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448期

撒迦利亞書第六至十三章
1.第六章:
這章是先知撒迦利亞所看見的第八個異象,也是最後一個。異象是聖經中啟示文學作品最重要的主軸。如果我們仔細讀,就會發現這些異象背後都有特別的含意,且都是跟當時的社會景況有密切關係。撒迦利亞書主要以主前第六世紀末葉為背景,描述猶太人重建耶路撒冷城、聖殿等工程的情形。先知撒迦利亞如何透過上帝賜給他的異象,對以色列人民喊話,為要堅定他們的信心。
這章可分成兩個段落,一是第1至8節,是第八個異象,談到有四輛馬車代表著「四風」。二是第9至15節,這段經文談到上帝要先知撒迦利亞去為約西亞加冕。
2.第六章1至8節:
這是第八個異象,但和第一個異象很類似,都提到有不同顏色的馬到世界各地去巡查,但仍有些差異;在第一個異象中,也是有紅、白、斑紋等不同顏色的馬去巡察世界,但卻沒有像這個異象中的馬還拖著車子。在第一個異象中,這些馬是回來向主人報告牠們到世界各處巡查的結果。而現在的異象剛好相反,這裡是說這些馬才剛奉差遣要到巴比倫等地去巡查。再者,在第一個異象中,這些馬匹是停留在「谷中的番石榴樹林裡」。而現在的四輛馬車則是從「兩座銅山之間出來」。
第1節,銅在聖經時代是被用來當作鏡子的家庭用品。當陽光照射在其上時,會反射出陽光。因此,這裡的「兩座銅山」也被用來形容是太陽升起的時刻。
「銅山」的另一個意義是表示國家有極佳的防衛,也就是所謂「銅牆鐵壁」的意思。
第2至3節,這兩節描述這些馬車是分別由「紅馬」、「黑馬」、「白馬」、「斑紋馬」四種不同的馬拖著。
第4節,每當先知撒迦利亞提出問題,天使就會回答,這也是撒迦利亞書異象中的特色。在第一個異象中,先知撒迦利亞問的是「那些馬是什麼意思」,現在則是問「這些馬車是什麼意思」。
第5節,天使告訴先知撒迦利亞,這四輛馬車代表著「四風」。這裡說代表著「四風」的馬車剛從「普天下之主面前來」,這清楚說明了這些馬車不是空車,而是載著上帝的僕人,要不,就是上帝親自駕馭著這些馬車親自來臨。因為上帝出門會以風為交通工具。
再者,風,在希伯來文和「靈」這個字一樣。因此,也可以說上帝的靈來臨。上帝的靈像一陣旋風般降臨。上帝的靈來到,是在重整混亂的秩序,要重新開始一個嶄新的世界、時代。
第6至7節,在這裡只有提到黑馬、白馬,和有斑紋的馬所拖的車子,少了紅色的馬和車子。同時,去的地方也是一樣,指出三個方向,一是巴比倫、二是往西方、三是往南邊的方向。現在紅馬車可能就是由這位天使駕馭著。他下達命令要其他三輛馬車去執行命令。
再者,這裡說黑色的馬車往北方巴比倫去。這就很值得注意,因為在先知撒迦利亞的時代,巴比倫帝國已經淪亡了。因此,現在應該是沒有巴比倫帝國的。另外兩匹馬和車子分別是白色和斑紋色的馬和車子,牠們分別被差派到西方和南方。這些馬匹一接到天使的命令,就趕緊出發去「巡查」世界。
第8節,上帝的命令一下,隨即有了回報。前往北方巴比倫的馬匹已經平息了「上主的怒氣」,表示巴比倫帝國已被波斯帝國消滅。上帝曾透過先知耶利米說,在猶大亡國「七十年後」,上帝要「因巴比倫和它的王所犯的罪懲罰他們」,上帝決定要消滅這個巴比倫帝國,並且要使她「永遠荒廢」(參考耶利米書廿五:11-13)。因此,我們可以這樣了解:這匹黑色的馬車帶著上帝的指令去巡查巴比倫帝國,看她是否已經消滅了?果然,黑色馬車回來的報告,讓上帝感到安慰。因為祂的命令一下,事就成了。
3.第六章9至15節:
這段經文再次談到關於耶路撒冷聖殿將會如期完成重建的工作,而且敬拜的禮儀也將順利進行。因此,給予祭司約西亞應該有的冠冕,象徵著耶和華上帝敬拜的榮耀。
第9至10節,這裡用「上主給我以下信息」這樣的句型,很清楚說明以下接著而來的信息,都是來自上帝的啟示,而不是先知撒迦利亞個人的想法。
這裡提到四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黑玳、多比雅,和耶大雅」,這三個人的身份已經無法查考。但這些人應該是「從流亡巴比倫回來的」民眾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人士,因此名字才被記錄下來。上帝要他們將「所獻的禮物立刻帶到西番雅的兒子約西亞家裡」。
第11節,這裡說要將這些人捐出的「金銀做一頂冠冕戴在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頭上」,這表示這些返鄉的以色列人民中,有的人經濟能力確實很好。摩西法律上有規定大祭司頭上要戴一頂冠冕,且中間有塊金牌刻著「聖化歸屬上主」這六個字。當大祭司走上祭壇去獻祭時,用來表示全體以色列人民都是屬於上帝的,是從萬民中分別出來的族群,和其他族群不相同。
第12至13節,這節所記載的冠冕也在象徵著君王,這也在表示返鄉後的以色列人民,大祭司有如政治領袖,因此,他不僅要「重建上主的聖殿」工程,也同時要管理人民。這也說明了主前586年南國猶大亡國之後,已經沒有君王制度,在被擄之地,他們都是聽從大祭司的意見,而且直到耶穌基督的時代,大祭司等於是猶太人政治上的領袖。但這裡也強調這位被加冕的大祭司,不僅是在政治上的角色,也要在宗教信仰上和其他身邊輔助的祭司合作,使政治和宗教「在和平融洽中共存」,表明是一種美滿的境界。
第14節的「這頂冠冕要留在上主的聖殿作為紀念品」這句話,說出一個後來發展的事實,就是在波斯帝國統治之下,這項所謂加冕的動作只能在聖殿中舉行。
另一方面,冠冕放置在聖殿中,可提供幾項值得紀念的事:一是紀念他們曾淪落到巴比倫當奴隸,國家滅亡,以致於無法有自己的王室可舉行加冕、戴著王冠榮耀上帝。二是這項冠冕存留在聖殿中,也是為了要紀念許多人為了要重建聖殿和耶路撒冷城的需要而奉獻了他們的金銀財寶,才使得這項重建的工作能夠完成。雖然在這裡寫著「黑玳、多比雅、耶大雅,和約西亞」等人的名字,但這些名字都可以當作返鄉者的代表,而不是代表個人、某個家庭或是社會名流。
