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導讀-第1408期

傳道書第三至八章
1.第三章:
在第一至二章先介紹這位傳道者自認很有智慧,可以掌控生命,但自己卻發現無論如何努力,甚至更換生活方式,結果都失敗。這時候,傳道者開始從生活和自然界的定律來反省,更明確知道生命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改變,因為他發現其中是以上帝的「律」在運行。
這章可分成兩個段落,一是第1至8節,傳道者認為每件事都有上帝的計畫和時間表。二是第9至22節,要人學會謙卑,知道自己的有限和脆弱。
第1節,傳道者說「天下萬事都有定期,都有上帝特定的時間」,作者認為之所以會有「定期」出現,是因為時間是上帝所創造的,因此,時間也在上帝的掌握中,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上帝的時間表。所謂「生命的時間表」就是這樣子體會出來的。
第2至8節,從第2節開始到第8節,作者用十四則例子,說出廿八個「時」,說明了規律的重要性,且在這廿八個規律中,都是用相對詞表達。
「生有時,死有時」,這很清楚說出生命的出現和消失,都有上帝的旨意。
從這句「栽種有時,拔除有時」開始,到第3節的「拆毀」與「建造」,都是在描寫人類行為的兩極性。「栽種」,這可以指播種。每一種作物都有其生長時間,在不適當的時間播種,植物成長的效果就會變差,甚至無法生長,因為不同的季節,氣候的變化也不同。「拔除」,就是指收割。果實提早收成,成熟度會不足,但太晚採收則會過熟而落果,甚至腐爛。
「殺害」和「醫治」是對應型態,同第2節的「生」與「死」之間的差異相同。「殺害」,這是指殺害生命,可能和戰爭有關係。當戰爭出現,就會有「拆毀」的景象出現,然而「拆毀」之後也常會有「建造」,就像耶路撒冷城和聖殿,在主前586年被拆毀,然後又重新「建造」起來。「醫治」是指救治生病或是受傷者,使之免於死亡。戰爭後的修復工作持續不斷地在進行。人類的愚昧正像是這樣顯示出來,發動戰爭破壞,然後才來透過醫治修復。
「哭泣」與「歡笑」對應,然後用「哀慟」與「舞蹈」對應。這些都跟人的感情、感受等有密切關係,是屬於人的情感。
第5節提到的事是比較不容易明白的一節。原文本是指「拋擲」石頭和「堆聚」石頭,可能是指一種遊戲,或是耕田整地?或是像《現代中文》譯本的「同房」與「分房」?但這種「拋擲石頭」和「堆聚石頭」也用來形容拆毀與重建的工作;拆毀已經不堪使用的房子,然後建造新的房子,也就是拋擲和堆聚石頭之意。但這種拋擲和堆聚之景象,也常見在打仗的時候,摧毀敵方的建築物、橋樑,或任何障礙物。但當佔領者為了要防衛,就需要堆聚石頭為障礙,以防止敵方進攻。
另外一方面是在巴勒斯坦地區很重視婚姻,舉行婚禮通常都是整個村落的大事。因此,所有年輕人會聚集同心協力為即將新婚的男子建造新的房子,當新婚夫婦進新的房子,就如同台灣俗語所說的「進洞房」,因此也會描寫為「同房」。「分房」則是指長大的孩子結婚成家,就是從父母「分房」出來。「親熱」和「冷淡」,前者說出熱情歡迎的狀態,而後者說出人之間產生「距離」,也就是分房後的情景。
「尋找」原本是指「獲取」,剛好和「遺失」相對應,跟「保存」和「捨棄」是同樣的意思。
「撕裂」與「縫補」是鮮明的對應句。以色列人民在親人去世時,會用撕裂衣服的方式來表示哀傷(參考創世記三十七:34)。撕裂衣服也在表示卑賤有如痲瘋的病人一樣,是人見人厭的對象(參考利未記十三:45)。「撕裂」,也可以用來表示「分裂」之意(參考列王紀上十一:30-31)。「縫補」也當作遮掩之意,就像人犯罪之後,發現自己赤身露體,就趕緊拿無花果樹的樹葉遮掩自己(參考創世記三:7)。相對於前面的「撕裂」表示分開、分裂,在這裡也可用來當作「復合」之意(參考以西結書三十七:17-19、22)。接下來的「緘默」與「言談」,也是相對字詞。「緘默」也常用來表示悲痛哀傷到極點(參考約伯記二:13,耶利米哀歌三:28)。「言談」,指的是高談論闊,滔滔不絶的說話。
「愛」與「恨」就如同「戰爭」與「和平」,都是屬於相對的詞。這裡的「愛」與「恨」,並不著重在私人層面,而是比較是關於民族、部落,甚至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這樣,與下半句的「戰爭」與「和平」就可對稱。「戰爭」與「和平」,在人類的歷史上一直重演。
第9節,「一切的勞苦」,這指的是前面2至8節所敘述的,說明一切都有上帝的旨意在其中,既然這樣,作者反問人「一切的勞苦有甚麼用處呢」?是指人不明白這些事的緣由。這時,就會感嘆人的勞苦意義何在?
