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442期

阿摩司書第八至九章
1.第八章:
這章除了提到另一個新的異象外,更重要的是談到上帝對北國以色列要進行的審判。在這段審判中,先知阿摩司提到北國以色列真正的問題,並不是因為經濟發生困難,或是受到外敵入侵,因為在耶羅波安二世執政時代,北國以色列可說是最強悍的時代,就像列王紀作者所說的,在他治理之下的北國以色列「收復了所有屬於以色列的領土,從北方的哈馬隘口直到南方的死海」(參考列王紀下十四:25)。但這樣強有力的軍事和經濟力量,卻因為對上帝的話毫不在意,結果離棄了上帝,然後從國王到人民犯奸作科的處處可見,因而引起上帝極大的憤怒,讓亞述帝國來懲罰他們。
第1至3節,這是上帝給先知阿摩司看見一個異象。這異象是讓他看見「一簍熟了的水果」,這在中文《和合本》譯文用「夏天的果子」,這個字在希伯來文的發音相似,也是雙關語,也可以是指「結局」。果子若是熟了,摘就會掉下來。因此,這裡上帝就告訴先知阿摩司,說北國以色列的「結局已經來到了」。
注意第3節的「那一天」,這是先知阿摩司最特別的信息,因為他改變了原先以色列人民所傳承的觀念,以為「那一天」就是「耶和華日子」來臨時,是個大喜的日子,但現在先知阿摩司傳講出來的「那一日」將是個不堪入目的慘狀,「宮廷的歌唱要變為悲傷的哀歌」,因為「到處都是屍體,一片死寂」,指敵人入侵造成的慘狀。
第4至7節,這段經文再次指控以色列人民的罪狀,除了是有權勢者對貧困者欺壓的罪狀,更嚴重的是他們對上帝的藐視,不但不在乎「神聖的節期」,甚至是用輕視的態度在看待安息日。
這裡所謂「神聖的節日」,是指「月朔」,是指每月的第一天。依照民數記的規定,「每月的初一日要獻燒化祭給上主」,獻祭的內容有清楚的規定,且是「一年中月月如此」(參考民數記廿八:11-14)。而安息日的規定則更清楚了,那是神聖的日子,不能工作,遵守安息日是表明他們和上帝之間有「約」。但如今他們是希望這些宗教節期趕快過去,因為要忙著做生意賺錢,且是用欺騙手段,作法有「假法碼和小升斗欺騙顧客」,以高價出售「劣等的麥子」,並且將那些無法「還債的窮人用一雙涼鞋的價錢把他買下來作奴隸」,之前先知阿摩司就曾指責他們做過這種事,用一雙連鞋的價錢賣了貧窮人去作奴隸,不憐憫窮人而是拿錢去買酒喝、嫖妓(參考阿摩司書二:6-8)。這是上帝最無法容忍的行為。
第8至9節,這兩節很清楚地說到上帝的懲罰時刻來到,天地都會變色,這時,人無論過去從欺騙賺取了多少財富都將要失去。因為天地若變色,連人的生命也無法保存下來。這樣,即使賺得了全世界也是枉然。
第10節,這節說出了北國以色列的哀歌。「佳節變為葬禮,歡樂變為悲傷的哀號」,這裡所說的「佳節」是指豐收節期,原本是在慶祝歡樂,現在卻要變成悲痛的葬禮;「歡樂」,原來是指青年男女彼此傳遞愛情時唱出的情歌,現在,這些情歌將變成哀歌。痛苦哀號的聲音,就如同家裡有獨生子去世一般的難受。
第11至12節,這兩節是阿摩司書的中心信息。這裡說人會乾渴,並不是沒有食物、水,而是因為聽不到、也找不到上帝的話。申命記的作者以色列人民出埃及進入曠野漂流的四十年經驗,在那四十年間,欠缺水、食物,卻因為上帝的話幫助他們度過那段艱辛的旅途(參考申命記八:3)。這很清楚在說明若是沒有上帝,人即使有得吃、喝、穿,生命也將不會感覺飽足,只有回到上帝裡面,人才會感覺生命豐富有餘。
第13至14節,災難接踵而來,即使是年輕力壯的少年人也無法倖免,因為災難實在是太嚴重了。注意第13節又提及「在那一天」,這屬於上帝審判的日子。那日子來臨時,只要是向偶像神明祭拜過、許過願的人,都將受到嚴厲的審判。
2.第九章:
先知文獻的特色之一,就是有上帝的審判,也有上帝憐憫和拯救的恩典。這章談到上帝會嚴厲懲罰以色列人民,但還是會保存他們當中殘存的人民,並且建立他們讓他們重新成為上帝所喜愛的子民。
第1至4節,這段經文是先知阿摩司看到的第五個異象(參考阿摩司書七:1-3、4-6、7-9、八:1-3),這異象提到上帝將對以色列國展開連串的懲罰。
「祭壇」,這是指敬拜上帝的地方。這裡並不清楚是指以色列人民在伯特利的聖殿祭壇,或是在別是巴、吉甲(參考五:5)等地的聖殿祭壇。不過,就像第五章說過的,雖然在敬拜時他們唱出動人的歌聲、奏出好聽的曲子、獻上最好的祭品,但這些無法遮掩他們平時搾壓貧困人民的惡行。因此,上帝決定要把這些虛偽的敬拜徹底毀滅。其實這也是在暗示著他們將不會再有敬拜上帝的機會,因為他們將會被敵人俘虜去當奴隸了。
這段經文也提到一個基本認識:上帝是無所不在的上帝。因此,上帝一出手懲罰背叛祂的子民,是無人可以逃脫的,即使逃到「陰間」,或是逃到天上、深海的「海底」,或是高高的「迦密山山頂」,甚至是被別國俘虜了,他們都仍然在上帝的掌握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第4節,這節說到上帝不只是以色列人民的上帝,也是其他族群的上帝。雖然以色列人民終將遭到敵人打敗,並且被俘虜去當奴隸。對上帝來說,並沒有國界、地理上的差異,因為上帝是萬國的上帝,是人類共同的上帝,因為人是上帝創造的。如果上帝決定消滅一個族群,縱使這個民族被敵人俘虜去了,也一樣難逃滅亡的後果。
第5至6節,這是一首詩歌,是歌頌上帝的詩歌,先知阿摩司用這首讚美詩歌,為的是要強化前面第1至4節所說的,上帝的能力遍及於宇宙、世界的每個角落,就像第四章13節的詩歌所說的一樣。因為祂是一切萬物的創造者,因此,沒有人能夠承受得了祂的懲罰與審判。
第7至8節,可看到先知阿摩司要表達一個基本信念:上帝是萬國、萬民的上帝,在上帝的眼中,沒有任何一個族群犯罪可以免遭懲罰。這節說出非常重要的信息:無論是誰,都是上帝的子民。
古實人,這也代表著埃及人。
迦斐託,原本是非利士人居住的地區(參考耶利米書四十七:4),在愛琴海。
吉珥,是敘利亞人的另一種稱呼。
第8節的「我不會把雅各的後代全都消滅」這句話,意思是上帝還是為雅各的後裔留下恩典,雖然有懲罰,但還是留了「餘民」。這種「餘民」的看法,在其他先知的信息中也常出現(參考列王紀下十九:4、30-31,以賽亞書十一:11、三十七:4,耶利米書廿三:3,彌迦書七:18,)。
第9節,這裡提到「篩子」,這原本是以色列人民用來篩麥子用的農具,但是現在上帝要用它來篩選以色列人民,這也表示審判即將來臨的意思。上帝要把「敗類全部篩掉」。
第10節,表示有假先知傳講錯誤的信息,那些說「苦難不至於臨到」的人,都將受到嚴厲懲罰,這些人將會死在「刀劍下」。
第11節,這節和第1節是相對句;這節說上帝要「重建大衛那破碎了的王國」,也要「修補它的城牆」,第1節則是說上帝「要用錘擊聖殿的棟樑,使整個屋倒塌下來」。在以色列人的觀念中,聖殿的倒塌,象徵著國家的滅亡,因為聖殿所代表的是,國家最後的堡壘。第11節的意思很清楚,表示上帝要使以色列人民得到復興的機會。
第12節,這節已經在暗示著以東將會面臨被滅亡的危險,而相對於以色列人民,他們將會重建家園,「收復屬於」原本上帝賞賜給他們的土地。
第13節,現在上帝來臨的「那日子」,是個希望的日子,是個生命重新再造的日子,充滿生命的活力。有「五穀生長」且可「收割」,也有好的「葡萄成熟」可用來「釀酒」,且是有非常好的收成,表示此季收成的穀子尚未曬乾收入倉庫中,下一季的麥子已經成熟可以收割了。
第14節,這節可對照第五章11節;這裡說以色列人民在「那日子」來臨時,會有永久的家園可以居住,也要喝自己釀的酒。在第五章11節則說他們「絕不能住在自己用石頭建造的樓房,也不能喝自己美好的葡萄園所釀製的酒」,這是懲罰與祝福之間明顯的對比。
第15節,這節可和第七章11節對照來看,可看出是相對句;這裡說以色列人民將不再成為亡國者,或是被俘虜到外國去當奴隸,而第七章11節曾預言他們將會被「趕出本土,流亡國外」。換句話說,在上帝的憐憫下,以色列人民將重新回到上帝「賜給他們的土地上」過著安定生活,不會再被人「連根拔起」販賣到外國去當奴隸。

認識 彼得前書這本書信
這本書信的作者
彼得前書和彼得後書,跟雅各書、約翰一、二、三書、猶大書等這七本書信,這些使徒的書信通常都被稱之為「教會牧函」,意思就是這些書信是要公開給所有教會的信徒閱讀的。例如在彼得前書第一章1節很清楚地說寫這本書信的對象,是為了那些「散居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細亞、庇推尼各地的信徒們」,而他們當中有猶太人,但可能更多是外邦人(參考彼得前書二:10)。
而雅各書則是在第一章1節說:「我問候散居在全世界的上帝的子民。」
猶大書的開場白則是:「我是耶穌基督的僕人,雅各的兄弟猶大。我寫信給蒙上帝選召、生活在父上帝的愛中、並蒙耶穌基督保守的人。」(猶大書第1節)
彼得後書第一章1節說:「我-西門‧彼得是耶穌基督的僕人和使徒。我寫信給那些藉著我們的上帝和救主耶穌基督的義、跟我們分享了同樣寶貴信仰的人。」
約翰一書則是只用「你們」這代名詞,但很清楚的,這「你們」指的就是共同信仰的「團契」(參考約翰一書一:1-3)。在約翰二書1節清楚指出收信的對象是「蒙揀選的夫人,也給你的兒女」。約翰三書收信的對象雖然是「該猶」,但他是一位教會領袖,書信內所談的是教會的事務。
從上述這些句子都可看出這些書信並沒有特定地區的對象,而是針對所有因為蒙揀選而信耶穌基督的信徒。
也是從彼得前書第一章1節:「我-彼得是耶穌基督的使徒。我寫信給上帝所選召的子民。」從這節知道作者是使徒彼得。另外再從第五章1節清楚提到作者就是「見證基督受苦的人」。使徒彼得就是親眼看見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的門徒之一。再者,在第五章12節也很清楚地說,他寫這本書信是經由「西拉」的幫助之下寫成的。因此,很可能是透過使徒彼得的口述,然後由西拉執筆,這種「代書」情形也發生在使徒保羅的身上(參考羅馬書十六:22,帖撒羅尼迦前書一:1,帖撒羅尼迦後書一:1)。以上這些記事都清楚說明這本書信的作者就是使徒彼得。
但這種看法也有持反對意見者,認為依據彼得前書第四章16節的記載,當時迫害已經是來自羅馬帝國官方的手,而使徒彼得所受到的迫害應該是來自猶太宗教當局,或是外邦人的團體,何況「基督徒」這個名稱的出現是在福音傳遞到外邦地區之後(參考使徒行傳十一:26)。因此,彼得前書記載相關的迫害事件,都是屬於羅馬帝國政府確定要進行迫害基督徒的政策之後。更重要的,他們認為彼得不太可能寫出這麼美妙的詞藻,而西拉和使徒保羅都是受過高等希臘教育的高階知識份子,才有辦法寫出這麼優美的書信。