第15節,「住在遠方的人」這句話表示的意義很清楚,就是每個時代的人都將參與「協助重建上主的聖殿」。這是在表示耶路撒冷聖殿將會成為全世界敬拜的中心,而不再只是以色列人民敬拜上帝的地方。
「如果你們竭力遵守上主--你們上帝的命令,這事一定實現」,這句話也可說是整本聖經的中心思想,在告訴返鄉的以色列人民若是期盼有這麼一天,耶路撒冷聖殿再次像過去所羅門王時代那樣興旺,各地的朝聖客絡繹不絕地從各地來敬拜上帝,那麼,他們必須確實照著上帝的教導去行。只要他們真的將上帝的話實踐出來,上帝一定會成就他們心中的期盼。
4.第七章:
不論甚麼宗教信仰,基本上都有一個前提:要絕對誠實。因為這樣才能表明自己所信的神是真實的。這個條件無論在甚麼宗教信仰上一定是最基本的。如果把宗教信仰當作一種裝飾、好看、應景,甚至是欺騙的工具,這樣的信仰不但對自己沒有益處,相反的,這是在羞辱自己所敬拜的神,一點幫助也沒有。不但這樣,若是還帶別人一起拜這樣的虛假之神,就等於是在陷害別人一樣。因此,心地純潔,沒有虛假的心思意念者,才是敬拜上帝的第一步,這一點也是我一再提過的。因為上帝鑒察人的內心,而不是看人的外表。
第七章就是開始在談怎樣將上帝的旨意落實在生活的方式。
第1節,這裡說時間是上帝啟示先知撒迦利亞的時間是「大流士作皇帝的第四年九月」,這裡特別說明是「基斯流月四日」,這時間是希伯來人年曆的九月,也是在主前518年12月7日。若是將這節對照第一章7節提到先知撒迦利亞連續看到異象的時間,就會發現那是大流士當波斯皇帝的第二年,而現在是第四年,換句話說,就是在看見異象之後的兩年。
第2節,這裡提到「伯特利人已經派沙利色、利堅‧米勒,和他們的隨從」到「聖殿去」,這在表明耶路撒冷聖殿已經建造完成。再者,這些人除了祈求上帝賜福之外,主要是來請求先知撒迦利亞和祭司詢問上帝一個問題:要不要再「像多年來一樣在第五月禁食,為聖殿被毀的事哀傷」?原因是過去禁食是紀念聖殿被燒毀,而現在耶路撒冷聖殿已經重建好了,還需要繼續禁食嗎?
第4至6節,這段經文是先知撒迦利亞回覆他們上帝給予的啟示。
這裡提到他們過去有長達「七十年」久為聖殿的被毀禁食祈禱,這是每年的五月。現在這裡提到「七月」,是因為當巴比倫滅亡猶大之後,差派基大利當猶大地區的總督,結果猶太人殺手將基大利殺害,同時被殺害的人還包括巴比倫人。為此,引起巴比倫皇帝甚為忿怒,展開強力的鎮壓,死傷更多。但他們是為了要紀念基大利的死而禁食。現在上帝的回答很清楚,直接指出過去七十年期間,雖然他們在為了耶路撒冷聖殿被毀壞和猶大總督基大利事件禁食,但上帝認為他們都不是「為了尊敬」上帝而禁食。而「他們吃,他們喝都是為了滿足他們自己」的口腹之慾罷了。
第7節,可以對照第14節。這裡指出過去曾經繁榮過的耶路撒冷城,而第14節則說出後來該城變為廢墟的實況。
可以這樣了解,先知撒迦利亞要告訴這些猶太人的是:禁食又怎樣?不禁食又怎樣?重要的並不是在禁食,而是在聽從上帝的話。若是不聽從上帝的話,禁食,就只是一種宗教禮儀罷了。但若是真實聽從上帝的話,遵照上帝的話去行,就算沒有禁食,也會得到上帝的賜福。
第8至10節,先知撒迦利亞告訴他們上帝所喜愛的事,並不是禁食,而是要他們真的將上帝的愛鋪陳出來,實踐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這裡提到上帝所喜愛他們去做的事:
一是要「秉公行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依照公義的準則去行事。
二是要「以慈愛憐憫相待」。這裡的慈愛憐憫,希伯來文是「hesed」,表示一種真實的心,而不是應付的態度。對待別人要真誠,並且用真實的愛來對待別人。更重要的是這詞含有「約」的意義在其中。換句話說,對人忠誠,對所託付的事用真心的態度去執行。
三是「不可欺負寡婦、孤兒、外僑,或貧窮的人」。其實這些規定在以色列人民剛出埃及的時候,摩西的法律就已經非常清楚訂定出來了(參考出埃及記廿二:21-24,申命記廿四:19-22)
四是「不可蓄意加害別人」。這句話指的就是不可以殺害無辜的人。因為這是上帝最無法容忍的事(參考列王紀下廿四:4)。
第11至14節,這段經文也是先知撒迦利亞傳遞上帝的信息給這些人,這些信息是從歷史的回顧說起。這裡清楚指出以色列人民最大的錯誤,就是「不肯聽從」上帝的話,他們「塞住耳朵」,「他們的心跟石頭一樣硬」,表示根本就不聽上帝僕人先知所傳的信息。這種歷史在先知耶利米的信息中一再出現(參考耶米書十六:11-12、十七:23、廿五:4、廿六:5)。因為這樣,所以上帝就不再回應他們的「禱告」(參考以賽亞書一:15)。這也是他們會落魄到後來被「捲走」,「住在陌生的外國」,故鄉變成「荒涼,人煙絕跡的地方」的原因。
5.第八章:
在第七章說先知撒迦利亞透過回答那些以色列人民派來之代表的話,表明重建起來的耶路撒冷城和聖殿,最重要的是敬拜上帝,但敬拜上帝就是要將上帝的愛顯現在社會生活中,否則不論用甚麼方式敬拜,或是建造了非常美麗的殿宇來敬拜上帝都是沒有用的。
過去就是有人並不遵守聖經的教訓,隨意妄為,並且沒有將聖經的教導用在社會和工作上,導致上帝的子民受到嚴重的傷害,這才是惹起上帝忿怒的原因。因此,先知撒迦利亞特別提起這些歷史事件來回答詢問者,告訴他們重點並不在是否禁食,而是在於是否有將上帝的愛與公義真正落實在生活環境中。
現在第八章可看到一再重複「萬軍的統帥耶和華這樣說」這句話(參考第2、4、6a、6b、7、9、14、19、20、23),共計有十次之多。會一再重複這句話當然有作者的用意,要表明上帝一定會守約並依照祂所說的話去實行。在這章可看到上帝的話充滿著對以色列人民的鼓勵、賜福,和應許。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先知們傳出來自上帝這樣美的信息了,因此,先知撒迦利亞在這章所傳遞出來的信息,對以色列人民來說真是極大的鼓舞。
