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245期

出埃及記第八至十四章
1.第八章:
這章是由「耶和華文獻」的資料(第1至4節、第8至15節、第20至32節等),和「祭司文獻」(第5至7節、第16至19節等)合編而成。在這章中,主要提到十大災難中的第二到第四個災難,包括了青蛙災(第1至 15節)、蝨子災(第16至19節)、蒼蠅災(第20至32節)。
2.第八章1至15節:
這是第二個災難,用的懲罰是青蛙,其嚴重性可從第3至4節看出來。詩篇第七十八篇45節、第一○五篇30節等都有記載這個災難。
第1至2節,再次強調上帝要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民離開埃及的主要原因,就是要以色列人民敬拜祂。這是屬於宗教改革的運動,是為了要以色列人民遵行他們祖先和上帝所立的永遠之約。若埃及國王繼續反對,上帝會用青蛙塞滿整個國家作為懲罰。
第3至4節,青蛙之多,會變成大災難,因為青蛙將塞滿整個埃及河川渠道,連臥室、廚房、身上都有,這是無法想像的景況。說明只要上帝伸手懲罰都很嚴重。
第5至7節,於是懲罰開始,上帝要亞倫將手上的杖指向所有河川、渠道、湖泊等,結果就像上帝所說的那樣。但第7節就像第七章11節一樣,埃及國王認為這種來自上帝的懲罰,只不過像是在進行一場「法術」要表現能力而已。所以,他也要埃及的「巫師行使法術」,不但沒有減低或除滅災難,而是讓青蛙的災難更加嚴重。這說明一件重要認識:人想要抵抗上帝的作為,結果不但沒用,相反地,是帶來更大的災難。
詩篇的作者曾這樣描述:「他(指上帝)使蒼蠅成群來傷害他們,使青蛙毀了他們的田地。」(詩篇七十八:45)
第8至9節,這是埃及國王第一次請求摩西和亞倫,向上帝祈求,將災難消除。他答應讓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民「去向上主獻祭」。摩西就答應了。第9節說時間任由埃及國王自己決定。換句話說,時間不是操縱在埃及國王手中,而是在上帝手中。因此,可以由埃及國王自己選擇時間,原因是他的巫師行法術也需要看時辰,否則就無法有成效。但全能的創造主,時間、土地都是祂的手創造的。
第10至13節,埃及國王說出「明天」之後,摩西立即答應,並且在隔天就向上帝祈求。他也提醒埃及國王「天下沒有像上主-我們的上帝一樣的神」,這句話已經在告訴埃及國王,他不是神,只有以色列的上帝才是。這對埃及王來說是很大的衝擊。
「只有尼羅河中還有」,表示不會把青蛙全部滅絕,還保存著尼羅河下游的沼澤地帶,那原本就是青蛙的棲息地。
第13至14節說上帝聽了摩西的祈禱,把堆積如山的青蛙清除掉。要在短短一天時間內將所有青蛙殺盡,只有全能的上帝才有辦法。但卻因為堆積起來的青蛙屍體清運不完,而發出惡臭。表示這些青蛙災難不是想像的,而是真實的。
第15節,埃及國王看見青蛙的災難消除後,他隨即變了心,也毀了他對摩西所說的承諾,「心又剛硬起來,不聽摩西和亞倫的話」,不讓以色列人民離開埃及去敬拜上帝。
3.第八章16至19節:
這是第三個災難,也是「蝨子」之災。蝨子,天主教《思高版本》的翻譯為「蚊子」,也有其它版本翻譯為「蛆蟲」之災。如果以尼羅河下游環境的沼澤地帶來看,說「蚊子」、「蛆蟲」都是非常可能的。 這個災難只出現在「祭司」的文獻中。
第16節,因為埃及國王心又剛硬起來,拒絕履行他所承諾的,放以色列人民離開,去曠野敬拜上帝。因此,上帝繼續打擊埃及。這次要「使埃及遍地的灰塵都變成蝨子」。
第17至18節,摩西要亞倫用他手中的杖「擊地」,就這樣,只要有灰塵的地方,就有虱子的災難出現。但同樣的,埃及國王的巫師也施行法術,但只會造成更多蝨子的災難,並沒有減輕,就像第七章11節、22節,和第八章7節所記載巫師所做的一樣,造成「人和家畜身上都是虱子」,這可看出災難之大。
第19節,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節,這裡說巫師也承認他們無法抵擋上帝,只好說:「這件事是上帝做的!」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指「上帝的手造成的」,表示上帝的手創造一切。其實,巫師的這句「這是上帝做的」,也在告訴埃及國王,他們已經無法與上帝對抗,國王應該要知難而退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並沒有說埃及國王向摩西和亞倫祈求消除災難,但記載「國王的心仍然剛硬」,表示他要繼續和上帝對抗之意。
4.第八章20至32節:
