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333期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3-08-18 16:31
列王紀下第四至十章
1.第四章:從第四章開始,一直到第八章15節止,都是在記載有關先知以利沙的事蹟。其實,在先知以利沙的身上,可以看到先知以利亞的影子。
第四章是記載先知以利沙所行的幾項神蹟,這些記事都在說明以利沙是一個很盡責的先知,沒有讓先知以利亞傳承給他的使命而失去光輝。
2.第四章1至7節:
這段故事讀起來並不陌生,很像列王紀上第十七章8至16節,記載先知以利亞在撒勒法一位寡婦的家,經歷了只剩下一點油和一把麵粉的事件。在先知以利亞的祝福下,那位寡婦的家在極其嚴重饑荒的時代,就靠著那剩下的一點油和一把麵粉,活到「上主降雨的那一天,罐裡的麵粉用不完,瓶裡的油也用不盡」(參考列王紀上十七:14)。現在這段經文是記載以利沙使一位寡婦家裡所剩下的一小瓶橄欖油,源源不斷地流出來,裝滿所有容器,賣了油得到的錢,不但可以償還她丈夫所留下來的債務,而且還有剩餘的錢足夠母子一起過活。
第1節,開場白就介紹「有一個寡婦,她丈夫是先知中的一員」,但並沒有記明這位先知是誰。只知道這位先知已經去世,可能因此使家裡因積欠債務而讓生活陷入極大的困境。這裡說債主來要把這寡婦的「兩個兒子帶去當奴隸」,好償還先知所留下來的債。摩西法律是允許人因為積欠債務而賣身為奴償還債務,但有規定年限是六年,在第七年必須恢復他的自由(參考出埃及記廿一:2-3、7)。為此,這位寡婦去找以利沙幫忙。
第2至4節,以利沙要這位寡婦去左鄰右舍借容器,並且要她關緊門窗,然後把家裡剩下的「一小瓶橄欖油」倒入這些容器中,讓每個容器都裝滿。
第5至7節,這位寡婦依照以利沙的話去做,果然所有家裡和鄰居借來的容器都裝滿了橄欖油,以利沙要這位寡婦將這些橄欖油拿去賣,所得到的錢去償還債務外,他說「剩下的錢足夠」這位寡婦和兩個兒子過生活的需要。這就像先知以利亞讓撒勒法的寡婦,家裡剩下的一點油可以在那飢荒時代,一直滴不完相同。
這說明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聽從上帝忠實僕人先知的話,等於聽從上帝的話。而聽從上帝的話,就永遠不會缺乏,而且還會有餘。
3.第四章9至37節:
這段經文可對照第十七章8至24節,有關先知以利亞使撒勒法的寡婦的獨生兒子復活的記事。當時先知以利亞是伏在已經死去的孩子的身上,結果使孩子復活起來。現在以利沙也是用相同的方法,結果這書念婦人的孩子也復活過來。
只是這件神蹟和先知以利亞行神蹟的對象有別;這書念的婦女是個有錢人,且不是寡婦。先知以利亞在撒勒法遇到的這寡婦,是將兒子的死怪罪到先知以利亞身上,認為是因為以利亞到她的家,才使上帝「記起」她的罪,導致她的兒子死去(參考列王紀上十七:18)。這裡則是說明這位有錢的書念婦女是個很聰明的人,她知道上帝的僕人先知以利沙必定會幫助她的兒子從死裡復活起來,因為她原本不會有孩子,是先知以利沙因為要酬謝她善待他,而祈求上帝賞賜給她的。因此,這個女人想的是:原本是不可能的事,既然在先知以利沙的身上顯現出神蹟奇事,現在孩子死了,只要去找先知以利沙就對了。果然,真的如這位書念婦女所期盼的,她的孩子復活了起來。
第8至10節,這裡提到一個有錢的書念婦人,她因為邀請以利沙吃飯後,且以利沙每次去書念都會去找她,結果讓這書念的婦人發現,以利沙是「聖的神的人」,這意思是指以利沙是個分別為聖的人,或是說他是個和平常的人不一樣的人。因此,她建議丈夫在樓頂加蓋一間小房子,讓以利沙以後來到她家拜訪時,可以有個可住的地方。
第11至13節,以利沙為了要感謝這位婦人對他的善待。因此,他問這婦人能為她做甚麼事,好作為回報。但這婦人的回應是「甚麼都不欠缺」。
第14至17節,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提意見,讓以利沙知道這婦人雖然富有,但丈夫已經年老,可是他們都沒有兒女。以利沙聽了之後,隨即要基哈西請這婦人來見以利沙,以利沙讓這婦人知道,一年後的此時,她「將抱著一個兒子」,這樣的應許對這婦人來說,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因此,當她聽到以利沙這樣說時,第一個反應是認為以利沙欺騙她,但以利沙沒有多說甚麼。結果一年後如同以利沙所預言的,這婦人真的生下了一個兒子。
第18至27節,這段經文描述經過幾年後,這婦人的孩子突然感到劇烈頭痛,沒多久就去世。這婦人將這兒子抱進蓋給以利沙住的房間,然後要丈夫替她備妥了驢讓她趕去找以利沙。雖然丈夫曾提醒她可能會找不到先知,但她堅持要去找以利沙,且吩咐僕人,加快腳步,除非他說,否則途中絕對不要慢下來。以利沙遠遠就看見這婦人,並且派他的僕人基哈西去詢問她是否一切安好。當她來到以利沙面前,就趕緊抱著以利沙的腳。
