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413期

以賽亞書第十九至廿七章
1.第十九章:
第十九至二十章,可參考耶利米書第四十六章,以及以西結書第廿九至三十二章,內容都是有關埃及即將受到上帝懲罰的事。不同的地方是先知耶利米和以西結都是主前第六世紀的先知,他們所說關於埃及的信息,其實都是跟巴比倫帝國有關。
第十九章也是延續第十八章提起的「古實」,就是埃及的第廿五代王朝,論及上帝會伸出祂的寬恕和憐憫悔改認罪歸向上帝的埃及人民。
這一章可分成兩部分,一是從第1至15節,這部分是用詩歌的方式寫成的,提到上帝將要重重懲罰埃及。二是從第16至25節,這部分說埃及人悔改,並承認且接納上帝是他們的主宰。因此,上帝也改變過去對付埃及的作法,接納埃及人也成為祂的子民。先知以賽亞已經說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不是只有以色列民族才是上帝的子民,上帝也不是只有揀選以色列人民為祂唯一的民族,而是任何民族、國家都有可能成為上帝所喜愛的子民,只要願意悔改歸向上帝,都有可能成為上帝所喜悅的子民。
2.第十九章1至15節:
在這段經文中,先知以賽亞描述埃及在政治的混亂,社會動盪不安,進而有「內戰」發生,出現「暴君」的統治,增加人民的痛苦。而上帝的懲罰是讓尼羅河嚴重缺水,導致埃及全國乾旱難耐。當尼羅河發生乾涸現象時,也就是埃及大災難來臨之際,這時候,人就要清楚明白,不論誰當君王,都沒有用。因為上帝不降雨水使農作物成長,光擁有財富也是枉然。
第1節,這節說上帝來臨是「駕著快速的雲朵」。聖經作者喜歡用「密雲」、「雲」、「雲彩」等詞,來描述上帝就在雲彩的當中(參考出埃及記十九:16、18、三十四:5、四十:34-38,撒母耳記下廿二:12,詩篇十八:11、九十七:2)。而當上帝來臨進行審判時,「埃及的偶像在他面前顫抖」,因為這些偶像,都是虛假的。
第2至4節,這節提到上帝懲罰的方式,就是讓埃及國內發生分裂,包括「兄弟打兄弟,鄰舍打鄰舍,城跟城作戰,王跟王爭權」等,這樣,埃及就會失去對外的戰鬥力。這裡特別提到當災難、紛爭來臨時,無論人們向誰求就都沒有用,這裡指出埃及人向「偶像」、「巫師」、「算命的先生」,以及「鬼魂」等求助都沒有用,因為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神。在這種動盪的世代,只有「一個暴君、一個殘酷的王」,才能終止內亂,但也可能為國家帶來更多的殘暴內戰和動盪。
第5至10節,當埃及人民作為倚靠且將之供奉為神的尼羅河,上帝的懲罰是使之河水低落,導致「水流乾涸」,且是嚴重到「因乾涸而發出臭味」,就可以理解河裡幾乎是沒有水而見底了。也因為嚴重乾旱帶來的影響,除了漁業、水產物,還有埃及最出名的紡織工業,也因為尼羅河沒水無法供應至成麻紗的植物成長,導致「紡織工人」、「匠人」都因而失業,工廠關閉,人民「紛紛破產」。
第11至15節,「瑣安城」,這是位於尼羅河三角洲東北區的一個大城,以色列人民對此城一點也不陌生(參考民數記十三:22,詩篇七十八:12、43)。這城在古實王朝時代,曾經是首都,相當繁榮。現在說連「瑣安城」裡「最聰明的人也沒甚麼好主意」,因為災難是來自上帝的懲罰根本無法化解。
「孟斐斯」,這是希臘文的名稱,原本希伯來文稱之為「挪弗」(《和合本》用此名),是位於尼羅河三角洲以南廿四公里處的一個重要城市,多次為埃及的首都。
先知以賽亞在這裡說這兩城的首領都「很笨」,因為他們的首領「糊塗」而導致整個國家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樣站不穩,「滑跌在自己吐出來的穢物上」,這時,國家將面臨被侵入,人民不分貧賤富貴,都將被擄去當奴隸。
3.第十九章16至25節:
這段經文跟前面第1至15節所記載的內容完全不同;這段經文所描述的埃及,是知道悔改認罪的子民,因此,他們會得到上帝的救助,並且最後上帝也承認他們為祂的子民。但有些聖經學者認為,這很可能在此段經文所說的埃及人,跟前段所描述的埃及人是不相同的對象。
再者,這段經文中,連續出現有五次談到上帝審判的世間--那日子(參考第16、18、19、23、24節)。這都表達了聖經作者一個基本觀念:上帝審判的時刻一定會到。而當這時刻來臨時,所有的人都將歸順上帝,成為上帝的子民。這樣的預言,顯示出先知以賽亞對國際社會的改變充滿信心。
第16至17節,「到那時候」,跟往後經文所用的「那日子一到」相同。這裡提到當上帝審判的時刻來到,會出現的第一個現象,那就是「埃及的男人要膽怯得像女孩子一樣」,意思是指過去驕傲的男人,將會變成像是還沒有出嫁的「女孩子」那樣謙卑、柔順一般。更重要的是當他們「看見上主舉起手來懲罰」時,就會「戰兢恐懼」。在第17節特別提起「懼怕猶大國」,這很可能是和主前701年亞述西拿基立圍城攻擊耶路撒冷不成,反而慘敗而歸,且西拿基立還被自己的兒子殺害,埃及人聽見了這事件,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但卻是上帝的作為。