這是第四個災難-蒼蠅之災。這是屬於「耶和華文獻」特有的資料。在詩篇第七十八篇45節、第一○五篇31節也提起此災難。
第20至24節,上帝再次差派摩西去見埃及王,再次要埃及國王釋放以色列人民-上帝的子民-去「敬拜」祂。若他拒絕,上帝將會施行「蒼蠅」的災難。
第20節強調讓以色列人民離開埃及,為的是要讓他們去敬拜上帝,這點是出埃及記重心主軸的信息,也可看出整本出埃及記,就是一個宗教運動。
第22節說出一個重要的信息,以色列人和埃及人要區別出來。在他們所居住的歌珊之地,連「一隻蒼蠅也沒有」。蒼蠅是會到處亂飛的昆蟲,卻會聽從上帝的指令。因為蒼蠅也是上帝創造之物。連這麼細小的昆蟲都知道上帝就是生命的主宰,會聽從上帝的話,埃及國王和人民卻拒絕聽從。上帝會這樣懲罰埃及國王和人民,就是要讓他們知道祂才是「全地的主」,表示上帝是大地的主宰。就這樣,這位大地的主,差遣蒼蠅進入埃及人居住的地方。
第25至27節,看到埃及國王終於表示願意讓以色列人民去向上帝敬拜,但限定在埃及的「國境內」去向上帝「獻祭」。但摩西表示疑慮,因為宗教信仰差異,會導致埃及人騷擾以色列人民的獻祭,原因是以色列人民獻祭可以用牛,而埃及人將牛當作神明來看,這點從以色列人民後來進入曠野後,曾用金子鑄造金牛崇拜的事件看出來(參考出埃及記三十二:4)。因此,摩西堅持要「旅行三天,到曠野」去向上帝獻祭。
第28至29節,於是埃及國王只好妥協,他若不妥協,蒼蠅的災難確實造成生活不得安寧。但他要求不能走太遠,而更重要的,他要摩西為他向上帝祈禱。摩西答應在離開埃及的時候,就為他祈禱。但他提醒埃及王不能「欺騙」,因為埃及王已經有很多次不誠實了。
第30至32節,埃及王顯然又欺騙摩西,當蒼蠅都消失之後,國王的「心仍然剛硬,不放以色列人民走」。這等於是欺騙上帝一樣,一定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5.第九章:
這章是由三種資料混合編輯,包括「耶和華文獻」的資料有第1至7節、第13至21節、第23節b句至30節、第33 至34節;「祭司文獻」的第8至12節、第31至32節、第35節a句;以及「以羅伊文獻」的第22至23 節a句、第35節b句等。
這章包含三個災難,有瘟疫之災(1至5節)、生瘡的災難(8至11節)、冰雹之災(13至32節)等。詩篇第七十八篇50至51節的作者將「瘟疫」看成是僅次於「長子被殺」 的嚴重,在「瘟疫」的災難之後,緊接著就是殺害長子。
6.第九章1至7節:
這是第五個災難,也是導致生命死亡的瘟疫之災。在舊約聖經,先知耶利米一再提起上帝懲罰悖逆的以色列人,就是用「戰爭、饑荒、瘟疫」等這三種(參考耶利米書十四:12、十六:4、十八:21、廿一:7、9、廿四:10、廿七:8、廿八:8、廿九:17)。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在曠野也一再遇到上帝懲罰所帶來的瘟疫(參考出埃及記三十二:35、民數記十一:33)。
第1至5節,因為埃及國王「心仍然剛硬」,因此,上帝再次差遣摩西去告誡埃及,特別讓埃及王知道,他所藐視的「希伯來人的上帝」要他「放以色列人民走」,好讓他們去「敬拜」上帝。再次說明宗教信仰的重要性。如果埃及王拒絕,上帝一定會用「可怕的災難」,也就是瘟疫來懲罰他和埃及人民。
第4節和第八章23節相同,上帝要把以色列人從埃及人中區別出來,以色列人不像埃及人會受到瘟疫的災難。當埃及人的家畜大量死亡時,以色列人連一隻也不會減少、死去。
第6至7節,摩西向埃及國王說完上帝這樣的信息之後的隔天,埃及人的牲畜果然大量暴斃,而以色列人卻連「一隻也沒死」。當埃及王聽到以色列人的家畜都沒有受到傷害時,他非常生氣,但心還是一樣「剛硬」。
這個瘟疫的災難可看到損失的雖然是家畜,其實就是埃及的經濟受到重創。表面上是馬、驢、駱駝、牛、綿羊,和山羊等,其實像馬、驢、駱駝、牛,這些還牽涉到交通、運輸等交通動力,以及耕種的問題,都因為大量死亡而使埃及全國陷入癱瘓。
7.第九章8至12節:
這是第六個災難,也就是瘡災。這個災難是「祭司文獻」特有的資料。上帝向摩西下達命令之後,就直接懲罰,沒有事先警告,因為埃及國王的心已經麻木,有講和沒有講都一樣。
第8至10節,上帝要摩西從「爐子裡拿一把灰,由摩西當著國王把這些灰撒在空中」,讓這灰像灰塵一樣「散佈埃及全境」,主要用意是要讓埃及全國人民和所有牲畜都長瘡。
「爐灰」,就是埃及造磚的窯燒木材的灰燼。而瘡是皮膚潰爛,若連家畜都長瘡,就無法在市場上買賣。更糟糕的就是這樣的牲畜不能用來祭拜神明。換句話說,埃及人將無法敬拜他們的神明。
