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427期

耶利米哀歌第三章34節至第五章22節
1.第三章34至48節:
第34至36節,這三節都用「主必關懷」來形容上帝的特性;公義的上帝絕對不會讓不公義的事持續發生,或是袖手旁觀,也不會對冤屈的事視而不見,聽到被欺壓者哀哭的聲音更不會聽而不聞。這位公義的上帝一定會為受冤屈者伸冤,並且為那些遭受迫害的人討回公道。這也是詩篇的詩人所說的,上帝一定會看顧那些因為被冤屈而入監獄受苦的人,上帝必定會垂聽他們呻吟的聲音(參考詩篇六十九:33)。耶穌出來傳福音的信息時,就曾引用先知以賽亞的信息,說要讓「被擄的,得釋放」,讓「受欺壓的,得自由」(參考路加福音四:18,以賽亞書四十二:7)。
第37至39節,這段詩歌可參考箴言第十六章33節。如俗語所說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哀歌的詩人說:「是福是禍,都出於至高者的命令。」這句話也在隱喻著,巴比倫帝國會這麼興盛,必定有上帝的旨意,並不是它有甚麼能耐可成就如此龐大帝國的勢力。相對的來說,猶大會被滅亡必定有上帝特別的旨意,應該是和它犯罪「受懲罰」有密切關係,否則不至於發生這麼重大的事件。因此,受苦難,第一個要反省的是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埋怨」上帝。
第40至42節,就像第39節所說的,受懲罰,必定和人犯罪有密切關係。因此,「該檢討自己的行為」是否有真的「歸回上主」,而不是一直埋怨上帝。最好的方式,就是「敞開心門,向天上的上帝祈求」,或許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向上帝陳述自己的過錯,祈求上帝的「赦免」才是正確之道。
第43至45節,這三節說到上帝怎樣懲罰猶大和人民。原因就是他們如同第42節所說的,並沒有承認「背叛犯罪」,更不會知道要祈求上帝「赦免」。因此,上帝回應他們的方式,就是讓敵人巴比倫軍隊「追趕」他們,並且是他們在痛苦中的哀嚎聲音,被上帝的「密雲」給「遮蔽」起來,上帝聽不見他們的哭聲。原本「密雲」是上帝用來保護以色列人民免受災害的(參考出埃及記十四:19-20),也是上帝出現與以色列人民、摩西對話的方式(參考出埃及記十九:16-17;四十:34-38)。但現在,上帝用「密雲」來隔離祂和猶大的以色列人民之間的關係,使他們原本可以被世人看為最榮耀的族群,如今反而變成被眾人唾棄的對象,像「垃圾」一樣,人見人厭。
第46至48節,因為失去了上帝的眷顧,過去所有的光彩都失去了色澤。在失敗中只有被「仇敵嘲笑」,也在被擄當奴隸之地被敵人「戲弄」的份。家鄉、故國已經被摧毀,猶大國沒有了,人民在亡國中只能「在危險恐懼中過日子」,因為隨時隨地都會有死亡的可能。詩人親目睹「同胞所遭受的摧殘」,除了「眼淚像江河湧流」外,完全無能為力。
2.第三章49至66節:
這段詩歌可說是一首向上帝祈禱的詩歌。在前一段詩歌都是以帶領群體會眾認罪的哀歌,因此詩人用「我們」來表達。現在這段詩歌則轉換成個人向上帝祈禱的詩歌,用的都是「我」。
第49至51節,詩人在這裡當作證人,他向上帝哭訴,他看見的景象,就是「城中婦女的遭遇」,內心「傷痛不已」,但求上帝能從天上「垂顧」這些殘酷的景象。
第52至54節,詩人繼續控訴敵人殘酷的手段,就是「追捕」受難者,就像「追捕鳥兒」,使受難者如同驚弓之鳥,四處躲藏避難。但也無法躲藏得過,因為敵人不僅捉住了受難者,且是將他們「活活地丟進陷阱」中,並且「用石頭塞住」逃生口,而井中的水快要「淹沒」,看來死亡已經來到,詩人說不再對生命存有任何希望了。
第55至57節,這裡看到生命的盼望,就是在極度絕望中,上帝終於出聲了,要苦難的子民「不要害怕」,因為上帝確實是「垂聽了」他們苦難的呼聲。因為這些子民已經知道唯有「求告」上帝的名才能獲得生命的契機。這就像創世記第四章26節所說的,塞特的兒子以挪士開始求告上帝的名一樣,後代因此而延續生命下來。
第58至60節,上帝既然聽見了呼求幫助的聲音,就會出手救助。這位公義的上帝一定會替受迫害者「伸冤」,並且會宣告受冤屈的人「無罪」。因為上帝清楚知道這些迫害者是「怎樣陰險傷害」祂的子民。
第61至63節,仇敵的「辱罵」聲音,上帝會聽見;敵人「一切的陰謀」上帝看得非常清楚;敵人怎樣「設謀造計要陷害」,上帝都了若指掌;他們日夜都在「取笑」,這種譏諷的聲音,上帝聽得非常清楚,因此,上帝必定會在審判時逐一拿出來算帳。
第64至66節,這三節也是詩人的心聲,他懇求上帝「懲罰」這些仇敵,「照他們的行為報應他們」,這點也是聖經一再強調的觀念(參考詩篇廿八:4,以賽亞書五十九:18、六十五:7,耶利米書廿五:14,何西阿書四:9、十二:2)。聖經作者一再強調,上帝是會報應的神。
3.第四章:
這首詩的特色,就是將耶路撒冷過去的光輝對照目前荒廢之景況,令人感到不勝噓唏;過去的景象是閃爍如黃金,如今卻黯然無光;過去是餐餐山珍海味,如今是餓死街頭;過去過的是奢侈生活,現在卻在垃圾堆中找食物;以前的望族,現在則是躺臥街頭的街友;從前身體碩壯,現在則是因為缺乏食物而瘦骨如柴等等。這樣的對比,讓人一看就知道耶路撒冷已經是個破碎的城市,不再是適合人繼續居住的廢墟之地。
第1至2節,「聖殿」是指耶路撒冷的聖殿,而「錫安」則是指耶路撒冷。前者,可從列王紀上第六章、第七章15至50節等看到建造整座聖殿的情景,可說是「金碧輝煌」,聖殿內部幾乎都是用純金打造起來的。但現在是「黯淡無光」,且聖殿因為被焚燒後,每塊石頭都被拆下來,就像這裡所說的「石頭堆積在街道上」。當輝煌的日子裡,耶路撒冷的青年被認為是最有生命力的,但現在卻是如同破碎的「瓦器」一樣。
第3至5節,可參考第二章11至12節、19節。
會發生這種悲慘的景況,是因為巴比倫軍隊圍困耶路撒冷城,導致城內食物嚴重匱乏。而飢餓嚴重的情況從第9至10節就可看出。這裡詩人形容在飢餓難耐的情況下,人有時是比起野獸還不如,竟然不知道該怎樣為子女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找到解決方法。飢荒,已經逼使這些過去活在奢華中的人,如今像落魄的乞丐般,只能在垃圾堆中尋找食物。但連這個期盼也成為一種奢求。
第6節,這節特別提到「所多瑪」,將該城變成廢墟的情景來比擬現在耶路撒冷,詩人耶路撒冷所受到的懲罰,遠比所多瑪毀滅的情形還要嚴重,所多瑪已經徹底毀滅,那耶路撒冷就無法想像是怎樣的了。不過詩人強調的是毀滅所多瑪是瞬間,而上帝若要毀滅耶路撒冷也是一樣,令人措手不及。
第7至8節,這兩節也是一種對比句型,述說過去的望族過的生活相當優雅,不但「精力充沛」,且是「體格強壯」。但現在卻是「躺臥街頭,沒有人認識」,這表示相當落魄,跟過去「潔白」的皮膚完全不一樣了,現在是「面孔比煤炭還黑」,且是「皮包骨頭,枯瘦如柴」。
第9至10節,這裡說到耶路撒冷城內飢荒的嚴重程度,已經到了為了要求生存,母親甚至必須「烹煮自己的孩子吃」(參考二:20)。若是對照第4節來看,很可能是嬰兒因飢渴而死,母親為了要生存下去,或是為了讓其他還活著的孩子免於餓死,只好將死去的嬰兒烹煮充飢。
第11至13節,詩人承認會發生這些悲慘的結果,是因為上帝發出「烈怒」,他燃燒的「怒火」懲罰了耶路撒冷。比起耶路撒冷昔日的光輝,和現在荒廢的景況,簡直讓人無法相信,因為它原本有堅固的城牆(參考耶利米書廿一:13),過去沒有任何「侵略者能侵入」城門。但當上帝一放手,就算有銅牆鐵壁也沒有用。而會發生這樣的事,必定和他們離棄上帝有密切關係,因為他們的「先知」和「祭司」都犯罪,離棄上帝了。
先知,原本是要傳達上帝的信息,但他們不但沒有傳出上帝的信息,反而假借上帝的名傳信息,更嚴重的是他們「奉巴力神明的名說預言」,使上帝的子民走入歧途(參考耶利米書廿三:13)。
第14至16節,過去這些猶大社會領導的菁英,如今像過街老鼠一樣,到處流竄,沒有人願意接納他們,因為他們過去的惡行,如今害得整個國家都像是悲慘世界一般,因此,人民把這些領導群當作像痲瘋病人般不敢靠近,沒有任何人,或是國家願意收留他們。因為知道收留他們只會帶來更大的災難,一點利益也沒有。不但如此,連上帝都拒絕這些領袖、菁英,特別是祭司,更是上帝所忿怒的對象。因為他們不但沒有帶領人民歸向上帝,最可惡的,是還帶領人民拜偶像。
第17至18節,這兩節可參考耶利米書第三十七章的記載;事件是發生在西底家作猶大王的時候,也就是主前597年。巴比倫軍隊來攻打耶路撒冷城時,埃及的軍隊來援助猶大,讓巴比倫的軍隊掉頭回去。埃及因此班師回國。但就在此時,巴比倫又轉回來攻擊耶路撒冷,而這次埃及也來不及派援軍來救助猶大。但猶大的領導群卻還在苦苦期盼埃及援軍來救助。但這時仇敵來了,大家知道「完了」,「終局到了」,國家將要毀滅了。
第19至20節,詩人形容巴比倫帝國有如老鷹一般的凶猛(參考耶利米書四十八:40,以西結書十七:3),有時也如同「在山上追趕」獵物,或是在「曠野埋伏等待」的「獅子」一樣(參考耶利米書四十九:19)。結果猶大王西底家不但被抓到(參考耶利米書五十二:1-11),國家也因此宣告滅亡。
第21至22節,這裡詩人也警告以東人別幸災樂禍,因為發生在猶大的災難,也會發生在以東,他們不會好到哪裡去。先知耶利米就傳出上帝要用巴比倫懲罰他們(參考耶利米書四十九:7-12)。
4.第五章:
這一章的詩歌主要在描述淪陷後的耶路撒冷城,以及猶大的以色列人民所遇到的生活苦境。
第1至3節,詩人向上帝哭訴,祈求上帝看顧他們所受的「恥辱」,不但他們的土地(產業)都落在「陌生人」(指巴比倫人)手中,他們的房舍也被侵入掠奪。因為男人都去參戰死去,或是被擄他去,結果處處可見孤兒寡婦。