第18節,這裡的「那日子一到」,說出上帝審判來到的日子,會出現的第二個現象。就是「埃及的五大城市都要講希伯來話」,這句話說出一個理念:同一種語言、同一位上帝。因為「人民要奉上主--萬軍統帥的名宣誓」。要注意這裡的「五」之數字,也有一個意思是指「多」。這裡提到有一個城要稱為「太陽城」,要注意這裡的「太陽」一詞,在希伯來文是「heres」和「毀滅」的希伯來文「heres」一字相同。因此,在中文《和合本》採用「滅亡城」。但在《七十人譯本》是用「阿瑟德克之城」(haşşdek),意思是指「公義之城」。若是這樣,跟以賽亞書第一章26節所說的,耶路撒冷將成為「正義之城,忠信之邑」相符合。
第19至21節,這段經文提到「埃及將有一座為上主建造的祭壇」,祭壇是為了要敬拜上帝而建造的,這就說明了在埃及,有很多人悔改歸向上帝,成為上帝的子民。他們也會知道「向上主求助」,自然會向上帝祈禱,上帝就會用各種方式來向敬拜者、祈禱者「顯示」祂的旨意。
第22節,這節可說是先知以賽亞信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上帝的寬恕赦免,雖然上帝忿怒而「懲罰」,但上帝也會因為人悔改認罪,而伸出憐憫的手,「醫治」他們因被懲罰的傷痕,且是完全「治癒他們」。
第23至25節,「埃及和亞述」,這兩個國家過去是互相敵視,現在是有「一條公路」,將兩國的人民給連結起來。「以色列將跟埃及和亞述並駕齊驅」及「使全世界人民蒙福」兩句話是先知以賽亞傳出嶄新的世界觀,就是世界大同。在這裡,所有的人用「亞述、埃及,和以色列」等三民族或國家作代表,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也是上帝同樣賜福的對象。過去以色列人民的觀念中,上帝只有揀選他們這個民族。但在這裡記載,上帝揀選的,是全世界所有的人,也同樣賜福給所有的人。
4.第二十章:
這章從文字上看起來,似乎是談到非利士人的城市亞實突將被毀滅,但實際上是繼續在預言有關埃及即將遇到的危機,因此,這章也可說是第十八至十九章的結語。
第1節,「亞述皇帝撒珥根」,也就是「撒珥根二世」,是在主前721至705年作王。可說是亞述最偉大的王之一。這個王下命令要他的元帥攻擊「非利士的亞實突城」。
非利人共計有五個城邦,除了亞實突外,還有亞實基倫、迦薩等這三個城市,都是屬於沿海城市。另兩個內陸城市,是以革倫、迦特等(參考撒母耳記上六:17)。主前713年,亞實突背叛亞述,不再向亞述進貢,且參與鄰近小國和埃及聯盟來對抗亞述。主前711年,亞述皇帝撒珥根攻下亞實突。
第2至3節,「這事件發生前三年」,這年代可能是在主前714年。上帝要先知以賽亞用肢體語言來表達上帝即將採取懲罰的行動。上帝要先知以賽亞「脫下他身上的麻衣和腳上的鞋子」,這樣的打扮,就像被敵人俘虜的戰俘(參考以賽亞書四十七:2-3)。在聖經時代,這也是一種懲罰戰敗的軍人的方式。再者,這樣即使戰俘想要逃離,也無法逃得很遠。其實,這也在說明亞實突人的悲傷,已經被羞辱給取代了。先知以賽亞聽從上帝的話,用「光著腳行走三年」,來代表著一個「預兆」,預言著埃及將會遇到像亞實突一樣的慘痛經歷,但顯然他這樣的「預兆」,並沒有引起當時埃及的執政者或人民注意,當時的人可能將先知以賽亞看成是個瘋子。
再者,「三」這個數字在聖經中也很特別,例如上帝要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民出埃及走「三」天路程到曠野去敬拜(參考出埃及記三:18、五:3);約拿在魚的肚子裡「三天三夜」(參考約拿書一:17),尼尼微城需要走「三天」的路程(參考約拿書 三:3);耶穌死後「三天」復活(參考馬可福音八:31、九:31、十:34)。
第4節,「剝光他們的衣服」、「赤身露體」、「光著腳」等,這些動作都是當時羞辱俘虜的方式。
第5節,這節主要在說明亞實突被亞述消滅的事實,是對南國猶大一個重要的警告。因為當時在猶大國內有一股勢力,要求與埃及結盟,當時埃及還沒有被亞述佔領。因此,這節說明了想要聽從埃及與它結盟的鄰近族群或是國家,都需要重新考慮外交政策。因為當亞述去攻打亞實突時,埃及並沒有履行與亞實突所簽訂的約,出兵支援受到攻擊的亞實突。
第6節,「住在非利士沿海的人」,這是指亞實基倫和迦薩這兩個也是非利士人的城邦。這裡說出其他非利士人的城市都發出相同的聲音,就是當時最有能力抵抗亞述的唯一大國埃及都不敢出兵,去和埃及聯盟,也是沒有用的。
5.第廿一章:
這章總共提到三個族群,一是巴比倫,二是以東,三是阿拉伯。值得注意的是,這章和第廿二章這兩章編輯在這裡有些奇怪,因為以賽亞書第一部份,也就是從第一至三十九章,一般來說是以主前第八世紀為主要背景。而巴比倫的滅亡,是屬於主前第六世紀的時代。因此,這段經文可能比第十三至十四章的背景要晚,但應該比第四十至五十五章的資料要早。有一種看法是:這章的資料背景應該是在主前第八世紀沒錯,因為在主前第八世紀,巴比倫就曾有過兩次想要擺脫亞述帝國的控制,一次在主前722至710年間,另一是在主前705至702年間。而現在這段經文,很可能就是在主前711年,先知以賽亞得到啟示,預言巴比倫將會遭遇到嚴厲的懲罰,果然,主前710年左右,亞述帝國確實打敗了巴比倫。
