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426期

耶利米書第五十一至五十二章
1.第五十一章:
從第四十六章開始,直到論述巴比倫帝國被消滅的第五十一章止,不論是談及埃及、摩押、亞捫、以東等這些列國的共同罪狀之一,都與拜偶像的行為有密切關係。而談論到巴比倫帝國的問題,也脫離不了這個問題。在第五十章2節,一開始提到巴比倫即將面臨災禍時,開頭就說巴比倫人拜偶像。聖經作者認為,去拜偶像虛假之神的人,常會放縱私慾,因為虛假的神不會懲罰犯罪的人,這也是導致社會敗壞的主要因素。再者,聖經作者一貫的教導是,人的能力並不是自己有甚麼了不起,是因為上帝要揀選他當僕人,所以才賦予他能力,沒什麼好誇耀。
這章也是在說明巴比倫帝國被波斯帝國毀滅的原因和經過。在第五十章,先知耶利米一再提到上帝要以毀滅來懲罰巴比倫帝國,是因為她太驕傲。原本上帝揀選巴比倫帝國作為「僕人」,是要她去執行上帝的命令。身為僕人應該聽從、順服主人。但巴比倫卻因為國勢強盛就驕傲起來,自認有能力可以和上帝相比(參考耶利米書五十:31-32、44,以賽亞書十四:12-14),因而引起上帝極大忿怒,決定揀選波斯帝國為僕人來懲罰巴比倫。
2.第五十一章1至14節:
這段經文談及原本巴比倫帝國是上帝手中的「金杯」一樣的貴重,但如今卻是上帝決定要丟棄的對象,讓列國來攻擊它、摧毀它。但相對的,上帝的子民將獲得脫離被奴隸的機會。
第1節,「毀滅性的颶風」,這句話形容列國聯合起來攻擊巴比倫的情況就像颶風吹襲一樣的嚴重。這裡所謂的「颶風」,表示無法想像的力量。再者也可以表示「靈」,指「毀滅的靈」之意。
第2至3節,這節說上帝要毀滅巴比倫帝就像「颶風吹走麥稭」一樣,把它吹得七零八落。這種毀滅性的力量,是來自「四面八方攻擊」進入,使巴比倫的「土地荒蕪」。
從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所寫的資料顯示:當波斯的軍隊開入巴比倫城時,巴比倫城的人民竟然還不知道敵人已經來到他們城裡。也就是說,他們連防衛的機會都沒有。因此,才有第3節說,巴比倫人連要「武裝」、「射箭」的機會也沒有,結果是沒有人能生存下來。
第4節,這節的記載和史料的記載確實是有些差異,原因是波斯帝國的軍隊並沒有殺滅巴比倫人,因此這裡說巴比倫人「要在自己的城市,在自己的大街小巷被屠殺」並不正確,比較正確的說法是:他們都被繳械了,毫無抵抗之力。
第5節,這是很重要的一節,這節提到上帝「並沒有遺棄」祂的子民以色列。因為上帝是信實的,祂遵守所立的約。
第6節,這節和本章第45節,以及第五十章8節的意思相同。都是告訴以色列人民要利用列國攻擊巴比倫的時候,趕緊抓住機會離開巴比倫,這樣就不會因列國攻擊巴比倫時,使他們受到連累而「同歸於盡」。
第7至9節,這裡提到巴比倫原本是上帝手中的「金杯」,表示只有國王才有資格用這樣的杯子。這代表上帝對巴比倫帝國的重視和期盼。但現在上帝在這「金杯」中倒入了烈酒,為的是要懲罰她悖逆上帝的旨意。因此,這金杯變成了「髒杯」,將會被上帝所丟棄。雖然過去有許多外國使節勸告過巴比倫帝國的掌權者,但顯然沒有任何效果。這些使節團看見情勢不穩,第一件反應,就是趕緊「撤僑」回自己國家去,以免受到連累。他們都知道這是「上帝傾全力懲罰巴比倫」,要「完全消滅」它才會如此下場,絕不是任何人的力量能夠挽回
第10節,這節是在回應第五十章4至5節所說的,以色列人民看見巴比倫帝國傾覆,他們可以被釋放返回故鄉,就會知道真正拯救者,就是那帶領他們祖先走出埃及進入迦南的上帝。因此,他們要重回「錫安」去,在那裡「宣揚」上帝為他們「所成全的事」。這節也可看到聖經一再強調的,上帝是「伸冤」的上帝。
第11至14節,「米底亞諸王」,這句可參考第27至28節。
這裡再次強調上帝懲罰巴比倫是和他們焚燬耶路撒冷聖殿的行為有關,這種觀念也出現在詩篇第七十四篇3至8節,詩人描寫心中的感受。其實這主要是在說明巴比倫軍隊和他們的國王在拆毀聖殿之後,掠奪了所有的聖殿貴重物品,帶回去放在他們的神殿中供奉著,並且用鄙視的態度嘲笑全能的上帝,說祂也不過是如此而已,不但不能保護以色列人民,連自己也保護不了。
「加強戒備!派出哨兵!配置伏兵!」這句子是在說明來攻擊的列國指揮官下令要嚴密把守,不讓任何一個巴比倫兵士得到逃脫,或是給予有後勤補給的機會。
而這句「有許多河流,有許多財寶」,這在表示巴比倫帝國曾經是相當富裕的國度,不僅是農業發達,且是累積了相當的財富,而「許多河流」是用來表示農業、運輸等發達的景象。但這些經濟財富和軍事力量並沒有為它提供任何保證,因為上帝已經指著「自己的生命發誓」要毀滅巴比倫,祂要召集龐大軍隊如「蝗蟲蜂擁而來」使巴比倫絕對毫無招架餘力。
3.第五十一章15至23節:
這是兩首詩歌,第一首是第15至19節在歌頌上帝創造的大能,內容幾乎和第十章12至16節完全一樣。第二首詩歌是從第20至23節,這首詩歌與前一首詩歌在述說上帝創造的偉大,剛好相呼應,主要在強調巴比倫其實就是上帝手中的「工具」,是上帝曾經使用過的工具,工具怎能與使用它的主人--上帝--相比擬呢?這首詩歌也在說明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巴比倫曾經聽從上帝的旨意,因此,上帝很重用它。但現在情況改變了,因為巴比倫想要取代上帝,所以上帝把它當作「折斷」的鐵鎚一般丟棄,不再使用。
第15節,這節說上帝以「自己的大能創造大地」,這是創世記第一章9至10節。這裡所說的「智慧」和「聰明」,都是在表示上帝的全能,不是人的能力所能知道、明白。
第16節,可參考創世記第一章6至8節。
這節說明雨水和地下的水、「閃電」和「風」等,這些都是出自上帝奇妙的創造,遠超出人類所能想像的範圍。
