苦呻吟」,是指大聲呼喊之意。原因是痛到無法忍受,非常難過的意思。

第9至14節,這是詩人第二次呼喊上帝的名,祈求上帝拯救。

「我的心願」,這表示內心懇切的哀求。

第10節,可看出詩人已經失去了眼神,毫無精神的樣子。

第11節,這個詩人很可能患有痲瘋病的樣子,連親朋好友都遠遠地躲開他,因為甚怕被傳染。

第12節,詩人感受到生命垂危,隨時都會有被人害死的可能。

第13至14節回應了第12節所說到的危險。他不知道該怎樣說明,知道人家對他竊竊私語,指指點點,但他卻無法辯駁。

第15至20節,這是第三段詩歌,也是由呼喊上帝的名開始。詩人呼喊上帝,期盼上帝回答他的呼叫。

第17節,詩人說痛苦老是跟著他,形影不離,幾乎讓他無法承受。

第18節是此首詩歌的中心,就是詩人承認自己的過犯。並且為自己的過犯「憂傷」,這表示懺悔之意。就像詩篇第五十一篇17節,大衛的詩歌中所說的,憂傷痛悔的心,上帝絕對不會拒絕。

第19至20節,詩人感受到生命沉重的壓力,並沒有因為自己為過犯懺悔而有減輕的現象。而是攻擊的力道越來越強,特別是當詩人確實懺悔後,阻礙的力量還是增強了。

第21至22節,這兩節是此首詩歌的結語。詩人祈求上帝不要「撇下他」、不管他。他祈求上帝「不要遠離」他,要救救他,否則他一定無法生存下去。

6.第三十九篇:

        這是一首被列為「智慧文學」的詩歌。因為此首詩篇談及人的生與死,以及上帝對人生命主宰的問題。詩人在探討一個經常被人提出來詢問的問題:為甚麼人的生命是這樣子脆弱。這首詩篇也被列為是一首祈禱醫治的詩歌,和第三十八篇相同,是在極大的病痛中,向上帝發出祈求醫治的詩歌,充分表現出作者對生命的體驗很深。所謂「人生如泡影」,這種觀念在這首詩歌中表露無遺。也從這首詩歌中可以體會作者所描述以色列民族在迦南地「寄居」的生命觀。利未記第廿五章23節說:「你們不可把土地賣斷,因為土地是我的;你們不過像外僑蒙准使用土地罷了。」新約彼得前書也這樣寫著說:「你們在世上是寄居的,是客旅!」(二:11a)這首詩常在教會舉行喪禮時使用。

第1至3節,短短三節詩歌,就可看出詩人的內心在進行深切的反省,也因此,有詩篇學者將此首詩篇看成是一首懺悔的詩歌。但可以理解這個詩人就像古代社會共有的觀念:認為生大病,是因為得罪上帝所帶來的懲罰。詩人一開始表示,雖然是極大重病,也要約束自己的舌頭不出怨言。就算有人說他犯罪或是說毀謗他的話,他也不回擊。但越是這樣忍耐,越是痛苦。

第4至6節,於是詩人轉向上帝詢問生命到底有多長?就像詩篇第九十篇12節所提起的,祈求上帝教導怎樣數算生命的年日。這位詩人也是這樣子在問上帝,他還有多少年日可活。他感觸到「生命不過像一口氣息,人生如泡影」,這樣的句子也出現在約伯記第七章7節、第十九章20節。另外在詩篇中也一再出現,例如第八十九篇47節、第九十篇5至6節、9節、第一四四篇4節等。

在這裡,詩人也表達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大家都在想盡辦法累積財富,卻不知道生命一結束,且是這麼地短暫就結束了。則所累積這些財富又有甚麼用呢?誰享有呢?這跟路加福音第十二章20節耶穌的比喻中所提到的一樣,當上帝把人的生命取回去時,人所累積起來的財富都將歸給誰?