因此,另有一種說法,認為書寫此書信的作者很可能就是西拉,但他用了使徒彼得的名字寫的。因為西拉和使徒保羅同樣都是屬於羅馬公民,因此,談到政治的事務都會比起其他使徒更為敏感(參考彼得前書二:13-14),他除了強調又尊重每個人,敬畏上帝之外,也要敬畏君王(參考二:17)。
收信者、讀者
使徒彼得寫這本書信的主要對象,就是給那些在避難中的信徒閱讀的。在第一章1節提到是寫給「散居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細亞、庇推尼各地的信徒們」讀的,這些地區就是現今的土耳其境內。但並沒有明確資料顯示使徒彼得曾經在這些地區傳過福音。這就產生了使徒彼得怎樣與這些地區的信徒有聯繫?特別是在第五章13節說到這本書信可能是在「巴比倫教會」寫的,可是這也沒有足夠的資料證實使徒彼得曾在這個地方居住過。這樣,使徒彼得寫這封書信的用意何在呢?不過,可以從使徒保羅並沒有去過羅馬傳福音,可是他也寫了書信給羅馬教會的信徒,即是《羅馬書》,從這樣的例子看到早期教會的使徒寫書信,收信的對象並不一定就是自己所開拓起來的教會,有的是為了處理教會發生的問題而寫書信,就像猶大寫信的對象是「該猶」,談的就是有關教會領袖的問題。
不過,也可由第一章1節看到那些逃難的基督徒,是逃到外邦去避難,可想像得到他們當中必定是外邦人比較多,再加上作者在第五章12節提到他最忠實的同工西拉。如果參考使徒行傳第十五章40至第十八章5節,就可以知道西拉也曾與使徒保羅同工過(另外可參考哥林多前後書一:19,帖撒羅尼迦前書一:1,帖撒羅尼迦後書一:1),這樣,或許這樣可以理解:即使使徒彼得沒有在上述五個地區傳福音,也會因為西拉的敘述,使他聽到並且明白到各地教會所受的迫害情形。也有可能其中有些是出自西拉的意見,希望能藉由使徒彼得具名寫信鼓勵這些在患難中的信徒,使他們能夠堅持已經建立起來的信仰。因為使徒彼得在早期的教會中有一定的份量,特別他是耶穌基督十二個門徒中被看成是最核心的一位,尤其是當時耶路撒冷教會是所有基督教會中被看成是領導中心的教會,使徒彼得的發言有相當的力量(參考使徒行傳十五:6-11),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
這本書信寫作的年代
由於第一章的開頭就提到有迫害的事件發生,早期教會發生基督徒受迫害的事,從耶穌基督復活事件被傳開以來,這樣的消息就一直不停地接踵而來,首先是從猶太教開始,然後接續而來的是羅馬政府將基督徒看成與叛亂團體有關,導致基督徒受迫害的情況更加嚴重。而在猶太人迫害的階段,並不至於將基督徒用殘酷的「火」刑,或是以犯姦作科為藉口(參考四:12-16)加以迫害,這應該是來自羅馬政府的殘酷手段。而羅馬政府迫害早期教會的統治者有:
一、尼祿皇帝(Nero),他的時代是在主後54至68年。
二、多米田皇帝(Domitian),他的時代是在主後81年至96年代。
三、他雅奴皇帝(Trajan),他的統治時代是主後98年至117年。
可以這樣瞭解:如果使徒彼得是活著的時候寫這本書信,那一定不會是在多米田和他雅奴皇帝的時代,比較有可能是在尼祿的時代。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本書信大約是在主後60年代左右寫的。
寫這本書信的目的
因為信是寫給受到迫害的信徒,主要是在鼓勵當時的信徒們要有堅定的信心,並且要在生活上和未信的人有所不同,才不至於被迫害者以「凶殺,作賊,犯刑案,或好管閒事」作為藉口來羅織罪名而加以迫害(參考彼得前書四:15)。換句話說,作為一個基督徒必須有更嚴謹的生活規範,好使自己和異教徒在生活態度上有明顯的區隔,不可像是「生活在淫亂、縱慾、酗酒、宴樂、狂歡、狂飲,和可憎惡的偶像崇拜中」(參考四:3),而應該過「有節制」的新生活,不會撒謊,偽善,嫉妒,或說人壞話等(參考二:1、四:4),讓自己在眾人面前表現出聖潔的樣式(參考二:5),這樣才能顯明受迫害並不是因為在社會道德、倫理生活上有問題,而是確實在信仰立場上受到的侮辱,因為所有的人都必須向上帝交帳(參考四:5)。作者強調「應該不斷地以好行為來表示完全信賴那始終信實的創造主」(參考五:19),這是基督徒信仰的社會責任。
可分成下列幾個段落
一、序言,第一章1至2節。
二、基督徒的盼望在耶穌基督,第一章3至12節。
三、如何過聖潔的生活,第一章13至二章10節。
四、基督徒的生命觀,第二章11至25節。
五、夫妻之間的關係,第三章1至7節。
六、受苦難中應該有的生活態度,第三章8至四章19節。
七、最後的勸勉,第五章1至11節。
六、最後的問安,第五章12至14節。

彼得前書第一至五章
1.第一章:
從彼得前書的內容、討論的問題等,就可看出都是與初代教會遭遇到的背景有很密切的關係。第一世紀的初代教會是遇到了極大苦難,例如:在主後65年左右羅馬皇帝尼祿焚燒羅馬城,然後嫁禍給基督徒的事件,然後他用極其殘酷的手段,狠狠地迫害基督徒。而使徒彼得就是在那段迫害時期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從這裡就知道統治者要迫害基督徒之前,都會開始出現一些小動作,這就是此本書信出現的一個背景。這就像《現代中文譯本》在這本書信之前簡介中所說的:
「本書的主要目的在鼓勵那些為了信仰遭受苦難和迫害的信徒。作者一再以耶穌基督的福音-他的死、復活,和再來的應許-勸勉他們,給他們希望。因此,他們必須忍受苦難,確信苦難是對他們信心的考驗,並且會使他們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日子』得到獎賞。」
從這段簡介的話中,可看到早期教會確實面臨了羅馬帝國非常大的殘酷迫害手段,導致許多信徒在期盼末日趕緊來臨,上帝的審判能快快來到。
這章經文也是離不開這種內容,勸勉信徒受苦是暫時的,但透過受苦,卻可清楚知道信徒的堅忍程度是否足夠承受這些苦難。再者,在苦難當中,還是要堅持維護信仰生活的聖潔。這對每個信徒來說,也是一門很重要的功課。
2.第一章1-12節,
就像其他書信一樣,羅馬時代的書信開頭都會有問候語。接著,作者就談到在信仰裡面遇到苦難,會帶來生命的盼望。因此,他期盼所有的信徒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要改變或放棄。
第1至2節,這是羅馬治理時代書信寫法的方式,信的開始就是先自我介紹,再來是提到受信者,接著是問安與祝福。
這裡說寫此書信的人使徒彼得,並且他說自己是「耶穌基督的使徒」。這裡的「使徒」之意是指耶穌基督所揀選揀選的十二位門徒。當猶大出賣耶穌基督且自殺死亡之後,早期教會曾討論過要補選一位接續猶大的使徒位置,為此使徒彼得建議必須從施洗約翰開始直到耶穌基督死而復活且升天時,都與他們同在一起的人才有資格被推選(參考使徒行傳一:21-22)。大家就從眾人當中推選出兩個人,再以抽籤的方式抽出馬提亞來遞補猶大的「使徒」位置。從這裡就可看出「使徒」這名號也表示著特殊的身份。
作者說他寫這封書信的對象,是「給上帝選召的子民」,這句話已經清楚指出就是針對基督徒說的。而這些信徒是「因逃難散居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細亞、庇推尼」等五個地區。從這句話可以看到作者寫這本書信時,迫害的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了,而這些地區在當時都是屬於羅馬行省。
再者,作者特別強調這些信徒都是「按照上帝預定的旨意,是藉著聖靈而成為聖潔的」子民。這都在表示能成為上帝的子民,是依照上帝的旨意和計畫而揀選,就像舊約時代揀選以色列民族一樣,不是依據人的條件,而是上帝依照自己拯救的計畫來進行揀選工作。因此,揀選出來就是「成為聖潔」的,表示分別為聖之意。這樣,所有被揀選的子民(信徒)必須要「順服耶穌基督」,這裡所說的「順服」,意思就是傾聽,意思是指聽從耶穌基督的話和教訓之意。
第3至5節,這三節經文也談到基督教信仰上非常重要的認識:
一是上帝乃是慈愛的上帝,且祂的慈愛是「無限的」。
二是上帝偉大的愛就是從耶穌基督自「死裡復活」的神蹟顯明出來。
作者在這裡強調因為耶穌基督的復活,帶給所有信他的人有了「新的生命」,這種新的生命帶來的就是有「活的盼望」。
這裡也提到上帝揀選的子民必定會得到美好的獎賞,就是「不敗壞、不污損、不衰殘」的福澤。注意作者特別強調是「天上的福澤」,表示和世上的不同;在世上的賞賜,是會敗壞的,而在天上的則是不會敗壞的,是永恆的。這就像耶穌基督在勸勉大家要把「財寶積存在天上」,因為在天上就不會被盜賊偷竊,也不會被蟲蛀壞(參考路加福音十二:33)。但這些獎賞並不是平白得到,而是需要努力到「終點」的人才能享有。
第6至7節,這段經文正好說明了第5節所提到,天上的獎賞是為那些有經過努力的人準備的。這裡很清楚地說出一個耶穌基督的信徒,必定會面對許多信仰上的「試煉」或是「受苦」,作者鼓勵信徒說即使這樣,也要「喜樂」,表示要用甘願的心去承受。這裡提到「種種的試煉」,表示迫害的樣式有很多種,依照當時羅馬治理之下,包括有的被送去競技場去拼死活,有的被丟入野獸群中去搏鬥生死,有的被送到奴隸市場去販賣,有的被強暴,有的當奴工到死去等等。但有苦難臨身時,人才會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信心可以經得起考驗。作者強調信心就像在煉金一樣,越經歷苦難,好的信心就會用明亮,有信心的人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日子來臨時會「得到稱讚、光榮,和尊貴」。
作者在這裡已經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耶穌基督的再臨,這也是早期教會非常重要的信仰告白。也是彼得前書重要的信息之一。其實這三樣指的都是同樣的內容,因為被耶穌基督稱讚就是一項極大的榮耀,這樣的信徒也是上帝國裡有份的人,這種人的生命在上帝眼中就是極為尊貴。
再者,這裡所提到在末日耶穌基督再臨時刻顯現時,有堅定信心且經過了考驗之後證明屬實的,將會得到「稱讚、榮耀、尊貴」。