第17至18節,這兩節說出鑄造和雕刻偶像的人,是多麼地「愚蠢」和「無知」。因為這是用人的手所製造的神明,又能對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說甚麼話?連人自己都是上帝的手所造的,這樣,用人的手所雕製出來的偶像神明就更劣等了。只要上帝一出口,這些都將會被「消滅」殆盡。
第19節,「雅各的上帝」,意思是指以色列人民的上帝,祂是「創造萬物」的全能者,是「選召以色列」人民作為祂子民的上帝。比任何一切神明都偉大,因此,祂的名要稱為「萬軍的統帥」,是所向無敵的君王。
第20至23節,這節用「大鐵鎚」來形容「武器」,也表示軍事武力。換句話,巴比倫帝國過去雄壯、精銳的軍事力量,是因為上帝要用它來執行懲罰列國,包括「挫敗」列國的「戰馬」、「騎士」、「戰車」、「戰士」,以及悖逆上帝旨意的人民,包括「男女老幼」、「少男少女」,只要是上帝決定要滅亡的對象,都無一倖免,甚至連田園都會受到連累。
4.第五十一章24至35節:
這是上帝要猶大人民看見上帝怎樣懲罰巴比倫帝國,而且上帝的懲罰是讓他們幾乎徹底毀滅。
第24節,這節指出猶大人民將會「親眼看見」上帝的報復在懲罰巴比倫。上帝的懲罰並不是默默去執行,而是讓猶大子民親眼看見,為的是要讓他們知道,上帝並不會讓人隨意胡亂作為,也不會袖手旁觀,祂是會生氣的上帝,也是會懲罰、報應的上帝,祂一定會讓自己所建造的世界有秩序。違反了上帝創造的秩序,就要受到懲罰。
第25至26 節,原本巴比倫帝國像一座高高在上的山,因為她有強大的武力,因此征服並統治了所有的鄰近國家,讓這些弱小或是被她統治的國家、民族總以為她像一座高山一樣,無法攀登到她的山嶺,只能仰望。但現在上帝對她的懲罰,就是將之「削平」下來,並且要將之「燒成灰燼」,這表示上帝要使巴比倫帝國「永遠荒廢」,使原本可用的「基石或牆角石」,現在都變成不堪使用的廢棄物。
第27至28節,「亞拉臘」,這是位於亞美尼亞境內的「凡湖」(Lake Van)西北邊的地方。
「米尼」,也是在「凡湖」附近。
「亞實基拿」,是西古提人的祖先。居住在幼發拉底河上游地區。
「米底亞」,這是在今天伊朗的西北部。在主前612年至609年間,當地居民曾和巴比倫聯手攻打亞述。然後在主前539年和波斯聯手攻打巴比倫帝國,就是這裡所說的「米底亞諸王」之意。
這裡也再次提到攻打巴比倫帝國的聯軍之多,有如「蝗蟲一樣多的軍馬」(參考四十六:23、五十一:14),表示來攻擊的兵士是多到巴比倫根本就無法抵抗,而當這些龐大的聯軍一過,巴比倫幾乎就全部都被搜刮殆盡,如同蝗蟲過境一般,寸草不留。
第29至33節,這段經文述說來攻打巴比倫帝國的情況,確實是震撼了整個巴比倫帝國,因為這是上帝在執行祂毀滅巴比倫帝國的計畫,這時候的巴比倫城內的人民發現時已經來不及反抗了,「巴比倫的戰士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樣整軍反抗。於是只好「放下武器,躲藏在堡壘裡面」。這裡說「巴比倫將像打穀子的禾場一樣被踐踏」,表示巴比倫非常軟弱就像是輕到可隨風飄散的糠秕一樣,根本不堪一擊。
第34至35節,這兩節說出主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毀滅時是被洗劫一空。現在剛好相反,變成巴比倫帝國被波斯帝國侵犯,那些當年在耶路撒冷被俘虜到巴比倫城的以色列人民,開始歡呼,他們大聲呼喊說:「我們應該報復」,「應該追討血債」上帝要巴比倫把所吞下去的戰利品全部都「交出」來。
5.第五十一章36至53節:
這段經文說出上帝要怎樣懲罰巴比倫,以及被毀滅的情景,而且是用過去巴比倫繁榮、強盛的景象和現在將被擊垮、摧毀作對比。
另外在這段經文中也說出上帝對以色列人民的應許實現了,就是要讓被擄到巴比倫當奴隸的以色列人民返回故鄉耶路撒冷。因此,在上帝毀滅巴比倫帝國的時候,上帝要以色列人民趕緊把握機會逃離巴比倫這塊奴役他們的地方。
第36至37節,這裡說上帝要替耶路撒冷的人民「伸冤」、「報仇」,意思是指上帝要懲罰巴比倫,因為它沒有按照上帝的旨意執行該做的事,這裡說上帝懲罰的方式,是讓巴比倫的「水源枯竭,河流乾涸」,使巴比倫將會因為欠缺糧食,軍隊無法作戰,且城市無法再提供給人民居住而成為「廢墟」,只剩下四處流蕩的「野狗」把這裡當作「巢穴」。
第38至40節,這是指巴比倫帝國在最興旺的時代,就像凶猛的「獅子成群吼叫」,也「像幼獅結隊咆哮」,令人聽到牠們的叫聲,就會心驚膽跳。再者,這裡也提到巴比倫像貪婪的野獸。因此,上帝就讓它「酒醉、興奮、昏睡」,就在這時,波斯帝國與鄰近國家聯合進攻,巴比倫帝國的軍隊和人民會像被驅趕的「小羊、公綿羊、公山羊進屠宰場」一樣,任人宰割、「屠殺」,巴比倫帝國就這樣完全滅亡了。
第41至44節,這段經文都是指過去的巴比倫帝國,從來沒有人會想到她也有被佔領而滅亡的時候,因此當聽到巴比倫滅亡的消息時,確實引起「列國驚駭」不已。
這裡用「海水上漲,怒濤淹蓋」來形容整個巴比倫滅亡的慘狀,就像創世記第七至八章所說的大水淹沒大地一樣。作者用這種方式來形容波斯帝國的興起,其強大的國勢有如上漲的海水般,淹沒了鄰近國家,也淹到了巴比倫帝國。不但是淹沒了巴比倫帝國,連他們所崇拜、所供奉的庇護神「神明彼勒」也將不再有人「拜她」,因為神像也同時被摧毀了。
這裡所說的「彼勒」,就是第五十章2節所提到的「馬杜克」神明,也是巴比倫人所供奉的主要神明。巴比倫人拜彼勒神明時,也會將在戰爭中從敵對那方搶奪得來的珠寶獻給他們所供奉的神明。
第45節,可參考第五十一章6節。
