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412期
作者: 盧俊義牧師 日期: 2014-03-24 21:18
以賽亞書第九至十八章
1.第九章:舊約聖經中最出名的一段經文說明有關拯救者--彌賽亞--的預言,就是以賽亞書第九章2至7節。這段經文也是以賽亞書在第一至十二章中,先知以賽亞四首相當激勵以色列人民的詩歌中的第三首。
先知以賽亞獲得上帝這樣的啟示,也在說明一件事:上帝絕對不會忘記祂的子民,祂是信實的上帝,一定會遵守與祂子民之間所立的約。只要他們聽從上帝的話語,在艱困的生活環境中必定有足夠的生命力存活下去。
這章第一段提到希望的詩歌外,第二段是從第8至22節,提到的是上帝對以色列人民不知道悔改而決定採取懲罰的行動。
2.第九章1至7節:
這段詩歌的背景應該是在主前733至732年之間所發生的,是亞述帝國的皇帝提革拉‧比列色三世,他率兵攻打北國以色列,導致北部許多支派的城鎮受創甚重,不僅城鎮被佔領,且人民也陸續被擄去販賣為奴隸(參考列王紀下十五:29)。上帝透過祂忠實僕人先知以賽亞傳出這希望的信息,主要就是在說明:上帝珍惜與祂立約的子民,必定會拯救他們脫離苦難。就像前面說過的,這首詩歌被稱為「彌賽亞詩歌」,就是在說明上帝的拯救將要臨到,生活在痛苦中的人民,生命有獲得拯救的希望。
馬太福音作者引用了第1節和第2節的經文來介紹耶穌,說他出來傳天國的福音,就是帶給當時巴勒斯坦地方人們生命的希望。
「西布倫和拿弗他利兩支派所居住的地方」,這是位於加利利湖的西邊,「拿弗他利」是在比較偏北的地方。在約書亞分配土地時,有很清楚記載這兩支派所得到的土地邊界範圍(參考約書亞記十九:10-16、32-39)。「曾被藐視」,可參考列王紀下第十五章29節所提起的,這兩地區的以色列人民都曾被外邦人亞述帝國所佔領。「異族居住的加利利」,這句話是只有先知以賽亞會這樣說,這句話也說出北部的加利利被亞述帝國併吞之後,改為亞述的行省之一。因亞述帝國大量移民進入這地區居住(參考列王紀下十七:24)。從先知以賽亞這樣的語句也可看出此時北國以色列已經亡國了。
第2節,「黑暗」與「死蔭」、「大光」與「照耀」,這是兩組對照的詞句。聖經作者喜歡以「黑暗」表示死亡,沒有生命的希望;用「光」來表示生命有盼望。「死蔭」也表示著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著。「以往」與「現在」,也呈現出時間上的差別;「以往」說出亡國之後,而「現在」則是上帝的應許、拯救。
第3節,這節詩歌說出有上帝拯救的地方,必定會帶來「極大的喜樂」,這「喜樂」也表示國家要強盛起來。不但這樣,還提到未來將會「像人收割農作物」和「像人在分享戰利品」。
第4節,這節連續提到三種壓迫人民的工具,包括「枷鎖」、「鞭子」、「棍子」等,先知以賽亞說上帝要將這些東西「粉碎」、「扭斷」、「折斷」,意思是使受到壓迫的人獲得釋放。
第5節,「靴子」、「戰衣」,這都是戰場上軍人必有的裝備。現在因為不再有戰爭,因此,就算珍貴如同「靴子」之物,也不會有人想去奪取來用,而是會將之燒掉。
第6至7節,這兩節說出一個嶄新的希望,就是有一位新的王要出來統治。這位將要來臨的新王,是來自大衛的後裔,和第十一章1節、10節所預言的相同。但更重要的,這嬰兒不是來自人的培養,而是上帝所賞賜的。因為是來自上帝的賞賜,才是真正的智者。先知以賽亞說出這位新的王有幾個特性:
一是「奇妙的導師」,意思是這位君王是賢明的,有智慧的,且知道怎樣去執行所計畫的治國大業。
二是「全能的上帝」,也可以作「神聖的戰士」解釋。意思是說這位君王就像上帝那樣偉大,沒有任何人可以打敗他。
三是「永恆的父親」,這位君王就像慈愛的父親一樣,一直都在照顧他的百姓、子民。
四是「和平的君王」,表示這位賢明的君王帶給他的子民是和平,讓他的人民有安樂繁榮的生活。
五是會用「公平正義」作為「統治的基礎」,這是維護一個社會最基本的要件。當聖經在用「公義」一詞形容上帝時,也同時是在表明上帝是慈悲憐憫,有豐富的愛。
「萬軍的統帥決意要成就這一切」,這是一種保證,是帶有永不會改變的應許、承諾。只要是上帝所決意的事,一定會成就。
3.第九章8至21節:
從第8節開始,一直到第十章4節,在這段落中可以將之分成四個小段落,就是第九章8至12節、第13至17節、第18至21節、第十章1至4節等。在這四個段落的最後,都是以「上主的怒氣沒有停息;他仍要舉手責打他們」這句話,作為段落的結尾。
這段經文很清楚說到上帝要興起以色列人民的敵人,讓這些敵人來完成上帝懲罰以色列人的工作。
第8至10節,上帝的僕人已經將信息傳遞給以色列人民了,就等著看以色列人民是否願意聽從。這裡的「全體以色列人民」,是指北國以色列全體人民。原本希伯來文是指「以法蓮」,因為北部十個支派是以以法蓮為首。可惜北國以色列人民太驕傲,不知道上帝的懲罰即將來臨,無論他們怎樣防範都沒有用。
第11至12節,「上主鼓動他們的敵人」,這裡的敵人是指亞述人、敘利亞人,和非利士人。也就是圍繞在以色列四周的鄰近國家和族群。原因是「上主的怒氣沒有停息」,也表示著以色列人民並不想聽從上帝的話語。
第13節,「以色列人民」,這裡所指的是全體以色列民族。先知的信息經常是借用他國的慘痛經驗作為教材,呼籲以色列人民要警惕、注意,趕緊「悔改」才能停息上帝的忿怒。可惜到現在他們還是「不悔改,不回到上帝面前」,只好面對上帝忿怒的審判。
第14至15節,上帝要「砍掉」以色列領袖和人民的「頭尾」。這裡所指的「以色列」,應是指著南國猶大的領導階層和貴族。所謂的「頭」是指領導人,而「尾」,是指假先知。
第16至17節,上帝特別要嚴厲懲罰的對象,就是這群領導者,因為他們是把人民引入歧途的罪魁禍首。但聽從這些錯誤的信息,或是故意去違背上帝旨意的人,上帝也會懲罰,因為「所有的人都無法無天」。這已經在暗示上帝的懲罰就是讓以色列人民打敗仗,導致國家滅亡,人民被擄去當奴隸,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倖免於難,即使是孤兒和寡婦都一樣。