第10節,「我們負荷沉重的擔子」,表示上帝並沒有讓人知道上述這些景況,使人感嘆生命的空虛、辛勞,卻毫無所得。
第11節,這節是這章經文的中心,說出上帝創造這樣有「秩序」的生存環境,人的問題是無法清楚明白上帝的用意。上帝「為萬事特定適當的時間」,這是從創世記第一章所記載有關上帝創造時間的記事來看,說明了有特定的時間在運轉,且是運轉得非常穩定。就在這些持續不停的時間運轉之下,傳道書作者說這是創造主上帝為了要讓人有「永恆的意識」,知道上帝在掌管一切,但並不是要人完全明白。這也表示人很難明白上帝的旨意,除非有上帝親自啟示。
第12至13節,傳道者改變一個生活態度,既然不能成為永恆的主宰,只能短暫存在時,倒不如退一步回來抓住現在的每一刻。「吃喝,享受辛勞的成果」,這是人手上所能抓住、掌握的,不能放棄,因為這些都是「上帝的恩賜」。因此,能享有這短暫的辛勞成果,也是一種幸福(參考二:24)。
第14節,當人和創造萬物的上帝相比,人是多麼的渺小、不足、脆弱、有限。而相對於上帝,祂是「永遠長存」。因為在上帝手中,沒有過去、現在,或是將來。因為祂是永恆的主宰,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有限的人根本無法改變永恆的上帝所創造的一切。
第15節,這節很清楚說出以前發生過的事,現在又持續發生,在世上沒有新鮮事,原來這是「上帝使同樣的事重複出現」,是有上帝的旨意在其中,不是無緣無故。
第16節,這節也是約伯記的主要議題:為甚麼好人會受苦難?相對的問題是:為甚麼作惡的人飛黃騰達?作者發現:在應該有「公道和正義」的地方,卻出現「邪惡」。他說:「在這世上,那應該有公道和正義的地方,反而有邪惡」,這句話說出了人對不合理的事物有無力感。用聖經作者普遍的話語,就是「罪惡」。在不公義的社會中,這種罪惡最明顯出現的地方就是法庭,法庭內出現不公義的審判。
第17節,「是好人,是壞人,上帝都要審判」,這句話可參考啟示錄第二十章12節。「每件事情,每種行為都有特定的時間」,這句話可參考本章第2至8節。表示每一件事都有上帝參與其中。因此,不行公義、不守公道,都將會成為被上帝嚴厲懲罰的原因。
第18節,「上帝在考驗我們」,為了是幫助人更明白,且願意順服上帝的旨意。「人不比獸高明」,這句話表示人常違背上帝的旨意,反而其他受造之物都會聽從。
第19節,這節緊接上句話,說明整個受造物都有相同結果,因此,人不比其它受造物更偉大,也不比其它受造物更聰明,而且最後面對的結果相同,都有死亡在等候著。
第20節,可參考創世記第二章7節、19節等。人和獸類都是用地上塵土造出來的,也「都要歸回塵土」。
第21節,這節清楚地表明審判的主權在上帝,不是人。因為人是受造之物,沒有審判生命的權柄,只有上帝才有審判萬物的主權。
第22節,作者再次強調,人能「享受他辛勞的成果」是最好的事,也是上帝賞賜給人的「命運」,這就是享受,這樣的句子重複出現(參考五:18、九:9)。
2.第四章:
這章看起來比較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但脫離不了原先所傳遞的主題:在太陽底下,一切都是空虛。
第1至3節,就像前面已經有提過的,傳道書的作者不可能是所羅門王,因為這段經文談到社會不公義的事,擁有權勢者對弱勢者的欺壓,使傳道者認為與其如此受苦,倒不如沒有出生。「欺壓」,這是指強者對弱者的壓迫。通常是指在財物上的勒索、奪取。但卻因為得不到救助和伸冤,因此,傳道者認為若此,則「死了的人」反而是「比活著的人幸福多了」。雖然是這樣子的說法,傳道者也提出相對的看法,是活著總比死去還要強(參考傳道書九:4)。原因是活著的人,還有平反的機會,若是死去的人就沒有。不過傳道者認為生命最痛苦的事,就是看見痛苦,卻無法伸手救助,因此,傳道者認為這樣沒有出生反而比較好,因為沒有出生就不會遇到這些事。
第4至6節,傳道者說不需要因看到別人飛黃騰達就心生羨慕,因為名利財富很快就會過去。這裡說「功名」,是指因聰明帶來的成就,但在這些讚賞的背後,卻也會隱藏著眾人的嫉妒,若此,勞碌的結果並不是為人帶來甘甜與喜悅的感受,相反的,是如同「捕風」一樣,盡感空虛。作者引用一句流行於當時的俗語,就是「愚蠢人遊手好閒,讓自己餓死。」這句話說明愚蠢的人懶惰到極點,不會有任何利益可言。這裡的「餓死」,表示傷害自己。而第6節的論點剛好介於第4與第5節之間。雖然是只「拿一小把而心安理得」,就不會像第4節所說的,只知道「勞碌工作」賺取更多,結果是一無所得。