第11至12節,要注意第11節,現在連國王所倚靠的巫師也投降了,因為他們不但阻止不了嚴重的災情,連他們身上也渾身長瘡而痛苦。其實,這些巫師在之前遇到摩西和亞倫將上帝的懲罰顯示出來後,他們並不是在對抗災難,而是模仿製造災難,結果帶來更大的災難,而現在連他們自己也被生瘡的災難所侵襲。但就算是這樣嚴重,埃及國王顯然是鐵了心,一點憐憫的心也沒有,依舊是「心剛硬,不聽摩西和亞倫的話」。
8.第九章13至35節:
這是第七個災難,所謂的「冰雹之災」。在十個災難中,可以將之分成三組,一是第一至三的災難;二是第四至六的災難;三是第七至九的災難。第十個災難是總結。第一組災難是一種警告,不算嚴重。第二組災難就開始有經濟上的重創,和身體的痛苦。第三組災難除了經濟災難外,更嚴重的是開始有恐懼與不安出現。
第13至21節,再次強調「希伯來人的上帝」,這種用語都是故意要讓埃及國王知道,他所藐視的這位大地主宰真的生氣了。祂一定要埃及王放祂的人民離開,好讓他們去「敬拜」祂。在這裡,特別強調上次的瘟疫,上帝有憐憫,僅止於家畜動物,沒有在人的身上出現,否則一定會有許多人死去。但這樣的冰雹災難,連國王也要「一起懲罰」,只有這樣,埃及王才會相信自己不是神,而是這位他所鄙視的大地之主-以色列人民的上帝,才是真正的神。上帝要摩西去告訴國王,上帝一定會用冰雹來嚴懲他和他的埃及人民。
第20至21節,這兩節很值得注意,一則「國王的一些臣僕因著上帝的話驚慌,把他們的奴隸和牲畜都趕進屋裡」,以避免因受冰雹打擊而死去。換句話說,埃及國王的重臣開始有人相信摩西和亞倫的話了。但那些不相信的人,根本不把上帝的警語當作一回事,照常讓奴隸和牲畜留在田裡工作。
第22至26節,這次的災難包括埃及「人民、牲畜,和所有的植物」,而且災難之大,是「埃及有史以來最大的冰雹災難」,把「埃及境內田野裡的一切都摧毀了」,這包括那些不在屋內的「人、牲畜、田裡的農作物,和所有的樹木」。注意第26節,這裡又強調「以色列人民居住的歌珊地區沒有冰雹」,這句話明顯說出上帝已經把以色列人從埃及人和區域區隔出來了。這也說明當埃及人民受到極大的痛苦時,想要掌控以色列人的能力就相對降低。
第27至32節,上次埃及國王說可以讓以色列人不要離開太遠去敬拜上帝,但他食言了(參考八:28)。這次,他看見事態嚴重,終於第一次承認自己「犯罪了」,且說他和他的人民都「錯了;上主是對的」,這樣的承認,是很大的進步,表示他已經知道自己不是神,也沒有能力抵擋這位他所瞧不起的希伯來人的上帝,這位要祂的以色列人民去曠野獻祭敬拜的上帝。
但也有些學者認為第27節的埃及國王之語,並不是真的承認自己有錯,而是一種政治術語,表示埃及國王承認他過去是誤判了。現在他要正確判決,可以讓以色列人去敬拜上帝。因此,他要求摩西和亞倫向上帝祈求停止冰雹災難,而以色列人「不必再留在」埃及。
摩西聽了之後,除了讓埃及國王知道上帝就是大地之主,所以能很清楚劃出災難的界線,讓以色列人居住的歌珊都沒有災害出現,這是大地的主宰才有的能力。但同時摩西也警告埃及國王,他對國王的信任度已經降低了。
第31至32節說出了埃及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就是大麥、麻等都受到嚴重損害,而值得注意的是第32節特別提起「小麥沒有受損」,因為這是人民的糧食,希望因為這樣,讓埃及人民能醒悟過來。
第33至35節,就像摩西所警告的,當埃及國王看見冰雹停止之後,「他和他的臣僕的心又剛硬起來」,這些臣僕並沒有真心地關心人民的苦難,只會強化埃及國王心的硬化,拒絕放以色列人民離開。
9.第十章:
這章主要是由「耶和華文獻」的資料形成,僅有第1節b句至2節是「祭司文獻」的資料,以及第12至13節a句、第14節a句、第15節b句、第20至23節、第27節等是「以羅伊文獻」的作品,其餘都是屬於「耶和華文獻」的資料。
這一章主要提到兩個大災難,就是第八個災難-蝗蟲之災(第1至20節)和第九個災難─黑暗之災(第21至29 節)。而黑暗,在聖經中表示死亡。因此,當這黑暗來臨時,已經在暗示即將來臨的是更大災難─頭胎者死。
這十個大災難是很有次序地排列出現,且嚴重性是逐漸升高;從水變成血→青蛙→蝨子→蒼蠅→瘟疫(僅限在家畜身上)→瘡→冰雹→蝗蟲→黑暗,然後是死亡。蝗蟲的災難,將使他們陷入飢餓的痛苦中。
10.第十章1至20節:
第1至2節,上帝要摩西再次去見埃及國王,雖然他和他的臣僕心剛硬,但上帝卻要他們認識敵對上帝將會帶來嚴重的災難。另一方面,上帝也要摩西將這些埃及人所領受到的災難,當作教材來教導後代的子孫,謹記一件事:不可敵對上帝,成為上帝的敵人。
第3至6節,摩西每次去見埃及國王,就是要國王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去曠野敬拜上帝。他提出嚴厲的警告,若國王還是拒絕,將會面臨嚴重的蝗災侵襲,導致全國寸草都消失,而且這種嚴重性,其恐怖情景是埃及國王的「祖宗從來沒有見過的」。