第4至6節,這三節說到因為戰敗,人們想要獲得食物比登天還難,連最基本的水,都「得付錢」才有的喝,其它的食物更不用說了。他們甚至被擄去當奴隸,像牛馬一般被驅趕,但沒有休息喘氣的機會,直到累死為止。那些逃往「埃及」和「亞述」的人,以為會很安全,其實他們錯了,因為國家打敗仗,無論到哪裡去避難,都會被人瞧不起,不會比較安全。先知耶利米就曾勸告這些想要去埃及避難的同胞,要放棄這樣的想法,因為這是上帝在懲罰猶大人民。因此,他們無論怎麼逃都沒有用。上帝會用「戰爭、飢荒、瘟疫」等方式重罰他們(參考四十四:27)。注意第6節所說的「亞述人」應是「巴比倫人」之誤。
第7節,可對照第16節,就會看見記載有明顯不同;前者說犯罪的是來自祖先,後者承認自己也犯了罪。再對照耶利米書第十六章11至12節:「上主這樣說:『你們的祖先背叛我去膜拜服事別的神明。他們離棄了我,不聽從我的教訓。但是你們比他們更可惡。你們一直為自己頑劣的心思所驅使,不聽從我。』」這很清楚可以看出,並不是因為祖先的罪過延禍下一代,而是他們在苦難中仍缺乏反省才會有這種想法。
第8至14節,這段經文是在描述亡國後,猶大人遭遇的苦難,慘狀真是令人不忍目睹;包括受人奴役(第8節),飢餓與疾病(第9至10節),妻女被姦污、強暴(第11節),領袖、菁英被刑求(第12節),年輕一代受折磨(第13節),年輕人喪生了(因打敗仗),因此,不再有人彈琴奏樂等等。
第13節的「推磨」,這是古代奴役或是僕婢最普遍的工作。
第14節提到「老人不再坐在城門口」。城門口是古代的法庭,「老人」通常都是指社區的長老階級者,或是具有公信力權威的長者。如今不能再在城門口審斷人民公案,表示他們已經失去司法權,不再擁有自己的法律制度。
第15至18節,這段詩歌說出他們心中充斥悲痛,過去的榮耀確定已經失落,不再有任何「華冠」可彰顯榮耀。唯有的就是悲傷哭泣到雙眼模糊。過去繁榮的錫安,如今只剩下「狐狸在廢墟中徘徊」著。因為整個耶路撒冷已經成為一座死城。
第19至22節,詩人表達了強烈的信仰毅力,即使在這樣惡劣的困境中,還是相信上帝會拯救他們,相信上帝才是真正的主宰、統治者。他不相信上帝會真的「永遠拒絕」祂的子民,也不相信上帝的「忿怒永不止息」,不,詩人相信上帝一定會看顧祂的子民所遇到如此悲慘的際遇。
第22節詩句的結尾就像整卷哀歌的開頭以「詢問」提出「為什麼」(參考一:1),在結束時用「詢問」提出「難道」作結束。
認識 希伯來書這本書信
這本書信的作者是誰
在新約聖經的書信中,除了使徒保羅的書信外,希伯來書一直是多數讀者喜歡討論的一本書信。說它是書信,卻又不像一般書信有收件人,在書信的結尾也沒有致上寫此書信的人。但一般人都會說這本書信是使徒保羅所寫的,因為內容有許多處都與使徒保羅的思想很接近。但這種觀點越來越被質疑,原因是它的書寫方式及觀點與使徒保羅有許多差異。有幾點差異是值得注意的:
一、 使徒保羅喜歡提到「耶穌基督」,但在這本書信裡卻是甚少提到這樣的名詞。
二、 提到有關舊約法律的問題,使徒保羅強調的是社會倫理道德方面的事,而在希伯來書則是強調禮儀和祭典的規定。
三、 這本書信裡從來沒有提起自己是誰,這和使徒保羅以往寫書信都會提到自己以及寫該書信的主要目的之筆法相差很大。
四、 比較明顯的差異是:使徒保羅引用舊約時,會很清楚且正確地引用經文(雖然他引用舊約經文也會加以詮釋),但希伯來書引用舊約時,卻不一定是很正確,例如第九章4節述說約櫃裡放著的物品,以及第九章19至21節提到有關祭典禮儀的過程,都與舊約聖經所記載的不同。
到底誰是本書信的作者?另一種看法,認為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這兩本經卷的作者路加,但被認為在文體上卻又和路加的筆法有差異。
還有另一種看法,認為作者似乎是一位很有影響力的人物,而他在早期時代也是四處去旅行,和使徒保羅的門徒提摩太很熟悉(參考十三:23)。於是有人認為作者是和使徒保羅第二次一起同工的西拉(參考使徒行傳十五:40)。西拉原本和其他使徒一起在耶路撒冷,後來代表耶路撒冷教會帶著使徒會議的決議信函去安提阿教會(參考使徒行傳十五:22),跟彼得他們都很熟悉(參考彼得前書五:12),和使徒保羅一樣具有羅馬公民的身份(參考使徒行傳十六:37),因此,教育程度應該是相當好。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認為作者可能是亞波羅,他也是一位能言善道的傳道者(參考使徒行傳十八:24-28),受過相當好的訓練,在哥林多教會有一定的影響力(參考哥林多前書一:12、三:4)。可以看出他在使徒保羅所開拓的教會中也頗受尊敬,被認為是使徒保羅的同工之一(參考哥林多十六:12,提多書三:13)。認為此書出自亞波羅的觀點也得到宗教改革運動者馬丁路德的支持。但約翰‧加爾文則認為是路加寫的,而伊拉斯母則認為是出自羅馬的革利免。但這些都欠缺明確的資料可以佐證。