第7節,這節的「又看見」,跟第1節的「察看」、第4節的「發現」,都是指在「太陽底下」看得非常清楚的現象。
第8節,「沒有兒子,也沒有兄弟」,這個人是「孑然一身」,這些用詞都在表示他的財產不論累積起來有多少,都不會有自己親人繼承。這表示就算他賺取非常多,到最後還是要留給別人。而這裡提到「整天勞碌,從來不滿足」,這點才是傳道者所要傳遞的中心信息。一個人若是不滿足,他必定不會在工作中取得快樂,而是一種貪婪的表現。
第9至12節,傳道者在這段經文中用正面的語氣談到伙伴關係。
這裡說「因為兩個人合作效果更好」,表示兩個人一起工作「效果更好」,表示是一種報償,也含有上帝賞賜之意(參考詩篇一二七:3)。
兩個人可以相互扶持,才不會容易「跌倒」。這裡「跌倒」一詞是指跌落溝渠、深坑,表示會導致生命危險的狀況下。也可表示判斷失誤,一個人出現失誤的機率比兩個人合作思考的失誤率高。
「兩個人同睡彼此都暖和」,這可以當作是夫妻的比喻,也可以指旅行的路程中,有個伴侶,不但安全,又可以互相取暖。這句話也用來形容在遇到逆境時,有人陪同,總比一個人孤獨好。
「兩個人合力可抵抗一個人的襲擊」,這是指外出遇到盜賊侵襲,兩個人就可以聯手抵抗。「三股合成的繩子是不容易拉斷的」,這是一句流行的俗語,在各種民族中都有。表示團結的力量大。
第13至14節,這裡談到君王出身的背景,跟他的家世並不是有絕對關係。但和上帝有密切關係。通常「出身貧寒」的人很容易被社會忽視。但智慧並不是來自富裕的家庭,或是皇宮貴族,而是來自上帝賞賜。上帝給貧寒者有智慧,他就可以突破貧窮的限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也不會受到牢獄之災的侷限。就像約瑟一樣。「年老的時候愚昧,不肯接受忠言」,這樣的人往往會做出「晚節不保」的事來。因為人年老時,往往思路遲鈍。
第15節,「當中有一個年輕人要起來替代舊王」,這是世上的定律,俗語所謂的「長江後浪推前浪」,表示人的各種能力、體力、智力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退化,新一代的活動力會越來越強盛,終於取而代之。傳道者用這種方式在說明:無論人過去多麼有能力建立許多基業,終有一天還是會被新一代所取代。
第16節,傳道者在這節做了個總結。無論是多麼偉大的君王,「統治無數的人民」,但只要他一死情況總會改變。尤其是在政治上,統治者一死,所有過去統治的對象都會改變。
3.第五章:
這章談到有關信仰的問題。很少人會注意到宗教信仰的問題,一直環繞在人生命中,無法分開。特別是在以色列民族,宗教信仰是一切的中心,他們不但以宗教信仰成為整個民族立國的基礎,也用宗教信仰建構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在這一章中,可以看出傳道者表達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正直和單純,是敬畏上帝的基礎。若是沒有敬畏上帝的心,人所有的一切,不但沒有利益,反而有害,甚至可能延禍到下一代。
第1節,「你到上帝的殿去,要小心。」這裡所謂「上帝的殿」,是指敬拜上帝的場所。但整個大地都是上帝創造的,且祂是無所不在的上帝。因此,無論任何地方,都可以成為敬拜上帝的殿。這意思是任何地點、時刻,都要心存敬畏。「要安靜地學習,勝過那些不明是非的愚蠢人去獻祭」,這句話已經清楚表明,到敬拜上帝的地方最重要是注意聆聽上帝的話語。
第2節,「開口以前要先想一想」,所謂「開口」,意思是指祈禱。祈禱是和上帝講話,不會隨便說說了事,這是非常錯誤的心態。「不要輕率地向上帝許願」,這句話可參考箴言第二十章25節。而「用不着喋喋不休」,意思是指話很多。而這也是耶穌所說的,祈禱不需要這樣(參考馬太福音六:7)。