第46節,這是在鼓勵被擄在巴比倫當奴隸的以色列人民,他們必定會聽到很多謠言,但是不用因此而「膽怯、驚惶」,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各種「謠言」都有。
第47至49節,這是上帝懲罰巴比倫,會連帶的將巴比倫人所拜的偶像一盡毀滅,「整個國家要飽受恥辱」,因為滅亡的「時候將到」,沒有任何國家可以來幫她。這來摧毀巴比倫的就是從「北方」來的波斯,而且當波斯來攻擊巴比倫帝國時,那時候,過去被巴比倫侵犯的國家,現在看到巴比倫帝國傾覆滅亡時,都會發出「歡呼」的聲音。因為上帝的懲罰要使它完全「傾覆」,無法再起。
第50至52節,提醒以色列人民要「想念」上主,並且要「懷念耶路撒冷」,要以色列人民不要再次重犯過去的錯誤,他們會亡國就是因為他們忘記了上帝的緣故。現在要他們趕緊離開巴比倫,「不要再等了」。因為他們在巴比倫當奴隸有至少長達「五十年」的時間了(主前586年到538年),有的更長達「七十年」(參考廿五:11-12)。如今可以脫離當奴隸可能帶來的「死亡」,返鄉回去。這段經文也特別提起上帝要嚴厲懲罰巴比倫的原因,是他們羞辱了「聖殿」的神聖外,也一再譏諷以色列人民,說他們所敬奉的上帝是沒有能力的神。
第53節,「即使巴比倫能爬上天,建造堡壘」,這句話可參考以賽亞書第十四章13至14節。表示巴比倫帝國在她最興旺的時候也最驕傲,甚至想要和上帝對抗、取代上帝。這也是引起上帝生氣而決定摧毀她的原因。這裡也在表示巴比倫帝國無論怎樣逃避,都無法躲過上帝的懲罰,即使她能爬上天,也是一樣。因為上帝是無所不在的創造宇宙萬物之神。
6.第五十一章54至64節:
第54至58節的首詩歌主要是在描述上帝要透過波斯帝國和其他國家執行毀滅巴比倫帝國的情景。
這段經文也耶利米書的結束,而第五十二章有關猶大和耶路撒冷的毀滅,是後來增補上去的,因為同樣第五十二章的主要內容在第三十九章1至10節已經有記載了。
第54至56節,「有大毀滅的聲音傳來」,這在表示巴比倫人已面臨被「摧毀」亡國的時刻。城內過去喧嘩熱鬧的聲音不再出現,因為「敵軍像澎湃的怒濤衝進來」,大家都懼怕到說不出話來。過去的「勇士被擄了」、「弓箭折斷了」,這些都在表明巴比倫的軍隊已經投降了。
第57至58節,「首領、謀士、省長、官員、勇士都喝醉了酒」,這句話充分顯示巴比倫帝國倒垮,且是徹底的滅亡,因為上帝要讓這些人都「沉睡,永遠不醒」。而且它的「城牆要被夷為平地,高大的門樓被燒毀」。
這兩節一再重複這句「耶和華上帝這樣宣佈了」,表示上帝已經確定要消滅這個國家,絕對不會改變這樣的決定。先知文獻中一再出現「我--上主、萬軍的統帥這樣宣佈了」這樣的句子,都是在表示上帝真的要這樣實現祂所說的話。
第59節,「西底家作猶大王的第四年」,這是指主前593年,也就是在南國猶大和耶路撒冷城毀滅之前七年。因為南國猶大和耶路撒冷是在主前586年被巴比倫消滅、拆毀。
這裡說西萊雅隨同西底家王到巴比倫去,這有可能就是主前594年,也就是他們去巴比倫的前一年,埃及有新的法老王森美忒庫二世對巴比倫帝國的想要在巴勒斯坦取代亞述的地位的舉動,相當不以為然,讓西底家王認為有機可乘,想要與上述這些小國聯盟起來,再結合埃及的力量,共同來抵抗巴比倫帝國。可能因此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知道,在主前593年就召西底家王去巴比倫,這是含有「示警」的用意。而西萊雅是先知耶利米秘書巴錄的兄弟(參考耶利米書三十二:12),陪著國王西底家一起去。
第60至62節,先知耶利米將有關預言巴比倫帝國要毀滅的信息,「都寫在書卷上」,內容大概就是指第五十章2至51節。主要目的是要西萊雅「大聲宣讀」給在巴比倫當奴隸的以色列同胞聽。用意當然很清楚,就是要他們不要灰心,因為上帝仍然是他們的上帝。當他宣讀了先知耶利米的信之後,用禱告來結束,這禱告的內容很清楚表明上帝確定會摧毀巴比倫。
第63至64節,西萊雅確實遵照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讀完之後就「把這書卷跟石頭捆在一起,丟進幼發拉底河」,這是象徵「巴比倫要像這書卷一樣沉下去,不再浮上來」。表示永遠消失,不再被看見。
「耶利米的話到此為止」,表示此卷耶利米書就此結束。先知耶利米的這封信就是為了這些被擄去巴比倫當奴隸的以色列同胞寫的。
7.第五十二章:
這章是談到關於耶路撒冷城被巴比倫帝國的軍隊攻破,且聖殿被燒毀的經過,以及猶大的以色列人民被俘虜到巴比倫去當奴隸的情景。然而有關耶路撒冷城被攻破摧毀的部份都在第三十九章1至10節已經記載過,尤其是這第五十二章所記載的內容與列王紀下第廿四章18節至第廿五章21節、第27至30節完全相同。對照來看,教會發現耶利米書的編者,將列王紀下第廿五章22至26節,這段有關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任命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作猶大總督的記事省略,但卻增加了一段尼布甲尼撒王俘虜猶大以色列人民的統計人數,特別是在第30節提到第三次俘虜以色列人民的行動。
有學者認為這章就是耶利米書編輯者附加上去的。主要在表明:先知的預言確實是實現了,猶大王國確實是滅亡了。編撰者要強調:先知傳遞上帝的信息雖然聽起來很不舒服,但那確實是上帝的信息,不要疏忽。上帝透過祂忠實的僕人先知所傳出來的信息一定要聽,千萬不要藐視先知所傳遞出來上帝的話,否則將會為生命帶來更大的災難。
8.第五十二章1至11節:
這段經文幾乎和列王紀下第廿四章18節至第廿五章7節完全相同。會出現相同的記事,很可能是採用相同的資料所致。是在描述猶大西底家王被擄,他的兒子在他面前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殺害,他被挖出眼睛,然後用銅鍊鎖住帶到巴比倫去當奴隸的記事。
第1節,這裡說「西底家二十一歲時作猶大王」,這是主前596年。在「耶路撒冷統治了十一年」,這是指主前586年。「他的母親哈慕他」,是約西亞的妻子,也是約哈斯和西底家的母親(參考列王紀下廿三:31、廿四:18)。
第2節,「西底家王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像約雅敬所做一樣」,這裡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他們到底做了甚麼事讓上帝那樣生氣,但卻指明和約雅敬王一樣,這樣就可以從約雅敬所做的事來了解。耶利米書第廿六章20至23節則是記載一件有關約雅敬王殺死了上帝的僕人先知烏利亞。這位先知和耶利米一樣,都很忠實傳達上帝的信息。不但這樣,在耶利米書第廿二章13至17節也記載,約雅敬王在國家為了賠償埃及的戰爭費用時,還大興土木興建富麗堂皇的宮殿,不但貪圖自己的利益,甚至還流了無辜者的血,以暴力壓制人民等,這些都是上帝無法容忍的事。約雅敬這樣做,西底家也跟著學做這種邪惡的事。
第3至7節,這三節提到巴比倫軍隊圍困耶路撒冷城的情景。上帝對祂的子民「發怒」,是透過巴比倫軍隊來懲罰,不再讓猶大人民居住在「耶路撒冷」,使他們到外邦地區去當奴隸,或過痛苦生活。
「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這句話可參考歷代志下第三十六章13節,西底家王曾發誓要忠實於巴比倫,聽從巴比倫帝國的命令,但結果並沒有依約而行,且拒絕聽從先知耶利米傳遞給他上帝的信息和警告(參考耶利米書三十:17-19)。結果巴比倫軍隊西底家王在位的「第九年十月十日」開始攻打耶路撒冷,一直到他在位的「第十一年」四月初9,這就是主前586年7月18日,這樣,巴比倫軍隊圍城時間總共長達一年六個月。因為城裡「飢荒非常嚴重,人民沒有糧食」,結果是軍隊就棄械投降了。
第8至11節,雖然西底家王帶著家眷重臣,以及禁衛軍一起逃離耶路撒冷城,但還是被尼布甲尼撒王的軍隊在「耶利哥的平原」追趕上了,巴比倫軍隊俘擄了西底家王和他的家眷,然後把他押解到正在「利比拉」的尼布甲尼撒王面前「審判」。
「利比拉」,這也是當年埃及王尼哥的軍事總部,在這裡也曾囚禁猶大的約哈斯王。如今這地方變成了尼布甲尼撒王的軍事總部,也在這地方審問猶大末代國王西底家。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是相當殘酷的國王,他當著西底家面前把他「所有的兒子都處死」,也同時「處死了猶大的首領們」。接著是把西底家「兩隻眼睛挖出來,用銅鍊鎖住他」,然後把他帶到巴比倫去,「關在監獄裡,直到他去世的日子」。
9.第五十二章12至23節:
這段經文可參考列王紀下第廿五章8至17節。記載的內容幾乎都相同。
這是在描寫耶路撒冷城被毀壞、聖殿被燒毀的經過。對以色列民族來說,這是非常難過的一件事,因為長久以來,他們都有一個看法:耶路撒冷城是無法攻破的,但在主前597年雖然不是被攻破,卻是開門讓外國軍隊攻入。更嚴重的是,自所羅門王建造聖殿以來,以色列人民一直認為:耶路撒冷聖殿乃是上帝居住的地方,祂為了自己的榮耀,必定會固守該聖殿不受外族人的侵犯,因為外族人進入聖殿,等於是污衊了聖殿的神聖一樣的嚴重。但在主前597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就已經差遣軍隊進入,並且搜刮了一切貴重的物品。
第12節,「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第十九年五月十日」,在列王紀下第廿五章8節說「七日」,真確的日子不得而知。巴比倫王的「顧問兼侍衛長尼布撒拉旦」率兵進入耶路撒冷。
第13至14節,這節說尼布撒拉旦下令要「放火燒毀聖殿、王宮,和城裡達官貴人的大房子」。這也是聖殿第一次被燒毀,對以色列民族來說是個相當痛心的事。撒迦利亞書第七章5節和第八章19節等,都記載了以色列人民每年都有固定的時間禁食哀傷。猶太曆的五月初7,也就是耶路撒冷城淪陷、聖殿被燒毀的日子,就是主前586年八月14日,以色列人民都會舉行禁食祈禱,為的是要表示哀傷。
第15至16節,上次擄去巴比倫當奴隸的人所剩下的,這裡說再次把向尼布撒拉旦「投降的人,以及技工都擄到巴比倫去」。換句話說,南國猶大的以色列人民中,所有的菁英盡數被擄去巴比倫當奴隸,只剩下「最窮苦的人留在猶大」,然後要這些最窮苦的人在「葡萄園和田裡工作」,表示讓這些人自生自滅之意。
第17至19節,上次,巴比倫軍隊是搜刮了所有貴重的器物(參考列王紀下廿四:13-17),現在尼布撒拉旦不但是進入聖殿,而且還「打碎了聖殿的銅柱、銅座,和大銅海」,把這些打壞的銅片都「運到巴比倫」。也同時搜刮了所有「禮拜用的各種銅器都帶走」,這些器物都是用純金、銀、銅「鑄造的各種器具」等物都帶走。他們帶去巴比倫供俸給巴比倫人的主神彼勒(參考五十一:44、五十:2)當作禮物。
第20至23節,這段經文可參考列王紀上第七章15至22節。
這段經文說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時,所有敬拜用或裝飾用貴重的物品,一概都被搜刮殆盡,單單在銅器方面,其數量之多,就像作者在這裡所說的,「這些銅器的重量無法可稱」,意思是沒有足夠的磅秤可秤出這些銅器的重量。
10.第五十二章24至30節:
這段經文寫的更詳細,說明侍衛長尼布撒拉旦所俘虜去巴比倫的,是猶大也是最後一批被擄去的菁英。
第24至27節,這裡最先列出來的是宗教領袖「祭司長西萊雅」,他是希勒家的孫子,而希勒家是約西亞時代的大祭司,他的族譜可追溯到亞倫時代(參考歷代志上六:13-15)。
「副祭司長西番雅」,可能是第廿九章24至29節,以及第三十七章3節所提到的。
「聖殿的三個重要官員」,以及許多重要官員,這裡並沒有記錄他們的名字,但卻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下令「拷打」之後,又「把他們處死」。
祭司長和聖殿的高級官員都被處死之因很簡單:宗教信仰關係到人民的行為是否正確,特別是在以信仰建造起來的民族以色列來說,宗教領袖並不單純是屬於宗教階級人員而已,他們還擔任規範社會生活準則的重要角色。因此,他們被處死,也說明了另一個意義:一個社會的毀壞,宗教人員要負起重要的責任。
除了這些重要的祭司長等聖殿重要官員被擄外,應該還有大批祭司人員也一樣被俘虜到巴比倫去當奴隸。尼布甲尼撒王將他們俘虜到巴比倫去具有特別意義;一是耶路撒冷聖殿已經毀壞,即使這些人留下來在耶路撒冷也沒有甚麼作用,他們只會變成不事生產的糧食消費者。因他們是屬於高級知識份子,因此帶他們去巴比倫對被俘虜的以色列人民有穩定心靈的作用。二是由於祭司原本是在聖殿工作的,現在被俘虜到巴比倫去反而沒有適合的工作了,但他們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人,聖殿的各種大小工作都是由祭司負責,包括維修器材等。
第28至30節,這三節記載這次俘虜到巴比倫去的人數,共計是「四千六百人」。
尼布甲尼撒王在位的「第七年」,這是指主前597年。俘虜的人數是「三千零二十三人」。這數目可能只計算年滿二十歲的男人而已,因為這和列王紀的記錄人數不同(參考列王紀下廿四:14、16)。
「第十八年」,則是主前586年。
「第廿三年」,這是指主前581年。這樣共計有三次俘虜的行動。
第31節,「以未‧米羅達作巴比倫王的那一年」,也就是主前561年,距離「約雅斤」被俘虜後已經長達「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的時間。
第32節,會將約雅斤釋放的主要原因,可能與新王登基有關,通常會舉行大赦。再者,約雅斤當時並沒有反抗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他是帶著官員出耶路撒冷城門去投降。因此他受到巴比倫王的禮遇,「高過被擄到巴比倫的其他國王」,這句話表示被擄到巴比倫去的國王、大臣很多,不單是猶大王而已。
第33至34節,約雅斤算是很幸運的人,他可以和「巴比倫王同桌進餐」,表示他已經不再被當作奴隸、囚犯看待。因為他「獲准脫下囚衣」。而且還有「每天的生活費用,直到他去世的日子」,這也表示直到他死時,都是在巴比倫,而這段時間,他就像是王宮的貴賓一樣。
認識 耶利米哀歌這本經書
書名由來的背景
耶利米哀歌加上路得記、以斯帖記、雅歌、傳道書等,這五本經書都是屬於舊約聖經中所謂的「聖卷」。這五本「聖卷」都和以色列民族的特別節期有密切關係。像耶利米哀歌是在紀念耶路撒冷城毀滅的日子,也就是猶太曆的五月九日(亞筆月),祭司或是長老就會向民眾宣讀整卷「哀歌」。時至目前,還是有猶太人經常會去站在聖殿殘垣的「西牆」(又稱之為「哭牆」)前面誦讀這卷「哀歌」,紀念主後70年耶路撒冷聖殿被羅馬將軍提多(Titus)所摧毀。
耶利米哀歌原來的希伯來文書名是「ekah」,意思是「何以如此」,用比較白話的句子來說是:「唉,怎麼會這樣呢?」。在希伯來文聖經,這個字用在第一章1節、第二章1節、第四章1節的開頭第一個字都是用「ekah」。這個字通常也用來作為親朋好友去世時,寫輓歌詞句的開頭語,「哀歌」的書名由此而來。因為在希臘文的譯本中,將「哀歌」的名字以「Threnoi」稱之,這個字也含有「眼淚」的意思。《七十人希臘文譯本》在書名之前加上「耶利米的」,然後又加上註明說:「當以色列人民被擄到巴比倫後,耶路撒冷變成廢墟,耶利米坐在城門口哀哭,唱此哀歌。」這也就是中文書名「耶利米哀歌」的由來。原本在希伯來文聖經是將此經書放在「聖卷」中。
作者是誰、寫作的時間
一般人都說這本詩歌是由先知耶利米所寫的,因為先知耶利米也是個詩人,在他的「耶利米書」中就有不少的詩歌,例如第二至五章、第八至十章、第十二至十五章等都是屬於詩歌。再者,認為先知耶利米親眼目睹耶路撒冷城被毀(參考二:6-10),第三點是根據歷代志下第三十五章25節的記載:「耶利米先知為約西亞王作輓歌。直到今天,所有的男女歌手都唱這一首歌來哀悼他;這在以色列中成了一種風俗。這首歌記在哀歌集內。」但是,這些理由都很牽強,因為第一:這本經書並沒有提到作者是先知耶利米。第二:歷代志下提起先知耶利米為約西亞王寫的哀歌,應該沒有在這裡,因為在耶利米哀歌裡,並沒有任何關於哀悼約西亞王的作品。第三:既然先知耶利米從上帝得到啟示,知道巴比倫帝國乃是上帝的「僕人」,用來懲罰猶大的以色列人民(參考耶利米書廿五:9),並且知道上帝決意毀滅耶路撒冷城,因此,當城破變成廢墟,是先知耶利米早已經知道的事,且曾勸他的同胞向巴比倫投降,怎會哭泣且寫哀歌呢?
這樣,那又是誰寫這本「哀歌」呢?時至目前還找不到答案。一般聖經學者同意這本「哀歌」經書,是許多位不同作者的作品彙編而成的一本詩集,因為各章的內容不相同,且字母的排列次序也不一樣。
不過,從第二與第四章的詩歌來看,作者顯然是親眼目睹了耶路撒冷毀滅,而在城破毀滅之後寫了這些詩歌。耶路撒冷城是在主前586年被巴比倫帝國所毀,因此,這本「哀歌」必定是在這個時間之後寫成的。大概是主前576年左右吧!