因此,我們也只能說:作者很可能是一位猶太人的基督徒,受過高深的教育,對猶太人的禮俗和舊約經典甚熟,應該聽過使徒保羅的講道,甚至可能跟隨過使徒保羅一段時日,因為作者也跟使徒保羅的學生提摩太很熟悉,而且關係密切,但不是使徒保羅所寫的書信。因此,到目前為止,這本經卷的作者是誰?都還沒有定論。
寫這本書信的目的
很明顯地,寫這本書信主要是針對當時受迫害極為嚴重的初代教會信徒,為了要鼓勵他們在信仰上能夠堅定,不要向惡勢力妥協,因為終末的審判即將來臨,誰能堅持到底,那人就會和耶穌基督同樣進入永遠的「聖所」裡。
在受逼害的期間,很多信徒的自然反應就是對參加聚會的態度冷淡。於是作者鼓勵信徒要多參加聚會,因為聚會可以使大家在苦難中得到彼此鼓勵、相互扶持的機會(參考希伯來書十:23-25)。雖然聚會的場合並不像猶太人有宏偉的聖殿,以及繁複的敬拜禮儀,但宏偉的聖殿並不表示上帝就居住在其中,基督也沒有進入人的手所造的「聖所」(參考九:24)。人生活在這世上,就像是個過境旅客一樣,真正有信仰的人,只仰望回到天上的家鄉,那才是真正生命的終點(參考十一:13-16)。
作者在這本書信中,以基督耶穌受苦難的經過,與信徒在世上所受的信仰迫害是相同的際遇,用來鼓勵信徒們要學習看基督耶穌,學著他的腳步,在終末的日子來臨時,必定會與基督耶穌同樣得到上帝的愛和接納。也許讀者中有許多是猶太基督徒,在遇到信仰的困境時,會再次懷念從前的信仰經歷,甚至會放棄已經領受到的耶穌基督之信仰。因此,作者就從舊約時代的祭司、會幕、祭壇的獻祭禮儀、摩西法律等逐一探討,將耶穌基督比擬是新的大祭司、復活到天家、耶穌基督已經獻祭,且是一次就完成了生命的祭(參考九:26、十:12),同時指出摩西法律就是為了準備耶穌基督的來臨,如今當耶穌基督已經來臨了,因此,摩西的法律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因為耶穌基督將這法律全部完成了。作者這樣用心比較,主要只有一個目的:在耶穌基督裡,人的生命就齊備了。
這本書信的中心經文是第十二章2節a句:「我們要注視耶穌,因為他是我們信心的創始者和完成者。」這句說明了基督徒信仰的焦點就是在耶穌基督身上。不要因為人的緣故離棄信仰,也不要因為遇到苦難就失去信心,只要看看耶穌基督所受的苦難,就會了解基督徒遇到迫害,乃是與耶穌基督一起受難。
本書信寫作的日期
由於作者提到耶路撒冷聖殿並不是真正敬拜上帝必要的中心,也不是上帝居住的中心,再加上在第十三章23節提到說「提摩太已經出獄了」,顯然,那時提摩太還活著。提摩太是在尼祿皇帝迫害基督徒時,在羅馬被捕,然後在主後六十八年,也就是尼祿去世後被釋放出來。這本書信提到提摩太,但卻沒有提起使徒保羅(他是在主後六十四年,死於尼祿皇帝手中)。加上耶路撒冷聖殿是在主後七十年被羅馬將軍提多所毀滅,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本書信應該是在主後七十年之前或是這年代之左右幾年間寫成的。
但這樣的說法也有學者持不同的意見,原因是這本書信主要是針對那些受迫害的信徒而寫,而在早期的基督徒是深受猶太教徒迫害,後來接續受到羅馬政府政策性的迫害,因此,有些學者認為這本書信應該是寫給那些已經受過迫害經歷的基督徒所寫。主後七十年,當耶路撒冷遭遇到羅馬政府全力征討的時候,基督徒也深受迫害,再加上主後九十五年左右,羅馬皇帝多米田(Domitian)也是迫害基督徒的主要人物。因為當迫害越緊密地接踵而來時,公開聚會就變成是對生命的一種嚴重威脅。約翰福音第四章有關耶穌基督與撒馬利亞婦女談及真實的敬拜是從心靈的誠實開始(參考約翰福音四:21-23),這樣的觀點幫助了當時希伯來書作者的觀點。而一般說法是約翰福音是寫於主後七十年之後,甚至可以晚到主後一百年左右,因此,也有人認為這本書信的寫作時間,應該在這個時間左右吧。
可分成下列幾個段落
一、 序言:第一章1至3節。
二、 耶穌基督勝過所有的天使:第一章4節至第二章18節。
三、 耶穌基督的身份高過舊約所有的族長、先知、祭司等:第三章至第四章。
四、 耶穌基督就像舊約最偉大的祭司麥基洗德:第五章至第七章。
五、 耶穌基督就是上帝與人之間立約的代表:第八章1節至第十章18節。
六、 耶穌基督乃是我們信心的中心:第十章19節至第十二章11節。
七、 勸勉、鼓勵:第十二章12節至第十三章19節。
八、 結語:第十三章20節至25節。
九、 希伯來書第一至四章


希伯來書第一至四章
1.第一章:
這章主要在介紹耶穌是誰?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必定是在早期教會中對耶穌的身份有很多爭論。因此,這章一開始,作者就先說上帝藉著自己的兒子向我們說話,然後用詩歌來介紹這位上帝的兒子耶穌是誰。
2.第一章1至4節:
這一段可說是這本書的前言。一般書信的寫法,都會有收件人、問安致意等,但這本書信都沒有,但主題很清楚是在表達:耶穌基督是誰?