第3節,這節其實就是在談祈禱應該有的態度。「事務繁多,惡夢也多」,這裡所說的「事務繁多」,是指人心的不滿足,想在物慾生活上追求更多,這樣的人,最後只有使自己心神耗費更多,而終究惡夢連連。另一方面,「事務繁多」也是指心不專注,而是心有旁騖,這樣的祈禱不但不會有結果,反而是一種對上帝的不敬。「言語多,就容易顯出愚蠢」,有敬虔心靈的人,祈禱時並不會刻意說很多話,因為他深知上帝會垂聽敬畏並敬拜祂的人的祈禱(參考約翰福音九:31)。
第4至5節,這節可參考申命記第廿三章21至23節。聖經記載幾則許願又還願的故事,例如:雅各(參考創世記廿八:20-22、三十五:6-7、14);先知撒母耳的母親哈娜(參考撒母耳記上一:11、24-28);士師耶弗他(參考士師記十一:30-31、34-40)等,都在說明向上帝許願,就必須還願,這才是正確的許願態度。若是不真實的許願,倒「不如不許願」來得實在。
第6節,這節主要在說明講話必須有所約束,不要隨便講褻瀆上帝的話。因為上帝是審判者,祂鑒察人的心思意念。而人的話,往往是從內心意念發出來。換句話說,說話必須誠實。否則只會「招惹上帝的忿怒」。
第7節,這節是整段前面六節經文的總結,傳道者用「敬畏上帝」這句話作結尾。如論是做事、說話,都必須用敬畏上帝的心,也就是必須用誠實作基礎,這樣才能留存永遠。
第8節,這節可參考第四章1節。作者很清楚,有權勢的人會用他的權勢來迫害人民,這種事自古以來,人的世界並沒有因為教育普及而有改變,反而因為知識更多,欺壓貧困人民的手段更細膩,而有許多「官官相護」的事件,因此,看見這類的事也「用不著驚奇」。
第9節,「甚至君王也倚靠田地的出產來供應」,這句話很清楚說明欺壓農民的結果,是傷害自己而已。因為有農民,才有食物。因此,好的君王會重視土地公平正義。在這裡也可以將「田地」看成是「國家」。換句話說,侵佔別人的國家,只會為自己帶來損失,不會有任何利益。
第10節,「貪愛錢財的人總不知足」,使徒保羅說這種行為就是「拜偶像」(參考以弗所書五:5,歌羅西書三:5),而貪財是萬惡的根源(參考提摩太前書六:10)。「貪」這字的另一面,就是自私。而「羨慕財富」的人,才會將生命耗費在追求財富,結果就算是財富滿滿,卻得不到上帝的賜福(參考路加福音十二:20),這樣的生命也是「空虛」。
第11節,這節說出一般人看「富有」,就是倚靠他吃飯的人很多,但真正的富有,是從生命的知足建構起來。而不是從數字多少來判斷。
第12節,這節可參考傳道書第四章4節。「勞工」和「有錢人」,是相對的人物。前者是靠自己的勞力賺錢,卻可以心安理得「睡得香甜」。相對的,有錢人若是用不正當手段奪取、欺壓別人得到財富,這只會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煩惱、愁苦,甚至「不能成眠」。
第13節,這是「累積財富」對人的生命所帶來的災「害」,沒有任何益處。這也是俗語所說的:財富多,並不一定是福氣。
第14節,「經營不善」,指的是災害帶來的結果。這種災害,是指人用不正當手段奪取得來的,表面上看起來可讓下代子孫獲得很多,結果卻「喪失一切」,甚至會遺害後代。
第15至16節,這兩節可參考約伯記第一章21節,提摩太前書第六章7至8節。生命是在上帝手中,上帝使人空手出生,也使人空手回去。人的生命是來自塵土,也會回歸塵土(參考詩篇九十:3,傳道書三:20)。
第17節,「黑暗、悲愁、焦慮、病痛,和怨恨」,這些用詞的意思都相同,是指人在所經歷生命的苦難(參考詩篇九十:10)。
第18至19節,「上帝所賜短暫的一生」,這句話可參考詩篇第三十九篇5節、第九十篇9節。作者認為人活著的日子裡,能夠「吃喝,享受在太陽底下辛勞得來的成果」,就是生命最大的幸福(參考傳道書二:24)。因為上帝賞賜生命給人,就是要讓人享受的。如同在伊甸園中,人可以享受園子裡所有的一切。
第20節,緊接在第19節,既然是來自上帝的恩賜,即使生命是「短暫」,也不必「憂慮」,意思是指不用擔心夜間會睡不著覺。
4.第六章:
這章是以對比的方式看生命的意義,傳道者提到兩組對照:其一是富者與貧困者;其二是長壽與夭折流產的胎兒,兩者之間從外表看來雖有差異,但最後的結果卻都一樣要面對死亡的來臨,這點也是整本傳道書的主旨之一。