其實,從第三十九章可看到巴比倫後來為了要壯大聲勢,以及控制整個巴勒斯坦,還曾派特使來到猶大,藉著問候希西家王,隱藏想要窺探猶大國防防衛力量的虛實。果真在主前587年,巴比倫舉兵入侵猶大,並且在主前586年消滅了猶大。
第1節,這章開始就很清楚是「有關巴比倫的信息」,說出該國即將像被「旋風颳過沙漠」一樣,遭遇到慘重的「災難」,且其嚴重性是到了令人窒息的狀態。
第2節,這節提到「以攔」,這是位於底格里斯河的下游平原。這個民族長久以來一直是亞述和巴比倫人的世仇,後來加入了波斯的軍隊,在主前538年征服了巴比倫帝國。而「米底亞」,又稱為「瑪代」,這個族群居住在巴比倫帝國的東北方,是後來波斯軍隊的主力。
「上帝要終止巴比倫帶給人的痛苦」,這句話很清楚說明了一個國家的盛衰,都有上帝的旨意在其中。若是沒有尊崇上帝,以為自己很有能力,不論是個人或是國家、民族,都會遇到相同結果。
第3至4節,先知以賽亞用「像臨盆的婦女陣痛一樣」來說明他內心的「痛苦」。先知以賽亞並且用「看不見」和「聽不到」來形容他得知這些消息之後,心中極大的「恐懼痛苦」,並且描述出內心的矛盾,一則希望看見巴比倫帝國被消滅,以減輕被她統治的人民的痛苦。但另一方面,他看見那種受到新興帝國波斯軍隊強悍、勇猛所摧毀的城邦,其人民面臨的慘狀,心中又開始有了「恐怖」感,深怕這新的帝國只會更殘酷。因此,產生了「驚惶得發抖」與不安,導致「頭眩暈」。
第5節,記載在巴比倫帝國首府內,大家正在準備佳餚宴請賓客時,突然有消息說波斯帝國的軍隊已經來臨。但就算他們想趕緊整軍備戰,也是來不及了。這就表示巴比倫帝國根本都沒有警覺國家即將發生危機,還自認為很安全,沒有人會想到上帝將出手懲罰。
第6至7節,上帝要先知以賽亞去當個守望者,專注看看巴比倫遭到毀滅的情形。「騎兵兩個兩個地過來」,這是古代亞述帝國的戰術,他們用一匹馬拉一戰車,車上站兩名騎兵。車上有一位駕馭著戰馬,另一位可能就是弓箭手,或是槍手,這樣,即使在疾駛中的騎兵也可以很準確的射箭、拋槍。而安排騎「驢」者,是用來欺敵的方式,先派騎驢的隊伍在前,讓敵方城池瞭望台上的守衛誤以為是自己城內的人,或是「駱駝」商隊來進行貿易。
第8節,「日夜在這裡站崗」,表示看守城牆的警衛非常警醒,沒有怠懈職責之意。
第9節,這裡說確實有看見「有騎兵兩個兩個上來」,這表示來者是勝利者正在接近城門,且是成群結隊地上來,這表示波斯的軍隊已經逼近了。因此,守望者才會喊出「巴比倫傾覆了」。
「偶像都被打碎在地上」,在古代社會都是將他們敬拜的神,當作戰爭的守護者。因此,攻擊敵對的一方時,一定會連帶的將敵方所拜的神明一起打碎,並燒毀寺廟。這樣,敵方所拜的神明就不會再來復仇。
第10節,上帝說過去以色列人民就像「篩子裡被篩的麥子」,表示以色列人民就像是巴比倫人或是之前的亞述人手中收割的「麥子」一般。意即他們是任人宰割的、可隨意處理的族群。但現在先知以賽亞去傳「好消息」給「以色列同胞」。這裡雖然沒有說出是什麼「好消息」,但在第四十章至2節說,那消息就是上帝決定寬恕他們了。
第11至12節,這兩節很特別,談到以東的信息,但沒有說明以東將會遇到的的結果,不過在其他先知的文獻中,卻可很清楚描述以東的慘狀。包括有耶利米書第四十九章7至22節;以西結書第廿五章12至14節提到,上帝將對以東人進行「報復」的行動;阿摩司書第一章11至12節;俄巴底亞書的描述篇幅更多,整卷都是談論有關以東的事;瑪拉基書第一章2至5節,先知稱以東是「罪惡的國家」。這裡的背景很可能是在先知阿摩司時代的主前第八世紀,也是亞述帝國國勢最興旺的時代。
「有人從以東問我」,這表示以東人也有人聽聞先知的信息,且深信在先知以賽亞所傳出的信息,必定是從上帝來,且一定會實現。問的人連續用兩次「黑夜快過了吧」這句話,「黑夜」代表著危險、不安、恐懼等。而先知以賽亞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表示「天快亮了」,但這種天亮的時間很短,因為緊接著是「黑夜要再來」,這清楚說出以東並不能脫離災難,即使有,時間也是很短促。
第13至15節,這段經文是有關阿拉伯的信息。
「底但的人」,也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參考創世記廿五:2-3),是阿拉伯人的一個遊牧部落。而「提瑪的人」,這是位於亞拉伯沙漠的北邊,是個綠洲城市。因此,生活用品足夠。先知以賽亞建議他們,當難民跑來向他們請求食物時,不要拒絕。當這些難民需要水來止渴時,就要給他們水喝,而不可拒絕伸出援手。因為他們都是在「刀下逃生,弓下逃命」的戰爭難民。
第16至17節,「在一年內」,這表明是一個非常確定的時間,就像「雇工合約」期滿一樣。「基達」,這個族群雖然是沙漠中最強悍民族貝督因人的祖先,但他們將會在一年內消失,不復存在。
從上述這些信息可看出阿拉伯人的這些小聚落民族,很快就會被亞述帝國吞滅。他們都無法抵抗亞述的大軍壓境。
6.第廿二章:
這章可分成兩個部分,前一部份是第1至14節,用四個段落來說明有關耶路撒冷的毀滅,會讓敵軍攻入城內,毀壞所有的一切。第二部分是從第15至25節,論及宮廷大臣舍伯那將會遇到的懲罰。但不論是從第一部份或是第二部分來看,都可以看到一個中心信息:沒有聽從上帝的話,趕緊悔改歸向上帝,就算有人間最堅強的軍事武力作國防,也是枉然。