第8至9節,當作者寫這封書信時,耶穌基督尚未再臨,因此,大家看不到耶穌基督,而且有許多信徒都是後來在使徒們傳福音時,才得到福音的信息而信耶穌基督的。因此,他們並「沒有見過」耶穌基督。雖然這樣,作者對信徒的表現相當肯定,因為他們是「愛」和「信」耶穌基督,並不受到任何影響。這就像希伯來書作者所說的:「那麼,信心是甚麼呢?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希伯來書十一:1)。彼得前書的作者在這裡認為只有在這種絕對不疑的信心基礎上,才會帶給人「靈魂的得救」的結果。注意這裡所說的「靈魂的得救」,意思是指生命的得救。
第10節,作者說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拯救的恩典,在舊約先知時代就已經有了的預言。其實,可以這樣了解:新約的作者有一個努力目標,就是要將舊約時代先知所預言即將來臨的拯救者與耶穌基督連結在一起。這也是馬太福音作者最努力的工作之一,因為該福音書是寫給猶太人看的。彼得前書的作者也是朝這方向努力,為要讓早期教會的信徒明白,耶穌基督就是舊約先知所預言那位要來臨的拯救者。
第11節,這裡提到先知們是經過了「探索」之後,發現上帝拯救的恩典是「基督必須受苦難」來表明上帝的愛。要了解這句話就需要回顧到整本舊約聖經的歷史背景。主前721年北國以色列被亞述帝國滅亡之後,以色列人被俘虜販賣到外國當奴隸,從那時開始,哀哭、呼求上帝拯救的聲音就從不間斷,也從那時候開始,上帝透過先知的話傳出拯救的信息。直到南國猶大在主前586年被巴比倫消滅,這呼求的聲音頻率越來越多,而先知的預言也相對的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先知以賽亞的預言中,就很清楚描述出那位要來的拯救者(基督)將以受難者的形像出現,這也就是以賽亞書第五十二章13節至五十三章12節的背景。
現在彼得前書的作者說耶穌基督就是這位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拯救者,他在十字架上的受難,就是一個明顯的記號,他的死,就是為了所有信靠他的人而獻上生命的。
第12節,上帝藉著耶穌基督拯救的信息是透過「聖靈的能力」傳達出來,這點從使徒行傳第二章描述在五旬節時,聖靈充滿在使徒們身上,使他們勇敢見證福音,就因為這樣,福音開始廣傳出來。這福音的好消息是「連天使」也想要「明白」這個大好消息。換句話說,能夠聽到這個消息,是非常珍貴難得的。
3.第一章13至25節:
在這段經文中可以看到一再出現「聖潔」這個詞,就可以知道作者有強烈的期盼,希望所有的基督徒都能像聖經所教導的,過著「聖潔」的生活,用這種方式來顯明有正確信仰與否之間的差別。
在前一段經文作者曾提起過一個真正有信心的人,是能通過考驗的才算數,並且以這種方式來考驗自己是否真的有足夠堅定的信心可以抵擋惡劣世代的誘惑、迫害。在這段經文中,作者提醒信仰上一個重要的認識:生命的價值在哪裡?作者要強調生命的真正價值是在獲得永恆的生命,而這永恆的生命是建立在耶穌基督的救贖上。
第13節,「你們的心要準備好」,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要束上你們的腰」。這句話的背景如果參考出埃及記第十二章11節就會更清楚,那時摩西轉告以色列人,吃逾越節晚餐的時候,是要「束緊腰帶,穿上鞋子,拿著杖」這樣子的姿勢吃。這是在表示情況非常緊急,很可能吃到一半就要趕緊離開,或是逃走。
另一方面,古代中東的人若說「束上你的腰」,意思就是指要好好做工,不要懶惰之意。衣帶寬鬆是在散步時才有的樣式。
「時時警惕」,原本的意思是指「清醒」,特別要注意的是在這裡的「清醒」,並不是一般所說的頭腦清醒,而是指心靈上的清醒。換句話說,對信仰的事很清楚,也是指對上帝忠心,沒有絲毫懷疑之意。
作者再次提到「耶穌基督顯現」的事,表示當時大家都在盼望耶穌基督趕快來,且深信耶穌基督就要來臨。因此,若沒有保持清醒的心靈,就看不見耶穌基督再臨和顯現在眾人面前。能夠看見耶穌基督再臨和顯現,那就是最大的恩典。
第14節,這裡提到要「順服上帝」,意思是指要聽從上帝話語的教導。相對於這節的末句說「從前愚昧無知」,就是指尚未明白聖經的話語,或是不遵從聖經的教訓之意。換句話說,信耶穌基督的人應該有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以上帝的話作為準則,會順服上帝在聖經中的教訓,而不會放縱私慾,敗壞生活紀律。
第15至16節,這兩節剛好與第14節成相反的句子;在第14節的末後句說「從前愚昧無知」和「讓私慾支配」。而這兩節所提到的是「聖潔」。
作者這是引用利未記第十九章1至2節說上帝是聖潔的,祂也要求所有被揀選出來的子民都要相同聖潔,在生活上有所節制,不會放縱私慾。
這裡的「聖潔」是有一個基本標準,那就是以上帝為主。因為上帝創造人的時候,就是依據祂的形像創造的,上帝的形像也表示著上帝的神聖。因此,一個放縱私慾的人,等於是在污穢上帝的形像一樣,必定會引起上帝的震怒。
第17節,「禱告」,是在跟上帝講話。要跟上帝講話必須用誠實的心靈,因為上帝察驗人的內心,上帝不會因為人用美麗的言詞禱告就受到感動,也不會因為人拙於口才,就不會傾聽那人的禱告。這節也提供了另一個早期教會共有的觀念,就是人在這個世界上只是「寄居世上」的旅客。這種「寄居」者的觀念在第二章11節再次提到。希伯來書的作者也有這樣的看法,認為有信心的人會承認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日子,就像生活「在世上不過是異鄉人和旅客」罷了(參考希伯來書十一:13)。再者,這裡也提到上帝才是生命真正的審判者,因此,對上帝這位生命的主宰、審判者,人應該心存「敬畏」的態度,因為上帝是神聖的生命之主。
第18至19節,這兩節可說是彼得前書很重要的經文。在這兩節經文中,作者用人看為最貴重的金銀財寶與耶穌基督所流的寶血相較。作者希望所有耶穌基督的信徒都會明白,能夠贖人之罪,將人從因罪所帶來的死亡(參考羅馬書六:23)中贖回來的,就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寶貴的血」,使有罪的人因此能獲得新的生命,且是永恆的生命。生命是無價的,並不是用金子或銀子這種人間看為最貴重的財寶可以換取的。
作者用猶太人相當清楚的「贖罪」觀念,來說明耶穌基督就是救贖者,因為人的生命並不是用金銀財寶可以換取的,耶穌基督就是用他的生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來贖回人的罪,使人可以跟上帝和好,並因此享受上帝所賞賜的永恆生命。
第20節,在第一章2節作者就已經有說過,所有耶穌基督的信徒都是「按照父上帝預定的旨意」揀選出來的。現在又進一步說上帝這樣的揀選,是遠在「創世以前」就已經決定好的。使徒保羅的書信也有這樣的看法,就是上帝遠在創造之初,就已經開始進行拯救的計畫(參考羅馬書八:29-30,以弗所書一:5)。作者要表達一件事:在很早的時候,上帝就已經開始祂的拯救計畫,這計畫是包括耶穌降生到世界上來,都是在祂拯救的計畫裡。所謂「預先」,其實要表明的就是一個有細密計畫的拯救工作。
第21節,這節也是早期教會非常重要在表明信仰的基礎,那就是:不是人能夠明白上帝的救恩,是透過耶穌基督,才使人得以認識上帝。換句話說,是因為上帝要幫助人認識祂的愛,祂特別差遣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降生到世界上來,並且透過耶穌基督的死,來表明對人類最高的愛,那是一種奉獻的愛,也是犧牲的愛,更是分享的愛。也因為這樣,才使人因此相信復活的耶穌基督就是上帝拯救的記號。更重要的就是必須要有信心和盼望。因此,可以這樣了解:有信心和盼望,就是用耶穌基督復活的愛連結起來的,這愛就是在上帝的救恩裡見證出來(參考羅馬書五:8)。
第22節,這裡作者提到「順服真理」。請注意,在這裡「真理」指的就是上帝的話。耶穌基督在為門徒祈禱時這樣向上帝祈求說:「求你藉著真理使他們把自己奉獻給你;你的話就是真理。」(約翰福音十七:17)真理就是上帝的愛。只有真實、犧牲、奉獻的愛,才是真理,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價值,也是只有在愛的裡面,才會發現生命的可貴和無法抵擋的力量。
作者在這裡又強調:基督徒應該知道怎樣將領受自上帝來的愛見證出來,而這見證的方式就是從「彼此相愛」開始。這個「彼此相愛」就是從身邊有「手足之情」的對象開始。
第23節,作者更進一步說明基督徒就是「重生」的人。這裡的「重生」和第22節的「潔淨」是相對應的詞字;「潔淨」就是指把污穢、不好的去除掉。「重生」也就是重頭再來,把過去不好的、不乾淨的,都放棄,好像一個新的面貌出現在眾人面前。作者特別指出基督徒在過去尚未信靠耶穌基督的時候,就像是接連在那已經枯萎、「朽壞」的樹枝上,現在則是連接在那充滿著生命力量的樹幹中,生命有活力,可以長出新枝綠葉。這種賦予生命的枝幹,就是從上帝的話來得到的。
第24與25節,這裡是引用以賽亞書第四十章6至8節的詩歌。作者引用先知的這段詩歌主要目的,是要強調只有上帝的話才是真理,也只有上帝的話帶來真實的愛。人間的一切都很快就會改變,就像野地的草、花一樣,都是很快就會枯萎死去,但若是從上帝的話作基礎延伸出來的,都將會永遠長存。
最後一句話說「道」就是「福音」,這句話可以比較約翰福音第一章1節所說的「道是上帝」,然後又說「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參考約翰福音一:14),這樣我們可以看到,上帝的道就是福音,這福音就是耶穌基督(參考馬可福音一:1,羅馬書一:1)。
4.第二章:
整本聖經給我們一個很清楚的觀念,信仰是和生活相連結的,任何宗教信仰都是這樣,沒有和生活相連結在一起的宗教信仰,那種宗教是不實在的,或是虛無的,對人的生命並沒有甚麼意義可言。
再者,宗教信仰應該有很大的力量可以導正人往善的方向前進。人本來就應該有行善的能力,可是人非常軟弱,受到罪的控制,使人失去了自我,隨著罪的誘惑腳步走。使徒保羅就有這樣的親身體驗,他說:
「我也知道,在我裡面,就是在我的本性裡面,沒有良善。因為,我有行善的意願,卻沒有行善的能力。我所願意的善,我偏不去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反而去做。如果我做了我不願意做的,就表示這不是我做的,而是那在我裡面的罪做的。」(羅馬書七:18-20)