第5節的「短促」,原文是指手掌。人的手掌不論多大,都是可量的範圍。生命就像這樣短促。

第7至11節,這段詩歌清楚表示把生命寄望在創造生命的主宰-上帝,才是正確的態度。

在第7節,詩人說「只有仰望你」,意思是生命的盼望是在上帝,人沒有能力決定自己的生命時間。

從第8至10節可看出詩人病情的嚴重,他認為若上帝不出手救治,他將無法生存下去,因為生命已經到了尾聲,奄奄一息的狀態了。

第8節的「愚蠢人」,是指那些在嘲笑他的人,這種人就是幸災樂禍的人。

詩人在第9節很清楚表示,他之所以生病折磨受苦,是出自上帝的懲罰,因此,他不敢有任何怨言,以免加重病情。他只祈求上帝不要再繼續責罰他,也看出上帝的責備就像看不見的蛀蟲在侵蝕著生命一樣,不聲不響,但很快就結束了人的生命(第10至11節)。

第12至13節,他知道,無論怎樣祈求,最重要的認識,就是生命就像寄居在世上的「客人」,是「過路旅客」。因此,他祈求上帝幫助他,「寬容他」,讓他在去世之前享有「一點兒安樂」。

所謂「寬容」,原文是說「敵對」之意。是指請求上帝不要把他當作仇敵這樣在攻擊,他會承受不了。因此,他祈求上帝把眼睛轉向另一邊,不要直視著他。因為上帝若是用忿怒的眼神看他,他所有的罪狀都將顯露出來,這和詩篇第九十篇8節詩人所說的一樣。「寬容」還有另一個意思,是請求上帝不要再責罰。

7.第四十篇:

這首詩篇很可能是由兩篇不同的詩歌合併而成的,就是第1至10節,這部份是在感謝上帝的拯救。第二部份則是從第11至17節,這是在祈求上帝拯救的 詩。特別要注意的是第13至17節和詩篇第七十篇相同。就像前面的第十四篇和第五十三篇的詩歌內容,也是幾乎相同一樣。

第1至5節,這段詩歌很清楚說出上帝確實是垂聽了詩人的祈禱。他感謝上帝把他從「泥沼和深坑中」救出來。這裡詩人用「泥沼」來表示生命已經完全沒有希望了。相對於「泥沼」的就是「磐石」,堅定可靠。上帝將他從泥沼中救出來後,是將他安放在磐石上。因此,詩人說要唱新的詩歌來回應上帝救助的愛。

第4節的「一心信靠上主」,就像申命記第六篇5節所說的,要用「全心、全情、全力」愛上帝。沒有一心二意的態度。這句「一心信靠上主」的句子,通常都是用來比較那些有社會地位的人,或是擁有大量財富的人,這種人通常會倚靠自己的力量,而忘記上帝。

詩人在第5節表示上帝有無窮的愛,成就了許多人間的大事。沒有任何神明可以和上帝相比擬。

第6至10節,這段詩歌中的第6至8節被新約希伯來書的作者引用在該書第十章5至7節。而第6節是引用何西阿書第六章6節,先知何西阿說上帝並不是要人獻祭給祂,上帝喜愛的,是人有憐憫的心,這比獻祭還重要。

這裡詩人也祈求上帝賞賜給他有「聆聽的耳朵」,這樣,他就可以經常聽見上帝的聲音。聖經中一再出現「要留心聽」、「側耳傾聽」等用詞,都在表示聽從上帝的話,就是生命最好的禮物。詩人在這裡表示:真心的聆聽上帝的話語,遵行祂的旨意,才是上帝所喜悅的事。因此,詩人表示他很樂意遵照上帝的旨意,他要將上帝的「教訓謹記在心裡」。

        詩人在第9至10節表示,他要在眾人聚會的當中歌頌上帝,要「不斷地傳揚」上帝拯救的信息,要讓眾人都知道,上帝永遠「信實不變的愛」。原因是他知道上帝永遠愛他。

        第11至17節,前面有提起過的,這段詩歌從第13節開始和詩篇第七十篇完全相同。

        第11節,這節可說是第12至16節的前言。詩人非常清楚上帝有永遠不變的愛,支持著詩人走過艱辛的生命旅程。

        第12節,詩人說到自己的困境,一是被災難連連纏住,使他無法動彈。二是他覺得自己的罪狀多到無法細數,因為比他的頭髮還要多。

        第13至15節,他向上帝傾訴,讓上帝知道他的仇敵正在嘲笑著他,讓他感到相當的痛苦。他知道,此時此刻,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脫離這種困境。

        第16至17節,這兩節也可說是這首詩篇的「副歌」,意思是指重複地唱。表示上帝是拯救者,祂是偉大的救主。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