第1至2節,上帝給返鄉後的以色列人民最好的信息就是祂「深深愛惜」他們。這「深深愛惜」一詞,意思是上帝對祂和以色列人民之間所訂立的「約」,是愛到極點,不可能會放棄,更不會因為有人出來阻擋就不再維護、堅持,因為上帝是「信實」的上帝。
第3節,可將這節參考第一章16節、第二章10節,這都清楚說明上帝讓重新建造耶路撒冷城和聖殿的主要目的,就是祂要居住在這城內,要在聖殿中垂聽所有來敬拜的人的祈禱。這表示有上帝同在的城,會被稱為「聖城」,有上帝同在的地方,就不可能有敵人來統治、佔領。因為上帝是「信實」的,因此,這城也會被稱為「信實之城」。
第4至5節,這兩節顯示出有上帝同在的地方,就是一個和諧、穩定之處,不但年老的人可以安心地「坐在城裡的廣場」享受著陽光、涼風與美景,連那些稚齡的幼兒也可以安心地在街道上「玩耍」嬉戲遊樂。重建之後有上帝同在和主前586年被巴比倫入侵時的景況是完全不相同。
第6至8節,這段經文提到三件重大的事:
一是第6節所說的上帝沒有不能成就的事(參考創世記十八:14,約伯記四十二:2,馬可福音十:27)。
二是第7節說上帝要帶回祂的子民。這表示所有與上帝立約的人,都是上帝眷顧的對象。不論他們到哪裡去,有這麼一天,上帝要解救他們,帶領他們回到上帝所同在的聖城居住。
三是第8節說上帝要再次與以色列人民訂立新的約。這約表明上帝確實是以色列人民的上帝,而以色列人民是上帝的子民。每當聖經出現「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上帝」這樣的句子時,就是在表明這是上帝和祂子民之間的約。
第9節,這裡提到時間「正是建造聖殿」的時候,先知撒迦利亞要以色列同胞絕對「要堅忍」,勇敢建造下去。
第10至11節,先知撒迦利亞用「以前」的景況和「現在」美好遠景相比較,要讓以色列同胞知道,不可以再像過去那樣,而是要像第七章9節所說的「以慈愛憐憫相待」才正確。若是這樣,上帝一定會加倍賜福給他們。
第12節,這節說上帝要賞賜給他們「平安地撒種;葡萄樹會結出葡萄,土地出產五穀;雨水充足」,先知撒迦利亞這樣的信息可對照哈該書第二章19節,先知哈該也是說過去欠缺的,現在都將補足且是豐富有餘。
第13節,這節前半句「猶大和以色列所遭的災難臨到你身上」,這句話早在主前第六世紀就已經成為一句俗語,通常用來詛咒別人。這句話是非常殘酷的詛咒,因為北國以色列是在主前721年被亞述帝國所消滅,然後人民都被擄到奴隸市場上去販賣(參考列王紀下十八:9-11)。而南國的猶大則是在主前586年被巴比倫帝國所消滅,以色列人民被俘虜到巴比倫去當奴隸(參考列王紀下廿五:11-12)。在當時一般人的口中,這兩個國家就像是被他們所信的耶和華上帝詛咒一般的消失了。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會被上帝所詛咒」。
下半句「願你得到猶大和以色列所得的福氣」,這句話跟前一句話完全相反,這說明了過去是受到詛咒的以色列民族,如今卻變成是上帝所賜福的子民。因此,先知撒迦利亞傳出的信息在表示:當耶路撒冷城建造完成,聖殿完工啟用之後,以色列民族將再次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因為耶路撒冷已經成為一個興旺的城市,以色列民族成為一個最優秀的民族,是人人尊敬、景仰的族群。
第14和15節,這兩節也是用對照的句型來表示;過去以色列人民的祖先因為不聽上帝的話而受到上帝嚴厲懲罰。現在上帝親自保存這些返鄉的以色列人民的生命,表明上帝愛他們,會賜福給他們。
第16節,先知撒迦利亞提醒他的同胞們要「說話誠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顯示他們的心中確實有上帝。也只有在這前提之下,才有可能和左鄰右舍的人「和睦」相處,才能公正審判案件。
第17節,這裡特別提到「不可蓄意殺人;不可作假證」,這兩句話是十誡中第六到第十誡的要求。
第18至19節,這節提到當時以色列人民會在「第四、第五、第七、第十」等月份舉行禁食祈禱的活動。
四月9日,這是紀念耶路撒冷城被巴比倫帝國攻破的日子(參考列王紀下廿五:3-4,耶利米書三十九:2)。
五月17日,這是紀念耶路撒冷聖殿被燒毀的日子(參考列王紀下廿五:8-10,耶利米書五十二:12-14)。
七月是紀念波斯帝國差派的猶大省長基大利被謀殺事件(參考列王紀下廿五:22-25,耶利米書四十一:1-3)。
十月10日,這是紀念巴比倫帝國圍攻耶路撒冷城(參考列王紀下廿五:1,耶利米書三十九:1、五十二:4,以西結書廿四:1-2)。
以色列人民都是用「禁食」來紀念大災難的日子表示他們心中極大的哀傷。因此,禁食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
現在先知撒迦利亞傳出的信息是:過去為紀念這些哀傷事件而禁食的日子,即將改變成為歡樂的慶祝節期。另一方面,先知撒迦利亞也同時要求以色列同胞,在將這些哀傷日子改變成為歡慶的節期時,有一個相對非常重要的規則必須遵守,那就是要「喜愛真理與和平」。「真理」就是指上帝的話。因為上帝的話就是生命的話語。聽從祂的話語,就能存活下去。「和平」,是指沒有欺壓弱者、貧困者的行為。對左鄰右舍會知道以慈愛憐憫相待(參考撒迦利亞書七:9),這樣的態度也是在回應上帝的具體表現。
第20至22節,這裡說出一幅非常令以色列人民雀躍的圖案,說出耶路撒冷將成為萬國萬民聚集的城市,也是萬民敬拜的中心。這樣的預言和期許,都是許多先知共同的信息(參考以賽亞書六十二:7、12、六十六:23,西番雅書三:20)。