在第23節這裡,婦人的丈夫提醒說「今天既不是安息日,也不是初一」,意思是指這兩天以色列人民都必須停止工作,好專心敬拜上帝(請參考出埃及記十六:23;二十:9-10,民數記廿八:11-15,尤其是每年七月初一要更特別,利未記廿三:23-25,民數記廿九:1-6)。因此若是,在這兩個時間裡到聖殿或是聚會的場合,比較容易找到先知。若不是上述時間想要找到先知是很困難的。可是這位書念的婦女則是很有信心一定會找到以利沙。因為她知道以利沙是神的人,必定知道她所遇到的困境。
第28至31節,以利沙一聽這婦人跟他說,她沒有向他求過兒子,或是對生育懷有過任何希望,意思很清楚,是以利沙主動為她向上帝求而得到兒子,但如今這希望又破滅了。以利沙隨即吩咐他的僕人基哈西先去拿他手上的柺杖放在孩子臉上,然後他和這婦人也出發去書念的家。但基哈西回報以利沙說,孩子並沒有復活過來。在第30節這婦人說「絕不離開」以利沙,這樣的堅持,就像福音書中那位敘利亞的腓尼基的女子為她的女兒求耶穌基督的醫治一樣(參考馬可福音七:24-27)。結果她得到了所要的,她的孩子復活過來。
第32至37節,就像以利亞幫助撒勒法那位寡婦的兒子復活過來一樣,這裡以利沙也用相同的動作「伏在孩子身上」,就這樣,這孩子「連打了七個噴嚏,眼睛就張開來了」,然後把孩子交給這婦人,讓這婦人甚為感激地跪在以利沙腳前,臉伏地,然後帶著復活的孩子離開。
4.第四章38至44節:
這段經文連續提到兩則有關以利沙所行的飲食神蹟。在饑荒的時代,能找到瓜藤野果也真不容易,但那卻是含有劇毒的野菜。麵粉本身並沒有去毒的功能,只是顯明先知以利沙有這樣的能力,可以將有毒的食物去毒乾淨。再者,少量的餅,卻可以使很多先知都飽食,這也顯示出以利沙身上充滿著他的老師先知以利亞傳承從上帝賞賜給他的能力。
第38至41節,這件神蹟的地點是在吉甲。
從這段經文可看見以利沙有開「先知課程」在授課。有一群學生跟他在一起。同時也看見在全國都鬧飢荒的時代,原本沒有甚麼食物可吃,只能喝湯。但有人稻田裡「採野菜」,那是「野瓜藤」,以利沙不知道那是有毒的野瓜,就將之切片後放入鍋子裡跟著湯煮,結果才發現那是有毒的野瓜,大家都不敢吃。以利沙就叫人拿來一些麵粉,將之丟入鍋裡,就這樣解除了這野瓜的毒素,成為可飲食的瓜湯。
以利沙用這一點兒麵粉所行的神蹟,正好跟列王紀上第十七章記載先知以利亞在撒勒法寡婦家裡只剩下一把麵粉所行神蹟一樣,在那飢荒的年代,因為這一把麵粉解除了飢餓的危機。
第42至44節,這是第二個神蹟,以利沙用二十個餅,行了讓一百個先知可以吃飽的神蹟。
這件神蹟的地點不詳,但有一人是從「巴力‧沙利沙」來的。這地點是位於約帕北面約廿四公里的沙崙平原。這個人帶來「二十個餅,是用當年初熟的大麥做的」,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將初熟的大麥獻給上帝,然後由祭司分享(參考出埃及記廿三:19a、三十四:26a)。但會拿來給以利沙,也可看出當時的北國以色列,已經沒有利未人當祭司。這個人可能是將以利沙和他的門徒當成是祭司看待。
當以利沙接到這二十個餅時,他吩咐僕人將這二十個餅分給先知吃,但僕人提醒他才二十個餅不夠一百個人吃,也從這裡看到先知以利沙已經收了一百個門徒,這有如一所先知學校。但以利沙吩咐僕人說:「儘管給他們吃吧,因為上主說,他們要吃飽,而且還有剩下的。」這句話很熟悉,就像耶穌用五餅二魚使超過五千人飽食又有剩下的一樣(參考約翰福音六:11-13)。果然,以利沙的僕人遵照他的意思將這二十個餅分發給一百個先知吃,結果是「大家都吃飽了,而且還有剩餘的」。
5.第五章:
這章記載有關以利沙醫治患痲瘋病的敘利亞乃縵將軍的事蹟,在舊約聖經中可說是一則相當膾炙人口的故事,也是以利沙所行的神蹟中,最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神蹟。
6.第五章1至19節a句:
這段經文述說敘利亞乃幔將軍患了痲瘋病,因為家裡有一個從以色列擄來當婢女的小女孩,經過這個婢女的建議,她說以色列的先知以利沙可以醫治他。他聽從了這位以色列小婢女的話,身上的痲瘋病因此得到痊癒。
第1至4節,在第1節就記載「因為上主曾經藉著他使敘利亞軍隊獲勝」這句話,再對照列王紀上第十九章15節,上帝要先知以利亞到大馬士革去「膏立哈薛作敘利亞王」,說明了列王紀作者的想法,上帝乃是所有族群的上帝,不只是以色列人民的上帝而已。這種觀念在先知運動中一再出現,上帝會差遣亞述帝國成為僕人,替祂打擊選民以色列背叛行為(參考以賽亞書十:5-6,耶利米書第廿一章、廿五:9)。
痲瘋病,這是以色列人民看為最危險的病,甚至認為這是一種「天譴病」,是上帝的懲罰,不可能得醫治。而且依照摩西法律規定,必須將這種人從社區中隔離出來,因為是不潔淨的記號(參考利未記十三:45-46)。