他在這裡很清楚說到人有行善的意願,可是卻常常做出與自己意願相違背的事。這可從許多犯罪了之後,懊悔的人身上看得出來。因此,宗教信仰就在這方面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讓人藉著宗教信仰來抵抗深藏在人內心裡面的誘惑力量,使人可以拒絕罪的誘惑。這就像使徒保羅信了耶穌基督之後所說的:
「感謝上帝,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能夠救我。我的情況就是這樣:我自己只能在心靈上順服上帝的法則,而我的肉體卻服從罪的法則。」(羅馬書七:25)
確實是這樣,要感謝上帝,藉著認識耶穌基督,使我們的生命出現一股堅強的力量,當人遇見試探時,可以透過耶穌基督的名向上帝祈求,抵擋誘惑的力量就會自然地從內心深處產生。
彼得前書作者一再提醒信徒要過聖潔的信仰生活,要信徒記得耶穌基督的死,對每個人的生命付出了相當高的贖罪之價。現在作者則是進一步要告訴所有信徒,身為一個基督徒,就應該知道珍惜這種用耶穌基督的生命贖罪換取的恩典。
第1至3節,信仰跟一個人生命的成長是一樣的,就是要成長,而不能老是停留在嬰兒期之中。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許多痛苦,而這些痛苦也是成長的一種代價。
這裡作者用「排除」這個字,在希臘文的意思是「脫掉衣服」。作者用這個字,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早期教會的洗禮都是用浸禮,當一個人決志要受洗時,就是要脫掉原來的衣服,換上一件潔淨的白袍浸入水中。象徵著把過去那些罪惡都捨棄,然後以潔淨的心靈接受主耶穌贖罪恩典的洗禮。作者很明確指出要排除的「壞事、撒謊,偽善,嫉妒,或說人壞話」等這些不好的事。
作者對信徒的期盼,就是在信仰上要有「渴慕」成長的意念。「渴慕」這個字,這是含有強烈的慾望的意思,就是要有一種出自生命飢渴的需要,是一種在生命中強烈要求的心境,就像「新生的嬰兒,時時渴慕那純淨的靈奶」一樣。
這裡所用「靈奶」的希臘文是「logikos」,和「logos」這個字是同字根,意思就是指上帝的話語。作者說一個真正可以幫助人的信仰生命成長的,就是真實上帝的話語。
第4節,「要親近主--活的石頭」,作者將耶穌基督比喻成為「活的石頭」,這還是新約聖經中第一次用這種方式作比喻。會用石頭來比喻耶穌基督,與引用詩篇第一一八篇22至23節的詩歌說:「泥水匠所丟棄的這塊石頭,已成為最重要的基石。這是上主的作為;這是多麼奇妙啊!」原本上帝的子民被人看輕、藐視,但卻在上帝的帶領保護之下而獲得全面的勝利,因此詩人用這樣的句子歌頌上帝。現在彼得前書作者引用這詩歌來說明耶穌基督於世上傳福音時,也是這樣被猶太當局藐視,甚至迫害,最後將耶穌基督給釘死在十字架上,如今耶穌基督因為上帝最偉大奇妙的神蹟,使他從死亡中復活起來,成為人類生命的盼望。
再者,這裡用「活石」也可以代表上帝。以賽亞書第八章14節記載說上帝是神聖可畏,像一塊石頭,會使許多人絆倒。然後上帝又說「要在錫安建立堅強穩固的基礎,在那裡安放貴重的基石(參考賽亞書廿八:16)。這可明白所謂的「活石」,就是指以上帝作為生命的基礎。這樣的生命就會如同建造房子在磐石上一般,永不會動搖。
第5節,作者說要用這種如同與上帝之間不可分離的關係,用來「建造屬靈的聖殿」。這裡提到「屬靈的聖殿」,主要目的就是要將之與用人的手所建造起來的耶路撒冷聖殿區隔出來,因為耶路撒冷聖殿就曾被耶穌基督斥責是「賊窩」、「市場」,並不是真正用純淨的心在敬拜上帝的地方。耶穌基督也曾公開說要用他的死和復活來重建聖殿(參考約翰福音二:19)。而使徒保羅也曾說信耶穌基督的人都要將自己身體看成是上帝的「殿」(參考哥林多前書三:16-17)。
第6節,這節的詩歌是引用以賽亞書第廿八章16節,主要在說明有上帝同在的地方,就是神聖的地方,也是生命所仰望之地。彼得前書的作者引用這句話,就是要所有的信徒明白,耶穌基督就像上帝以前安置在耶路撒冷聖殿的基石一樣,讓進入聖殿敬拜的民眾看到上帝的拯救,得到上帝的祝福。
第7節,這節引用詩篇第一一八篇22節的詩歌,主要在說明上帝奇妙的作為,就是讓人所丟棄的成為最珍貴的寶貝。作者在這裡也很清楚將信的與不信的人做了個區分;信的人當然知道耶穌基督救贖的愛的珍貴,相對的,不信的人會拒絕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愛,因為他們不會覺得耶穌基督和他的生命有甚麼關係,也不會想要得到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恩。
第8節,這是引用自以賽亞書第八章14節的經文。這節也可為「活石」做個註解,因為是「活石」,所以可以成為倚靠的安全基石,也因為是「活石」,因此也能成為審判之工具。這裡說「絆倒」,也可以作「排斥」、「拒絕」解釋。早期教會時代很清楚一個觀念:接納耶穌基督的人,就會得到永恆的生命,相對的,拒絕耶穌基督的人,也會被上帝所拒絕,因為上帝已經將耶穌基督差遣到世上來,就是要讓人能夠信靠他而獲得生命(參考約翰福音三:36)。
第9節,這裡很清楚地提到所有的基督徒就是同樣的族群,都是屬於上帝所揀選的子民。「王家的祭司」,這句話與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曠野之後,就在西奈山盟約中,上帝透過摩西對以色列人傳出的信息,說以色列人民是上帝的選民,是神聖的國民,是事奉上帝的祭司(參考出埃及記十九:4-6)。現在作者用這段話的背景來看所有的基督徒,就如同當年以色列人一樣。
「聖潔的國度」,這是指分別出來的一個團契。因為上帝是聖潔的,所以,所有的基督徒相聚在一起,應該就是一個分別為聖的團體,和一般的社會團體不一樣。耶穌基督就曾這樣告訴他的門徒,說說他們和一般社會團體不相同(參考馬可福音十:42-44)。
第10節,這節說出基督徒應該有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身份的認同有差異;以前尚未認識耶穌基督時,不是屬於上帝的子民,現在因為耶穌基督而成為上帝的子民。
第11至12節,作者就再次提到要人把自己當成像是一個「旅客」、「寄居」者一樣。也因為這樣,作者要基督徒保有良好的信仰生活之行為,讓人因此看到基督徒雖然暫時移居外國之地,也會知道透過生活見證信仰,因為一個基督徒最重要的,就是時刻知道為福音作見證。
「不要放縱肉體的情慾」,這句話很快就會讓人聯想到與「性」有關的方面。其實,聖經的作者並不是指這麼狹隘的範圍,而是很寬闊的,指的內容幾乎就是涵蓋了廣闊的道德、倫理方面等都包含在內了。
在彼得前書的作者看來,一個人若是在肉體上放縱,那等於是在污染靈魂一樣。這裡的「靈魂」,也可以作「心」解釋。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肉體和心靈是相連接的,不是分開的,也不能是分開的。早期教會因為不被統治者認同,因此,迫害的事件此起彼落,這也是前面說過,信徒為此逃到外國去避開迫害的苦難。但這樣並不表示就不會有問題發生,因為人們會用許多不實的傳聞來污衊基督徒和他們的信仰。因此,作者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更好、更實在、更聖潔的生活方式來,讓人看見基督徒的好榜樣而在「主再來的日子」,也就是審判的時候,成為榮耀上帝的記號。
第13至14節,這兩節可參考羅馬書第十三章1至2節,都有相同的意思。而在使徒行傳第四章18至20節,當彼得和約翰被猶太人最高議會抓去關,並在審問他們兩人時,他們兩人就很清楚表示:「在上帝面前,聽從你們對,或是聽從上帝對呢?你們自己判斷吧!我們所看見所聽到的,不能不說出來。」彼得書信的作者傾向要基督徒對國家的制度採取尊重的態度,因此,強調要服從的是制度。而在這制度之下,必須有人去執行。因此,執行者要把制度確實執行出來。當國家的領導者(執政者)若是沒有確實遵行這個制度的規矩,甚至濫用他的權勢時,人民的好行為就等於是在羞辱這些領導者一樣。就像在第14節這裡所提到的,這些制度之下的掌權者,主要是為了「執行獎善罰惡」的工作。
第15節,這節可看到不論是彼得前書或是使徒保羅的時代,背景都是在羅馬帝國統治之下,在那強權統治之下的環境中,若當面與之發生衝突,必定損傷慘重,且不會勝過那種邪惡的勢力。因此,包括耶穌基督的教訓中都有這樣的看法:用愛勝過惡。彼得前書作者認為基督徒應該有足夠的智慧對付「那班糊塗無知的人」,方法並不是用強悍的態度,也不是用足以傷害人命的武器,更不是正面衝突的舉動,而是用「好行為」來使這些一再想要壓迫基督徒的人,就算要找碴都會覺得手軟,或是感覺羞愧、心虛。
第16節,「不要用自由來掩蓋任何邪惡,要作上帝的奴僕」,這是非常重要的信仰認知。有人將這句話當作基督徒受洗時必須宣告的一句話,因為真正信耶穌基督的人,乃是自由的人,是生命不受罪束縛的人。真正的自由,就是愛。因為有愛,生命才有自由可言。相對的,若是把邪惡隱瞞起來,這不是愛,而是錯誤且濫用上帝的愛。這樣的舉止只會帶來更多的傷害,甚至成為邪惡的罪的奴僕而已。這裡提到「要作上帝的僕人」,這句話可參考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第六章24節所教導的,要在錢財與上帝之間作個明確的選擇,他勸勉所有跟隨他的人都「要作上帝的僕人」。
第17節,這節可說是作者想為信徒過聖潔生活作一個簡單的結語,這句結語就是愛所有的人。作者說要用「敬重」,是指誠實的態度。換句話說,一個基督徒,若是讓非信徒覺得不夠誠實,就不能見證信仰。因為基督教信仰就是從誠實作基礎開始的。
這裡說要用「愛」對待每個信徒,這「愛」字的希臘文「agape」,就是不計較、不懷疑、無保留、無條件的愛,而且是完全、無私、犧牲、奉獻的愛。
「敬畏上帝」,這「敬畏」一詞,意思就是不要隨便,要像腳踩在薄薄冰層上面一樣的心情,稍微不小心就會陷下去那樣的恐懼、擔憂。