第7至9節,這次連過去那些國王身邊的鷹派臣僕也建議國王讓以色列人離開,以免更多的麻煩出現。第7節說出埃及國內官員們內心的恐懼,因為在前幾次的災難中,他們曾親身體驗上帝懲罰人的威力,因此,當他們聽到摩西傳出上帝懲罰他們的話,就害怕、恐慌(參考九:20),因為每次災難來臨,連他們也遭殃(參考八:3-4、21,九:14)。他們提醒埃及國王要清楚知道,「埃及已經快完了」。國王於是叫摩西和亞倫去問,到底是誰要去敬拜上帝?其實他問這話,已經在說明他的內心很不情願,且希望留下一些可當人質掌控在手中。但摩西的回答很清楚,是全部,包括所有的牲畜都走,這表示他們要離開,不是暫時的、短暫的,而是永遠離開埃及。摩西強調那是「過節」,表示這是很重大的節期,是全體以色列人都要參加的宗教信仰活動,包括家畜也在列,原因是需要獻祭。再者,守安息日,或是其它重大節期,連牲畜動物都要跟著休息。因此,帶出去,他們才能知道哪些可以活動,哪些不可以。
第10至11節,國王一聽摩西這樣講,就清楚知道若放以色列人這樣離開,就不可能回來了。因此,他強烈反應,一定要把婦女和孩子留下來,只准「男丁」離開。所謂的「男丁」是指年滿二十歲的男人。這裡說埃及國王只准摩西帶以色列人中的男丁走,是非常巧計的想法,因為讓男丁走離埃及,沒有以色列人民的婦女,則這些男丁將無法延續後代。換句話說,他這樣的作法,和滅族的手段簡直是同出一轍。
第12至15節,就這樣,上帝要摩西施行神蹟奇事,果然蝗蟲從四面八方飛到埃及,「蓋住了大地;地上一片黑暗」,真的是所謂「蝗蟲過境,寸草不留」,可想而知牠們的厲害。即使現今科技那樣發達,遇到「蝗蟲過境」也一樣束手無策。蝗蟲帶給人類最大的威脅,就是所有農作物將會死亡,且波及人類生存的需要。
第16至20節,這是國王第二次認錯,第一次是在第九章27節。這次國王表示承認得罪上帝,也對不起摩西。他也承認這次的災難是「致命的懲罰」,他懇求摩西向上帝祈求「饒恕」,解除這次的災難。摩西接受埃及王的道歉,於是向上帝祈求,上帝就是那麼輕易的就能把所有的蝗蟲消滅殆盡。這也說明,來自上帝,上帝收回。但想要用人的能力收回上帝所創造之物、阻擋上帝命令之行為都是愚蠢無知的。
11.第十章21至29節:
這是第九個災難-黑暗之災,也是第三組災難中最後的一個。就像前面所出現的,上帝有特別的能力,讓黑暗僅止於埃及人居住的地方,在以色列人民居住的歌珊,卻沒有這樣的災難。
黑暗,就古時候的人看來,如同末日的來臨一樣。黑暗也代表著罪惡之意。
第21至23節,上帝要摩西「向天空舉手,黑暗要籠罩埃及全國」,以色列人居住歌珊也是在埃及國內,但第23節卻說「以色列人所住的地方都有光明」。再次說明了分別出埃及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差異。
這裡的「黑暗籠罩埃及全國」,這句在中文《和合本》譯文是「這黑暗似乎摸得著」,意思是指黑暗就像一塊硬版,或是很厚,用手都可以感覺出來。
而第23節說,以色列人居住的地方大放「光明」,剛好與埃及所居住之地,暗到人人伸出指頭都看不見,連要離開家也有困難,成為極大的對比;形成「黑暗與光明」的對照。
第24至26節,摩西隨著事件的演變,他的態度越來越強悍。埃及國王召見他,並且表示可以讓以色列人民全部離開,但必須留下「牛羊」。這是很荒謬的事,因為摩西一再表示他們離開埃及,是要去曠野敬拜上帝,而敬拜上帝,必須獻祭,沒有牛羊,就無法進行獻祭禮儀。現在的摩西,從過去開始只要求「好讓上帝的子民在曠野敬拜上帝」(參考七:16),到要出埃及的,不僅是人民,包括「老的、少的」,以及牲畜都要帶走(參考十:9),現在他回應埃及國王的說詞,是強調牛羊「連一頭都不留下」(參考十:26)。由於過去的災難帶來的影響甚大,埃及人幾乎沒有糧食、牲畜可用。現在摩西不僅要帶以色列人出走,連牲畜都要帶走,這對民生物品已經陷入困境的埃及人來說,無異是雪上加霜。
第27至29節,國王一聽摩西這樣講,更是生氣,他的心更剛硬,他很生氣地下令摩西「滾」開,他不想要再「看到」他,並且威脅說若再看見,就要他的命。而摩西也清楚地回應,他真的不會再看見他了。因為已經連續九次的災難,都無法讓埃及國王醒悟過來。看來,必須上帝出重罰才有辦法使他鬆開雙手,讓以色列人民離開。
12.第十一章:
這章的第1至3節是「以羅伊」的資料,第4至8節是「耶和華」的作品,第9至10節則是「祭司文獻」。
這章經文主要是在預告埃及地將會發生最大的災難─頭胎的都會死亡。且範圍擴大到連「在磨坊裡做奴工的婢女所生的兒子,都要死亡。頭胎的牲畜也都要死亡」。相對的,在以色列人中,連狗和牲畜都不會有任何的生命危險,都很平安。但在埃及遍地都將「號咷大哭的聲音」出現。這是極大對比!對當時國勢相當強盛的埃及來說,這次的打擊無疑是相當慘重的。
