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443期

認識 彼得後書這本書信
關於後書這本書信
雖然在第一章1節寫著:「我-西門‧彼得是耶穌基督的僕人和使徒。我寫信給那些藉著我們的上帝和救主耶穌基督的義、跟我們分享了同樣寶貴信仰的人。」,然後在第17至18節又說:「他從父上帝接受尊貴、榮耀的時候,我們也都在場。那時,至高榮耀的上帝對他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他。』我們親自跟他一起在聖山上,親耳聽見這天上來的聲音。」(另外參考馬可福音九:2-9)而後在第三章1節說「我現在寫給你們的是第二封信」,特別是在這句話,有意在表明這封後書的書信和前書都是出自使徒彼得所寫的。這樣看起來,很明顯可資證明作者就是使徒彼得的身份確實沒錯。但是,因為「前書」與「後書」兩封信在文體有顯著的不同,「前書」是以流利的普通希臘文寫成,而後書則幾乎是以比較接近嚴謹的文言文體寫成,有點像正式的講道篇,也很像希伯來書所用的文體。也因此,這本書的作者一直引起聖經學界的議論。
有人替這個問題作了這樣的解釋,說是因為使徒彼得所用的「代書」不同,才會有「前書」與「後書」之間的差異。但這種說法並不被認同,原因是彼得後書的信息有許多地方與猶大書甚為相近。因此,有另一種看法:彼得後書的資料來自猶大書的作者,也因此,有人認為這兩本書信可能出自同一個人的手筆。但這種說法也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因此,到底彼得後書這本書信的作者是誰,如今仍是許多聖經學者在討論的問題。
寫這本書信的目的和時間
作者寫這本書信有明確的幾個主要目的:
一是教會受到的迫害越來越嚴重,因此,作者寫此書信的目的就是在鼓勵信徒,讓他們知道基督耶穌即將再臨,保持聖潔的生活,才能得到與基督耶穌和好的盼望(參考彼得後書三:14)。
二是當時的教會裡,出現所謂的「假教師」(參考二:1-3、11),他們經常擾亂信徒,有的信徒因而受到影響偏離了信仰。早期教會出現這種「假教師」,他們也是最令使徒保羅頭痛的人物,他們能言善道但所講的並不合乎聖經的教訓。這點也可從使徒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非常不客氣的譴責這些「超等使徒」(參考哥林多後書十一:1-15)。因此,這本書信的作者希望大家要真確地明白聖經的教訓(參考彼得後書一:20-21),才能阻止這些「假教師」在教會中隨意散佈荒謬的言論。
三是作者提醒信徒,要時時刻刻保持「警醒」的心靈,不用經常替上帝數算末日來臨的時間。作者要讓信徒清楚知道:替上帝算時間,在信仰上並不是正確的態度,因為「在主眼中,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參考三:8)
四是希望信徒們在信仰上能夠日日進步,這樣才不會如同俗語所說的「豬洗乾淨了,又回到泥沼裡打滾」(參考二:22),而是會在「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中,以及對他的認識上,繼續長進」(參考三:18)。
寫作的日期必定與作者是誰有關,如果確定是使徒彼得所寫,那應該是在主後第65年左右。因為使徒彼得是在尼祿皇帝焚燒羅馬城嫁禍給基督徒時殉道的。這樣,此本書信應該不會晚於主後65年。但如果不是使徒彼得所寫的,且若是採自猶大書的資料,那就必定在猶大書之後,那就可能在主後65年之後,甚至更晚。
可分成下列幾個段落
一、 序言,第一章1至2節。
二、 被揀選是為了見證基督的榮耀,第一章3至21節。
三、 假教師的言行舉止,第二章。
四、 耶穌基督再臨的日子,第三章。


彼得後書第一至三章
1.第一章:
彼得後書就像前書一樣,都很關心耶穌基督再臨的問題,而這一點正好也是使徒書信中的共同特色,也是本書信最重要的主題內容。早期教會成立之後,使徒們一再教導信徒的就是:耶穌基督即將再臨。因為這個緣故,遇到羅馬政府非常殘酷的迫害也要忍耐到底,因為伸冤的上帝必定會再次藉著耶穌基督再臨,替那些受到迫害的信徒主持公道。
若是要問說彼得後書最特別的地方是甚麼?想應該可以說是這本書信提到了使徒保羅和他的書信(參考三:15-16),作者在替使徒保羅說話,可見在早期教會中,雖然大家都很尊敬使徒保羅,但還是有人會在背後說三道四散布謠言。就像哥林多後書第十至十一章提到使徒保羅很生氣斥責那些在教會中亂講話,或是假扮使徒角色卻專門行欺騙之事實的人。這些人最拿手的事,就是故意將使徒保羅的教導或是所寫的書信給予曲解。因此,彼得後書的作者要大家注意這件事,以免受到影響。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早期教會並不是大家都很和諧,雖然都是同樣信耶穌基督,但每個人都對信仰的認知有差距,特別是在外邦地區的教會,因為並不像耶路撒冷教會信徒都是猶太人,他們有舊約聖經可讀,且有人教導聖經的信息,然後加上當時流傳在教會中的各種書信、資料,在信仰上有個很好的共通點,或是有個明確的聖經範本可依循使用。因為是外邦人地區,所以根本就沒有舊約聖經可用,唯有的就是當時流傳在教會中的有關耶穌基督之資料(參考路加福音一:1-4),頂多加上使徒們、尤其是使徒保羅的書信可讀而已。因此,會發生信仰上的問題,或是大家彼此之間互相猜忌等等,都是可以理解的事。
但是,要怎樣成為一間有見證福音能力的教會?在政治迫害的環境中,大家怎樣才能夠堅守對耶穌基督的信心?這才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使徒們的書信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寫出來,主要目的就是要鼓勵信徒們,不要放棄對耶穌基督再臨的盼望,以及對信靠耶穌基督就能享有上帝特別救恩要有絕對的信心,這才是所有的書信中最重要的信息。
作者在這章呼籲所有的信徒,必須在信仰生活上有所節制,發揮信仰的美德,好作為耶穌基督福音的見證者,而這種見證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手足之愛」做起。作者告訴所有信徒,能夠參與見證耶穌基督拯救的信息,是生命中最大的榮耀,一定要好好珍惜。
第1至2節,當時書寫信柬的方式,就是先自我介紹。這裡作者用「西門‧彼得」這個詞,和彼得前書第一章一節用「我彼得」就很不一樣,這也是為甚麼有不少聖經學者持一種看法,認為這本書信很可能不是耶穌基督的門徒彼得所寫的,或是說彼得後書和前書的作者並不同。再者,前書只用「彼得」,在後書就用「西門‧彼得」且另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在前書用「耶穌基督的使徒」,在後書則是多加上了「僕人」這個詞。
作者在這裡自稱是「耶穌基督的僕人」,這「僕人」一詞在希臘文的意思就是指「奴隸」,是身份很低賤,隨時可以被主人當作財物賣掉的人。這也是使徒保羅最喜歡用的方式(參考羅馬書一:1,腓立比書一:1)。會有「僕人」這樣的用法,是因為基督徒很清楚知道自己就是個有罪的人,但因為有耶穌基督的救恩,因此知道自己能夠得到永恆的生命,乃是因為耶穌基督拯救的愛的緣故,也因此之故,基督徒寧願認為自己就是福音的「僕人」,也就是說:只要是為了福音的緣故,自己願意毫無條件地被差遣。
再者,後書指出受信的對象,只說是寫給「同樣寶貴信仰的人」。這已說出了後書的受信對象比較廣泛,只要是信耶穌為基督的人都是他關心的對象。作者也在這裡說藉著上帝的和救主耶穌基督的「義」而一起分享這本書信。
這裡所說的「義」,指的就是上帝的救恩,這救恩是透過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救贖來進行並完成。
羅馬時代寫書信的規格,就是寫信的人自我介紹之後,再來就是祝福的話語。作者在這裡用了一個重要的詞「認識」,這個字在彼得後書中出現多次,除了這裡出現之外,也出在第一章3節、8節、第二章20節。「認識」這個字是由兩個希臘文併在一起;前面一個字是「epi」,指的完整、齊備之意。後者「gnosis」,這個字的意思是指知識。將這兩個字合併起來看,這個「認識」的希臘文「epignosis」,意思就是有完全的認識,非常清楚的明白。
這裡作者說要「認識上帝和我們的主耶穌」,意思就是上帝和耶穌都是救主。通常猶太人只稱上帝為「救主」,這裡作者將「救主」這個尊稱用在耶穌基督身上,表明的就是上帝和耶穌基督同樣是救主,這一個信仰觀念在這本書信中共計出現五次,除了第1至2節外,另外出現在第一章11節、第二章20節、第三章18節等。這樣的認識對早期教會的信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告白,原因就是早期教會出現一種風潮,就是講究完全的理性的「重智派」(Gnosticim)人士。這派的人甚至認為耶穌基督並不是真正的人,他在世界上是一個「幻影」。他沒有死,當然更不談上復活。這派的人一再強調一切都以「知識」為準,在「知識」上無法接受的,就是錯誤的。
彼得後書的作者就在第6節特別提醒大家,要知道「知識加上節制」,因為若沒有這樣,很容易使一個人因為擁有豐富的知識而驕傲。因此,有些聖經學者認為彼得後書有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要真正「認識耶穌就是救主」。
第3節,作者在這裡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認知:上帝賜給所有信靠耶穌基督為主的人之恩典,就是知道怎樣過「敬虔生活」。所謂「敬虔」,指的就是敬畏上帝。知道怎樣尊崇上帝為生命的主,知道在敬拜中以真實的心回應上帝的救恩,這就是這裡所說的「敬虔」之意。
分享上帝的「榮耀」和「善德」,這是指上帝完美的本質。作者會這樣強調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就是要有敬虔的生活態度才能分享到上帝這種完全的美德。
第4節,這節說出上帝賞賜給人「最大和最寶貴的恩賜」,就是可以避開這「世上那毀滅性的慾望,而分享上帝的神性」,這表示在人的生命裡有「真理的靈」同在(參考約翰福音十四:16-17)。這樣,可以幫助人阻擋來自各種誘惑、敗壞的力量,而成為上帝聖潔的子民。
第5至7節,作者在這三節經文連續提出七個信仰上應該要學習的功課,而這些功課都建構在信心的基礎。就是堅認耶穌基督為生命的主。然後接連有七個功課:
一是「信心上加上美德」。所謂「美德」,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指「美好」。就像田地很肥沃,會讓撒下去的種子長出美好的果實一樣。二是指勇氣。真正的信心,是從勇氣表現出來。
二是「美德加上知識」。這是指在生活中經驗累積下來的常識,不是毫無經驗的表現。這樣可以明白一個人若真的有勇氣,就要將之配合在生活經驗上。否則就會變成有勇無謀,這樣的人就會成為愚蠢者。
三是「知識加上節制」。這裡節制的意思也可以解釋成「自主」,是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之意。一個真正有生活經驗的人,他會知道怎樣要求自己,更會知道怎樣自我約束。因此,「節制」也是基督徒實踐倫理生活最重要的基礎。
四是「節制加上忍耐」。這裡的「忍耐」是在極為困境中看到盼望而產生的力量。因為有將來的希望,因此對眼前所遇到的困難都用極大容忍之毅力給承受下來。
五是「忍耐加上敬虔」。這「敬虔」是指真誠的心靈。意思就是在極為痛苦的困境中,仍然沒有改變真實敬拜上帝的心意。
六是「敬虔加上手足之愛」。這裡的「愛」字在希臘文是「philadelphia」,意思是親情的愛。對親朋好友,要用真實的愛相扶持。
七是「手足之愛加上博愛」。注意這裡所說的「博愛」,希臘文是用「agape」。意思就是在愛親朋好友之時,要學習用耶穌基督那沒有私心的愛,是真實的、犧牲的愛。
第8至9節,這兩節是相對的句型;在第8節說到肯定的層面,而第9節則是否定的意思。這兩節就是在針對前述七種信仰品德的有與無作一個評價。作者說一個信耶穌基督的人有了上述這些信仰上的美德之後,就會想要「更積極、更有效」地表現出對耶穌基督的「認識」。換句話說,真實的基督徒,不會只停留在腦袋的思考狀態,而是會積極尋求見證福音的機會。相對的,若是沒有這種內涵的人,就不會有這樣的積極、有效的動作和毅力表現出來。好像看不見生命亮光的人,不知道存活著的意義,很自然的,這種人並不知道上帝的恩典。
作者在這裡提出一個重要的認識,就是有了上述這些信仰品德的人,就可以預防墮落的發生。因為他會清楚知道自己就是在耶穌基督的恩典裡受到上帝揀選,而這揀選為的就是要進入永恆的生命裡。
第10至11節,作者勸勉所有基督徒應該「更加努力,使上帝的呼召和揀選」成為「永久的經驗」,這種經驗就是上述七種的美德,這樣,就不會因為這世代的敗壞而跟著敗壞了。這樣,就會突顯出基督徒就是被上帝所揀選出來的福音僕人。而這樣的信徒才能享有特殊的「權利」得以進入「主和耶穌基督永恆的國度裡」,這裡的永恆國度,就是指永恆的生命。
第12至15節,作者說自己會盡責任在督責、提醒的工作上。這樣就像在前書第五章1至4節所提起的一個好牧者的責任,就是要終生完成這項督責的工作,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但卻要在生命結束之前,克盡職責完成這項受託的使命。作者有感覺到自己所剩下的日子不多的樣子,因此,他的心願就是要持續不停完成應該做的事,就是督責信徒們堅守信心,並且有前述所說的信仰品德。
這種預感自己所剩下的日子不多的情景也發生在使徒保羅的身上,他就這樣說:「至於我,我犧牲自己的時候到了;現在就是我離開人世的時刻。」(提摩太後書四:6)因為有這樣的預感,因此,他在寫給提摩太的書信中所說的:「要傳福音,不管時機理想不理想都要傳,用最大的耐心勸勉,督責,鼓勵,教導。」(提摩太後書四:2)不管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就是要將福音傳揚出去。同樣的,這本書信的作者也是存著這樣的態度,他要盡生命的力量,完成應該做的事,絕不推託、懶惰。