第18至20節,這裡談及有關奴僕與主人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這樣了解,早期教會多數信徒都是奴僕,這也是為甚麼使徒保羅的書信中也一再提起有關奴僕與主人之間的關係(參考以弗所書六:5-9,歌羅西書三:22-四:1,提摩太前書六:1-2,提多書二:9-10,腓利門書8-20節)。奴隸的背景是和早期羅馬帝國四處去打仗勝利擄獲上千萬人回國有關,最高峰的時期就多達六千萬奴隸,這些奴隸所做的工作包括音樂、舞蹈、教師、僕役,甚至有些醫師也是奴隸的身份。但多數還是在勞役的工作。且在那時代,奴隸就是主人的「財產」,即使有的主人對待奴隸就如同自己家人一般的善待他們,但這並不表示奴隸就是自由的,他們常會隨著主人的境遇而改變。且在羅馬的法律下,奴隸並不是屬於「人」的階級,而是跟「貨物」一樣。
將這樣的了解來看這三節經文時,就會明白為甚麼作者會寫出這種奴隸必須以絕對順服的態度回應主人的觀點。在作者的看法裡,遇到那些不講理,且態度惡劣的主人,也要忍受,這樣做是順服上帝的旨意,而上帝才是人真正的主人。
再者,早期教會因為耶穌基督扮演著「受難的僕人」的角色,也有一種強烈的看法,認為基督徒應該是學習耶穌基督的精神,忍受一切的苦難,因為相信在苦難中,上帝進行祂奇妙的拯救工作。特別面對那強勢有力的壓迫者時,要把生命的希望寄託在上帝,而不期望有權勢的人會改變,因為那是很困難的。只有上帝進行審判、改造時,才有可能挽回人心墮落的趨勢。
第21至22節,這裡說「基督為你們受苦,給你們留下榜樣」,是因為耶穌基督並沒有犯罪,但他卻在十字架上受難。使徒保羅所說的:「基督是無罪的,可是為了我們,上帝讓他擔負了我們的罪,使我們藉著他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哥林多後書五:21)。早期教會信徒就有這樣的信仰觀念,認為每一件事都有上帝的旨意在裡面,即使在最無理的際遇中,也會有上帝美妙的旨意在其中。因為這樣,基督徒若是因為是個盡責任的奴僕,卻也一樣遭受到主人嚴酷的對待,就將之看成是為了上帝的緣故受苦難一樣,這樣反而會得到上帝的祝福,就如同耶穌基督雖然沒有罪卻死在十字架上,是為了要完成上帝的旨意,使人和上帝之間重建合宜的關係。
第23節,這裡提到「仰望公義的審判」,這也是基督教信仰一個很重要的告白,相信上帝就是公義的上帝,祂一定會為受到冤屈者伸冤。如果人間沒有公理存在,上帝必定會伸張公義,審判那些不疼惜上帝子民的統治者。使徒保羅就這樣說:「朋友們,不可為自己復仇,寧可讓上帝的忿怒替你伸冤,因為聖經說:『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十二:19)
第24至25節,這兩節再次強調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救贖恩典,使所有信耶穌基督的人的罪已經獲得赦免,這樣的人,就是屬於耶穌基督的人,他就是牧者,信徒就是他的羊。耶穌基督就是好牧者,他會為了羊捨命(參考約翰福音十:11)。
5.第三章:
從使徒的書信中可以看到婚姻的問題可能是早期教會中一再發生的事。使徒保羅的書信看到這方面的問題,例如以弗所書第五章21至33節;歌羅西書第三章18至20節等,都有提到這方面的事。而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則是用第七章整章的篇幅在討論有關婚姻關係。另外,使徒保羅寫給提摩太和提多這兩位門徒的書信中,雖然沒有很清楚說明夫妻生活之道,但可以看到他在提醒這兩個門徒,在他們所牧養教會的教會中選擇重要幹部時,必須要注意這些被揀選幹部的婚姻生活上是否有規律。例如他強調這些教會幹部「的妻子也得有好品行」,也說「教會領袖的助手只能有一個妻子」(參考提摩太前書三:11、12),又說:「善導年輕婦女,訓練她們怎樣愛丈夫和兒女。」(提多書二:4)這些句子都在說明教會中必要處理夫妻婚姻生活的問題時,應該要注意的事。
現在是彼得前書也談及這方面的問題,從經文中可以清楚看到,作者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夫妻之間有了不同信仰時,該用怎樣的態度來面對?這樣的問題其實也是今天的基督徒經常在詢問的問題。而問題最多的,就是信了耶穌基督的婦女,嫁給一個非基督徒的丈夫時,怎麼辦?比較少問題的是當丈夫是基督徒,娶進來的妻子不是基督徒時,這樣的糾紛比較少,原因是東方的社會都是男性中心,對女性的要求也比較多。因此,一般都有這樣的現象,就是娶媳婦進門之後,如果有不同的信仰時,就會要求媳婦跟著夫家改變信仰。也因為這樣的緣故,彼得前書的作者談到當一個基督徒婦女嫁到一個非信徒的家庭時,該怎樣扮演好當妻子的角色,好使丈夫能因此受到感化而隨著信耶穌基督。我相信彼得前書作者提供給我們的,對今天基督教會的信徒應該有很值得參考的地方。
再者,在這章中作者強調行善是會得到上帝賜福的,而且這些來自上帝的賜福很快就會來臨。例如第10至12節,作者引用詩篇第三十四篇12至16節的詩歌,主要也是在強調這個理念:用愛勝過惡,這樣的人的祈禱必定會得到上帝垂聽。雖然基督徒行善乃是最基本的信仰見證,但作者仍舊不忘記提醒信徒,上帝會賜福那些行善的人,因為這就是在實踐上帝的教訓。
彼得前書是寫於一個迫害的時代,在那樣的環境中,基督徒更需要用好的品行與行為來與當時社會有個區隔,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讓當時的人看到基督徒的好行為,而不會被隨便加上莫須有的罪名,甚至可以杜他人悠悠之口,這也是耶穌基督在教導他那時代的猶太人一樣,不要與統治者羅馬帝國的軍隊直接衝突,因為他們的手上有強大的武器,一般人看那些強大的軍事武器,就會害怕。但耶穌基督讓我們學會知道,真正的武器並不是在這些用人的手打造起來的兵器,而是在人的心,且是善心。
6.第三章1至7節:
回到聖經時代背景,就會瞭解女人是屬於男人的「財產」,並不是自由的,也不是獨立的,丈夫對妻子有絕對的權柄,因此,用今天講究「兩性平權」的時代看這樣的背景當然會覺得格格不入,甚至會覺得很奇怪。但就像前面提起過的,早期基督教會因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結婚的例子不在少數,必定會產生許多紛爭,特別是在信了耶穌基督之後,夫妻之間若是沒有共同信仰,該怎樣彼此互相對待?類似的問題也會發生在主人與僕人(奴隸)之間。彼得前書作者將重點放在「順服」這信仰理念上,探討夫婦的關係。
第1節,這節一開始原本希臘文有「同樣」這個字,這一字是介系詞,用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之間,是要表明在第二章所提到的有關奴隸和主人之間關係的觀點,也可以用來看妻子和丈夫之間的關係。因為作者這裡用「順從」(hypotasso)的這個字,也同樣在第二章13節、18節使用。所謂「順從」,是指「真誠」、「沒有欺騙」之意。之所以會這樣要求,就是因為丈夫乃是還「沒有接受真道」的人,因此,作者認為這樣才是在見證福音最好的方式,就像用忠實的態度扮演好一個僕人的角色時,就是見證信仰最好的途徑一樣。
再者,這裡提到「用不著多說話」,這有兩個方面的可供思考:
一是,猶太人向來就不喜歡女人多發表意見。
二是,當時的女人沒有像現在有所謂的職業婦女,都是家庭主婦。會多話,必定跟在左鄰右舍之間閒話家常有關。
作者希望當妻子的人要學習當個忠實的女人,就是用「好的品行」來感化丈夫,而不是用多說話想要說服別人來認識福音。
第2節,「端莊的品行」,這和第1節的「好的品行」和有相同的意思,都是指沒有浪蕩的行為,意思就是當個正經的女人,不要讓人家以為這樣的女人好像跟別的男人有不正常的關係一樣。
第3節,這節更進一步提到在妝扮上要特別注意,不要過份。可以將這節對照提摩太前書第二章9節使徒保羅所說的:「我也希望女人穿戴樸素大方的衣飾;不要以奇異的髮型、金飾珠寶,或高價的衣裳為裝飾。」其實在舊約先知文獻中,也經常提起這方面的警告(參考以賽亞書三:18-24,阿摩司書六:4-6)。
作者在這裡用「妝飾」,這字在希臘文就是「kosmos」,意思是指引起別人的注意。作者用這個字很有意思,已經在說明福音不是商品,不需要用打廣告的方式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第4節,這節也是和第3節相對照。在這節作者說真正的美,是「內在美」,這種美有兩個特色:其一就是長久「不會衰退」,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種內心的價值才是上帝所看重的。換句話說,人看外表,上帝看的是內心(參考撒母耳記上十六:7)。其實,作者並不是反對女人打扮、妝飾,而是在強調真正的美乃是上帝賞賜的,上帝賞賜給人的乃是一個純潔的心--「溫柔嫻靜」。若是人用化妝品來遮蓋上帝創造的內心之美,那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第5至6節,這兩節的經文提到亞伯拉罕和他的妻子莎拉的事件作為例子,這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莎拉對亞伯拉罕都很順從,包括他們離開家鄉哈蘭遇到饑荒而進入埃及避難時,亞伯拉罕要莎拉不要承認他們是夫妻關係(參考創世記十二:10-19),這樣的事件後來又再次發生過一次(參考創世記二十:1-2)。二是當上帝的天使跟莎拉說再過一年,她將生下一個兒子。起先莎拉並不相信,她甚至告訴天使說她的「主人」亞伯拉罕說自己已經年老了,根本就不可能有這樣的事發生(參考創世記十八:12)。但最後她接受了這個年老生子的應許(參考創世記十八:1-15)。作者用這比喻的主要目的,是要說明對上帝要絕對的順從,用這樣的心境來建構夫妻的關係。
第7節,相對於妻子,就是當丈夫的應該有的態度和責任。作者在這裡提到當丈夫的角色和態度時,是強調丈夫的責任。
一是丈夫要跟妻子「一同生活」,這句話很重要,表示丈夫的僅能跟妻子有「性」關係,不可以有其他的性行為發生。用今天的語言就是不可有「婚外情」之意。
二是當丈夫的要知道「體貼」妻子的軟弱,會這樣說,就像前面已經提過的,聖經時代的女性,不能外出工作,只能協助丈夫整理田園、家務之外,不許有社交生活。也因為這樣,婦女對社會動脈並不是很清楚。
三是要「尊重」她們。這裡所說的「尊重」,意思是指「保護」,因為在前面提到女人比較「軟弱」,那字的原意是指容易破碎的「器皿」。因此,「尊重」就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了,一是指容易破碎,所以要小心,就好像保護容易破碎的器具一樣,稍微不小心就會損傷。再者,是指「貴重」之意。因為是「貴重」,所以更需要珍惜。