這個以色列少女知道主人患了如此病症,就向女主人建議,去找「撒馬利亞的那先知」,很堅定的語氣說「他一定會醫好他的痲瘋病」。這位以色列婢女會這樣建議,一定是聽過以利沙所行的神蹟。因此,乃幔將軍聽了之後,就去面見國王報告此事。
第5至7節,敘利亞王聽了之後,就寫了封信給乃幔帶著,這封信是要以色列國王幫忙醫治乃幔將軍的痲瘋病。然後自己準備了「三萬塊銀子,六千塊金子,和十套衣服」當作禮物。這確實是一筆龐大的禮金,就這樣去見以色列國王。國王一打開敘利亞王的信,就嚇到幾乎崩潰。因為他深知道這種天譴病,除了上帝以外,沒有任何人能夠治好。但卻又怕敘利亞王藉口他沒有治好乃幔將軍的病,而派軍隊來攻打以色列。
第8至12節,以利沙聽到國王這樣悲傷就撕裂衣服,就派人去告訴國王,要乃幔將軍去找他。原因是要讓乃幔將軍知道,在以色列「有一個先知」,這句話已經在表明,敘利亞若想要侵犯以色列,要特別小心,因為這位以色列先知會將上帝的旨意帶給以色列人民。上帝是以色列人民的保護者。而當乃幔將軍來到以利沙的家門口時,他並沒有去開門,而是叫僕人去告訴乃幔將軍,要他直接去約旦河「洗七次」,這樣病就會好起來。乃幔將軍對以利沙用這種態度回應他,感到相當憤怒,他以為至少先知也該出來接見他,在他身上行個宗教禮儀。再者,他認為若是去約旦河洗七次,不如在自己國家敘利亞的「亞罷拿河和法珥河」都會比約旦河來得乾淨。他顯然忘記先知的話,代表的是上帝的信息。跟河水是否潔淨沒有關係。
第13至15節,還好,乃幔身邊有個僕人勸他不要生氣,要聽從先知的話。何況只是去約旦河洗洗就會潔淨,於是乃幔將軍聽了這個僕人的話,就去約旦河洗七次。果然,他身上的痲瘋病全都消除,而且還帶著所有跟隨的僕人去見以利沙,並且見證說「全世界只在以色列有上帝,沒有別的」。他的這句話其實也在說明先知代表著上帝的旨意。他同時請以利沙將禮物收下。其實,乃幔將軍和他的僕人所說的話,和實際行動等,都在反應以色列國王和人民比起這位乃幔將軍和他的僕人都還要差勁。因為上帝揀選的以色列人民並不聽從上帝忠實僕人先知的話語,但外邦人卻聽從。
第16至19節a句,以利沙堅持拒絕接受乃幔將軍所要贈送的厚禮酬金。因為他只是負責傳遞上帝的話語。為此,乃幔將軍請求以利沙讓他帶兩袋的以色列泥土回敘利亞去。他決定只敬拜這位透過先知傳遞給他消息、醫治好他的痲瘋病的神。第17節也說明了古代人對神的觀念,他們認為要敬拜他們所認識的神,就必須和該神所掌管的土地連在一起,也就是該神所居住的土地。因此,乃縵將軍要帶回以色列的泥土,為的是要作敬拜之用。但他也清楚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拒絕陪伴國王去拜敘利亞的「臨門」神明。其實,他這樣的態度是矛盾的,既然認為以利沙的這位神明是真實的,且他說不會向任何神明獻祭,現在又說他有困難,是因為要陪國王去膜拜臨門神明,而這是為了政治的理由的需要。就這樣,以利沙祝福他,乃幔將軍就這樣離開回家去。
7.第五章19節b句至26節:
這段經文描述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因為不誠實、貪婪,結果原本在乃幔將軍身上的痲瘋就轉移到他的身上,不僅如此,先知還說這痲瘋會傳到下一代的身上。
第19節b句至22節,基哈西認為他的主人以利沙拒絕乃幔將軍的酬勞,是錯誤的。因此,他決定暗地裡跟隨乃幔將軍去,要向他索取酬勞。但他對乃幔將軍撒謊,說是他的主人以利沙派他去為兩個從以法蓮山區來的先知的需要,希望有「三千塊銀子和兩套衣服」。雖然這樣的數量比起乃幔將軍原本準備要送給以利沙的「三萬塊銀子,六千塊金子,和十套衣服」少了很多,但基本上,基哈西這樣的行為就是欺騙、貪財。
第23至24節,乃幔將軍沒有多問,或是說什麼,他就直接拿出比基哈西所說的「三千塊銀子」多一倍的「六千塊銀子」,放在兩個袋子中,以及兩套衣服,叫自己的僕人抬著跟基哈西回去。
第25至27節,上帝的僕人以利沙當然知道這件事。因為上帝的靈會啟示他,讓他知道僕人基哈西暗中所做非法且是欺騙的事。更嚴重的,是當以利沙問基哈西去做些甚麼事時,若是基哈西趕緊悔改認罪,或許還有機會獲得赦免。但他卻還以為以利沙不知道實情,一再撒謊。結果被他的主人以利沙詛咒,基哈西自己和後代子孫都將得到痲瘋病,這是嚴重懲罰,因為基哈西和主人以利沙都是上帝的僕人,就必須絕對誠實,否則,上帝的懲罰是嚴重的。
8.第六章:
從這章開始,直到第七章止,列王紀作者用三個神蹟描述在以利沙充滿著上帝賞賜的靈,使他不但會行神蹟奇事,也會預先知道即將發生的事等,這些都在說明以利沙真的是上帝忠實的僕人。
9.第六章1至7節:
這是一段簡略描述以利沙有行神蹟奇事的異能。列王紀作者在描述以利沙的記事中,他的能力很特別,大到能使死人復活,而在這裡是連掉在水裡的斧頭都可以重拾起來。