這本經書的詩歌特色
這本「哀歌」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全部用詩歌寫成,且五首詩歌中,除了第三首有六十六節外,其餘的四首詩歌每一首都是廿二節。第三首的六十六節剛好是廿二節的三倍,且前四首的詩歌都是依照希伯來文二十二個字母的順序細心安排創作而成。而第一首、第二首的書歌中,都是以三行組成一節,每節的第一行的開頭字依希伯來文字母順序排列,前三行的開頭字首是第一個字母,然後接下去的三行開頭是第二個字母,第五首比較特別,沒有依照這樣的排列方式。
其實這種排列的方式有個好處,就是在吟唱時,會眾比較容易記得清楚接下去要唱的詩句。
這本經書的中心思想
作者寫「哀歌」的主要目的,是在鼓勵那些在痛苦中哀哭的同胞只要悔改認罪,就能得到上帝的安慰,因為他們原本是上帝的選民。耶路撒冷城原本是上帝祝福的城市,而聖殿是上帝與祂子民會面、親密對話的地方,如今卻都成了廢墟,這是因為原本聖潔的以色列人民已經腐敗到極點所帶來的結果。詩人相信:上帝是公義的,也是仁慈、信實的上帝。只要以色列人民悔改歸向上帝,祂一定會寬恕,一定會拯救。
另一方面,作者也看到巴比倫帝國入侵耶路撒冷後,以殘酷的手段對待以色列人民,因此,在「哀歌」中,詩人祈求上帝懲罰這樣殘酷的敵人。
這本經書的主要大綱
1.第一章:哀嘆耶路撒冷城的荒廢,坦承是因為犯罪所帶來的結果。
2.第二章:敵人攻擊耶路撒冷城的慘況,但認為這是出自上帝懲罰的結果。
3.第三章:雖然上帝的懲罰帶來極大慘痛之教訓,但承認自己的罪過之後,相信慈悲的上帝必定會憐憫、寬恕,並且會出手施行拯救。
4.第四章:過去輝煌的耶路撒冷城和如今已成廢墟的耶路撒冷城相對照,並認為這和先知與祭司沒有盡責任有關係。因此,不是任何人的力量可以解救這苦難,只有上帝才有辦法,因為這是上帝的懲罰結果。但詩人也認為以東將會遭遇上帝的懲罰。
5.第五章:祈求上帝憐憫、寬恕祂的子民。


耶利米哀歌第一至第三章33節
1.第一章:
這是五首哀歌的第一首,背景是南國猶大被巴比倫滅亡的慘狀。詩人透過耶路撒冷過去繁榮的景象,與如今被滅亡後淒涼如廢墟般的景象對照,說出敵人侵入之後掠奪所有一切,導致城內人民飢餓的悲慘畫面。
對於這首詩歌的背景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認為發生在597年,這就是約雅斤在位年間,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他和他的家人都被擄到巴比倫去,同時被擄的重要人物還有一萬八千人,而且聖殿裡所有的寶貴物品也都被掠奪(參考列王紀下廿四:8-17,歷代志下三十六:9-10)。另一種看法是認為這是發生在主前586年,也就是在西底家治理的時代,巴比倫這次的確將猶大完全滅亡,並將所有剩餘的猶大國菁英俘擄他去,並且將耶路撒冷城和聖殿都摧毀殆盡,西底家王的家人都慘死在他眼前,且他被挖出眼睛,帶到巴比倫(參考列王紀下廿五:1-21)。後來以色列人民將耶路撒冷城和聖殿被摧毀的這日子當作是禁食日(參考撒迦利亞書八:18-20)。
2.第一章1至11節:
從第3節就可知道這首哀歌是在為南國猶大的滅亡哭泣,因為以色列人民已經被巴比倫帝國的軍隊俘虜去當奴隸,詩人寫下這首詩歌,可說是悼念,也是發出心中的哀嘆。
第1節,詩人在這節用「孤伶伶」、「像寡婦」、「諸省之后」等名詞來形容「過去人煙稠密的城市」,其實就是在指耶路撒冷和鄰近的城市,現在已經成為廢墟了,因為居民已經都被俘虜他去,而有幸得以逃難的也不敢回來。這節詩歌也含有很強烈的質疑意味,再問為甚麼會這樣?到底是發生了甚麼事。
第2至3節,說出猶大的以色列人民亡國後的悲哀──連避難的地方也沒有。另一方面也道出一個事實:昔日以色列人民背叛上帝,去敬奉偶像神明,如今這些神明不但不能庇護他們,連原本信誓旦旦說要幫助他們的埃及、摩押、以東、亞捫、泰爾,和西頓等這些「盟友」,最後也見風轉舵,不來幫助他們抵抗巴比倫(參考耶利米書廿七:3),結果猶大人民只能「被迫離開了家鄉」,被擄去巴比倫當奴隸(參考列王紀下廿五:1-21)。雖然有不少人逃難到埃及,但也無法因此得到安居之處,就像先知耶利米傳出的信息所說的,即使他們逃到埃及也不會有平安,因為那不是上帝的旨意(參考耶利米書四十二:15─17)。
第4節,這節說出過去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如今都沒有了。因為通往耶路撒冷城的道路都被巴比倫軍隊給包圍了,就不會再有人會去聖殿朝聖「過節」,也不再唱讚美詩歌,換成「哀歌」,耶路撒冷城為沒落的城市。
第5節,這節說出猶大亡國。巴比倫成為支配著他們的一切,除了俘擄猶大人民到「遠方」(指巴比倫)過著「受苦」的日子,也因為他們「作惡多端」,上帝用這種方式來懲罰他們。另外巴比倫王還派出新的總督基大利管理他們(參考列王紀下廿五:22)。
第6至7節,這兩節詩歌說出耶路撒冷已經如同廢墟。當巴比倫圍困該城時,城內是因嚴重缺乏糧食而鬧嚴重飢荒,俘擄他們的巴比倫軍隊及人民都譏笑他們,甚至會問他們的上帝在哪裡(參考詩篇四十二:3)。
第7節,這節可參考前面第2至3節的解釋。
第8節,「赤身露體,受人輕蔑」,這表示耶路撒冷已經被巴比倫搜刮殆盡,所有可以有生產動力的人、動物都被擄去巴比倫了。剩下的就是那些「最窮苦的人」,他們都是身無分文,甚至衣不蔽體的貧困者。他們只能被人「羞辱」,也不敢公開「露面」。
第9節,這是重要的一節詩歌。這裡描寫以色列人民在過去「盟友」都棄他於不顧之後,在面臨敵人侵入搜刮一切所有時,他才想到要尋求上帝的「憐恤」。還好他想到回來尋求上帝,才為他們帶來最後的一絲希望。