第1至2節,「我發現」,這和「我看見」是相同的意思。「重重地壓」,這壓力其實就是指「榮譽、財富、產業,和他想要的一切」等,這些在任何時代都會被認為是最好的生命禮物,也代表著是來自「上帝賜福」。聖經要表達的一個信念:一個人擁有這些,都是來自上帝的賞賜。既是來自上帝賞賜,就是好。但若是上帝賜福給人擁有上述這些,而「不讓他享受,卻讓陌生人享受」,這說明了生命的主宰者是上帝,不是人自己。換句話說,人若擁有這些世人看為最珍貴之物,卻無法享受,這樣的生命是空虛的,因為和上帝賞賜的本意不同。表示人雖然擁有這些珍貴之物,卻與上帝疏遠了。
第3至4節,這節可參考申命記第十一章21節;詩篇第一二七篇3至5節等經文。這節可看到傳道書作者在這裡所提到的,正是聖經作者一向在標榜的最大福氣,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和上帝連結在一起,才能享受上帝所賞賜的一切,否則即使生養眾多,享長壽,也都是空虛的。
這裡的「死後又不得安葬」,意思是沒有人會因為這個人過世感到悲傷,也不會想好好的幫他辦後事,甚至是期盼這個人早日離開世間。這樣的人,通常都是極權統治者,或是只會剝削貧困勞工的大財主(參考耶利米書廿二:18-19)。傳道者說,若是有上述這些景況,那才是真正的悲哀,比不上「一個流產的胎兒」來得好。
第5節,第4節是正面語法,這節則是用反面的語句述說。描述胎兒「沒有見過陽光」,和第4節的「消失在黑暗中」,相同的意思。因為在太陽底下,所看見的勞碌都是空虛、捕風。「沒有知覺」,表示他完全不會受到人間的不幸所影響。但「至少得到安息」,表示沒有煩惱也不會被打擾,或是不用再擔心任何事的發生。
第6節,這節是用來對照沒有出生活在這世上的胎兒。這節有個假設性的前置詞「假設」、「如果」。「活了兩千年」,回應第3節所提到的「在世長壽」。其實,真實的世界並沒有人能這樣長壽,「兩千年」只是用來表示一段非常久的時間。傳道者認為無論生命長或是短,甚至像被墮掉的胎兒,都一樣,結果都是會死亡(參考傳道書三:19-20)。傳道者用這種方式在表達:能夠真實享受上帝所賜的恩典,生命才有意義。
第7節,「人為自己的口腹勞碌」,這句話就像台灣俗語所說的「活著為圖謀三餐勞碌」,或是常聽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但「卻永遠填不滿肚子」,表示追求口腹之慾會讓生命感到飽足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第8節,這裡用「聰明人」和「愚蠢人」對比。這裡很清楚指出這兩種人都只是忙碌終生,卻沒有好好享受上帝賞賜的恩典,這樣,他們之間又有甚麼差別。這裡說「叫窮人知道怎樣跟人來往」,這「來往」的意思可以指出兩個面向:一是貧窮人並沒有時間去學習有錢人的生活禮節;二是叫貧窮人去面對生命困境並沒有意義。因為他們是連為要飽足三餐勞碌都已經來不及了。
第9節,傳道者將生命的重點放在第9節:滿足。這是生命圓滿最好的解釋。「能滿足於自己所有的,遠勝過貪得無饜」,這是相對句型,說明追求心靈的滿足,才是有智慧的人。而智慧是從認識上帝得到(參考詩篇一一一:10,箴言一:7、九:10)。這句話跟俗語:「一鳥在手,比兩鳥在樹更好。」是相同的意思。
第10至11節,「已經發生的事是早已命定了」,這裡的「命定」,原本用的字是「亞當」,意思是指上帝用塵土造出來的人。既然是塵土,表示生命就是有所限制,無法超出上帝所創造的範圍,也就是生命最後都會有同樣的終結--歸於塵土(參考創世記三:19,傳道書三:20、五:15)。「人無法跟比他強大的抗辯」,這裡的「強大」者,是指上帝。人想要跟上帝抗辯?那是不可能的。因為「越抗辯,越覺得無益,對自己也沒有好處」,約伯的經歷是很好的例子。上帝用約伯記第三十八至四十一章回應約伯的申訴後,約伯後最感到相當羞愧而向上帝說出了懺悔的話(參考四十二:1-6)。
第12節,「短暫」、「空虛」、「影兒飛逝」等這些用詞,都在表示人的有限和脆弱。人想要在這麼短促的生命旅程中,清楚辨識生命的「價值」,確實很難。如果在人活著的日子都無法掌握最重要、最有意義的事,那麼,人又怎能知道死後會發生的事呢?