13.第十一章1至3節:
上帝說這次的災難將是最後一次。而這次的災難之後,埃及國王要用趕的方式,讓以色列人民離開,因為深怕他們慢走,使災難持續擴大。這個災難,就是死亡,且是全國所有頭胎生的都要死去,包括人和一切牲畜動物在內。
第3節很特別,民數記第十二章3節說:「摩西是一個謙虛的人;他比世上任何一個人都謙虛。」在出埃及記第九章20節說有一些官員相信摩西的話,而在第十章7節則說國王的臣僕向國王反應,希望能讓以色列人民離開埃及,他們甚至質問國王說:「難道你不知道埃及已經快要完了嗎?」連續的災難,以及上帝藉著摩西所行的神蹟奇事,使得埃及人民和官員對摩西有很特別的看法,他們現在開始出現一個態度:埃及人尊敬以色列人;埃及「官員和人民都尊崇摩西為偉人」。
14.第十一章4至8節:
第4至8節,摩西對埃及國王說,上帝要親自「巡行埃及」,這表示上帝要親自下來進行審判的工作。第5節特別提到上帝懲罰的方式,是讓埃及每個長子,包括準備要「繼承王位的太子」,下到「磨坊裡做奴工的婢女所生的兒子,都要死亡」,甚至連「頭胎的牲畜也都要死亡」,這將成為「空前絕後」大災難。但分別出來的以色列人,好像都沒有任何動靜,靜到連狗都不出聲吠叫。再次強調上帝揀選的子民是不一樣,是分別為聖的子民。
第8節是摩西與國王對話,討論有關帶以色列人出埃及「條件」之最高峰;從懇求埃及國王讓以色列人出埃及,到變成埃及官員將要「跪」在摩西面前,懇求他帶以色列人出埃及。
15.第十一章9至10節:
雖然摩西有這麼清楚的警告,埃及國王依舊不聽,拒絕聽從上帝的話。這也說明了人往往是這樣,就像主前第六世紀時代的以色列人一樣,一再拒絕聽從上帝的僕人先知的信息(參考耶利米書六:10、七:25-26、十六:11-12、廿五:4、廿六:4-5、廿九:19)。雖然有前面九次大災難的神蹟奇事發生,且讓他們看見以色列人民地區都沒有任何災難,但他們還是拒絕,因此,上帝決定用這最嚴重的方式來懲罰他們。
16.第十二章:
這章是以「祭司文獻」為主軸,包括的資料有第1至20節、第28節、第40至41節、第43至50節。然後有「耶和華文獻」的資料,包括第21至27節、第29至34節、第37至39 節。第三種資料比較少,是「以羅伊文獻」的資料,只有第35至36節。另外第42和51 節是編者附加上去的。
這一章最主要是記載以色列人在摩西和亞倫的帶領下,終於走出了埃及。相配合的,就是記載兩個重要的節期,一是逾越節,另一是除酵節。而這兩個節期連接在一起,有時會稱之為除酵節,有時會用逾越節來說明。
17.第十二章1至11節:
從這段經文在介紹逾越節要注意的事項,或是說遵守逾越節的規律,也可看出「祭司文獻」的特色,就是對祭祀禮儀、法律條文、數字等的重視。
第1至11節,從第1節的「在埃及」這詞,就可以看出有關逾越節和第15至20節的除酵節,都是最早的節期,都是早在埃及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一個雛形了。
第2節提到出埃及的那個月(名叫「亞筆月」,參考十三:4)要作為一年「月份的開始」。由於逾越節是在春分之後的月圓後,因此,通常都是在三至四月間。那時是百花齊放,一切看起來都充滿著生命的氣息。跟巴勒斯坦地區的人秋收之後,準備過冬的暗霧歲末很不一樣。以色列人民用這種方式來表示:一個新生命的起頭,就是充滿著希望。用這種方式來區別他們和埃及人不一樣,也跟中東地帶的人有差別。
第3至11節談到有關準備逾越節各種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宰殺羊隻,吃的方式,且是可以左鄰右舍的人一起享用。而且宰殺羔羊的時間是在太陽下山的時候(參考申命記十六:6),這表示一天的開始,因為以色列人是從太陽下山開始計算一天時間。因此,也可以這樣說,出埃及事件表明的乃是生命的重生。
第7節,這節說要將宰殺的羊的血塗抹在門框上,作為天使巡視的記號。這也是在表示從埃及人當中分別出來。
第9節規定羊只能用烤的,不能用煮的。原因是:煮的時候,就必須切成塊狀,否則不可能有那樣大的鍋子。烤的,是整隻。
第11節說「這是上主的逾越節」,這句話非常重要,表示這是屬於上帝的工作。任何人想要改變是不可能的。
18.第十二章12至14節:
這段經文再次說明上帝要「巡行埃及」,不管是人或牲畜,只要頭胎的都要殺死,同時要「懲罰所有埃及的神明」,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相信他們所拜的神明是虛假的,沒有用的。