第18至19節,這裡說當領導階層者頻頻犯罪時,人民也跟著學習他們的壞榜樣,連帶使整個社會傾向邪惡,像「焚燒荊棘的火蔓延」,又好像「森林著火」,表示整個社會敗壞、墮落到非常嚴重。因此,上帝已經「震怒了」,祂的懲罰會像一團大火焚燒,結果會「毀滅了人民,一個也不留下」。
第20節,這節很值得注意,表示因為敵人圍困的情景非常嚴重,飢餓到彼此交換孩子烹煮充飢。這種情形後來也發生在南國猶大,時間是在主前第588至586年代,巴比倫帝國圍攻耶路撒冷城長達十八個月,後來城內沒有任何食物和水,他們也是交換孩子烹煮,甚至還有母親煮自己的嬰兒來吃(參考耶利米書十九:9,耶利米哀歌二:20、四:10),也有兒女吃父母親的肉充飢(參考以西結書五:10)。
第21節,「瑪拿西和以法蓮人互相攻擊」,這句話很值得注意,這兩個族群原本是親骨肉,他們都是約瑟在埃及所生的孩子,表示北國以色列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同宗族的人,在那時也鬧內訌。再者,這節經文已經清楚指出一件事:若是連父母和兒女都會為了要存活下去,而吃對方的肉,親兄弟的關係就更不會有深刻的情感可言。
4.第十章:
這章繼續談到上帝忿怒的懲罰,特別是指出亞述將會是上帝借用的懲罰器具。但這並不表示亞述就可以為所欲為,她也要聽從上帝的指揮。雖然上帝在極忿怒中,仍然會替以色列民族留下殘存的子民,作為將來重新立約、揀選的族群。
第1至4節,此段經文若是編輯在第九章會更清楚。若仔細閱讀這段經文,也會發現很像主前第八世紀,先知阿摩司對北國以色列所發出的呼喊聲音,所譴責之內容卻也和發生在南國猶大的相同,就是有權勢者,因為貪婪,而利用制定法律條例來剝削人民,導致社會不公義的現象層出不窮。掌權者最容易犯的罪行,就是利用權勢操縱法律制度,只為了要圖利自己,而不是要為人民謀福利。更惡劣的行為是「侵佔寡婦和孤兒的產業」,因此,上帝一定會懲罰這些人。
在這裡先知以賽亞連續提出四個問題,給南國猶大掌權者和有勢力的貴族思考:第一個問題是:若是上帝出手「懲罰」的時候,他們要「怎麼辦」?第二個問題是:上帝「藉遙遠的國家」帶來的「災害」,而這災害就是巴比倫帝國,這時他們要怎麼辦?他們有能力抵抗嗎?第三個問題是:當巴比倫帝國來攻擊時,他們可以找哪個國家來援助他們?第四個問題是:上帝懲罰的時候,他們要將財富「藏匿」在何處?其實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安全的。因為連生命都不保了,又怎能保得住財產?上帝明確指出他們「要不是死在戰場上就是被俘虜」,這已經清楚說出主前第586年猶大亡國的慘狀。
第5至6節,上帝將用亞述當作「棍子」,來懲罰北國以色列。原因是他們對上帝的勸勉一再拒絕,屢勸不聽(參考何西阿書十一:1-2,阿摩司書四:6、8、9、10、11)。上帝說北國以色列是個「無法無天的國家」,可見犯罪的情形很嚴重。
第7節,這節說出亞述帝國的囂張態度,她自以為很有能力可以為所欲為。原本上帝是用她來懲罰以色列,她卻要利用上帝給她的機會擴張版圖,想一併消滅以色列鄰近的國家與族群,但這並不是上帝的意思。
第8至11節,這段是亞述皇帝的誓言,代表著他的軍事行動方向,就是要消滅更多國家才肯罷手,這種態度顯出:他以為自己就是審判者,這也表示他並不順服上帝的管理和命令。
「迦勒挪」,這是敘利亞北部的一個地區。這地方在主前738年被亞述佔領。
「迦基米施」,位於幼發拉底河邊,是「迦勒挪」東邊最大的要塞,屬於赫人的城市。在主前717年被亞述攻下並佔領。
「哈馬」,這是位於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北部地區的城鎮。在所羅門王時代,佔領這個城鎮之後,曾將之規劃為儲存貨物的地方(參考歷代志下八:4)。在主前720年落入亞述帝國手中,並且劃入敘利亞省行政區。主前721年,當亞述皇帝消滅了北國以色列之後,為了要消滅以色列民族,曾強制這城市和其它城市的人移民到撒馬利亞,強迫以色列婦女和他們通婚通婚(參考列王紀下十七:24)。
「亞珥拔」,和「迦勒挪」一樣都是在主前738年被亞述所征服。
第12節,提到要懲罰亞述王。在本章第6節說上帝要藉著亞述帝國的手來懲罰以色列,這裡則說上帝在完成懲罰以色列之後,就要懲罰亞述帝國。原因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亞述帝國不肯聽從上帝的話,而自作主張,以為自己可以取代上帝,心裡充滿著「誇張和驕傲」心態。就像第二章11節、17節所提到的,人的驕傲,只會帶來生命的毀滅,並不會為自己帶來任何上帝所賞賜的福氣。
第13至14節,從這兩節就可看出亞述皇帝驕傲的態度。他以為自己很有能力,可以戰無不勝。但他忘記自己只是上帝的僕人,上帝要藉著他來懲罰背叛的以色列人民。
第15節,這節是上帝對亞述皇帝的回應。
「斧頭」、「鋸子」、「棍子」等,這些都是工具的名稱。用這些都在比喻亞述帝國只不過是上帝使用的工具罷了,沒有甚麼好驕傲的。因為上帝才是工具的主人,由上帝決定要怎樣使用,或是要不要用,甚至是要保存或丟棄。
第16至19節,這裡說上帝要用「疾病」當作工具,懲罰那些「飽足的人」。所說的「疾病」,很可能就是「瘟疫」。這段經文已經在暗示上帝的懲罰會很嚴重,沒有任何人可以僥倖存活下來,除非有上帝的特別的救恩。在第19節用森林被燒毀和小孩子對照,表示人口減少到可怕之程度,連小孩子的人數都可以毫不費力的能數算出來,表示因為瘟疫肆虐人口大量減少。「連小孩子都能數得出來」,意思是說這個民族、國家不復有任何希望,因為小孩是代表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未來。這節清楚說出北國以色列的未來已經不再樂觀。