7.第廿二章1至14節:
這段經文主要是以耶路撒冷城發生被包圍的背景為主。耶路撒冷城多次被敵軍所包圍,包括主前701年亞述皇帝西拿基立率軍進攻,但並沒有成功。而在主前588至586年,被巴比倫圍城長達一年半,結果不用再攻打,城門就主動打開。
有不少學者認為這章經文的背景,應該從主前第六世紀588至586年的背景來看,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軍包圍耶路撒冷城長達一年半的這段時間,會更貼近這章經文所敘述的內容。不過,也有一個可能,就是先知以賽亞親眼目睹主前701年西拿基立率亞述大軍圍城所發生的景況,已經說出若是猶大人民持續這樣「混」,拒絕聽從上帝的話,其結果是這樣的慘狀將會再次重演。而果真在巴比倫帝國時代的主前588年圍城事件發生了。
第1節,「景象谷」,很可能是指耶路撒冷東邊的汲淪溪。有可能先知以賽亞正好行經此處時,獲得上帝的啟示,就在這裡傳出了上帝的信息。先知以賽亞用疑惑的語句強調危險時刻已臨到眼前,但耶路撒冷城內的人民似乎沒有警覺到,還在「屋頂上慶祝」,因此,他問到底是「發生甚麼事了」。
第2至5節,這段經文說出一個國家的滅亡最大悲哀,就是人民根本不曉得敵人已經兵臨城下了,但城內的人民還渾然不知,「全城喧嚷」、「到處鬧興奮」,這好像是在歡慶一個重大節期的樣子。因此,先知以賽亞才會說他們並不是「死於戰鬥」。但當他們當中有人發現不對勁時,就趕緊逃亡他去,但就算逃跑,也沒有用因為還是被追了回來。先知以賽亞說出了當時的慘況,是「同胞都死了」,沒死的是「驚慌、失敗、混亂」,且在這時候「城牆攻破了」,這是主前586年的事。
第6至8節,這時候「以攔的騎兵」也加入了巴比倫的軍隊抵擋亞述帝國。他們的「箭袋裡裝滿了弓箭」,已經準備好要進攻耶路撒冷。而「吉珥」族的人士以步兵出名,他們也都加入了巴比倫軍隊的行列。他們都聚集在「猶大肥沃的山谷」,準備要攻擊耶路撒冷城的外國軍隊。戰爭所帶來的就是田園荒廢,接著是缺糧饑荒,這種饑荒並不是因為天沒有降下甘霖雨水,而是因為人禍造成。同樣的,長久飢餓所帶來的結果,就是瘟疫蔓延。這樣,即使猶大有防衛,也一樣會「崩潰」。因為人民和軍人沒有糧食,就會動亂,要不就是軍隊因飢餓而軟弱無力可以守衛。即使可以「從軍械庫拿出兵器」,也沒有力氣使用。
第9至11節,這裡提到耶路撒冷「城牆上有許多缺口」,表示敵軍攻擊已經開始,但還沒有攻入城內。因此,猶大指揮官派兵強拆人民的房屋,拿來當作建材修補城牆缺口的漏洞,也拿來當作修築蓄水池的需要。再者,因為要修補城牆漏洞,以及修築蓄水池,又得抽出一部份兵力來投入修築工事的需要,很自然地,守衛的力量就相對降低了。
第12至13節,這節到第14節這段經文和第1至4節相通。「痛哭哀號,剃光頭髮,穿上麻衣」,這些都是一種悲哀、羞辱的樣式。但這些都僅是外表的哀痛,是否真心悔改,這才是重點。從第13節來看,猶大人民顯然並真心悔改,否則,不會是「還在嘻笑、狂歡」、「宰了牛羊,大吃大喝」的亦上。他們的心態依舊是是「反正明天就要死了」,連一點點悔改的心意也沒有。
第14節,因為有第13節的這種心態,上帝的忿怒就不會減低,而是會增加,祂不會「饒恕」這樣的子民的罪惡。
8.第廿二章15至25節:
這段經文也是討論到有關耶路撒冷即將遇到毀滅的事,但卻以兩個人來作為預言的材料。從第15至19節,這是用宮廷大臣舍伯那,第20至25節,是用以利亞敬作題材。
第15節,「宮廷內務大臣舍伯那」,這官職很大,等於是宰相的位階治理國政,是國王之下的大主管。在第三十六章3節記載,在希西家王時代,舍伯那是擔任王室的書記。
第16節,「你是誰」,這句話有指責之意,表示舍伯那做了超越他的職權的事。理由是舍伯那「竟敢在山邊磐石中為自己挖墳」,這是指王室的墳穴,也只有王室家族的人才擁有這份殊榮。顯然地,舍伯那是利用自己的權位,竟敢在王室的墓穴中私自為自己預先佔有墳地。作者用這種方式在表示著舍伯那有貪婪的行為。
第17至19節,舍伯那的問題在於自認重要,但在上帝眼中,他卻要因此而丟官。這裡說舍伯那要死在「他一向引以為榮的戰車旁邊」,意思是指他那顯示著榮耀的社會地位之美麗座車,將跟他一起被擄到外國(大國)去,成為他國的俘虜和戰利品。而這樣的預言也在告訴舍伯那,說他去世的地方,根本就用不著墳墓,會死在異鄉之地。而被擄的人就沒有甚麼地位可言,這裡用「捏成一團」來表示。
第20至22節,這裡提到「以利亞敬」,他也是當時希西家王時代的王室總管,跟舍伯那、國史大臣亞薩的兒子約亞等三人,代表著耶路撒冷去跟亞述的西拿基立談判(參考以賽亞書三十六:3、11)。先知以賽亞說,以利亞敬是上帝的「僕人」,表示著上帝看中、揀選。因此,他將取代舍伯那的位置。上帝要用以利亞敬來協助國王治理猶大王國。在這裡用「朝服」、「腰帶」,和「鑰匙」等來表示官職的階級。
第23節,表示以利亞敬將會帶給猶大國的穩定,像用「釘子釘牢一樣」的穩固。相對於舍伯那所帶來的是動盪不安。因為以利亞敬被揀選出來治理國政,為此,他家族的人都因此而享有榮耀。