5.第七章:
從第七章開始到第九章中,作者將重點放在「好名譽」,以及「生」與「死」這兩個主題上。在第七章則是很像箴言一樣,傳道書作者蒐集一連串的諺語,從這些諺語也可看出社會中共同的基本生命價值與態度。
第1至6節,傳道者都是用相對詞句,且是比較性的字「勝過」來表達作者對生命價值的判斷,這樣容易使讀者清楚思路的方向。
「好名譽勝過珍貴的香水」;香水灑在人的身上,通常會往下流,但是好的名譽卻會往上提升,且傳播的範圍會擴大。而且,香水的味道只會在噴灑的附近散發,但好的名譽卻會傳播到超越人能想像的地方。「死的日子勝過出生的日子」,這句放在這節下半,正好回應的上半句所說的。因為一個人死了,才能評斷出他的名譽,所謂「蓋棺定論」。一個人可能活著的日子非常風光,但在死後卻沒有得到好的名聲,他生前的風光景象,有如噴灑全身的香膏油一般,香味四溢,但卻比不上好的名聲可以持續長久。這種現象從獨裁者身上可以看到這種見證,反而是被獨裁者陷害的義人,往往名垂青史。
「有喪事」和「有宴會」,成對比的現象。去前者的家,勝過去後者的家,在下半句作者解釋了原因,因為到喪家去,會讓人從迷糊中醒悟過來,知道不論自己多麼有權勢,總有這麼一天,還是一樣會死亡。
「憂愁勝過歡樂」,原因是憂愁會使「心智更加敏銳」,因為在苦難中會使人對生命的理解更深刻。人類共同的生命經歷,是因為遇到苦難,才會對生命有更深刻的體驗,在詮釋對生命的意義時就更具有影響力。
第4節的「愚蠢人」和「明智人」是相對的。「歡樂」是短暫的,就像詩人所說的,人的一生即使活到八十歲,所得到的「只是勞苦愁煩」(參考詩篇九十:10)。明智的人會清楚知道「壽命有限」,當人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時,就會懂得珍惜、把握,不會浪費時間在那些不必要的事物上。
第5節說「明智人的責備」必定是真實,這樣的責備比只會說諂媚的話更有益於生命。因為「愚蠢人的讚揚」就是指諂媚的話,那只會使人迷失、陷入墮落的網中,一點幫助也沒有。
第6節是流行於中東地帶的一句諺語。古時中東地帶因為多屬荒野地帶,荊棘多,普遍被當作柴火,燃燒得快,耐熱點低,且燃燒時常會發出很大的爆裂聲。因此,有這句諺語是用來形容「虛假」、「不實在」,意思是說:一個人只會說,不會做。
第7節,「欺詐」和「賄賂」是相同的意思。當一個人看起來很「明智」,但他卻沒有用「明智」來幫助人,相反的,卻用來「欺詐別人」,這種人就是「愚蠢人」。同樣的,一個人接受「賄賂」,只會「損壞自己的品格」。這裡的「品格」,所代表的是一個人的「德性」。
第8節,「事情的終局勝過開端」,原因是「終局」可以看出成果。「忍耐勝過傲慢」,這裡的「忍耐」含有謙卑之意。若此,謙卑相對於「傲慢」。而傲慢人的心中沒有上帝(參考詩篇十四:1)。這種人的生命會像沒有根的樹,很快枯萎,也像是糠粃被風吹散,消失無蹤(參考詩篇一:4)。
第9節,這節可參考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4至7節。這裡的「發怒」,是指從生命經歷的困擾中所發出「憤怒」(參考傳道書一:18、二:23)。
第10節,這節可參考以賽亞書第四十三章18節。如果說「往昔的日子」比現在好,表示現在是退步的,等於承認自己沒有長進。
第11至12節,這兩節是在回應第10節所說的「往昔的日子」。因為這裡說「有生命的人」,就是指現在活著的人。而現在活著的人「應該有智慧」,表示活著的人應該清楚自己和生命的主上帝之間的關係。「產業」,表示財富之意。舊約聖經喜歡用「產業」表示和上帝有密切關係的對象。這樣說來,「產業」也是在表示一個和上帝有約的關係的對象。這樣的人,應該是屬於認識上帝救恩的人。所以認識上帝的人,會知道上帝就在他身邊庇護著他,使他不再懼怕敵人或威脅生命的人侵犯。因為有智慧的人,會知道怎樣倚靠上帝來擊退威脅生命的力量,而這絕對不是用「金錢」可換取得到的。
第13節,可參考第一章15節a句。
第14節,「喜樂和患難都出於上帝」,這表示生命的生或死,都是在上帝的旨意中進行。「將來要發生的事誰能預知呢?」這句話可參考以賽亞書第四十一章22至23節、26節、第四十三章9節。一個真正認識上帝的人,就會知道每件事的背後都有上帝奇妙的旨意在其中。但人永遠無法預先明白上帝的旨意。
第15節,從這節開始,傳道者又開始探討一個經常被人討論的生命問題:為甚麼好人總是遇到許多困境,而壞人卻是萬事順利,甚至飛黃騰達?約伯記作者提出這樣的問題,詩篇第七十三篇的詩人也有這樣的問題。其實,傳道書作者要表明一個基本認識:生命在掌握在上帝手中,誰作惡?誰行善?上帝非常清楚,人行善或行惡與壽命長短沒有直接關係,也跟生命的際遇沒有直接關連。一般箴言都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在這裡傳道書作者卻提出不同的看法,也是他從「觀察了許多事」之後的心得而發現,這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並不是生命的定律,實際上也會發生「好人行善,反而早死,壞人作惡,倒享長壽」,在詩篇第七十三篇也有這種見解。但先知以西結提出不相同的看法,認為上帝是希望給那些作惡的人有機會悔改(參考以西結書三十三:11),因為祂是慈悲的上帝。