這裡的「污穢」一詞,也在表明他們過去故意犯罪而惹上帝生氣。他們穿著「污穢」不潔的衣服,表示他們雕刻偶像和建造祭拜偶像的祭壇的行為等於污穢了自己與上帝之間神聖的關係。
第10節,這節說出猶大滅亡,耶路撒冷城破,巴比倫軍隊進入聖殿和王宮,和所有官員的家去搜刮財寶(參考列王紀下廿五:8-10)。而耶路撒冷聖殿原本有規定外邦人是不准進入的,但現在巴比倫軍隊才不管這些。他們進入聖殿內搜刮所有敬拜上帝用的物品,運回巴比倫去供奉在他們神明前,表示那是戰利品。
第11節,這節說出巴比倫軍隊圍困耶路撒冷城一年多,就是城內嚴重缺乏糧食,為了要止飢,人民甚至不惜烹煮自己的兒女來充飢(參考耶利米哀歌二:20、四:10),以求生命能「苟延殘喘」下去,這時候,他們才想要呼求上帝「俯視」他們「悲慘」的際遇,伸手救助他們。
3.第一章12至22節:
這段詩歌是以擬人化的方式來描述耶路撒冷所遭遇的慘況,而且很特別的地方,都是用第一人稱的「我」來表達。這段詩歌最大的特色是沒有抱怨,而且承認自己犯了錯誤。
第12節,這節說出亡國之後遇到的慘狀,但卻沒有得到任何憐恤之意。詩人深信這是因為上帝發出的「震怒」的結果。
第13至15節,在這段詩歌中,詩人用「焚燒」、「羅網」、「絆倒」、「丟棄」、「被壓得筋疲力竭」、「沒有力量」、掛在脖子上的「軛」、「踩踏葡萄一樣」等詞來形容以色列人民所受的苦難。「火」是指戰爭;「羅網」代表災難纏身無法脫離;「軛」代表「失去自由」;「踩踏葡萄」是指遭到報復、被踐踏的意思。這些都是上帝透過猶大人民的仇敵來懲罰他們的一種方式。
在第14節可參考詩篇第九十篇8節,詩人說上帝清楚人所犯的一切罪過,沒有什麼能夠隱瞞上帝對人的鑒察,更值得注意的是上帝會把人的這些過犯一起核算,這也是希伯來書第四章13節作者所說的,每個人都要赤裸裸地面對上帝的審判。
第16至18節,這節可參考第2節、第9節。沒有人願意或是能安慰猶大人民所受到的苦難,因為這些災難是來自上帝,是上帝對「違背他命令」的猶大子民所施行的審判和懲罰。這裡詩人說這懲罰是在顯明上帝的「公義」,這表示上帝不會冤枉人。而「青年男女被擄走了」,這句話表示國家、民族的未來跟著消滅了。
第19至20節,這裡可看到耶路撒冷城內「飢餓」的嚴重性,有的人是在因為飢餓死在「街上」,也有的人是死在「屋裡」,而會面臨死亡的人不分階級,包括祭司和領袖都一樣。就算街上因為發生「凶殺」而沒有出門,也一樣會活活餓死在家裡。
第21至22節,在這兩節中,詩人還是知道有這麼一天,上帝「應許的日子」,也就是憐憫、寬恕的日子會來臨,那時上帝就會伸手救助他們脫離苦難。那時,上帝也會懲罰這些因為打勝仗而羞辱上帝無能的仇敵,包括巴比倫把從聖殿擄去了聖物擺放在他們的廟宇中供奉等這種行為,上帝一定會追究到底,上帝懲罰猶大子民的罪,也會懲罰巴比倫人的罪。
4.第二章:
這是第二首詩歌,也是談及耶路撒冷毀滅的情形,描述的內容比第一首詩歌還要詳細。
5.第二章1至9節:
這一段詩歌是作者親眼看見耶路撒冷城淪陷、被毀壞的景況。就像前面已經敘述過的,上帝親手懲罰猶大悖逆的子民,是一點也不手軟。因為每次祂差派先知,祂忠實的僕人去傳遞信息,猶大人民總是不聽,反而一再拒絕聽從上帝僕人先知的話。因此,才會引起上帝極大的忿怒,用嚴厲的手腕懲罰他們,希望他們能夠悔改認罪。
第1至2節,這兩節和第一章1節相同,提出的問題是「詢問」:為什麼會發生這樣令人震驚的事件?如果上帝「連自己的聖殿也丟棄了」,那還有甚麼不會放手的?當然沒有,上帝對犯罪累累的猶大是「一點兒都不憐惜」,上帝決定讓猶大這個「國家和它的領袖們蒙羞受辱」,因為這些人過去就是在聖殿羞辱上帝,整個國家的人民都用拜偶像來羞辱上帝。現在上帝也用相同羞辱的方式來回應他們。
第3至5節,這段經文再次提到上帝摧毀猶大和人民的情形,就是用祂烈怒的「火燄」,要把所有的「一切都燒毀了」,包括聖殿和宮殿,以及貴族的房子等等都成為「廢墟」,這也是後來耶路撒冷和聖殿的結果(參考列王紀下廿五:9)。而逃跑的人,上帝讓敵人射出弓箭殺滅他們,這些弓箭就代表著上帝的「怒火」。
第6至7節,這兩節詩歌述說過去的耶路撒冷城和聖殿,和現在的景象對照起來,幾乎是完全相反;過去以色列人民聚集在聖殿,為的是敬拜上帝,在節期來臨時,聚集在聖殿歡呼歌唱。但現在上帝拒絕了這些歡呼的聲音,更將聖殿摧毀,讓以色列人民根本無法聚集在一起。過去節慶時,「君王和祭司」會帶領人民向上帝獻祭,但現在,上帝把聖殿都摧毀了,就沒得獻祭了,因為上帝不喜歡他們的獻祭。場景換成另一種景象,就是敵人進入聖殿,在拆毀「祭壇和聖所」,和「宮殿」後,他們聚集在「上主的殿宇裡」,高興得像在過節一樣「歡呼喧嚷」,這種歡呼的聲音當然不是在讚美上帝,而是搶奪勝利品之後發出的聲音。
第8至10節,這段詩歌在描述巴比倫軍隊拆毀耶路撒冷城牆,傾斜的情形可用「準繩」來測量。這情景有如先知阿摩司所說的,上帝是用「鉛垂線」來量傾斜的城牆(參考阿摩司書七:7-9)。不論是「準繩」或是「鉛垂線」,都是在表示上帝的懲罰是很準確的,一點也不冤枉、不含糊,上帝既然要懲罰,就不會草草了事,而是確實地執行徹底毀滅的工作。
過去原本在耶路撒冷聖殿的外院都會有人傳授教導摩西法律的規矩,現在是「沒有人講授法律」,連先知也得不到「從上帝來的異象」。換句話說,他們就算想要開始學習上帝的話語,也沒有機會了。因為他們的「君王和貴族都被放逐」,俘擄到巴比倫去了。許多「父老」且是「身穿麻衣,頭蒙灰塵」,默默地「坐在地上」,用這種方式來舉哀,而少女只能「垂頭喪氣地俯伏在地上」表示心中極大的哀痛。
6.第二章11至22節:
這段詩歌是在描述巴比倫軍隊圍困耶路撒冷城期間,城內痛苦的景況。