第23節,更清楚地指出,耶路撒冷將成為人人都喜愛來居住的城市,不但這樣,所有的外族人都將因為認識上帝的子民以色列人民而感到相當的榮耀,很想成為耶路撒冷城的居民。原因是他們「聽說」上帝和以色列人民同在。
這節說「十個外族人會有一個」,這表示有十分之一的人想要成為以色列人民一樣,得到上帝的賜福。「十分之一」的數目也在表示以色列人民將成為其他族群的代表、教導者。
6.第九章:
撒迦利亞書可分成兩個部份,其一就是第一章到第八章,其二就是從第九章到第十四章。
在第一部份,都是跟先知撒迦利亞所看到的八個異象有密切關係,而且這些異象都與重建耶路撒冷城和聖殿有關。先知撒迦利亞一再用所看見的異象來鼓勵返鄉重建家園的以色列人民要對上帝有信心,慈悲的上帝將會幫助他們完成重建耶路撒冷城和聖殿的工作。但聖殿最重要是敬拜上帝,而敬拜上帝就必須用誠實的心靈。如果沒有誠實的心,即使重建好了聖殿,也毫無意義。先知撒迦利亞所提供的異象裡,有一件事非常有意義,就是上帝一再表示祂就要居住在耶路撒冷城(參考撒迦利亞書二:10、11、八:3),和以色列人民同在。祂也要讓耶路撒冷聖殿成為萬民敬拜的中心(參考二:13、八:21-22)。
第二部份則是另外一個主題,這部份主要說到有關未來會發生的事,跟前面談到有關建造耶路撒冷城和聖殿的事大不相同。在這些未來會發生的事中,強調拯救者(彌賽亞)會來臨。這種信息在先知文獻中可以說是一個主流思想,特別是在主前第八世紀北國以色列亡國之後,這種思想逐年加強,而在主前第六世紀南國猶大滅亡之後,更強化了這個信息。可以這樣了解:談到拯救者來臨,附帶的就是「上帝的日子」來到,這個「上帝的日子」不會是輕鬆、無事的日子,而是上帝審判的時刻。那時,上帝要審判那些背離祂旨意的子民,也會為受到冤屈者伸冤。
在這第二部份中有個很大的特色,就是除了在第十四章20節外,都不再出現關於耶路撒冷聖殿的事,但一再出現有關這種「耶和華的日子」,或是「上主的日子」、「那日子」等,共計出現了多達十八次,這在表明的意義,就是上帝一定會來審判這個世界。先知會這樣說,就是希望所有的上帝子民注意,趕緊悔改歸向上帝,這是最後的機會。
第九章和第十章都是以詩歌的型態寫出來的,他可說是一位詩人先知,跟以賽亞、耶利米、約珥、俄巴底亞、那鴻、哈巴谷等先知一樣。
第1節,提到上帝要懲罰的對象,包括了「哈得拉」和「大馬士革」這兩個地方。「哈得拉」的確切地點已無法確認,唯有的資料是在第2節所提起的在「哈馬」附近。而「大馬士革」是敘利亞的首都。但是另有學者認為,既然將這兩個城市擺在一起,且黎巴嫩在舊約聖經早期時代都是用「亞蘭國」這個名稱。因此,有可能就是指敘利亞。
這節已經在宣告一個重要信息:不是只有以色列才是屬於上帝的,敘利亞也是。這意思就是所有世界上的國家都是屬於上帝的,是上帝在管理。因此上帝要進行審判時,不僅會審判以色列人民,連敘利亞人也逃不了。上帝審判的對象包括所有的族群都在內。
第2至4節,這裡提到兩個我們甚為熟悉的城市,就是泰爾、西頓。這兩個城市在舊約聖經時代可說是相當繁榮的城市,是屬於腓尼基人的城市,都是海口城市。因此這裡說此二城市不但是個相當富裕的城市,而且在國防軍事也很強,人民都很精明、幹練(參考以西結書廿八:4-5)。因為這樣,他們常忘記自己是人,往往把自己當作神明一樣。因此,當上帝的審判來臨時,會把他們所擁有的這些都「拿走」,並且「燒毀」他們的城。
第5至8節,這段經文提到「亞實基倫」、「迦薩」、「以革倫」等,這些城市都是非利士人的。非利士人在舊約聖經時代可說是相當強悍的族群,一直是以色列人民最難相處的對象。但現在,上帝又摧毀他們,但會有「殘存的人」,這些人也都要成為上帝的「子民」。這裡提到「混雜的種族」這個句子,這是指亡國之後的國家、城市,居民將因為統治者為了要好管理,會將這城市的居民強制移居到別的城市去,然後將其他城市的人移居過來,使不同族群者變成「混雜」相居。這樣,居民將因為種族語言的差異而不會聯合起來對抗統治者。
另外,上帝要改變他們,使他們「不再吃帶血的肉,或其他可憎的食物」,表示和上帝揀選的以色列子民「耶布斯人一樣」,即使外族人也將因為在上帝統治之下,都成為同樣聖潔的族群,都以上帝為中心。也因為在上帝看守、庇護之下,耶路撒冷已經成為一個沒有敵人敢來侵犯的地方,也不會有暴戾的統治者出現,因為大家知道上帝是公義的,祂絕對不允許有人欺壓祂的子民。
第9節,在這裡並沒有指明這位即將來臨的「君王」是誰?但就像前面已經敘述過的,上帝要親自來到耶路撒冷城,且要居住在該城中。
這節被福音書作者採用來形容耶穌基督在最後一週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城,人民夾道歡呼的情景(參考約翰福音十二:12-15)。
第10節,這節可參考彌迦書第四章3至4節。在上帝統治的國度裡,是個「和平」,沒有戰爭的地方。
第11至12節,談到上帝和以色列人民立約的關係。「牲祭的血印證的約」,這句話需要從出埃及記第廿四章5至8節來了解;當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民和上帝立約,在立約的儀式中,他用牲畜的血潑灑在人民的身上,而所有的以色列人民都說:「上主所吩咐一切的命令,我們願意順從遵行。」因為這樣,上帝要將這些四散的以色列子民帶回來,而且要帶他們回到有「堡壘」的地方。
第13節,這節和第10節剛好相反;這裡提到上帝要使用猶大、以色列,像是強大的武器一樣,將他們從統治他們的「希臘」帝國手中搶救出來。且人人都成為善用武器的驍勇善戰之士。
第14節,這節可參考詩篇第廿九篇。詩人詩歌中就很清楚表達上帝的出現,聲音會「震撼曠野」,也會「動搖荒漠」,甚至連香柏樹都會被震斷,原因是上帝的「聲音大有能力」。將詩人的詩歌用在這裡來形容上帝的顯現,就是如此偉大,有威嚴。