第16節,這裡所謂「行善過度」,意思是指人自以為在善事上都做得比別人多又好,這樣,很容易掉落在自以為義的陷阱中。「自作聰明」,這是最容易使自己受傷害的愚蠢者才會有的表現。
第17節,「壞」與「狂妄」,這都是一種罪的表現。二者都顯示出心中根本就沒有上帝才會有這種心態。
第18節,「兩種極端」,是指第16至17節。「只要敬畏上帝」,是指心中隨時都認定上帝才是生命的主宰,這樣,人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會謹慎,不敢誇耀自己的才華、能力,也不會愚昧到自以為很聰明。
第19節,「智慧給人的幫助」,因為智慧是指認識上帝。認識上帝的人所得到的力量,是可「勝過十個長官對城市的貢獻」。
第20節,這節可參考列王紀上第八章46節的「沒有人不犯罪的」這句話。約伯記第十五章14至16節,以及箴言第二十章9節都有類似的話。詩篇的詩人甚至說,在上帝眼中,世上沒有一個「行善的人」(參考詩篇十四:3)。台灣俗語有類似的話:「鼻孔朝下,沒有一個好人。」
第21至22節,「不要把別人的話都放在心上」,這話是指別人的批評,甚至是有損尊嚴的話。就聽到來自僕人的侮辱時,正好說出主人必定有嚴重的錯誤。同樣的,當我們想要侮辱他人時,也要提醒自己曾有過受侮辱的心境。
第23節,「用我的智慧」,表示人用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想要追求真實來自上帝賞賜的智慧,但卻發現自己所知道的很有限,而且發現智慧與人的距離「很遠」。
第24節,「誰能探測生命的意義呢?」這並不是人的智慧所能理解的,因為生命是上帝創造的,太奧秘了。因此,只有回到上帝裡才有辦法知道。
第25節,傳道者說他原本是想要「尋求智慧」來解答心中的疑惑,結果不但沒有找到智慧,反而「發現邪惡是無知,愚昧是瘋狂」。
第26節,「有些女人比死亡可怕」,這是指她們會誘惑男人去做違背上帝旨意的事,就像在伊甸園中,女人誘惑男人跟她一起吃上帝禁吃的果實一樣。只有「蒙上帝喜悅的人得以逃脫」,意思是指在上帝面前可以站立得住,或是被上帝看為是義人的人,因為上帝會賞賜給這人有智慧,知道怎樣抗拒女人的誘惑,而脫離災難。
第27節,傳道者會這樣說,因為他是經過一段時間思考才「一點一點發現出來的」。「在千名男子中,我可以找到一個可敬佩的,但在女子中,一個也找不到」,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指男人和女人都一樣,找不到有智慧的人。男人用「一千」比「一」,表示少到可憐,幾乎不存在。而女人也一樣,世上幾乎看不見真正有智慧的女子。
第29節,這節的意思是指:上帝創造人和萬物時,原本只希望人用祂賦予的形像,好好管理世界,但人卻不知道滿足,讓原本單純的世界因著人的私欲而變得一團混亂。
6.第八章:
這章再次談到生命和能力的有限,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徵,任何人都沒有甚麼差異,活在世上的日子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權勢、能力、財富威嚇他人,但結果都一樣,甚麼也帶不走。
第1節,「只有明智人」指的是「智慧者甚少的意思。「智慧使他面有光彩」,這句話說出一個真正認識上帝的人,就像人的臉上容光煥發,讓別人看到時也會得到生命的盼望。摩西在山上面見上帝之後,下山來時就是滿面光彩(參考出埃及記三十四:29-35)。詩人說上帝的話就像生命的亮光(參考詩篇一一九:105),使知道且認識的人不會走向偏生命的道路。
第2節,這節再次提到君王的問題,就是不要隨便去違抗「王的命令」,而是要「遵守」。會有這種說法,是古代國王繼任時,都會向上帝發誓,要遵守上帝的道,而人民也會發誓表示擁戴。這就是說「不要隨便向上帝許願」,既然已經發誓許願要這樣做,就必須依照所許的願這樣去做。類似這種觀念也在使徒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中出現,但不要忘記使徒保羅會這樣強調,是建構在統治者有依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參考羅馬書十三:1-7)。再者,使徒保羅這樣的努力,他想要讓羅馬統治者知道:基督徒並不像猶太領導階層的人所毀謗的,基督徒都是作惡的份子,而是遵守國家規矩的良好公民,這點才是他寫該段話語的主要用意。