第1至2節,從這兩節可清楚看出早期以色列社會有所謂的「先知學校」之類的團體,當時在伯特利(參考二:5)、耶利哥(參考二:15)、吉甲(參考四:38)等地都有這樣的先知群體,其中有的先知「學員」已經結了婚(參考四:1)。
這兩節說有一群以利沙帶領的學生向他抱怨,說他們居住的地方太小,他們想要擴建,因此想到約旦河邊去砍些木材搭建房舍,以利沙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第3至5節,以利沙陪他們去。結果在砍伐木材時,有一個人因為不小心將借來的斧頭給掉到水裡去,只能向老師以利沙求助。
第6至7節,以利沙用另一根樹枝丟進水裡,那支掉落水裡的斧頭就自己浮出水面來。
這看似一件微小的神蹟,卻說出以利沙在先知以利亞之後,在以色列人民當中有極大的影響力,也因為這樣,跟隨他的學生就越來越多。
10.第六章8至23節:
這段記事在歷史上很難找出明確資料,因為在這段經文中,都只有提到敘利亞王和以色列王,卻都沒有提起這國王的名字,也沒有說出兩國準備交戰的地點。但這段經文主要在說明:上帝忠實的僕人以利沙,有能力可知道人在暗中所說的話。而聖經告訴我們,只有上帝才有這樣的能力。因此,這也在表示,上帝賞賜給以利沙有特別的能力,使他能知道敘利亞王暗中進行的謀略,這樣,以利沙將這件事讓以色列國王知道,因而躲過一劫。
第8至10節,這裡說出以利沙有特別的能力,可以知道敘利亞王和他的臣僕商議怎樣出兵攻打以色列的城池。於是他派人送信給以色列王,要他不要中了計謀。以色列王果然聽從以利沙的話,而且是「同樣的事發生了好幾次」,這表示敘利亞王試圖攻擊以色列好多次,但都沒有得逞,因為有以利沙的協助。
第11至17節,敘利亞王感到奇怪,每次要出兵或是偷襲,都讓以色列王知道,他懷疑有內奸。但臣僕跟他說是以利沙先知知道人在「臥室裡私下說的話」,這是非常特別的神能之力。因此,敘利亞王就下令要捉拿以利沙。
「多坍」,這城離北國首都撒馬利亞城只有十八公里遠,而敘利亞的軍隊能夠打到這裡,正好表示當時敘利亞的軍力甚強,遠超過以色列的國防力量。當他的學生看見敘利亞軍隊來包圍「多坍」想要捉拿他時,他向上帝祈禱讓他的學生可以看見上帝派遣來保護他的大軍,結果上帝垂聽以利沙的祈禱,他的學生看見「山邊佈滿了火焰車和火馬,圍繞著以利沙。這表示上帝和以利沙之間有非常緊密的關係,上帝用這種方式在庇護著以利沙。
第18至23節,當敘利亞出兵攻打多坍的時候,以利沙又向上帝祈禱,讓這些軍隊「眼睛失明」,果然這些敘利亞軍隊都失明,就這樣,以利沙出來告訴他們走錯了路,他帶這些眼睛都瞎了的敘利亞軍人走入撒馬利亞城。然後以利沙又祈禱上帝,開這些敘利亞軍人的眼睛,上帝又垂聽他的祈禱。當這些軍人開了眼睛之後,才發現他們已經進入撒馬利亞城內,成為以色列的俘虜。以色列王問以利沙,是否要把這些敵人統統殺掉?以利沙說不可以,而且要給這些敘利亞軍人有「食物和水,讓他們吃喝;放他們回他們的王那裡去」。以利沙用這種方式,讓敘利亞從此之後,不敢再侵犯以色列。原因是只要有以利沙在,任何攻擊都將徒勞無功。再者,這兩節經文也作了很好的啟示:善待仇敵,是化解敵對、和平相處的良藥。
11.第六章24節至第七章2節:
從第24節開始,一直到第七章結束,都是談及有關敘利亞王便‧哈達率兵圍攻撒馬利亞城的經過。因為包圍撒馬利亞城的結果,導致城內缺糧嚴重,物價飄漲到人民根本無力購買,城內發生慘劇,有以色列人民甚至必須交換兒女殺了烹煮來充飢。以色列國王認為這事必然和以利沙有密切關係,因此要去捉拿他。而以利沙則是要以色列人民對上帝有絕對的信心,而且他說了預言,只要過一天,必定會有非常便宜的糧食可購買。但以色列王的僕人聽不懂以利沙的預言,用「那是不可能的」這句話回應以利沙。
第24至25節,這件圍城事件大約是發生於主前850年左右的時代,撒馬利亞城因為被圍困而導致城內缺糧嚴重,物價飆漲人民無法生存下去。
第26至29節,這段經文描述城內悲慘的情景,糧食缺乏的嚴重,其程度已經到了人民要彼此交換兒子殺了來充飢。這情景很像主前587至586年間,巴比倫帝國圍困耶路撒冷的情景一樣,耶利米哀歌第四章10節就有這樣記載說:「我的人民所遭遇的災難極其恐怖,慈母親手烹自己的孩子吃!」有個母親因此向國王告狀,表示她被隔壁的女人欺騙,她的孩子先被殺來吃了,但第二天隔壁的女人卻拒絕交出她的兒子。
第30至32節,以色列王認為這件事必定和以利沙有關。因此,以色列王帶兵去捉拿以利沙。就像前面說過的,以利沙很清楚這些君王心中的計謀。因此,以利沙跟在他身邊的一些長老提出警告,要他們不可以讓這些要捉拿他的人入屋內。
第33節至第七章2節,原來以色列王因為城被敘利亞軍隊包圍,發生嚴重缺糧帶來的危機,對上帝的信心產生了動搖。而以利沙要王一定要聽從上帝的話,並且告訴隔天一定會有足夠的食物出現,讓民眾不但可以買得到,且是可以負擔得起。雖然國王的侍從不相信,但以利沙卻信誓旦旦地說這件事一定會發生。
12.第七章3至13節:
這段經文敘述上帝奇妙的作為,就是讓包圍撒馬利亞城的敘利亞軍隊,聽到類似大批軍隊進攻的聲音而產生恐懼,丟下所有一切軍備逃離軍營,僅一夜的時間,全部軍營連一個敘利亞士兵也沒有。不但解除了撒馬利亞城內缺糧的危機,也應驗了以利沙所預言的,將會有很便宜的糧食可購買,而這消息的回報,卻是從四個準備向敘利亞軍營投降的痲瘋病人,因發現實況帶回給以色列王的。
第3至8節,痲瘋病人因為是被隔離出來,生活的需要必須倚靠親友的接濟才有辦法。但因為撒馬利亞城內已經被敵軍敘利亞包圍,沒有親友供應他們的需要。因此,他們準備去敘利亞軍營投降。他們心裡想,或許這樣可能獲得食物可充飢。但沒有想到,當他們抵達敘利亞軍營時,竟然發現營中沒有任何一個人,但卻充滿著許多物品。原來是上帝用一件特殊的神蹟,與第六章17節上帝差遣天兵神將(火焰車和火馬)來干擾敘利亞軍隊一樣,使敘利亞軍隊聽到有「大隊兵馬和戰車前進的聲音」,趕緊拋棄所有的裝備逃生,使以色列軍隊根本沒有用一兵一卒,就白白獲得一場勝利,且獲得敘利亞軍隊所有的戰利品。
第8至10節,這四個痲瘋病人進入空蕩蕩的敘利亞軍營,大肆搜刮一切財物,但卻想到這樣很可能為自己帶來嚴重懲罰,於是趕緊回撒馬利亞城內去通報這則消息。
第11至13節,當守衛城牆的兵士將這四個痲瘋病人的通報讓以色列王知道後,他和臣僕還是擔心那是敘利亞軍隊的詭計,想用這種空城計活捉以色列軍隊和人民,佔領撒馬利亞城。但有國王幕僚認為反正已經缺糧到必死的情況,與其如此,不如派人出城去探望實況。這裡說「剩下的五匹馬」,也可說城內因為鬧飢荒,連戰馬都殺來充飢,如今只剩下五匹馬而已,可見缺糧非常嚴重。
13.第七章14至20節:
這段經文述說這幾個被派出去探視敘利亞軍營的人回報,是和這四個痲瘋病人所回報的完全相同。因為他們是走到約旦河,沿路看到的都是敘利亞軍隊散落在途中的一切物品。正應驗了以利沙所說:他們隔天,就可以用最便宜的價錢,買到許多糧食的預言。
第14至16節,以色列王派出去探察敘利亞軍營的人,走到約旦河,沿路除了看見敘利亞軍隊落跑丟棄的物品外,也看不見任何一個敵軍留下來。因此,當他們回報這消息到撒馬利亞城內時,城內的以色列人民幾乎是傾城而出。正好應驗了在第1節以利沙曾對以色列王所說的預言,他們將可以用一塊銀子買到三公斤最好的小麥或六公斤的大麥。比起缺糧時,物價飆到兩百公克的野蔥要賣到五塊銀子,簡直無法相比。
第17至20節,這段經文再次說明以利沙的預言應驗了。因為跑出城去拿敘利亞軍隊留下來的物品的以色列人民實在是太多,導致現場是一片混亂,國王只好派出他的侍從到城門口指揮秩序,結果卻被擁擠的人群踩死,而這和他懷疑以利沙的預言有關,因為他不相信以利沙預言隔一天就可以有很便宜的糧食可購買解除缺糧的問題。以利沙曾說他將會親眼目睹不勞而獲的糧食,卻吃不到。
這段故事再次說明一件事:真正使軍隊獲勝的,不是倚靠人的能力,而是來自上帝奇妙的計畫。詩篇的作者這樣說:「君王不靠強大的軍旅獲勝;兵士不倚仗自己的力量取勝。靠戰馬不能保證勝利;馬的威力救不了人。上主看顧敬畏他的人;他看顧寄望他慈愛的人。他救他們脫離死亡,饑荒時保留他們的生命。」(詩篇三十三:16-19)
14.第八章:
這章經文述說兩件和以利沙有關的事,包括他警告書念的婦人,要她離開書念去躲避飢荒。再者,他預言敘利亞大臣哈薛會當敘利亞王,這兩件事後來都應驗了。最後一個段落特別提起「約蘭在位期間,以東背叛了猶大」,這也說明了猶大的國勢已經明顯衰弱。
15.第八章1至6節:
這件記事應該是發生在基哈西感染痲瘋病之前,因為後來基哈西已經被以利沙詛咒會生長痲瘋病,且連帶的他家人都一樣會長痲瘋病。若此,他不可能隨便出入王宮或是在公眾面前。
再者,這裡所提到的七年飢荒,很可能與第四章38節的「全國遭遇饑荒」相關。因此,應該將這段經文編排在第四章37節之後,以利沙為了要感謝這位書念的婦人對他的善待,告訴她饑荒的日子即將來臨,要她到外國去避難,這樣,讀起來會更順暢。
第1至2節,在這裡用「曾經告訴」,表示這些記事並不是依照年代的先後編撰的。以利沙告訴過孩子曾被他救活過來的書念婦女,要她離開書念「到別的地方去住」,因為書念將會有七年的飢荒。這女人聽從以利沙的話,跟家人到非利士去,且是一住就是七年。這已經清楚說明一件事:在社會上地位卑微的女人,會聽從上帝忠實僕人先知的話語。
第3至5節,在那七年期間,這女人的財產包括房屋和田地都被人侵佔。她去見王,請求國王主持公道。就在那時,看見基哈西在國王面前,因為國王詢問他關於以利沙所行神蹟奇事的事。可見當時以利沙所行神蹟已經在以色列人民當中廣為傳開。而巧的是基哈西正在向國王描述以利沙使一個婦女的兒子從死裡復活起來,剛好這書念婦女到國王那裡,她成為神蹟的見證者。
第6節,國王詢問之後,命令臣僕把屬於這書念婦女的財產都歸還給她。
這件記事主要在說明先知給予這位書念婦女的信息,她都確實遵照去做。聽從上帝忠實僕人先知的話,不但不會有任何損失,而且還會在極為困境的環境下,將生命保存了下來。聽從上帝忠實僕人的聲音,就如同聽從上帝的信息一樣,這樣的人一定會得到上帝眷顧,這個書念的婦人就是最好的見證者。