第13節是在回應第7節所提起的,要用宰殺羔羊的血塗抹在門框上作辨識的記號。這也說出整個出埃及最重要的記號─血。是用「血」來分別以色列人和埃及人之間的差異。換句話說,是象徵上帝要以色列人用生命來表明他們和埃及人之間的不同。這也是後來申命記第六章5節所說的,要以全部生命的力量敬拜上帝之意。
第14節,上帝要以色列人民謹記這一天,並且要後代子孫遵守這個節期,作為「永遠的規例」。
19.第十二章15至20節:
這段經文是談及除酵節的規例。這節期是緊接在逾越節之後,這樣,包括逾越節在內不吃帶酵之物,而除酵節前後長達七天,這樣,共計八天都是不可吃帶酵之食品。
第15節,一開始就很清楚定下嚴厲規定,若有人不遵守這規定,就要從以色列人中除名。
第16至17節,說明了出埃及的逾越節和除酵節是連接在一起,不可分開的,吃除酵之物,也是為了要紀念出埃及的事件。因此,再次強調除酵節也是要列為「永遠的規例」,使後代子孫都嚴格遵守。
第18至20節,不論是誰,在以色列人中作客的,或是奴隸等,只要在節期中犯了這規矩,都要除名。
20.第十二章21至28節:
這裡再次提到逾越節的節期該遵守之規矩。第1至14節是上帝交代摩西的話,現在則是摩西對以色列人民的領袖傳遞上帝所說的逾越節信息。
第21至23節,談到要用牛膝草蘸羊的血塗抹在門框上。再者,當天夜晚誰都不可離開家門。因為上帝的天使當夜正在進行懲罰的工作。
第24至27節,上帝要摩西轉告以色列人嚴格遵守這個逾越節的條例,若有子孫問起這件事,就要讓他們知道這件歷史的事件,並且要帶領全家人為此感謝上帝。當摩西講完上帝的命令之後,以色列人民就「跪下來,敬拜上主」。
第28節,這些以色列人的領袖,回到自己的族人中,就宣佈了這項規律,且嚴格執行。
21.第十二章29至36節:
這段經文描述上帝怎樣執行祂的懲罰計畫,這項懲罰也說明埃及國王只是人而已,並不是甚麼「眾神之子」,他連自己的長子都保不住,更不用說要保護埃及人民。
第29至32節,在第十一章5節提到下至磨坊裡的婢女之長子也難免,嚴重到連「牢裡囚犯的長子」也無法倖免。包括埃及國王在內,全國所有的長子都喪失生命,這時候,全國都驚醒了,號咷大哭的聲音響徹天際,只因為國王和那些大臣心硬帶來的結果。
第31至32節是回應第十一章8節所記載的,埃及人現在明白,只要以色列人停留在埃及一天,他們的災難就不會停止。
第33至36節,埃及人果真催促以色列人趕緊離開,他們再也無法忍受以色列人多停留一天,甚至他們要甚麼,就給,包括貴重如金銀珠寶、衣服首飾等。只希望他們趕緊離開。就這樣,以色列人離開了埃及。以色列人為了要走三天的路程到曠野去,因此,連無酵的麵團都帶走,好在曠野中可以食用。
22.第十二章37至42節:
這段經文可說是結束以色列人居住在埃及的時間,也統計他們的人數。
第37至39節,在第37節這裡說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人口,「光是男丁,就有六十萬人」。他們數算人口,指男丁的時候,是以年齡「二十歲以上能作戰的男人」計算(參考民數記一:18、20),在第三十八章26節再次說明「人數在二十歲以上的共計六十萬三千五百五十名」,這個數目是以繳交聖幕負擔金來算。若再加上「許多外族人」,這樣的話,出埃及的人數至少高達一百五十萬人以上,甚至二百萬人之多,都是很可能的數目。
第38節說「許多外族人」也跟以色列人民一起出埃及。因此,出埃及並非是以色列人而已。這些外族人很可能是以色列人的家僕,或是埃及人的奴隸,趁機跟隨以色列人出埃及。但是,這些人後來在曠野時,也時常成為以色列人維持秩序的頭痛人物(參考民數記十一:4)。而摩西和亞倫要帶這一大群人在曠野行動,還包括牲畜在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不是上帝引領,恐怕早就在曠野結束以色列民族的生命了。
第40至42節,這裡說以色列人總共在埃及住了「四百三十年」。這和創世記第十五章13節;使徒行傳第七章6節等記載的「四百年」不同。基本上,不論是四百三十年,或是四百年,都在說明那是一段很漫長的時間,而他們都已經忘記祖先和上帝之間所立的約。
第42節說上帝「親自保守他們,引領他們出了埃及」,這表示是上帝帶領以色列人民出埃及,不是摩西,這點必須清楚。以色列人就用出埃及這一天把前一晚的逾越節當作生命更新的記號,一定要嚴格遵守。
23.第十二章43至51節:
這是第三次提到有關逾越節的條例。
第43至45節,都在強調外族人不可以吃逾越節的晚餐,有受過割禮的奴隸則可以,但暫時居住的客旅、雇工都不可以。
第46至49節,這裡說明有割禮的人才可以,而以色列人出生後的第八天就要接受割禮,因此,定居在他們當中的外族人若有受過割禮,也可以參加逾越節晚餐。