第24至25節,這兩節有可能是後代加筆添上。而這節說出了以利亞敬原本可以好好治國,但卻因為「他的家人和親屬要成為他的重擔」,原因是這些家屬和親人忘記一件非常重要的認知:不是以利亞敬有甚麼能力,而是上帝揀選。原來以利亞敬的家族以為可以為所欲為,利用他的名字行使特權,圖利自己。結果反成為以利亞敬的「重擔」。結果就喪失了繼續統治的機會。
9.第廿三章:
這章是有關腓尼基人所居住的兩個重要城市--泰爾和西頓的信息。長久以來,都是地中海海域最活躍的族群,而泰爾和西頓則可說是地中海地區貨物的轉運站。在最興旺的時代,這兩個港口所連接的航運版圖甚至擴展到西班牙。因此,雖然在第1節開始就說「是有關泰爾的信息」,其實,是連同西頓也列入其中(參考第2節、第4節、第12節)。會用泰爾當作標題,很可能就是因為最後的第15至18節是以泰爾當作結尾吧。也可以這樣了解:談到泰爾,就會說到西頓。
第1節,「泰爾」,這是位於地中海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在大衛王朝時代,泰爾王希蘭和大衛王維持相當良好的外交關係。因此,當所羅門王接續王位,興建耶路撒冷聖殿和王宮時,就是由希蘭王提供協助,用船隻從黎巴嫩運來大量的香柏木到耶路撒冷,並且由希蘭王提供大量勞工,協助建造聖殿和王宮的工程(參考列王紀上第五章),和建立所羅門王商船隊伍,並且幫助以色列帝國訓練航海的水手(參考列王紀上九:26-27)。由此可見,「泰爾」這城從大衛王朝以降,就和以色列民族有很緊密的關係。
這裡先知以賽亞傳出的信息是要他們「痛哭吧」,原因是「房屋和海港也被摧毀了」,這表示著整個城市都會被佔領,失去了自主權。
「基提」,就是指今天的塞浦路斯這島嶼。從這裡回來的船隻,還沒有抵達港口,就會聽到泰爾和西頓被摧毀的哭聲,可見從兩個城市傳出哀哭的聲音相當大,震撼了整個地區的安寧。
第2至3節,包括第4、12等節都有提到「西頓」。就像前面所敘述的,這城和泰爾是當時最出名的港口城市。這裡說災難不僅在泰爾發生,也將會降臨在西頓城。這裡說泰爾和西頓的商人,「把埃及出產的五穀賣給各國」,這句話已經指出這兩個港口城市,就是當時中東和地中海區域的貨物轉運站。
第4節,原本「西頓」就是個繁榮的港口城市,是人人都嚮往的地方。如今因為遇到這樣的慘狀,使一切貿易都停頓下來。連地中海也發出聲明,說不再認「西頓」,就是要與它劃清界限。「從來沒有帶過孩子,也沒有生男育女」,這表示斷絕關係之意。
第5節,因為埃及是靠泰爾和西頓的航海商人輸出轉運物品,雙方關係緊密,如今這兩個城市遭遇到如此悲慘的結果,連帶的是「埃及人」也都有「傷痛」的感受。但「埃及人」的「傷痛」,可能不是因為泰爾和西頓的毀滅,而是為埃及失去商業貿易的良好伙伴,失去了大好機會,經濟發展將因此受到極大的影響而發出悲痛的聲音。
第6至9節,「腓尼基人」,意思是指迦南人。這裡也是指泰爾和西頓這兩城市的居民。這段經文指出他們將會因受到敵人強大武力的攻擊,而出現嚴重的難民潮,很多人想要利用海路「逃到他施」(西班牙)去避難。當泰爾最繁榮的時候,就曾藉著經濟勢力,擴張了它的版圖,建立許多「殖民地的城」,在主前第八世紀末葉,甚至在塞浦路斯、希臘、北非、馬爾他、西西里,以及西班牙等,都有設立殖民地,更重要的,就是腓尼基人還將文字帶入希臘。但卻因為這些成就使他們很驕傲。「是誰使它遭受這樣的厄運」,這句話已經說出聽聞到泰爾遭遇到如此慘重打擊的人、商賈、船隊等都會發出類似的問題。聖經一再告訴說驕傲的人,心中是沒有上帝的(參考詩篇十四:1),這種人最容易犯一種錯誤,就是認為自己有能力處理,或是做各種事,天下沒有難得倒他的事。為這緣故,上帝計畫「要使驕傲的人變為謙卑」,所用的方式就是將這種人的一切都收回。
第10至12節,這裡很清楚說出「他施」(西班牙)人民,將因泰爾的遭遇而無法再像過去那樣,控制著西班牙的政治、經濟活動。原因是上帝有計畫的進行懲罰泰爾和西頓的工作。因為是上帝有計畫的懲罰,這時,無論人怎樣逃避都沒有用,因為上帝是無所不在的創造主(參考詩篇一三九:7-8)。
第13節,這節是編者所作的說明。「是巴比倫人,不是亞述人」,這句話是編者在說明有一天,會徹底摧毀泰爾的人,是巴比倫人,不是亞述人。編者的看法是:巴比倫人才是真正可怕。尼布甲尼撒王曾率兵攻泰爾城,從主前585年一直到主前573年,持續進攻長達13年時間(參考以西結書廿六:7-21),但還是無法攻下該城。可見該城防衛上的堅固。泰爾後來被佔據、摧毀,是在亞歷山大大帝時代,那是主前332年。
第14節,重複第1節所提起的警告。
第15至16節,是一首古老的希伯來人詩歌,描述「妓女」若人老珠黃,除了老顧客會光顧之外,沒有客人會上門,就算上街去招攬客人也是一樣沒有人理會。值得注意的是:用「妓女」來形容泰爾,也有另一個含意,表明泰爾過去在商業發達的時代,充滿著不正當的商業貿易,包含著許多淫亂、貪婪的行為夾雜在貿易行為中。就像現代社會有人利用女色、花酒等類似這種方式來賺錢。再者,這裡的「妓女」,也有另一種含意,表示只知道賺錢,並不考慮道德良知的問題。這從先知阿摩司的信息中就可看得到(參考阿摩司書一:9-10)。