第16至18節,這段經文讀起來感到相當熟悉,也因為這段經文,讓許多聖經學者認為這本書信就是耶穌基督的門徒彼得親自寫的。因為這裡至少提到兩件重要的事,並且這兩件事都是彼得親身的經驗,因此,他在第16節特別強調說這些事都是他和其他門徒們「親眼看見的」,並不是捏造出來的。這兩件事就是:
一是耶穌基督升天前的景象,並且也聽到兩個天使親自傳出應許的聲音說:「加利利人哪,為甚麼站在這裡望著天空呢?這位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看見他怎樣升天,他也要怎樣回來。」那時使徒彼得和其他門徒們都親自在場,因此,第16節說這是門徒們親眼看見的見證(參考使徒行傳一:6-11)。
二是第17至18節是使徒彼得生命中最特別的經歷,就是在他和門徒約翰、雅各等三人,被耶穌基督邀請陪同到一座山上去祈禱,在那地方突然看到耶穌基督變了形像,在耶穌基督的身邊有摩西和以利亞出現。就在他們驚慌所看見的異象時,那時突然有一朵雲彩出現籠罩了他們,且從雲裡有聲音出現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你們要聽從他!」(參考馬可福音九:2-8)
親眼看見,這是非常重要的見證,並不是道聽途說,也不是假造欺騙的行為。就像路加在寫福音書時特別強調,他是把所有關於耶穌基督的報導都「從頭仔細查考過了」一樣(參考路加福音一:2-4)。從開始就親眼看見這些事」,然後將「親眼看見」的事傳佈出去,這就是傳福音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19節,先知的信息就「像一盞燈照耀在黑暗的地方,直到天亮」,因此,必須要要好好珍惜。這裡並沒有特別指出是哪一位先知,因此可說是指著全部舊約聖經的先知文獻。再者,先知的預言中都含有終末的思想,這種終末的思想主要在說明上帝的審判必定會來臨,同時也帶來祂的拯救。而耶穌基督就是上帝表達祂拯救的愛的記號。因此,從舊約到現在,先知的話就像一盞拯救亮光的燈,一直照耀陷於苦難中的人們,讓人看到之後可以燃起生命的亮光。
第20至21節,這裡指出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在早期教會中經常出現假先知,這些假先知會傳講錯誤的信息,誤導信徒進入錯誤的信仰認知中。這也就是在第二章1開始,作者接著就談到有關假先知的問題。其實,這種情形在每個時代都一再發生,若是看先知耶利米的文獻就會發現,在他的時代中,一再出現假先知傳講錯誤的信息(參考耶利米書十四:14-16、廿三:16-22)。先知以西結的時代也出現假先知傳講不正確的信息(參考以西結書十三:3-9)。同樣的,會用神蹟奇事來迷惑人的,在早期的教會就曾一再發生過(參考馬太福音七:21-23),而在使徒保羅的時代也出現「超等使徒」(參考哥林多後書十一:5、十二:11)。因此,當彼得後書的作者在提醒大家要注意聖經的預言不可以胡亂解釋時,這對每個時代的信徒都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功課。
誠實的心來閱讀聖經、解釋聖經,這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功課,對傳道者來說,更是一項最基本的傳道倫理。因為聖經並不能為了滿足人的私心的需要來解釋,而是要忠實於聖經的教導,正確地解釋聖經,這才是最重要的責任。使徒保羅就這樣說:「全部聖經是受上帝靈感而寫的,對於教導真理,指責謬誤,糾正過錯,指示人生正路,都有益處。」(提摩太後書三:16)因此,正確明白聖經的信息,就是在建構一個健康的信仰生命,這也是我們在解釋聖經、傳遞聖經信息時,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2.第二章:
從這章就會發現早期教會已經有很多問題發生,在這章提到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在教會信仰團契裡面出現了「假先知」。作者在這章中很嚴厲地批判這些假冒先知之名,行敗壞之實的人,認為上帝一定會嚴厲懲罰這種人。
使徒保羅不僅在哥林多前書他用這樣嚴厲的語句斥責那些壞了教會規矩的人,也在哥林多後書痛批那些假借「使徒」名義而專門在教會裡行欺騙的人,他戲稱那些人為「超等使徒」(參考哥林多後書十一:5、十二:11)。在他寫給加拉太教會的書信中也提到有人跟隨在他背後,由於所傳講的信息內容並不是關於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使徒保羅很生氣地譴責該教會怎會去「隨從另一種福音!其實,並沒有另一種福音」。他甚至說若有「任何一個人」向他們「宣傳另一種福音」,跟以前他所傳給他們的不同,他說這種人都「應受詛咒」參考加拉太書一:6-9)。從這些可以很快就發現在早期教會內部確實存在著不少問題,不僅是有信仰生活上的偏差,且在信仰內涵上也與使徒保羅所傳講的信息相差甚遠。
在使徒保羅的觀點中非常明確地表示:福音就是耶穌基督,因此,只有傳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恩才算。而這十字架上的救恩,就是耶穌基督以他死在十字架上表現出來的(參考哥林多前書二:2)。他甚至很清楚地表明:如果耶穌基督沒有真正的死和復活,則基督徒將是這個世上最可憐的人,因為這表示基督徒的生命是只有在今生有盼望,沒有未來復活的期盼可言(參考哥林多前書十五:16-19)。他很明確地說,基督徒就是與耶穌基督同死,也將因此與耶穌基督同復活,這就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參考羅馬書六:5、8)。
這樣看來,早期教會確實有人假藉基督的名義行欺騙的勾當,結果使耶穌基督的名聲嚴重受損,這也是作者提醒所有信徒要特別注意的事。
第1節,這節提到「從前有假先知在以色列民間出現」,這和先知耶利米時代的景況相同。他曾一再提醒以色列人民,不要聽這些假先知所傳講的話,否則上帝的忿怒連那些聽假先知傳講的人也會受累遭懲罰(參考耶利米書十四:14-16)。現在作者在這裡提到「有假教師」在早期教會中出現,這些是「偷偷地輸入毀滅性的異端」,這裡的「異端」指的就是「不承認救贖他們的主宰」,就是耶穌基督是救贖主。
第2至3節,作者在這兩節指出「假教師」就是故意傳錯誤的信息,但卻還是有人喜歡聽從這種人,跟從他們過「邪蕩的行為」。
這裡所謂的「邪蕩」,指的是沒有約束自己,要怎樣就怎樣。而這些行為通常都是令人看起來就會感到厭惡、羞恥的。如果以今天的人來看,就是嫖淫、喝賭等行徑,更嚴重的是他們並沒有為這種羞恥的行為而有所收斂,而是公開行之,表面上看起來說是在耶穌基督裡已經自由了,其實,是把自由用來滿足自己的私慾。這裡清楚指出這些「假教師」就是會撒謊、欺騙,為的就是要「滿足自己的貪婪」,還會用「捏造的故事」進行「搾取」信徒的錢財、物品。作者特別強調說上帝一定會對付這樣的人,是「自古以來」都一樣,會用很嚴厲的審判伺候他們,使他們「逃不了毀滅」的懲罰。
第4節,這裡「上帝並沒有寬容犯罪的天使」,聖經中最早提到天使墮落的記事,就是在創世記第六章2節提到有關天上的天使,因為看見地上的美女,就隨著自己的意思娶她們為妻,結果上帝生氣了,並且因此縮短了人的生命年日。即使是天使犯罪,也會被懲罰,甚至會將他們「丟進地獄」去「等候審判」。
第5節,這節很清楚是跟創世記第六至九章有關洪水氾濫,以及挪亞一家人得以被上帝拯救的記事有關。作者在這裡指出除了挪亞一家八口外,當時的人幾乎全部都是「心目中沒有上帝的人」。創世記作者在描述大水之前的情形是這樣的:「上主看見人類個個邪惡,始終心懷惡念。」(創世記六:5)然後說:「挪亞沒有缺點,是當代惟一的好人;他跟上帝有密切的交往。其餘的人在上帝眼中都是邪惡的;地上處處有兇暴。」(創世記六:10-11)從創世記作者描述挪亞「跟上帝有密切交往」,到彼得後書的作者說當代人「心目中沒有上帝」,可說是極大的對照。聖經作者提供一個重要的信仰認知:與上帝有密切關係,就是獲救的第一步。因為這樣的人知道怎樣遵守上帝的教訓,不會過「邪蕩」的生活。
第6至8節,這三節是有關創世記第十八至十九章記載所多瑪和蛾摩拉兩個城被上帝毀滅的背景。如果注意創世記的作者寫法:「當上帝毀滅平原二城時,他記念亞伯拉罕,所以准許羅得逃命。」(創世記十九:29)換句話說,若不是因為亞伯拉罕和上帝之間有密切關係,羅得想要從毀滅的所多瑪城中獲救也難。因此,羅得的獲救,其實並不是因為他是「好人」,也不是他「住在壞人當中,天天看見,天天聽見那些邪惡的事,心裡非常痛苦」,我們不清楚他是否會為了所多瑪城犯罪的情形「大大憂傷」,但很清楚的事他會獲救是因為上帝記念亞伯拉罕的緣故。
第9至10節a句,這兩節可說是作者想要告訴當時的基督徒的話,就是上帝對於跟祂有密切關係的信徒,絕對會伸手拯救,特別是在審判與毀滅的時刻來臨時,上帝一定會把好人與壞人分別清楚。值得注意的就是在這裡作者特別提到,上帝會針對「那些放縱肉體情慾、藐視上帝權威的人」,進行嚴厲的懲罰。這讓我們看到聖經有一個明顯的思路:在肉體上放蕩的人,跟心目中沒有上帝的態度是有密切關係的。
在福音書中記載耶穌基督所傳講上帝國比喻中,都會提到終末審判時,就是這樣將「好」與「壞」分別非常清楚。例如馬太福音第十三章耶穌基督提到在審判來臨時,上帝會將「稗子和麥子」分別清楚,在收割時將稗子割起來燒,將麥子收藏起來存放;撒網在湖裡,將好的「放在桶裡,壞的扔掉」;在馬太福音第廿五章31至46節中,特別記載那些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和沒有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在審判來臨時就是有絕對性的差別結果。
第10節b句至11節,這裡很清楚地指出這些「假教師膽大妄為」的囂張態度,他們「不但不尊敬天上的尊榮者」,反而是「羞辱」,這些尊榮者指的就是天使之意。這意思很清楚,他們不再怕上帝,表示他們心中根本就沒有上帝,甚至還自己扮演上帝角色才會如此囂張。作者在這裡將這些囂張至極的「假教師」比喻為如同魔鬼一般的惡劣。這也是「假教師」的第一個惡狀。
第12至13節,這裡提出假教師的第二個惡狀,就是他們的生性如同「野獸」一樣。這裡所說的「野獸」,是指「沒有靈性」的意思,這種人也是「沒有理性」可言的。在這兩節經文中,作者提到幾個現象作代表,包括喜愛「屠殺」無辜、「製造苦難」、「毀謗自己所不了解的事」,也會利用飯局行詭詐的事。
第14節,這裡清楚提到「假教師」除了犯淫亂的罪之外,也已經「習慣於貪婪」,很會欺騙信徒的錢財。使徒保羅說「貪財是萬惡的根源」(參考提摩太前書六:10),如果傳道者對錢財那樣貪婪,絕對無法告訴信徒上帝才是生命的倚靠。
第15至16節,這兩節是引用民數記第廿二至廿五章,有關先知巴蘭的故事。先知巴蘭並沒有遵行先知的角色,反而接受摩押王巴勒的賄賂,要去詛咒以色列人民。上帝當然不高興巴蘭這樣的行為,就透過巴蘭所騎的那隻驢子來阻止巴蘭這種錯誤的行為。接受賄賂去做不該做的事,這是上帝所厭惡的行為,而巴蘭是上帝的僕人,竟然也接受賄賂要去做違背上帝旨意的事,這真是非常要不得的行徑。這種為錢財而背棄上帝的例子很多。難怪耶穌基督在教導門徒時,會很清楚地提醒他們必須很清楚,在上帝和錢財之間作個明確的選擇,人不可能想要擁著上帝,又要抱著錢財(參考馬太福音六:24)。作者要提醒一點:如果在信仰團契中當教師的人都會對錢財有那樣高的興趣,就已經不適合當教師了。
第17節,指出「假教師」提供給人的,就像是「乾涸的泉源」,也像「吹散的雲霧」,意思就是表面上看起來很美,事實卻剛好相反。這已經在暗示一件事:「假教師」用欺騙的話告訴信徒,結果會使聽信的人心靈枯竭。但作者也清楚指出進行這樣虛偽行為的「假教師」,必定會遭遇到上帝嚴厲的懲罰,因為上帝會把「黑暗的深淵」留給這樣的「假教師」。
  所謂「黑暗的深淵」,指的就是地獄,沒有生命希望之處。猶大書的作者說,這種人將會被「永遠」留在該處(參考猶大書第13節)。這應該可以作為「假教師」最好的警惕。
  第18至19節,這裡提到「假教師」就是很會引誘那些初信徒,而且都會偏好在肉體的情慾上,理由是他們會傳講說「自由」,且用當時社會最流行的「重智派」者所說的,肉體只是暫時的,沒有「靈性」的,就像一個玩具般,可以好好玩它,因為這是基督徒在耶穌基督裡的自由。但這樣的說法卻是極大的錯誤,因為人的生命是包括了肉體和靈魂。不能將這二者分開看待。使徒保羅說身體就是「上帝的殿」,有上帝的靈住在我們的身體裡面。因此,如果我們隨便放縱身體滿足肉慾,必定會惹起上帝生氣而帶來毀滅(參考哥林多前書三:16-17)。
  作者強調一個人若是貪圖肉慾的滿足,結果就是成為淫亂的奴隸,就像一個人貪圖錢財,其結果就成為錢財的奴隸一樣。台語有個形容人貪愛錢財的名詞,就是說這個人是「錢奴才」,而當說一個人很淫蕩時,就說這個人是「色鬼」,意思就是如同好色的惡魔一樣,已經失去了人性應該有的尊嚴。
  第20節,這節到第22節是這章經文的一個總結,要告訴所有的讀者:時時刻刻保持清靜的心靈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功課。作者提出一個明確的教導:當一個人信了耶穌基督之後,卻還不知道在信仰上有進步,反而落入了「假教師」的圈套中墮落了,這樣的人在信仰的問題會比原先還沒有信以前更多。第20節這裡所提到的「認識」,在第一章2節、3節、8節已經提過,意思就是「真正的認識」。這樣就更清楚作者的意思,就是既然有了明確、真實的「認識」,卻又去跟隨那些「假教師」,且參與欺騙的勾當,那就更不可原諒了。
  第21節,「正義的道路」,這是指上帝的教導。這種教導很清楚指出對上帝要絕對忠實,而這種忠實和生活、工作是連結不能分開的。
  第22節,這節是引用箴言第廿六章11節所寫的:「愚蠢人一再做愚蠢事,就如狗回頭吃牠所吐出的東西。」這句話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因為吐出來的是很髒的、不好的,如果又去吃它,表示情形只會更糟而已。
  很清楚地,作者在上述這三節想要表明一點:信了耶穌基督的人,應該學習到的是真實、潔淨的心靈。如果信耶穌基督之後還會再去做那些污穢的勾當,那不僅沒有潔淨心靈,反而是更污穢,只會為生命帶來更惡劣的結果而已,倒不如不要信還要好些。
3.第三章:
  在前面已經有提起過,彼得後書有一個重要的中心思想:基督再臨。其實,也可以這樣說,深信基督再臨就是早期教會最重要的信仰中心。但要注意,只要是談到有關基督再臨,必然會談到有關末日審判的事,這是一體的兩面。而為了要準備基督再臨,使徒的書信中都會要求信徒們必須要準備好迎接這即將來臨的日子,這不但是個大好的日子,且也是個重要的審判時刻,大家要準備好來迎接這日子的來臨。以免因為不謹慎而在審判的時候,受到嚴厲的懲罰。這種觀念在使徒的書信中俯拾就有。
自古以來這種關於終末審判的日子經常被提起,但大家都很希望知道那時候是在甚麼時間來臨。因此,替上帝數算時間的例子越來越多,直到現今還是有很多人沒有改變這種信仰思維。甚至在世界各地常出現有人會假傳上帝的話語說:「某年某月某日就是世界末日。上帝要毀滅全世界。」。但聖經一再提醒上帝的日子並不是用人的智慧、知識可以數算出來的。包括耶穌基督在內都告訴我們說:「至於那要臨到的日子和時間,沒有人知道;天上的天使不知道,兒子也不知道,只有父親知道。你們要留心,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時刻甚麼時候臨到。」(馬可福音十三:32-33)耶穌基督提醒跟隨的民眾重要的不是算時間,而是「警醒」,預備好迎接上帝審判的來臨遠比數算上帝審判的時間更重要。
彼得後書作者在這第三章談及主應許再來的日子會像小偷一樣,在人不知不覺之中來到。因此,必須要用心準備迎接那日子的來臨才是正途。
第1節,這裡一開始就說所寫的是「第二封信」,這是否說還有另外一封,或是前書就是第一封,而後書則是第二封?語意並不清楚,不過一般學者認為這是指彼得後書說的。
作者提到「在兩封信裡面」都是在「激發」信徒要有「純潔的思想」。這裡所謂的「純潔」,意思就是「誠實」。在信仰團契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誠實。耶穌基督在山上寶訓中這樣教導說:「心地純潔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要看見上帝!」(馬太福音五:8)作者在這裡要特別提到「純潔的思想」這問題,是因為早期教會已經出現有專門在欺騙的人進入教會信仰團契中,這些人專事斂財、欺騙的勾當。
第2節,作者提醒讀者古代先知的話,和耶穌基督藉著門徒所傳下來的教訓。作者這樣提醒有很大的用意,他要告訴讀者們,舊約時代的先知就是在預言新約耶穌基督降臨的大好消息。
再者,先知的預言必定和新約時代的拯救信息有密切關係。這樣,可看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舊約和新約是相關連的,不是分開的。會有這樣的提醒,很可能是因為早期教會認為耶穌基督的時代已經來臨的,舊約時代都過去了,也不重要了。但如果沒有對舊約聖經有所了解,就很難了解耶穌基督為甚麼要到世上來的信息。而若是只停留在舊約的聖經,就無法明白耶穌基督到世界上來的意義。不能將新約和舊約分開,這是彼得後書的作者在這裡所要告訴讀者的重要認識。
第3至4節,這兩節可看到早期教會遇到的問題,就是在信仰上經常被質疑和作為譏笑的藉口,那就是有些人為了要打擊基督徒,故意找些問題來詢問說:你們不是說耶穌基督要「再來嗎」?「他在哪裡呢」?你們的「祖先都死了」,可是一切都「跟創世之初一樣」,不是嗎?類似這樣的問題連串發出,使得許多基督徒卻也因此而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因為這樣,使得那些想要作姦犯科的人更顯明出他們不法的形像。於是這些人就開始找出許多譏諷的話語來譏笑基督徒,說耶穌基督哪有要再來?有些人都等到來不及而死去了,耶穌基督豈不是都還沒有來?趁著可以快樂、享受的時候,就要把握機會吧。看,這個世界豈不都是一樣?過去到現在都一樣,沒有甚麼改變。類似這樣的話一再挑戰著基督徒。
第5至7節,從第5節開始直到第9節,作者在回答這些對耶穌基督再臨所提出的各種懷疑。因為有關耶穌基督即將再臨的說法甚囂塵上,因此,大家都在期盼能看到耶穌基督再臨、世界末日也跟隨著來到,所有信耶穌基督的人都將被提到天上去跟復活的耶穌基督相會合(參考帖撒羅尼迦前書四:15-18),而且所有因為信而死去的人也都將從墳墓中復活起來(參考馬太福音廿七:51-53)。但為了要迎接復活的耶穌基督再臨,所有的基督徒都必須潔身自愛,以免耶穌基督再臨時,復活的恩典落空了。因此,幾乎所有敬虔的基督徒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上都顯出非常謹慎,也頗知道謹守規律的生活準則。
作者引用創世記第一章的背景,上帝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為甚麼有人「故意不理會」這件事呢?原因就是這些反對創世記記載的人,總是說那是一種「傳說」,或是說這是「自然」。而這句「地是從水和藉著水而形成的」,是引用創世記第一章6節的記載。換句話說,「故意不理會」上帝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的人,說穿了就是不相信聖經所記載的,而這樣的人滲透在教會團契中,主要目的就是要人離棄上帝、不要相信聖經的話語。
「舊的世界也是由水,就是洪水所消滅的」,這是用創世記第六至九章有關挪亞和大水氾濫淹沒世界的記事,這段記事主要並不是在說全部都毀滅了,而是在說一個犯罪嚴重的世代,只會讓上帝的傷心並為人帶來毀滅。
「現在的天和地也同樣是憑著上帝的話保留下來的」,這句話說出上帝確實是憐憫、慈悲的上帝,祂是用大水淹沒了原先創造的世界,但卻也因為祂的慈悲、憐憫,而原本要毀滅一切受造之物也得以藉著挪亞而保存下來,然後又應許說:「我應許你們:所有的生物絕不再被洪水消滅,不再有洪水毀滅大地。」(創世記九:11)但這並不表示上帝不再懲罰犯罪的人類世界,而是給人有悔改的機會,因此,用「火」來處理犯罪的世界。「火」,這含有去雜質的意思。換句話說,要把那些雜七雜八的、沒有規律的部分除去,留下美好的、有規矩的。這跟「大水」有點差異;「水」,帶來的是全部毀滅,而「火」則是留下更好、純潔的,並且可以使不好可以變好,並可保留純潔的免受連累遭殃。
第8節,這節可參考詩篇第九十篇4節。作者引用詩人這樣的詩歌,並且用「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這種相對句型所要表示的,就是沒有確定的時間表,也就是說,人無法數算上帝的時間,因為在人看來好長的時間,在上帝眼中卻是很短暫;而在人看來是很短暫的時間,在上帝的作為中可以成為千年之久。換句話說,時間是屬於上帝的,祂可以隨著旨意運用。
第9節,這節可說是這本書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話:上帝不願意有一個人沉淪,祂要的是人人悔改。先知以西結這樣說上帝「不願意任何人死亡」,只要人能改過,就「能存活」(參考以西結書十八:32、三十三:11)。整本聖經給我們一個最基本的認識:只有悔改,才可能改變上帝忿怒的懲罰計畫。
第10至12節,由於有基督徒在等待耶穌基督再臨、世界末日和上帝的審判來到等日子和現象尚且未出現,就已經去世了,因而引起不信的人譏諷、嘲笑,也因此使不少信徒產生信心上的懷疑。作者除了在前面談人無法計算上帝的時間外,也在這裡進一步提到上帝的行動總是在人不知不覺之中突然來臨。在福音書中記載耶穌基督多次提起這樣的教訓(參考馬太福音廿四:42-44,馬可福音十三:35-37,路加福音十二:35-38)。使徒保羅也說到主再來的日子,就像小偷在夜裡忽然來到一樣(參考帖撒羅尼迦前書五:2)。
從上述這些經文可看到「要警醒」,這才是等候耶穌基督再臨應該有的重要態度,而不是一再在數算、尋找異象出現。一個真正準備好潔淨的心靈等候耶穌基督再臨的人,他會很清楚知道耶穌基督再臨的事隨時會發生,甚至會發生在我們家裡、身邊,也可能會在我們面前出現。
作者也提醒信徒們知道要過聖潔、虔誠的生活。作者說要「加速」末日的早日來到,但因為上帝慈悲、憐憫,知道信徒們尚且還沒有準備好,因而延遲了耶穌基督再臨的日子,因為那日子也是審判的時刻,上帝疼愛祂揀選的子民,愛護跟隨耶穌基督的信徒。因此,若是所有信徒都準備好了,那日子也就隨即會來到。
第13節,這是甚為熟悉的一個景象--「新天新地」的來臨。作者說,在耶穌基督來臨的時刻一到,也是一個嶄新的創造重新開始。啟示錄的作者說那時也是上帝重新創造整個宇宙萬物的時刻,天地一切都會改變,以前有的,現在不會再出現,那使人害怕、會危害生命的「海」也不見了(參考啟示錄廿一:1),相對的,在新天新地出現後,充滿著上帝的慈愛與憐憫。
第14節,作者再次強調過「聖潔」、「無可指責」生活的重要性,因為這樣才能與上帝和好。這「和好」一詞也是使徒保羅整個中心思想。在羅馬書中,使徒保羅共有十三次說明與上帝「和好」的重要性(參考羅馬書一:17、三:21、22、24、26、28、30、四:5、25、五:9、10、11、17)。
第15至16節,作者特別提到使徒保羅的書信,認為他的書信就是一再強調這種「聖潔生活」的重要性,在使徒保羅的書信中,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強調基督徒的社會生活必須見證出信仰的內涵。也就是說,信仰並不是停留在思想的層面而已,而是必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顯現出來才有意義。因此,在使徒保羅的書信中都會有一段篇幅寫著基督徒的社會生活方面應該要注意的事。
作者在這裡並沒有詳細說出到底使徒保羅的哪些書信內容被曲解了,但可以舉出幾個例子;其一,使徒保羅強調在耶穌基督裡,基督徒的生命是自由的,因為耶穌基督的救恩,使信靠他的人都因此從罪帶來的死亡中獲得釋放。罪越重的人,領受上帝的恩典也就越多(參考羅馬書五:20-21)。有人就因為這樣的觀點,繼續過罪惡的生活,好讓上帝的恩典更豐富些,這是非常錯誤的解釋。
其二,當使徒保羅在強調一個基督徒的生命是自由之時,這並不是說可以放縱、隨便,相反的,是要有更嚴謹的態度,顯示出基督徒的自律生活。這也是他強調的:「我們有自由做任何事,然而,並不是每一件事都會幫助人。」(哥林多前書十:23)而且也不是每一件可自由去做的事,都是有「益處」的。
其三,從雅各書之所以會寫出來,其中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有人把使徒保羅所強調的只要「口裡宣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使他從死裡復活,你就會得救」(羅馬書十:9)這樣的見解,當作一種口頭禪,卻不想在社會生活、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見證出上帝的救恩。因此,雅各書的作者做了個努力,要讓大家知道必須有確切的行動來證明信仰的力量,這樣的信仰才是真實的。
作者在這裡強調說,這些故意曲解使徒保羅書信意思的人,一定會自取滅亡,因為使徒保羅就是在見證耶穌基督福音,若是有人故意曲解福音的信息,就是在阻礙福音的廣傳,這樣的人一定會被上帝所嚴懲而滅亡。
第17節,就像在前面已經提過的,有人總是會在教會內部散播許多不實的話語,或是假扮「教師」的角色,專行欺騙的勾當。因此,他呼籲信徒們應該要清楚狀況,不要被那些荒謬的言論引入歧途。這也可看到使徒書信中共有的特點,就是有提醒、勸告,這都是在表明盡他們作為使徒(或是教師)的責任。
第18節,要在信仰上長進,這也是在前一講已經提過的,信仰必須日日進步,否則很容易被一些光怪陸離的邪門言論欺騙。注意這裡所用的「長進」之動詞,是用現在進行式,也就是不斷地進步,不是過去的,而是現在的,且是持續在進步中。只有這樣,才能將「榮耀歸於」這位慈悲拯救的生命之主。
認識 俄巴底亞書這本小先知書
作者俄巴底亞
  作者俄巴底亞,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的僕人」,或是「服事耶和華的人」。這個名字在舊約聖經中時常出現,例如:列王紀上第十八章3至16節;歷代志上第三章21節、第七章3節、第八章38節、第九章16節、第十二章9節;歷代志下第十七章7節、第三十四章12節;以斯拉記第八章10節;尼希米記第十章5節、第十二章25節等等。雖然都是同名(中文有時譯成「俄巴底」、「俄巴底雅」或「俄巴底亞」,其實都是同一個字),但卻和這位名叫俄巴底亞的先知沒有關係,可是也無法從聖經其他地方找到有關於這位先知的生平事蹟,連他的父親是誰也沒有資料。
寫作的年代看法不同
這本經書是舊約聖經中篇幅最短的一本,只有短短的21節而已。更特別的,它是以詩歌的形式寫成。如果從第11至14節內容來看,它是在主前586年南國猶大首都耶路撒冷被毀滅的時候寫成的。若是這樣的看法成立,那麼,先知俄巴底亞可能和耶利米是同一個時代的先知,特別是從耶利米書第四十九章7至22節論及有關以東的罪行時,和先知俄巴底亞的論調非常接近。因此,也有人認為他們兩人之間有某種程度的關連,要不然就是他們同時引用了當時普遍流傳的口述資料。
但也有聖經學者持不同的看法,認為先知俄巴底亞所處的年代應該更早,也就是主前第九世紀時代的先知。持這種觀點的說法,是以列王紀下第八章的20至22節的資料為底討論,當時猶大王約蘭的時代,也就是主前853至841年,非利士人與阿拉伯人聯合侵犯耶路撒冷,那時以東「背叛了猶大,成為獨立的國家」。如果是在這個時代,則先知俄巴底亞就和先知以利沙屬同一個時期。
另有第三種看法,就是從俄巴底亞書第19至21節經文內容來看,那是返鄉之後,表明以色列人民對以東人的仇恨並沒有消除。若此,則此書的完成應該是晚於主前第六世紀。
從以上不同時期的觀點論調,可看出這本經書跨越的時代相當長,從主前第八世紀到主前第五世紀,而這也就是本書的三個段落時代:
一是第1至9節,這段經文是預言以東將會受到上帝的懲罰。
二是第10至14節,詳述以東人所犯的罪行。
三是第15至21節,是上帝應許的拯救必定會來臨,並且祂要再次成為以 色列民族的「王」。
本書的中心信息
整本經書的中心題旨就是在論及以東的罪行。表面上看來,這本經書似乎有很狹隘的民族情節,但實際上不是這樣,而是整本聖經有的一個共同主題:兄弟之間必須相互幫助、相愛,絕對不要有幸災樂禍的心態,和趁火打劫的行為出現。詩篇的詩人曾這樣歌頌兄弟之間不可分的愛,說:
「弟兄姊妹和睦相處
是多麼幸福,多麼快樂!