第15節,有上帝同在的子民與仇敵對抗的時候都不用懼怕,也不會失去庇護,反而是會如勇士般的能力「消滅仇敵」。這一節的最後一行詩歌,就是用以色列人民獻祭時的情景來描述他們贏得與仇敵之間的戰爭。因為上帝已經寬恕了以色列人民的罪,所以他們得到上帝的幫助而贏得戰爭,使仇敵的血湧流就如同他們宰殺牲畜獻祭在祭壇上一樣。
第16至17節,很清楚的表示上帝就是以色列人民的牧者,牧者必定會保護祂的羊群。因為上帝就是好的牧羊人(參考以西結書三十四:11-16)。
最後,先知撒迦利亞帶給以色列人民的一個期盼,就是有上帝同在的地方,會如同生活在一個安逸、無憂的環境中。他們不用再擔心會有饑荒的苦難出現,而是大家都可以飽食像「少年強壯」、「少女健美」一樣的美好。
7.第十章:
這一章是繼續第九章談到有關上帝要對以色列民族伸出救助的手,並且要大大賜福給他們。原因是過去他們受苦,如今上帝要「加倍補償」他們(參考九:12)。上帝會要「加倍補償他們」,而是因為他們已經知道悔改、認罪,並且祈求上帝寬恕他們。這是在撒迦利亞書一開頭就提起的(參考一:6b)。
整本聖經的作者一再強調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是一位慈悲憐憫的上帝,祂喜愛子民會謹守與祂所立的約,並且會用謙卑的心認罪悔改,這樣的人上帝都會原諒、寬恕,並且會給他們重新回到祂懷抱的機會,安慰他們,並且會再次與他們立約,上帝要作為這些悔改的子民的上帝,而這些子民將成為上帝所照顧的百姓。整本撒迦利亞書就是很清楚在表達這樣的信息,要讓那些從巴比倫當奴隸被釋放、返鄉回去重建家園的以色列人民知道,上帝已經寬恕他們,並且還要將四散到世界各地的同胞從列強的手中帶領回來。
為了表示對他們熱情的愛,上帝還答應要幫助他們重建耶路撒冷聖殿,這對以色列人民來說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聖殿是他們敬拜上帝的中心。他們一直認為:聖殿就是表明上帝在他們當中。這也是先知撒迦利亞一再提出的信息--上帝要與他們同在。要住在他們重建起來的耶路撒冷聖殿中。
這第十章就是傳遞這樣的信息,讓以色列人民知道:上帝要使他們從散居在世界各地返回故鄉,並且要使他們再次強盛起來。
第1節,這節開始就傳出美好的信息,先知撒迦利亞告訴以色列人民,只要他們向上帝求雨,上帝一定會賞賜給他們春雨和「甘霖」,使他們的「田地青綠」表示真正的神是會賜下雨水滋潤大地(參考詩篇六十五:9-10),而不是迦南地人所拜的巴力神明(參考耶利米書十四:22)。
第2節,這節剛好和第1節完全相反的內容。也從這節可看出以色列人民在迦南地遇到的景況,也是他們後來離棄上帝的原因,就是去拜虛假的神。結果所帶來的就是生命更大的「苦難」,如同「迷失的羊」。
第3至5節,這段經文是上帝對以色列人民的應許。當上帝表明要照顧祂的子民時,另一方面就是要「懲罰」那些苦待以色列人民的族群、國家。非常重要的,是在這裡上帝表示了祂和以色列人民之間有「約」的關係。因此,祂說「猶大人民是我的」,這是很重要的一句話。然後,上帝說要從以色列人民當中選出「統治者、首領,和指揮官來治理」以色列人民。因為上帝選出好的領導者,再者是祂親自與子民同在,這樣,以色列人民將成為驍勇善戰的勇士,可以「打垮敵人的騎兵」。
第6至7節,這兩節詩歌繼續描述上帝的應許。在這裡用「猶大人民」和「以色列家」,這很清楚是在表示整體以色列民族。上帝已經「憐憫他們」,才會把他們「都帶回家鄉」,不再是他國的奴隸。不但這樣,上帝也會「垂聽他們的禱告」。因為過去他們悖逆上帝,因此上帝曾拒絕垂聽他們的祈禱(參考以賽亞書一:15,耶利米書十四:11)。現在上帝會垂聽,表示上帝已經和以色列人民和好,像從未被上帝「丟棄」一樣。這樣,以色列人民在上帝賜福之下,將會重新復興起來,有如「勇士一樣的強壯」,他們也會因為上帝善待他們而「歡欣鼓舞」。
第8至12節,從這節開始可看到先知撒迦利亞在描述上帝要如此對待祂的子民以色列民族:一是上帝要「召喚」祂的子民重新「聚集」起來,如同「從前一樣眾多」。二是上帝要戴領他們從「分散在列國中」的子民都知道上帝要帶領他們,不論是老少都會「一起返回家園」,包括在主前609年約西亞帶領猶大對抗埃及的戰役失敗後,被埃及尼哥王擄去的人,也包括主前721年被亞述消滅的北國以色列人民,上帝都要帶領他們回來,當然這也包括了主前586年被巴比倫擄去當奴隸的在內,上帝要將他們安置在「基列和黎巴嫩」。而「基列」是當時中東地帶出產香料最有名的地方(參考耶利米書八:22),也被看為是中東帶最美麗的地區(參考耶利米書廿二:6),非常適合放牧和耕種(參考民數記三十二:1,雅歌四:1、六:5,耶利米書五十:19)。而「黎巴嫩」則是香柏樹最出名的產地,建造聖殿和王宮都是用這種木料。這兩地方都是以土地肥沃聞名。三是上帝要懲罰過去欺壓過以色列人民的埃及,和亞述。四是上帝再次表明祂要幫助以色列人民,使他們「強盛」起來。而以色列人民將會知道「要敬拜」、「順從」祂。
8.第十一章:
這章可說是撒迦利亞書最難懂的一章經文,原因是這章裡的比喻充滿著預言,而這些預言到底是在說甚麼時代背景?很難釐清。
先知撒迦利亞的信息中,就像其他先知一樣,傳出上帝要帶領因為國家淪亡而四散到世界各地的以色列人民返回故鄉,重建家園。上帝要再次成為以色列民族的上帝,而以色列民族將要再次成為上帝的子民。這些信息正好說明了上帝的慈愛確實是如同詩篇的詩人所說,上帝不久懷怒氣,也不輕易發怒,並且有豐富的慈愛,所以沒有依照人所犯的過錯報應人(參考詩篇一○三:8-10)。而這點也正是整本聖經的中心信息。
這章的第4至17節也可說是舊約聖經最難處理的經文,很可能是一種寓意的說法,因此,聖經學者在解釋上甚為分歧。從第4至14節的這段經文,是在描述一個好的牧羊人,是會好好地照顧他的羊群。然後從第15至17節,是描述一個邪惡的牧羊人是個怎樣的態度。很難理解的地方在於原本好的牧者,後來卻變成壞的牧者,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距。