四是不論是男人或女人在上帝面前都同樣「領受上帝所賜的新生命之救恩。換句話說,在上帝面前,男女並沒有貴重輕賤之分,上帝對每個人都一樣看重。
五是上帝會垂聽有上述這些態度的男人的祈禱。可以看出作者強調一個男人必須有上述四點做基礎,他的祈禱上帝才會垂聽。也就是說一個丈夫不能只會管轄妻子,卻不知道怎樣疼惜妻子,一個不會疼惜妻子的人,不論他怎樣祈禱,很難得到上帝的祝福。
不過,有些學者認為這句「你們的禱告」中的「你們」,是指夫妻兩人,不是僅僅指男人而已。因為兩人都是領受同樣的恩典,只因性別和角色的差異不同,但都有各自應該盡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夫妻必須同時盡到責任才是真正在回應上帝救恩的愛,這樣祈禱時才會有意義可言。
7.第三章12至22節:
這段經文讀起來確實很熟悉,因為在使徒保羅的書信中也有這方面很清楚的教導(參考羅馬書十二:17-21)。這段經文也可說是將問題焦點拉回到教會這個信仰大家庭中來,基本上,作者要強調的是:如果在一間以信仰作為基礎建造起來的教會,如果沒有像一個家庭那樣,親如家庭中的兄弟姊妹一般,這樣的教會就很難有什麼好的見證。
再者,這段是繼續在談有關善與惡之間的行為。而從這段經文讓我們更清楚,作者用「善」在表示對上帝有足夠的信心,寧願為因為信耶穌基督而忍受一切的迫害。相對的,「惡」就是指那些迫害基督徒的力量。因此,這段經文就更清楚指出要忍受一切的迫害,用更堅定和溫和的態度,讓那些迫害者知道羞愧。就像在前一段提到對那些迫害者,要用更多的愛心來感化他們,就像一個嫁給非基督徒的女子,要用愛來感化她的丈夫一樣。現在作者進一步提到要鼓勵那些受到迫害的基督徒有更明確的行動,來表明自己即使受到迫害,也可以堅忍下來,因為知道這些受到迫害所帶來的苦難,都有上帝的旨意在其中。
第8節,使徒行傳記載最早教會團契形成時,大家都是「同心合意」的相聚在教會裡,這種「同心合意」的相聚是為了要敬拜上帝,並且過著完全分享的生活,他們活出親如兄弟姊妹般的大家庭樣式(參考使徒行傳二:43-47、四:32-35)在這裡,作者在信仰的團契裡,大家都要「同心,互相同情,親如手足,以仁慈謙讓相待」,這將會比出生在同一個家庭的親人更親密。
第9節,這節可參考羅馬書第十二章14節使徒保羅說的話。
猶太人長久以來傳承自摩西法律的教訓,就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灼傷還灼傷,以創傷還創傷,以鞭痕還鞭痕。」(出埃及記廿一:24-25)但這樣的觀念並沒有為他們帶來和平,反而是帶來更多的報復和仇恨。這也是為甚麼耶穌基督教導他的門徒是完全不一樣,他要門徒們從「不可向欺負你們的人報復」(參考馬太福音五:39)做起。他甚至說: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有人拉你上法庭,要你的內衣,連外衣也給他吧!假如有人強迫你替他背行李走一里路,跟他走兩里吧!有人向你要東西,就給他;有人向你借些甚麼,就借給他。」(馬太福音五:40-42)
作者在這裡強調另一個基本概念,人被揀選出來成為基督徒,就是最大的福氣。因為被上帝揀選的人,就是上帝的僕人,也是上帝的同工,這是一種極大的榮耀,而被揀選是上帝給基督徒最大的恩典,但這種恩典並不是要讓基督徒獨享的,而是要分享給別人的,否則被揀選為上帝的僕人、同工就失去意義了。基督徒就是要帶上帝的祝福給別人,而不是要詛咒不喜歡的對象。要讓人因為有基督徒在身邊,而得到上帝的福氣。
第10至12節,這段經文是引用詩篇第三十四篇12至16節。
作者強調若是想要過好日子,享受人生的樂趣,就需要禁止「舌頭說壞話」。沒錯,舌頭若是沒有用來歌頌上帝,而是用來詛咒別人的時候,那就與上帝原本創造的本意相反。第11節的「行善」和「追求和平」是對稱的句型。這是說能讓紛爭消除,就和做善事一樣。基督徒是被揀選出來的族群,為的就是要見證上帝揀選的愛。而愛才是帶領人接近上帝、認識上帝最好的方法。第12節說上帝會「看顧義人」並且「垂聽」祈禱的聲音。這節所謂的「義人」,就是指與上帝保持和好關係的人,這種人也就是第11節所說促進和平的人,因為這種人和上帝的關係有如父親與子女之間的關係。
第13至14節,這兩節可參考以賽亞書第八章12節、第五十章9節。
作者在這一節提到「不要怕人的威脅」,就像耶穌基督在路加福音第十二章4至5節所說的,不用怕人,因為人只能迫害人的肉體。要怕的是當把人的生命奪走之後,又可以將人下在地獄中的上帝。原因是人的生與死都掌握在上帝手中,祂是我們生命的主宰。
這裡「為義受苦」的「義」,是指上帝拯救的信息。可參考馬太福音第五章10至12節耶穌基督在山上寶訓中的教導。希伯來書的作者也用同樣的話鼓勵當時在受苦中過日子的信徒,要他們要有堅定的信心。信心是得救的基礎。能夠堅持到最後,就如同通過了生命的測驗一樣,可以得到上帝來自天上的獎賞。
第15節,這節引用以賽亞書第八章13節,該節的經文背景是在猶大王亞哈斯的時代,那是在主前第735年左右,有強大的亞述帝國威脅著,在猶大的以色列人心中惶惶不安,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先知以賽亞要亞哈斯王記住只有上帝才是需要「畏懼」,其他來自人的方面之迫害、威脅都可以不用懼怕。
就像這樣,這裡作者認為基督徒更應該清楚知道,耶穌基督才是我們信仰的中心,生命中的一切就是以他為主,因此,真正要「敬畏」的對象是耶穌基督。
第16節,彼得前書的作者就在這裡提到,當有人來詢問有關信仰的內容時,要隨時知道用「謙恭溫和的態度回答」對方,讓詢問的人知道:基督徒並不是像傳言中的妖魔鬼怪或猛獸一般的可怕,要讓別人有好印象,讓那些專門毀謗基督徒的人感到慚愧。
第17節,這節經文是古代社會流行的一句箴言,本來的話語是:「寧願做好事受苦,也不要因為做壞事被責罰。」作者在這裡加上的一句「出於上帝的旨意」放在「做好事受苦」之後,表明一個基本信仰觀念:若是因為信仰而受苦難,這其中必定有上帝的旨意在裡面。
第18至22節,這段經文可看到作者提供給幾個重要的信息:
一是耶穌基督的拯救一次就完成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仰認知,因為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的「獨生子」,是惟一的,沒有其他代表。上帝就是要用耶穌基督來進行一次全體的大拯救。而且所用的方式,也是最殘酷的記號--十字架。
二是耶穌基督的拯救,乃是要將罪人「帶到」上帝的恩典面前。聖經說上帝是滿有恩典、慈悲的上帝,在上帝的裡面,滿有救恩(參考詩篇一○三:8-12)。這充分說明了一件事:有耶穌基督的救恩,罪人才能面對著上帝的審判。耶穌基督不但成為罪人的保證者,他也承擔了罪在十字架上的懲罰。
三是耶穌基督的拯救,是使人得到永恆的生命。這一點也是整本約翰福音信息的中心,就是在耶穌基督裡,將會得到永恆的生命(參考約翰福音三:16),不是像肉體一樣,會死掉、腐壞的。現在復活的生命將會是永遠的,因為不再有敗壞,也不再有罪的纏絆。因此,在耶穌基督裡有永恆的生命,這一點也是基督教信仰和其它宗教信仰之間最大的差別。
四是藉著洗禮使信靠耶穌基督的人與救主耶穌相連結。這也是從第19至22節最中心的思想。因此,早期教會就是將洗禮看成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告白。
彼得前書作者在這裡強調真正在審判人生命的,並不是這些在世上的統治者,而是坐在上帝右邊的耶穌基督,他已經復活升天到上帝那裡,得到審判的權柄。而洗禮就是一種生命的記號,每個受洗的人都有特別的記號。注意這記號就是指洗禮說的,因為洗禮已經和割禮有了區別,割禮是身體上的記號,洗禮是生命的告白,因為是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的(參考馬太福音廿八:19)。
8.第四章:
作者在這章經文中,要所有的信徒明白因為耶穌基督的受苦潔淨、洗滌了所有信靠他的人的罪,因此,就不要再次墮落了。必須在生活勝有所節制、約束。好成為一個真正分別為聖的上帝子民。
作者從信徒必須在家庭與社會生活上有美好的見證說起,因為在使徒的時代,基督徒是非常少數的,而這樣的少數在一個社會中會顯得特別搶眼,有很多眼睛注意在看著。如果稍微不注意,很容易落入口實而污衊基督徒的信仰。因此,將信仰用在生活和工作上,就成為使徒們在早期教會生活中的一項很重要之教導內容。就像使徒保羅所說的:「所以,弟兄姊妹們,既然上帝這樣憐恤我們,我勸你們要把自己當作活活的祭物獻給上帝,專心事奉他,蒙他喜悅。這就是你們應該獻上的真實敬拜。」(羅馬書十二:1)
在這章作者繼續提起這本書信的主題--為了基督的緣故受苦難,乃是一件榮耀的事。因此,即使是受到迫害而遇上苦難,也要在各方面都有美好的見證。
第1節,節可以參考第二章24節。
彼得前書的作者從開始就鎖定了「受苦」這個題材,要談有關因為信耶穌基督而受到的這種迫害,在每章經文都有提到基督徒若是因為信耶穌基督的緣故而受到迫害時,應該有的態度。
這裡的「苦難」,跟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有關係,因為耶穌基督的死,就是將罪帶上了十字架,使罪也被釘在十字架上。這樣,信靠耶穌基督救恩的人便不會再被罪纏著不放。再者,作者在這裡呼籲信徒要學習耶穌基督這種在十字架上苦難的樣式,將之看成是一種信仰的功課來學習,這就好像將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因為耶穌基督就是將人類的罪帶到十字架的。因此,從信仰的角度來看「苦難」時,對一個基督徒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而是幫助基督徒學習成長的機會。
第2節,就像第1節所說的,學習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方式,把罪隔絕出來後,這樣的人第一個轉向就是會順服於「上帝旨意的管束」行事,而不會再跟著誘使人犯罪的「慾望」走。這裡的「慾望」是用複數,表示有很多、數不完的慾望。這表示誘惑人犯罪的方式、力量很多也大,但都會因為學習耶穌基督用十字架這種苦難的方式,可以很徹底的將罪隔絕出來。