這好比珍貴的香液,
從亞倫頭上流到鬍鬚,
又流到他的衣襟。
這好比黑門山的甘露,
降落在錫安的群山嶺。
在那裡上主應許賜福-
賜下永恆的生命。」(詩篇第一三三篇)
以東人和以色列人民的祖先就是以掃和雅各這對雙胞胎兄弟,卻因為後來各自有不同的發展,導致兄弟之間的後裔形同仇敵一樣,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事。特別是當兄弟有難時,不但沒有伸手幫助,還趁火打劫,這是上帝無法忍受的惡行。這樣的信息在從巴比倫返鄉之後,對於要安定在殘破不堪的家園重建倫理道德生活的以色列殘存人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功課。因此,也成為先知和經學教師教導人民嚴謹遵守的法則。

俄巴底亞書
舊約聖經有先知書,而從何西阿書到瑪拉基書等共計十二本,一般被稱為「小先知書」,或是「十二小先知書」,而在這「十二小先知書」中,尤以俄巴底亞書的作品最短,只有21節經文。
這本經書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對這經書作者的認識相當少,只有知道這些信息的對象是針對以東--以掃的後裔。因為他們對猶大人民--雅各的後裔,採取冷漠且是敵對的態度,導致上帝極大的不滿,因此,有了嚴厲懲罰的事件發生。
讀聖經先知的文獻必須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先知看社會事件,不是從經濟、政治等角度在看,而是純粹從信仰的角度來反省。因此,聖經作者所強調的往往與其他人所想的完全不一樣。例如:為甚麼在所羅門王死後,以色列帝國會馬上分裂?如果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可以看到許多問題,包括在他任內大興土木興建耶路撒冷聖殿、王宮,且其豪華之程度可用「奢侈、浪費」這樣的字眼來形容。而且他在王宮中養了成千的嬪妃,單單每日的花費就相當驚人(參考列王紀上四:22-28),即使他原本非常富有,也很快就會被吃垮。如果要從政治的層面來看,也可以說出一大堆理由,其中最大的理由恐怕就是所羅門王用「婚姻結盟」鄰近國家,由於他的軍事武力甚強,臨近弱小國家都不敢對他說「不」,紛紛把自己的公主嫁給所羅門王當妃嬪。可是,當他死後,這些從「婚姻結盟」的國家就不再聽他兒子羅波安的話,王國分裂自然乃是遲早可預期的事,而那些原本的盟邦就一個個叛離以色列帝國。
可是,聖經的作者並不採取這些角度來看這問題,在先知的眼光中,看一個人或是一個國家是否興旺,必定與這個人,或是這個國家的領導者是否忠實於上帝有關。所羅門王後來因為「婚姻結盟」關係,單單王宮中就有一千個嬪妃,她們誘使所羅門王離棄上帝,去拜偶像神明,這才是導致王國分裂的原因。列王紀的作者這樣說:「娶了七百個公主,此外還有三百個妃嬪;她們使所羅門離棄上帝。在他年老的時候,她們引誘他去拜別的神明;他沒有像他父親大衛那樣一心忠於上主--他的上帝。」(列王紀上十一:3-4)離棄上帝,可說是聖經作者看為比甚麼都嚴重的問題。因為這才是真正使一個國王把國家帶入滅亡的第一步,也是一個國家失去上帝祝福的主要因素。
明白聖經作者的這種觀點之後,再來看聖經中的先知文獻,就會比較容易瞭解為甚麼聖經作者所談的問題都會與信仰的事有關。
第1節,先知文獻的特色,就是會先介紹得到上帝啟示、傳信息的先知的名字。這裡提到先知的名字叫俄巴底亞,但是只提到名字,沒有任何關於俄巴底亞的身世背景。
俄巴底亞,這名字的意思是指「耶和華的僕人」。這節說先知俄巴底亞看見「異象」,並且由「異象」中得到上帝啟示的信息。
在這節也提到上帝要差遣他的使者到列國去傳遞一個信息:要跟「以東作戰」。以東,這是以掃的後裔,而以掃就是雅各的雙胞胎哥哥(參考創世記廿五:25-26)。在民數記第二十章14至21節有記載一則以東人和以色列人民之間衝突的遠因,那就是當年摩西帶領以色列民族出埃及入曠野,在加低斯派使者去向以東人詢問可否借用他們的國境,他們要繼續前進到上帝賞賜給他們的迦南地。但以東王不讓他們借道以東的國境,不但如此,還「派出精銳大軍來攻擊以色列人」(參考民數記二十:20),逼得以色列人民必須繞過以東的國界,轉向另一條路離開,以免被以東人攻擊受到傷害。但這個記錄卻成為後來兩族之間衝突的因素之一。
在聖經中有不少先知的文獻都曾提起過上帝要對以東人發出懲罰的信息,在所有提到關於以東受到上帝懲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以東人對猶大的以色列人民在遇到巴比倫帝國入侵耶路撒冷時,不但沒有加以救助,反而是加以殘害。現在先知俄巴底亞得到的信息是上帝要差遣使者到各地去呼召臨近各國,聯合起來整軍攻打以東。
第2節,這裡提到上帝的懲罰方式之一,就是讓以東成為弱小國家,被他國人民「藐視」。先知耶利米提到上帝揀選出來當僕人的巴比倫皇帝尼布甲尼撒(參考耶利米書廿五:9),將會出兵攻打以東,使以東變成「弱小的國家;沒有人看重」它(參考耶利米書四十九:15)。若是這樣的看法可以接受,那麼先知俄巴底亞就是接續先知耶利米的信息上。因此,這本書應該在先知耶利米之後寫成的。
第3節,因為以東人居住的環境很特殊,有天然的山巖洞穴可躲避敵人的攻擊,甚至使侵犯的敵軍陷入洞穴中不知如何進退,這樣特殊的地理環境可以擋住敵人攻擊。因此,敵人想要攻上山去並不容易。而即使攻上了山並進入以東的城鎮,但要退出來還真的不容易。所以,以東的國王或是領導者會經常因此誇耀自己國防的堅固。但上帝卻說要把他們從山上拉下來。聖經的作者讓我們知道:只要是上帝出手,沒有人能抵擋得住。
第4節,「老鷹」,聖經作者用老鷹表示雄武有力的攻擊者(參考耶利米書四:13,以西結書十七:3)。老鷹,牠會築巢在高山頂上,一般人根本無法達到的地方,幾乎像天上的星辰一樣高,好像是築巢在「星宿之間」。但即使是這樣,也難逃上帝摧毀的手。先知耶利米就曾警告過以東(參考耶利米書四十九:16)。
第5至6節,這兩節可以參考耶利米書第四十九章9至10節。先知耶利米在形容以東即將面臨的懲罰慘況,是會被消滅到一個也沒有留下。
「當人採摘葡萄時,他們還會留下少許」,這句話是根據申命記第廿四章21至22節的規定,為的是留生存的機會和空間給出外的人或是那些貧窮的寡婦、孤兒,讓他們有食物不至於餓死。但先知俄巴底亞用這樣的比喻來形容以東這個國家要面臨的懲罰,已經遠超過這樣的情況,連最貧窮的人也不如。
「財寶已被掠奪」,原來古代的以東人,因為居住的環境大多在山巖中,因此,洞穴很自然地成為他們藏匿財寶的地方。可現在連這樣隱密的地方也將逃不過敵人的掠奪,也就是說,以東人引以為傲的藏匿方式現在都靠不住了。
第7節,這裡的「盟友」,這是指平時在軍事防衛上有合作關係的伙伴,但現在發生問題了,這些盟友卻都不知道到哪裡去了,他們逃避應盡的盟約責任。
「和平相處的人」,這是指平時可以互相交往,且互通有無的合作關係,現在有一邦興盛起來,就不再考慮和平相處,而是兵戎相見,甚至將對方併吞。因為利益當頭,誘惑人背棄友誼,連平時「一起吃飯的朋友」,也會設局欺騙(參考詩篇四十一:9)。
先知俄巴底亞用這樣流行於當時社會的俗語,說明以東將會遇到親朋好友離棄他而去的慘況,不但沒有朋友,連昔日結盟為政治生命共同體的盟友也一個個溜走,不願意出手來幫助以東。
第8節,「那一天」,這是先知文獻中經常出現的用語,指的是上帝審判的時刻。
「智慧」、「聰明」,指的就是認識上帝、知道上帝的旨意和遵行祂的教訓(參考箴言一:7、九:10)。因此,真正有智慧、聰明的人,不會惹起上帝的怒氣到這種狀態,因為有智慧的人會知道上帝所不喜歡或厭惡的事(參考耶利米書四十九:7)。
第9節,「提幔」,這是指泛以東地區。也是以東境內重要的大城鎮,很可能位於以東古城彼特拉(Petra)東方約有五公里。這裡的戰士將會「驚惶」,原因是看到上帝的懲罰遠重於他們看到過的,因為「以東的勇士」一個個「陣亡」了。
第10節,這節說出以東所犯重大的罪狀。
「蒙羞」,中文《和合本》用「羞愧必遮蓋你」,這樣的翻譯比較接近原文,因為希伯來文所用的字是指「捲起來」,好像用吸塵器將東西吸進去一樣。也就是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感到相當的羞愧,趕緊將自己隱藏起來,既怕人家看到,也怕看到別人。
先知俄巴底亞在這裡用的是「兄弟」,強調以東和猶大之間就是如同親生的「兄弟」一般,在第12節再次提起他們就是「兄弟」,主要是在說明他們彼此之間應該要相互疼惜、相愛。
第11節,這節開始提到上帝懲罰以東人的原因,就是以東人和那些侵害以色列人民的人一樣,沒有甚麼差別。
「攻破城門的日子」,然後接下去說「外族人掠奪耶路撒冷」,從這兩句子來看,很清楚地就是在指主前586年巴比倫帝國的軍隊攻陷了耶路撒冷城的慘劇。在前面已經有敘述過當時巴比倫帝國圍城之後,造成耶路撒冷城內因為囤糧不足引起的饑荒,以致於有父母親手烹煮自己的孩子,或是和鄰居交換孩子煮來吃的慘狀。而以東人卻是如同在巴比倫帝國軍隊之旁的一隻「禿鷹」般,當它看到如雄猛獅子一樣的巴比倫帝國軍隊進入城內,它也跟隨其後,搶奪以色列人民的財物、珍寶物品,這就是先知俄巴底亞對他們這種惡行的指控,以東人和巴比倫軍隊就是「一丘之貉」。
第12至14節,在這短短三節經文中,一再出現「不應該」共有八次之多。這字原來指的是「不當」,也就是違背原有的規律。先知俄巴底亞在第11節指控以東人,當耶路撒冷城被巴比倫攻擊的時候,以東人站在旁邊沒有出手援助,而是袖手旁觀。現在則是指控以東人更惡劣的態度,他們看到以色列人的慘況時,竟然是幸災樂禍的嘲笑自己的兄弟「猶大」,耶利米哀歌作者有描述以東人這種惡劣的態度(參考耶利米哀歌四:21)。
先知俄巴底亞也在這裡詳細地寫出以東人除了袖手旁觀之外,對城內以色列人痛苦的哀聲不予理會。更大的錯誤就是趁機進入耶路撒冷城內,搶奪財物。而且當巴比倫帝國圍城一年半後,把城門打開時,因為軍隊開進去城內,很紛亂,有許多民眾趁機會逃到城外,但卻被以東人在路口設置障礙,抓住這些逃離出來的以色列人,並且將他們交給巴比倫軍隊。
第15節,先知俄巴底亞很清楚地表示:上帝的審判不會是馬馬虎虎地用「包裹」方式的大略算法,而是會逐一計算。「你付出甚麼,一定得回甚麼」,這就有如在山谷中大聲講話一樣,呼喊著甚麼話,回應出來的聲音也是那樣的內容。
第16節,這節所提到上帝的審判,就如同喝酒一樣。先知俄巴底亞則說上帝要讓這些欺負以色列人的國家,將要喝「苦杯」,這些國家要喝的酒,其苦遠比以色列人過去所喝還要苦,不但如此,且是要喝到連人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先知俄巴底亞提供一個重要認識:這些欺負以色列人民的國家、族群,所要喝的懲罰之酒,遠比以色列人民過去所喝的酒還要苦,意思就是上帝要用更嚴厲的方式懲罰這些國家、民族。
  第17節,第一句話說「但錫安山上一定有人逃脫」,這句話就是先知文獻中經常出現的「劫後餘生的子民」、「殘餘之民」,或是「剩餘的百姓」(參考以賽亞書十:20、廿四:14、三十七:31、32,耶利米書六:、十:18、廿三:、四十二:2、四十四:12,以西結書九:8、十二:16)。先知文獻中在使用這句話時,通常都是指著上帝恩典說的,表示上帝並沒有滅絕以色列人民,而是替他們留下延續種族生命的一群人,這些人都是上帝所揀選、照顧的。
  先知俄巴底亞在這裡指出有些人是從耶路撒冷「逃脫」出來的,因為有的人在局勢險惡的時候,已經先逃離到外國去避難了,另外有些人是被擄到外國去當奴隸的,還有的是被留在原地繼續耕種(參考列王紀下廿五:11-12)。不論是哪一種,只要還活著都將得到機會返回耶路撒冷,這樣的話對以色列人民來說乃是極大的安慰,因為這表示聖城耶路撒冷城將再成為他們居住的地方。
  第18節,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節經文,說到分裂的以色列王國將再次聯合起來成為一個新的國家。這裡提到「雅各」,然後說「約瑟」,都是在指以色列民族。這個民族將如同燃燒的「火燄」一樣要「燒毀以東人」,且是會將以東人消滅殆盡,這可看出第15節所說的,過去以東人怎樣對待以色列人民,如今也將承受過去自己所做的結果。
第19至20節,這兩節經文所提到的地名,幾乎都是以色列民族被外國所佔領分割的國土。所謂「以法蓮和撒馬利亞的土地」,這表示在上帝的帶領和祝福之下,聯合起來的以色列民族,將收復過去祖先所失落的土地,不只是南國猶大的部份,也包含了北國以色列被外國分割佔去的土地。換句話說,上帝會讓以色列重新回到上帝賜給他們祖先的土地上。先知耶利米也有同樣的看法(參考耶利米書三:18)
第21節,先知俄巴底亞預言的結束,也是這本經書的結論--上主要親自作主。意思就是以色列民族將會再次表明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主宰,就是帶領他們回到故鄉,並且讓他們重新建立自己國家的上帝。

讀 約拿書這本經書
  先知約拿的故事是聖經中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從小在教會生活長大的信徒,幾乎從幼兒開始就會聽到約拿的故事,也可說是一篇百聽不厭的聖經故事。大多數的人都是將注意力放在約拿怎樣逃跑,以及他被一隻大魚吞進肚子裡卻沒有死去等相當戲劇性的過程;但卻對往往疏忽了約拿書所要詮釋的信息,這是非常可惜的地方。其實,約拿書有非常好又獨特的信息,特別是對今天的人來說,約拿書更是一本不可缺少的經書,它所探討的不僅是種族的問題,更是拯救的問題,值得大家的注意和深思。
  約拿,這名字的意思是「鴿子」。通常「鴿子」也被用來代表著以色列民族。而在先知何西阿的比喻中,形容以色列人就像「無知的鴿子飛來飛去」,不知道自己的巢在哪裏(參考何西阿書七:11)。
  是否真的有「約拿」這個人?約拿是甚麼時代的人物?他真的被大魚吞進肚子嗎?尼尼微城的人,上自國王,下至家禽動物都全部悔改,真有這回事嗎?若是動物也會禁食,如何想像那種情況會是怎樣的狀態?類似這樣的問題經常被提起。其實這並不是約拿書的中心問題,因為類似的問題也發生在其它經書中。約拿書之真正重要的,是探討這本經書所帶來信息。