第20至23節,這段經文說出上帝在嚴厲懲罰中,也一再發出憐憫的信息,為祂的子民留下「劫後餘生的以色列人民」,在第七章3節,上帝已經預先給先知以賽亞這樣的信息,因此,要他為兒子取名「施亞雅述」,這名字的意思就是「只有少數人將返鄉」。這些人能存活下來,是因為他們「真正信靠上主」,是忠心的子民,並沒有受到環境驅使或是生活際遇改變就對上帝失去信心(參考哈巴谷書三:17-19)。
第24至27節,這段經文是談及上帝要懲罰亞述帝國,原因很簡單,亞述人自以為比上帝還偉大,忘記他們是上帝用來懲罰悖逆的猶大人民,上帝並不是要他們去虐待上帝的子民,也不是要他們將人當作奴隸送去販賣。在第26節提及上帝要像過去「在俄立巖抽打米甸人」,這句話可參考士師記第八章10節,意思是嚴重打擊、懲罰之意。再者,「俄立」是米甸人的兩個領袖之一,他被以法蓮的守軍逮捕,並且在「俄立巖」被殺死(參考士師記七:25)。而這句「像從前在紅海懲罰埃及人」,可參考出埃及記第十四章,描述埃及國王派出精銳部隊追趕以色列人民,結果這些精銳部隊全部都葬身在紅海。
第28至31節,「艾城」,這是非常靠近耶路撒冷的地方。
「米磯崙」,這是在「密抹」南邊的地方,而「密抹」離耶路撒冷北邊大約只有十一公里遠而已。
「拉瑪」和「基比亞」,都比「米磯崙」距離耶路撒冷更近。
「基比亞」是掃羅的故鄉,距離耶路撒冷只有五公里遠,可目視看見耶路撒冷城。
以上這些城鎮都是耶路撒冷的外圍城鎮,在國防軍事上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如今這些城鎮失守,耶路撒冷城等於已經失去防衛功能。
「迦琳」、「萊煞」,這兩個城鎮就在先知耶利米故鄉「亞拿突」城的鄰近。這裡用「可憐的亞拿突」,這「可憐」一詞,在希伯來語的發音剛好和「亞拿突」相似,因此,有加重語氣的意思,是指悲慘臨到這城。
「瑪得米那」、「基柄」等這些地方的人也都逃離了。可惜現在已經無法查知這兩城的位置。
第32節,這節說亞述的軍隊已經來到「挪伯」,並且駐紮在此。這城大概就是在耶路撒冷(又稱為「錫安」)城外大約三公里遠的「司可普山上」。
第33至34節,將這兩節對照第16至19節,就會更清楚上帝懲罰亞述帝國的結果,可說是將他們完全毀滅殆盡。這裡是用「樹木」來代表一個國家是否強盛。茂密的森林,通常是代表國家強盛,就像人口眾多,且人民壯碩,就如同高聳的林木。但當上帝出手懲罰時,就算是最高大的樹木也將被砍掉。而連「黎巴嫩高聳的香柏樹」也要被剷除,隱喻著即使如黎巴嫩的香柏樹那樣高大強壯的大國,也一樣會被上帝摧毀。
5.第十一章:
以賽亞書第十一章可分成兩個部分:其一就是第1至9節,這首詩歌是描寫以色列民族將和上帝有和好的關係,這和好並不是因為以色列人民主動回歸到上帝面前,而是上帝特別的慈愛,祂伸出救援的手,恢復和祂子民之間和好的關係。而這樣的和好關係也延伸到他們所居住的土地。其二是第10至16節,這部份是繼續前段詩歌所說的,上帝賜給祂的子民一個嶄新的生命盼望。這盼望是預言上帝將讓這些殘存的人民重新相聚在故鄉的土地上,彼此之間不再有「嫉妒」、「仇視」,就像前段詩歌所描述那些殘暴的野獸,也將與溫馴的家畜和好相處一樣,上帝也要這樣照顧祂的子民,就像當年祂帶領以色列人民出埃及一般。
6.第十一章1至9節:
以賽亞書從第一章到第十二章有四段詩歌,都是說到上帝拯救的亮光和盼望出現在祂的子民面前,這就是:一是第二章2至5節;二是第四章2至6節;三是第九章2至7節,以及第十一章1至9節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四首詩歌中,第一、二、四等這三首很清楚指向南國猶大(參考二:1、3、四:3、5、十一:1),唯有第三首詩歌偏向北國以色列。
這是一首希望之歌,因為其中描寫出看起來是已經被焚燬的樹,發出新的芽,這是新生命開始的現象。
第1節,「耶西」,是大衛的父親(參考撒母耳記上十六:10-13)。這裡說到「殘幹上要抽出嫩芽」,是一種象徵性的比喻方式,主要在強調下半句的「有一位新王要從他的後代興起」。因為這句話的緣故,新約時代的猶太人一直認為要帶領他們建立新國度的領導者,必定是猶大家族的後裔,原因是大衛王就是屬於猶大家族。因此,馬太福音第一章1節在介紹耶穌的族譜時,特別強調「耶穌基督是大衛的後代」。
第2節,「上主的靈要降在他身上」,這句話可參考撒母耳記上第十六章13節,這句話表示上帝將和這位被揀選者同在。而「智慧、聰明」、「謀略、能力」等這些用詞,對照第九章6節所描述的那位即將來臨的統治者相同。這位新的王必定是充滿著「知識和敬畏上主的心」,跟以往的君王大不相同。
第3節,「敬畏」一詞,表明的是從內心真實的遵從,依照上帝的教導而行。而一位公義的君王是不會憑「外貌」、不靠「風聞」斷案,因為這些都是身為一個領導者必須有的基本要求。這樣,才會有公義的審判,就像大衛在統治全以色列時,就是「秉公行義」(參考撒母耳記下八:15)而獲得人民的擁戴。
第4節,上帝揀選出來的僕人,必定要以「公道」的態度治理國家(參考創世記十八:19)。先知以賽亞就曾呼籲以色列民族的統治者,必須要維護「公道,伸張正義,幫助受壓迫的,保障孤兒,為寡婦辯護」,「在世上持公道」(參考以賽亞書一:17、四十二:6)。這種「保障孤苦無助者的權益」,就是在見證君王或有權勢者對上帝有正確的認識(參考耶利米書九:24)。而對「罪人」和「邪惡的人」絕對不會寬待。
第5節,這位來自上帝的拯救者必定會用「正義治理」人民。同時會以「信實施政」。聖經談到「信實」一詞,所表示的就是「守約」。說明了這位來自上帝揀選的君王,絕對會誠實信守與人民之間的約定。
第6至9節,這段詩歌正好說出一個與上帝和好的生活環境。創世記第三章17節談到人犯罪之後,上帝的懲罰就是連帶使土地受到詛咒。現在與上帝和好,就是人重新修復與土地及地上萬物之間的關係。這也說明了一個上帝所揀選的統治者(君王)會改變過去的生活態度。相對的,會將人當作牛馬看待的君王,絕對不會疼惜所居住的土地和環境。唯有懂得尊重生命價值的君王,才會疼惜土地和環境。