第1至3節,這是一首詩歌,且是一首哀歌,在描述黎巴嫩和巴珊遭遇到慘重災難的情景。就像前面已經介紹過,黎巴嫩最出名的就是香柏木,也是所羅門王建造耶路撒冷聖殿和宮殿時使用的建材。但現在,上帝的審判來臨時,即使偉大高壯如同香柏樹一樣壯大的君王,他統治的城門將會被敵人打開,城池會被敵人用無情的烽火給燒毀。
這裡提到「巴珊」這是個土地肥沃,草原遼闊,水源充沛的地方,因此畜牧業相當出名。但在上帝的審判下,這些青草翠綠的景象將不復存在,過去繁榮的畜牧業、林業等,都將因此荒廢、摧毀。
第4至5節,這裡描述一個惡劣的主人對待羊群的兇惡臉譜。這惡劣的牧羊人宰殺羊群、販賣羊肉,然後在獲得金錢之後,卻用來歌頌上帝的賞賜和賜福。這簡直就是在污衊上帝的神聖和慈愛。因此,上帝要嚴厲懲罰這麼惡劣的牧羊人。
聖經作者也用「牧人」來比喻一個國家的君王,羊群就是指被這位君王統治的人民。先知撒迦利亞這裡傳出的信息指控這些君王並不是好牧人,而是邪惡的牧羊人,他們只會想到要從人民的身上搜刮一切,甚至是出賣人民給敵人這樣的事也做得出來。
其實,先知撒迦利亞這樣的信息並不是無的放矢,所羅門王曾為了要建造龐大又奢華的宮殿,可以割讓「加利利地區的二十座城」和人民當工資給泰爾的希蘭王(參考列王紀上九:11)。為了要應付宮殿一千個妃嬪(參考列王紀上十一:6)和他自己奢華生活的所需(參考列王紀上四:22-23),很自然的,他需要透過課重稅來支付。而猶大約雅敬王卻為了要蓋堂皇的宮殿,不但增加稅賦,故意不發工資給工人,甚至還流無辜者的血(參考耶利米書廿二:13-14)。
第6節,先知撒迦利亞說出一個重要觀念,就是當一個領導者若是非法妄為,人民應該勇敢地起來對抗,將之推翻,這才是正確的方式。否則是放縱有權勢持續作惡。這節說出上帝決定「不再憐憫這地的人」,然後要這地的人,上至君王,下至一般人民都「交在統治者手中」,而這新的統治者「要蹂躪」他們。
第7至8節,這裡先知撒迦利亞說他被「雇用」當牧人,然後他拿著「兩根牧杖」,其中一根叫「恩惠」,另一根則是稱為「合一」。所謂「恩惠」也可說是「榮耀」、「美麗」,或是「恩寵」。這表示上帝的榮耀受到損傷。因此,上帝絕對不會允許祂忠實的子民受到羞辱,上帝的子民必定會因為有祂的帶領而顯出榮耀、尊容。
「合一」,若是從兩根杖來看,也可明白上帝的恩典就是要帶領以色列民族重新整合起來。這兩根杖也可說是代表著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的猶大。一邊用一根杖保護著,然後將兩個分裂的族群重新整合起來。換句話說,上帝要親自帶領這個民族,不會偏袒一方,疏忽了另一方。
這裡說有三個「恨」他的「牧羊人」,他們這有可能是指能是指政治領袖,也可能是宗教領袖,包括祭司階級的人,以及歷代的先知們。他們都因為先知撒迦利亞傳出上帝的信息,感到厭惡,因為他們不喜歡欺騙人民的事,被先知撒迦利亞揭穿出來。
第9節,這節說這位被上帝任命的忠實「牧人」發現上帝的子民並不接納他,於是他決定放棄帶領,要讓他們自行去放蕩,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死亡。這很像使徒保羅所說的,當一個人拒絕接受上帝的救恩時,上帝最後的一個方法就是「任憑」這樣的人去過他們所喜愛的「死亡遊戲」(參考羅馬書一:21-32)。
第10節,這位牧人決定將手中這第一根叫「恩惠」的杖給折斷。這裡強調這根名叫「恩惠」的杖所代表的意思是「約」,表示上帝的榮耀。這也在隱喻著上帝將不再和這些悖逆的子民同在。
第11至12節,這裡再次提到「買賣羊群的人」的商人。他們同意用「三十塊銀子做工資」,買下了這群羊。這裡的「三十塊銀子」,也常被拿來隱喻著猶大出賣耶穌的價錢。
第13節,上帝對這個忠心的僕人說,要他將拿到的這筆三十塊銀子「放進」聖殿的「銀庫」中。這個「放進」一詞的希伯來文是指「丟進」之意。若是「丟進」,和用小心翼翼的方式「放進」去就不一樣了。馬太福音第廿七章5節記載猶大出賣耶穌基督得到三十塊銀子之後,發現做錯了,也是一樣將這三十塊銀子「丟在聖殿裡」。
第14節,這裡先知撒迦利亞說要「折斷」第二根「合一」的杖,這就表示「猶大和以色列」將無法「統一」,只會再次陷入混亂、動盪不安的狀況中,到最後就是走上了滅亡的途徑。原因是他們不願意讓上帝所差派的僕人帶領,而想要倚靠自己的能力。
第15節,上帝要先知撒迦利亞再次扮演「壞牧人」的角色,要傳遞的信息就是讓以色列人民知道,壞牧人的樣式,和這種牧人所帶來的結果。
第16節,很清楚描述了壞牧人的樣式,包括有下列幾個特點:
一是不會幫助那些受到驚嚇的。當羊群受到打擊,或是遇到危險逼近的時候,就會因受到驚嚇而到處亂竄。一個好的牧人會用他的聲音來安慰這些羊群,讓牠們知道牧者就在牠們身邊庇護著,不用害怕。
二是不尋找迷失的。這是沒有緊隨在牧者身邊,走離了羊群。若是好的牧人就會不顧一切去尋找迷失的羊,直到找到為止(參考路加福音十五:4-7)。
三是不醫治受傷的。羊群受到野獸攻擊時,不是驚嚇,就是會為了要逃避災難而四處亂竄,或是直接受到攻擊而受傷,甚至死亡。
四是不餵養還存活的。這是最糟糕的牧羊人。因為前面三種羊很可能都會面臨死亡。但若是連沒有遇到災難的羊都不餵養,給予最基本的食物,那這些羊一定活活地餓死。
以上四種都說出一個牧羊人最基本該做到的事,但壞牧人都怠忽應盡的職責。而且還做了更惡劣的事,就是這壞牧人「吃掉最肥美的羊,撕裂牠們的蹄」,結果羊就無法走動而陷入生命的危險。
第17節,這節用一首短詩來結束,也說出上帝要採取的行動,就是嚴厲懲罰這種惡劣的牧羊人,而懲罰的結果是讓這些怠忽職守的牧羊人變成殘廢、無用的人。
9.第十二章:
從這章到第十四章,在這三章中,都是在說明一個很重要的主題--上帝審判的時刻來臨。其實這也第九至十一章經文的主要內容。
在這最後一段落中,一再看見「在那天」這個詞出現在這三章經文中。如果仔細查考,就會發現這個詞在整本撒迦利亞書十四章中,共出現廿一次,但在最後這短短三章經文中卻是用了多達十七次(參考十二:3、4、6、8、9、11、十三:1、2、4、十四:4、6、7、8、9、13、20、21,在中文《和合本》的第十四章之7、9兩節都有「那日」,原希伯來文也有),可見先知撒迦利亞要傳達有關上帝在末日審判的信息非常強烈。
其實,這種用詞在舊約其他先知的文獻中也經常使用,特別的是在先知以賽亞的作品中就出現了共計三十八次之多,而在先知耶利米的作品裡也有用多達二十次,先知以西結的書中也有七次,而先知阿摩司用了六次,先知彌迦則是了五次,先知西番雅也是用五次,先知何西阿和約珥是各用三次,先知俄巴底亞和哈該則是各用一次。整個舊約聖經從先知以賽亞到瑪拉基,先知們總共用這個詞就多達一百一十二次。這也就是在前面已經有說過的,先知運動的信息有個特色,就是提醒大家要注意,上帝審判的日子即將來臨,一定要謹慎,且要抓緊這最後的機會,趕緊悔改歸向上帝。而這樣的信息在先知撒迦利亞書中顯得更為明確。
第1節,可參考以賽亞書第四十二章5節。
先知撒迦利亞要傳達上帝審判的主權時,首先特別提起說整個宇宙萬物都是上帝所創造的,表明上帝對整個宇宙萬物都有主權,這一點必須相當清楚。
第2節,「酒」,這是先知文獻中一再強調上帝會用「烈酒」讓喝的人,走不穩、「搖搖晃晃」,終於倒下去,以這種方式來表示上帝的懲罰(參考五十一:17,耶利米書廿五:15-29)。這裡說所有想要攻擊耶路撒冷的國家,都將如同喝醉酒的人一樣,會倒下去。
第3節,是這章第一個「在那天」的上帝之日。有上帝同在的「那一天」,任何外來的力量都不足以撼動有上帝同在的地方。
這節說上帝要使耶路撒冷就像「一塊沉重的石頭」,讓那些想要動這塊大石頭的人,不但搬移不動,反而因為想要搬動受傷。
第4節,是第二個「在那天」的上帝之日。只要上帝出手,敵人的騎士將會「發瘋」,敵人的戰馬「受驚」且「瞎眼」,不知方向在哪裡。因為上帝「要看顧猶大人民」。
第5節,「那時」,這是指「在那天」之意。所有被庇護的猶大人民都會同聲歌頌上帝,他們稱讚上帝賞賜給他們力量。因為他們清楚知道並不是自己軍隊的武力可以擊退敵人,而是因為有上帝的同在與幫助。
第6節,是第三個「在那天」的上帝之日。在上帝的日子裡,人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常特別的景象,就是如同星火燎原的日子來到。這節說出整個以色列民族的全體勝利。
聖經中經常用「火」來表示兩種意義,其一表示上帝的懲罰。其二表示潔淨(參考以賽亞書六:5、7)。
這裡說猶大像林中的大火要「燒毀左右鄰國」,這意思很清楚,就是要嚴厲打擊左右鄰國、族群。過去猶大是被左右鄰國攻擊的對象,現在則是反過來回擊,這也說明了上帝開始採取報應的動作。
第7節,這節主要是在強調上帝的拯救不會只降臨在大衛的子孫中,而是會臨到所有的以色列人民,就是上帝全部的選民身上。因為猶大所代表的就是全體以色列人民,這是在主前第六世紀末期從巴比倫返鄉之後,猶大家族就是代表著全體以色列子民之意。
第8節,是第四個「在那天」的上帝之日。在上帝日子的「那一天」,情況會完全改變,因為有上帝同在,軟弱的人將會變成最有力量的人。
這節說出上帝對大衛家族特別的愛。在第7節說上帝要拯救所有以色列人民,現在更進一步說大衛的後裔會出現好的領導者,這領導者將會像上帝的「天使」一樣,帶領以色列人民重新回到上帝的救恩中。而且在這些返鄉回來重建家園的以色列人民當中,即使是「最軟弱的,也會像大衛那樣堅強」,原因就是有上帝在帶領。
第9節,是第五個「在那天」的上帝之日。先知撒迦利亞說「在那天」,上帝要親自介入防衛耶路撒冷安全的工作,絕對不允許有任何外國入侵的力量來損害耶路撒冷。
第10節,這裡談到上帝要將他的「靈」澆灌、充滿在耶路撒冷的居民和大衛的後代。因為有上帝的靈同在,就表示這個人或是族群,就是上帝所喜愛的對象。
第10節下半句很難理解,有人解釋說先知撒迦利亞在這裡已經預言耶穌基督將會受難的事。但也可以這樣理解:在上帝審判的日子來臨之前,總會有發生許多上帝忠實的僕人受難之事件,而當上帝進行審判時,就會將這些受難僕人的名字一一提出來作為審判的依據,這時候,大家才會捶心哀歎和哀傷,且這種哀傷的痛切,就如同喪失長子一樣的悲慘。
第11節,是第六個「在那天」的上帝之日。原本是歡樂的城市,現在卻因為審判日子來臨,發現過去所殺害的上帝僕人將成為他們違背上帝旨意的證人。
這裡說耶路撒冷將會像「米吉多平原」,這個地方是古老戰場,在巴勒斯坦的中部地方。聖經時代,這地方經常有戰爭發生(參考士師記五:19-21,列王紀下九:21-29、廿三:28-30)。
「哈達‧臨門」這個名字有兩個可能,其一是指一個地方的名字,很可能就是指在米吉多平原附近的地方。其二是指一個神明的名字,這神明很可能就是古巴比倫的「塔模斯」神之名,這個神是個繁殖之神,在每年的宗教禮儀中,就有為這神明哭泣的項目,而這點也正是先知以西結所嚴厲譴責的行為(參考以西結書八:14)。
第12至14節,這三節經文中都是提到哀傷不只是停留在耶路撒冷城內而已,而是向外擴展蔓延。換句話說,哀傷已經蔓延到每個家族,為甚麼會這樣?原因就是上帝審判的來臨,每個人都要面對著上帝僕人作證指控的懲罰。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裡只提到四個家族,包括「大衛」、「拿單」、「利未」和「示每」等。在撒母耳記下第五章14節,拿單就是大衛的兒子;示每則是利未的兒子革順的次子(參考出埃及記六:17)。利未是屬於祭司體系,而大衛則是政治王朝。在古代社會,政治王朝和祭司體系可說是一個國家、社會的主要領導階層。先知撒迦利亞用這樣的句型來表示整個社會,上至領導階層、下至一般家族,以及所有其他家族,都將為這件不該有的罪惡行為哀傷。也可以說,由領導階層的出來,帶領整個社會進行懺悔、認罪的行動,才是聖經作者所要強調的信息,也是上帝所期盼看到的景象。因為只有憂傷、痛悔的心才會獲得上帝的寬恕、憐憫(參考詩篇五十一:17)。