這本經書寫作的年代
  在舊約聖經中有兩本經書,篇幅很少,但卻都是大家喜愛的,除了約拿書外,另一本就是路得記。這兩本經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對外國人讚譽有加,對自己以色列同胞雖然沒有嚴詞批判,但從經文記載的內容讀起來,卻可聞出一股濃濃的批判味道。而將這兩本經書與主前第六世紀末葉開始的返國運動,以及後來寫成的兩本經書--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等對照來看,就會發現排外運動引起的族群之間對立,以及高舉以色列民族獨尊、聖潔等觀念,就不難看出路得記和約拿書這兩本小經書其實有它特別的貢獻和意義。因此,有不少聖經學者寧願相信這兩本經書是採用古老的歷史背景,寫出在他們當時社會中以色列人民和外族人之間的緊張與衝突。
  如果堅持這本經書的作者就是列王紀下第十四章25節所記載的那位先知約拿,那就是主前第八世紀的時代,也就是北國以色列王國最興盛的耶羅波安二世的時代,從這個觀點來看尼尼微城的事件,則可以理解為甚麼有些聖經學者會極力強調,約拿書就是如同書中所提的,背景就是主前第八世紀的事件。因為主前第八世紀北國以色列所面對的是亞述帝國,該國正開始嶄露頭角,不過尚不足以構成以色列的危機。因為當時的北國以色列國勢甚強,他們眼中的亞述,只不過是一個鄰邦小國而已。
  不過,有不少聖經學者是從經文所引用的文字、詞句分析得知,這本經書內甚多是回國後所用的亞蘭文風格,包括第一章7節、9節、12節、第二章1節、5節、10節、第三章7節、第四章6節、8節、10節等。又在第三章3節所說的尼尼微「是一座大城」,這句話所用的句型是「過去式」。換句話說,在作者寫書的時代,這座城已經不存在了。尼尼微城是在主前612年被巴比倫帝國毀滅的。因此,如果用過去式形容該城很大,表明至少該書是在主前612年之後寫出來的作品。另一方面,從古老的文獻中也看到亞述帝國不用「尼尼微王」稱呼國王的名號,他們用的詞句是「亞述王」或是「亞述的王」,從沒有用「尼尼微王」這種說法。
  但是這種看法也有不少學者持不同的觀點,除了前面已經敘述過的列王紀下第十四章25節所記載,說約拿確實是「迦特‧西弗人亞米太的兒子」之外,也認為在主前第八世紀將上帝的信息傳給外國人,並且認為外國人也會聽從先知的話語之例子,在聖經中並非沒有,例如先知以利亞和以利沙都曾傳上帝的信息給外國人,且外國人也相信他們所說的話(參考列王紀上十七:7-24,列王紀下五:1-18),並且更重要的是,包括約拿的事蹟在內,都曾被耶穌基督引用來當作教訓的材料(參考馬太福音十六:4,路加福音四:25-27)。
這種對作者的真實性之爭論迄今未休。不過,依舊有不少聖經學者認為這本經書是寫於以色列人返鄉重建家園時代的作品,因為從經文所要傳遞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作者努力在見證慈悲的上帝,只要有人真誠的悔改,祂就會珍惜、疼愛,並且會因此改變原本懲罰的計劃,不論哪種民族,上帝都喜愛。因此,被呼召、揀選成為上帝子民的以色列人民,並不能獨佔上帝的慈愛,而應該要分享上帝的愛,這才是作者撰寫此本經書的主要目的。
這本經書的主要信息
約拿書在寫作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它和其它先知文獻不一樣;通常先知文獻都會提到有關以色列人民或是其它國家的問題,以及上帝對這些違背祂旨意的子民將採取的懲罰。但約拿書卻不是這樣,雖然提到有關尼尼微城人民犯罪,上帝要懲罰它,但卻沒有提起他們犯罪的內容,只說他們的行徑是「多麼邪惡」(參考約拿書一:2),以及國王下令全國人民必須「停止邪惡的行為,不做強暴的事」(參考三:8),並沒有其它更詳細的記載。更特別的地方是,這本經書是以「故事」的型態來寫,而在故事中則含有很深的隱喻。
這本經書的主要內容,是在述說上帝愛全人類,祂並不是只愛以色列人民而已,就像先知約拿自己所說的,上帝是個「慈悲憐憫的上帝」;祂「不輕易發怒,滿有仁慈,常改變心意不懲罰人」(參考四:2)。耶穌基督也這樣說:「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並且為迫害你們的人禱告。這樣,你們才可以作天父的兒女。因為,天父使太陽照好人,同樣也照壞人;降雨給行善的,也給作惡的。」(馬太福音五:44-45)約拿書的作者要強調一個基本信念:上帝的愛甚至及於所有的受造物,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祂所珍惜的對象。
另外,和其他先知運動所傳遞的信息一樣,約拿書也在告訴所有讀者:上帝所喜愛的,是人要有確實悔改的心,無論是誰,只要是真實悔改歸向上帝,祂就會寬恕、赦免。這樣的信息在先知文獻中隨處可見(參考耶利米書三:12-13,以西結書三十三:11,何西阿書六:6,彌迦書六:6-8)。這種信息對返國後重建家園的以色列人來說,有很特別的感受,因為在那排外氣氛相當濃厚的環境中,這種信息帶給那些因為與外族人通婚而硬被拆掉分離的家庭來說,是相當溫馨也很安慰人的信息。而對那些堅持「純化」種族主義的以色列人民來說,則有很大的冷卻作用。
本書可分成下列幾個段落
1. 第一章,約拿蒙召和逃避上帝的呼召。
2. 第二章,約拿在大魚中悔改而獲救。
3. 第三章,約拿順從上帝的命令,去尼尼微城傳信息。
4. 第四章,約拿對上帝的不滿和上帝的回應。


約拿書第一至四章
1.第一章:
約拿書這本經書的寫法和一般先知文獻的類型很不一樣,原因這本經書是以故事的方式寫出來,當然舊約聖經中也有先知是用故事當作傳遞上帝信息作題材的,例如撒母耳記下第十二章1至4節,先知拿單指責大衛王錯誤行為就是個例子。但像約拿書這樣完整篇幅之題材的,在聖經中可說是沒有,而這是僅有的一本。再者,約拿書的作者在談上帝之愛時,只談上帝的寬恕、赦免,不談上帝的懲罰,這一點也是這本經書最中心的信息。
約拿書也是用一個上帝僕人先知約拿作為故事主角,說到他對外國人的排斥之重,反映出當時的以色列人民的心結。作者用這樣的題材想表達一件事:上帝並不像以色列人民所想像的那樣狹隘,而是有豐富的愛,遠遠超過以色列人民長久以來所認識的上帝。
這章談到上帝命令先知約拿到他的敵對者尼尼微城去宣告上帝要懲罰的信息。但約拿決定逃避上帝這項指令,但上帝決定揀選他,使他無法逃避,即使他想躲在深海的底層,上帝還是一樣將他「抓」了回來。
第1節,「上主向某某人說」這樣的句型,正是先知文獻特有的文學形式(參考列王紀上十七:8,耶利米書一:2,何西阿書一:2,約珥書一:1,哈該書一:1、3,撒迦利亞書一:1)。這樣的寫法都在說明一件事:先知所要傳講的話語,都是上帝要他傳講的,不是他個人的意思。
這節說約拿的父親是「亞米太」。在列王紀下第十四章25節有亞米太是「迦特‧希弗人」。因此,可以肯定地說有一位先知名叫約拿,他是迦特‧希弗人,這地點是在靠近加利利的附近。而若根據列王紀提供的這資料來看,約拿的背景應該是在主前第八世紀,也就是耶羅波安二世的時代(主前786至746年)。
第2節,上帝要約拿去對亞述首都尼尼微這個大城(參考三:3)去傳講信息,而信息的內容只有一點:就是要「公開斥責」該城人民,讓他們知道上帝已經「注意到他們是多麼邪惡」,而該城的人邪惡的情形可參考那鴻書第三章1節。
由於「公開斥責」在表示不留情面,要將該城的人民所犯的過錯一一指責出來。可是該城是亞述帝國首府,是北國以色列的強敵,身為上帝的先知到亞述去對與他國家敵對者「公開斥責」他們的罪過,豈不是要他去送死、受難?何況尼尼微城的人膽敢做「多麼邪惡」的事,可能會把公開斥責他們的先知殺害?而且亞述人民並不認識上帝,去傳講上帝的信息,他們會聽嗎?若是對照第四章2至3節的記載,約拿拒絕的主要原因,是他知道上帝的意思並不是真的要消滅尼尼微城的人民,而是要警告他們,讓他們知道趕緊悔改向善。而約拿的態度則是不想讓尼尼微城的人有這樣的機會,他希望上帝早日消滅他們。
第3節,先知約拿決定拒絕接受上帝呼召,他要往「相反的方向走」;上帝要他去尼尼微城,他則避走「他施」(今日之西班牙西海岸的直布羅陀)。作者用「他想,逃到那裡就可以遠離上主了」這句話,形容即使是先知也有對上帝的認知錯誤的地方。想想看:人能逃離得了上帝的手嗎(參考詩篇一三九:7-8)?
第4節,可說是上帝對先知約拿逃避祂的命令的回應,上帝「使海上颳起大風」,掀起「巨浪襲擊」約拿所搭乘的那條船,使「船幾乎被擊破」,快要沉沒海裡。
這裡「颳起」一字,跟第5節、第12節的「拋進」等字的字根是相同的。換句話說,上帝要掀起大風來颳起大海浪,就像人拿起東西拋進海裡一樣的輕易、簡單,只是舉手之勞而已。
第5節,「船員都非常驚慌」,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死亡。於是「個個向自己的神明哀呼求助」,這在每個宗教信仰都會出現。
但當大家都在忙著求告他們的神明時,唯獨先知約拿是躲在船艙「沉睡著」。其實他並不是如此,而是當上帝開始掀起大風浪時,他就已經清楚知道上帝找到他了,因此,他的態度是要讓那些船員去忙碌,看他們要怎樣對抗上帝。因為他清楚知道那是沒有用的,所以他並不參與將船上的東西丟掉,或是協助船員穩定船的重心。
第6節,因為先知約拿都沒有動靜,因此,船長不解地搖醒了他,要他也該起來向他所敬拜的神求救。約拿之所以沒有跟從船員的舉動尋求上帝的拯救,因為他就是要逃避上帝的拯救才會從約帕搭船逃離。也因為要躲避上帝,他上船之後故意藏到船艙底下,他躲避都來不及了,當然不可能要出面來祈求上帝的拯救,他甚至最後還要求這些水手將他丟入海中,想用這種方式的「死」,或是躲到「深淵」之處的方式,躲避上帝要他去尼尼微城傳信息的旨意。
第7至8節,於是所有的船員就決定用「抽籤」的方式,要「看看是誰的罪惡」引起這次的「災難」。「抽籤」,這也是早期宗教信仰共通的宗教行為,聖經中也一再出現用「抽籤」來認識上帝的旨意,例如約書亞記第七章有關亞干犯罪的事件,就是透過「抽籤」發現的。耶穌的門徒猶大死後,彼得他們也是用「抽籤」的方式抽中馬提亞接替猶大的門徒身份(參考使徒行傳一:26)。結果這些船員是抽中了約拿。因此,這些船員就要求先知約拿說出他的真實身份,好切實知道發生這次災難之因。
第9至10節,這兩節可說是先知約拿的信仰告白,他說他是「敬畏上主」,而這位上主是「天上的上帝」,這句話在以色列人民被擄到巴比倫去當奴隸之後,經常出現在以色列人民的文學作品中(參考以斯拉記一:2),也因為這緣故,有聖經學者認為約拿書應該是在比較晚期,也就是以色列人民從巴比倫被擄之地返國後的作品,這是其中之一個因素。
再者,先知約拿在這裡介紹給這些船員認識他所信靠的上帝,乃是一位「天上的上帝、是海洋和陸地的創造主」,然後又說他正是在「逃避這位上主」,這些話讓這些船員聽了都驚訝不已,主要原因是這些船員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上帝,連天和地都由祂掌管,並且還是創造的主,這實在是遠超過他們所能想像的範圍。而人又怎能對抗這樣大有能力的上帝呢?在他們看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第11節,這些船員聽了先知約拿的告白後,隨即有了反應,知道只有拿約拿來「處置」,才能平息這位發怒卻是管理天地大海的上帝。
第12節,他們把先知約拿「抬起來,拋進海裡,風浪就會平靜」,他強調這是因為他的「罪過」才會起這次的大風浪。
第13至14節,但船員顯然不信,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聽見過有這樣偉大的神,因此,他們想要抵抗,就「拼命搖槳,要把船划到海岸去」,但沒有想到「風暴越來越猛,他們無法前進」,這時候,他們才知道先知約拿所告白的這位神真的是天地的主宰。因此,他們趕緊改變態度。這些船員的祈禱中有兩件非常重要的內容:一是懇求上帝不要因約拿的事,使他們的生命受到牽連。二是明白要遵照上帝的旨意行事。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原本不認識上帝的水手,經歷過這次海上的搏鬥之後,認識了先知約拿所介紹的這位創造天地海洋和一切萬物的上帝,並且告白了他們的信心,說要遵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其實作者也是用這種方式在說明一件事:上帝要先知約拿看到這些水手從尋求他們原有的神明拯救,到因為先知約拿簡單的介紹,加上親身的經歷之後就認識了這位偉大的創造主,希望先知約拿會因此更應該清楚上帝為甚麼要差遣他去尼尼微城傳上帝發怒的信息之因。
第15至16節,這些水手知道這位創造天地萬物生命的上帝確實是真的,也是不可侮慢的上帝,因此,當他們告白說要遵從上帝的旨意行事之後,就隨即聽先知約拿的建議,「就把約拿抬起來,拋進海裡」。果然,約拿一被拋進海裡,「風浪立刻平靜下來」。而這些水手也因為這些所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在他們心中開始有了「大大敬畏上主」的心,並且也「許願要事奉」上帝。
第17節,約拿書的作者用第3節約拿走向另一個方向、第5節約拿上船躺在船艙中沉睡,以及第12和第15節要這些水手將他拋進海裡等,這三種方式來說明他想盡所有的辦法,就是要逃離上帝,躲避上帝的呼召。但當他走向另一個方向搭船時,上帝讓這艘船遇到大風浪,使他即使躲在船艙底下沉睡也不得安寧,且必須露出面貌被水手看出來他是個逃避上帝呼召的「落跑」先知。然後當他用「死」或是「沉入深淵」的方式來抗拒上帝要他去完成的使命時,上帝又用「一條大魚」來阻擋他,將他緊緊地接住,把先知「約拿吞下去」,使他在「魚的肚子裡三天三夜」。
2.第二章:
這章是描寫先知約拿在魚的肚子內向上帝祈禱的內容,是用詩體的方式寫出來。在結束的時候,以上帝使大魚將約拿吐出來在沙灘上作結束。不論是大魚將約拿吞入魚肚內,或是將他吐出在沙灘上,作者都強調一點:連大魚也聽從上帝的呼召,約拿怎能逃跑抗拒上帝的呼召呢?