第1節,「古時候」,意思是指耶穌基督之前,但也可以說是「舊約」的時代。「多次多種方法,藉著先知向我的祖先說話」,這樣的口語很類似先知文獻中的語氣。這裡的「說話」也含有「啟示」的意思。而「多次多種」,表示不僅僅是用語言,也用各種方式,例如:夢、天使、異象,甚至先知的身體語言,例如先知以西結就有多次用身體語言來表達上帝的信息。
第2至3節,在第1節說「上帝」,緊接著在這節就提到「自己的兒子」,這表示作者是要介紹「上帝的兒子」,因此,先說出「上帝」然後才說「兒子」,這也是東方文化裡的一種特色。
作者說上帝藉著「這兒子」進行「創造宇宙」,這句話可參考約翰福音第一章10節、14節。表明耶穌就是與上帝同質、同性、同等地位。因為萬物的來源就是藉著他而創造的。這也是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第二章6節所說的,耶穌就是「原有上帝的本質,卻沒有濫用跟上帝同等的特權」,見證耶穌就是與上帝同一體。
再者,作者表達在耶穌(上帝的兒子)身上可看見三件重要的大事:一是他「反照著上帝的光輝」,就是上帝創造萬有的能力,行了許多神蹟奇事的美妙。二是耶穌的死,「清除了人的罪惡」。三是耶穌死而復活後,升天「就坐在天上至高權力者的右邊」,進行審判世界的工作(參考馬太福音十九:28)。
第4節,「天使」,這是上帝身邊的僕人,在東方世界裡,天使具有特別的身份,是傳遞上帝信息的使者,也是執行上帝旨意的僕人。作者說耶穌的「地位遠比天使崇高」、「高貴」,表示耶穌的地位連天使都無法比擬。
3.第二章5至14節:
這段經文用詩歌表達了耶穌和天使之間的差異,也說明上帝的兒子的使命,並不是天使可以扮演的角色。
第5至7節,這三節說明了上帝與天使之間的關係。
首先作者引用詩篇第二篇7節的詩歌,很清楚說明上帝的兒子和天使截然不同。詩人在這首詩歌中表明被上帝選立的這位兒子,就是拯救者,是列國的希望。希伯來書的作者引用這詩句,為的是要表明耶穌基督就是上帝所選立的拯救者,是人類的盼望。
這三節主要說明天使並沒有甚麼,他們只不過是上帝的僕人、器具,像是「風」、「火燄」等(參考詩篇一○四:4),都是聽從上帝的使喚,執行上帝的旨意。
「所有的天使都必須拜他」,這句可能引用自詩篇九十七篇7節的c句,很清楚表明天使比上帝的兒子的位階要低很多,有如僕人和主人之間的差別。
第8至9節,這兩節說明上帝的兒子身分很不一樣;他是以公義作為統治、管理這世界的準則(參考以賽亞書九:6-7)。這說明了上帝所差遣到世上來的拯救者,必定是一位公義、和平的君王。
第10至14節,這段經文是引用詩篇第一○二篇25至27節的詩歌。
詩篇的作者原本是在讚美上帝創造宇宙萬物的偉大。希伯來書的作者引用這段詩歌來頌讚耶穌就是基督,是人類的救主。
而天使「都是事奉上帝的靈」,這清楚說明了天使的工作就是幫助人認識基督耶穌的救恩。
4.第二章:
這章也是繼續在討論有關上帝的兒子和天使之間的不同。作者努力要將這二者之間的差異說明清楚,希望耶穌基督的信徒都能分辨出來,以免被許多錯誤的信仰認知所迷惑。作者要告訴大家:真正的拯救者(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他就是耶穌,不是天使。從這裡也可看出早期教會有人在崇拜天使,認為天使既然是上帝的僕人,透過天使也會使人得救。但這是錯誤的觀念。
5.第二章1至4節:
希伯來書有五段類似警告或是提醒的話,這是第一段,其他四段是第三章7 節至四章13節;第五章11節至六章12節;第十章19節至39節;第十二章14至29節。
在這段經文中,作者再次說明天使確實有傳出上帝的信息,不聽從的人都受到了審判。但天使並沒有帶給人拯救的盼望。因為真正有拯救能力的,只有上帝的兒子。
第1節,這節清楚地指出作者寫給受信的對象,是一群已經是信耶穌的信徒,且可能就是在信仰中很有年資的信徒,作者提醒這些老信徒應該「更加堅守所聽到的真理,免得被潮流沖走」。要知道堅守,不要隨便放棄或是改變。
第2節,這裡所說的「天使所傳給我們的信息」,指的乃是摩西法律。依照申命記第三十三章2 節的記載,當上帝頒佈法律給摩西時,有「千萬天使跟隨著他」,因此,猶太人一直深信,摩西法律就是上帝透過天使傳達下來的。如果天使所傳的信息,不信的人會遭到應得的懲罰,那麼若是不聽比天使更尊貴的救主親自所宣告的信息,豈不要受更大的懲罰?