「被遺忘七十年」,這也是先知耶利米預言以色列人民將被擄到巴比倫的時間(參考耶利米書廿五:11-12、廿九:10)。這裡的「七十」,表明的是一個「適當」的時候,或是「很長」時間,以及「完成」的意思,不一定是真正的數字。不過也有可能是指主前701年亞述大帝西拿基立,率兵攻打巴勒斯坦等地開始,泰爾和其它巴勒斯坦地區的城市都遭遇到威脅,直到主前630年代,亞述開始衰微,對巴勒斯坦和鄰近地區的城邦,已經失去了控制能力止。主前612年巴比倫消滅亞述,從主前630年到612年這段期間,讓泰爾和西頓有短暫恢復的機會。
(e)「剛好是一個國王的壽數」,七十是當時的人看為最長壽,也認為美好的生命週期(參考詩篇九十:10)。
第17至18節,這節再次說明「七十年過後」將會恢復泰爾繁榮的景象。雖然這裡說會有「許多國家向它租用船隻」,但這種景況並沒有實現,一直等到希臘帝國的多利買王朝亞達薛西三世時代,攻下了西頓,並在亞歷山大大帝在主前332年攻下了泰爾城,之後的希臘帝國時代,為了海上控制權,以及商業利益的需要,才下令重建泰爾城。
這裡說出整章的一個中心信息:驕傲的人,心中並沒有上帝。而人會驕傲,往往是發生在個人事業或是國家勢力最堅強的時代。相對的,當人或是國家遭遇到無法承受的災難後,才會發現自己的渺小、脆弱,需要上帝扶持、帶領。此時,人才會想到要時刻感謝上帝的帶領,也會想要遵行上帝的教導和指引。現在的泰爾,因為經歷過殘酷的外力摧殘,獲得解救之後,終於知道只有倚靠上帝的帶領、保守,才有生機。因此,重建、恢復起來的泰爾,已經懂得要敬拜上帝,尊崇上帝為大。
10.第廿四章:
從第廿四章開始到第廿七章止,這四章通常都被稱之為「以賽亞式的啟示文學篇」(Isaiah Apocalypse)。在舊約聖經中,屬於啟示文學的作品不少,其中包括以西結書、但以理書、撒迦利亞書、阿摩司等先知書中也都有出現部分類似這種啟示作品。在新約聖經中以啟示錄最為典型。
在這段經文中,作者強調當世人和上帝的關係修好之後,新的時代就會來臨,這種新時代是再也沒有死亡(參考廿五:8),而且已死的人會復活(參考廿六:19)。但前提必須是:跟上帝有和好的關係。而這也是使徒保羅一再強調的,我們是藉著耶穌的復活與上帝和好(參考羅馬書三:22)。
第1至4節,「上主要毀滅大地」,這跟創世記第六章所描述的相同。主要原因是跟人的罪有關係。這裡說上帝毀滅的方式是使大地「荒涼」,這表示地將不再生產五穀,人的生存也將因此發生危機,就像第3節所提到的一樣。當大地荒涼到「虛空」的狀態,這時候任何人都一樣,沒有任何人可避免受到飢餓的重創。
第5至6節,這兩節是這段經文的中心。這裡很清楚提到上帝之所以會讓大地荒涼到虛空的狀態,就是因為上帝的子民不遵守法律誡命,違背了他們和上帝之間所立的約的結果。
第7至9節,因為上帝懲罰的結果,就是天不再降下雨水,所有一切變成荒涼後,人們將會因飢餓難耐,已經無法發出任何歡慶歌唱的聲音,只有「悲傷」,且都沒有生氣的現象出現。
第10至13節,飢餓最容易反應出來的社會景象,就是動盪不安,搶奪到處可見,弱肉強食必定會有。因此,家家戶戶必定會緊閉門戶。因為大家都在尋找吃的食物,找不到就會到處破壞公共建築,城牆因此不用敵人來攻打就會「倒他」,「城門」也會被摧毀,沒有人能管這些事,因為大家都在尋找食物。
第14至16節a句,這裡用「西方」和「東方」,表示全世界之意。這裡說「劫後餘生的人」將因獲得新生命而「快樂歡唱」,而全世界都將為此而述說上帝奇妙的作為和偉大。所謂「劫後餘生的人」,也就是所謂「殘存的人」,意思是指在上帝特別憐憫之下所留下來的子民。
第16節b句,從這節開始,直到第23節止,又回到前段審判的內容。先知以賽亞發現,生命有新的希望,是知道上帝會憐憫、寬恕,伸手救助苦難中的子民。但若是這些苦難中的子民不知道悔改認錯,只有期盼上帝的拯救,那是很愚蠢又不切實際的。這就是先知以賽亞感到相當痛苦的原因,因為「背信的人繼續背信」,繼續去做可惡的事。
第17至20節,這段經文說上帝必定會採取嚴厲的懲罰,讓這些不知道悔改的人無法逃避「恐怖、陷阱、羅網」的懲罰。更嚴肅的是將會面臨嚴酷飢荒的打擊,幾乎無法重建恢復起來。
第21至23節,「上帝懲罰的時候到了」,這句話就是指「到那日」之意,是指上帝審判的時刻。那些平時被人民供奉的虛假之神也會列在懲罰的對象中,也包括了「地上的統治者」,因為這些君王才是帶頭讓人民離棄上帝的主要原因。當上帝的懲罰來臨時,連太陽和月亮都會感到羞愧,無臉出來跟人見面,它們把自己隱藏起來。而這也在表示另一個意義,就是整個受造物都已經敗壞到沒有甚麼可令人期盼的了。只有知道悔改的人才會清楚上帝才是一切盼望的中心,只有回到上帝的面前,才能看到生命的新希望。
11.第廿五章:
這章最主要是以一首歌頌上帝救恩的詩歌為主軸,然後述說以色列人民心中對耶路撒冷的期盼。若是將第廿四章14至16節a句對照第廿五章1至9節的詩歌,就會更清楚知道,這群劫後餘生的子民為甚麼會歡欣快樂的歌頌上帝的救恩。在所有先知的文獻中,最強調的信仰態度,就是「忠信誠實」,這點也可說是整本聖經的教導。就像上帝揀選亞伯拉罕,要他「主持公道、伸張正義」一樣(參考創世記十八:19)。這是成為上帝子民最基本且應該有的態度,也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成為上帝所喜悅的子民(參考詩篇廿四:3-5)。