16.第八章7至15節:
這是有關以利沙預言敘利亞將會發生政變的事。整個故事的中心經文是在第10至11節,這兩節經文說明了原本並不會因為小病而死的敘利亞王便‧哈達,卻因為他的大臣哈薛計謀篡位而被謀殺死亡。以利沙早看出在哈薛受命去詢問以利沙有關國王便‧哈達的病況時,心中就已經生出篡奪王位的計謀了。而發生這事件的年代是在主前842年左右,哈薛掌敘利亞王權到主前816年。
第7至9節,很可能是和乃幔將軍痲瘋病得到以利沙治癒的事有關,敘利亞人對以利沙的事都很熟悉且敬佩他。因此,當他到敘利亞去時,因為國王便‧哈達知道了,就趕緊派大臣哈薛帶著貴重的禮物去見以利沙,詢問他的病況是否會好轉的事。
第10至13節,以利沙除了告訴哈薛,說敘利亞王便‧哈達一定會死。但他要哈薛回去就說「一定會好」。接著,以利沙卻用流淚表明另一件事會發生,就是哈薛會繼承王位,並且將會是一個很殘酷的國王。哈薛否認這件事。
第14至15節,果然,以利沙的預言實現了。哈薛確實是個殘酷的領導者,他回到王宮去,就用毯子將原本還不至於死的國王給活活悶死,自己就當了敘利亞王。
17.第八章16至29節:
這段經文中描述兩個猶大王,其一是約沙法的兒子約蘭繼任為王(第16至24節),另一是約蘭的兒子亞哈謝繼任為王(第25至29節)。
第16至19節,這段經文很清楚說這個猶大王約蘭,是約沙法的兒子,他繼承父親的王位,而父親是個很敬畏上帝的君王,他沒有將父親的好給繼承下來,反而是去娶一個不但會殺害先知,也會養假先知的以色列王亞哈的女兒,就可以得知他必定會受到妻子的影響而離棄上帝。這就是列王紀作者所說的他「做了以色列諸王所做、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只因上帝不願意讓大衛的後裔毀滅,而使他可以繼續掌權。
第20至24節,這句「約蘭在位期間,以東背叛了猶大,成為獨立的國家」,就可以看出來約蘭沒有得到上帝的賜福,導致上一代傳承下來的產業失去。不但以東獨立,連立拿城也失守。這座立拿城原本是約書亞分配給祭司居住的城市(參考約書亞記廿一:13)。依照歷代志下第廿一章18至20節的記載,約蘭因為生了一場腸病,痛苦而死。但他死的時候,並沒有人為他哀傷。
第25至27節,這三節記載約蘭死後,他的兒子亞哈謝繼任王位。他也像他父親一樣,學習北國以色列亞哈王做上帝看為「邪惡的事」,僅僅統治一年時間就去世了。
第28至29節,在亞哈王時代,曾和約沙法有盟約,一起要出兵去攻打敘利亞,想將祖先的城市基列的拉末奪回來,但亞哈失敗了,並且因此戰死沙場。現在換他們的後代亞哈謝也跟以色列王約何蘭聯合出兵,去打哈薛。同樣的,約何蘭受傷回去耶斯列養傷。亞哈謝去探望他。
18.第九章:
第九至十章都是記載有關以色列新的王耶戶被膏立的經過,以及他當政時代的以色列政情。依照列王紀上第十九章16節的記載,膏立寧示的孫子耶戶為以色列的王的這項工作,原本是上帝要先知以利亞去執行的。但先知以利亞尚未達成此項任務,就被接回天上了。現在由先知以利沙執行,而先知以利沙是派他的學生去執行這項任務。
這一章最主要是在說明在以利沙時代,上帝藉著耶戶的手,徹底將亞哈王朝除掉,連同南國猶大和北國以色列的兩個王,都因為和亞哈有親屬關係,以及亞哈的妻子耶洗碧等,都在同一時候被耶戶給除掉。這就應驗了上帝藉著先知以利亞所說的預言實現了(參考列王紀上廿一:19、23)。
19.第九章1至13節:
這段經文記載以利沙派門徒去膏立耶戶為以色列王的經過。原因是和北國以色列王亞哈的妻子耶洗碧殺害了上帝的僕人先知。因此,亞哈的後代要為此事付出代價。因為所有亞哈和他兒子的這些惡劣行徑都是「由於耶洗碧的煽動」造成的(參考列王紀上廿一:25),特別是在拜偶像的事上更是如此。
第1至3節,這裡所謂「年輕的先知」,指的就是以利沙的門徒。以利沙準備一瓶橄欖油要她的學生到基列的拉末去找「寧示的孫子耶戶」,要他膏立耶戶「作以色列的王」,之後,就要趕緊逃離那地方。
第4至10節,這個年輕的先知就這樣去找到耶戶,那時耶戶正和一些軍官在開會。但他依照以利沙的吩咐,帶耶戶到另一間沒有人的房間,在那裡膏立了耶戶作以色列的王,並對他說,要他去殺死亞哈的兒子也就是約何蘭。要用亞哈對待耶羅波安和巴沙王的家族那樣來對待亞哈的家族。這也說明了上帝確實是會「報應」的。其實,這個年輕的先知所傳達的信息,是將以前先知以利亞對亞哈王所說的話重述了一次(參考列王紀上廿一:21-23)。也許在先知「學校」訓練課程中,已經將上帝託先知所預言的事列入了「教科書」中,列為傳承使命的功課。他也同時傳達一個非常重要信息:這種徹底剷除亞哈的家族還要包括他的妻子耶洗碧在內。這年輕的先知依照以利沙的交代,完成這項膏立和交代的話後,就趕緊逃離那地方。