10.第十三章:
在中先知作品中會發現喜歡用「上帝的日子」(或是用「在那日」、「那日」)這樣的句型來表達一個重要的信息:上帝審判日子即將來臨。而這表示著兩個基本要義:一是上帝審判的時刻已經來到,而這時刻也是所謂末日的來臨。二是在指上帝拯救的日子已經來到或得拯救。不論是上帝的審判,或是上帝的拯救,這兩種意義是分不開的。因為有上帝的審判,才會聽到被嚴厲審判者傳出呼喊拯救、赦免的悽慘聲音,也因為審判的日子臨到,看到有人因為聽從上帝憐憫的聲音,知道已經獲得上帝的寬恕、拯救、伸冤,於是高聲傳出喜悅、感謝的讚美歌聲。這就是在上帝審判的日子來臨時,所顯示出來兩種極大不同的景象。
先知撒迦利亞在這章附加了一個重要信息:呼籲民眾要趕緊悔改認罪,承認上帝就是拯救他們的主宰。再者,在先知撒迦利亞的信息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上帝的審判不僅是在一般人民身上,更重要的,這種審判也在上帝的僕人先知們身上。原因是有些先知根本就是沒有盡到應該盡的責任,或者是虛假的先知。換句話說,上帝的審判對於不忠實的僕人也會給予嚴厲的打擊,這很清楚地在說明一件事:當上帝的審判來臨時,絕對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避免,也沒有人能夠獲得特權而躲過上帝的審判。
第1節,「在那天」的詞在本章第一次出現。
這裡說上帝為以色列人民「開一個泉源,把他們的罪惡和污穢洗滌乾淨」,這是非常大的恩典,表示要赦免祂的子民的罪惡。原因就是在第十二章12至14節很清楚地記載說,以色列人民都在為他們所犯的過錯哀傷、痛悔。因此,上帝會因他們真實認罪的態度,給予完全的赦免。先知以西結也有這樣的信息(參考以西結書三十六:25)。
這「泉源」意思是指「井」、「噴水池」。「罪惡」,在希伯來文是指「nidda」,意思是指在性行為上不乾淨。原來聖經的作者喜歡用夫妻的關係來比擬為上帝和以色列人民之間的關係,上帝就是以色列人民的丈夫;以色列人民就是上帝的妻子。因此,夫妻之間的性關係應該是很潔淨、忠實的,不可以和丈夫以外的男人相處有性行為,否則就是一種骯髒,犯淫亂罪的行為。因此,這很清楚地說出上帝要把以色列人民去拜偶像,視為如同妻子去和別的男人苟和,這就是一種淫亂、不乾淨的性行為。上帝說要將這種拜偶像的事全部清除,讓他們知道那是骯髒、不潔淨的行為。
第2節,這章第二次出現「在那天」。這節傳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拜偶像和假先知是同樣的罪,上帝都要將之除滅殆盡。所謂「自稱為先知的人」,表示不是出自上帝揀選。上帝沒有啟示祂的信息給這種人(參考耶利米書十四:14)。
第3節,這裡特別提起連當父母的,也不可允許兒女假冒先知。若是兒女不聽,當父母的,為了整個族群的安全起見要警告子女,這樣才能符合摩西法律的規定(參考申命記十三:6-11)。
第4節,「在那天」,這是第三次。先知撒迦利亞指出真實的先知不是靠外表「穿粗毛衣」(參考馬可福音一:6)就可以表明自己是先知。而先知耶利米指出,先知的真與否,還要看他們所傳的信息有沒有實現(參考耶利米書廿八:9)。
第5節,「我不是先知;我是農夫」,這句話曾出現在先知阿摩司身上,原因是當時伯特利的祭司亞瑪謝指責他講國王耶羅波安不喜歡聽的話。先知阿摩司很生氣,他回答祭司亞瑪謝說自己是農夫,但被上帝呼召出來傳信息(參考阿摩司書七:14-15)。
第6節,先知撒迦利亞指出,過去有些人為了讓人以為他的身上有上帝特別給予的力量,因此,就把自己的身體傷害到流血,這為了要取信別人以為他們真的是先知才有能力這樣做(參考列王紀上十八:28),但沒有甚麼作用,因為假先知只能傷害自己的身體,對於傳遞上帝的信息是一點作用也沒有。
因此,這一節可說是很諷刺的在說明,當上帝審判來臨時,過去這些因為扮演著假先知的人,他們身上的記號原本就是在扮演假先知時代所傷害的,現在則是在上帝審判面前,他們就要掩飾這些傷痕,不敢再讓人知道他們過去曾扮演假先知,而會解釋說那些傷痕是在朋友家裡不小心跌倒,或是在爭吵時受傷的。
第7節,這是上帝的宣告,上帝說祂允許攻擊者用「刀劍」殺害祂的僕人,也就是那些忠心的牧羊人。從以賽亞書第五十三章10節可看出上帝願意讓祂的僕人「挨打受苦」,為要實現祂拯救的計畫。換句話說,上帝並不會平白犧牲祂的僕人,而是藉著犧牲僕人的生命,來拯救更多的生命。
第8節,「三分之二的人死亡」,這確實是個龐大的數目。表示上帝的審判絕對不輕。
第9節,剩下的是「三分之一」,也就是所謂的「殘存的子民」。但這些還是一樣要經過「試驗」,且是像「試驗金子」一樣,才能使之越來越「純淨」。就像箴言作者有這樣的話說:「金銀受爐火鍛煉;人心被上主考驗。」(箴言十七:3)這種用爐火鍛煉金銀等貴重金屬,用來比喻上帝考驗祂的子民(參考以賽亞書一:25,耶利米書六:27)。
「他們是我的子民;我是他們的上帝」,這種句子用來表明上帝和祂揀選的子民之間有立約的關係(參考出埃及記廿九:45,利未記廿六:45,撒母耳記下七:24,歷代志上十七:22,耶利米書七:23、十一:4、廿四:7、三十:21、三十一:33、三十二:38,以西結書十一:20、十四:11、三十四:24、三十七:23、27,撒迦利亞書八:8)。這種約是一種生命的約,也是永遠的約。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