第1節,第1至5節很清楚是一首在歌頌上帝的詩歌。詩歌的開始就說「上主啊,你是我的上帝」,這句話說出以色列人民對上帝的信仰告白,表明上帝就是生命的主宰。注意這裡的「實現」一詞,原本是指「信實」,表示上帝遵守原本與人所立的約,依照約所說的「實現」所應許的一切計畫,上帝用祂奇妙的手救助他們脫離苦難。
第2節,這節可參考以賽亞書第廿四章10節所提到的城市混亂之情況。
詩人說一個城市若是失去了上帝,這樣的城市將會如同廢墟一般,因為城裡的人民無法從生命中發出的聲音,以及從生存中顯示出力量。
第3節,這裡的「剛強」、「強國」等詞,都是在表示只有在上帝的庇護下,才有真正的剛強,也只有在上帝的看顧下,國家才有強壯可言。
第4至5節,上帝不只是賜福給強大國家的子民,也是要用這些國家和子民來為祂看顧「孤苦伶仃」和「困苦」的人民。換句話說,上帝賜福一個人,或是一個國家,使之剛強、壯大,主要的目的是要他們照顧弱小貧困者,而不是要他們去欺壓別人。因此,若有人利用上帝的恩賜去欺負他人,他將會受到上帝嚴厲的懲罰。因為上帝是貧困人「躲避風暴」之處,就像詩篇第四十六篇詩人所說的,上帝是困苦者的「避難所和力量」。同時,上帝也會將強悍、驕傲者的「弓」折斷,並且會打碎他們的盾牌。詩人所說的「弓」表示力量、武器。
第6至8節,這裡雖然說豐富的筵席是在「錫安山」,但卻是為「天下萬國預備」的,並不是只有以色列民族獨享。因此所謂「錫安山」,它所象徵的意義勝過實際地理所在,因而「錫安山」可以說是「上帝居住之地」。因為是上帝的筵席,所以是歡喜、感恩的喜宴,因而此參加的人都不會再戴著「悲傷的面罩」,頭上也不會籠罩著「愁雲」,人們和上帝的關係已經和好,不再有生命死亡的威脅,因為在上帝的救恩中,永遠沒有死亡。
第9節,這節也反映出第6至7節所提起的,在那喜悅的筵席中,人人都將稱讚上帝的救恩。在這所有稱讚中,最重要的就是再次告白說:上帝是生命的救主。這是人們經歷過生命的苦難,並且從死亡的邊緣走出來時,才醒悟過來,才明白真正的救主,就是這位賞賜生命、創造宇宙萬物的主,祂才是又真又活的神。
第10至13節,上帝要「保護錫安山」,這是因為「錫安山」在以色列人民的心中所代表的是上帝之山,上帝為了要維護祂本身的榮耀,一定會伸手保護。相對的,欺負以色列人民的摩押人將會遭遇上帝遺棄,如同無用的「麥楷」一樣被丟棄。即使他們「伸出手來,好像要游泳」,呼求上帝的拯救,上帝也不會救助。原因是他們的驕傲。
12.第廿六章:
這章是另一首讚美的詩歌,再次在表白上帝子民內心的意念,也可說是在向上帝告白,他們全心信靠上帝。這首詩歌和第廿五章1至5節的詩歌很接近,都是在表明看見上帝審判之後,所帶來的赦免和拯救的恩典。從這首詩歌也可看到上帝的子民忠心地仰望和倚靠上帝保守、帶領。
第1節,詩人一開始就稱讚上帝將會成為「猶大地」的守護者,有上帝同在的城池,必定會相當「堅固」。
第2節,在上帝看守的城池,會歡迎所有「正義的國家」、「忠信的人民」進內城內。換句話說,在上帝看守的國度裡,那個國家就是「正義的」,那國的人民也是「忠信」可靠的。因為「正義」和「忠信」都代表著上帝的特徵。
第3節,這節提到「完全的平安」,表示著「滿足」、「豐富」、「安康」等意思。上帝會賞賜這種平安給「意志堅強的人」,也就是不論在甚麼際遇之狀況下,堅決不改變心志,全心「信靠」上帝的人。
第4節,先知以賽亞在這裡說出真正的信心,並不是一時、瞬間的時刻,而是一生的日子的大事,是「永遠」的態度。只有在這條件之下,才能享受上帝「時刻保護」的果實。
第5節,相對於前面四節所提起的,倚靠上帝、忠實於上帝的人,就是這些驕傲的人。上帝使用的方式,就是把他們自認很「堅固的城」給予「摧毀」,並且使他們認為「堅固的城牆成為廢墟」,這時候,驕傲者才會發現自己的能力是多麼地有限、軟弱,無法抵擋上帝的手懲罰所帶來之後果。
第6節,與第5節剛好呈現對照;在第5節,上帝懲罰那些驕傲者。當上帝摧毀驕傲者所建造起來的城池之後,過去那些被欺負、「壓迫的人」,和那些「窮苦的人」,他們要用腳「踐踏」在這些廢墟之上。
在先知以賽亞的信息中,壓迫人的終將會被羞辱,這樣的信息是一再出現,可參考第四十九章24至26節、第五十一章22至23節。這說明了上帝確實是一位會報應的上帝,祂一定會為受迫害者伸冤。
第7節,整本聖經所介紹的上帝是個「公義的上主」,因此,祂揀選的僕人必須也是如此(參考創世記十八:19),這樣才能顯示上帝公義的特性。而這種「公平的人」、「正直的人」,在上帝眼中,都是祂一定會照顧、保護的對象。
第8節,這裡的「等候」、「願望」等都在表明心中的祈願。一個真實追隨上帝的人,會知道怎樣跟隨上帝的旨意而行,不論環境是多麼地惡劣,他還是祈求照上帝的旨意而行。
第9節,這裡只譯出「夜間」,《現代中文譯本》和中文《和合本》都沒有將「清晨」也譯出來,在天主教《思高聖經學會版本》則是清楚譯出:「我們的心靈在夜間渴望你,我們的心神在清晨尋覓你。」而《呂振中》教授的譯本也有「夜間」與「早晨」。這樣更清楚,從「夜間」到「清晨」,這說明了整天、整日、全天之意。一個忠心的上帝子民,必定是隨時都渴慕上帝的旨意成全,也願意一生的日子都是緊隨著的旨意而行。且當上帝的子民看到上帝在進行審判時,就會發現上帝確實是公義的審判者。
第10節,這節指出邪惡者從來是學不會甚麼是「仁慈」,也卻拒絕學習。原因是他們的心中存著驕傲,不認為上帝會審判,也不相信上帝有能力可以審判他們,因此才膽敢在上帝的土地上「為非作歹」。