這裡用「豺狼」、「豹子」、「獅子」「熊」、「毒蛇」等動物,這些在聖經通常都用來形容殘暴的性格,象徵著這種君王用殘忍、壓迫等手段對待人民。因此,這首詩歌在這裡,並不是在描述實況的生活環境如此,而是用來象徵著新來的君王,因為是來自上帝揀選之忠實僕人,因此,將不會再像過去那些殘暴統治者用殘忍、壓迫之手段,而是會用仁慈對待人民,如同在餵養溫馴的家禽動物那般的善良。因此,這裡用「綿羊」、「小羊」「母牛」、「小牛」、「牛」,以及「吃奶的嬰兒」等脆弱不堪一擊的家畜動物和嬰兒來對照上述凶猛的野獸動物。這表示過去那些被殘暴統治的痛苦經驗將不會再出現。
第9節,這節是第6至8節的結語。這裡說在敬拜上帝的地方,將不會再有傷害生命的行為出現,而是充滿著生命的活力,如同「海洋充滿了水」,因為所有的人都「認識」上帝的慈愛。
7.第十一章10至16節:
這段經文很明顯的,是對未來景況的預言,屬於上帝應許拯救的預言。指出上帝要親自帶領流亡在各國的以色列子民返回故鄉,而且用當年上帝帶領以色列人民走出埃及作為比喻,表示在人看來是不可能的事,在上帝手中卻是易如反掌,這是上帝賞賜給以色列人民極大的恩典。
a.第10節,當上帝的拯救日子來臨時,「從耶西的根要興起一位新王」,這句話可有兩種意義,一是指猶大家族的後裔,另一是指以敬畏上帝為中心思想,就像當年耶西聽從先知撒母耳的話語一樣。這位即將來統治的「新王」,不再是以自己為中心,而是以上帝的旨意為遵行的方向,這樣才會給他的國家和國民帶來最高的榮譽。因為「列國」、「萬民」都將以這個國家為榜樣及學習的對象,就像看見有「旗幟」作記號,並且因為能向他學習而感到光榮。
第11至12節,這兩節與第六章12節是相對的。原本在上帝懲罰之下,使得以色列民族四散到世界各地。現在則是上帝施恩典,要讓這四散的民族從各地回來再次聚集。包括從「各海島」,就是在地中海沿岸,以及海上的諸島,以及從「亞述」和「埃及」、「巴特羅」、「古實」、「以攔」、「巴比倫」、「哈馬」等地區的子民,都將被上帝帶領回故鄉。他們都可看見「上主要升起旗幟」,知道上帝展開行動,拯救祂「四面八方」的子民「歸回故土」。
第13至14節,雅各那些過去分裂的子孫們,彼此將不再有「嫉妒」、「仇恨」,而是會和好聯合起來對付來自西邊的「非利士人」,以及「東方人」。他們也會有足夠的力量抵擋「以東和摩押」,連亞捫人都會來「順服」。這些都在表明重建之後的以色列民族,將會恢復過去的興旺成為大國。
第15至16節,這裡特別用上主要吹乾「埃及的海」和「幼發拉底河」作比喻,說明上帝早年怎樣帶領以色列人民離開埃及,走過紅海。如今,上帝也將會像過去那樣大顯神能,帶領那些被擄在外國的以色列人民,順利地重新「歸回故土」,沒有任何障礙可以阻止上帝這樣做。以色列人民將會走在「一條平坦大道」,沒有任何危險,因為是上帝親自帶領,如同過去衪帶領以色列人民離開埃及一樣。
8.第十二章:
這首詩歌是用兩首詩歌合併而成的,這兩首詩歌都是歌頌、讚美的詩歌。第一首就是1至3節,第二首在4至6節。將這一首緊接在第十一章盼望的詩歌之後,在編輯上可說非常恰當。如果說第十一章是「新的出埃及」,那麼,第十二章就是以色列民族在回應上帝拯救的愛的詩歌,就像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之後,摩西所寫記載於出埃及記第十五章1至18節的歌頌詩歌一樣。
第1節,這節說現在上帝「息了怒氣」,而且還發出「安慰」,因為知道祂的子民已經受盡了被擄到外國去當奴隸的苦難。如同早年他們的祖先在埃及受奴役之苦難一樣。這裡的「安慰」一詞,有引導、保護之意。
第2節,可參考出埃及記第十五章2節;詩篇第一一八篇14節。
在這節詩歌中,提到獲得拯救的以色列人民會表現出四種態度:一是全心信靠上帝;二是生命中不再有懼怕;三是明確知道生命的泉源就在上帝;四是確信賞賜能力的是上帝。因為有這樣的認識,人才不敢驕傲,而是知道一切都是有上帝在牽引、帶領。
第3節,這節可對照以賽亞書第四十一章17至18節。
這裡用「清水」、「乾渴」等詞,說出了出埃及進入曠野漂流期間的歷史經歷,上帝讓磐石湧出泉水,(使以色列人民在那無水而乾渴的日子,獲得清涼的泉水可喝,不僅是解除了生命的危機,也為生命帶來一股活力。就像詩人所說的,上帝給以色列人民喝那「喜樂的泉水」一樣(參考詩篇三十六:8-9)。用這種方式在表明和上帝連結,生命就不會受到「乾渴」的威脅,而是會充滿如同飲用「清水」般的喜悅。
第4節,這節說出蒙受上帝救恩的人,應該有的使命,就是知道怎樣「向萬國」、「向萬民」傳揚、宣告上帝奇妙的恩典,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將上帝的救恩直接向人敘述出來。
第5節,這節繼續在第4節所說的,要向萬國、萬民傳揚的,就是上帝「成就了大事」。在聖經中每當提到「上帝的大事」,都是在指上帝進行拯救的工作,特別是指帶領以色列人民出埃及,過紅海,以及讓磐石出泉水,和從天上降下嗎哪等神蹟奇事。
第6節,這節指出所有體驗到上帝同在的人,都要「歡呼歌唱」上帝,述說上帝奇妙救恩的偉大。
9.第十三章:
從第十三章開始,一直到第廿三章等篇幅,都是論及有關上帝要怎樣對付這些強悍的帝國,以及給其他族群的信息。在這段篇幅中,很類似耶利米書第四十六至五十一章;以西結書第廿五至三十二章,以及阿摩司書第一至二章等,內容都是論及上帝對付列強列國的預言。在上述這些文獻中,以賽亞書的篇幅是最長,共計有十一章,而且內容最詳細。
從第十三章第1節開始,一直到第十四章23節止,都是論及有關巴比倫帝國的事,也明白指出該帝國將會滅亡。但有些學者認為這段經文不是先知以賽亞的作品,或是說,這些作品原本應該是指著亞述帝國說的,因為他們認為這裡所說的巴比倫乃是指在亞述帝國統治之下的巴比倫,因此,這裡所說的巴比倫會滅亡,乃是指亞述帝國會滅亡之意。因為巴比倫是亞述帝國統治之下的最重要城市。不過這樣的論調,也引起不少爭議。