第50至51節,以色列人聽從上主命令摩西轉達給他們的話,因為這是他們在苦難中被拯救出來的生命大事,若是不從,他們將會像埃及人遇到苦難一樣。這也說明了聽從上帝的話是非常重要的生命功課。
24.第十三章:
這章是以「耶和華文獻」的資料最多,包括有第3至16節、第21至22節等。「祭司文獻」的資料只有第1至2節、第20等三節。而「以羅伊」典的資料則只有第17至19節。
這一章主要是在說明除酵節的由來,以及「長子」在以色列人民中的重要性,因為長子表示傳承家族的生命記號。再者,這章強調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教導子孫記得出埃及的事件。
25.第十三章1至2節:
短短兩節已經說出一個重要的傳統,就是獻長子給上帝,和上帝殺死所有埃及的長子相對照。長子,一直被東方社會看為最珍貴,因此,長子獻給上帝,表明把最好的獻給上帝一樣。後來,改成由利未支派的人代替其他支派的長子,但要付錢給利未支派,一個人五塊銀子,表示贖回長子之意(參考民數記三:40-50)。
26.第十三章3至10節:
這裡再次提到除酵節的規律,可能因為後來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在飲食的方式上有了改變。因為逾越節從原本嚴肅、乏味的餐食,現在變成生命獲得拯救的歡喜節期。但若沒有堅持遵守出埃及時的規律,就會容易忘記上帝拯救的恩典。因此,再次強調遵守這飲食規律,就是在表明紀念上帝的救恩。
第3至6節,「要牢記這一天」,因為這一天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奴隸之地。是生命脫離苦難的日子,為的是要感謝上帝,而不是用來作樂的。離開埃及,上帝要帶領他們進入迦南地,這裡也提出他們將來要居住在「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亞人、希未人,和耶布斯人的土地」上,並且再次說明那是流奶與蜜之地。
這裡再次強調,守這節期主要是紀念上帝拯救的恩典,應該看為最重要的節期,而不是用來飲酒作樂的活動。
第7至10節,守這節期的原因也要告訴子孫,讓他們清楚知道這節期和祖先離開埃及奴隸之地有密切的關係。用這節期當作一種記號,表明有上帝大能才有這節期出現。而這節期必須年年遵守。
特別注意第9節所說的,要讓後代子孫「繼續背誦上主的法律」,後來他們將這些必須背誦的經文稱之為「Thema」,意思是一定要謹記在心的經文,這些經文就像出埃及記第十三章1至10節、第11至16節;申命記第六章4至9節、第十一章13至21節等。
27.第十三章11至16節:
這段經文應該編輯在第1至2節之後,讀起來會比較順暢。都是談及有關長子和頭胎牲畜獻給上帝的規律。
第11至12節,這句上帝向以色列人民祖先發誓,可參考創世記第十二章4至7節。這裡特別說明「迦南地」,意指肥沃流奶與蜜之地。也可以當作上帝賞賜的土地,有上帝看顧保守。
第13節,這裡提到贖回公驢,因為這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贖回的方式可以用小羊去換。就像長子可以用五塊銀子由利未人贖回做代價。
第14至15節,再次提到要教導子孫認識這件事的重要性,也是一種歷史事件的傳承教育。獻長子和埃及人喪失長子相對照,也順此說明了上帝救恩的意義。
第16節和第9節相同,都是為了要謹記出埃及,是因為上帝施大能的手才有的結果,一定要感謝上帝。
28.第十三章17至22節:
是由「耶和華文獻」、「以羅伊文獻」,和「祭司文獻」等三種資料交織編輯而成。
從第17節至第十四章31節,都是記載有關上帝怎樣保護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的追兵。除了雲柱和火柱之外,最出名也是一再被以色列人提起的就是過紅海的神蹟。也是從第17節開始,直到申命記結束,都是在記載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的經過,這一漂流就長達四十年時間。
第17至18節,因為怕以色列人遇到困難就會對出埃及的艱辛路徑產生疑惑,上帝親自帶領他們走比較遠的路,也是比較安全的路徑,以免受到非利士人的騷擾。
注意第18節,這裡提到他們走的路線是「紅海」。這裡的「紅海」,是指「蘆葦之湖」的意思,整片是沼澤地區,並不是指現今「紅海」。再者,這節說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已經武裝好,準備隨時作戰。」這樣的寫法似乎不太正確。他們原本是奴隸,不可能有武器可以隨時準備作戰。比較正確的說法是,他們出埃及時,帶著兵器,而這些兵器很可能就是在他們出埃及時,隨手拿的(請參考十二:36),好作為護身之用,即使沒有埃及的追兵,他們在經過的路途中,也會遇到想要搶奪他們的人。另外一方面,依據第六章26節,他們出埃及時,已經很有組織了。