第11至13節,因為耶戶是臨時被這年輕的先知帶離會議的會場,當他回到軍官會議現場時,其他的軍官問他到底是甚麼事?他就將他被膏立為以色列王的事告訴他們,結果,這些同袍立刻就把他們各自的衣服鋪在台階上層,讓耶戶站在上面,然後大聲呼喊說:「耶戶作王了!」以現在的話來說,這等於是政變。這種將衣服鋪在台階上的行動,後來在新約福音記載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時,門徒和群眾也有類似的舉動(參考馬可福音十一:7-8)。
20.第九章14至26節:
這段經文敘述耶戶怎樣進行叛變的軍事行動。他讓以色列王約何蘭毫無防備之下,殺害了約何蘭,並且奪取了他的王位。
第14至16節,這段經文很清楚說出耶戶確定進行叛亂的工作,而且要擁護他部下絕對不可以從基列的拉末離開去耶斯列通風報信。而那時,就像第八章28至29節所提到的,約何蘭因為跟敘利亞打仗受傷,正在耶斯列療傷,而猶大王亞哈謝因為與以色列的約何蘭聯盟出兵,因此,他正好也去探望。
第17至20節,當耶戶親自率領軍隊前往耶斯列城的時候,守望台上的守衛看見了,就趕緊提出警告。而約何蘭聽到之後,立即派出騎兵去瞭解。結果這個騎兵並沒有回來,因為被耶戶收留了起來。也就是耶戶不讓這個出來瞭解實況的騎兵回去通風報信。於是守衛感覺奇怪,再度警告。約何蘭再次派出第二個騎兵出城去瞭解實況,這個去的人也跟第一個一樣。這個守衛者再次警告。因為這表示若不是死在敵方的手裡,就是被俘虜,要不,就是加入敵方的行列。這個守衛相當盡責地提出更清楚的警告,說:「那隊人的首領發瘋似地趕車,很像耶戶。」
第21至22節,約何蘭一聽這消息,隨即表示要自己親自去瞭解到底耶戶--他的部下,如何會這樣。而且亞哈謝也跟著乘著自己的馬車陪同前往。當他們遇見了耶戶時,問耶戶是否帶來平安?耶戶很清楚表示國家亂象一大堆,人民都沒有平安的生活。
第23至26節,這時候,約何蘭才清楚原來耶戶叛變了。因此,他一面逃,一面向亞哈謝喊叫,說「反了」,表示這是叛變,要亞哈謝趕緊逃離。但當約何蘭在逃離之際,耶戶使盡了所有的力氣,射出弓箭,就這樣射中他的背部,穿過心臟。就這樣約何蘭死在他的馬車上。耶戶下命令要部下將約何蘭的屍體丟在拿伯的田裡,這正好應驗了先知以利亞當年對亞哈所說的話(參考列王紀上廿一:19)。
21.第九章27至37節:
這段經文記載猶大王也同時被耶戶殺害,而亞哈的妻子耶洗碧同樣死去。而且她的死也應驗了先知以利亞所預言的,就是「狗要在耶斯列吃她的屍體」(參考列王紀廿一:23)。這都在說明一點:上帝會報應,絕對會。
第27至29節,這段經文記載耶戶並沒有讓亞哈謝逃離,他仍舊追趕他,並且下命令部下將亞哈謝殺死。結果在靠近以伯蓮的地方,亞哈謝被射成重傷,但他並沒有停止,而是繼續奔馳,直到米吉多城才死在那裡。他的臣僕將他的屍體運回耶路撒冷,葬在王室墳墓裡。亞哈謝才統治猶大一年時間而已。
第30至31節,耶戶一到耶斯列,耶洗碧也聽到了所發生的事,知道耶戶叛亂,且殺害他的兒子約何蘭,和她的親戚猶大王亞哈謝。因此,心裡也清楚知道,判將必定會來殺害她。因此,她仍舊打扮得很好看,在王宮的窗口,看見耶戶就大聲喊叫說:「你這個心利,弒君的兇手!你會帶來平安嗎?」她故意用「心利」來稱呼耶戶,就是因為心利曾殺害了以色列王以拉,篡奪了王位(參考列王紀上十六:10)。耶洗碧用「你這個心利」來稱呼耶戶,意思很清楚又明顯,表示他是個殺害君王篡奪王位的人。
第32至33節,耶戶一聽,就要王宮擁護他的人,就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來,把耶洗碧扔下來。果然,有兩三個宮廷官員就把她扔出窗外丟了下去,就這樣耶洗碧死了。耶戶趕馬車滾過她的屍體,表示痛恨入骨。
第34至37節,這樣,耶戶已經完全除掉了耶洗碧和她的殘餘份子,也除掉了亞哈王朝的親人,他進入王宮,這表示他政變成功,正式成為以色列的王。這時候,他下命令把耶洗碧的屍體埋了。但那些準備去收埋的人回報說,只有找到耶洗碧的頭骨和手骨,這剛好應驗了先知以利亞當年對他說的警語(參考列王紀上廿一:23)。
22.第十章:
這一章繼續在描述耶戶取得北國以色列的領導權之後,繼續從耶斯列前往首都撒馬利亞,並將亞哈所有的子孫都除掉,並且也把在路上遇到的南國猶大亞哈謝之親戚也同樣殺死。然後他更進一步將那些隨從亞哈去拜偶像神明的人民,以及神廟等偶像神明都摧毀。這種背叛、篡奪王位者,會將前朝王家的家族、親戚都殺害的行為,在古老社會時代一點也不稀奇。因為這種背叛者往往會有一種思維,認為若是沒有這樣做,這些家族人員也會設法奪回王權,然後採取報復的行為。
23.第十章1至17節:
這段經文是耶戶把所有和亞哈有關的親人全部都殺害的經過。由於耶戶政變時,人是在基列的拉末城,尚未進入以色列首府的撒馬利亞城。如果要真正的統治北國以色列就必須進駐首府。因此,他先發出訊息給所有在撒馬利亞的達官顯要,要王室的將領、大臣們都得表態支持誰當王。由於他弒王篡位的事件已經震撼了宮廷,因此,沒有人敢表示反對,原因是擁護耶戶當王的勢力已經很明顯,任何反抗或是不順從他的人都會有很慘的下場。因此,大家紛紛表態支持他,並遵從他下的命令,將所認識的亞哈親族的人都殺死。