第3節,這節說「忽略這麼偉大的拯救」,這句話無論是從舊約來看,或是從新約早期的教會來說,都有相同的意義;舊約時代,上帝透過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神蹟,表明祂的救恩。新約時代,上帝以祂的獨生子耶穌來說明祂拯救的愛,這些都在說明上帝對人生命的拯救工作是非常珍貴而且重要的。因為上帝的救恩就是為了要使人避免因罪所帶來的懲罰。因此,忽略上帝救恩的人,等於是藐視上帝的恩典一樣,是驕傲的態度,也是不承認有上帝。
第4節,參考馬可福音第十六章20 節;使徒行傳第二章22節;羅馬書第十五章18節。
作者說「上帝自己用異能、奇事,和各樣的神蹟來加強他們的見證」,為的是讓人能清楚明白祂拯救的信息。
「把聖靈的恩賜分配給我們」,這句話說明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上帝賞賜的聖靈恩賜,這些恩賜並不是人本身擁有,而是上帝賞賜才得到的。但這些恩賜都是為了要見證上帝拯救的愛,而不是用來顯示自己的才能。換句話說,能行神蹟、奇事、異能的事,並不是因為人自己有這些能力,而是來自上帝的旨意和聖靈的幫助。因此,不論是誰,能夠行神蹟、奇事、異能的,都是為了要見證上帝的救恩所做的,否則就不算是屬於上帝的旨意與作為。
6.第二章5至18節:
這段經文說明了耶穌基督確實成為人,並且生活在人間。他之所以成為人在人世間,主要是為了幫助那些被信仰所困惑,或是因迫害而心生懷疑的人,可以清楚知道耶穌和他同在一起,也是跟著受苦,並不孤獨。
第5節,這節指出上帝「要創造的世界」,這是指未來的世界。這世界並不是一般所說的「天堂」,也不是所說的「新生命」,而是指一個新的時代、新的秩序,也就是福音書中所說的上帝國,是以上帝為中心的境界。
第6至7節,這段詩歌是引用詩篇第八篇4至6節、第一四四篇3節的詩歌。
如果人比天使的位階還低,這位道成肉身的救主,也像人一樣,但這並不損他原有的榮耀。
第8節,這裡說「上帝使人統轄萬有」,這句話和創世記第一章26至28節有關,說上帝創造人的時候是以祂的形像造人,並且賦予人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要人「管理」一切受造的萬物。可是,因為人犯罪之後,被上帝驅逐出原本享有的管理權柄,人成為罪人,因此,不再享有這樣的特權。因此,作者說「現在並沒有看見人統轄萬有」。
第9至10節,這兩節經文可參考腓立比書第二章6至11節。
這兩節可說是整個希伯來書的主題中心之一,作者要告訴所有的讀者:耶穌是真正代表著上帝的榮耀。這裡說耶穌「經過了死的痛苦而獲得榮耀、尊貴的華冠」,這句話說出當時基督徒受到迫害,許多人因此喪命,甚至有的在痛苦中呻吟著。作者透過這句話在告訴當時的信徒: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他就是上帝恩典的記號,但他也經歷了死亡的痛苦,可是後來卻享有上帝所賞賜的榮耀和尊貴。作者希望這樣的比喻,對那些在受到迫害而活在苦難中的信徒增添信心,鼓勵他們向耶穌基督學習。
再者,這句「為要使許多兒子一起享受他的榮耀」,這句話可參考約翰福音第一章12至13節,凡是信耶穌基督的人都可以成為上帝的兒女。
第11節,耶穌的死,是洗淨了人的罪,接著使人因此和耶穌合而為一(參考約翰福音十七:20-23),成為「一家人」。這也是約翰福音作者的觀點,認為所有耶穌的信徒都會得到上帝賞賜的特權,成為上帝的兒女(參考約翰福音一:12)。
第12至13節,這是引用詩篇第廿二篇22節。
詩篇第廿二篇乃是一篇描述上帝所差遣到世上來的拯救者受難的詩歌。希伯來書的作者將這詩句引用在此,有意要表明,受難的僕人將傳揚出上帝拯救的愛和恩典。而使所有因著耶穌得到上帝救恩的人,都會同聲歌頌讚美上帝,說「我要信靠上帝」。
第14節,這是很重要的一節經文。這句「耶穌本身也同樣有了人性」,對於早期教會有很特別的意義,因為在早期教會裡盛傳耶穌並不是真實的存在人間,只不過是幻影的存在而已。如果只是幻影,就沒有死這件事。既然沒有死,也就談不上復活的偉大神蹟。但復活乃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礎。因此,當希伯來書的作者強調「耶穌本身也同樣有了人性」,正好說明耶穌成為人,且是真實地生活在人間的重要性。因為耶穌是實實在在的人,才能生活於人類的歷史裡,並與人一同受難。不僅如此,耶穌更勝過了生命最大的苦難──死亡。既然耶穌與人同受苦難,就會因為復活,讓人也進入生命復活的盼望中。
第15至16節,作者也努力要安撫那些對死亡有恐懼的信徒,讓他們知道,就是因為耶穌的死,替人贖了罪,因此,當一個罪已經被贖回的人死去時,他就不用再害怕甚麼了,因為罪獲得赦免的人,可以進入上帝國度裡,享受上帝所賞賜的永恆生命。這樣,就不會成為「怕死而一生處在奴役下的人」,原因是耶穌已經為信靠他的人成為贖罪的祭,獻在十字架上了。