第1至3節,這裡說上帝要先知以賽亞去傳遞信息給巴比倫。這信息就是上帝要懲罰巴比倫,如同過去巴比倫的軍隊「豎起作戰的軍旗」,在攻擊其它國家一樣。要準備攻擊巴比倫的軍隊都是經過上帝挑選出來的「勇士」,這些軍士跟一般的戰士不同。因為他們所要打的是「神聖的仗」,表示這是一場是奉上帝的旨意而出兵的聖戰。
第4至5節,上帝所集合的軍隊正蓄勢待發,只要上帝手中的旗幟揮動,這些被徵召來討伐巴比倫的聯軍,就會出動。這裡說上帝調動的軍兵多到數以萬計,勢力相當龐大,有如「萬民發出的吼叫」一般,會讓敵人一聽就心生膽怯。這些軍隊是自「地的另一端」和「從遙遠的國家過來」。
第6至10節,「上主的日子到了」,在第9節再次出現。就像第二章11節、17節、20節所提起的。這裡很清楚表示上帝決定討伐的時間絕對不會改變。這裡再描述上帝懲罰的方式就是「施行毀滅」的動作,只要是上帝的懲罰一到,只有毀滅一途,除非有上帝的恩典,才有生存下來的機會。每個受懲罰的對象「手臂都麻木」,而且「勇氣都消失」,是因為上帝親自帶軍隊來懲罰,大家一聽是上帝的軍隊,就只能投降,不敢對抗了。也像「像產婦臨盆」的「陣痛」,即使想要逃脫都無法動彈,只能在痛苦中「面面相覷」,因為在「上主的日子來到」的時刻,會看見的景象是「全地要成為荒野」,也從「全地」這一詞來看,就可以知道人犯罪的情形非常嚴重。不但是大地變成荒野,連天上的星辰也都為之變色,因為上帝的懲罰非常嚴厲。當星辰、月亮、太陽都不再發出亮光時,就像回復到原先創造之前的樣子,黑暗到看不見任何亮光,世界成為「一片黑暗」的深淵(參考創世記一:2)。
第11至13節,這裡「責罰」、「終止」、「貶低」等用詞,與「邪惡」、「驕傲」、「殘忍自大」等詞相對照,前者用詞表示上帝發烈怒的動作,後者用來表示上帝發烈怒的對象。而能夠承受上帝嚴厲「試煉」過,合格通過的人,確實是非常的少。當上帝出手懲罰時,大家都會感受到「天戰慄」、「地動搖」從這裡可以想像得到,人會懼怕到站立不住。
第14至16節,這段經文說出當上帝出手嚴厲懲罰時,邪惡的人驚慌四處竄逃,想要躲避上帝的忿怒。但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可作為庇護所。因為上帝是無所不在的主宰(參考詩篇一三九:7-8)。而且是只要上帝出手打擊,任何人都將無一倖免。且最為悲慘又令人怵目驚心的景象,就是「嬰兒」被當眾砍死,「妻子受玷污」。
其實這些都在說明過去巴比倫怎樣對待鄰近國家,如今他們也會面臨同樣的報復。這正好說出耶穌的教導提到,要人家怎樣待我們,我們就該怎樣對待別人(參考馬太福音七:12)。
第17節,「米底亞人」,這是屬於波斯帝國的一支,居住在巴比倫的東北方,今天伊朗的西北部。而當這族群來攻擊時,並不是用錢財可以收買。因為他們心中所要的,就是征服對方。
第18至22節,這段經文說出米底亞人的冷血性格,他們毫無憐憫的心。經過他們攻擊之後的地方,不論是甚麼城鎮村落,都幾乎變成如同上帝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一般,成為廢墟,連放牧的人也不再進來「露營」過夜。而且他們的手段極其殘酷,甚至對嬰兒也沒有憐憫之心,更不會對年輕人手下留情。巴比倫就是會遭遇這樣的結果。
10.第十四章:
這章是在描述曾經輝煌一時的巴比倫帝國,將要面臨上帝的懲罰而滅亡。這對上帝的子民以色列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他們將會重新獲得上帝的拯救,成為上帝所喜悅的子民,且會興旺盛起來,讓那些過去曾俘虜他們的敵國,反而成為他們的奴婢,服侍他們。
11.第十四章1至23節:
這段經文描述上帝將要如何毀滅巴比倫這個龐大的帝國。當巴比倫的領導者在誇耀自己的才能,且自認為比所有神明還要偉大,甚至想要和上帝比高低時,上帝會從天上下來毀滅這種狂傲的君王和國家、人民、換句話說,無論多麼偉大的君王,或是國家、民族,在這世上都是一樣,都會有死亡毀滅的時候。
第1至2節,短短兩節,先知以賽亞說強大的巴比倫即將被摧毀,而上帝的子民以色列將重回上帝的懷抱。開始就說上帝要「再度」對以色列人民顯示祂的慈愛。現在要讓他們重返故土,在自己的「土地上定居」,而且還有「許多異族要跟他們住在一起」。上帝將會賜給以色列民族全新的榮耀,就像當年大衛王朝時一樣興盛,其他的國家、族群都來歸順。
第3節,可參考第四十章1至2節。上帝認為以色列人民的懲罰已經夠了,時間也到了。因此,要除去他們的「悲傷和痛苦」,沒有人會再奴役他們。
第4至8節,這裡說殘暴的統治者只會「奴役人民,不斷地迫害被征服者的國家」。如今上帝出手救助這些被奴役的人,也就是打倒這些奴役別人的國家、君王。這說明了一個中心思想:上帝才是歷史的主宰,不是任何君王或是統治者可以主宰世界。上帝要重建一個嶄新的世界,是「寧靜與和平;人人歡樂歌唱」的生活社會,這個嶄新的世界,是沒有戰爭、沒有暴虐的。這樣,人民才可以享有安和樂利的生活(參考以賽亞二:4)。
第9至11節這段經文很清楚指出,任何一個世人看為偉大的君王,都將會死亡。沒有永遠不死的君王(參考詩篇第四十九篇、八十九:48,傳道書八:8)。即使被世人看成是最偉大的君王,也是一樣,死的時候都會先下「陰間」等待審判。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描述過去在世上非常顯赫的統治者,在陰間的居所反而是如同乞丐的床鋪一樣。他們過去在世上有人天天為他們歌功頌德,但在陰間卻不是這樣;他們的際遇是連想要有個乾淨的床鋪也不可能。他們的「被窩是蛆」,不但表示會發出惡臭,而且是有不死的蟲在咬(參考馬可福音九:48),絕對是痛苦難耐。因為他們曾經用殘酷的手段對待被他們奴役的人民。