第19節,這節回應創世記第五十章25節記載約瑟臨終前的交代,要把他的骨骸帶出埃及。後來他們進入迦南地之後,將約瑟埋葬在示劍(參考約書亞記廿四:32),也就是雅各用一百塊銀子向示劍的父親哈抹的子孫買來的土地(參考創世記三十三:18-20)。
第20至22節,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進入曠野的沙漠地帶,這是早晚溫差相當大的地域,因此,白天上帝用雲柱遮住陽光,使他們不會因此而有意外,晚上很冷,上帝用火柱照亮他們,使他們得以保暖,而且上帝是「走在他們前面」,讓他們跟著走。這就像牧羊人帶領羊群一樣,走在羊群前面,讓他們可以走正確的路徑。
29.第十四章:
這章記載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隨即遇上一件最讓他們擔心的事,就是埃及國王派兵出來追趕。而且是在他們走到紅海邊界時,埃及追兵趕到了,這時,他們面臨著前無路,後有追兵的生死關頭,就在這時候,全能的上帝施行奇妙神蹟,分開紅海的水,使他們可以安然走過,但用紅海的水,淹沒了所有埃及的追兵。
這一章也結束了以色列人跟埃及人之間主人與奴隸的關係。
30.第十四章1至9節:
這段經文描寫埃及國王聽到以色列人已經逃離埃及,隨即就派出精銳部隊追趕。
第1至4節,上帝指示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走到「密奪和紅海之間,靠近巴力‧洗分的比‧哈希錄」,這些地名都已經無法考證。上帝故意要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走這條路線,是要讓埃及追兵有錯誤的判斷。而埃及國王的「心剛硬」,是因為他認為抵擋不過上帝的能力,使他在埃及人民間無法擁有神明權威,因此,越想越生氣,就決定派兵出來追趕。
第5至9節,顯然地,埃及國王後來知道以色列人已經離開埃及,會有這樣的記事,很可能是因為他喪失長子,心痛不已,沒有人敢向他報告這件事,也因為全國都處在痛失長子的氣氛下,讓以色列人得以逃脫。因此,當事件過一段時間,他開始整軍追緝。他認為「失掉一群奴隸」,這表示以色列人在埃及是很大的廉價勞力。這裡說埃及國王率領的軍隊是非常精銳的部隊。
31.第十四章10至20節:
當以色列人看見埃及的追兵趕上來時,他們驚恐的程度,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也從這裡開始,看到以色列人頻頻抱怨的聲音,都在表示他們過去太久時間已經習慣了奴隸生活所致。
第10至12節,他們向摩西埋怨,認為死在埃及總比死在曠野好。因為曠野會讓他們死無葬身之處。其實,他們是寧願當奴隸,也不願因為自由而死在曠野。
第13至14節,摩西很清楚要他們不用怕,要對上帝有信心,因為上帝既然帶領他們出埃及,必定會幫助他們脫離埃及的威脅。
第15至18節,上帝要摩西把他手中的杖伸向紅海,上帝要帶領他們過紅海。這是多麼偉大的神蹟啊!沒有任何神明有這種能力。
第19至20節,上帝差派天使用雲柱和火柱,保護以色列人隔開埃及的追兵。為的是要帶領以色列人走過紅海。
32.第十四章21至25節:
這裡是上帝分開紅海的水,開出一條大道,讓以色列人走過紅海海底。
第21至22節,上帝創造風,風也聽從上帝的命令,吹乾了紅海的海水,就這樣,使以色列人可以平安地走過去。
第23至25節,埃及的追兵看見以色列人走入海底,他們也跟著走進海底,包括他們所有的軍隊裝備都下到海底去。但就在這時候,上帝使他們的戰車全部陷入海底的泥沼中不能彈動。
「上主幫助以色列人攻打我們。我們趕快逃吧!」這句話說明了埃及追兵此時才發現他們雖然有精銳的部隊,也不敵上帝的手。
33.第十四章26至31節:
就在他們陷入海底泥沼中,上帝又要摩西伸手向海,讓海水合併淹沒埃及大軍。
第26至29節,這是上帝再次指導摩西怎樣把海水復合起來。祂要摩西伸手向海底,結果海水合攏過來,埃及的軍兵想要逃離,都來不及,因此全軍覆沒沉在紅海的海底,「一個也沒有存留」。相對的,以色列人全部都平安走過紅海。這裡就結束了埃及和以色列人之間的關係。
第30至31節,以色列人親眼看見上帝行奇妙的神蹟,這時,他們是更加敬畏上帝,信賴上帝,也同時信賴摩西。
就像詩人所說的,人不能倚靠軍事武力來打贏別人,上帝會拯救敬畏他的人。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