第3節,這節說出遇到「隨意行事」的國王、領導者、領袖、統治者,最好的方式,就是「離開他」,因為不離開這種「隨意行事」的國王,等於是和他同夥,也就是「留在危險的地位上」,意即跟隨作惡的國王或是統治者是很危險的事。因為他們任意殺害人,跟隨在他們身邊的人也會使自己陷入犯下隨意殺害人的網中而不知。
第4至5節,「王的話有權威」,表示這個國王是個獨裁者,才會「沒有人能夠抗拒他」這種場面出現。但這樣的君王只會帶給人民更多的痛苦,讓人民過悲慘的生活,而不會帶給人民幸福與快樂。會認識國王的命令,就會知道怎樣避開禍患,這樣就有生命的「安全」。再者,這裡也說出在一個獨裁者之體制下要生存,就必須清楚知道這位統治者命令之真實用意是甚麼,這樣才能保存生命免於不必要的苦難。這也是「聰明人知道做事的適當時機和方法」。
第6至7節,「適當的時間和方法」,這是上帝賞賜給人的機會,但真正會抓住這機會的人,不是自己有甚麼能力,原因是人的智慧和能力相當有限的,除非是有上帝啟示才能得到。即使是位居高官顯要也一樣,「沒有人知道將來要發生甚麼事」,因為只有上帝才知道(參考以賽亞書四十一:4、26、四十二:9、四十四:7、四十五:21、四十八:3、6)。
第8至10節,都是談到有權勢者和那些無權勢的被統治者之間的差異,也有意提出讓有權勢的統治者知道警惕。
「沒有人可以不死,也沒有能夠決定自己的死期」,就像前面已經提起過的,傳道書作者喜歡談到生命死亡的事,基本上,傳道書作者想要告訴所有讀者對生命應具備的基本認知:生命會面臨死亡。不論是那些擁有極大權勢者也是一樣,都會因為死亡而消失,即使後代對他歌功頌德也一樣。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差異;前者就是指「一些人有權力」的人,而後者就是「在他們下面受苦」的人。傳道者說無論生前擁有多少權力,甚至是叱吒風雲,也一樣會死。但這些作惡的人,平時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有信仰的樣子,因此,死後就被和他們一起敬拜的人稱讚,說他們是生前多麼敬虔,現在死後一定會升到天上去享受上帝給予的尊榮和喜樂。其實,這都是虛假的稱讚,在上帝的面前並不一定真實。
第11節,傳道者認為就是「因為罪沒有立刻受到懲罰」,才會使那些作惡的人「這樣大膽犯罪」。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沒有立即出現應該有的報應,所以才讓作惡的人膽敢繼續囂張枉法,作奸犯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是有兩種觀念形成:一是認為上帝慈悲,不會輕易發怒,又有豐盛的慈愛(參考出埃及記三十四:6-7,詩篇一○三:8-10)。二是如同使徒保羅所說的,人知道上帝仁慈,故意不悔改,執意繼續作惡(參考羅馬書二:4),這是一種輕視上帝恩典的態度。
第12節,「犯罪百次」,表示多到無法可數。但這種人卻是「享長壽」,這其實很不公平。但「享長壽」並不一定就是福氣。這意思是指作惡的人越享長壽,他所犯的罪惡越深重,對這個人有甚麼好處?傳道者確信,真正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快樂,是因為「敬畏上帝」,這種人必定會體驗到「事事亨通」,這裡的「亨通」,是指甘甜、美好。這表示心中敬畏上帝的人,他做事都會有上帝同行、帶領。儘管走過的路徑很艱困,卻充滿著活力。
第13節,一般都希望如這節所說的,作惡的人,很快就會消失,或是生命會夭折。事實上並不是這樣。而是剛好和第12節所提到的一樣,惡人是享長壽。只有一點是真的,就是作惡的人,是不會敬畏上帝的。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根本就沒有上帝。
第14節,這節是對偶句型。傳道者說出生命的無奈,和無法理解的真實現象:就是該臨到惡人的報應,卻在好人的身上看見;而在好人身上應該有的報答,卻在作惡的人的身上出現。因此,作者說這是無法明白的事,是很「空虛」的事。
第15節,傳道者提出這樣的解決方法:「應該享樂。」理由只有一點:這是上帝賞賜給人「短暫的生命中勞碌所應得的一點享受」。作者這樣的觀點也有另一個用意,不要把所得累積起來留給下一代,因為並不知道繼承者是明智者,或是愚蠢者(參考二:18-19)。
第16至17節,就像前面所提過的,作惡的人享長壽,而且在第14節所提過的現象,傳道者很想明白,希望能用自己所有的智慧、認知去了解,但卻是老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不但這樣,想要「明白上帝的作為」,卻也老是不明白,窮盡所有力量想要知道「太陽底下所發生的事,也找不到答案」,這就是生命的奧秘,只有上帝才知道。但人對上帝的認知卻是非常少。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195