現在先知約拿被大魚吞入肚子內,沒死。可能在魚的肚子內很痛苦,因此,他向上帝祈禱,而這篇詩歌就是約拿的祈禱文,也是一首祈禱的詩歌。
很難想像得到一個人要怎樣在魚肚內生存?也無法想像得到人在魚肚內能活下去的鏡頭?但可以理解一件事:說故事時,就不是在論細節的問題,而是著重在故事的內涵到底是甚麼。作者不是要跟讀者說先知約拿怎樣在魚肚內的情景,他是要描寫一件事:這是神蹟,當先知約拿被那些水手將他拋入大海中時,他原本是用這種方式來表明要用死來抗議上帝對他的呼召。因此,如果被拋入大海中,他就可以安然死去。
另一方面,在以色列文化中,大海是屬於邪惡力量的世界,先知約拿也有可能想要利用這邪惡世界的力量來抵擋上帝的呼召。但他這樣的計劃顯然是失敗了,因為當他被拋入大海的同時,上帝已經差遣一隻大魚阻擋他的計謀--深入海底。大魚聽命上帝的指揮,將約拿吞入肚子內。
第1節,這裡說先知約拿在「魚的肚子裡向上主-他的上帝禱告」,這很清楚在表示:既然是上帝命令大魚將先知約拿吞入肚子內,所以先知約拿才能夠在魚肚子內活著,這就是神蹟。
第2節,先知約拿說他正「在遭難的時候呼求」上帝,希望上帝能拯救他。因為會發生這次的災難,是他拒絕接受上帝的呼召惹上帝的大怒。
再者,先知約拿說他現在是在「陰間的深處」向上帝求助。因此可以了解他所謂的「遭難」指的就是現在已經陷入「陰間」中受苦。路加福音描述「陰間」是個痛苦的地方(參考路加福音十六:24)。
第3節,這裡先知約拿特別提到是上帝把他「拋進深海」中,卻沒有提到上帝差遣大魚將他吞入肚子內。
這節可能是引用詩篇第四十二篇7節的詩歌,詩人說上帝用憂傷的浪濤淹沒他,也用如洪水般的騷亂向他怒吼。先知約拿引用詩人的詩歌,要描述的是他正處在「海的最深處」,被「大水」、「洪濤」包圍著,這些詞字都表示著生命正在垂危之際。
「海的最深處」,表示著苦難的嚴重性,好像生命已經陷入到最谷底了一樣。而「大水」、「洪濤」都是象徵著先知約拿已經無法呼吸了,死亡已經來到身邊,就快奪走他的生命。
第4節,在這裡先知約拿提到他被上帝趕走,因此他「再也看不到上帝聖殿」。「聖殿」,這是以色列人民視為敬拜上帝最重要的地方,因為上帝住在聖殿裡,是上帝降臨的地方。以色列人民有個觀念:一個人若是與上帝隔絕,就是無法再看到上帝的面,生命就等於陷入在孤獨無助的狀態中,也是表明生命已經有了危機。
第5節,這裡提到「海草」,這種草很強韌,不容易折斷。詩人用來形容約拿在海底被海草纏住他的「頭」,意思是說約拿差不多是死定了。
第6節,可說與第5節相對應。這裡可看到一個很特別的語句--「下到群山的根基」。在以色列人民的觀念中,山的根基是指地最深的地方,它的根部直下到海底的深處。沒有比這個地方更深之地。因為再下去就是「地獄」了。因此,在這地的根基之處有「門閂」,這是區隔地獄之內外的門。這「門閂」就像第5節提到的「海草」一樣,這裡的「門閂」好像要將先知約拿鎖住,不讓他出來一樣,就像第5節提到的海草將約拿纏住不讓他浮上水面一樣,都是在形容生命已經發出最危險的信號。
上帝憐憫先知約拿,將他從這種會置他於死海底、地的最深處把他拯救出來。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上帝伸手,先知約拿必死無疑,因為除了上帝以外,沒有任何人有這種能力可以把一個人從這樣的境況中拯救出來,沒有人有這樣的能力。
第7節,這節提到先知約拿即使是在這樣的困境中,原本想盡一切辦法要逃離上帝的命令,如今遇到了生命「快溜走的時候」,他也想到要尋求上帝的幫助。他說上帝「在聖殿垂聽」他的「禱告」。以色列人民一直有個觀念,認為上帝從天上下來到聖殿的「至聖所」中,祂在這裡聽人祈禱的聲音,也在這裡回應人的祈求。
第8節,這節很清楚地說到:真正的神才是生命的庇護者、拯救者,如果敬拜虛無的神,這樣的人必定無法獲得真神的救助。先知約拿用這樣的話在形容自己能夠獲得拯救,就證明他所敬拜的上帝乃是真神。相對的,那些在死亡邊緣無法找到拯救力量的人,是因為他們所敬拜的神是虛假的神的緣故。
第9節,這節所用的動詞都是未來式,而從第2至8節所用的動詞都是過去式。會有這樣的差距主要原因是先知約拿現在已經獲得拯救,他在回想過去差一點就死去,是因為有上帝的憐憫救助,才使他從死亡的邊緣中獲得拯救。現在,他準備要讚美上帝、歌頌上帝,並且要向上帝「獻上牲祭」。
「償還一切所許的願」,這這句詩在詩篇中非常普遍,通常都是用在感恩的時候所說的,例如:詩篇第五十篇14節、第五十六篇12節、第六十一篇8節、第六十五篇1節、第六十六篇13至14節、第一一六篇14節、18節。
「救恩只有從上主而來」,這句話可說是約拿的第二次信仰告白。第一次的信仰告白是在第一章9節,他說自己敬畏的上帝,而這位上帝就是「天上的上帝,是海洋和陸地的創造主」,現在他則說只有這位上帝才是人生命的拯救者。意思是除了這位宇宙萬物的創造主以外,人別無他處可以找到拯救的門道。
第10節,這節與第1節相對應;在第1節提到約拿在魚肚子裡向上帝祈求,經過一段祈禱之後,上帝垂聽了他的禱告,後來「上主命令那條大魚」把約拿「吐在沙灘上」。這樣簡單的句子卻說出極大的信息,作者用這樣的話在告訴我們:連魚都聽從上帝的旨意、命令行事,為甚麼上帝的僕人連一隻魚也不如?當大風、大浪都聽從了上帝的話語時,人的心中怎樣想上帝的話呢?懷疑呢?或是確信而且聽從呢?
聽從上帝命令的大魚聽從上帝的命令,將不聽從而陷入苦難中尋求上帝憐憫、拯救的先知約拿,從死亡的邊緣中救出來,將他吐在沙灘上。
3.第三章:
從約拿書看到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上帝所行的神蹟。這也是約拿書這本小先知文獻很特別的地方,從開始到結束,雖然只有短短四章的篇幅,卻是每一章都有神蹟出現,從第一章的上帝掀起大風大浪,和用一條大魚將約拿吞入肚子內;第二章的約拿在大魚肚子內沒有死去,而是知道悔改,然後上帝命令魚將約拿吐在沙灘上;第三章則是說到尼尼微城的人民因為聽到上帝對他們生氣的信息,就趕緊悔改,而且是從國王到家畜統統認罪悔改;然後是第四章提到有一棵蓖麻樹突然長大,又被蟲咬等等,這些神蹟連續不斷出現,且是每一章都有神蹟的記載,這也是約拿書這本經書最特別的地方。因此,有這樣的說法,說約拿書就是一本說上帝行神蹟的經書。
這章就是記載先知約拿經歷過在大魚肚子中的苦難後,他決定接受上帝的呼召,去尼尼微城傳遞上帝要他傳講的信息。
  第1至2節,會有「再一次」,是因為第一次上帝呼召先知約拿時,他抗拒且逃離。現在先知約拿知道無法抗拒上帝的命令,因此,當上帝再次要要先知約拿去尼尼微城傳祂的信息,他唯一可以決定的,就是順服。上帝並沒有改變祂原來呼召先知約拿的計劃,要他去的地點還是一樣尼尼微城,而這城是他所不喜歡去傳遞上帝信息的城市。
上帝要先知約拿去講上次「吩咐」他的話。上次就是第一章2節所記載的,要公開斥責尼尼微城的人民,讓他們知道上帝已經注意到他們是「多麼邪惡」。
第3至4節,這次先知約拿是「服從」了上帝的「命令」去尼尼微城。這是個「大城,需要三天的時間才走得完」。對照一下第四章11節,就可以看到當時該城的人口已經有高達十二萬之多,這在早期社會來說確實是個很大的城。因此,當上帝一開始呼召約拿去尼尼微城傳信息時,上帝就提醒約拿知道該城是個「大城」。現在上帝再次呼召先知約拿去尼尼微城時,又提醒他一次,作者重複兩次這樣描寫,主要目的就是要讓約拿知道上帝多麼關心這樣多人口的大城,竟然邪惡到上帝看不下去。如果上帝真的要毀滅這個城市,這麼多人死去,必定讓聽到的人驚訝到不敢想像。
原本這城之大,需要走三天的時間,可是先知約拿只走一天的路程就不再走了。這在暗示約拿並沒有盡責走完全城,把上帝的信息傳到尼尼微城的每個角落。
這裡也提供了先知約拿傳講的信息內容,和原先上帝要他去傳講的信息有差異;在第一章2節上帝是要他去「公開斥責那裡的人」,讓他們知道上帝已經「注意到他們是多麼邪惡」了。可是這裡卻說約拿去傳講的是:「再過四十天,尼尼微城要被毀滅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約拿為甚麼不按照上帝要他傳講的信息去講?他為甚麼修改了信息的內容?而且是非常清楚地訂出毀滅來臨的時間「四十天」,這是先知信息中絕無僅有的例子。這裡並沒有記下他傳講的信息內容,而是只講一句話就沒有了,確實很多疑問。但故事的精彩也剛好就在這裡,都在說明一點:先知約拿實在很不願意接受這項使命,因為他是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做這件事。
「四十天」,聖經中有些數字並不是真確的數字,而是象徵性的意義遠比數字的多寡來得重要。「四十」這個數字也是其中之一,聖經中談到和「四十」有關的例子很多(參考出埃及記十六:35、廿四:18,馬可福音一:13,使徒行傳七:23、30、36),都在說明「四十」這個數字有時是代表著確切的數字,但往往是象徵性的意義比較大。
第5節,「尼尼微城的人相信上帝的話」,句話可說是整本約拿書最中心的一句,也是作者想要讓讀者明白的一節經文。作者要告訴讀者:只要有人傳福音,就會有人聽,而且是聽得很徹底。因為尼尼微城的居民一聽到先知尼尼微傳出來的信息後,隨即用行動表現出悔改的態度,他們以「禁食」、「披上麻衣」來表示他們真的悔改心意。
「禁食」,在聖經中這是很嚴肅的信仰功課。「披上麻衣」,這也是表達哀傷、難過的方式(參考列王紀上廿一:27,尼希米記九:1)。
當先知約拿將上帝的信息傳出來之後,尼尼微城的居民一聽到,馬上就以很嚴肅、真誠懺悔的方式認罪悔改。作者用這種方式要凸顯出一個事實:不認識上帝的人,會喜歡聽上帝的話語,且會認真思考上帝的話,並且會想辦法要去實踐上帝的話。當相對的,自認敬拜上帝為生命之主的以色列人民,卻聽不進去上帝的話,反應冷漠(參考以賽亞書六:9-13,耶利米書五:1-3,何西阿書十二:10-11)。
再者,更重要的是悔改的行動不限於只有大人,而是連小孩都包括在內,是「城裡所有的人」都一起悔改。
第6節,尼尼微王一聽到他國內人民都懼怕上帝的懲罰而認真地懺悔,他「一聽見這消息,就離開寶座,脫下王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這可說是一種表示真心懺悔的態度。
第7至9節,這三節可說是這本經書中最精彩的段落。如果要說神蹟,真正的神蹟恐怕就是連所有的家畜都會聽國王下的命令,禁食、披上麻衣悔改。真的無法想像所有的家畜都禁食不可吃東西時,會是個怎麼的情景,但這並不是作者想要討論的問題,整個故事的中心點就是在說明外族人聽到上帝的聲音,那種悔改的迫切性,連牲畜、家禽都會跟隨在一起。比較貼切的看法,可以從創世記第三章18節所記載的,人犯罪之後,上帝的懲罰連土地都包含在內。以這樣的認識來看,當人犯罪時,有時也會利用這些家畜動物等作為犯罪的工具。如今引起上帝的憤怒,敬虔、認真悔改的人,不僅自己悔改,也趕緊帶這些家禽動物一起悔改。
尼尼微王隨即「離開寶座,脫下王袍」,這些動作都是指謙卑的態度。
「坐在灰中」,這也是古代以色列人民一種表示痛心、悔改的方式。
一個國王認真懺悔的態度到像這樣子把自己當作如同「灰」一般,好像沒有用的東西,這是在以色列人民歷代君王中怎麼找也找不到的例子,作者就是用這種方式在說明:以色列人民瞧不起的外邦人,卻是上帝最疼惜的對象,因為他們知道聽從上帝的話,會把上帝的話當真,且依照上帝的話去遵行,更珍貴的是懺悔的心意甚為明顯,這才是獲得上帝喜愛的主要原因。
第7至8節,這位「尼尼微王」不但自己率先這樣認真的態度懺悔,而且還向尼尼微城的人民發出通告,要他們都跟他一樣用禁食表示懺悔。而且對象包括了牲畜家禽在內。這兩節所強調的包括牲畜家禽,是在回應第5節尼尼微城人民「無論大小」統統以痛悔的心進行悔改的動作。「無論大小」就是指包含了這些在一般人看來沒有甚麼生命價值的動物在內。
國王帶人民進行具體悔改的動作,除了禁食、披上麻衣之外,還包括了:
一、「每一個人都必須懇切地向上帝祈禱」。要特別注意的是尼尼微城的人並不是敬拜上帝的族群,但他們卻在聽到先知約拿傳出簡單的上帝之信息後,反而馬上知道向上帝懇切地祈禱。而以色列人民則是聽了再聽上帝的僕人先知不停地傳出信息,他們還是不信,更惡劣的態度就是將上帝僕人先知一個個殺死(參考耶利米書四十四:4-5)。所謂「懇切」,是指用最真誠的態度,不是虛情假意、應付的方式。