第3至4節,這兩節就是在談到學習耶穌基督之前、後的差別;在這之前,是跟著誘惑人犯罪的慾望走。現在因為學會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樣式,開始過著有節制的生活。但是,卻會因此而受到過去那些生活在淫蕩中的同好者所羞辱,因為那些人會從改變後的基督徒身上看到自己的罪態,會發現原來自己的醜相,但卻無法接受,又不承認,因此就會有惱羞成怒的反應出來。
第5節,可參考希伯來書第四章13節。
非常清楚的,不管是活著的人或是已經死去的人,都是一樣會在上帝的審判之下。約翰福音的作者告訴我們說:「父親自己不審判任何人;他把審判的權交給兒子。」(約翰福音五:22,另外參考提摩太後書四:1)然後又說即使是已經在墳墓中的人,也將從墳墓裡出來接受審判(參考約翰福音五:28-29)。這也是使徒信經中所說,復活後的耶穌基督坐在上帝右邊,他將天上來審判活人與死人。
第6節,可以將這節對照第三章19至20節。
這裡比較棘手的問題,就在於「死人」是指甚麼對象?有兩種說法:一是指那些在肉體上確實已經死去的人。二是指那些靈性上已經死去的而肉體還活著的人。一般人都是從外表判斷;當看到一個人會動,會說這是一個「活人」,但上帝則是看人的心靈。一個會動的人有可能就像已經死了的人一樣,俗語所謂的「心死」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例如有的人看起來好像都不動,每當有甚麼活動,都不會參與。於是大家會說這個人好像不存在一樣,大家都把他忘了,可是他卻是活著的。基督教的福音對每個人都存著希望,也都寄予極高的盼望,就算是表面上看起來不會動的人,在基督教的福音看來,都存著盼望。即使是一個被判死刑的囚犯,基督教的福音也不會放棄,因為他的靈魂還是需要拯救。換句話說,真正的福音就是對任何生命都有「復活」、「重生」的盼望。
第7節,從這節可清楚看到末日的思想相當濃厚。在彼得前書中這樣的思想一再出現,例如在第一章13至16節。其實,這種思想並不是只出現在使徒書信中,在耶穌基督的言論也出現過末日來臨教訓,例如馬太福音第廿四章,馬可福音第十三章,路加福音第廿一章7至36節等經文,都很明顯地說出末日來臨的景象。
新約時代的教會則是進一步地將世界末日來臨的時刻,與耶穌基督再臨的觀念連結在一起。使徒的書信中類似這樣的用詞一再出現,例如腓立比書第四章5節,希伯來書第十章25節,雅各書第五章8節,約翰一書第二章8節、28節,啟示錄第一章3節、第廿二章7節、12節、20節等。
「警醒禱告」,這句話可說也是使徒保羅一再告誡所有信徒的事(參考以弗所書六:18,歌羅西書四:2,帖撒羅尼迦前書五:17)。禱告可說是基督徒信仰生活最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因為禱告是與上帝保持美好關係最好的方式,沒有禱告,或是忘記禱告,都等於是忘記了有上帝在我們生命中一樣的嚴重。
第8節,這節可以說是教會存在最大的特色,因為一間教會若是失去了「彼此真誠相愛」的見證,就無法傳出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拯救與愛的信息。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第十三章34至35節曾說過,只有在愛的裡面,才能讓人看出我們是他的學生。
作者在這裡說要「真誠相愛」的「真誠」這個字,在希臘文是用「ektenes」,意思是指「不停地」,也就是說相愛的心不可以停止,是持續不斷的在進行。因此只要教會存在的一天,信徒就要繼續不斷地練習「真誠相愛」的這門功課。
再者,這節說「因為愛能消除許多罪過」,這句話是引用箴言第十章12節所說的:「憎恨引起爭端;愛能掩蓋一切過錯。」箴言這裡所說的「掩蓋」,意思是指赦免之意(參考雅各書五:20)。
第9節,「彼此殷勤接待,不要埋怨」,這句話是有個重要的背景,那就是早期教會不像今天有神學院在訓練傳道者到各地去傳福音、佈道等工作。而是有許多在信仰上有感動者四處去見證福音,像最早在耶路撒冷教會選出來的七位使徒的協助者一樣。另外就是有使徒保羅的門徒,例如提多、提摩太等類似這樣的傳福音者,他們在早期教會中,並不是固定在一間教會,而是一個人同時負責許多間教會,需要四處去傳福音的信息,因此,每當到一間教會去,就需要有人接待。
另一方面,早期教會因為信徒少,彼此之間的往來也會更緊密些,因為彼此都是信徒,所以都會透過教會之間的聯繫提供接待的機會,這樣有幾個好處,其一是節省了許多不必要的費用,其二是可以透過如此的接待,大家彼此分享了教會的實況。
第10至11節,作者提供一個重要的認識:在教會這個信仰團契中至少有兩個基本要件,其一是每人身上所擁有的恩賜都是來自上帝的賞賜,這是為了要彼此分享(服事),而不是要獨自擁有。其二是用上帝賞賜的這些恩賜來服事福音的工作,並不是要炫耀自己的能力,而是為了要榮耀上帝的名。這一點也是長老教會創會者約翰‧加爾文所說的「將一切榮耀歸給上帝」。
「宣講上帝的話」。聖經就是上帝的話,這是非常清楚的,若是傳道者沒有依照聖經的教訓來傳揚,那就是不對。教會存在的主要使命就是要傳揚上帝的話,而傳道者更是要盡心、盡力地將上帝的話傳揚出去。
「世世無窮,阿們」這句話,看起來就像一封信的結尾一樣。從腓立比書第四章20節,希伯來書第十三章21節,以及彼得前書第五章11節等,都會看到這是用做結束句型。因此,有些聖經學者認為彼得前書的第一封信,應該是到這個地方暫告一個段落,然後從第四章12節開始,又是另外一封新的書信。
第12至14節,作者寫這本書信的主軸,就是在鼓勵因為信仰而受苦的信徒們,要大家有堅定的信心,不要失志、氣餒,上帝必定會有重大的報償在等待著。
馬太福音第五章記載耶穌基督在山上教導門徒時也說過這樣的教導,要門徒們明白為了傳福音而受苦難,等於在天上累積了許多福氣一樣,那是上帝從天上要獎賞給為福音受迫害者所準備的。這很清楚讓我們看到有堅定信心的重要性,因為有了堅定的信心,才不會在受到迫害時就改變了原有的信仰。使徒保羅就特別提醒當時的信徒,要有受迫害的心理準備,他說:「凡是立志跟從基督耶穌、過敬虔生活的人,都會遭受迫害。」(提摩太後書三:12)他也說若是因為信仰的緣故而受到迫害,那就是等於在「分擔基督的苦難」一樣,也要「分享」耶穌基督的復活的「榮耀」,他強調說這份榮耀乃是上帝特地保留下來要給所有因為信仰而受到迫害的人領受的(參考羅馬書八:17)。
作者說「若因跟從基督而受凌辱,就有福了;這表示榮耀的聖靈,就是上帝的靈,在你們身上」,這句話非常重要,很可能引用自最早殉教的司提反之經歷,當他被迫害而必須面對民眾拿石頭要打死他的時候,使徒行傳作者路加這樣描述說:「司提反被聖靈充滿,舉目望天,看見上帝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上帝的右邊。」(使徒行傳七:55)這是「榮耀的聖靈」充滿了司提反的心,才使他心甘情願地接受生命的苦難而不退卻。彼得前書作者強調基督徒受到迫害就是這樣,信仰遇到苦難並不是倒霉,相反的,要知道那乃是上帝所允許的,因為這是在幫助一個信徒透過受苦而使信仰的內涵能夠昇華。因此,作者在第12節就說這就如同「遇到火一樣的考驗」
第15節,作者在這節特別提到是因為信仰的苦難,並不包括這些屬於倫理道德,或是人為的疏忽。也就是說,不要把自己的錯誤,全部都推到信仰的層面,這並不正確。
第16節可參考使徒行傳第十一章26節,該處經文提到「基督徒」這個名號的由來,就是從安提阿開始的。而安提阿這裡的基督徒就是因為在耶路撒冷遇到了迫害逃避到這地方,但他們並不是因逃避而將福音的信息給關閉、改變,相反的,他們逃到安提阿去避難(參考使徒行傳十一:19),然後將安提阿當作廣傳福音的基地,也因此使他們因信耶穌基督而得到「基督徒」這個名稱。因此,這「基督徒」並不是使信徒感覺羞恥的「名號」,相反的,這是一個「榮耀上帝」的稱呼。
第17節,「審判的時候到了」,而審判要從「上帝家的兒女」開始先受審判,這樣的觀念很可能和以西結書第九章6節的經文背景有關。該處經文提到上帝的審判先從耶路撒冷的長老開始,然後才是老人到嬰兒等。先知阿摩司也很清楚地說,以色列人民是上帝特別揀選出來的族群,因此,在審判的時候,上帝會特別注意到他們(參考阿摩司書三:2)。
作者在這裡強調一個重點:如果一個耶穌基督的信徒要得救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那麼沒有信的人想要得救,豈不是需要付出更多?可以想像會有更多的困難。
第19節,作者勉勵所有的信徒,要用「完全信賴」的心,將生命委託在慈悲的創造主、上帝的手中。這裡作者提到兩件事,第一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夠將自己的生命完全交託在上帝手中呢?就是那些因為上帝的旨意而受苦難的人。換句話說,是那些確實是為了信靠上帝福音、傳揚福音而受苦的人,這樣的人可以將生命交託在上帝手中。第二是這裡所談到的「信賴」這個詞(在《和合本》用「交與」,在《台語漢字》版用「交代」),這詞在希臘文是「paratithesthai」,這字的意思就是將錢財委託放最可信靠的親友保管。而受委託保管的人會覺得很榮幸,因為被信任。而交託保管的人,可以絕對放心。
一個對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救恩有絕對信心的人,就是上帝所喜悅的對象,這樣的人,因為對上帝有絕對信心,也寧願將自己的生命交託在上帝手中,這是很正確的事,因為上帝就是生命的創造主,也是賞賜生命的主。
9.第五章:
早期教會在信仰上遇到極大的迫害,導致有不少信徒因此喪失了生命,也有不少信徒生命遇到極大的苦難,於是使徒的書信中就一再地鼓勵信徒,要堅忍到底,並且告訴他們:對那些至死都堅持不變的信仰者,上帝必定會給予最美好的獎賞--上帝要成為他們的上帝,要親自牧養他們,並且讓他們享受永恆的生命(參考啟示錄七:15-17)。詩篇第廿三篇相當清楚表達上帝就是牧者,以色列民族就是上帝的羊群。在上帝這樣的好牧者帶領之下,屬於上帝的子民之羊群,不用擔憂生存的問題,也不用懼怕遇到生命的困境,因為有上帝在庇護、帶領著。