第11至12節,這兩節說到耶路撒冷城內飢荒的嚴重性,人民已經到了因飢餓而「失明」、心靈受創嚴重的地步,而且「兒童和嬰兒在街道上昏倒」,甚至有的一直向母親哀求能得到食物,但結果是只能躺在「母親懷裡慢慢地死去」,這通常是那些尚在哺乳中的嬰兒或是稚齡的孩童。
第13至14節,這兩節可參考耶利米書第廿七章14節至第廿八章9節,清楚描述先知耶利米譴責那些專門傳達假信息的假先知們。他們的信息不但對人民毫無益處,相反的,是引誘人們拒絕聽從上帝的警告,因為他們只會講取悅人的話,講的都是「謊言」,沒有勸導人民「悔改」,結果是帶給人民更大的災禍,且這種災禍是大到「像大洋無邊無際」,已經不是人的能力能解決。
第15至16節,這兩節可參考列王紀上第九章7至9節。當所羅門完成聖殿奉獻給上帝時,上帝就曾警告建造聖殿的所羅門王,如果他的子孫不聽從上帝的教訓,聖殿就將成為人們譏笑的記號。如今,這件事應驗了,因為耶路撒冷城已破,聖殿被焚燬了,因此,看見的人都在嘲笑,特別是以色列民族的仇敵看見更是樂壞了,他們認為期待已久的日子「終於到了」。
第17至18節,這兩節提到會有這樣的日子來臨,是因為上帝對猶大人民的懲罰,而且這並不是臨時發生,而是上帝早有計畫。只在等待猶大人民悔改,但他們沒有。現在唯有的,就是為這些出現在眼前的災難哭泣而已。
第19至20節,可參考第四章10節,耶利米書第十九章9節。可見飢餓的嚴重程度,已經到達無法形容的地步,看見「女人在吃自己心愛的嬰兒」,而且「祭司和先知在主的聖殿裡被殺」,這些都在說明為了飢餓的嚴重和慘狀。
第21至22節,從這兩節可看出巴比倫軍隊進入耶路撒冷進行殘酷的殺戮行為,幾乎就是大屠殺,不論是「老年人少年人」、「青年男女」都一樣,「沒有人能夠逃脫」。
7.第三章:
這章是第三首哀歌,也是這本經書中最長的一章,共有66節。可分成三個段落,就是第1至39節;第40至47節;第48至66節。但可以將第一段落分成兩段,就是第1至21節;第22至39節,這樣讀起來也會很順,且主題也清楚。這首詩歌的特色,是每三節是用一個字母,這樣廿二個希伯來文字母,正好六十六節。
8.第三章1至21節:
這段詩歌主要是先知耶利米的自述,述說自己內心的痛苦,因為他傳講的信息沒有人要聽。不但如此,他的同胞還斥責他,說他叛國,並逮捕他,將他關在監獄裡(參考耶利米書三十七:13-16)。在耶利米書第二十章、第廿六章、第三十八章等,都記載他心中的痛,以及被折磨的情況,可以看到他曾有過面臨死亡的威脅,因此,他的心境對上帝的盼望幾乎要消失。
在這段經文中,詩人用「我」、「他」時,都是單數在表達。因此,有學者認為這是屬於先知耶利米的心靈世界,他在向上帝告白內心的痛苦和盼望。
第1至3節,若這是屬於先知耶利米的告白,他表示現在真正「體驗到痛苦」,且這種痛苦是來自上帝,且是一再遭受到「打擊」。他有如被上帝「趕入黑暗中」,不知道該如何離開,只能「越陷越身」。
第4至6節,這裡提到的不僅是心靈的創傷,且是肉體的折磨,不但是「皮肉破裂」,甚至連「骨頭」也被「折斷」。這裡說他被「強迫」住在「幽暗中」,這是指他被關入枯井中,這口井「井裡沒有水,只有淤泥」(參考耶利米書三十八:6)。
第7至9節,這裡說先知耶利米被用「鐵鍊捆綁」著,這也是古代對待囚犯的一種方式,即使關在監獄也不會卸下來。無論他怎樣呼求上帝,但上帝都置之不理,拒絕聽他呼求的聲音。這也隱喻著上帝曾告訴先知耶利米,要他不要再為猶大人民祈禱,因為上帝拒絕聽他們祈禱的聲音(參考耶利米書十四:11-12、十五:1)。
第10至12節,這三節很清楚說到巴比倫帝國就像一隻飢餓的「熊」,也向一隻飢餓已久的「獅子」,也像獵人看見獵物時會「彎弓搭箭」,準備射向「箭靶」。
第13至15節,準備的弓箭已經射出,且是非常準確地射中,結果倒下去時,成為大家的笑柄。就是先知耶利米被關入監牢中一樣,民眾在譏笑他,那些假先知更是。而先知耶利米則是痛苦到極點,他說「飽嚐災禍」如同喝下「苦酒」一般的難受。
第16至18節,從這三節也可看出受折磨的慘狀,包括「臉被按在地上擦」,然後「牙齒」也被用石子「磨斷」,生命中體驗到的都是「痛苦」,在短短歲月中,對上帝的期盼都完全消失了。
第19至21節,因為身心都受到嚴重創傷,因此,所有記憶中,都是一種「心靈」的負擔。可是即使是如此,還是心存盼望。
9.第三章19至33節:
這是第三章的第二首詩,也是一首信仰告白的詩,與前一首詩歌的內涵完全不同,是一首相當好的詩歌,用來表明對上帝絕對的忠實、倚靠。
在這首詩歌中,作者開始用「複數」的「我們」來代表示以色列人民。作者肯定上帝是個「慈愛永不斷絕」的上帝,也是個「憐憫永不止息」的上帝,並且是「滿有仁慈,不會長久拒絕」人懺悔、認罪的上帝。
第22至24節,當前一首詩歌說生命不存有任何希望時,這首詩歌卻說要對上帝有盼望,因為祂的「慈愛永不斷絕」、「憐憫永不止息」,詩人說要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上帝手中。
第25至27節,詩人非常確定一件事:只要尋求上帝的人,上帝一定會「施恩」給這樣的人。他呼籲所有尋求上帝的人要「耐心等候」上帝的「救恩」。這裡所說的「軛」,指的是重稅的負擔、戰爭的恐懼、貧窮困苦的生活,以及各種重大災難等等。
第28至30節,這三節是在回應第27節所提起的「軛」。因此,在第27節說「應該在年輕時學習負軛」,原因是「生命遭受痛苦的時候」,在年輕時經歷過,就會成為老人的智慧和冠冕。因為「縱使受鞭打凌辱」,也能有堅強的毅力「忍受」下來。
第31至33節,這三節談到上帝的特性,就是「滿有仁慈」(參考詩篇一○三:8),且有「堅定不移」的愛。因此,生命有痛苦,那絕對不是上帝存心要這樣對待敬畏他的人,而是一種訓練。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