二、「停止邪惡的行為」。先知文獻中,通常用「邪惡行為」來形容以色列人民離棄上帝,去拜偶像神明。但在這裡是指有關倫理道德的社會行為說的。
三、「不做強暴的事」。這是指搶奪別人的財產,像先知阿摩司就曾指責以色列人民把搶奪得來的東西和財富堆積在自己的宮殿中,只為了要圖謀自己安逸享受,這是非常惡劣的行為(參考阿摩司書三:10)。
第9節,當尼尼微王向他的人民做上述的宣告之後,並不是說上帝一定會赦免、寬恕他們,而是說「也許」,是用一種「懇切祈禱」的心,期盼能獲得上帝的憐憫。
第10節,這節可說是約拿書中所要傳遞的信息中心:上帝是會改變的;祂會因為人悔改向善,而改變祂原本要毀滅、懲罰的計劃。
再者,上帝「看到」這個動詞,可對照第一章2節的「注意到」,表示上帝一直在期待尼尼微城的人民會有改變,因為上帝在等待他們改變,好改變祂原本的計劃。
「改變心意」,這句話可與第9節的「也許上帝會改變他的心意」對照來看,上帝果真的改變了祂原有的計劃,原因就是看到尼尼微城的人民,上自國王,下至所有的家畜動物全都懺悔,且是披上麻衣、禁食、坐在灰上等這麼真誠的悔改動作,就這樣感動了上帝。
4.第四章:
短短的一本約拿書,重要的經文和信息就在這一章。說明整本聖經都在述說上帝的慈愛。就像詩篇的詩人在詩歌中形容上帝的慈愛是很令人感動的:
「上主慈悲仁愛,
不輕易發怒,滿有不變的愛。
他不長久責備;
他不永懷忿怒。
他不按照我們的罪過懲罰我們;
他不因我們的過犯報應我們。
天離地多高,
對敬畏他的人,他的慈愛也同樣宏大。
東離西多遠,
他使我們的罪離開我們也那麼遠。
父親怎樣疼愛自己的兒女,
上主也怎樣愛惜敬畏他的人。
他知道我們的形體;
他也記得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一○三:8-14)
類似這樣在形容上帝慈愛的詩歌實在非常多,這樣的詩歌不只是詩篇才有,早在出埃及入曠野,特別是在以色列人民離棄上帝,去拜金牛像時,上帝確實是曾發怒到極點,但隨後在摩西帶領所有的以色列人民向上帝認罪懺悔時,上帝隨即回應摩西的懇求,寬恕、憐憫以色列人民(參考出埃及記三十四:6-7)。
約拿書也是舊約聖經中在論述上帝慈悲的一本經書,也是在當代充斥、瀰漫著一股上帝會嚴懲外邦人和不信上帝的人的言論中,出現這一本小小經書,確實對當時從巴比倫返鄉後,極力推動「種族淨化運動」的以色列社會帶來一股很特別的氛圍。作者想要呈現出來的就是先知約拿心中的意念,這位書中主角先知約拿,其實所代表的就是以色列人民的信仰心態。這章也是約拿書中唯一記載上帝與他揀選的僕人先知約拿之間對話的一章,其它三章都沒有。
第1節,「對於這件事」,就是指第三章10節所記載的,上帝看到尼尼微城的人「放棄了邪惡的行為」,祂也改變了心意,「沒有把原先宣佈的災難降給他們」,先知約拿因此「很不高興,非常生氣」就是為了這件事,理由就是上帝改變心意。
第2至3節,這兩節說出先知約拿對上帝發怒的原因,他承認自己在得到上帝呼召時,若是依照上帝要他去傳遞的信息給尼尼微城的人民聽,而該城的人民若因此而悔改歸向上帝,他就已經預測到上帝會寬恕、原諒該城的人民,不會毀滅該城。因此他才會逃跑,拒絕上帝的呼召。因為在他的心裡是尼尼微城的人民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原因是該城做盡了「多麼邪惡」的事,受到嚴厲懲罰才是所謂公義的上帝應該做的事。如今先知約拿看到上帝發出了祂原有的特性:「慈悲憐憫」、「不輕易發怒」、「滿有仁慈」。這也是先知約拿心中最大矛盾的地方,因為他在大魚的肚子中,沒有死去,深切感受到上帝的憐憫、慈悲,救了他,使他在死亡的邊緣中被拯救回來。但他卻無法看見上帝把這種慈悲憐憫的愛用在尼尼微城居民身上。因此,他對上帝說自己「死了比活著還好」來抗議上帝這種無私的愛。這種用死來向上帝提出抗議的先知,約拿並不是第一個,先知摩西就有過這樣的呼求(參考民數記十一:14-15),先知以利亞也是(參考參考列王紀上十九:4),而先知耶利米則是詛咒自己出生的日子,他認為自己出生的日子是一個遭殃的日子,甚至還詛咒那位向他父親傳達他出生信息的人,說那個人會「像被上主毀滅的城」(參考耶利米書二十:14-18)。先知之所以會求死,甚至認為死比活著還要好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傳上帝的信息中,遇到極大的挫折感。
其實整本聖經都在述說上帝的慈悲憐憫、滿有仁慈的上帝,也是個不輕易發怒的上帝。聖經中像約拿書第四章2節介紹上帝這種特性的的經文很多,例如:出埃及記第三十四章6節;民數記第十四章18節;尼希米書第九章17節;詩篇第八十六篇15節、第一○三篇8至9節、一四五篇8節;約珥書第二章13節等等。
第4節,「你為甚麼這樣生氣呢?」這是上帝在回應先知約拿生氣的疑問,上帝的這句問話,正好顯示出先知約拿和上帝之間有極大的差別,就像前面所說的約拿容易生氣,而上帝則是「不輕易發怒」。
第5節,當先知約拿看到上帝改變心意,決定不懲罰尼尼微城的人民時,他用「抗爭」的方式,表達他心中的不滿,因此,他採取到「城外去,在成的東邊坐下來」,並且「搭了一個棚」,要看到底上帝毀不毀滅該城。
第6至7節,這兩節充分顯示上帝的奇妙作為,不是人的能力可以阻擋,也不是人的智慧可以理解。作者用這兩節提供一個重要的信息-所有萬物都是上帝創造,這些受造之物都順從上帝的話語。相對的,先知約拿並不聽從上帝的話。
上帝「安排一棵蓖麻樹」長得快又高,樹蔭又多。這種蓖麻樹的學名叫「Qigajon」,在伊拉克境內的底格里斯河邊甚多,這種樹成長很快,長大大約有六至七尺高,葉子長大後好像瓠葉一樣,因此,可以將樹枝調彎攀在棚架,這樣成長出來之後,就可成為很好的遮陽樹。上帝既然可以命令蓖麻樹很快之間成長起來,使先知約拿感到非常「涼爽」喜歡的原因。但他卻沒有注意到,這是上帝奇妙的作為。就如同他只傳講一天的時間,就看到尼尼微城居民上自國王、下至家畜動物都悔改的動人景象,他也沒有注意到一樣。
但這種涼爽只隔一個晚上而已,上帝又隨即安排「一條蟲來咬這棵蓖麻樹,樹就枯死了」。這些都是瞬間內發生的事,只有上帝奇妙的作為才有辦法達成,不是一般人的能力所及。
「使他感到涼爽」,這句話有些聖經版本翻譯成「消除他的煩惱」,或是「使他免受痛苦」。上帝在先知約拿搭棚子時,也知道他會遇到日曬的苦惱,雖然他堅持在炎熱的氣溫下坐在棚子底下曬太陽,但上帝還是疼愛他,用蓖麻樹的樹蔭遮蓋他,讓他覺得舒服、涼爽。上帝並沒有因為先知約拿非常生氣,就跟著生氣,上帝還是用很溫柔的方式與他對話。
從第6至8節,作者用「上帝安排」、「上帝叫」等詞句當作主詞,表示整個事件的發生都是上帝在主導號令。聖經說當上帝的命令一下,事情就發生。整個宇宙萬物的創造也是這樣,都是因為上帝的命令而成。
第8節,「太陽出來以後」,上帝又隨即「又叫熱風從東方吹過來」。也因為炎熱的陽光照射在頭上,再加上熱的東風一吹,那真是難挨,導致先知約拿「快要昏倒過去」,因此,先知約拿再次「求死」,這也是他第二次求死,第一次是在第一章12節,他要船員將他拋入海裡,那是準備以死來拒絕上帝的呼召。
這節也是先知約拿第二次明確表示「死了比活著還好」,第一次是為了上帝憐憫了尼尼微城的人民(第3節),使該城原本會被上帝毀滅的,現在卻可以存活下去,他認為上帝做了最不應該的事。而這一次則是為了可供他遮蔭的蓖麻樹死去使他因為日曬趕到痛苦有密切關係。這可看到先知約拿心中確實有很大的矛盾,他一方面痛恨尼尼微城的人得到上帝的關懷、憐憫,而免遭毀滅的命運,另一方面卻為了一棵蓖麻樹遭到蟲咬而枯死,導致自己受到太陽曝曬和熱風吹襲難過而想求死。
第9節,「你憑甚麼為這棵篦麻樹這樣生氣呢?」這是上帝回答先知約拿生氣所說的話。上帝的質疑是有意思的,因為這棵蓖麻樹與先知約拿並沒有甚麼特別關係,即使說有,也只不過是一天的時間而已,時間相當短促。
先知約拿以相當肯定的語句回答上帝的問話,且他的回答也顯示出他自認為是理直氣壯,他告訴上帝他是「氣得要死了」。
第10至11節,這兩節可說是上帝對先知約拿的教訓,也等於是在教訓以色列人民一樣,因為他們對外邦人的態度,顯示出他們狹隘的心胸。上帝強調那棵蓖麻樹並不是先知約拿有為它做過任何一件事,換句話說,先知約拿只有享受蓖麻樹之樹蔭帶來的涼爽之樂,卻沒有為蓖麻樹做過任何栽種、澆灌使之生長的工作,卻因為蓖麻樹枯萎死去而發出不滿的聲音,甚至還理直氣壯的態度說自己生氣都是合理,正好凸顯出先知約拿的自私、無理。尼尼微城的人民和牲畜對先知約拿來說,也是這樣,先知約拿是一再要求上帝必須懲罰他們,這正好說出了先知約拿的無知、愚蠢。
特別要注意的是第11節所提到的「十二萬連左右手都分不清楚的人」,這是指兒童而言,因為他們太年幼,是尚且分不清楚是非、好壞的小孩子(參考申命記一:39)。這樣,若再加上成人和婦女,尼尼微城的人口必定遠超過十二萬的人數一至二倍之多,另外還有數算不盡的牲畜。
類似先知約拿這樣的心態,在每個時代的基督徒信仰態度中經常出現,也會像先知約拿一樣,將自己從民族、國家歷史中傳承下來的價值、是非準則,用來回應上帝的愛。我們也會把自己所不喜歡的對象,也要求上帝跟著我們不喜歡,甚至還會振振有詞地說上帝也會像我們一樣不喜歡。例如我們看到今天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衝突是這樣;北愛爾蘭的英國移民後裔與愛爾蘭人後裔之間的衝突也是如此,類似這樣的例子從未間斷過,也因為這樣,有許多看起來原本是單純的種族之間的衝突,並沒有因宗教信仰的融入而減輕或降低,相反地,卻因為自己信仰上錯誤的認知而把上帝拉來在這種族衝突中,而族群之間原本已有的緊張更加惡化、不能相容,不但沒有幫助信仰成長,還因此使信仰披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強迫上帝選邊站,這是非常悲哀的事。
認識 彌迦書這本經書
認識先知彌迦
主前第八世紀有四位重要的先知,彌迦就是其中的一位,另外三位就是先知何西阿(參考何西阿書一:1)、第一時期的先知以賽亞(參考以賽亞書一:1),以及先知阿摩司(參考阿摩司書一:1,他的時代是在主前793~753年,耶羅波安二世執政時期)等。
聖經提供非常少關於先知彌迦的身世背景,在耶利米書第廿六章18節曾提起他的名字,說他是摩利沙人,這城很可能就是在猶大南部的「摩利設‧迦特城」(參考彌迦書一:14)。還好從彌迦書第一章1節所提供的資料,可以了解他的時代背景。
從彌迦書可以知道先知彌迦的時代,正好是「約坦、亞哈斯、希西家諸王相繼統治猶大國期間」,也就是主前750至686年之間,他被上帝呼召出來傳達關於撒馬利亞和耶路撒冷的信息。這表示他所要傳遞信息的對象,不是只有在北國以色列,而是包括了南國猶大在內,意思是和整個以色列民族有密切關係。先知彌迦所針對的對象範圍比較廣闊,與他同時代的先知阿摩司傳的信息只針對北國以色列,而先知何西阿主要也是針對北國以色列。先知彌迦的信息主要是在反映出希西家王(主前715至686年執政)宗教改革之前的社會景象。他很清楚地預言北國以色列將會淪陷(參考一:5-7),也同時指出南國首都耶路撒冷也會面臨無法逃避的荒蕪慘況(參考一:9-16)。可想而知,先知傳遞這種信息,並不會討好當時的人民與執政者。
彌迦,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誰能像上帝呢?」這點可以從兩個方面看這名字的意思:
其一,是指上帝的子民以色列民族已經背離了上帝的旨意,因此從他們的身上再也看不到上帝的形像了。舊約聖經中還有一位在希伯來文的名字是和先知彌迦同名,也同樣是先知,他就是米該雅;他出現在以色列王亞哈的時代。從列王紀上第廿二章就可看出,在先知米該雅的時代,以色列人民已經不喜歡聽上帝的話,反倒喜歡聽虛偽、撒謊、諂媚的話。而這點也可從先知彌迦所傳出的信息中看出,他說:「在這塊土地上,所有誠實正直的人都死了,對上帝忠心的人連一個都沒有。人人等著機會謀殺;人人在陷害自己的同胞。」(彌迦書七:2)
