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聖經導讀-第1444期

彌迦書第二至七章
1.第二章: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一個共同現象,就是國家的滅亡並不只有外來強權的攻擊,更不是因為發生天災,一個國家會滅亡,乃是因為該國的領導群很腐敗,只知道貪污、枉法,使一個社會沒有公義的準則,這樣的社會很快導致國家的衰亡。
有些人看一個國家的滅亡,是從經濟的角度去看:有的人是從政治的問題去探討;另外有些人是以社會的角度去審視問題;更有的人會從國防軍事裝備看現象。這些都說明了一個國家是否強盛的因素。但聖經中的先知並不是從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的角度看,而是從宗教信仰的立場反省一個國家、社會的問題所在。原因很簡單:一個社會如果在信仰上很亂,這個社會必定不會安寧。信仰態度不忠實的社會,人民就會放縱情慾,更會對弱小貧困的人民採取欺壓的手段,使社會失去公義的準則,沒有是非的觀念,這樣的社會、國家遲早必定會滅亡,不用敵人、他族、別國的人攻打,自己也會分裂敗壞而滅亡。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443期

認識 彼得後書這本書信
關於後書這本書信
雖然在第一章1節寫著:「我-西門‧彼得是耶穌基督的僕人和使徒。我寫信給那些藉著我們的上帝和救主耶穌基督的義、跟我們分享了同樣寶貴信仰的人。」,然後在第17至18節又說:「他從父上帝接受尊貴、榮耀的時候,我們也都在場。那時,至高榮耀的上帝對他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他。』我們親自跟他一起在聖山上,親耳聽見這天上來的聲音。」(另外參考馬可福音九:2-9)而後在第三章1節說「我現在寫給你們的是第二封信」,特別是在這句話,有意在表明這封後書的書信和前書都是出自使徒彼得所寫的。這樣看起來,很明顯可資證明作者就是使徒彼得的身份確實沒錯。但是,因為「前書」與「後書」兩封信在文體有顯著的不同,「前書」是以流利的普通希臘文寫成,而後書則幾乎是以比較接近嚴謹的文言文體寫成,有點像正式的講道篇,也很像希伯來書所用的文體。也因此,這本書的作者一直引起聖經學界的議論。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442期

阿摩司書第八至九章
1.第八章:
這章除了提到另一個新的異象外,更重要的是談到上帝對北國以色列要進行的審判。在這段審判中,先知阿摩司提到北國以色列真正的問題,並不是因為經濟發生困難,或是受到外敵入侵,因為在耶羅波安二世執政時代,北國以色列可說是最強悍的時代,就像列王紀作者所說的,在他治理之下的北國以色列「收復了所有屬於以色列的領土,從北方的哈馬隘口直到南方的死海」(參考列王紀下十四:25)。但這樣強有力的軍事和經濟力量,卻因為對上帝的話毫不在意,結果離棄了上帝,然後從國王到人民犯奸作科的處處可見,因而引起上帝極大的憤怒,讓亞述帝國來懲罰他們。
第1至3節,這是上帝給先知阿摩司看見一個異象。這異象是讓他看見「一簍熟了的水果」,這在中文《和合本》譯文用「夏天的果子」,這個字在希伯來文的發音相似,也是雙關語,也可以是指「結局」。果子若是熟了,摘就會掉下來。因此,這裡上帝就告訴先知阿摩司,說北國以色列的「結局已經來到了」。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441期

認識 阿摩司書這本經書
關於先知阿摩司和他的時代背景
阿摩司書一開始就提供給一個很明確的歷史背景:「在烏西雅作猶大王,約華施的兒子耶羅波安二世作以色列王期間,大地震前兩年。」(一:1)簡單的一段句子,除了「大地震前兩年」沒有詳確的資料可尋外,南、北二國王朝的時代是相當清楚的。
烏西雅作南國猶大的王,這是在主前792至740年之間。而耶羅波安二世執政北國以色列的王位期間,是在主前793至753年。而先知阿摩司則是大約在主前760至750年這段時期,他受到呼召出來傳達上帝的信息。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440期

何西阿書第十一章12節至十四章
1.第十一章12節至第十二章:
從以色列民族被揀選到出埃及的這段經歷,是以色列民族早期歷史上相當重要的一段。所有以色列人民都知道他們會被稱為「以色列」,並不是偶然的,而是上帝在他們祖先的身上有過一段很特殊的掙扎之後,才發生的。可以這樣說:當上帝決定揀選以色列民族的祖先雅各為僕人的時候,一定很掙扎痛苦,因為上帝所揀選的是一個會「欺騙、爭鬥」的人,而不是一位可愛、溫柔、聽話的好孩子。也可從這裡想像得到:如果當父母的,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很溫順、體貼、聽話,另一個是很會欺騙又喜歡與人爭鬥的孩子,還會跟父母吵架,想想看,當父母的,他們會選擇誰繼承家業?我們可以想像上帝決定要揀選雅各為族長,並不是件容易的決定,祂一定經歷很痛苦的掙扎,其中也充滿了對雅各特殊的愛,這愛也是一種「痛苦的愛」。因為揀選雅各,就必須為雅各所作所為付出更多的代價。這就是先知何西阿在第十一章8節所說的: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439期

何西阿書第四至十一章11節
1.第四章:
先知何西阿的信息最珍貴的一點,就是將上帝與以色列人民之間的關係以「夫妻」的關係來說明。他說上帝要「娶」以色列人民為「妻」,是以「信實」的態度。信實,這是聖經中非常重要的信息之一,說出上帝是個值得信靠的上帝,祂堅守與以色列人民祖先所立的「生命之約」,並且將這「約」延續到後代子孫。祂答應要承認以色列的後代子孫都是祂的子民,祂是他們的上帝。這就是上帝的信實,也是上帝的特性之一。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438期

雅各書第二至五章
1.第二章:
在這章經文中一再強調一個重要的觀念:如果一個人有了信,卻沒有落實在實際的生活,那樣並不是正確的信。作者並沒有用很艱澀的語言或是很難懂的神學論述信與行動之間的關係。他用現實社會的各種生活看得見的事作為例子討論,這一點是非常珍貴的。從這裡也可以明白,雅各書的作者其實就是要告訴所有的信徒,信仰並不是停留在語言或是文字的遊戲,而是真實的生活際遇。作者強調:生活,就是在見證所信的上帝。因為宗教信仰最忌諱的一件事,就是談論多,實踐少。真實的宗教信仰並不是停留在思想的層面,而是要確實付諸行動。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437期

但以理書第六至十二章
1.第六章:
表面上看起來,但以理書是一本以但以理為主角的經書,但讀起來卻好像每一章都是獨立單元。例如:第三章的經文內容跟前後文並沒有關連,第四章又是另外一個單元。然後,在第五章卻換成另一個朝代,現在這一章又是另一個新的朝代開始。故事仍以但以理為主角,但事件卻又和第三章很類似。第三章中只有提到但以理的三個朋友被丟入火爐中,現在第六章則是只有但以理被丟入獅子坑裡。但不論是第三章或是第六章,主要都在說明一件重要的信息:有上帝的同在,即使生命面臨危險,也不用擔心,因為上帝會保護祂忠心的僕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