這裡說耶穌是「幫助亞伯拉罕的子孫」,這句話很重要,已經在告訴猶太基督徒,過去他們倚靠亞伯拉罕的救恩,是不正確的。要回來信靠耶穌才是正確。這裡的「幫助」一詞,是指「救拔」、「抓住」,是「緊緊抓住不放」之意。這樣就更清楚了,耶穌為了要拯救這些信靠他的人,用他的手「緊緊抓住不放」,把他們從墮落入死亡深淵中「抓」回來,重新回到上帝面前,因為所有信靠耶穌的人,都已經和他成為「一家人」,永不分開。
第17至18節,清楚說明這位拯救者耶穌,就是「祭司」。因為他成為人,所以才能成為「祭司」,代表著人類面對著上帝,並且成為贖罪者,像獻在祭壇上的羔羊一樣,為的是要「使人的罪得到赦免」。他是真正的人,生活在這世界上,且是「親自經歷過被考驗、受折磨的痛苦」,因此,才能夠「幫助那些被考驗的人」。這也是約翰福音第一章14節所傳遞的重要信息,說上帝親自「道成肉身」來到人間的意義。
7.第三章:
希伯來書的作者在這章更進一步地以猶太人認為最偉大的先知摩西作為例子,說明耶穌與摩西之間的不同,這對早期教會的信徒來說,這點是非常重要。因為在早期教會中,盛傳舊約時代有摩西,新約時代有耶穌,這樣的看法就是將舊約時代的摩西和新約時代的耶穌放在同等位置上。這種觀點也經常出現在今天的基督徒中,一般的說法是:舊約有「摩西五經」,記載上帝救贖的恩典。新約有「四福音書」記載上帝拯救的愛;舊約有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民出那奴隸之地埃及,新約有耶穌基督為「新的以色列」(指基督徒而言)贖罪脫離因罪綑綁而變成奴隸;摩西是以色列民族的祭司,而耶穌則是為新以色列人民獻身為祭。這樣的看法在早期教會存在,也在今天的基督徒中被引用。但希伯來書的作者就是要糾正這種看法,認為這樣的認知是錯將耶穌的救恩和摩西當作相同等質看待。作者從第三章1節開始直到第四章十三節,都是在探討這方面的問題。
第1節,這節一開始就說耶穌是「使者和大祭司」,這是基督徒信仰上要「宣認」的。
所謂「使者」,這字與「使徒」同字,意思是指「奉差遣的人」。耶穌自己就曾多次說他是「奉差遣」到世上來的(參考馬太福音十:40、十五:24,馬可福音九:37,路加福音九:48,約翰福音四:34、五:24、30、36-38、六:38)。
「大祭司」,耶穌就是「大祭司」,然後在第四章14節再次提起,這點也是希伯來書最大的特點。所謂「大祭司」,指的是上帝與人之間的橋樑,含有「中保」之意。在舊約時代,祭司的制度分成三級;一是大祭司,二是祭司,三是利未。摩西的時代,亞倫就是大祭司,是所有祭司中最高位階者,帶領全體以色列人民敬拜上帝。希伯來書的作者說耶穌是「永遠作大祭司」(參考六:20),勝過亞伯拉罕,像麥基洗德一樣。
第2至6節,作者在這段經文中用摩西和耶穌作一比較;摩西只是上帝的僕人而已,而耶穌卻是上帝的兒子。作者之所以會用摩西作比較,可能是當時的局勢對基督徒很危險,迫害的消息頻傳,許多信徒心裡不安,甚至在那些皈依耶穌的猶太基督徒中,有些人想要重新返回猶太教,因此,作者以摩西來比較,為的是要讓猶太基督徒知道,他們最尊崇的偉大先知摩西,也不過是上帝的僕人而已,但耶穌卻有更高的身分,他就是上帝的兒子,是上帝的愛子。
另一方面,作者也用人能建造房子作比喻,說上帝建造的是整個宇宙萬物,祂比整個受造的宇宙萬物都更有榮耀。所謂的「房子」,是在比喻以色列民族,而「上帝創造萬物」則是在比喻全體人類,指的是包括一切族群,不是單指以色列民族而已。這樣就很清楚有了區分;摩西是為了以色列民族受上帝差遣成為僕人,而耶穌則是受差遣成為所有人類的救主,這就是第3節所說的「耶穌比摩西配得更多的榮耀」,其意在此。
「如果我們堅持所盼望的信念和勇氣,我們就是上帝一家的人」,這句話非常重要,對受到迫害而有揮心想要放棄信仰的基督徒來說,這是一句很重要鼓勵的話,在告訴他們信仰是需要堅持的,是需要勇氣的。
第7至11節,從這章第7節起,直到第四章13節止,是希伯來書的第二段「警告」經文。這段第7至11節的詩歌,是引用詩篇第九十五篇7至11節,也是一段和出埃及事件有關的簡略史詩,可參考出埃及記第十七章1至7節。
人「如果聽見上帝的聲音」,卻還「頑固」,就會像早年以色列人民出埃及進入曠野時,心硬而背叛上帝,甚至一再懷疑上帝的救恩,引起上帝的忿怒,結果當時年滿二十歲以上的人,除了約書亞和迦勒得以進入應許的迦南地,其餘的人都死在曠野中(參考民數記十四:29-30)。這裡所說的「安息」,表示上帝的賜福。而迦南地就是上帝要賜福給他們的流奶與蜜之地。