第12至15節,這段經文很清楚指出巴比倫王之所以會有悲慘的結局,就是他敵對上帝,且想要取代上帝。這裡說出巴比倫王原本像一顆「明亮的晨星」,因為上帝呼召他為僕人(參考耶利米書廿五:8)。但他在上帝幫助下得勝之後,就開始驕傲、敗壞,結果連他所統治的帝國也跟著滅亡。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巴比倫王自以為是神明,甚至想要和上帝比高低,他忘記自己只不過是個人而已。先知以賽亞在這裡很清楚地指出,這樣驕傲的君王就是把自己推向死亡的「陰間」、「深淵」裡,沒有任何人可救他起來。
第16至17節,重述第9至11節所說的。巴比倫帝國曾經使世上的國家震撼、恐懼不安,是世上最顯赫的國家。而巴比倫王更是被尊崇最偉大的君王。但如今完全不一樣了,因為他也難逃死亡的來到。
第18至20節,第18至19節是相對句型。這裡指出即使最弱小國家的君王,死後所埋葬的墳墓都要比巴比倫王的還要好,因為巴比倫王最後是連墳墓也沒有。意思是他將死無葬身之地,因為他也曾這樣對待被他征服的人民。在古代社會,認為這是一個人最悲慘的結局。
第21節,在摩西的法律中很清楚規定,不可以將上一代的罪責讓下一代來承擔(參考申命記廿四:16),每個人要擔負自己所犯的罪責。先知耶利米也提出相同的看法(參考耶利米書三十一:30-31)。但實際的社會生活經驗卻不是這樣。上一代的罪過,往往會延續到下一代去承受。
第22至23節,這兩節說出上帝懲罰巴比倫帝國的結果,是使巴比倫帝國永不重現。因為上帝決定將她完全剷除。
12.第十四章24至32節:
有些聖經學者認為這段經文應該跟第十章編輯在一起,主要內容是上帝透過先知以賽亞對亞述國說的預言,告訴他們即將受到上帝嚴厲的制裁。
這段經文也可分成兩個段落來看:
一是第24至27節,是預言有關亞述帝國毀滅的情形。這段經文的背景很可能是發生在主前701年,當時亞述皇帝西拿基立帶領將近二十萬大軍攻打耶路撒冷不成功,最後自己還死於兩個兒子的手中(參考以賽亞書三十七:36-38)。因此,若是從猶大國和耶路撒冷的人民來看,這段經文的預言是完全實現了。但不是在描述主前612年亞述帝國被巴比倫帝國消滅的背景。
二是第28至32節,這段經文非常珍貴的地方,就是提供了一個年代背景--亞哈斯王去世的那年,這大約是在主前718至715年左右的時代。這段經文的內容很類似現代人常用的警語:不要幸災樂禍,而是要從他人的災難得到警惕,來學習自我儆醒。這段經文也可參考耶利米書第四十七章;以西結書第廿五章15至17節;阿摩司書第一章6至8節;西番雅書第二章4至7節等先知的文獻中,都有提到類似對非利士人的警語。
第24節,上帝「發誓」,類似這樣的用詞在舊約聖經中非常多,都是在表明上帝指著祂的「聖名發誓」,意思表示祂所「計畫」的一切「一定實現」。
第25節,這節說上帝應許給以色列人民獲得自由,不再讓亞述人居住在以色列人民的土地上,意思就是要消滅亞述這個國家。
第26節,這節說出上帝對整個世界有管理的主權。亞述帝國只不過是一個例子,所有世界各國都一樣,只要是違背上帝的揀選目的,結果必定引來上帝的「伸手攻擊」。
第27節,這節回應第24節所說的。
第28節,「亞哈斯王死的那年」,大約是在主前718年。
第29至30節,這兩節的背景很可能是指亞述皇帝撒縵以色五世去世,非利士人拍手歡慶叫好,說打擊他們的「棍子已經折斷了」。但非利士人忽略了繼承王位的人比前一個國王撒縵以色五世更殘酷,這個繼承者就是撒珥根二世。這裡預言非利士人將會遭遇到報復時,但相對的,上帝卻對猶大人民傳送好的信息。這裡說「上主要作窮困人的牧者」,這裡所指的「窮困人」就是猶大的以色列人民。上帝會像好牧者一樣庇護以色列人民,而失去上帝看顧的非利士人將會遇到更殘酷的對待。因為他們將遇到亞述帝國的侵犯,不但土地飽受戰爭的摧殘,人民的生命也受到嚴重的蹂躪,飽受痛苦而死去。
第31節,這節指亞述帝國龐大的軍隊,所到之處勢如破竹,南下攻擊整個巴勒斯坦地區,而受摧殘最嚴重的將是非利士人。
第32節,再次提起的非利士人將會受到災難必須對外求救,但猶大卻在上帝的庇護之下,可以安然無恙。
13.第十五章:
第十五至十六章,這兩章都是提到有關「摩押」這族群即將面臨的懲罰。也可說是一篇有關「摩押」的哀歌。「摩押」人居住在死海的東邊,祖先羅得是亞伯拉罕的姪兒,因此和以色列民族有遠親的關係。但取名「摩押」是含有「淫亂」、「亂倫」之意(參考創世記十九:36-37)。
這章是有關摩押兩個重要城市--亞珥城和基珥城--的災難。
第1節,「亞珥城」,正確的地點已經無法可考,摩西曾借用「亞珥城穿過摩押的地區」(參考申命記二:18)。「基珥城」很可能就是第十六章7節所說的「吉珥‧哈列設」的另一個名稱。大概是位於亞嫩河以南二十四公里遠的城市,有可能指的就是摩押的首府。
這兩個大城都在「一夜之間毀滅了」。這很像所多瑪和蛾摩拉兩座城市,上帝一伸手懲罰,就都完全毀滅,且是在瞬間毀滅消失,就算人想要逃亡也措手不及,因此才會說「死寂籠罩了」整個國家。
第2至3節,「底本」,這是位於亞嫩河以北約六公里處。在約書亞時代,是分配給迦得支派管理(參考民數記三十二:34),屬於約旦河東岸的地區。他們在山上建造廟宇,但在災難來臨時,他們在「神廟裡哀哭」,懇求他們所敬奉的神為他們出力、救助。但都沒有作用。使他們只有哀傷的份。
「尼波」,這是亞嫩河以北,靠近尼波山的地方。摩西就是在這尼波山上遠眺迦南全地(參考申命記三十四:1)。
「米底巴」,這是位於希實本以南大約十公里的地方。
摩押人為了這些城市的毀滅,不但「傷心哭泣」,而且還「剃光了頭髮,刮掉了鬍鬚」,且「市民都穿麻衣」來表示悲傷、羞恥至極。
第4節,這節在耶利米書第四十八章34節也有相同的描述。
「希實本」,這是位於死海北邊約三十公里處的地方。在大衛王朝之前,這城是西宏王的首都(參考民數記廿一:26)。
「以利亞利」,這城距離希實本很近,大約是在北邊約兩公里處。
這兩個城市在約書亞時代,都是分配給呂便支派的城市(參考民數記三十二:37)。
「雅雜」,這是在亞嫩河北邊大約三十二公里處,可說是摩押最北邊的城市。
