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聖經導讀-第1204期

馬太福音第十六至廿一章
1.第十六章1至4節:
這是馬太福音第二次記載猶太人領袖來要求耶穌顯示神蹟給他們看,第一次是在第十二章38至42節。
「撒都該人」乃是猶太人的一種宗教領導階級,從他們延伸出來的,就是祭司。他們不是沒有看見過耶穌行神蹟,「法利賽人」還曾因為看見耶穌行神蹟,而污衊耶穌是依靠鬼王的力量趕鬼(參考馬太福音十二:24)。耶穌當然清楚知道他們的計謀,指責他們既然懂得觀察氣候的變化,也應該會明白「時代的徵兆」。這徵兆是指耶穌所行各種神蹟奇事,和他所傳天國信息帶來的新意義。因此,耶穌進一步說當時是個「邪惡、淫亂」的時代,這兩個詞都在表示他們對上帝不夠忠實,這樣當然無法看見神蹟。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03期

馬太福音第十二至十五章
1.第十二章1至8節:
有關安息日的問題,也是耶穌傳福音過程中,經常遇到猶太宗教領袖強力反抗的問題。依照申命記第廿三章24至25節規定:肚子餓的人,可以在經過別人的麥田時,摘麥穗來吃,但不能拿鐮刀割;經過葡萄園時,也可摘葡萄來吃,但不能裝在籃子帶走。其實,耶穌的門徒肚子餓了,摘麥穗來吃並沒有錯,他們會被法利賽人指責的原因是,他們摘了麥穗後又用手搓著吃(參考路加福音六:1),而因此被認為是違反安息日的規律,就是違背十誡中的第四誡,依照摩西法律是要判處死刑的(參考出埃及記三十一:14—15)。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02期

馬太福音第七至十一章
1.第七章是繼續第五章開始的山上寶訓。作者強調在山上聽到耶穌連串的教導,大家都感到相當驚訝,因為他教導的內容確實是不同凡響,大異於經學教師傳統的教導。
2.第七章1至5節:
 耶穌教導門徒和群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先從自我反省開始。不要一開始就論斷他人。他希望人人先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開始,這樣就比較容易體諒他人。他強調上帝才是真正的審判者,因為上帝鑒察人的內心(參考耶利米書十七:10)。

[閱讀全文]

聖經導讀-第1201期

認識馬太福音這本經書
為甚麼要先讀福音書
  剛開始讀聖經的時候,一般人都會習慣性地先翻開創世記第一章來讀。但是當讀到第五章,就會為了那一串族譜,且是每個人都活到七百、八百、九百多等歲數感到相當不解,然後繼續讀到第十章,整章的篇幅記載挪亞三個兒子後裔的族譜,就會感覺很枯燥、乏味,而有不想再繼續讀下去念頭。因為常常會讀到族譜,且許多內容和現今觀念,或實際生活經驗有很大的差距。其實,讀創世記還好,繼續讀出埃及記、民數記,特別是利未記,那就會覺得更枯燥乏味了。這也就是我為甚麼要先從新約福音書讀起之因,為的是先幫助大家明白、認識耶穌是誰,因為我們是被稱為基督徒的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