第12節,這節說「心思敗壞,不肯相信,背離了永生的上帝」,這都在說明當時的環境,已經讓很多人不願意,或是不想持守原本已經領受到的信息。作者提出警語,要他們「謹慎」,不要陷入迷惑。這裡的「心思敗壞」,也在表示放棄上帝的救恩。認為人間的力量才是真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第13節,「為罪所迷惑,心腸剛硬」,這表示聽不下上帝透過耶穌帶來的拯救信息。作者提醒大家要「趁著」還有「今天」的時候,趕緊回心轉意來信靠耶穌。同時,所有的信徒都有彼此相互關懷的責任,要「勉勵」那些心思軟弱的信徒。這節也可看出作者有「末日」的觀念,特別是在那個迫害很嚴厲的時代,作者這種「末世」觀念更為突顯。
第14節,這節可對照第6節來看;在第6節說堅持所盼望的信念和勇氣,會成為上帝一家的人,在第14節這裡則是成為「基督的同工」,因為是在參與福音宣揚的工作,而這也是一份極高的榮譽。
第15至18節,這段經文再次重複敘述第7至11節所說過的,也可參考民數記第十四章26至35節。
第19節,說明對上帝有懷疑的人,就是信心不足的人,這樣的人無法享受到上帝的賜福。
8.第四章:
在第三章提到享受上帝賞賜的「安息」,然後這一章進一步解釋「安息」這詞的意義。「安息」這詞,含有上帝的賜福之意,是指內心完全的平靜,與上帝分享祂創造萬物的喜樂。因此,安息日也可以說是盡情享受上帝創造的日子。
第1節,這節說「享受上帝所賜的安息」,是祂給信靠耶穌的基督徒之應許。因此,信徒就要有「畏懼的心」,意思是指必須小心、謹慎,才能免於「失敗」而落空。
第2至3節,這裡提到有人同樣「聽見福音」的信息,但卻因為「沒有用信心去領受」而使上帝應許的「安息」落空,這就是第三章一再提起的,以色列人民在曠野漂流期間所失掉的福氣。但有信心領受的人,且會堅持這福音信息的人,就會得到這樣的福氣。
第4節,這節提到「聖經有一處論到第七天」,這是指創世記第二章2節。
第5節,這節就是民數記第十四章26至35節的背景。
第6節,這裡用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民,因為心硬而無法進入迦南應許之地,比擬那些先聽到上帝拯救信息,後來又放棄的人,比起後來聽見卻會知道珍惜、堅持的信徒,二者之間的差別,就是前者失去了上帝的應許,後者則是享受上帝所賞賜的安息。
第7節,的「今天」,可參考第三章13節「今天」,指的就是「現在」。
第8至11節,這段經文很清楚地在說明一件事:進入迦南上帝應許之地,應該是可以享受「安息」,也就是上帝的賜福。但以色列人民在約書亞帶領他們進入之後,他那一代的人都去世了,以色列人民就離棄了上帝(參考士師記二:6-10),這說明以色列人民並沒有堅守所領受到的信息,他們放棄了和上帝之間永恆的約定。
為此,上帝再次以「另外的安息日」來表明祂對人類拯救的愛。這裡所謂的「安息日」,表示上帝對生命最大的賜福。但因為人犯了罪,結果使這項可安息的福氣流失了。因此,上帝差遣祂的兒子耶穌來到世界上,就是要使信他的人不再有勞苦、重擔(參考馬太福音十一:28-30)。這也是耶穌來到世界上的主要原因。
第12至13節,「上帝的話」,指的就是創造宇宙萬物之生命的動力。作者很清楚在這裡提出兩個基本認識:一是聽從上帝的話,有時確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有如「雙刃的劍」,非常「鋒利」,會刺透人的「靈和魂,關節和骨髓」,這會使人痛到無法忍受。但堅持下去的,就會得到上帝拯救的恩典。二是有審判,且是非常清楚地會依據人所做的一切進行審判,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逃避得了。會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猶太人認為有亞伯拉罕作他們的祖先(參考馬太福音三:9-10),他們就可以免於審判,作者在這裡說不可能的事,每個人都要面對上帝的審判。
第14至16節,從第14節開始,直到到第七章28節,這段經文都是討論有關「大祭司」的工作和角色。這段經文也可說是希伯來書最中心的經文。作者很詳細描述大祭司的工作和角色,因此,不少聖經學者認為,此經書的作者必定是猶太人,且是相當熟悉猶太宗教事務者,這也就是有些聖經學者會認為此經書的作者乃是使徒保羅的原因之一。
第14節可參考詩篇第一一○篇4節。作者勉勵所有的信徒,要堅持所信的耶穌,他才是真正的「大祭司」,是「上帝的兒子」,已經復活「進到上帝的面前」。
作者再次強調耶穌成為人,跟我們一樣生活在人間,也跟我們一起工作,他也經歷了我們的缺點和試探,但最重要的是「他沒有犯罪」(參考七:26)。這也讓我們明白:耶穌與我們之間最大的差別是:他是無罪的,我們是有罪的。因此,當我們需要他拯救的恩典時,他就是我們「及時的幫助」。藉著耶穌,我們可以「大膽地來到上帝恩典的寶座前,好領受慈愛和恩典」。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