第1至3節,這時的耶戶尚且在耶斯列,他準備要進入首都撒馬利亞。但首都有亞哈王朝的禦林軍守衛著。他就寫信給這些城內的領袖們,包括領袖(軍事將領)、長老(民間代表)、亞哈子孫的監護人(亞哈子孫的老師)等。他在信中要他們從亞哈的親戚中選出能幹者出來當王。其實,這種信正好反應出耶戶是一個很有政治手腕的人。因為他殺死亞哈的兒子約何蘭王的事,早已震撼了全國,特別是首都撒馬利亞。因此,看懂這信的人都知道,耶戶並不是要他們推薦,而是要他們公開表態是否支持他當王。
第4至5節,撒馬利亞城內的這些達官顯要當然很清楚政治的現實面,因此,大家都紛紛回應耶戶的信,他們向耶戶表態全力支持,且願意服從他的一切指令,對他忠誠。
第6至7節,這些人既然表態要服從,耶戶就要他們將亞哈的「七十個子孫」全都殺死,且為了要證明確實這樣做了,還將這七十個人的頭都砍下來送到耶戶那裡。這已經清楚說明這些人為了要求生存,只好跟著耶戶背叛他們過去所扶持的亞哈王朝。
第8至11節,就這樣,耶戶將這些殺害亞哈子孫的責任全都承攬下來。他並且把亞哈在「耶斯列的親屬、官員、親密的朋友,和祭司,統統殺光,一個也沒有留下」。這正好應驗了先知以利亞給亞哈的信息(參考列王紀上廿一:21)。
第12至14節,這裡說「猶大王亞哈謝的幾個親屬」,要去向耶洗碧太后的太子們和王其餘的家屬問候」,這是「亞哈謝因為婚姻的關係,成了亞哈王的親戚」(參考列王紀下八:27)。在剷除了所有亞哈王朝的人馬、親族之後,耶戶就放心地前往首都撒馬利亞,準備去接收王權。在路上遇到了南國猶大王亞哈謝的親戚,他們因為也是屬於亞哈妻子耶洗碧的親族,但他們還沒有得到耶戶正在全力剷除亞哈親族的消息,想要去耶斯列探望亞哈的親族。由於耶戶也將亞哈謝王給殺害了,這些人必定還沒有得到消息。因此,耶戶在這裡下命令給他的部下,要他們把這些都殺死,這「四十二人」在前往耶斯列的途中全部都遭到殺害,「一個也沒有留下」。
第15至17節,這裡提到「利甲的兒子約拿達」,這是以色列民族中屬於相當保守的一個家族。當約拿達得到消息耶戶來到他的地方,他就去迎接並且問候。耶戶問他是忠誠於他。他表示絕對忠誠。因此,耶戶就要他上車一起去撒馬利亞,讓約拿達親眼目睹他怎樣剷除亞哈的親屬「一個也沒有留下」。
這樣,不論在哪地方,只要是亞哈的親屬的人,都全部被耶戶殺光了。
24.第十章18至36節:
這段經文是記載耶戶開始進行剷除亞哈時代所建立的巴力神明崇拜,他最先下手處置的對象,是那些把巴力當作真神崇拜的人民,頗有殺雞儆猴的用意在內,要讓那些想要拜巴力的人民膽怯。
第18至21節,作者很清楚說耶戶用「計謀」,為的是要「殺掉所有拜巴力的人」。因此,他要撒馬利亞城內所有巴力的信徒,特別是巴力的先知、祭司等人都必須出席。耶戶是假裝說要強化對巴力崇拜的信仰,要上述這些人一定都得出席。就這樣,這些巴力的先知、祭司、信徒們都聚集到巴力神廟。
第22至24節,耶戶帶著利甲的兒子約拿達也進入巴力神廟中,再次進行宣告,只有拜巴力的人才可以在廟宇內,而且為了防止濫殺無辜者之故,他特別命令這些信徒、祭司、先知們都必須穿上祭祀巴力神明時的衣服,以作為辨識之用,因為他已經埋伏了八十個殺手,準備要殺害這些人。而他和約拿達則是假裝帶頭祭拜巴力。
第25至27節,果然,當他和約拿達在祭祀典禮結束之後出來,就下命這些殺手進入廟內將所有的人都殺死。並且進一步將所有的神像都搬出來燒毀。
其實也可以這樣瞭解:耶戶這種殘酷的大屠殺動作,也同時削弱了以色列的國力,因為必定有許多菁英也在這次的屠殺中喪失了性命。後來耶戶的這種大屠殺行為被先知何西阿嚴厲譴責。先知何西阿傳出上帝的信息說:「不久我就要懲罰耶戶王室,討他們祖先在耶斯列大屠殺的血債。」(何西阿書一:4)原因可能是因為上帝以耶戶作為懲罰耶洗碧的惡行,但是,耶戶並沒有好好地執行「上帝的法律」,後來他也變了心像耶羅波安一樣帶領人民離棄了上帝,去拜偶像。
第28至31節,雖然耶戶剷除了巴力偶像神明的崇拜,但自己卻沒有先潔淨自己,使自己重回耶和華上帝的面前,他是用開國元老耶羅波安的模式,繼續帶領人民拜金牛,其實這種金牛崇拜和他所剷除的巴力神明是一樣的,都是迦南人所看為生產的神。因此,上帝並沒有應許使他的後裔永遠統治北國以色列,而是只有到第四代。
第32至36節,一次政變後就開始大屠殺人民,對一個社會、國家、民族來說,並不是正確的行為,一定會使許多無辜的人受害,也會使許多有識之士噤若寒蟬。就像先知阿摩司所說的:「在邪惡的時代,難怪聰明人都不講話了!」(阿摩司書五:13)前面說過,這種大屠殺的結果,就是國勢衰弱下來。這裡說上帝縮小了北國以色列的版圖。在約旦河東岸的土地,多處被敘利亞佔領。耶戶就這樣統治了北國以色列長達「二十八年」時間。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