這節說摩押人民的哭聲不但悲慘,且嚎啕痛哭的聲音極大,傳到極遠的北邊城市「雅雜」。也可能是因為哭聲太過悲慘,因此,讓聽到的摩押士兵「都害怕」,連軍人應該有的「勇氣」也都「喪失」了。
第5節,不但摩押士兵聽到那些悲慘痛哭的聲音心生恐懼、不安,就連先知以賽亞也生出憐憫的心,為「摩押」的毀滅而「悲痛」。
「瑣珥」,這是靠近死海的南端,亞伯拉罕的姪兒羅得在逃離所多瑪城時,就是請求上帝讓他在這裡停留(參考創世記十九:21-23)。
「伊基拉‧施利施亞」,地點已經不詳。
「魯希坡」和「何羅念」,這兩個城市也一樣地點不詳。
第6節,「寧林」,這可能就是在死海南端十六公里處的「南美拉溪谷」。這裡的「小溪裡沒有水」,在逃亡的時候遇到這種際遇,更悲慘,人們很快就會因口渴而死去。因為連「溪邊的草」也「枯乾了」。
第7節,「柳溪谷」,大概位於摩押和以東的邊界。這節說摩押人為了要逃難,帶著家裡貴重的細軟財物逃離家園。
第8節,就在上述的邊界處,聽到的都是哭泣的聲音,連住在「以基蓮和比珥‧以琳」的人也聽得到。這兩個地方前者在摩押北邊,後者在南邊。這意思就是整個摩押全境都聽到痛哭哀嚎的聲音。
第9節,「底們城」,這城很可能就是第2節所說的「底本」。這裡說此城的「河水都是血」,意思就是死亡的情形慘重,因為「從摩押逃出來的難民個個都將被殺滅」一樣,沒有人能夠存活下來。
14.第十六章:
這一章是繼續第十五章談及摩押遇到災難的問題。特別的地方,是先知以賽亞在這章的經文中說連上帝都為摩押的遭遇表示哀傷(參考第9、11節),這樣的語句一般很少出現在先知的信息中。
第1至2節,「西拉」,這名詞有「磐石」之意。這是位於死海以南,有天然地形作屏障的城市,是以東人的首府。逃難的摩押人「送一隻小羊給耶路撒冷當權的人做禮物」,表示摩押現在需要向猶大國進貢,也從這裡可知道摩押人民驚惶失措、惶恐不安的樣子。
「亞嫩河」,這是南北往來的交通要道,從這樣的形容也可看出四處逃難的摩押人民心中有很嚴重的焦慮,就像「被趕出了巢窩的鳥兒」非常不安。因為他們已經無家可歸,也無處可去。
第3至4節,這些逃難者來要求猶大保護他們。他們會來尋求猶大的庇護,表示當時的猶大國勢尚且強盛,因此,他們請求猶大國收留他們,就是請求不要驅逐他們離開,而讓他們成為「無家可歸」的人。所謂「脫離毀滅者的手」,意思指不要讓他們被「引渡」回去,以免遭到殺害。
第5節,這節再次重述第十一章1節、10節所提起的「耶西的根」要重新發出「嫩芽」、興起「一位新王」來統治上帝的子民。而這新王的統治將會以「信實不變的愛」來管理人民,這也是第九章7節、第十一章2至5節所提起的君王特點。
第6節,這節是猶大國接到摩押人來尋求庇護時的回答,意思是他們拒絕提供給摩押人必要的幫助。原因是他們很「驕傲」、「狂妄自大」,這樣的人到最後即使想要尋求上帝的庇護也難以得到回應。
第7節,相較過去的輝煌日子,如今摩押人的際遇是悽慘無比。作者用「哭泣」、「哭」、「悲傷絕望」等名詞來說明,摩押人民因為國家遭難陷入悲傷痛苦之中的情況。
「吉珥‧哈列設城」的「佳餚美食」,因為該地區以出產葡萄出名,因此該城的葡萄餅是遠近聞名。這「哈列設」的字意含有「打碎陶器的碎片」,因此,「吉珥‧哈列設」的意思,就是「成為碎片的城市」。先知以賽亞就是指出,若是不聽從上帝的話,其結果就會像「粉碎了陶器」一樣成為廢物,被人丟棄。
第8節,「西比瑪」,可能在希實本以西大約五公里遠的地方。這裡的記載都提到葡萄,表示摩押地區盛產葡萄且釀酒業相當發達。也因此「曾使各國的統治者醉倒了」,表示過去摩押對鄰近地區的影響力,不只是外交的,且是充滿商業利益,但如今情況是完全改變了。
第9到12節,都是上帝為摩押的毀滅表示惋惜、悲哀。
「雅謝」,這地位於死海的北邊地方。有可能就是今天的「雅紀爾」(Jazzir)城。
「西比瑪」、「雅謝」、「希實本和以利亞利」等地區,都是呂便和迦得支派所在的區域,也就是約旦河東岸(參考約書亞記十三:15-28,《現代中文》譯本聖經舊約264頁地圖)。
過去葡萄豐收時,人們會在「踹葡萄」釀酒時會唱出歡樂的歌聲,如今都不復存在。現在所聽到的,都是「哭」、「哀哭」、「淚如雨下」,以及在傷痛中的呻吟聲音。因為亡國之後,人民會被擄到他國去當奴隸,所累積起來的財富都淪為他國的戰利品,被搜刮、掠奪殆盡。
第12節說出幾個重要的意義,一是摩押人在遭遇患難的時候,一直在祈求他們的神明來協助,但都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二是也說明虛假的神明,在患難的日對受難的人民並沒有幫助。三是最重要的一個信仰觀念:若是平時不聽從上帝的話,一再做違背上帝旨意的事,只有面臨死亡關頭時,才想到要向上帝祈求幫助,這樣是不可能得到拯救的。就像先知以賽亞傳出的信息所說,這樣的祈禱,上帝都不會聽(參考以賽亞書一:15),甚至上帝也會阻止祂的僕人為這種人祈禱(參考耶利米書七:16-20)。
第13至14節,這裡提到摩押的遭遇將在「三年」後更徹底,連恢復的機會也沒有,要完全毀滅。雖然有殘存的「少數人民」,也會是「十分衰弱」。
15.第十七章:
這章經文主要內容,是有關上帝將要懲罰敘利亞和北國以色列的信息。但從經文中的內容來看,所提供的資料並不是很完整。不過,可從這一章很明確的看出北國以色列和敘利亞聯盟要抵擋亞述帝國的計謀不但沒有果效,反而是使北國以色列面臨更大的災難。同時,也在這章中可看到先知一再提醒,只要信靠創造的主,必定會獲得拯救。
第1至2節,「大馬士革」,這是敘利亞的首都。這裡說大馬士革「將不再是一個城市」,意思是她將會被毀滅,「變成荒蕪的土堆」,這是指在激烈戰爭之下遭受到極大破壞之慘狀。
第3節,當大馬士革被摧毀後,以色列和敘利亞聯盟所帶來的基礎將因此而失去。國家若是滅亡,那些沒有在戰爭中死去的敘利亞人,也就是所謂「殘存的敘利亞人」,將會如同以色列人民一樣,不是被俘虜販賣為奴隸,就是被逼與外族人通婚。