其二,是指有誰能像上帝的愛那樣深?聖經的作者說,即使上帝的子民一再背叛,上帝還是深深地愛著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要引導他們歸向祂。先知彌迦這樣說:
「上主啊,沒有其他的神能跟你相比;你赦免了劫後餘生的子民。你不長久懷怒,卻以不變的愛待我們。你要再一次以仁慈待我們。你要把我們的罪放在腳下踩碎,拋入海底。」(彌迦書七:18-19)
這就如同詩篇的詩人也是這樣描述上帝的愛:
「上主慈悲仁愛,
不輕易發怒,滿有不變的愛。
他不長久責備;
他不永懷忿怒。
他不按照我們的罪過懲罰我們;
他不因我們的過犯報應我們。
天離地多高,
對敬畏他的人,
他的慈愛也同樣宏大。
東離西多遠,
他使我們的罪離開我們也那麼遠。」(詩篇一○三:8-12,另外參考詩篇八十六:15)
當先知約拿知道上帝不降災禍給尼尼微城的人民,因而大生上帝的氣時,就是像詩篇的詩人在唱這首讚美詩歌的內容一樣,但先知約拿不是用這首讚美詩歌來歌頌上帝,而是用來表達對上帝高度的不滿。他抗議上帝對外族人的愛,說上帝「常改變心意不懲罰人」,後來還想用死來抗議上帝這種令他無法瞭解及接受的愛(參考約拿書四:2-3)。使徒保羅也這樣詮釋上帝的愛,他說:「上帝對我們顯示了無比的愛: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基督已經為我們死了!」(羅馬書五:8)
從上述這些可以這樣瞭解:先知文獻雖然是在譴責人犯罪背離上帝的教訓,但卻在譴責中也同時強烈地表達出上帝是位滿有愛與慈悲的上帝,只要人悔改歸向祂,祂必定赦免人所犯的罪。
彌迦書的時代背景和先知的信息
  先知彌迦時代曾發生三件重大的事件:
一、主前734至732年期間,亞述皇帝提革拉、比列色佔領了北國屬地「以雲、亞伯‧伯‧瑪迦、亞挪、基低斯,和夏瑣等城」,以及「基列、加利利,和拿弗他利等地區,並且把人民俘虜到亞述去」當奴隸(參考列王紀下十五:29)。
二、主前722至721年,也就是何細亞王執政的第九年,撒馬利亞城被亞述攻陷,北國以色列滅亡,人民被擄到亞述各地去(參考列王紀下十七:6)。
三、主前701年,南國猶大因為加入反抗亞述的聯盟,亞述皇帝西拿基立為了要懲罰南國猶大,派大軍圍困耶路撒冷城,因為希西家王聽從先知以賽亞的勸勉,全心倚靠上帝,而使耶路撒冷城倖免於難(參考列王紀下第十九章)。
從第一章1節所提供的諸王歷史朝代背景,就可看出先知彌迦的時代,就是北國以色列在主前721年滅亡的時代,那時亞述帝國消滅了北國以色列,並且將人民俘虜到外國去販賣為奴,更殘酷的,是亞述帝國從鄰近國家巴比倫、古他、亞瓦、哈馬,和西法瓦音等地移民到撒馬利亞等過去以色列人民居住的各城市,因為這種政策,後來這些從外族人便和留在當地沒有被擄到亞述各地去的以色列人民通婚,導致以色列人民跟隨這些外族人拜偶像神明(參考列王紀下第十七章)。亞述帝國這種做法,其實是有計畫性的要消滅以色列民族。與外族人通婚而生下來的後代,就成為後來以色列人民鄙視的「撒馬利亞人」,以色列人認為這些和外族通婚生下來的後代是不潔淨的族類,不與他們相來往(參考約翰福音四:9)。他們與主前第六世紀末期與第五世紀時代返鄉回國的以色列人民之間有極大的鴻溝,甚至有彼此仇視的現象(參考路加福音九:51-54)。北國以色列的人民也因為這通婚事件,在以色列人民返鄉運動後,失去了原本多數的主導力量,改由猶大領導整個以色列民族。
一個國家的滅亡,絕對不是單純在國勢單薄、軍力衰退等這種表面的問題而已,而是有其實際的社會現象所呈現出來的墮落、腐敗,這才是造成一個社會動盪不安、民心不穩、國家趨向滅亡的主要因素。這點從先知彌迦的言論中可以看得出來,他是一再嚴詞譴責當代社會敗壞的現象,指責有錢有勢的人日夜都在圖謀詐欺、吞佔窮人的財產(參考彌迦書二:1-2、8-9);也看到政府官員不但沒有依照上帝的教訓,用公義的法則對待人民,相反的,他們是「憎恨善良、喜愛罪惡」,剝削人民(參考三:1-3),「用兩種天平和升斗」對待人民(參考六:10)等等,而在所有這些違背社會公義的事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在法庭上沒有公正的審判(參考三:11)。先知彌迦就很明確地指出當時「官吏和法官都接受賄賂。有權勢的人跟他們成群結黨,狼狽為奸」(參考七:3)。
可以這樣瞭解:如果政府官員沒有維持公正的法律,只知道接受賄賂而辦案,這樣就不能期待商人會誠實。在先知彌迦的時代也和先知阿摩司的時代一樣,商人的秤是偷斤減兩(參考六:10-12),受傷害、被欺騙的總是那些貧困的人民。這樣的社會不可能期待人民會誠實、忠心(參考七:2)。社會上沒有誠實的就沒有信任。這種國家、民族,不必等敵人來攻擊,自己就會先沉淪下去,進而導致整個社會動亂不安,進而瓦解(參考七:6)。過去的時代如此,今天的時代也一樣。沒有公義準則的社會,是不可能會長久存在的。
再者,讀彌迦書應該有這樣的認知:任何一個社會、族群,若能培養出敬虔的宗教心,就能讓社會、族群產生強而有力的防衛力量。而這份敬虔的宗教心,應該由宗教領袖帶頭顯示出信仰的力量。可惜,先知彌迦時代的宗教領袖,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是帶頭墮落,他們為了貪婪錢財,甚至違背上帝的旨意欺騙人民(參考三:6、11)。更可惡的,是宗教領袖常以虛偽的宗教儀式來迷惑人民,誤導人民以為上帝喜愛這些繁複的宗教禮儀。其實,上帝並不喜愛這些,甚至厭煩這些不必要的宗教禮儀。因為祂只喜愛人們遵行祂的教訓,厭惡人們用豐富的祭品來掩飾所犯的罪行(參考六:6-8)。先知彌迦這樣的信息,在和他同時代的先知以賽亞、先知何西阿、先知阿摩司都相同(參考以賽亞書一:10-14、何西阿書六:6、阿摩司書五:21-24)。
因此,可以將這幾位先知的信息歸納出一個基本原則:上帝所喜愛的就是人能將祂的教訓落實在每日的生活中,這遠比進行各項周全的宗教禮儀更重要。也可以這樣說,先知傳遞上帝的信息,都離不開上帝的審判和拯救。
可分成下列幾個段落
1. 第一至三章,對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的譴責。
2. 第四至五章,預言上帝的子民將重新聚集。
3. 第六至七章7節,說明上帝與以色列人民之間的關係。
4. 第七章8至20節,祈求上帝的憐憫和愛。


彌迦書第一章
先知彌迦是「十二小先知」中的一位,是主前第八世紀的先知之一,另外還有第一時期的先知以賽亞、何西阿,以及阿摩司等。這四位先知通常被稱為主前第八世紀的先知。
先知的文獻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它不僅是歷史的文獻,而且是告訴所有的讀者:上帝是歷史的主,在每個時代,上帝都有透過祂忠實的僕人傳達信息,為的是希望聽到上帝信息的人,有機會悔改、認罪,能因此而得到上帝的憐憫。
就像前面已經提起過的,先知彌迦不僅對北國以色列傳講上帝的信息,也對南國猶大說出上帝即將懲罰的信息。從第5節提到的對象包括了撒馬利亞和耶路撒冷就可清楚看出來,因為這兩城市分別代表北國的以色列和南國的猶大,合併起來就是整個以色列民族。上帝要懲罰他們是因為他們「叛離」、「得罪」了上帝。
第1節,「彌迦」,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誰能像耶和華」。換句話說,這名字已經說明了一個重要的含意,就是在先知彌迦的時代,有人把自己當作神明看,偶像化了自己,忘記自己是個人,人是有限的,且是很軟弱的。而在以色列人民中,這個名字是很普遍的,原因就是許多父母希望用這樣的名字來提醒人注意:不要扮演上帝的角色。
再者,這節說先知彌迦並不是僅對南國猶大傳講上帝的信息,也同時對北國以色列傳講上帝的話。這表示先知彌迦是對以色列民族十二支派傳講上帝的話語。
第2節,「主要從天庭作證」,聖經作者喜歡用法庭審案子的樣式來形容上帝就是控告者,要控告背叛的子民的罪證。這些子民乃是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因為在第5節提到的對象包括了撒馬利亞和耶路撒冷,這兩城市分別指出北國的以色列和南國的猶大,合併起來就是整個以色列民族。
但要注意第2節提起「列國」、「世人」,對象是指所有的世人,而不是單指以色列的十二支派。
以色列人民一直認為天上就如同地上的世界一般,天上也有法庭在審理天使從地上查訪後的報告,而上帝就是判官。
第3至4節,先知彌迦說上帝可以遊走於受造的「群山」萬嶺之間,毫無困難。甚至這些高山峻嶺的群山,在人的眼中看來是相當的雄偉,高不可攀,但在上帝的眼中卻是微乎其微的存在,上帝的腳隨時隨地可踩在群山之上。
這裡提到上帝走出「他的聖殿」,意思是指上帝並不是都住在一個地方不動。這句話也提醒以色列人民知道,上帝並不是住在耶路撒冷聖殿,也不是住在撒馬利亞敬拜的場所。上帝會四處去巡視、看、記錄,即使是在高聳的山嶺上,上帝也會走遍四處明察一切。
第5節,這節強調上帝的審判一定會來到,原因是「以色列人叛離上帝」,這裡所說的叛離上帝,就是指拜偶像神明。而帶頭的人,都是統治者,他們必須負起這項責任。這裡用「首都撒馬利亞」代表著北國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代表著南國猶大。
第6節,「撒馬利亞成為荒野廢墟」,這件事在主前721年發生了;那次是亞述帝國皇帝撒縵以色五世帶兵攻入撒馬利亞城,連續圍城長達三年之久,後來撒縵以色五世的兒子撒珥根二世才攻下該城,並且燒毀該城,北國以色列從此滅亡,人民被擄並被販賣為奴,這些資料詳細記載在列王紀下第十七章,也就是北國以色列最後的一位國王何細亞執政的第九年。
第7節,從這節經文中可看到當時拜偶像神明的信仰中,有兩件惹上帝生氣的行為一再被先知們提起,其一就是有嚴重的淫亂行為,娼妓氾濫,因為人民認為若要有豐富的收成,就需要有更多的性行為。其二是財富至上,也就是說拜偶像神明,所祈求的就是要得豐富的財物,為要得更多的財物,往往出現剝削貧窮人的行為。當他們被敵人攻擊時,他們的偶像神明都將被敵人搶奪。
第8至9節,這兩節是先知彌迦對上帝懲罰北國以色列所作的回應,但也同時提到類似北國以色列的災難也將會臨到南國的猶大(耶路撒冷)。
再者,先知彌迦以相當哀痛的語調,說出他會因為上帝嚴厲懲罰自己同胞而悲傷,表達心中難以描述的痛苦。他所用的方式就是要「赤身光腳,到處遊行」,也要「像野狗悲號,像鴕鳥哀鳴」。其實,他是用這種方式要告訴以色列人民,上帝在懲罰祂的子民時,心中的痛苦就是這樣地悲慘、哀悽。因為祂和以色列人民之間的關係乃是如同「父子」,也像「夫妻」那樣的親密。
這裡說撒馬利亞的情況也會發生在猶大的耶路撒冷,所謂「不能痊癒」,意思是指毀滅。耶路撒冷城在撒馬利亞城毀滅的135年後,也就是在主前586年被巴比倫帝國所摧毀。
第10至14節,這段經文提到一連串記錄有關北國以色列以及南國猶大受到懲罰城市的名單,這些城市中有四個已經無法知道實際位置在何處,這四個城是就是:伯‧亞弗拉;沙斐;撒南;瑪律等。
這裡先知彌迦說出上帝懲罰來到,所有受到懲治的城市都將變樣,和過去大不相同。例如先知彌迦提到「拉吉」,這原本是猶大最大城市之一,後來被亞述給佔據。其實拉吉城原本是運輸中心,現在卻變成了提供逃亡的中心城市。也因為這樣,導致原本可以得到後勤支援作戰的瓦解了,國家當然就會如同第14節所說的,不但得不到援助,而且還要準備向敵人進貢才能使戰爭停止下來。
注意第13節所說的「教唆耶路撒冷犯罪」,這說明了北國以色列悖逆的行為,確實使南國猶大受到嚴重的影醒。這點從亞哈和約沙法結為親家,而亞哈一再聽從且放任他的妻子耶洗碧推動北國以色列「巴力神明化」的事,也影響了南國猶大對上帝忠實的信仰。因為他們也「仿效以色列的罪行」。
第15至16節,這裡特別提到「剃光頭」,這是以色列人民表示哀傷難過的狀態(參考以賽亞書三:24、廿二:12,耶利米書十六:6)。之所以會這樣哀傷,原因就是自己的女子被賣去當奴隸。這些會被賣去當奴隸的,幾乎都是貴族人家的子女,當時的女子會被賣去當女婢,甚至當妓女的更多。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