這種以上帝親自當牧羊人來牧養這些屬於祂的羊群,就是以色列人民一直存在的信仰認知:上帝是他們民族的牧羊人;他們是屬於上帝的羊群。上帝親自牧養,等於在說明生命不再有苦難,也不會有任何恐懼,因為上帝就是賞賜生命的主,也是最好的庇護者。先知以西結就曾在他那時代提出了上帝就是以色列人民的牧者這樣的看法,使他們不會「在暗無天日、多災多難的時候被驅散到各地」,不但這樣,上帝還要領他們「回到以色列的山間和溪畔,在青綠的草場牧養他們」,讓以色列人民可以安心生活。先知以西結傳出上帝對以色列民族最重要的一句宣告就是:「『你們是我的羊,是我草場上的羊群。你們是我的子民,我是你們的上帝。』至高的上主這樣宣佈了。」(以西結書三十四:31)
耶穌基督就曾用這種牧羊人和羊群之的親密關係,來形容他和跟隨者之間不可分離的情景(參考約翰福音十:1-16)。他甚至說到好的牧羊人會為了羊群的安全而犧牲自己的生命。
彼得前書作者現在也用這種牧羊人和羊群之間的特殊來勉勵信徒,要學習當個好的牧羊人來對待所有的羊群。
第1節,這裡提到「長老」這個詞,就可以看出早期教會已經發展出一個很有系統的組織,「長老」們不僅是教會中的中流砥柱,也同時看到「長老」在早期教會裡已經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參考使徒行傳十一:30、二十:17)。至少可看到「長老」在當時已經是牧養教會的工作者。
使徒保羅在早期開拓教會時,也是用「長老」的制度來管理教會,他對教會在推選「長老」的事上有嚴格規定(參考提摩太前書三:2-7,另外參考提多書一:6-9)。使徒保羅每傳福音到一個地方,成立教會之後就會設立長老來牧養該教會(參考使徒行傳十四:23,提多書一:5)。因此,可以理解早期的教會有長老並不是很稀奇的事。
但要注意的是彼得前書的作者特別強調自己是基督受苦的見證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並不是要強調自己的權柄,而是要見證耶穌基督的受苦。
彼得前書作者說要與大家「分享將來的榮耀」,表示這種榮耀是屬於未來的,並不是眼前看得見的。作者用這種方式在說明一件事:如果見證耶穌基督的苦難而受難,則這些苦難都將成為將來耶穌基督再臨時,要領受耶穌基督復活之榮耀的證據。
第2節,「牧養上帝所付託你們的羊群」,且必須出於「甘心樂意」,這也是獻身傳道的第一要件。使徒保羅描述耶穌基督是:「自願放棄一切,\取了奴僕的本質。\他成為人,\以人的形體出現。\他自甘卑微,\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二:7-8)這也是為甚麼他要大家學習耶穌基督的這種心境(參考腓立比書二:5),因為這樣才能使福音成為甘甜的果實。
再者,因為有甘願獻身之心,人才會不計較報酬多少,也才會「自動自發的事奉」,這一點是非常確實的。只有不心甘情願之下,人就很會計較。這從使徒保羅的書信中可看出一些端倪,就是早期教會中有些長老擔任著傳道的工作並不是很心甘情願,或是對金錢的問題比較在意。使徒保羅相當清楚地表示:傳道者從教會信徒的奉獻得到生活的所需是正確的(參考哥林多前書九:3-14),他甚至說:「善於領導的長老們,尤其是在講道和教導上特別努力的,應該得到加倍的酬報。」(提摩太前書五:17)但使徒保羅卻仍舊保持自己工作賺錢以維持生活所需,主要原因就是他不希望有人找碴,說他騙信徒的錢,因為在哥林多教會發生過這樣的事(參考哥林多後書十一:7-9、十二:16-17)。他會這樣堅持的原因,就是當時有些人利用教會信徒的善心,表面上看起來是在傳道,其實是在欺騙信徒的錢財。或是雖然是當傳道者,但卻對金錢的事很在意,這樣是將傳道的工作當作養活家庭生計的一種方式。
第3節,好的牧者就是羊群跟隨的對象。作者在這裡特別強調一個好的傳道者應該成為信徒學習的「榜樣」。使徒保羅非常有名的話語,就是他曾寫信給好幾間教會時,都曾告訴讀他書信的人要學他,如同他學習耶穌基督一樣(參考哥林多前書十:32-十一:1,腓立比書三:17,帖撒羅尼迦後書三:9)。
第4節,耶穌基督就是好的牧者,這一點所有的基督徒都清楚知道。作者在這裡提到這位好牧者耶穌基督再臨時,是帶著審判的權柄來到世上,因此,每個傳揚耶穌基督十字架信息的傳道者,都必須向耶穌基督交帳,這時所有負起傳道工作的人,就會知道自己所得到的是甚麼樣的成績。作者在這裡用「永不失去光彩的華冠」,這就是使徒保羅最喜歡用的屬天之獎賞(參考腓立比書三:14,提摩太後書四:7-8)。
第5節,在第1至4節提到教會的「長老」,這字有時也代表著年歲比較高、且有社會地位者。當然也是在說明帶有傳揚福音者的身份。緊接下來就是提到年輕人應該注意的信仰態度。
作者在這裡引用箴言第三章34節的話語所說的:「他(上帝)輕看狂傲的人,恩待謙卑的人。」這句話雅各書的作者在該書信的第四章6節曾引用過(另外可參考約伯記廿二:29)。驕傲的第一個特徵,就是拒絕別人的意見,堅持己見,認為自己所做、所想的都是正確的。在教會裡,這樣的態度是很難與別人同工的。作者特別提醒年輕人應該對年長的人有「謙卑順服」的態度。他用「繫上謙卑的圍裙」,這裡的「繫上」,意思是指把繩子打成有結的樣子,這樣就不會鬆開。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將「謙卑」看成是一個人生命的基本,就像穿衣服一樣,如果沒有穿好就很難看了。同樣的,一個人如果不懂謙卑,只有驕傲的話,那個人所顯現出來的,都將是不堪入目的。奧古斯丁就說過:「驕傲乃是萬惡的根源。」這句話很有意思,也值得我們注意。
第6節「大能上帝的手下」,這句話已經很清楚地說明上帝是個全能的神。聖經說宇宙萬物就是在上帝的手下完成的,在上帝的手中,沒有不能成就的事。也因此,只有謙卑的人才會明白上帝才是生命的主。當一個人驕傲的時候,心中自然不會認為有上帝(參考詩篇十四:1),唯有謙卑的人,即使他不認識上帝,也會知道有上帝存在,且在管理著宇宙萬物等一切受造之物。
第7節,這是引用詩篇第五十五篇22節。
耶穌基督曾對跟隨他的人說過,到他那裡可以使生命的負擔減輕,使生命得到安息(參考馬太福音十一:28-30)。這些「重擔」指的就是憂慮、煩惱、焦慮、愁煩等等,是使人生命感到困苦的事物。這樣,任何人只要是接近耶穌基督,就會得到生命的安息,會因為耶穌基督是生命的主,會使人的生命活得更輕快、有力。
「因為他(上帝)關心你們」,這句話正好說出基督教信仰最大的特質,就是告訴我們:上帝是愛。充滿愛的上帝關心所有依靠祂救恩的人。
第8節,從福音書中也可看到耶穌基督提醒跟隨者要時刻「警醒」,原因就是和末日來臨,以及將會遇到的苦難有關(參考馬太福音廿六:41,馬可福音十三:32-37),在他的教導中也一再提醒那些當僕人的,要「警醒」注意主人隨時會來到(參考路加福音十二:35-38)。
這裡的「魔鬼」,也是指那些專門製造毀謗糾紛的人。這可到早期社會為了要害基督徒,就用許多方法來陷害,甚至用錢買作假證者陷害基督徒,這些如同「魔鬼」的陷害者,他們正像飢餓的獅子,在尋找「吞吃」的對象。因此,作者說要小心這些「仇敵」,以免被傷害。
第9節,這裡提到要用「堅定」的「信心」來「抗拒」這些如同「魔鬼」的誘惑者,即使因此而受苦,也要堅持下去。雅各書的作者甚至說只有這樣的堅持,才能使誘惑者或是陷害者知難而退。所謂「堅定」這個詞,通常是用在軍事戰爭中,把戰場上會阻礙抵抗的地方都清除掉。
再者,這節也說明了為了福音的緣故,在基督教信仰歷史上幾乎全世界各地都一樣,記錄了信徒受到迫害的經歷從不曾間斷過。作者用這樣的話來安慰當時的信徒,要他們感到在受到迫害中不會有孤獨感。
第10節,這節讓在受苦中的信徒看到,遇到的苦難不會是長久的,而是短暫的。相對的,將來的榮耀卻是永遠的。這裡作者特別強調,上帝乃是「賞賜一切恩典」的上帝。所謂「一切恩典」乃是指新生命,也就是永恆的生命,這才是所有恩典的總和。因為有這樣的恩典,才能抵擋得住這世上一切的苦難和誘惑。使人的心與耶穌基督連結在一起,也只有這樣,才能與耶穌基督一起受苦而死,並且也因此與他同享復活的榮耀(參考羅馬書六:5、8)。
第11節,可說是這本書信的結尾,就像在第四章11節一樣。
第12節,可看出這封書信很可能就是使徒彼得的助手「西拉」寫的,但使徒彼得簽了名,這就像使徒保羅寫的羅馬書一樣,是由德提代寫,使徒保羅簽名表示書信內容是根據他的意思寫成的(參考羅馬書十六:22)。
「西拉」,他就是耶路撒冷教會派去安提阿教會訪問的兩人之一,另一位就是巴撒巴的猶大,他們兩人都是耶路撒冷教會信徒所敬重的代表,他們受耶路撒冷教會使徒會議的委託,去解釋使徒會議所作成的決議給安提阿教會(參考使徒行傳十五:22-29)。後來使徒保羅第二次去旅行傳福音,西拉接受使徒保羅的邀請同行(參考使徒行傳十五:40)。從使徒行傳中可看到西拉真的是一位好的福音伙伴,使徒保羅在其它書信中都曾提起西拉的名字(參考哥林多後書一:19,帖撒羅尼迦前書一:1,帖撒羅尼迦後書一:1),他不僅幫助使徒保羅,也從這封書信中看到他也是使徒彼得好的同工。
第13節,這裡用「同蒙揀選的巴比倫教會」這句話,會讓讀者感到奇怪,因為這裡用「巴比倫教會」,而在希臘文聖經並沒有「教會」這個詞,而這「同蒙揀選」這個詞則是用陰性的句子,因此,有人說這是指使徒彼得的妻子說的,因為使徒彼得就是帶著妻子四處去傳福音(參考哥林多前書九:5)。但無法確定是否真的如此?若是真的這樣,那他為甚麼將自己的妻子比喻為「巴比倫」?確實很難理解。
再者,若是「巴比倫」就像啟示錄作者用來比喻著羅馬的話(參考啟示錄十六:19、十七:5),用「巴比倫教會」這個詞,也是在保護當時受迫害的教會,就像啟示錄一樣,不想讓人一看馬上知道是寫給羅馬帝國統治之下正在受迫害的基督教會信徒看的書信。
這節也提到「馬可」,作者並且說是「我的兒子」,因此,有些聖經學者認為這位「馬可」就是馬可福音作者,因為與彼得關係匪淺,因此,馬可福音就是在使徒彼得口述之下,馬可寫成的,因此馬可福音在記述有關耶穌基督的事蹟上,尤其是有關使徒彼得的事上,記載得很詳細。但另有人認為這個「馬可」很可能真的就是使徒彼得的兒子。另一種說法,說這位「馬可」就是使徒行傳中的「約翰‧馬可」,他與巴拿巴有遠親關係,但在第一次被推薦陪同使徒保羅、巴拿巴去旅行傳道時,在半途退縮回耶路撒冷,為了這件事,導致使徒保羅和巴拿巴鬧翻了(參考使徒行傳十三:5、13、十五:37-39)。不過後來這位馬可還是成為使徒保羅很好的同工(參考歌羅西書四:10,腓利門書24節)。
第14節,這種以聖潔的「愛心彼此親吻」相互請問的方式,也是使徒保羅經常在書信結尾時所用的句型(參考羅馬書十六:16,哥林多前書十六:20,哥林多後書十三:12,帖撒羅尼迦前書五:26)。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