第4至6節,連續用「貧窮」、「光禿禿」、「兩三顆橄欖」等用語,來形容殘破、衰敗的跡象。這裡表示當敘利亞滅亡,緊接著就是「以色列的榮耀就要終止」,將「從富足變為貧窮」。再者,「富足變為貧窮」,也在說明這個民族、國家已經失去了上帝的賜福,因為人民拒絕聽從上帝的話語。他們將如同「收割過的田地」,再也找不到麥穗了。若是有,也不過是剩餘的、殘存下來的幾根麥穗而已。
「利乏音谷」,這是位於耶路撒冷西南的一片肥沃土地。這地方將會是「光禿禿」一片,表示被蹂躪得非常悽慘,幾乎是「體無完膚」,也可說是「毀滅」的意思。「只有少數人存活」,意思是指殘存的人民。作者用「兩三顆」和「四、五顆」等詞,都在表示剩下的人數屈指可數,非常淒涼。這就是離棄上帝的結果,即使是以色列人民也一樣。
第7至8節,「那日子一到」,這是指上帝審判的日子來臨。這時候若是知道「轉向創造主」,意即回轉歸向創造的主上帝。只有這位「創造主」才是「神聖的上帝」,也只有這位上帝才是拯救的主宰。而不是人的手所雕刻鑄造出來的「亞舍拉女神」,這是迦南地的人所崇奉的神,象徵生育、增產的力量。但卻是沒有用的虛假之神。在上帝審判的時候,這種神只能自求多福。
第9節,先知以賽亞傳出的信息非常清楚,當上帝決定要毀滅一個國家或是城鎮,就算該國有銅牆鐵壁般的防衛能力,上帝也一樣可以很輕易摧毀,使之成為廢墟。
「希未人和亞摩利人」,早在以色列人民進入迦南地之前,這兩支民族就已經居住在迦南地(參考出埃及記三:8、三十四:11,約書亞記九:1)。但在上帝審判的日子來臨,他們也一樣不堪一擊。
第10至11節,這兩節指出以色列人民竟然忘記這位曾伸出大能的手,救他們離開埃及的真神,反而離棄這位拯救他們的真神上帝,去拜那些無法庇護他們的「異國的偶像」,甚至還為這些神明「開闢了所謂神聖花園」。所謂「神聖花園」,這是指拜偶像神明的地方,建造在森林裡,且是造得非常美麗。但就算為這虛假的神建造非常美麗的廟宇也是枉然,當上帝審判來臨時,那些神明偶像也無法讓他們的農作物豐收。
第12至13節,先知以賽亞用「像狂濤怒吼,像巨浪衝擊」這樣的句子,來形容亞述帝國帶來鄰近國家和人民心中的震撼。這些句子也是用來形容受到威脅的國家,其人民心中的恐懼。但是,在上帝的庇護之下,就會使這些「狂濤」、「巨浪」失去威力,就像是風中的塵土或糠秕一樣。
第14節,可參考以賽亞書第三十七章36至37節。在前一天還是相當囂張的亞述大軍,卻在隔天清晨趕緊撤回,因為他們強大的軍隊在一夜之間,就因上帝出手打擊而死傷慘重,高達十八萬五千人喪命。這裡用「晚間」到「早晨」,表示時間非常短促。
16.第十八章:
這章經文是針對古實這個民族提出的信息。古實,這是指大約在主前715至714年間,在古代埃及南部的衣索匹亞,由一位「邊克衣」族人(Piankhi)名叫「沙巴卡」(Shabaka)所帶領,他領導族人統治了埃及,建立了埃及的第廿五個王朝。因為埃及加入了敘利亞和以色列的聯盟,因此,特地派遣使節團到猶大去遊說他們加入聯盟。結果埃及不但沒有因此保住自己的國家,反而受到連累,自己也蒙受亞述帝國的掠奪。但另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派出的代表是去亞述尋求和解,結果是被拒絕的。因為亞述帝國已經清楚知道,要攻下埃及並不困難。何況先前埃及是參與敘利亞和以色列聯盟策略來反抗亞述的。有可能因為發現亞述帝國並不接受,於是他們開始轉向,尋求猶大的協助。
第1至2節,這是在主前703年左右,埃及派出使者前往猶大見希西家王(主前715-687年),要他趕緊加入聯盟抵擋亞述。埃及使者並且帶了國王的訊息去,要大力給予猶大協助。但先知以賽亞的看法一直是維持一貫的信念:要倚靠上帝才是正確,倚靠人的力量,只會帶來更大的災難,這點在以賽亞書第三十章有更詳細的說明。先知以賽亞提出明確警告,說明跟埃及訂立協防條約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翅膀振動的響聲」,這句話表示整個社會忙亂的情景,就像許多飛蛾或是其它昆蟲四處忙亂舞動翅膀時發出的聲音(參考申命記廿八:42),表示遇到困境、危急時的反應。這裡是用此種方式在描述,來往於古實和耶路撒冷的使節團非常忙碌,他們想盡辦法要遊說希西家王加入聯盟。
「蘆葦造的船」,這是古代社會最先進的航運船隻,航行速度很快。這種船隻因為快速,通常都是用來當作通訊或是輕便物品的運輸工具,但並不適合運送軍隊,因為船的體型很小。
但先知以賽亞傳出的信息,是要這些使節團趕快回去,不要再去遊說希西家王。因為若不趕緊回去,恐怕上帝會發怒懲罰,使尼羅河的河水降低,甚至河道乾涸(參考二十:5),而斷了他們回家的路。
第3節,這段經文說出亞述帝國將會怎樣懲罰古實,甚至連參與策劃與古實聯盟的人也將會遭遇到同樣懲罰。
先知以賽亞呼籲當時的領導者要注意「聽吧」,且是要「留心聽號角的響聲」因為上帝會吹號角,呼叫祂的子民。
第4至6節,這三節是上帝給先知以賽亞的信息。
上帝「從天上俯視」地上的一切行動,祂非常清楚所有的一切。但上帝都依照的計畫在進行,祂的命令一出來,一切就按著祂的吩咐進行。因此,人類看似混亂的現象,在上帝眼中,卻是非常清晰,因為在祂眼中一切就像是攤在「夏天照耀的陽光下」,也像秋季收割時的「露水」般從葉子的尾端往地上滴一樣。這也表示著:上帝在進行的工作,有時是安靜得讓人感受不出有任何一點跡象,但上帝奇妙的旨意卻在靜悄悄中運行著。先知以賽亞用這樣的句子在形容亞述要摧毀古實(埃及),就像農家準備要採收葡萄一樣,所有採收的工具都準備好了。古實的結局是悲慘的,他們的兵士們將會曝屍在荒郊野外無法埋葬,成為「飛禽走獸」的食物。
第7節,可參考歷代志下第三十二章23節。當上帝拯救耶路撒冷脫離亞述帝國皇帝西拿基立的侵犯後,有很多鄰近民族都紛紛派出代表到耶路撒冷來向他恭賀。在以賽亞書第四十五章14節,甚至預言古實(埃及)也將成為以色列國的臣民。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