第11節,這節說出審判來臨時,這些驕傲的作惡者,將會看到遵行上帝旨意的子民,與它們之間確實有很大的差別。
第12至15節,這段詩歌都談到上帝拯救的恩典。上帝的恩典是豐富的,且是給予足夠的生命力。因為有上帝的愛和拯救,因此,就算是在他人「轄制」之下,也不會孤獨,因為知道真正可以倚靠的,是上帝,並且相信這位公義的上帝,一定會「懲罰」、「消滅」那些眼中沒有上帝的人、社會、國家,使他們「不能復生」,永遠沉淪在深淵中。這樣,所有倚靠上帝救助的人、國家、族群,就會將上帝的名歌頌到他們新佔有的土地去。
第16至18節,這段詩歌提到過去被上帝懲罰的經驗,不僅國勢不振,人的生命力也枯萎,包括沒有復活的期盼。他們所體驗到的痛苦,就像產婦臨盆的痛苦一樣,只能用「呼叫」、「呻吟」來表示生命痛苦至極之態。
詩人在這裡特別提到這句「沒有造福別人」,原本上帝的揀選,是為要使萬國萬民因為上帝的子民的緣故蒙福(參考創世記十二:1-3)。但背棄上帝的子民,並不能為別人帶來福氣,因為他們本身已因背棄上帝受到嚴厲懲罰了。
第19節,這節的經文可以參考以西結書第三十七章1至14節,以及但以理書第十二章2節所提起的復活信息。生命的盼望是在「復活」,這可說是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內含。苦難固然帶來生命的死亡,但上帝有大能力,將因祂拯救的恩典,使已死的生命,重新再造。
第20至21節,這兩節是這首詩歌的結尾,談到最後的審判,是來自上帝的審判,這審判是非常嚴厲的。就像當年出埃及之前的逾越節情景,上帝的天使越過了以色列人民的家,他們必須進入屋內,且關上了門(參考出埃及記十二:22-23)。因為上帝嚴厲的審判就要來到。大家在屋內停留到「上帝的怒氣消失」,因為上帝不會永懷忿怒。再者,要趁著這機會真心悔改,上帝就會改變原先要執行的懲罰之計畫。若不如此,當上帝懲罰來臨時,沒有任何人可以隱藏所犯的過錯,一切都會暴露出來,像希伯來書第四章13節作者所說的,每個人都要「赤裸裸地暴露」在上帝眼前,接受上帝的審判。
13.第廿七章:
這章和第十九章、第廿三章的經文內容很接近。這一章也是從第廿四至廿七章這段所謂「以賽亞式的啟示」之最後一章。整章又重新回到一個重要主題:以色列民族就是上帝所揀選的族類,上帝要透過這個民族成為萬國萬民賜福的媒介。但在這之前,這個民族必須先潔淨,成為真實的聖潔民族。再者,這裡說出這葡萄園有上帝看守,結果就是結出許多果實。
第1節,這節用「戾龍」、「古蛇」、「海怪」等動物,象徵著欺壓上帝子民的國家、族群。這裡說上帝要用「剛硬銳利的劍」,消滅這些專事欺壓上帝子民邪惡怪誕的力量。
第2節,這裡提到上帝「所喜歡的葡萄園」,原本葡萄園是代表著以色列國,或是以色列民族。而「喜歡」一詞代表著確實有結出果實。
第3至5節,這節說出有上帝保守看顧,必定會有美好的成果出現。因為有上帝日夜看守、保護著,且「不斷地澆灌」,又將園中的「荊棘和蒺藜」、「燒光」,這樣,整個葡萄園和葡萄就會成長得非常美好,果實纍纍。不會讓「敵人」隨便獲得利益。
第6節,這節回應了第3至4節所說的,有上帝親自看守、保護和澆灌的葡萄園,必定會有很好的結果出來。
第7節,上帝依舊對以色列人民充滿著愛憐,表面上看起來對以色列人民出手懲罰很重,其實,比起上帝懲罰其他民族是輕了許多。在先知以賽亞的觀點中,這是跟「劫後餘生」(參考以賽亞書十:20、廿四:14、廿八:5、三十七:31、32),或是「殘存的人民」(參考以賽亞書四:2、十:22、十一:16)有密切關係。因為上帝不是完全殲滅以色列,而是留下忠實於祂的子民。
第8節,這節說上帝用吹東風的方式,將以色列人民吹散他去。這種描述就像列王紀下第十七章5至6節所記載的,亞述帝國攻下了撒馬利亞城,俘虜了北國以色列人民。先知耶利米也曾用類似的語句在形容巴比倫帝國如同最強烈的東風吹襲猶大,這是上帝對祂子民懲罰的方式。
第9節,這節回應了第8節所提到的,上帝會這樣懲罰以色列民族,是因為他們離棄上帝,去拜偶像,這點一直是上帝所無法容忍的事,若是又再發生這樣的事,上帝是絕對不會「赦免」他們。。
第10至11節,這裡「設防的城」可能是代表著猶大境內許多城市,這些城市荒廢了,原因是輪現在敵人手中。沒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會成為動物聚集之地。這裡用「牛在那裡躺臥吃草」,「樹枝枯乾折斷,婦女們去撿來當柴燒」等句子來形容城池已經陷落,再也沒有人居住,因為人民被擄他去。現在只剩下牛羊等動物來此躺臥、休息。原本有上帝澆灌的樹,都會長大茂盛。如今因為失去了上帝的澆灌、看守、整理修剪,結果就像是枯死的樹一樣,只能被丟棄在荒廢的地方,任人撿拾回去當柴燒。
第12節,當上帝拯救的日子來臨時,祂會將所有被東風吹散的子民,從世界各地都召回來。這裡用「麥子和糠秕分開」,這「分開」就是指上帝的審判。
第13節,這節再次強調上帝要召回所有被東風吹散,流亡在世界各地的子民回來。大家都相聚在耶路撒冷,一同敬拜上帝。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